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横断面设计
横断面设计——精选推荐

第四章横断面设计【本章学习要点】本章主要学习横断面的组成及类型,公路建筑限界,路基边坡的确定,横断面设计方法,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
公路中线的法线方向剖面图称为公路横断面图。
公路横断面设计是根据行车对公路的要求,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确定横断面的形式、各组成部分的位置和尺寸。
设计的目的是保证足够的断面尺寸、强度和稳定性,使之经济合理,同时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数量计算、公路的施工和养护提供依据。
第一节路基横断面一、标准横断面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路基横断面上下行用中央分隔带分开,其横断面由行车道、中间带、路肩以及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变速车道等组成,如图4—1a所示。
二、三、四级公路的路基横断面由行车道、路肩以及错车道组成,如图4—1b所示。
a 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横断面b 二、三、四级公路横断面图 4-1 各级公路标准横断面图我国《标准》规定路基宽度、行车道宽度见表4-1。
一般情况下采用表4-1中的“一般值”,只有在地形特别困难和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局部路段才能使用“变化值”。
二、典型横断面公路典型横断面如图4—2所示。
a)b)c)h)d)e)g)图4-2 路基典型横断面一般路堤;挖方路基;半填半挖路基;沿河路堤;矮墙路堤;挡土墙路基;砌石路基;护肩路基;护脚路基;吹(填)砂(粉煤灰)路基(一)一般路堤路基填土高度小于 20m 大于0.5m 的路堤称为一般路堤;路基填土高度小于 0.5m 的路堤称为矮路堤,矮路堤必须在边坡坡脚处设计边沟。
当地面横坡度不陡于1∶5 时,可以直接填筑路基,地基可不予处理;当地面横坡度陡于1∶5 时,地基必须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 1m ,台阶的底面应向内倾斜2%~4%,台阶的高度,填土时视分层填筑的高度而定,一般每层不大于 0.5m ;当地面横坡度陡于1∶2 时,除地基应挖成台阶外,还应设置支挡工程。
(二)一般路堑当路基挖方深度小于20m,一般地质条件下的路堑称为一般路堑。
浅析市政道路标准横断面方案

134交通科技与管理规划与管理1 对市政道路标准横断面设计的几点思考(1)道路红线宽度分析。
红线宽度的确定对横断面设计的影响很大。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51328-2018)规定不同道路等级的规划红线宽度。
见下表:表1 无特殊要求的城市道路红线宽度取值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道路红线宽度宜由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分车带、设施带、绿化带等组成。
但在实际设计中设施带、分车带和绿化带,一般统一按绿化带考虑。
同时绿化带的设置受规划定位、景观要求等影响较大。
因此,为简化计算,设施带、分车带和绿化带,按绿化带考虑并满足设施带和分车带宽度要求。
在设计中不再考虑绿地率的要求,绿化带按最小宽度要求设置。
(2)横断面形式的选择。
市政道路常用的断面形式为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和四幅路。
单幅路:俗称“一块板”。
各车辆在行车道上混合行驶。
双幅路:俗称“两块板”。
一般在道路中心设置绿化带,将行车道一分为二,车辆上、下行分向行驶。
结合实际需要设置快、慢车道。
三幅路:俗称“三块板”。
中间为双向行驶的机动车道,两侧为靠右侧行驶的非机动车道。
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用分隔带分开。
四幅路:俗称“四块板”。
在三幅路基础上,再用中间分隔带将机动车道分隔为二,分向行驶。
主干路以机动车和公共交通为主,考虑到非机动车和行人需求,机、非和人分隔,各行其道,首选四幅路,其次采用三幅路。
次干路一般是集散性干道,机动车、公共交通、非机动车和行人并重,首选三幅路,其次采用单幅路和四幅路。
支路是服务性道路,机、非和人并重,但需求较低,采用单幅路。
(3)各组成部分宽度选择。
为简化计算,采用统一的车道和绿化带宽度。
因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的设计速度不大于60 km/h,考虑大型车或混行车,因此机动车道宽度可选择3.5 m。
路缘带宽度与设计速度相关,为简化计算,统一取0.25 m。
机动车道:双向两车道为0.25+2×3.5+0.25=7.5 m;双向四车道为0.25+2×3.5+0.5+2×3.5+0.25=15 m;双向六车道为0.25+3×3.5+0.5+3×3.5+0.25=22 m(设计速度小于60 km/h)。
横断面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横断面设计的方法与步骤横断面设计是土木工程中重要的一环,用于确定道路、桥梁、隧道等工程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
在进行横断面设计时,需要考虑交通流量、地形地貌、工程需求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设计的横断面满足工程要求并提供良好的通行条件。
下面将介绍横断面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一、数据收集与分析在进行横断面设计之前,首先需要收集并分析相关的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交通流量、地形地貌、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等信息。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了解到工程所处的环境条件,为后续的设计提供依据。
二、确定设计标准根据工程的需求和相关规范,确定横断面设计的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道路宽度、坡度、曲线半径、超高、路肩宽度等要求。
根据不同的道路类型和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标准进行设计。
三、确定纵断面线型在进行横断面设计时,需要先确定纵断面线型。
纵断面线型是指道路在纵向上的变化规律,包括坡度、曲线和直线段等部分。
通过确定纵断面线型,可以为横断面的设计提供基础。
四、确定横断面形状根据纵断面线型和设计标准,确定横断面的形状。
横断面的形状包括路基、路面、路肩等部分。
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交通流量、车速、道路类型、地形地貌等。
通过合理地设计横断面形状,可以提供良好的通行条件和交通安全。
五、确定横断面尺寸在确定横断面形状后,需要进一步确定横断面的尺寸。
横断面的尺寸包括路宽、路面厚度、路肩宽度等部分。
需要根据交通流量、道路类型、地形地貌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选择。
同时还需要考虑土质条件、排水条件等因素,确保横断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六、设计检查与评估在完成横断面设计后,需要进行设计检查与评估。
通过对设计方案的检查与评估,可以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交通安全、通行能力、施工难度等。
对于有问题的设计方案,需要进行修改和调整,直到满足设计要求。
七、设计文件编制需要将设计方案编制成设计文件。
设计文件包括设计图纸、设计说明书等内容。
设计图纸需要清晰地表达横断面的形状和尺寸,设计说明书需要详细说明设计方案的思路和依据。
道路横断面组成及设计

