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奶牛的营养需要_郭利

合集下载

高产奶牛的特征及营养需要

高产奶牛的特征及营养需要

高产奶牛的特征及营养需要
陈福
【期刊名称】《现代畜牧科技》
【年(卷),期】2016(000)005
【摘要】高产奶牛的产奶量高,牛奶的乳脂率高,乳蛋白的含量也高,作为高产奶牛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其外貌特征、生理特征以及生理机能也不同于低产奶牛。

高产奶牛对营养的需求较为复杂,在提供营养物质时要考虑产奶所需及粗、精料的比例,以保证奶牛的健康。

【总页数】1页(P56-56)
【作者】陈福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泰来县畜牧兽医局畜牧综合服务中心,黑龙江齐齐哈尔162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23.5
【相关文献】
1.高产奶牛的特征及营养需要
2.奶牛营养需要与饲喂及提高产奶量的措施
3.高产奶牛的营养需要
4.高产奶牛的营养需要
5.高产奶牛营养需要的研究(二报)(高产奶牛整个泌乳周期的饲养试验报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奶牛的营养需要3(精)

奶牛的营养需要3(精)

奶牛的营养需要----干物质牛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基本上全包括在干物质之中,所以,干物质的采食量对奶牛来说十分重要,尤其是高产奶牛随着奶量的增加,采食量必然增加。

干物质采食量受下述因素的制约,体重(0.062×体重0.75 、产奶量(系数×标准奶量、泌乳阶段(干奶初期2.8%~3.5%、干奶后期1.5%~2% 、环境条件(18~20℃时为100%的话,-10℃时增加到150%。

35 ℃时日产奶量下降33%,而40℃时能达到50%以上,前者气温下降,需要能量增加而干物质采食量增加,后者气温上升干物质采食量减少,入不敷出因而产奶量相对的减少、饲料类型与品质(日粮水分过高、干物质采食量相对变低、粗饲料适口性与消化率可左右其干物质采食量以及饲喂方式和体况等。

奶牛干物质采食量的计算首先是体重的计算公式:胸围×体斜长×0.9=青年母牛用胸围×体斜长=成年母牛用其次是根据混合饲料中精粗饲料比的不同计算,如精粗比为60:40时,干物质采食量=0.062×体重0.75+0.4×标准奶量(千克/头〃日如饲料比为50:50 时干物质采食量=0.062×体重0.75+0.45×标准奶量如果精粗饲料单独饲喂时,以粗饲料为主辅以精饲料的话,粗饲料干物质量占70%~50%,精饲料干物质占30%~50%,总干物质量为100%。

用精饲料干物质代替粗饲料的干物质的关系是,代替的越多,粗饲料的采食量就减少的越多。

每增加1千克精饲料影响的粗饲料采食量按下表规律表现。

每增1千克精饲料采食量(千克减少粗饲料采食量(千克放牧时 0~6 0.3 放牧时7~12 0.5舍饲时0~4 0.3 舍饲时4~8 0.59以上 0.7用于难持需要的干物质量举例:体重350千克时需干物质量为5.02千克体重400千克时需干物质量为5.50千克体重450千克时需干物质量为6.06千克体重500千克时需干物质量为6.56千克体重550千克时需干物质量为7.04千克体重600千克时需干物质量为7.52千克体重650千克时需干物质量为7.98千克用于生长牛和泌乳牛各阶段时的干物质采食量举例:月龄或阶段产奶量干物质占体重百分比(%2月龄以前的犊牛 1.53~6月龄间的犊牛 2.512月龄的育成牛 2.118月龄的育成牛 1.619~初产前的青年牛 1.6前期 (600千克体重 2.0~2.5干奶期后期 (围产前期 2.0~2.50~6天 1.5~2.0产后期 (围产后期7~15 天 2.2~2.7泌乳盛期20千克奶时 2.5~3.530千克奶时 3.5~4.540千克奶时 4.0~4.5泌乳中期15千克奶时 2.5~3.020千克奶时 2.8~3.530千克奶时 3.0~3.5必乳后期 2.8~3.0干物质与体重的百分比受每千克干物质所含产奶净能的影响,奶量偏低时单位净能含量应在1.42兆卡/千克,而奶量偏高时单位产奶净能含量应在1.72~1.76兆卡/千克。

