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科技成就
盘点中国创造——2017中国十大科技成就

7、“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 2016年7月15日11时20分,郑徐高铁上,不到2秒,又一个新的 世界纪录诞生了! 两列中国标准动车组,以超过420公里的时速在郑徐高铁高架桥 上交会,创造了高铁列车交会、重联运行速度的世界最高纪录。
2017年6月25日,中国标准动 车组正式被命名为“复兴号”。
8、世界第一台光量子计算机在中国诞生 5月3日,中科院发布了一个“重磅消息”:中国量子计算机诞生。 这是历史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基于单光子的量子模拟机, 为最终实现超越经典计算能力的量子计算奠定了基础。 官方公布的实验测试声称,该原型机的取样速度比国际同行快至少 24000倍,同时,通过和经典算法比较,也比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电子 管计算机(ENIAC)和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TRADIC)运行速度快10100倍。
盘点中国创造——2017中国十大科技成就
日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康奈尔大学等机构联合发布 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国际排名从2016年的25位 升至22位。这也意味着,中国与发达国家科技水平的差距, 正在逐步拉近。 2017年已经走过一半,而中国在航天航空、人工智能、 深海探测、生物医药等方面已取得了一批在世界上叫得响、 数得着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10、袁隆平“海水稻”试种成功 金秋九月,黄海之滨,一片生长在咸水中的特殊水稻已稻穗 累累、压弯枝头。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 平领衔的技术团队培育出的最新一批“海水稻”。 “最高亩产为620.95公斤,大大 超出了我们的预期!”28日,在青 岛海水稻研发中心举行的“耐盐碱 水稻材料评测会”上,“海水稻” 实地测产结果一经宣布,现场人群 沸腾了——这个亩 产意味着我国 在“海水稻”研发领域取得了重大 突破。
6、国产大客机C919首飞成功 5月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喷气式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 东机场起飞。C919大飞机是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喷气式干线客机, 最大载客人数174人,最大航程超过5000公里,与波音737,空客 320相当。 它采用了更具流线型的机身设 计,大规模应用了先进材料 (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先进 复合材料用量分别达到8.8%和 12%),整体减重3%,行油耗 更低、运营维护成本更低,是 一架极具竞争力的干线商用飞 机。
2017年上半年中国十大科技成就

2017年上半年中国十大科技成就一、全球首创,N2“大炸逼”即将问世1月27日,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胡炳成教授团队近日成功合成世界首个全氮阴离子盐,占领新一代超高能含能材料研究国际制高点。
全氮类超高含能材料(炸药)的能量可达3倍TNT以上,具备高密度、高能量、爆轰产物清洁无污染(爆炸产物为氮气,无污染)、稳定安全等特点。
据报道,在世界范围内,获取全氮阴离子都是一个难题,自1772年从大气中分离出来N2以后,直到1890年,才发现第一种全氮离子N3-,此后相关研究止步不前。
南京理工大学胡丙成教授团队这次成功合成出全氮阴离子盐是这一领域的突破性成果。
毫无疑问,中国又是第一!二、国产航母下水,中国海军go!go!go!4月26日上午,中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也是我国首艘国产航母正式下水!它的下水,是中国海军迈向深蓝的标志,是中国国防实力迈向新阶段的标杆,也是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历史见证!美国人造一艘航母,用了8年;中国人造一艘航母,只用了3年!从052D中华神盾舰到055万吨大型驱逐舰;从093/095攻击型核潜艇到094/096战略导弹核潜艇;从071型船坞登陆舰到075两栖攻击舰;从辽宁号航母到001A国产航母...中国海军,历经风霜,从一支只有渔船的舰队,发展成如今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海军,这背后所经历的艰难,又是常人可知?如今国产航母下水,再次世人证明:中国的未来在星辰大海!三、又是第一,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中国制造5月初,央视放出重磅消息:世界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在中国诞生了!全球首创!中国制造!中国又赢了世界!量子计算机有多牛X?中科院院长白春礼院士打了个比方:如果现在传统计算机的速度是自行车,量子计算机的速度就好比飞机。
使用亿亿次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求解一个亿亿亿变量的方程组,所需时间为100年。
而使用一台万亿次的量子计算机求解同一个方程组,仅需0.01秒。
美国量子专家早就表示:“我们把量子计算机竞赛比作登月竞赛,如果美国未能首先研制出量子计算机,后果可能比输掉登月竞赛严重得多。
2017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揭晓

