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转移瘤评分

合集下载

脊柱转移瘤评分TomitaTokuhashiECOG-PSKarnofskyWBB分型SINS

脊柱转移瘤评分TomitaTokuhashiECOG-PSKarnofskyWBB分型SINS

脊柱转移瘤评分TomitaTokuhashiECOG-PSKarnofskyWBB分型SINS脊柱转移瘤的 Tomita 评分脊柱转移瘤的修正 Tokuhashi 评分Tomita 评分2-3分者, 预期寿命较长, 外科治疗以长期局部控制脊柱转移瘤为⽬的,对肿瘤椎体采取⼴泛性或边缘性肿瘤切除术;4-5分者, 以中期局部控制肿瘤为⽬的, 可⾏边缘性或囊内肿瘤切除术;6-7分者, 以短期姑息为⽬的, 可⾏姑息减压稳定⼿术; 8-10 分者, 以临终关怀⽀持治疗为主, 不宜⼿术。

在Tokuhash i 修正评分系统中, 总分0~8 分、9~11 分、12~15 分, 预⽰着患者的预期⽣存时间分别为6⽉以下、6~12 ⽉、12⽉以上。

Frankel 神经功能分级:A级,损伤平⾯以下感觉及运动功能完全消失;B级,损伤平⾯以下⽆运动功能,仅存某些感觉功能;C级,损伤平⾯以下仅存⼀些⽆⽤的运动功能;D级,损伤平⾯以下存在有⽤的运动功能,但不完全;E级,感觉、运动及括约肌功能正常。

该分级⽐较简单,只需要做⼀般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检查就可以完成。

美国东岸癌症临床研究合作组织体能状态评价表(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Performance Status, ECOG-PS)Grade Description0 Fully active, able to carry on all pre-disease performance withoutrestriction(正常活动)1 Restricted in physically strenuous activity but ambulatory and able tocarry out work of a light or sedentary nature, e.g., light house work, office work(症状轻,⽣活⾃在,能从事轻体⼒活动)Karnofsky 体能状态评价表ECOG评分≤ 3,或Karnofsky评分≥ 30,是脊柱转移瘤⼿术的前提条件。

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评价

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评价

患者的 F r a n k e 1 分级好转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治疗半年后 的 E C O G分 级水平也 发 生改善 ,差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 P< 0 . 0 5 ) 。结论 根据 患者的临床症状 选择 针对性 的手 术方式能 够有效减 轻脊柱 转移性肿 瘤患者 的疼 痛 ,有
极度扩张 ,肌纤维拉长 或撕 裂 ,尿生殖裂 孔受损松 弛而扩大 , 特别是助产手术分娩所 导致 的损 伤 ,导致维 持子 宫正 常位置 的盆腔深浅筋膜及肛提肌损伤 ,该损伤若未缝 合或缝合不佳 , 或产妇产后过早参加体 力劳 动 ,特别 是重 体力 劳动 ,会 影响 盆底组织张力 的恢复 ,削 弱子宫 支持 力 ,使未 复 旧的大 子宫 不 同程度 的下移… 。治疗子 宫脱垂 的一种传 统手 术方式 即阴 道前后壁修补术 ,其 作用 ( 1 )修补子宫前壁 的 目的是为 了 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泌 尿生殖 功能及 促使肛 提肌 功能进 而使 之增强 ; ( 2 )修补子宫后壁 的 目的是为 了能够有效地 改善患 者肛提肌裂 以及增强 肛提肌 的功能 。该修补 术有 效地将 膀胱 以及直肠筋膜进行缝合 ,能够改 善膀 胱 以及 直肠 的膨 出进 而 达到修补 的 目的。进而子宫脱 垂得 到 了有效 地治 疗 ,同时较 好地改善 了应力性尿失禁 。通 过长期 临床治 疗发 现 ,传统 的 修补术存在术后的治愈率较 低 ,复发 率较 高 ,尤 其是 年纪 较 大并且子宫脱垂程度严 重的患者 而言 ,不 但不 能彻底 的缓 解 疾病 的痛苦 ,反而带来更 多的思想负担 。 随着我 国医疗技术 的不断发 展 ,对 于传统 修补术 的缺 陷 也有 了更深入 的了解。经 过不 断探 索和研 究 ,推 出 了一种 新

