《依依惜别》教学设计

《依依惜别》教学设计
《依依惜别》教学设计

《依依惜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回顾小学的生活,感受自我的成长。

2、感受同学间的友爱和师长的恩情,激发对老师和后勤员工的感激和以及对同学留恋之情,能以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他们的内心感受。

3、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母校,增强对母校的亲近感,产生回报母校的愿望。

教学重点:感受同学间的友爱和老师的教育恩,激发对同学的留恋之情和对同学的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能以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老师和同学的内心感受。

教学课时:一课时

活动前准备:

课前收集反映自己与同学相互帮助、互相友爱的照片和文字资料。

反映自己在校园学习、活动、生活的音像、图片或者文字资料。

教师准备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一、导入,听歌曲《一路顺风》。

孩子们,一首《一路顺风》深深地勾起了我们的离愁别绪。因为再过一个月,你们也即将告别老师上中学。舍不得的太多太多,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12课《依依惜别情》。

二、讨论《同学录》该如何设计。

小学六年的时间很短暂也很美好,我们无法挽留这段光阴,但是我们可以采取一种形式记录下来。孩子们,你们认为可以用什么来记录呢?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

王大绩讲现代文阅读王大绩讲高考作文王大绩讲语段压缩

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王大绩讲诗歌鉴赏王大绩讲句式仿用

这个提议非常好,我们可以用《同学录》记录丰富多彩的小学生活。

先请你们欣赏老师收录的同学录。

现在请你们讨论讨论,你认为你们的同学录可以设计哪几个版块的内容呢?

三、“珍惜同窗情”的版块设计

1、孩子们,你们为什么要设计“珍惜同窗情”的版块呢?(因为同学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2、孩子们,看来你们对同窗友情都非常珍惜。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同窗之情呢?欣赏故事(小表演)。说说你从这个故事知道了什么?

小结:是啊,真正的同窗之情是建立在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进步之上。

3、现在你能敞开心扉,说说你和好朋友之间的故事吗?分小组讲,然后推荐讲述故事。

小结:

我们的成长,我们的进步,都离不开同学的关心和帮助!

4、现在你最想对哪个同学说说你的心里话呢?(表达感谢,表达珍惜,表达愧疚,表达理解……)教师应该注意发言的全面性。

小结:

孩子们,我从你们的心里话中已经看出你们对同窗之情的珍惜。是啊,同窗情是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最纯真,最值得珍惜的感情!

三、“感谢师长恩”版块的设计。

(一)、孩子们,你们的成长除了同学的帮助和关心外,你认为还离不开谁呢?

1、学校后勤工作人员

孩子们,他们为我们做过什么呢?

孩子们畅所欲言:

做饭,打扫卫生,保卫我们的安全,为我们送饮用水,生病的时候送我们去医生那里……

2、小结,是啊,孩子们!我们的成长离不开默默无闻为我们奉献的后勤工作员工。此时,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呢?

指名说,教师随机评价。

3、老师已经听到了来自你们心底对后勤工作人员的感谢。

(二)、感谢教师的培育之恩。

孩子们,和后勤员工一样默默为你们服务奉献的还有谁呢?

1、孩子们,我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录像,然后说说感受。(视频)

孩子们睡觉,老师掖被角;微机室教师一个个学生辅导;老师们在办公室里挑灯夜战;辅导后进生、学生谈老师对学生的爱护。

2、孩子们,看了这段视频,你的体会是什么呢?

3、学生谈体会。教师小结:孩子们,老师很高兴,你们对了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老师严厉如父,对你们要求严格,老师慈爱如母,事无巨细关心你生活上的点点滴滴!

4、孩子们,其实在老师的心目中,你们不仅仅是孩子,也是应该尊重的好朋友。你有没有这样的故事与大家交流呢?

5、孩子们,老师不仅仅是严父慈母,更是知心朋友。此时,你想用什么形式表达你对老师朋友的感激之情呢?请分小组商量讨论,然后我们进行表演。

谢谢孩子们的精彩,你们用你们的表演诠释了你们对老师的感谢之情!

看来,《同学录》安排“感谢师长恩”的版块是很有必要的啊!

五、“母校在心中”的版块设计。

孩子们你们在这里生活了6年,学习了6年,你们从懵懂无知孩子成为了翩翩少年。现在,让我们再去校园里看一看,走一走。有请导游:播放学校视频,学生解说。

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呢?

是啊,你们的成长离不开母校。你对我们的学校有没有好的建议吗?你打算你如何用实际行动来回报母校呢?(四人一组讨论,然后集体交流)朗诵《告别母校》

六、离别赠言

孩子们,除了难舍还是难舍,舍不得老师,舍不得后勤员工,舍不得同学,你最想对谁说什么呢?能说给在场的所有人听听吗?(学生发言)孩子们,你们的离别赠言也可以在同学录里记录下来!《同学录》就是你最真实的感情记载册!