第2期国内简讯51•国内简讯•开射空今:悉中彩日前,开封空分集团有限公司与西安陕鼓动力 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签订出口海外的3套 4.2万空分设备合同。
这3套4.2万等级空分设备 是为印度尼西亚二期年产300万t不锈钢一体化综 合项目配套所提供的空分装置合同,为开封空分 2018年的生产经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也是开 封空分与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签 订2套6万等级空分设备E P C总包合同后的又一。
近年来,开封空分紧跟市场发展形势,加强预期 引导,深化创新驱动,全面推进技术研发步伐。
开封 空分总工程师马源介绍说,开封空分紧跟市场形势,逐步加大研发力度,取得了丰硕的研发成果。
其中 大型LN G绕管式换热器研制项目,通过使用自主开 发的LN G绕管式换热器仿真与设计软件,完成了日 处理量为30万N S的LN G绕管式换热器样机设 计、制造、验收。
绕管换热器作为天然气液化核心设备,用于大 型陆上天然气液化工厂和大型LNG-FPSO。
为实现 该类装备的国产化,打破国内大型LNG-FPSO液化 装置用绕管式换热器技术依赖进口的局面,开封空 分经过技术攻关,成功突破了我国在大型LN G绕管 换热器所存在的技术瓶颈,掌握了适合LNG-FPSO 的大型绕管式换热器的核心技术,推进了我国LNG-FPSO自主装备的国产化。
随着煤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大型内压缩流程 空分设备的需求增多,而带有液体膨胀机的新空分 工艺流程关键设备--液体膨胀机一直以来都依赖 进口,价格昂贵,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造成较大困 难。
2015年,开封空分自主设计研制的PLPK-1611. 7/6.545-1.05型液体膨胀机在60 000 N m V h空分 装置上一次开车成功,膨胀机进、出口液空参数达到 设计要求,机组运行平稳,可以投入长期工业运行。
该液体膨胀机的开车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全面掌 握液体膨胀机的设计制造技术,大大提高了大型空 分装置的自成套能力,为推动民族工业技术进步作 出了重大贡献。
2017-2018十大科技成就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7月31日在京揭晓。
技进展新闻,201712年1. 我国科学家利用化学物质合成完整活性染色体我国科学家利用化学物质合成了4条人工设计的酿酒酵母染色体,标志着人类向“再造生命”又迈进一大步。
研究结果10日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发表,我国也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具备真核基因组设计与构建能力的国家。
我国科学家利用化学物质合成了4条人工设计的酿酒酵母染色体,标志着人类向“再造生命”又迈进一大步。
该研究利用小分子核苷酸精准合成了活体真核染色体,首次实现人工基因组合成序列与设计序列的完全匹配,得到的酵母基因组具备完整的生命活性。
该研究结果2017年3月10日在《科学》发表,我国也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具备真核基因组设计与构建能力的国家。
自2012年开始,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与美国等国家的科研机构共同推动了酵母基因组合成国际计划(Sc2.0),旨在对酿酒酵母基因组进行人工重新设计和化学再造。
我国科学家此次成功合成的4条酿酒酵母染色体,占Sc2.0计划已经合成染色体的2/3。
2. 国产水下滑翔机下潜6329米刷新世界纪录我国自主研发的“海翼”号水下滑翔机于2017年3月在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完成大深度下潜观测任务并安全回收,最大下潜深度达到6329米,刷新了水下滑翔机最大下潜深度的世界纪录。
“海翼”号水下滑翔机是根据中科院B类战略先导专项的部署,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水下观测平台。
从原理样机的研发到深渊观测任务的圆满完成经历了.海翼”余台。
此次“2013个年头,包含浅海、深海、深渊等不同型号的水下滑翔机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共完成了12次下潜工作,总航程超过134.6公里,收集了大量高分辨率的深渊区域水体信息,为海洋科学家研究该区域的水文特性提供宝贵资料。
中国的科技成果

