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拱混凝土的研制全解
高强高保坍钢管拱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配制技术

高强高保坍钢管拱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配制技术
袁星;周泽林;陈延松;汤宇祺;黄盛;任强
【期刊名称】《新型建筑材料》
【年(卷),期】2024(51)4
【摘要】根据重庆某钢管拱桥结构特征与“泵送顶升压注法”施工工艺特点,提出了高强高保坍钢管拱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性能需求。
针对高强与超高工作性的矛盾问题,通过配合比参数优化、骨料优化、矿物掺合料复掺优化、外加剂复配优化和配合比综合优化等技术,配制出初始坍落度≥260 mm、扩展度≥600 mm、倒坍落度筒流出时间≤8 s、4 h工作性基本无损失、强度等级达C60以上的钢管拱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形成了高强高保坍钢管拱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技术,为工程实际施工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总页数】6页(P82-87)
【作者】袁星;周泽林;陈延松;汤宇祺;黄盛;任强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先进土木工程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528.041
【相关文献】
1.高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配制高强自密实混凝土在武汉中心工程中的应用
2.高工作性钢管拱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
3.高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配制高强混
凝土在济南万象城工程的应用4.高石粉含量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配制方法试验研究5.C55钢管拱机制砂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配制及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桥梁博士V4工程案例教程12_桥博V4钢管混凝土拱桥解决方案

钢管混凝土拱梁解决方案
桥梁博士V 4工程案例教
程
施工方法
1.岸上拼装拱肋钢管及系杆劲性骨架,焊接成整体,安装吊杆外套钢管及吊杆并拧紧,整体吊装运至桥位处。
2.装端横梁及拱脚处钢筋、模板,现浇拱脚及端横梁混凝土
3.充拱肋下弦钢管混凝土,养护待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第一次张拉系杆预应力。
填充拱肋上弦钢管混凝
土,养护待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第二次张拉系杆预应力。
填充拱肋缀板混凝土。
4.劲性骨架上安装系杆模板,绑扎钢筋,浇筑系杆混凝土。
5.第一次张拉吊杆。
6.安装预制中横梁,再次张拉系杆预应力。
7.安装行车道板。
8.安装桥面系,第五次张拉系杆预应力。
目录
编号子截面名称材料名称安装序号有效宽度模式有效宽度类型默认应力点数大气接触周长加固截面1上钢管钢管1全部有效上下缘50不加固2上填芯砼C404,5全部有效上下缘50不加固3下钢管钢管1全部有效上下缘50不加固4
下填芯砼
C40
2,3
全部有效
上下缘
5
不加固
5右钢板钢板(高)
1全部有效上下缘50不加固6缀板砼C406全部有效上下缘50不加固7
左钢板
钢板(高)
1
全部有效
上下缘
5
不加固。
钢管拱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基础资料作出最佳的选择,根据施工可行性来验证桥型方 案是否可行。
参考文献: [1] 范立础,徐光辉 . 桥梁工程(上册)[M]. 北京:人民
交通出版社,2001: 69-71. [2] 顾安邦,范立础 . 桥梁工程(下册)[M]. 北京:人民
交通出版社,1999: 12-15. [3]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
143
2 施工技术 此大桥工程项目中钢管拱混凝土施工详细流程见图 1。
C55 混凝土配合比 设计及制备
安装进料管、 排浆管等
布设输送管、 调试设备
泵送清水冲洗钢管
泵送高标号砂浆
泵送 C55 微膨胀 自密实混凝土
停止真空系统, 关闭止回阀
清洗输送泵、管
人工浇筑法灌注 施工
灌注孔、 排浆孔补焊
清洗泵车、漏斗
图 1 钢管拱混凝土施工技术流程
2.1 配合比设计 (1) 技术要求 此大桥工程项目制作的钢管拱混凝土需要具备微膨胀、