七、课堂小结:

孩子们,六年的时光,六年的成长,六年的努力,值得我们感谢和珍惜的太多太多!让我们在《一路顺风》的歌声中踏上新的旅途。

板书设计:

难忘同窗情

}我以母校为荣;母校以我为荣

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

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 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 1、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2、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3、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5、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8、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1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1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4、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1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6、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7、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8、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19、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0、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1、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2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3、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24、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25、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2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27、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28、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29、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30、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 31、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

浓浓祝福语 依依惜别情

浓浓祝福语依依惜别情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两年汉语幼教志愿者生活在不知不觉中就要画上一个句号,两年中700多个日日夜夜,仿佛历历在目,带有欢笑的日子在无声中悄然飞逝。可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校方举办“难舍情谊”专题欢送会,禁不住让我思绪万千。 此刻,依依惜别;此刻,恋恋不舍;此刻,感慨万千……我清楚,这一走,不知何时再相聚;这一走,不知牵挂万千里;这一走,不知相思几多愁…… 作为留任志愿教师的我,在这两年里,我付出了很多,但我知道收获得更多,我付出的是时间、与家人的团聚、对女儿的照顾等,而我收获的是与活泼可爱的孩子们难以割舍的师生情,与默默奉献的印尼教师及志愿教师难以割舍的同事情,与时时关心关爱我们的“某”园长难以割舍的“母女情”,与印尼山山水水难以割舍的喜爱之情。此时此刻,心底是一股股暖暖的亲情在回荡…… 700多个日日夜夜,我是在三宝垄三语国民学校度过的,因此,学校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亲切而熟悉。也许是我家中也有一个与孩子们差不多大的女儿的缘故,我把平时无法对女儿表达的爱更多的倾注于班上的孩子,耐心地教她们汉语

拼音,学写汉字笔画,背唐诗、《弟子规》……孩子累了,陪着她们入睡,孩子病了,陪着她们去医院,孩子开心了,与她们一起欢快地笑……所以跟她们在一起我常常忘记自己是老师,而是同班的好朋友! 我还记得,当我再次走进教室,学生们鼓掌欢呼我的归来时,那种无法言语的幸福感,那种无法名状的归属感在我心底油然而生……幼儿阶段的孩子是天真稚气中带着点活泼可爱,还带着点调皮捣蛋。但她们的积极聪明,纯真可爱,使我一直都能够保持灿烂笑容。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让孩子学好华文,那就得先让孩子爱上华文,为了提高孩子们对学习华文的兴趣,我精心准备好每一节课,包括教具的准备,具体的教学步骤,在课堂上我加入很多游戏和歌曲,上课时也会注意语音语调的变化,很快地小朋友就适应了我的教学方式,并在活动中表现积极,她们每天都会想,今天老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游戏,看到孩子在游戏中高兴的表情我就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当看到她们从一句华语都不会说,到慢慢学会一些简单的字和词语,到后来是会念一些简短的儿歌和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歌曲时,我为孩子们的这种进步而感到骄傲。 记得有一次我们练习偏正短语,我出句子“可爱的小猫,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 依依惜别》优秀教案(含全册考点梳理)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依依惜别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语文形式,如书信、倡议、诗歌、散文等,表达对母校、老师、同学的惜别之情。 2.根据学校与班级实际,开展“难忘小学生活”主题活动,为小学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预设系列活动框架核心活动:留下最珍贵的回忆——编写《成长纪念册》,举办一场毕业联欢会。 3.通过引导学生分类筛选评语、给相片加小标题、个性化作文,培养学生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分类筛选评语、给相片加小标题、个性化作文,培养学生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表达能力。 2.锻炼学生统筹安排,组织活动的能力,通过分工协作较好地举办毕业联欢会。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板块依依惜别 一、认真阅读“阅读材料”内容,复习书信和倡议书的格式、内容和写法,明确写毕业赠言的主要目的及内容。 二、给老师、同学或自己写一封信,给母校写一封信,为母校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说说写临别赠言的目的是什么。 四、学生写《毕业赠言》,要求短小精悍、情真意切,根据不同的对象特点来写。写好后交流,评一评谁写的最有个性,最风趣,最有文采。 五、策划一场毕业联欢会。 1.提前两周开讨论会进行策划。 2.选好主题,排好节目单,分配好任务,每一个环节落实到人。学写一封信抒写真情,学会统筹安排,相互协作策划一场毕业联欢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1.谈谈这首诗所表达的主题。 明确:《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是一首激情满怀的诗。作者何其芳(1912年~1977年),重庆万州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红学”理论家。作者通过“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表达了自己渴望年轻的心情,对新生力量给予了由衷的赞美。 2.说说这首诗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明确:同学们正处于青春年少,朝气蓬勃的大好时期,读着这首诗,心中一定也会充满力量,充满希望,从而更加珍惜眼前的学习生活,更加热爱眼前的生活,满怀信心地走向未来。 二、学习《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1.《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是一篇激情昂扬的演讲稿。文中回忆了华罗庚小时候学习数学没有天分,后来经过不懈的加倍努力和积累,最终收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表达了华罗庚对北大学子寄予的厚望,希望他们能够铭记“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的道理。 2.说说这篇演讲稿带给你怎样的启发。 3.结合课文说说演讲稿的格式。 三、学习《给老师的一封信》 1.说说你从这封书信中体会到了书哲对老师有着怎样的情感。 明确:《给老师的一封信》是杭州市胜利实验小学的一名学生戚书哲写给她的老师的一封信。在信中,作者记下了方老师曾经给予自己的种种关爱和教导,以及对学生、对工作的一腔热情,赞美了老师纯洁而高尚的心灵。阅读时着重体会作者把叙事和抒情结合在一起,用平实优美的语句,用对具体事例的回忆,表达对老师真挚的感激之情。 2.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回忆了在小学读书时关于方老师的几件事? 明确:(1)上学第一天方老师喊出了“我”的名字,并把“我”带到了座位