中国的科技成果中国的科技成果近年来,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从人工智能到物联网、从5G到新能源汽车,中国的技术创新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成为全球科技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在科技方面的一些成果。
人工智能在人工智能方面,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17年,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在路测中打败了世界上所有其他主要竞争对手。
中国企业阿里巴巴也成为了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者之一,其“城市大脑”创新项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物联网物联网是指连接互联网的各种设备、嵌入式系统和传感器等,让它们能够互相交流和传输数据。
中国在物联网领域也有很多独特的创新。
例如,中国的电商巨头京东,已经开始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其物流系统中,从而实现了快速、高效、可靠的同城配送服务。
5G中国成为了全球5G领域的领导者。
中国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华为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供应商之一。
华为正在研发下一代5G网络,并正在与全球范围内的科技公司共同合作,来实现这项更快、更强、更高效的技术。
新能源汽车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也在国际市场上异军突起。
中国的电动汽车销量已经超过了全球其他国家的总和。
同时,中国政府也在大力提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减少空气污染和依赖进口油料。
人类基因组编辑技术如今,基因工程已经成为生物科学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
在人类基因组编辑技术方面,中国也取得了巨大进展。
中国饱受苦恼的β-地中海贫血病例成功应用了基因编辑技术,为孩子事业大计带来了一线生机。
结论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
由于拥有大量的人才储备和巨大的科研投入,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发展令人惊叹。
在未来,中国也将继续以创新的姿态,推动科技领域的发展。
新时代中国取得的科技成就

新时代中国取得的科技成就
1、人类第一个宇航登月胜利:2017年,中国宇航员穿着红色宇航服,在陆家嘴跨越无线电界线,由此实现人类历史上首次登月胜利,标志着中国空间技术同步进入世界先进水平。
2、中科院深海下潜记录最深极限:2018年,中国科学院研制的“深潜小艇”在极端深海环境内成功实现可控下潜,实现人类望远镜及机器人在10,898米深度下的可控测量,创造了人类深海研究及技术的新的极限。
3、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2019年,中国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全新上市,拥有18万颗处理器,算力达到118.3 petaflops(千兆次/秒),是目前全球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无论在计算技术方面还是算力方面都创造了新的纪录。
2017年中国科技创新大事记

2017年中国科技创新大事记作者:妙妙来源:《学生天地·初中》2018年第08期自从“科技强国”成为21世纪的时代主题,我国便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一路奋力飞奔。
瞧,2017年我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不仅令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热血沸腾,也让世界对我们刮目相看。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2017年我国的那些创新大事记吧!2017年1月18日,中国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进行了4个月的在轨测试,圆满完成了量子纠缠分发、量子密钥分发、量子隐形传态三大任务,现在已经开始正式交付用户单位使用。
这将成为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安全通信方式。
意义:“墨子号”圆满实现目标,标志着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研究已达到世界领先地位。
英国剑桥大学量子物理学教授阿德里安·肯特说:“我对中国发射量子卫星这事感到很兴奋。
”他认为,这是用量子技术构建全球性安全通信网络迈出的“第一步”。
未来量子通信不仅会应用于百姓日常通信,也会用于水、电、煤气等能源供给和民生网络基础设施的通信保障,还可应用于国防、金融、商业等领域,令产业界和科技界产生巨大变革。
2017年4月20日,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对接; 4月27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完成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6月19日,“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完成第二次交会对接试验;9月12日23时58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顺利完成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试验。
意义:“天舟一号”顺利完成多项应用,对于后续空间站任务的顺利实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天舟一号”突破和检验了空间站货物补给、推进剂在轨补加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为我国空间站研制建设和运营管理积累了重要经验。
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顺利完成,也正式宣告中国航天迈进“空间站时代”。
暗物质一直是人类追寻多年的宇宙魅影,而在2017年11月27日,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腾空700多天后,发现疑似暗物质的踪迹,这是近年来科学家离暗物质最近的一次重大发现。
2017年中国成就总结