牛的营养需要及饲料成分

牛的营养需要及饲料成分

牛的营养需要及饲料成分要让牛正常发育,必须满足其五大营养需要,既水,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

矿物质: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蛋白质:豆科籽实及油饼类水分:新鲜的井水或自来水能量:禾本科籽实及其副产品维生素:主要是脂溶维生素玉米:玉米有“饲料之王”之称。

营养丰富,在北方是饲养奶牛的常规饲料。

高粱:高粱也是北方的高产作物,营养成分与玉米差不多,在混合饲料中不宜超20%。

大麦:大麦是生物学价值比较高的精饲料,很适合喂牛。

喂前必须压扁或粉碎。

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钙磷大豆:大豆含有很高的蛋白质和脂肪,是生产高档牛的理想饲料。

豆饼是大豆榨油后的副产品,其蛋白质含量超过大豆,是典型的蛋白质饲料。

小麦麸: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和能量,有轻泻的作用,与棉籽配合,可以配成不同的高营养饲料。

酒渣:酒渣是酿酒的副产品,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尤其对“架子牛”的二级育肥,效果更好。

玉米秸:玉米秸杆中粗蛋白和能量均高于小麦秸,钙的含量大大高于精饲料,是养牛的常用粗饲料。

麦秸:小麦秸杆的营养价值虽然不高,但种植的面广量大,可用做粗饲料。

育犊及犊牛的早期断奶犊牛哺乳期可分为新生期(出生—7日龄)和生后期(8日龄—断奶)两阶段。

新生期母牛产后6天内所产的奶叫初乳,初乳中干物质蛋白质(免疫球蛋白和白蛋白),脂肪及灰分含量均很高。

犊牛吸吮粘稠的初乳中含有溶菌酶和抗体,且酸度较高,在胃内可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增强犊牛对疾病的后天免疫力; 初乳中富含镁盐,具有轻泻作用,有利于犊牛排出胎粪,保证健康。

初乳是新生期犊牛唯一食物,因此,应尽量让新生犊牛早吃,多吃,勤吃初乳。

在管理上,要保持犊牛舍干燥卫生,并铺垫干净褥草,作好冬春季保温工作,防止冷风直吹犊牛。

生后期(1)生后期犊牛生长发育特点这一阶段是犊牛体尺体重增长及胃肠道发育最快的时期,以瘤网胃的发育最为迅速,此阶段是培育优秀奶牛的最关键时刻。

(2)生后期犊牛饲养管理要点为了增进犊牛体质,促进胃肠发育,应尽早补饲草料并加强运动。

奶牛营养需要

奶牛营养需要

奶牛营养需要第一节奶牛营养需要特点一、奶牛消化特点牛是反刍动物,采食时不需充分咀嚼就呑咽,采食量大,进食快,饱食后很长时间进行反刍,即将胃内食团重呕回口腔反复细嚼,一昼夜约6-8小时。