脊柱转移性肿瘤的评分和局部治疗

脊柱转移性肿瘤的评分和局部治疗
Ab s t r a c t T h e c l i n i c a l c l a s s i i f c a t i o n o f me t a s t a t i c s p i n a l t u mo r s i s b a s e d o n t h e d e g r e e o f ma l i g n a n c y , n e r v o u s s y s t e m f u nc t i o n , o s t e o c l a s i a , a n d p r o g n o s i s o f p a t i e n t s . T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t h i s c l a s s i ic f a t i o n s y s t e m i s r e l a t i v e l y s i mp l e . T h e a s s e s s me n t a n d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p a t i e n t s t o e s t i ma t e he t p e r i o d o f s u r v i v a l c a n g u i d e t h e i n d i v i d u a l i z e d t r e a t me n t o f p a t i e n t s . P a t i e n t s wi t h c l e a r s u r g i c a l i n d i c a t i o n s c a n c h o o s e t o u n d e r g o a p a l l i a t i v e o p e r a t i o n , u mo t r r e s e c t i o n , o r t o t a l s p o n d y l e c t o my . Al t e r n a t i v e l y , o t h e r p a t i e n t s c a n o p t t o h a v e mi n i -

脊柱转移瘤的MRI诊断

脊柱转移瘤的MRI诊断
增强 T1 。 wI
瘤血管腔内血流缓慢 。文献 报道 , wI 肿瘤 内线条 状或 上
圆形低信号间隔 内血 栓 、静 脉石 及致 密 的纤维 组 织。MRI
对钙化及静脉石显示不及平 片或 (r T:本组 5例行 G 卜 Ir I l— 丁
P A增强扫描 ,均匀不 均匀强化 ,呈 明显小 而多 灶管状 结 节状增强 ,而肿瘤内的纤维脂肪结 构不强病 变 部位 :5 0例 中 4 8例 (6 9 %)累及 10 9
节椎体 ,其 中颈椎 3 0节,胸 椎 9 8节,腰椎 5 8节 ,骶 椎 4 节。3 6例 (2 7 %)累及 18节附件 ,其 中颈 段 2 0 0节 ,胸段
于肿瘤的定性 诊断 毛细血管瘤在 wI 上表现 为等信 号或
面线 圈。常规作矢状 位 wI( R T T / E=4 0 2 m ) 0 /0 s , WI ( / E=40 / 6 )及 横 轴 位 T WI( R/ E=3 0 / TR T 009r m 2 T T 00 10 ) 0 ms,部 分病 人加 扫冠 状 位 T1 。2 WI 0佣行 GD  ̄UT A P
c T片.可观察血管瘤的钙化 ,静脉石 等 ,有助于鉴别 。
稍高信号为主 的不均一 信号 , wI 上为 不均一鞘高信 号为 主,反映肿瘤 内脂 肪成份 及血 流速度有 别于海 绵状血管 瘤。 2例增强扫描 呈较均 一 强化 ,可能与 病灶较 小及瘤 内血 栓 , 纤维组织较 少有关 。混台型血管瘤与海绵状 血管瘤相似 。
5 ,腰段 3 。椎体及附件病 变共存 3 6节 2节 6佣 ( 2 ,单 7 %) 独椎体破坏者 1 2佣 (4 ,单独附件转移者 2例。 2 %) 2 .病变 IR 信 号 改变 :l vI l 8例 (6 3 %)表现 为 均匀 或 略不均匀 的长 TI 长 信号改变 ,发生于椎体或附件 ,呈不 规则形或片状 。6佣 ( 2 1 %)于 T WI 2 均呈低 信号改 1 、T wI 变 ,呈斑片状 ,发生于推体或 附件 。2 6例 ( 2 5 %)于 T wI 呈极不均匀低信号 ,T WI 2 为高低信号 并存混 杂信 号,病 变 累及椎体或 附件 ,呈不规则 形或 斑片状。 3 推体及附件形 态变化 :椎 体病 理骨折 3 8例 ( 6 7 %, 中,盘状骨折 3 4例 (0节推体 ) 5 ,楔形骨折 l 侧 ( 0节椎 2 2 体) ,分别 占全组病例 7 . %及 2 . %,其中 8 同时发生 14 86 例 椎体的盘状 及楔形骨折。本组 1 0例附件异 常增 大。

脊柱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脊柱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脊椎骨髓瘤与转移瘤鉴别:
椎体破坏+软组织肿块倾向骨髓瘤。 椎体破坏+广泛性骨质疏松倾向骨
髓瘤。 椎体破坏伴椎弓及附件早期破坏倾
向转移瘤。
骨髓瘤MRI表现:
T1W呈灶性或弥漫性低信号。 T2W呈灶性或弥漫性高信号。 T2W敏感性高于T1W。 增强T1W病灶强化,可作疗效观察。 软组织肿块T1W低信号,T2W高信号。 STIR序列敏感性高于SE序列。
多见于前列腺癌,恶性淋巴瘤,乳房癌。 椎体,松质骨斑点状高密度硬化灶,相
互融合。 椎间隙正常,无压缩骨折。 T1W,T2W均呈低信号。 溶骨性转移放疗后也可呈硬化。
影像学检查比较:
X线 CT MRI 同位素
敏感性 低 较高 高