《制作演示文稿》教学设计

《制作演示文稿》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1、模块:初中信息技术基础 2、年级:初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4、学时数:45分钟(计算机室授课)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会建立和保存PowerPoint演示文稿。(2)掌握添加幻灯片、在幻灯片插入图片、文本框、声音、艺术字等对象的方法等基本操作。 能力目标:(1)通过自学培养学生对信息搜集、选择、整合信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2)通过小组学习、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热爱家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教学重点:幻灯片中各种媒介体对象的插入和编辑操作。 3、教学难点:插入各种对象的操作,及改变对象大小、格式的操作。 4、内容分析:本课是第四单元第四节,本节课讲解了制作幻灯片的过程,文字不多,却尽显PowerPoint使用的精髓。 5、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于PowerPoint已经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更可贵的是同学们对这一部分的内容很感兴趣,这也为我们顺利完成本节课的任务提供了一个前提。 6、设计思路:在“任务驱动”策略下,教师开展探究式教学与学生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学会动手操作、探索;动眼观察、欣赏、评析;动口讨论、询问;动脑思考、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通过对教材和教学对象的分析,我将课本的范例和技能分开。在范例的选择上:我考虑到课本上的范例学生可能不是太感兴趣,我大胆的突破教材,与我们家乡的旅游联系起来,选取制作以“秀美桃江”为主题的多媒体作品为教学任务;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任务驱动”法。在任务的选择上,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改变过去我们熟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模式,变“传递式教学”为“引导式教学”、变“复制式教学”为“创造式教学”、变“独立学习”为“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情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 附:教学资源:学案、课件

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

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 导读:本文是关于诗句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刘长卿《送李中丞之襄州》 3、风雨送人来,风雨留人住。——游次公《卜算子·风雨送人来》 4、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5、武陵川径入幽遐,中有鸡犬秦人家。——包融《武陵桃源送人》 6、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张籍《没蕃故人》 7、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王维《送别》 8、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9、送春春去几时回。——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10、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11、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12、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聂胜琼《鹧鸪天·别情》 13、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苏轼《武昌酌菩萨泉送王子立》 14、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李白《送友人入蜀》 15、别后不知君远近。——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1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7、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刘长卿《送李中丞之襄州》 18、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韦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19、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王昌龄《送郭司仓》 20、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21、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韦庄《古离别》 22、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晏几道《少年游·离多最是》 23、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裴迪《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24、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李白《久别离》 25、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依依惜别》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依依惜别》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阅读“阅读材料”中文章。 (2)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 (3)为母校做点事,留作纪念,也可以写倡议书或建议书。 (4)策划并举行一次毕业联欢会。 2、过程与方法: 发挥学生的主体书性,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注意要分工合作,使每个学生得到锻炼,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母校、对老师的热爱和感激之情,学会感恩。 重难点、关键: 1、写好倡议书和建议书。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组织、策划能力。 课时划分:四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阅读“活动建议”,了解活动内容。

2、阅读“阅读材料”中的《给老师的一封信》、《同学录》、《毕业赠言》。教具准备: 收集相关材料。 教学教程: 一、阅读“活动建议”,了解活动内容。 二、阅读《同学录》。 三、阅读《毕业赠言》。 四、阅读《给老师的一封信》。 五、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毕业赠言》包含了学生对老师的赞扬和爱戴之情,《给老师的一封信》赞扬了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一篇饱含深情的文章,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师生情谊是爱筑起来的,这样的情谊,我们怎能不难舍难分呢?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给老师的一封信》、《同学录》、《毕业赠言》 2、背诵《同学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 教具准备: 收集毕业赠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引入。 二、谈话,拓展思维。 1、教师:你觉得,我们可以给老师写些什么呢?(表达对老师的感激,表达对老师的依恋,表达对老师的赞扬,表达对老师的祝福。) 2、指名反馈:可以给同学写些什么呢?(鼓励,回忆,祝福,建议……) 3、独立思考写给老师、写给同学的赠言。 4、集体反馈,并评议。 三、动笔,写一写。 四、交流欣赏,互相借鉴。 五、集体交流。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 1、把老师或同学的赠言抄写到书签上,送给老师或同学。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为母校做点事留作纪念,指导学生写倡议书和建议书。 教具准备: 收集相关材料,制作《同学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演示文稿教案