牛胃分四室,即瘤、网、瓣、皱、皱胃也叫真胃。

只有真胃分泌消化液。

瘤胃是第一胃,胃壁发达,容积非常大,成年奶牛可达250升,是肉役牛的2.5倍,瘤胃占胃总容积的78-85%,要养好奶牛,必须发挥瘤胃功能和创造稳定的瘤胃内环境。

瘤胃第一功能是机械性功能,靠发达的胃壁肌肉和乳头收缩松弛节律性蠕动,对食物进行浸润、软化、拌和、揉磨,再加长时间反刍与唾液充分混和,对饲料进行初步的加工消化。

瘤胃第二功能是,在良好的胃液环境下,大量有益的细菌和纤毛虫通过增殖、生长,对饲料发酵分解,并可形成大量的菌体蛋白。

这些菌体蛋白属内源性的营养,对奶牛的营养至关重要。

瘤胃内环境必须保持PH7-7.5的环境,饲养上科学的喂给非常重要。

(一)要满足大量采食需要,给予足够的干物质量,每日进入干物质量为活体重的3-4%。

(二)饲料必需做到以粗料为主,尤其是优质粗饲料,保持瘤胃稳定环境很重要,粗纤维泌乳盛期含量不少于15%,其它阶段不低于17%,后期20%以上。

精饲料的补给量对瘤胃环境影响很大,多喂精料来刺激增奶是不可取的,而往往带来瘤胃环境的破坏,一般应掌握精粗比例,分娩前期40:60,泌乳盛期60∶40,泌乳中期为50∶50左右,泌乳后期30∶70,干乳期25∶75,并保持适度的粗蛋白质水平和足够的能量来源。

(三)注意饲料质量,牛爱吃,适口性好,无霉败变质,并注意补充矿物质、维生素及食盐。

每100公斤体重每日应给食盐5克,每产一公斤奶加2-3克。

应经常应用缓冲剂,如小苏打、氧化镁,调整PH值,特别是精料及青贮喂量较多时更应注意。

(四)应养成良好的饲养习惯,如饲喂方式,次数,顺序,时间,喂后休息,饮水等都应保持稳定,即按时饮喂,定时定量。

二、各种营养素的主要作用及缺乏症奶牛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从食入的饲料中消化吸收获取。

奶牛营养需要标准

奶牛营养需要标准

奶牛营养需要标准
1. 粗蛋白质:奶牛的日粗蛋白质需求量与其产奶量和体重有关。

一般来说,奶牛每日摄取粗蛋白质的量应该在16%至18%之间。

2. 粗纤维:奶牛需要适量的粗纤维来促进消化和维持牛群的健康。

理想情况下,干物质中粗纤维的含量应在20%至25%之间。

3. 粗脂肪:奶牛需要适量的粗脂肪来提供能量。

粗脂肪的含量通常应在2%至4%之间。

4. 矿物质和维生素:奶牛需要适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来维持骨骼健康、促进繁殖和产奶。

常见的矿物质包括钙、磷、镁、钾等。

常见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等。

5. 水分:奶牛需要充足的水分来满足消化和代谢的需求。

通常情况下,奶牛每日需要饮水量为其体重的2%至3%。

以上标准仅为一般性指导,实际的奶牛饲养需要根据不同的品种、年龄、健康状态和环境条件来综合考虑和确定。

因此,为了确保奶牛的营养需求,建议饲养者咨询兽医或营养师以获得更具体的奶牛饲养指导。

奶牛的营养需要

奶牛的营养需要

奶牛的营养需要 奶牛的饲养标准给出了奶牛生长各阶段和产奶的营养需要。

我国于2004年发布了最新的奶牛饲养标准。

奶牛在泌乳周期的不同阶段所处的生产状态不同,除产奶外,还包括体重的增减和妊娠。

所以,确定奶牛营养需要的原则,就是必须充分满足产奶、体况和胎儿生长的需求。

下图所示是泌乳牛典型的泌乳曲线、采食量、胎儿生长和体储动态变化。

泌乳牛产奶量、干物质采食量、胎儿生长和能量储备动态变化曲线 产奶量在产犊后4-6周达到高峰,而后以每月6-7%的速度逐渐降低,直至300天干奶。

产犊后,奶牛采食量增加的速度低于产奶量的增加速度,导致饲粮所提供的营养无法满足产奶的需要,因而奶牛需要通过动员体储来满足产奶的营养需要,使体重逐渐下降。

在产犊10周以后,饲粮营养物质采食量基本能够满足产奶的能量需要,并在产后12周时采食量达到高峰。

在整个泌乳中期和后期,饲粮营养物质采食量均高于产奶所需,多余的营养用于奶牛增重、体组织储存和骨骼的恢复。

(一)奶牛标准的指标体系列出了奶牛对干物质的采食量。

奶牛能量指标采用奶牛能量单位和产奶净能,蛋白质指标采用可消化粗蛋白和小肠可消化粗蛋白,矿物质列出了钙磷的需要量,维生素指标列出了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的需要量。