低泡以及缓凝等重要性能[1],具体见表 1。
表 1 钢管拱混凝土性能要求
混凝土性能指标
指标要求
含气量(%)
<2.5
初凝时间/h
≥12
入泵坍落度/cm
20~30
T500 时间/s
5~20
5h 坍落度损失/cm
<3
混凝土性能指标 7d 标养限制膨胀率(%)
3 施工效果 此大桥工程项目中钢管拱 C55 微膨胀自密实高性能混凝
土施工后,利用超声波与钻芯取样方法实施检测,其结果 表明钢管拱混凝土性能优良、结构完整,且其密实度与强 度都达到了工程设计规定的基本要求。
4 结语 此大桥工程项目钢管拱施工选择 C55 微膨胀自密实混凝
钢管混凝土结构详解

没有。为了合理且安全地在地震区推广这
类结构,必须深入进行其动力特性的研究,
尤其对于高层结构。
结束语:
钢管混凝土能够适应特殊、难度高、落差大的构造物以及承受重载和极端条件等现代化 要求结构工艺的要求已然成为结构工程学科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和建筑效果。
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相比,钢管混凝土是一种相对年轻的结构,但它却以其特殊的优点, 正愈来愈受到工程界的重视和青睐。相信随着人们对钢管混凝土这类结构的不断认识和了 解,这类结构的科学研究必将更趋深入和完善,工程应用必将更趋广泛。
我
4.相关规范
国 计
1
2
算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标准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圆 钢
《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管
混
凝
3
计算矩形钢管混凝土的行业规程:
土
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
行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程》 《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结构技术规程》
03
变形测试存在不同理解,对刚度仍然存
在不同的认识,缺乏统一的理论计算公
式。确定合理的刚度计算方法是进行钢
管混凝土构架、框架等受力分析的重要
基础
动力性能研究:
对结构进入弹塑性后的动力特性(如阻
01
尼比等的变化规律)、结构的耐疲劳性能、 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动力特性及基于性能
的钢管混凝土抗震设计方法等的研究几乎
有承载力高、塑性和韧性好、 经济效果好和施工方便等优点。
2.钢管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
1 2
优
3
点
4 5
钢管混凝土拱工艺流程

钢管混凝土拱工艺流程Steel pipe concrete arch is a construction method that combines steel pipes with concrete to form arches. This process involves the use of steel pipes as the main support structure, which are then filled with concrete to create a strong and durable arch. This construction method is commonly used in the building of bridges, tunnels, and other structures that require a strong and reliable support system.钢管混凝土拱是一种将钢管与混凝土结合起来形成拱形的施工方法。
这个工艺流程涉及使用钢管作为主要支撑结构,然后填充混凝土以形成牢固耐用的拱形结构。
这种施工方法通常用于桥梁、隧道等需要强大可靠支撑系统的结构建筑。
One of the advantages of using steel pipe concrete arch construction is its high load-bearing capacity. The combination of steel pipes and concrete creates a structure that is capable of supporting heavy loads, making it ideal for use in areas where a strong support system is needed. Additionally, the use of steel pipes provides added durability and resistance to weathering and corrosion, making the structure long-lasting and low maintenance.使用钢管混凝土拱施工的优势之一是其高承重能力。