演示文稿的制作 单元备课 一、主要内容:选用了广泛应用于产品展示、演示教学的PowerPoint软件,教 学内容围绕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这个主题展开,介绍了演示文稿的规划、素材搜集、幻灯片制作和作品的调试与发布等内容。教材共分四节,各节内容的安排体现了制作演示文稿的几大步骤,具有顺序性。本章的最后安排的栏目——综合实践,是对本章所学内容的综合练习,老师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选择教学。 二、教学目的:本章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演示文稿制作的一般过程与方法,培养 学生有效地搜集信息、整理与处理信息、呈现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如果课时比较充足,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一些比较大的主题,反之,则不建议进行分组教学,学生可以选择一些小的主题独立完成,如四季九寨、自我介绍等。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能熟练地进行文件(文件夹)的新建、移动、复制、删除、重命名等Windows 的基本操作,初步具备分类存储与管理资料的能力。 2.对于已上过信息技术课的学生而言,此部分内容比较简单,教师可以依照教材的顺序进行教学,并把重点放在演示文稿的整体规划与设计以及交互设计上面。 3.对于演示文稿制作这部分内容是零起点的学生来说,要在规定课时内完成本章内容,会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需要结合补缺内容和学案进行相应的指导。 4.对于所有学生而言,因为在初中一年都已经学习了文字编辑、图片处理等内容,这些知识都可以迁移到本章来。 5.鼓励能力强的学生另选主题。 四、教学重点:本章的重点是演示文稿的规划与制作。在幻灯片中插入媒体素材 和格式设置的操作技术则是技能的重点,由于本章知识和技能的结合较为密切,因此通过学习操作技能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由于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前接触过文字处理,而且作为Office的组件,PowerPoint和Word在界面和操作上有许多共同之处,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强调学科共通和知识迁移也有助于知识的掌握。 五、课时分配: 第1部分规划与筹备演示文稿2课时 第2部分制作演示文稿3课时 第3部分修饰演示文稿2课时 第4部分交互、动态设计及作品发布2课时

与朋友依依惜别的句子

与朋友依依惜别的句子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离绪千种,期待着一次重逢。 离别,泪水成了留言,你说:这泪可以凝结成珍珠,变成永久的纪念。我们在爱情中度过的时光长出了翅膀,当我们离别时,它们成了我们的精神支柱。 你走来的时候,我的期待在远方;你离去的时候,你就是我梦绕魂牵的期待。 在这十字路口,让我们再一次握手:道一声:珍重,朋友。 让我像一个纯洁的孩子,站立原地,月光下,目送你明亮的背景在远方消逝。 路遥遥,心漫漫,伤离别,何感叹;风潇潇,夜长长,盼君至,不觉眠。 同学朋友离别伤感的句子好友分离赠言 蓝天上缕缕白云,那是我心头丝丝离别的轻愁;然而我的胸怀和天空

一样晴朗,因为我想到了不久的重逢。 今日同窗分手,道一句:珍重!明天校友重逢,贺一声:成功! 高山重洋将我们分离,没奈何我只能在回忆中与你重逢,在梦境中与你相遇。 分别时,我们没有流连的泪眼,相对,无语。看夕阳透过文峰塔尖,把它的余晖洒在西清河畔。 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离别是暂时的,共度人生是永远的,离别滋生相思情,使我们的爱情更炽热。 想说的很多。可是这样的时刻,这样的场合,能留给你的,只有我的默默的祈祷:珍重啊,朋友! 人世沧桑,岂能没有分别的痛苦时刻?为了事业,我们让离别的泪尽情飘洒。 白浪给你献花,阳光与你拥抱,海鸥与你话别,啊,生活的大海托着

你青春的船只启航了。 人生是一连串的努力和奋斗只要你意志坚定努力不懈一定会成功祝 福你一帆风顺 我也并不是总舍不得你走,只是总想看见你的笑容,听你的笑声。 不要勉强自己,明天没什么特别!只是想你能完完全全陪我在你有时间我离开前。 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需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日何夕,君无陌路。 临别请你喝一杯故土的水,你走遍天下,也别忘了把家乡装在胸中。如果今生我们注定擦肩而过,那我深深地祝福你永远快乐。然后收起所有的点点情意,期待来生与你相遇。 尽管是匆匆地相逢,匆匆地离别,但短促的生命历程中我们拥有着永恒,相信今日的友情是明日最好的回忆。 也想过不认识你,便不会有我今天的痛,可我从未后悔过。如果真如你所说还爱我,便忘了我好好过。

演示文稿仔细做教学设计

4. 演示文稿仔细做 活动目标: 1、了解演示文稿的基本结构。 2、掌握图文混排幻灯片的具体操作。 3、熟悉添加幻灯片的操作方法。 4、体验用计算机制作演示文稿的基本过程。 教学重点:掌握图文混排幻灯片的具体操作。 教学准备:古诗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PPT,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演示文稿的相关操作。 二、新授 1、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演示文稿,一个完整的演示文稿一般包括标题页、目录页、展示页、封底页。 2、标题页顾名思义,主要是用来点明演示文稿的主题,一般也会加入制作者的姓名等信息。 3、目录页一般是用来展示演示文稿的内容结构,帮助观众概要地了解演示内容; 4、展示页通常有多张,是演示文的主体,用来展示关于主题的观点和想法;