(二)奶牛饲养标准的表达方式我国2004年版奶牛的饲养标准按析因法和综合法列出了奶牛的需要量,与猪家禽有很大的区别,它不是以每千克日粮的营养素含量来表示,而是按照动物的生产目的列出用于不同生产目的的需要量,另外根据不同的生产目的的需要量综合在一起给出一套综合营养素需要量,并且以每天每头营养素需要量来表示。

1.不同的生产目的营养物质的需要量 根据不同的生产目的给出计算不同生产目的的需要量公式,包括成年母牛维持的营养需要、产奶的营养需要、体重变化的营养需要、妊娠最后四个月的营养需要、生长牛的营养需要、种公牛的营养需要,可根据给出的计算公式算出营养需要。

例如,产奶的能量需要,可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奶牛的营养需要1(精)

奶牛的营养需要1(精)

奶牛的营养需要----矿物质它是构成动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骨骼、牙齿。

与蛋白质结合构成体内软组织,众多的酶系统和组织间的渗透作用都与多种矿物质有关。

矿物质不足会导致牛繁殖率低、生长牛发育不良、疾病、产奶量低等。

因此,在日粮中添加矿物质调整平衡是十分必要的。

奶牛所需要的矿物质根据其量的多少把它分成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两大类,前者包括钙、磷、镁、钾、氯、硫、后者锰、铜、锌、钴、铯、铁等。

钙与磷的需要量(泌乳牛占日粮%阶段钙(% 磷(%产后0~6天 0.6~0.8 0.4~0.5产后7~15天 0.6~0.8 0.5~0.6泌乳盛期奶20千克 0.7~0.75 0.46~0.50 30千克 0.8~0.9 0.54~0.6040千克 0.90~1.0 0.6~0.7泌乳中期奶15千克 0.7~0.55奶20~30千克 0.8 0.6泌乳后期 0.7~0.9 0.5~0.6干奶前期 0.6 0.6干奶后期 0.3 0.3生长牛需要量(克阶段钙磷1月龄 12~14 9~112月龄 14~16 10~ 123月龄 14~18 12~144月龄 20~22 13~145月龄 22~24 13~ 146月龄 22~24 14~167~12月龄 30~32 20~2213~18月龄 35~38 24~25青年牛期 45~47 32~34食盐的需要量泌乳母牛按日粮干物质采食量的0.46%或配合饲料的1%。

每头泌乳牛1日量约15克,日产奶量20千克以上的喂30克。

非泌乳牛按日粮干物质采食量的0.21%~0.3%。

泌乳牛的最大耐受量为日粮干物质的4%,生长牛为9%。

钾的需要量泌乳母牛最低量为日粮干物质的0.9%,高产奶牛则为1%,在热应激的情况下应予以适当增加,约为日粮干物质的1.2%。

生长母牛需要量为0.65%。

镁的需要量母牛按日粮干物质的0.2%,泌乳初期和产奶高峰期(>35 千克为0.25%~0.3%;若添加氧化镁时为0.5%~0.8%。

奶牛营养需要

奶牛营养需要

奶牛营养需要-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的需要根据矿物质占动物体比例的大小,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常量元素是指元素占动物体比例在0.01%以上;反之则为微量元素。

现已确认有20多种矿物质元素是乳牛所必需的。

在常量元素中有钙、磷、钠、氯、镁、钾、硫等;微量元素中有铜、铁、锌、锰、钴、碘、硒等。

矿物质的主要功能是:①用作体组织的生长和修补物质;②用作动物体的调节剂;③用于乳品生产中(母牛乳的干物质中含有5.8%矿物质)。

下面就一些重要的矿物质元素加以分别说明。

1.钙钙是乳牛需要量最大的矿物质元素,特别是对于产乳牛来说。

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组织及体液中仅占2%左右。

钙的功能包括肌肉的兴奋、心脏的调节、神经传导、血液凝固、奶的生产等。

钙的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肠等。

钙的排出有3条出路,即粪、尿和汗,其中以粪中的排出量最多。

若饲料中钙的供应不足,而机体又很需要时,则会动用骨骼中的钙。

如泌乳早期、产乳高峰期等。

若钙严重不足时会导致产乳量急剧下降。

但奶中含钙量却维持一个高水平。

生长期的动物若缺钙时,常发生佝偻病、软骨病等。

钙的需要量受乳牛个体情况、生产状况等的影响。

据测定,奶牛每日每100kR体重维持需要的钙为8g,每产1.0kg奶需要有效钙量为1.23g。

泌乳早期每日约需30g,泌乳后期约需10g。

2.磷磷除参与组成有机体的骨骼外,其在许多生化、生理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是体内物质代谢必不可少的物质。