钢管混凝土拱桥

钢管混凝土拱桥钢管混凝土拱桥(Steel-Tube Concrete Arch Bridge)是一种以钢管作为主要构件、混凝土为填充物,采用拱形结构的桥梁。
由于其结构特点,该类型的桥梁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和整体性能,因此在短跨度桥梁中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构造特点、设计与施工工艺、应用与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构造特点钢管混凝土拱桥结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拱形结构和钢管混凝土材料。
拱形结构是钢管混凝土拱桥最显著的结构特点,该结构的力学特性为受力后整体形变,荷载集中于两端,相对于梁式桥梁更加稳定。
而且,拱形结构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在短跨度桥梁中具有明显优势。
钢管混凝土材料则是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创新之处。
该材料具有混凝土和钢管的优点,可以更好地发挥两种材料的特性。
钢管可以担任桥梁的主要承载构件,中空部分可以用来加入混凝土,提高承载能力;而混凝土可以保护钢管,延长其寿命,同时具备优秀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二、设计与施工工艺钢管混凝土拱桥的设计与施工工艺需要考虑到以下因素:钢管材料的选择、拱形结构的力学特性、混凝土的浇筑工艺。
钢管材料方面,需要选择品质良好、符合标准的钢管。
在拱形结构的设计中,需要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荷载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对拱形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确保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混凝土在钢管中的浇筑工艺通常采用顶升法或压力法。
顶升法是将混凝土从一侧注入钢管内,同时在另一侧进行顶升,使混凝土在钢管内均匀分布;压力法是通过在钢管中注入高压水泥浆,将混凝土压入钢管内。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保证混凝土充实度,避免产生空洞、裂缝等质量问题。
三、应用与发展钢管混凝土拱桥具有优秀的结构特点和性能,已经在我国的短跨度桥梁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钢管混凝土拱桥在跨度和承载能力方面也已经有了较大的突破,越来越多的工程师开始将其应用于中长跨度桥梁的设计中。
同时,在钢管材料和混凝土浇筑向导方面也有了新的突破。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施工方法和结构设计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施工方法钢管砼结构,由于能通过互补使钢管和混凝土单独受力的弱点得以削弱甚至消除,管内混凝土可增强管壁的稳定性,钢管对混凝土的套箍作用,使砼处于三向受力状态,既提高了混凝土的承载力,又增大了其极限压缩应变,所以自钢管砼结构问世以来,是桥梁建筑业发展的一项新技术,具有自重轻、强度大、抗变形能力强的优点,因而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在桥梁方面,已以各种拱桥发展到桁架梁等结构形式,并发展到钢管混凝土作劲性骨架拱桥。
其施工方法发展很快,已经应用的有无支架吊装法,支架吊装法,转体施工法等。
1 拱肋钢管的加工制作拱肋加工前,应依理论设计拱轴座标和预留拱度值,经计算分析后放样,钢管拱肋骨架的弧线采用直缝焊接管时,通常焊成 1.2-2.0m的基本直线管节;当采用螺旋焊接管时,一般焊成12.0~20m弧形管节。
对于桁式拱肋的钢管骨架,再放样试拼,焊成10m左右的桁式拱肋单元,经厂内试拼合格后即可出厂.具体工艺流程为:选材料进场材料分类材质确认和检验划线与标记移植编号码下料坡口加工钢管卷制组圆、调圆焊接非坡口检验附件装配、焊接单节终检组成10m左右的大节桁式拱肋焊接无损检验大节桁式拱肋终检 1:1大样拼装检验防腐处理出厂。
当拱肋截面为组合型时,应在胎模支架上组焊骨架一次成型,经尺寸检验和校正合格后,先焊上、下两面,再焊两侧面(由两端向中间施焊).焊接采用坡口对焊,纵焊缝设在腔内,上、下管环缝相互错开。
在平台上按1:1放样时,应将焊缝的收缩变形考虑在内。
为保证各节钢管或其组合骨架拼组后符合设计线型,可在各节端部预留1cm左右的富余量,待拼装时根据实际情况将富余部分切除。
钢管焊接施工以“GBJD05-83、钢结构施工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为标准.焊缝均按设计要求全部做超声波探伤检查和X射线抽样检查(抽样率大于5%)。