5、封底页,位于演示文稿的最后,通常用来表达作者的谢意或提供联系信息。 6、这节课,我们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例,来学习标题页和展示页的制作。 7、首先我们来制作标题页:古诗词赏析六(2)班欣欣 同学们根据我们前面学过的内容,新建一个演示文稿,当我们打开这个PPT后,出现的第一张幻灯片就是标题页。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我们在这里输入:古诗词赏析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我们在这里输入班级姓名 为了使标题页更美观,我们要为这张幻灯片添加背景 单击右键:背景添加适合它的背景 我们还可以为这张幻灯片插入一些剪贴画来进一步美化它 好,同学们来制作这张标题幻灯片 8、唐代伟大的诗人王维写了一首关于重阳节的古诗,是什么? 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这首古诗 今天我们来制作关于这首古诗的演示文稿。 点右键新建一张幻灯片 9、新建好第二张幻灯片后,我们来做展示页。展示页是演示文稿的正文内容,是演示文稿的主体部分。在这张幻灯片上,我们录入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设置好格式。 10、第二张展示页,我们来制作作者简介。我们插入一张幻灯片 上边,我们输入:赏析

依依惜别的诗句_诗词

《依依惜别的诗句》 依依惜别的诗句(1): 1、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2、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曰水犹寒。 3、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 4、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5、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6、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8、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9、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10、眷言一杯酒,凄怆起离忧。夜花飘露气,暗水急还流。雁行遥上月,虫声迥映秋。明曰河梁上,谁与论仙舟。 11、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曰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2、山中相送罢,曰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1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14、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5、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16、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味道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17、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18、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官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19、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2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1、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22、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2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24、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5、碧草缦如线,去来双飞燕。长门未有春,先入班姬殿。梁空绕不息,檐寒窥欲遍。今至随红萼,昔还悲素扇。一别与秋鸿,差池讵相见。 26、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故草原送别》 2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9、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 30、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3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2、悲歌能够当泣,远望能够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34、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35、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36、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3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3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39、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依依惜别的诗句(2): 描写依依惜别的诗句有很多,本文收集了部分关于依依惜别的诗句,整理后列表如下: 《别董大》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高适。其全文古诗如下: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翻译】 满天黄云,太阳被笼罩得昏昏沉沉,北风吹来,大雁在纷飞的雪花中向南飞去。不必担忧您前去的路途没有知己,(凭着你的琴声、你的音乐修养)普天之下谁会不敬重你呢。

依依惜别(一)(阅读材料1、2)练习题(答案)

依依惜别(一)(阅读材料1、2) 班级: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 ēqíng líng gǎn gēng yún huān jùxīnào qíng xù (恩情)(灵感)(耕耘)(欢聚)(嬉闹)(情绪) 二、找出错别字画上“——”,改正后写进括号里。 1、我是您亲手载种的桃李中的一颗,我的明芽、生长、无不沐欲着您的阳光雨露。(栽)(棵)(萌)(浴)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您的捕育深情,将永远明克在我们的心上。(晖)(哺)(铭)(刻) 三、依要求写词语。 1、从《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一文中找出三对反义词写在下面。 (热热闹闹)——(冷冷清清)(胆小)——(勇敢)(幼稚)——(成熟) 2、从文中找出格式是“AABB”的词语写在下面。 陆陆续续、热热闹闹、冷冷清清、郁郁葱葱、日日夜夜、桩桩件件 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色彩(斑)澜诲人不(倦)枝(繁)叶茂转(瞬)即逝 热火(朝)天引(人)入胜热泪(盈)眶流光(溢)彩 四、找出不属于同一类的词语画上“——”。 1、流言语言谗言戏言谰言 2、客轮游轮货轮油轮车轮 3、远眺窥视目视扫视鸟瞰 4、深夜黎明白天傍晚中午

五、选词填空。 连续不断陆陆续续热热闹闹冷冷清清 1、放学后,小朋友们(陆陆续续)被家长接走,(热热闹闹)的校园,一下子变得(冷冷清清)了。 胆小无知幼稚 2、在您的怀抱里,我们从(无知)变得懂事,从(幼稚)变得成熟,从(胆小)变得勇敢。 六、依要求写句子。 2、大风把操场里的杨树吹得东歪西倒。(改为拟人句) 大风把操场里的杨树吹得摇头晃脑。 3、教室里挤满了人。(改为比喻句) 鸟笼般的教室挤满了人。教室里挤满了人像一窝蜂似的。 七、依课文内容填空。 1、《给老师的一封信》中,作者记下了顾老师曾经给予自己的种种关爱和教诲,赞美了老师的奉献精神,表达了对老师真挚的感谢之情。 2、《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一文中,作者回忆了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三件事:①上学第一天李老师来安慰我;②我摔倒后老师救治我;③六年级的家长会。 八、给下面句子加上标点使句子的意思不同。 1、江都西路断道,施工车辆绕行。 江都西路断道施工,车辆绕行。