特异性 高 较高 高

谢谢
颅骨。 病理骨折—脊柱压缩性骨折。 肾功能损害—蛋白尿、血尿、肾功能衰竭。 实验室检查—血沉加快、尿本周氏蛋白、贫血
等。
依X线表现分类:
骨质疏松型。 单发型。 多发型。 硬化型。
X线表现 :
病变早期X线无异常改变,约占10%。 骨质疏松,以中轴骨为显著:常见于脊
柱、肋骨、颅骨、骨盆等。 多发性骨质破坏:虫蚀样、穿凿样,少
CT检查:
优点:密度分辨率高,无重叠,易发现 微小病变。
缺点:整体观不如平片,价高。
MRI检查:
优点:软组织分辨率高,多平面成像 易发 现骨髓早期改变
缺点:对皮质破坏,钙化骨化检出不 如CT敏感
同位素检查:
同位素TC99M扫描。 敏感性高,特异性差。
脊椎血管瘤:
发病率 部位
临床 0.6%—1% 尸解 10%
多发型
颅骨,肋骨,脊椎等多骨,多发破 坏溶骨性病变。

脊柱脊髓评分

脊柱脊髓评分

目前常用的脊柱脊髓疾病评分1、Nurick 评分(Nurick- Score)2、改良JOA评分(mJOA-Score)JOA评分有多种改良,因此有多种说法。

包括颈椎病评分,下腰痛颈椎病评分,以及改良的胸椎病评分等。

3、Cooper 脊髓病评分(CMS)4、Prolo 评分5、欧洲脊髓病评分(EMS)6、McCormick 评分为目前常用的脊髓肿瘤评估标准,详细的分级如下:7、Brice-McKissock 评分,此评分主要用于椎管转移瘤的评估。

8、Frankel分级,常用于评价脊髓损伤,由于存在缺陷,现基本上已经弃用。

9、AISA评分10、生活质量评估。

通常使用的有2种,SF-36量表和BI量表。

SF-36:由36 个条目组成, 测量8 个健康概念和1 个健康变化自评。

8 个健康概念包括:①躯体功能(PF); ②躯体健康问题导致的角色受限(RP); ③躯体疼痛(BP); ④总体健康感(GH); ⑤生命活力(VT); ⑥社交功能(SF); ⑦情感问题所致的角色受限(RE);⑧精神健康(MH); 根据各条目不同的权重, 计算分量表中各条目积分之和, 得到分量表的粗积分,将粗积分转换为0 到100 的标准分; 分数越高表示健康状况越好。

BI量表又称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

NDI 共10 个项目, 包括: 颈痛及相关的症状( 疼痛的强度、头痛、集中注意力和睡眠) 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个人护理、提起重物、阅读、工作、驾驶和娱乐) 两部分, 由受试对象根据自己的情况填写[4,6]。

具体评定内容详见附录。

每个项目最低得分为0 分, 最高得分为5 分, 分数越高表示功能障碍程度越重;按以下公式计算受试对象颈椎功能受损的程度:颈椎功能受损指数(%) =(每个项目得分的总和/受试对象完成的项目数×5)×100%结果判断: 0—20%: 表示轻度功能障碍; 20%—40%: 表示中度功能障碍; 40%—60%: 表示重度功能障碍; 60%—80%: 表示极重度功能障碍; 80%—100%: 表示完全功能障碍或应详细检查受试对象有无夸大症状。