焊缝质量应达到二级质量标准的要求。
2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架设2.1无支架吊装法2。
1。
1缆索吊机斜拉扣挂悬拼法具体做法与其他拱肋的架设相似,只是钢管混凝土拱肋无支架架设方案用于较大跨度,它可根据吊机能力把钢管拱肋合成几大段进行分段对称吊装,并随时用扣索和缆风绳锚固,稳定在桥位上,最后合拢。
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原理及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原理及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摘要:钢管混凝土是--种轻质.高强的组合材料。
近年来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多,是一种有效而经济的结构形式。
钢管混凝土不仅已广泛用于拱式桥梁,在其他桥粱及桥粱的其他部位都已有应用。
文章着重介绍了钢管混凝土在桥墩.连续刚构桥,斜拉桥和拱桥上的应用实例,并建议尽快完善桥梁设计规范中的相关内容,以促进钢管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应用;实例;桥梁工程1前言钢管混凝土是在圆形钢管内填入混凝土形成的一种轻质,高强的组合材料,是套箍混凝土的一种特殊形式。
其基本原理是借助圆形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的套箍约束,使核心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从而具有更高的抗压强度和压缩变形能力。
钢管混凝土除具有强度高、重量轻,延性好,耐疲劳耐冲击等优越的力学性能外,还具有省工省料﹑架设轻便﹑施工快捷等优越的施工性能。
大量试验表明,钢管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比较接近于钢,而塑性和韧性还胜于钢。
钢管混凝土在桥梁中的应用是一种最有效,最经济的结构形式,因为:1)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的套箍作用能有效地克服高强混凝土的脆性;2)钢管内无钢筋骨架,便于浇注;3)钢管外无混凝土保护层,能充分发挥高强混凝土的承载力。
钢管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现简介如下。
2应用实例2.1桥墩日本秋田新干线某高架桥长约1km,其中 150m长路段为软土地带,采用填充土与水泥混合物的钢管桩并采用钢管混凝土桥墩。
对高架桥桥墩采用填充混凝土的钢管,具有如下优点:1)施工快捷;2)承载力大,抗震安全系数高;3)结构柔细,与风景协调。
其设计方法是将钢管截面积转换成钢筋截面积,并将它当作钢筋混凝土构件来计算。
施工步骤为:1)在钢管桩顶部安装锚固架作为承台;2)使用25t吊机将钢管混凝土桥墩的钢管插人锚固架中;3)在墩身与钢管桩钢管接头处填充无收缩水泥浆,并将它们完全固定;4)浇注承台与地下梁的钢筋混凝土;5)在墩身钢管中填充混凝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现 目标 有保证
3 、我公司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技术 创新的政策,大家积极性高涨。
六、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一)混凝土浇筑方案:
小组成员运用“头脑风暴法”提出了混凝土浇筑方案,经过 整理形成三套方案:
1、顶升法
2、灌注法
3、自落法
方案的比较
序号 1顶升法 优点 施工速度快,对混凝土产 生顶升压力可以使其进一 不足 混凝土要在顶升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流动 性,不发生“骨料沉积”现象否则会产
序号
方案简述
Ⅰ#
使用缓凝剂+防冻剂
Ⅱ#
使用高浓型高效减水剂+新型防冻组分(硫氰酸盐)
Ⅲ#
增加粉煤灰的掺量+高效防冻剂
初始(新拌)
90分钟后 塌落度 (mm) 塔罗流动度 (mm)
损失值△ 塌落度 (mm) 塔罗流动度 (mm)
序号
塌落度 (mm)
塔罗流动度 (mm)
Ⅰ#
240
650
180
450
60
优点 模拟实际情况,原理简单,效 果直观。 利用原有试验,进行简单的观 察。
缺点 操作较为复杂,耗时较长。
B#
(放弃)
需要有一定的经验,没有一 个十分清晰的界线。 混凝土抗“过振”较“抗骨 料沉积”要求更为严格。而 我们配制的为自密实混凝土 是不进行振捣的。
C#
(选用)
利用混凝土抗过振的性能反应 其抗骨料沉积性能,理论出发 点巧妙。
200
Ⅱ#
240
680
205
550
35
130
Ⅲ#
240
660
200
550
40
160
序号
技术指 标排名
优点
缺点
Ⅰ#
3
使用现有成熟的定型产品加以组合,产 品质量易于保证,出现问题可以迅速查 明原因.