依依惜别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1.阅读“活动建议”,了解活动内容。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组织策划能力。 3.指导学生策划并举办一场毕业联欢会。 4.指导学生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 5.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深厚感情,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感情的。 - 第一课时 - 一、阅读“活动建议”,了解活动内容。 1.教师:以“难忘小学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活动,把我们带进了对过去的美好回忆中。我们就要毕业分离了,此时此刻,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表达我们的依依惜别之情呢? 2.学生自由阅读“活动建议”。 3.点名反馈,教师归纳。 (1)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 (2)策划并举办一场毕业联欢会。 二、谈话导入。 1.教师:你们观看过哪些晚会?都有哪些节目呢? 2.点名说一说。

3.教师:同学们马上就要毕业了,我们策划一场毕业联欢会吧!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也可以以年级为单位进行,无论是哪种规模的联欢会,事先都要进行周密的安排。那么怎样策划一场毕业联欢会? 三、小组交流,选定联欢会的内容。 1.教师:你们喜欢什么样的节目呢? 2.点名说一说。 3.教师小结:节目的类型很多,小品、歌舞、话剧都可以,关键是节目的题材要新颖独特,内容要健康,形式要多样。 4.小组讨论,制作节目单。 四、讨论制订联欢会的方案。 1.引导学生讨论:联欢会的方案应包括哪些部分? 点名反馈:联欢会的名称、目的、时间、地点、活动准备、流程。 2.教师:活动的准备要做些什么呢? 点名反馈:选好主题、选定节目、撰写主持人台词、布置会场、购买联欢会需要的物品、编排节目单、写活动方案等。 3.引导学生对这些准备工作进行分工。 4.公布分工结果。 五、活动总结。 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何感受?

编辑演示文稿教学设计及反思

编辑演示文稿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学习者分析 学生已在前两节学会基本操作,包括启动退出,创建及保存多张幻灯片组成的演示文稿,只不过暂时还停留在文字构成的幻灯片部分的与修改。学生作品已初见效果,学生的兴趣和熟练程度越来越高。 二、教材内容分析 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 本节介绍各种视图及其相互间的转换,在此基础上对演示文稿中的幻灯片分别进行添加、删除、移动、复制等操作。可考虑用2个课时,重点放在对演示文稿中的幻灯片的添加、删除、移动、复制等的操作为下一节修饰演示文稿打下基础。那一节。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演示文稿的包括添加、删除、移动、复制等。 难点:各种视图的有效应用。 3、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PowerPoint中各种视图方式的选择及相互间的转换; (2)了解各种视图的有效应用场合; (3)学会演示文稿中幻灯片的添加、删除、移动、复制。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各种视图的切换方式,了解各种视图的主要优势,掌握各种视图的切换方法; (2)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掌握演示文稿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生自主探索演示文稿,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四、教学理念和方法 教师利用先行组织者策略,让学生更清楚各种视图的优势。本节采用讲、演、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教师直接演示各种视图切换下的不同形式,并就不同视图的优势作简单的介绍和演示,大纲视图更利于文字纲要的编写,对幻灯片的题目等显示一目了然,浏览视图适宜幻灯片之间切换方式的设置(如果学生的基础较弱,则这点不讲),适宜观看所有幻灯片整体的风格等,放映视图播放幻灯片(以大纲、浏览和普通视图为主讲内容)。教学过程中的操作以PowerPointxx版本为例。

依依惜别教案设计教学设计课题

实用文档 文案大全人教课标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依依惜别》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阅读“阅读材料”中文章。 (2)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 (3)为母校做点事,留作纪念,也可以写倡议书或建议书。(4)策划并举行一次毕业联欢会。 2、过程与方法: 发挥学生的主体书性,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注意要分工合作,使每个学生得到锻炼,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母校、对老师的热爱和感激之情,学会感恩。 重难点、关键: 1、写好倡议书和建议书。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组织、策划能力。 课时划分:四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阅读“活动建议”,了解活动内容。 实用文档 文案大全2、阅读“阅读材料”中的《给老师的一封信》、《同学录》、《毕业赠言》。 教具准备: 收集相关材料。 教学教程: 一、阅读“活动建议”,了解活动内容。 二、阅读《同学录》。 三、阅读《毕业赠言》。 四、阅读《给老师的一封信》。 五、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毕业赠言》包含了学生对老师的赞扬和爱戴之情,《给老师的一封信》赞扬了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一篇饱含深情的文章,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师生情谊是爱筑起来的,这样的情谊,我们怎能不难舍难分呢?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给老师的一封信》、《同学录》、《毕业赠言》 2、背诵《同学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 教具准备: 收集毕业赠言。 实用文档 文案大全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引入。 二、谈话,拓展思维。 1、教师:你觉得,我们可以给老师写些什么呢?(表达对老师的感激,表达对老师的依恋,表达对老师的赞扬,表达对老师的祝福。) 2、指名反馈:可以给同学写些什么呢?(鼓励,回忆,祝福,建议……) 3、独立思考写给老师、写给同学的赠言。 4、集体反馈,并评议。 三、动笔,写一写。 四、交流欣赏,互相借鉴。 五、集体交流。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 1、把老师或同学的赠言抄写到书签上,送给老师或同学。

表达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

表达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 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表达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2、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4、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5、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6、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7、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8、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9、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10、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1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1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5、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1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9、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 20、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2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3、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故草原送别》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依依惜别》教学设计

依依惜别 教学目标: 1.阅读“活动建议”,了解活动内容。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组织策划能力。 3.指导学生策划并举办一场毕业联欢会。 4.指导学生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 5.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深厚感情,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感情的。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策划并举办一场毕业联欢会。 2.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深厚感情,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感情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阅读“活动建议”,了解活动内容。 1.教师:以“难忘小学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活动,把我们带进了对过去的美好回忆中。我们就要毕业分离了,此时此刻,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表达我们的依依惜别之情呢?