磷的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肠上皮吸收,其吸收率受磷的来源、肠中环境、年龄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它的排出主要依靠肾脏。

若磷不足,可影响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食欲减退、乏情、产奶减少等。

由于钙、磷同时参与骨骼组成,所以,当磷不足时同样会使机体发生软骨症、佝偻病等。

补充钙、磷时应注意其比例,一般情况下钙、磷比例应在2:1—1:1的范围内。

乳牛对磷的需要量因体重、年龄、产乳量等有很大变化。

据报道,奶畜每日每100kg体重维持所需的磷为5.0g,泌乳后期8.0g,怀孕后期13g,日产奶30kg的奶牛每天需磷100g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产奶牛的高产是一个相对概念,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饲养环境的差异,高产这个概念也在不断变化。

依据现阶段中国的饲养水平,高产奶牛通常指一个泌乳期产奶量在8000千克以上的奶牛。

奶牛高产不仅要求奶牛品种优良,还需要提供优质的饲料、科学的饲养方法以及健康无病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本文综述了高产奶牛饲养中有关营养的调控措施,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五个方面对高产奶牛的营养需要进行简要概述,供参考。

一、碳水化合物奶牛通过采食干物质来满足其能量需求,其能量主要来源于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占日高产奶牛的营养需要粮干物质的70%~80%。

碳水化合物一般分为结构性碳水化合物(SC)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其中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糖类、果胶和有机酸等。

由于奶牛生理的特殊性,在提供奶牛日粮时必须考虑这两种碳水化合物的适应比例。

奶牛采食过多的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会影响到瘤胃功能、产奶性能等,而采食过多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可能引起奶牛低乳脂综合征、瘤胃酸中毒以及其他代谢疾病,进而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发挥。

因此,奶牛日粮中结构性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适当比例与维持奶牛的健康、高产和分泌优质牛奶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文│郭利(沈阳军区政治部农副业基地)科技与推广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motion62☆中国畜牧业关系。

在配制奶牛饲料时,要综合考虑饲料原料中碳水化合物的适宜含量及来源、优质粗饲料的加工程度,选择适宜的指标来配制饲粮,从而为奶牛提供营养全面、丰富的饲粮,保证其健康,提高生产性能。

二、蛋白质蛋白质在高产奶牛体内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畜产品(牛奶、牛肉等)的主要成分,而且是生命的物质基础,表现出种类和功能的多样性,如作为机体新陈代谢催化剂的酶、运输氧气的血红蛋白、参加免疫的抗体、具有调节新陈代谢作用的激素等,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

蛋白质水平对奶牛的繁殖具有重要作用。

蛋白质缺乏不但影响奶牛发情、受胎和妊娠,并且由于日粮适口性下降而导致奶牛体重降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奶牛的繁殖。

但过高的日粮蛋白质水平会引起奶牛繁殖力下降。

蛋白质水平对高产奶牛的生产性能也具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产奶量随着日粮中蛋白质的增加而增加,日粮中蛋白质含量13.5%~16.5%时上升趋势呈正相关。

根据近几年高产奶牛日粮中粗蛋白(CP)含量的研究成果以及高产奶牛不同泌乳阶段的具体营养状况,建议高产奶牛日粮中粗蛋白含量为:干奶期12%~14%,泌乳初期17%~19%,泌乳中期14%~15%,泌乳后期12%~14%。