使用高浓型减水剂不但掺量小,更重要 的是其含NaSO4很低,一般小于5%,防 冻剂产品一般也含有NaSO4,而使用防 冻组分(硫氰酸盐)其不含NaSO4可以 有效避免冬季NaSO4结晶造成的混凝土 流动度下降的问题。 巧妙运用简单的技术,解决技术难题。
步密实
2灌注法 模仿灌注桩施工工艺,保 质浇筑的整体性。 3自落法 利用混凝土自流平、自密 实的特性,操作简单。
生堵管,目前只能根据经验判断,没有
一个检测方法。 导管不宜布置和操作,接近拱顶是导管 几乎呈水平,无法控制灌注面。 混凝土流淌速度慢,线路长,不易保证 其密实性。
评分 序号 1 技术可行性 经济合理性 1# 效果 耗时 技术可行性 经济合理性 2# 效果 耗时 技术可行性 经济合理性 3# 效果 耗时 4 1 4 1 4 1 4 1 4 1 5 1 3 1 3 1 5 2 4 1 3 2 3 1 3 1 3 1 52 16 2 5 3 1 2 5 3 1 2 5 4 1 2 5 2 2 2 5 2 2 3 5 3 1 2 5 3 1 3 5 2 2 2 5 3 2 2 5 3 1 2 5 4 1 2 5 4 1 2 5 3 2 2 5 2 2 30 70 41 20 2 4 2 4 4 4 2 4 5 5 2 5 5 5 3 4 4 5 3 5 4 5 2 4 5 4 2 4 5 5 3 4 4 5 3 4 3 5 2 5 5 5 2 4 5 5 3 5 4 5 2 4 5 5 4 5 60 67 35 61 5 4 2 5 4 3 5 5 4 5 4 5 5 5 6 4 5 7 5 4 8 4 4 9 5 5 10 5 5 11 5 5 12 4 4 13 5 4 14 5 4 67 62 合计
但混凝土钢管混凝土由于不进行振捣,混凝土中 的汽泡能否顺利排除?而质量不高稳定性差的汽
泡会聚集在一起,形成大汽泡,造成局部缺陷。
这样即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混凝土的力
学性能也不会理想,甚至会有结构安全方面的问 题。于是我们决定着手解决混凝土密实这一问题。
(三)提高混凝土密实方案
解决混凝土密实的问题,防止大的有害汽泡聚集,目前存在两个 完全不同的观点:
在低温情况下,必须严格控制 掺量,否则容易造成质量施工。
Ⅱ#
1
增加一道材料采购工作,现场 计量也多一个组份。
Ⅲ#
2
粉煤灰运输成本较高,强度不 宜控制。
序号
成本 费用
预期 效果
分析 结果
理由陈述
Ⅰ#
28 元/m3
比较 理想
放弃
考虑现场操作的实际情况,过分严格的指标不宜百分 之百保证做到。
Ⅱ#
26 元/m3
张少勇
2007年 11月12日
3
混凝土骨 料沉积的 检测方法
混凝土浇 筑
1 确定具体的试验步骤; 2 确定试验参数; 3 组织培训。
1使用两台泵对称泵送; 2使用状态良好的混凝土泵; 3保证连续供料。
1
新拌混凝 土性能
科研 所
王险峰
2007年 11月7日
2
混凝土的 密实性
加入高性能 的引气剂增 加密实性 用“过振” 试验评价混 凝土骨料沉 积 顶升法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保证混凝土密实, 1确定具体的试验步骤和参数; 科研 进一步完善混凝土 2选择国内知名企业生产的引 所 的性能,形成最终 气剂; 混凝土配合比。 现场相关人员能够 准确、熟练判断混 凝土是否会发生 “骨料沉积”。 顺利的将混凝土顶 升到钢管拱中。
理想
选用
虽然增加一个采购环节(硫氰酸盐),但山西省省内 有生产厂家,单价较贵,但用量极小,总金额并 不多。外加剂中不含有Na2SO4,防止低温结晶而影 响泵送。
Ⅲ#
22 元/m3
比较 理想
放弃
由于距离较远粉煤灰运输成本较高,并不能有效降低 成本,而且混凝土强度不宜保证。
采用Ⅱ#方案,使新拌混凝土具有了良好性能。
制做圆柱体观察
塌落流动度试验观察圆饼边缘是否清 晰、整洁
用“过振”无离淅评价
研制钢管拱混凝土
使用高浓型高效减水剂和新型防冻组 份保证新拌混凝土的性能 加入高性能的引气剂增加混凝土密实 性 用“过振”无离淅,检测混凝土是否 会发生“骨料沉积” “顶升法”进行混凝土浇筑