脊柱肿瘤

脊柱肿瘤

手术界限
手术类型 囊内手术 切除范围 在病损内 井下所见达到要求 肿瘤限于边缘 手术方法 保肢 截肢 囊内刮 Nhomakorabea 囊内截肢
恶性骨肿瘤治疗依据
分期 分级 部位 转移 治疗要求 ⅠA 广泛手术:广泛局部切除 G1 T1 M0 ⅠB 广泛手术:截肢 G1 T2 M0 ⅡA 根治性手术:根治性整块切除+其他治疗 G2 T1 M0 ⅡB 根治性手术:根治性截肢+其他治疗 G2 T2 M0 外科分级( grade G);T是指肿瘤侵袭范围,以肿瘤囊和间室为分界 Ⅲ A 肺转移灶切除+根治性切除或姑息手术+其他 G1-2 T1 M1 (Territory,T); M是转移( Metastasis,M)。 ⅢB 肺转移灶切除+根治性解脱或姑息手术+其他 G1-2 T2 M1
Tomita分期
Tomita分期
A 病变局限在椎骨质内 Ⅰ型:单纯前部或后部的原位病灶 (1或2或3) Ⅱ型:前部或后部病灶累及椎弓根 (1+2或3+2) Ⅲ型:前部、后部及椎弓根均受累 (1+2+3) B 病变累及椎骨外 Ⅳ型:累及蛛网膜下腔(任何部位 +4) Ⅴ型:累及椎旁(任何部位+5) Ⅵ型:累及相邻脊椎 M - Ⅶ型:多发或跳跃性病灶
单侧 无
1 0
3 1 0
SINS评分
0~6 分表示稳定,7~12 分表示可能不稳 定,13~18 分表示不稳定。SINS 对潜在的 不稳定或不稳定损伤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分别达到 95.7% 和 79.5%。
Tokuhashi修订评分
1990年,Tokuhashi等提出;2005 Tokuhashi等 对评分进行了修正,并制订了Tokuhashi外科修 正评分

脊柱转移癌诊断及治疗进展

脊柱转移癌诊断及治疗进展

脊柱转移癌诊断及治疗进展脊柱转移性肿瘤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脊柱疾病,对此种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积极的治疗,可以很大程度上决定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许多专家和学者对于此种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做了很多研究,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早期诊断、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或维持神经功能和恢复脊柱结构的完整性是对于脊柱转移癌患者最好的诊治方法。

现在就目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简单做一个综述。

标签:脊柱;转移癌;治疗;进展骨骼系统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而脊柱为最多见的骨转移部位,在所有的骨转移癌病例中,约有2/3患者的转移灶位于脊柱。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脊柱转移癌的早期发现及诊断率得到明显提升,而技术的进步也显著提高了其治疗的效果。

脊柱转移癌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和身体上的折磨,对于患者家庭则更是一个灾难,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

1 诊断1.1 临床表现癌症最主要的,也是最早表现的是疼痛。

在患者出现脊柱转移性症状之前,患者可出现消瘦、贫血等表现。

在患者发生脊柱转移后约70%以疼痛起病,常进行性加剧,静息时不缓解,夜间痛明显。

临床表现根据发生的部位及压迫脊髓程度而呈现不同的表现。

颈椎转移疼痛在颈部疼痛基础上常由颈肩部开始向手指放射,严重者可表现为上肢刀割样痛,可表现上肢麻木无力等根性症状,压迫脊髓可导致四肢瘫痪,胸椎转移患者在出现胸髓压迫症状时即出现神经根性疼痛,可影响呼吸。

腰椎转移通常表现为腰背痛,并向下肢放射,可伴有下肢麻木无力。

脊柱转移部位通常开始位于椎体,由前方挤压脊髓前角细胞或锥体束,因此运动功能损害常最先出现。

但是常较快出现脊髓、马尾或神经根的压迫症状。

可出现四肢运动,感觉,反射的异常,括约肌的功能障碍等。

外伤或无明显的诱因均可发生病理性骨折,并可快速引发截瘫,疼痛加剧较明显。

1.2 影像学资料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以引起我们的关注,但是对于脊柱转移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影像学资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床号住院号日期
脊柱转移瘤的 Tomita 评分
脊柱转移瘤的修正 Tokuhashi 评分
Tomita 评分2-3分者, 预期寿命较长, 外科治疗以长期局部控制脊柱转移瘤为目的,对肿瘤椎体采取广泛性或边缘性肿瘤切除术;4-5分者, 以中期局部控制肿瘤为目的, 可行边缘性或囊内肿瘤切除术;6-7分者, 以短期姑息为目的, 可行姑息减压稳定手术; 8-10 分者, 以临终关怀支持治疗为主, 不宜手术。

在Tokuhash i 修正评分系统中, 总分0~8 分、9~11 分、12~15 分, 预示着患者的预期生存时间分别为6月以下、6~12 月、12月以上。

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床号住院号日期
美国东岸癌症临床研究合作组织体能状态评价表(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Performance Status, ECOG-PS)
Karnofsky 体能状态评价表
ECOG评分≤ 3,或Karnofsky评分≥ 30,是脊柱转移瘤手术的前提条件。

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床号住院号日期
脊柱转移瘤解剖形态的Tomita分型
脊柱转移瘤解剖形态的WBB分型
椎骨的间室和屏障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