2.学生自由阅读“活动建议”。 3.点名反馈,教师归纳。 (1)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 (2)策划并举办一场毕业联欢会。 二、谈话导入。 1.教师:你们观看过哪些晚会?都有哪些节目呢? 2.点名说一说。 3.教师:同学们马上就要毕业了,我们策划一场毕业联欢会吧!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也可以以年级为单位进行,无论是哪种规模的联欢会,事先都要进行周密的安排。那么怎样策划一场毕业联欢会? 三、小组交流,选定联欢会的内容。 1.教师:你们喜欢什么样的节目呢? 2.点名说一说。 3.教师小结:节目的类型很多,小品、歌舞、话剧都可以,关键是节目的题材要新颖独特,内容要健康,形式要多样。 4.小组讨论,制作节目单。 四、讨论制订联欢会的方案。 1.引导学生讨论:联欢会的方案应包括哪些部分? 点名反馈:联欢会的名称、目的、时间、地点、活动准备、流程。 2.教师:活动的准备要做些什么呢? 点名反馈:选好主题、选定节目、撰写主持人台词、布置会场、购买联欢会需要的物品、编排节目单、写活动方案等。 3.引导学生对这些准备工作进行分工。

《制作演示文稿》教学设计

《制作演示文稿》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2)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2) 1. 学习者初始能力的分析 (2) 2. 学习者的一般特征 (2) 3. 学习者的学习风格 (2) 三、学习目标分析 (3) 1. 知识与技能 (3) 2. 过程与方法 (3)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 四、学习的重难点 (3) 1. 学习重点 (3) 2. 学习难点 (3) 五、教法与学法的设计 (3) 1. 设计思想 (3) 2. 教法设计 (4) 3. 学法设计 (4) 六、学习资源与环境的选择 (4) 1. 学习资源 (4) 2. 学习环境 (4) 七、评价量规 (4) 八、学习准备 (5) 九、学习流程图 (6) 十、学习过程 (7) 1.课前学习过程 (7) 2.课上学习过程 (7)

3.课后学习过程 (10) 《制作演示文稿》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选自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制作演示文稿》,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制作封面幻灯片、制作演示文稿中的其他幻灯片、应用设计模板、自己设计模板组成。 本节课的内容是以搜集多媒体素材和加工多媒体素材为基础,学习演示文稿的制作,并对前面学到的知识巩固的升华。通过小组制作自己感兴趣的主题的作品如:电子相册、我的校园、我喜欢的明星等,学习演示文稿的的版面设计、添加文字、插入图片、插入声音视频等操作,提高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小组协作能力及欣赏水平。在制作演示文稿中体会乐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优势,在学的过程中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习者初始能力的分析 学习者已经学习了多媒体素材的搜集与加工,并能够很好的操作,在课前搜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资料。学习者对PowerPoint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会了一些基本操作,对本节的内容提前做了预习及素材准备。 2.学习者的一般特征 本节内容是针对七年级学生设计的,七年级的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12-15岁),他们的身体形态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心理也相应的发生变化。在这个时期,学习者积极的向上心理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喜欢新鲜感的刺激,是塑造良好性格的最佳时期。通过小组协作和自主学习及他们多多媒体的新鲜感,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3.学习者的学习风格 学习者对新鲜的事物有很强的好奇感,积极地探索精神。喜欢信息技术课程,享受网上学习的乐趣。合作与竞争性都十分明显,乐于小组合作且彰显自己