2017年中国成就总结
(实用版)
目录
1.2017 年中国的科技成就
2.2017 年中国的经济成就
3.2017 年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
正文
2017 年对于中国来说是充满成就的一年,无论是在科技、经济还是国际地位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首先,在科技领域,中国在 2017 年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突破。
例如,中国成功发射了世界上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这项技术将极大地提高未来的通信安全。
此外,中国还成功研发了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这标志着中国在超级计算机领域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其次,在经济领域,中国在 2017 年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7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 80 万亿元大关,增长 6.9%,这是中国连续几年保持中高速增长的表现。
同时,中国的外贸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2017 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4.2%,创五年来新高。
最后,在国际地位方面,中国在 2017 年的表现也相当出色。
中国成功举办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积极参与,这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此外,中国还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积极参与了《巴黎协定》的制定和执行,为全球环境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的来说,2017 年对于中国来说是充满成就的一年,无论是在科技、经济还是国际地位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康奈尔大学等机构联合发布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国际排名从2016年的25位升至22位,成为唯一进入前25名集团的中等收入国家。
1、“海翼”号深海滑翔机:2017年3月9日消息,我国自主研发的“海翼”号深海滑翔机在马里亚纳海沟完成了大深度下潜观测任务并安全回收,其最大下潜深度为6329米。
刷新了水下滑翔机最大下潜深度的世界纪录,为我国深渊科考提供了新的科考手段。
2、第二十五届“世界水日”,也是第三十届“中国水周”:2017年3月22日是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废水”,我国今年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
3、中国大型的水陆两用飞机是(蛟龙-600)AG600:2017年3月29日,中国大型的水陆两用飞机首飞
4、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在我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成功。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
标志着我国即将开启空间站时代。
2017年4月27日19时07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完成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标志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这一关键技术的国家。
5、国产航母下水:2017年4月26日,今天是个值得全中国军迷庆贺的日子,因为就在今天,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001A型在大连造船厂正式下水。
6、世界第一台光量子计算机在中国诞生:5月3日,中科院发布了一个“重磅消息”:中国量子计算机诞生。
这是历史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基于单光子的量子模拟机,为最终实现超越经典计算能力的量子计算奠定了基础。
7、国产大客机C919首飞成功:5月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喷气式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起飞。
C919大飞机是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喷气式干线客机,最大载客人数174人,最大航程超过5000公里,与波音737,空客320相当。
8、北斗导航第三阶段组网:2017年5月23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宣布,我国将全面启动北斗系统第三步建设,即北斗三号系统,2017年下半年发射6~8颗全球组网卫星。
正式标志着北斗系统第三阶段任务:全球组网正式开始。
9、国际首台25MeV连续波超导质子直线加速器通过达标测试:6月5日至6日,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组织测试专家组对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和高能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的ADS先导专项25MeV超导质子直线加速器进行了现场测试
10、中国首颗X射线空间天文卫星“慧眼”升空:6月15日11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Hard X-ray Modulation Telescope,HXMT)“慧眼”。
这次发射还搭载了国内外3颗小卫星,是长征系
列运载火箭的第248次飞行。
11、“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2017年6月25日,中国标准动车组正式被命名为
“复兴号”。
复兴号高铁以350公里的时速飞驰在京沪之间,跑赢了日本新干线、法
国TGV,中国成为全球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
12、驱逐舰首舰下水:2017年6月28日在上海海军新型驱逐舰首舰下水仪式
13、墨子号完成量子纠缠实验:2017年8月10日,中国科学家在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上完成了一项特殊实验:从地面到太空的量子隐形传态。
14、国产海上钻井平台实现可燃冰开采:中国首次实现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不仅体现了我国在这一领域勘查和开发的核心技术得到验证,同时也彰显了我国装备制造的能力。
在这次试开采中,由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蓝鲸Ι号”海上钻井平台功不可没。
15、“海水稻”试种成功:9月28日由袁隆平挂帅的“海水稻”项目将在青岛示范基地进行测产。
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的技术团队培育出的最新一批“海水稻”。
“海水稻”最高亩产量达620.95公斤……
16、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2017年10月10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宣布,“中国天眼”发现2颗距离地球分别约4100光年和1.6万光年的新脉冲星,这是我国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脉冲星。
17、造岛神器-“天鲲号”:2017年11月19日,中国自主设计制造的造岛神器“天鲲号”在江苏启东下水。
18、核技术处理工业废水:2017年11月22日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技术”通过了由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标志着我国在利用核技术进行工业废水处理上取得突破,此项技术可谓中国首创、世界领先。
19、暗物质探测卫星“悟空”:2017年11月30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国首颗暗物质探测卫星“悟空”的首批成果:发现太空中的反常电子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