高产奶牛日粮中过瘤胃蛋白质含量应该占到日粮蛋白含量的48%,以保证高产奶牛高生产性能的蛋白质营养需要。

奶牛维持高产要保持日粮能量和蛋白质的比例。

能量提高,蛋白质就要提高,因此要提高过瘤胃蛋白的数量。

选择过瘤胃蛋白的标准是该蛋白质提供的氨基酸混合物,能够补充到达消化吸收部位的其他饲料所产生的氨基酸混合物和微生物蛋白。

研究发现,补充鱼粉及保护豆粕效果较好,补充玉米蛋白粉效果较差。

后者可能使过瘤胃蛋白降解率下降并改变可吸收氨基酸模式,而前者提供了较好的氨基酸模式。

三、脂肪脂肪也是高产奶牛能量的重要来源。

在泌乳早期,高产奶牛由于大量泌乳常导致能量不足,而且随着泌乳量的上升,能量需要也显著上升,而采食量却相对减少,能量进食不足是泌乳初期限制泌乳的主要因素。

因此,高产奶牛泌乳早期,常在其日粮中添加脂肪。

在泌乳早期奶牛日粮中添加脂肪有以下好处:①在维持日粮适宜精粗比的同时,能够增加日粮能量浓度。

②降低奶牛体脂消耗的速度和程度。

如果体脂消耗过量,将导致泌乳期产奶量下降,发生繁殖问题以及潜在的代谢问题(脂肪肝和酮病)。

③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可减缓热应激,提高干物质采食量。

但应注意,所添加的脂肪类物质应具备不干涉瘤胃微生物正常消化过程、消化率较高、经济适用的特点。

四、矿物质1.阴离子盐。

牛奶中的矿物质含量比较稳定,受饲料的影响较小,但饲料中缺乏矿物质会影响到奶牛的产奶量,特别是钙和磷缺乏,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牛产后瘫痪,尤其是高产奶牛。

这是由于产犊后大量产奶使血液中游离的钙离子浓度大大降低而引起肌肉收缩不正常造成的。

过去的文献中建议提高奶牛饲粮中的钙含量作为控制产后瘫痪的有效途径,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认识到饲粮中钙含量的变化对产后瘫痪的发生影响较小,而日粮中阴阳离子平衡(DCAB)才是造成产后瘫痪的主要原因。

日粮中阴阳离子平衡直接影响到奶牛体内的酸碱平衡、渗透平衡及内酶平衡等,进而影响高产奶牛的生理活动和最佳的生产性能。

由于奶牛常规日粮中阴阳离子的平衡值通常为正值,因此通过调整日粮配方来改变阴阳离子平衡值是非常困难的。

通过添加阴离子盐来解决通常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常用的阴离子盐有氯化钙、氯化铵、硫酸镁等。

大量研究表明,适量添加阴离子盐,还能提高奶牛高峰期产奶量,显著降低高产奶牛产后疾病如产褥热、酮病、胎衣滞留、子宫炎、真胃移位以及乳房炎等的发病率。

高产奶牛的矿物质需要可以参考NRC (2001)(美国奶牛营养需要标准)执行。

2.缓冲剂。

奶牛借助自身的酸碱平衡调节系统使瘤胃pH维持在5.5~7,其瘤胃消化代谢与其泌乳性能密切相关,要维持奶牛高产通常要饲喂高能精料。

但长期采食大量精料会导致瘤胃发酵类型的改变,液酸碱平衡紊乱,使瘤胃pH不适当,引起一系列代谢失调如代谢性酸中毒,导致微生物蛋白质产量和能量产生量下降,进一步诱发产乳热。

近年国内外关于应用缓冲剂调节瘤胃发酵类型、降低瘤胃酸度的报道较多,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瘤胃缓冲剂有利于控制瘤胃pH的稳定,改善采食量、产奶量和乳成分,预防热应激。

生产中常用的缓冲剂有小苏打、碳酸钠、氧化镁等。

小苏打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缓冲剂之一,其作用包括提高瘤胃pH和渗透压,维持理想的瘤胃科技与推广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motion63☆2013年第8期发酵环境和增加瘤胃液相外流速度,通常每天每头的添加量为110~225克。