演示文稿教学设计

演示文稿教学设计 课题:演示文稿 授课对象:初二学生 教材分析:演示文稿为江苏省初中信息技术第六章第四节,通过演示,使学生们多媒体作品的一个初步的认识,知道多媒体作品中包括文字、声音、图形和视频动画等信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演示文稿的作用。 (2)掌握演示文稿的设计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准备活动及课上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表达及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生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热爱民族文化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重难点及对策: 1.掌握演示文稿的设计方法。 2.演示文稿的整体优化。 3. 学生已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对要认识的事物有强烈自主探究的欲望和渴望展示并被肯定的精神需求。以学生为中心,以亲身感受练习为主线,以布置和指导预习为起始环节。这有利于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提早进入学习过程;利于学生带着思考进入课堂学习过程;利于减轻教师课堂教学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能力发展 教法和教学手段: 1.教法:以主体教育思想为基础,探究式学习法为主,结合目标教学法和讨论交流法。2.教学手段:本课在网络教室进行,全方位的使用多媒体课件(分为教师用和学生用两类)和网络多媒体广播系统演示和展示,增加教学的直观性,为主体参与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学法 1。习材料: 教师提供学生用课件,即多种表达类型的演示文稿(文本说明型,指《任务》和《帮助》课件;宣传型,指《爱护眼睛》和《中国书法》课件;综合展示型,指《校园陶艺》课件),通过指导学生主体参与合作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下列几种学习方法。 2。学法 (1)自主探究的方法 (2)合作学习的方法 。 主要教学过程说明: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能力发展 结合预习 情景导入1、播放“从雅典到北京”演示文稿 2、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观看作品,联系预习 进入情境,把握目标,为本课的学习作好思想准备发展记忆力、审美能力 学习新知1、出示任务一:充分感受多媒体演示文稿,并思考以下问题:①演示文稿的设计主要分哪几步?②确定主题后需要搜集的素材主要包括什么?其来源有哪些? ③为使演示文稿内容清晰,一般要设计哪几个页面? 将感受发表在电子学习档案“我的感受”中。 2、全场巡视,个别指导 3、指导学生登录电子学习档案袋发表感受 4、适时切换监控,观察学生情况 5、登录电子学习档案袋,浏览学生发表的感受 6、投影展示几个学生的学习感觉 1、结合学习资料,充分感受声、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演示文稿 2、思考并解决任务中的有关问题 3、将感受记录到电子学习档案袋 4、对教师的展示作出评价和思考发展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理解分析能力及评价能力 应用新知1、出示任务二:自选某主题(中国京剧、中国茶文化、中国武术、环境保护、奥运、校园文化或其他感兴趣的)进行构思设计,写出方案。 2、全场巡视,个别指导 3、指导学生登录电子学习档案袋发表设计方案 4、适时切换监控,观察学生情况 5、登录电子学习档案袋电,浏览学生的设计方案学生分组,各组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制作方案。发展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创新能力 学生展示组织学生展示设计方案,对学生的设计方案引导全体学生作出评价展示小组设计方案,说出设计上的创意及思路,其他同学认真听取并可提出建议发展学生表达能力,运用新知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能力 指导小结整体评价学生的设计方案,出示一份《中国茶文化》演示文稿设计方案,结合它作出设计方案的小结,并为下一课的学习作好铺垫认真听取,积极思考,使知识系统化,为进一步改进自己的设计方案和所需材料的搜集及作品的制作做好思想准备发展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设计意图及评价: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依依惜别》精品教案

《依依惜别》精品教案 (一)感悟依依惜别之情 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 谈话导入。 导语:亲爱的同学们,时光飞逝,六年的小学时光是那么短暂,那么快乐。共同成长的岁月里,留下了多少难忘的记忆。分别的日子越来越近,我们就要带着对母校的眷恋,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了,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依依惜别之情。(教师板书:依依惜别。) 二、研读材料,体会深情 1.研读《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1)教师简介作者。 何其芳(1912—1977)现代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他的代表作品有诗集《预言》《夜歌》,散文集《画梦录》《星火集》《一个平常的故事》,论文集《关于写诗和读诗》。 (2)学生齐读诗歌,教师正音,指导学生把诗歌读通读顺。 (3)指名说说诗歌的主要内容。 明确:诗歌通过对少男少女们的热情歌唱,勉励广大青少年积极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去,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奋发向上,永葆青春活力。 (4)引导学生品读诗句,体会情感。 ①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

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这一节诗歌开篇点题,写出了歌唱的内容,字里行间燃烧着热烈奔放的激情。) ②我的歌呵,/你飞吧,/飞到年轻人的心中/去找你停留的地方。(诗人在这里写歌声飞起来了,它“飞到年轻人的心中”,这里的“年轻人”实际上与“少男少女”相照应,进一步突出诗人所要歌唱的新生事物和新生力量。) ③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作者希望所有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都变成歌声,传给广大青年。用语生动、活泼,给人以明快感。) ④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我重新变得年轻了,/我的血流得很快,/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这一节诗歌是第二、三节诗歌诗意的进一步深化,诗人对生活充满了“梦想”和“渴望”,勇于塑造新的自我。诗歌不仅赞美了青年,也鼓舞了成年人。) (5)教师小结。 小结: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现代抒情诗。这首诗以明快的思想鼓舞人,以炽烈的感情感动人,以优美的语言吸引人。在这首诗里,表现了作者对“少男少女们”的深刻认识,抒发了诗人热爱新事物、歌颂新生活的深厚感情。我们也从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2.研读《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过渡:除了诗歌这种方式外,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我们将要学习的这篇演讲稿。 (1)学生快速浏览文章,圈画不理解的地方,自学生字新词。 (2)教师出示词语,指名认读,注意加色的字,纠正读错的字音。 (3)理解词语。根据词语的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敬仰思慕。(仰慕) ②(所需要的、想要的或一般应有的事物)没有或不够。(缺乏) ③人的素质、智力。泛指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所具备的条件、资格、能力。 (资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