八、制定对策:
序 号 项目 对策 使用高浓型 高效减水剂 和新型防冻 目标 确定具有良好的保 塑与防冻性能的初 始混凝土配合比。 措施 1选用知名企业的优质产品; 2进行多次混凝土配合比试配 ,确定原始配合比。 地点 责任人 时间
选定C方案:理由该方案简单,易于操作, 对人员的的技术水平要求不高,试验设备 都是利用原有设备,原理科学:混凝土在 振捣时骨料之间的摩阻力急剧降低,骨料 极易发生沉积,可见抗“过振”比“抗骨 料沉积”更难。 我们用C#种方案,对混凝土的抗骨料沉 积性能进行评价检测,可以在施工现场有 效控制混凝土的质量。
钢管拱混凝土的研制
小组名称:险峰QC小组 发 布 人:
一、小组概况:
小组名称 险峰QC小组 小组类型 创新型
成立时间
注册号 课题名称
5月15日
KT0603 钢管拱混凝土的研制
小组登记时间小组人数 课题注号6月1日14人 KT0703
课题登记 日期
9月17日
课题活动时间
9月17日至 3月6日
二、工程概况:
选定
由于加入加入消泡剂,使混凝土中汽泡变的不稳定,极易破碎, 这时一些原来小而稳定的汽泡还会形成聚集。加入高性能的引气
剂,使产生的汽泡分散成小而多的微小汽泡,而且稳定性极高,
因而效果理想。
通过合理使用混凝土外加剂我们可以配制 出性能理想的混凝土,但是搅拌混凝土还 是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数,因此我们在顶 升泵送混凝土时必须对入泵混凝土采取有 效的质量控制,防止性能达不到要求的混 凝土入泵,也就是要杜绝发生“骨料沉积” 的混凝土进入到钢管拱内!
(四)混凝土骨料沉积的检测方法:
将增大顶升的阻力,甚至发生堵罐。 混凝土进入直径800mm钢管内,混凝土液面缓慢上升这时,粗 骨料受重力作用,而混凝土的剪切应力小于重力将发生“骨料沉 积”,粗骨料沉积在钢管拱底部,将会堵住泵送入口,造成质量 事故。 目前,只能根据经验判断混凝土是否会发生骨料沉积,还没有一 个试验方法来评价混凝土是否会发生骨料沉积。QC小组发动小组 成员提出解决方案,小组成员提出了三种方法:
七、形成最佳方案:
钢管拱混凝土的研制
顶升法
灌注法
自落法
混凝土要在顶升过程中 保持良好的流动性;
使用缓凝剂+防冻剂
使用高浓型高效减水剂 +新型防冻组分(硫氰酸盐)
增加粉煤灰的掺量 +高效防冻剂
加入消泡剂,防止混凝土中汽泡的产 生
加入高性能的引气剂,使产生的汽泡 微小无害
入泵前对混凝土骨料沉积 的检测方法
四、设定目标:
分析过程 估计施工日期大约在 11月下旬 灌注完成时间,不得 超过第一盘入管混凝 土的初凝时间 不能出现断缝、空洞
必须考虑防冻性能 混凝土要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如果发生骨料下沉,将会是混凝土泵送 顶升困难甚至发生堵管等质量事故。而且良好的和易性必须在钢管拱 的顶升过程中保持自始至终。 混凝土的密实性一定要保证,由于钢管拱内无法进行振捣,所以混凝 土要求自密实。 混凝土与钢管拱壁应该结合良好,但“膨胀”意义不大,混凝土的膨 胀率在0.02%~0.03%之间,而一级钢的延伸率在25%,两者相差约两 个数量级!因此不考虑加入膨胀剂,只考虑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减少收 缩的问题。 必须达到强度要求。
256
196
129
备注:打分1~5分,分别表示很差、差、中、好、很好五个评价等级。
我们结合有关专家和小组成员打分的结果,选择
了1#方案——顶升法,经过征求监理部、项目
部和指挥部的意见,大家都认为“顶升法”容易 保证施工质量,而且比较易于操作。但是如何保 证: 混凝土要在顶升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流动性、和易 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