氧化镁是一种碱性物质,不仅可以补充饲粮中镁的不足,而且能够调节瘤胃发酵,并增加乳腺对乳脂合成前体物的吸收。

氧化镁的溶解度、饲料的热处理和颗粒度大小,直接影响到氧化镁的作用效果,通常每天每头的添加量为50~90克。

五、维生素1.维生素A。

脂溶性维生素是奶牛的维生素营养中首先要考虑的因素,饲料中的维生素A对奶牛的影响较大,维生素A缺乏,引起母牛阴道上皮角质化、流产、胎儿发育异常、弱胎和死胎、胎衣不下和子宫炎等。

缺乏维生素A还可使垂体促性腺素的活性降低、卵泡闭锁、性周期不正常和不易受胎。

添加维生素A能提高奶牛产量,增强乳腺健康和免疫功能。

NRC(2001)规定高产奶牛的日粮中维生素A添加量为1450国际单位/英镑(IU/Ib),最大耐受量为30000IU/Ib。

2.维生素D。

维生素D具有协调和引导奶牛机体免疫的功能,它通过影响B淋巴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而增强奶牛机体的免疫能力。

维生素D还参与钙、磷代谢,其羟基代谢中间产物可促进钙的吸收和钙从骨中的调用,临产前添加大剂量的维生素D可预防产后瘫痪。

奶牛对维生素D的最大耐受量为4500IU/Ib。

3.维生素E。

维生素E对奶牛的作用研究最多的是细胞抗氧化作用。

白肌病是缺乏维生素E的典型病症,繁殖失调(最突出的是胎衣不下)和乳腺炎的发生率通常也与维生素E的摄入量有关。

产前注射硒维生素E合剂对减少胎衣不下及临床性乳房炎有效。

而且,围产期奶牛日粮或非肠道补充维生素E能改善中性白细胞的作用。

在奶牛日粮中增加维生素E能很好地改善奶牛的健康和免疫作用。

Hogan等(1990)对奶牛补饲维生素E,增强了牛嗜中性白细胞杀伤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杆菌的能力。

维生素E还能减缓奶牛的应激反应。

奶牛对维生素E的最大耐受量为900IU/Ib。

4.B族维生素。

传统认为,瘤胃微生物能通过典型牧草和饲料原料合成适量的水溶性维生素。

最新动物营养学家James Coomer博士研究发现,现代高产奶牛需要在日粮中补添某些B族维生素如烟酸、胆碱和生物素等。

对于高产奶牛来说,由于日粮中一些氨基酸过量发生拮抗现象,色氨酸含量又不足以及饲料加工过程中对烟酸的破坏等因素,都会导致反刍动物机体烟酸的缺乏。

如果不及时给予补充,就会影响其产奶量,甚至导致奶牛发生酮病。

国内外大量研究集中在高产奶牛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烟酸及其在泌乳期和围产期的饲喂效果,同时对预防奶牛酮病、缓解热应激方面也做了相应的研究,既有报道有积极促进作用的,也有大量研究报道没有任何效果的,因此,NRC(2001)认为奶牛对烟酸的需要量仍不清楚。

给围产期奶牛提供保护性胆碱能减少其代谢紊乱病的发生,提高饲喂高营养、低牧草日粮的奶牛的乳脂率和乳脂校正奶(标准奶)产量10%~30%。

泌乳奶牛长期补加生物素20毫克/(头·天),能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牛蹄质量,后备母牛从15月龄开始补加10~20毫克/(头·天)生物素可以有效防止蹄病的发生。

在奶牛日粮中补加烟酸能增加奶牛的产奶量,添加烟酸6克/(头·天)能显著提高泌乳早期奶牛的产奶量和乳脂率,并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乳牛养殖业的发展是畜牧业的重点,随着现代养牛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奶牛总数居世界前列,奶牛的年产奶量日益增加,但是按奶牛头均产奶量的计算来看却远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养殖技术落后是其中的关键原因。

要推动我国奶牛养殖业快速向科学化、标准化发展,需要在饲料中科学补充能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奶中所含的各类物质以及奶牛为增加产奶量所进行的巨大代谢活动。

使奶牛发挥出最大的生产性能,保证人们食用健康优质的动物产品,这是广大畜牧工作者的研究方向。

科技与推广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motion64☆中国畜牧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