2.鞍式列车的加宽值计算方法:
2.鞍式列车的加宽值计算方法:
双车道路面的加宽值规定见表;单车道路面加宽值按表列数值的1/2采用。
平曲线加宽标准: 《标准》规定,平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250m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
三类加宽值的采用: 四级公路和山岭、重丘区的三级公路采用第一类加宽值; 其余各级公路采用第3类加宽值。 对不经常通行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的公路,可采用第2类加宽值。 由三条以上车道构成的行车道,其加宽值应另行计算。
按双车道公路错车时行驶速度于横向间距的关系确定行车道宽度:
不同速度错车时,两汽车车厢所需净距(x)值与错车速度(V1+V2)的关系式为 x=0.17+0.016(V1+V2)。
(二)有中央分隔带的行车道宽度
平曲线加宽原因:
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前后轮轨迹不重合,占路面宽度大。
由于横向力影响,汽车出现横向摆动。
二、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单幅路
划出快、慢车行驶分车线,快车和机动车辆在中间行驶,慢车和非机动车靠两侧行驶。
不划分车线。
二、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双幅路: 在车道中心用分隔带或分隔墩将车行道分为两半,上、下行车辆分向行驶。各自再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划分快、慢车道。
二、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三幅路: 中间为双向行驶的机动车车道,两侧为靠右侧行驶的非机动车车道。
加宽值的计算
汽车行驶在曲线上,各轮迹半径不同,其中以后内轮轨迹半径最小,且偏向曲线内侧,故曲线内侧应增路面宽度,以确保曲线上行车的顺适与安全。
二、平曲线路面加宽及其过渡
(一)加宽值的计算
式中:A——汽车后轴至前保险杠的距离(m): R——圆曲线半径(m)。 对于有N个车道的行车道:
浅谈城市主干路标准横断面设计

浅谈城市主干路标准横断面设计摘要:道路标准横断面的选取是城市道路设计过程的关键问题之一,城市主干路作为城市路网中的骨架,在标准横断面的选取上有一定的特点。
本文列举了道路横断面的构成要素,重点分析、总结了不同类型城市主干路横断面布置的特点以及横断面设计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城市主干路;道路横断面;功能;影响因素0 前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土地开发进度的加快,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需要不断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道路作为城市交通的载体,其设计能否满足社会和交通增长的需求,对城市居民的出行和城市运行的效率将产生深远影响。
道路横断面的设计是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关键,其布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道路的交通安全、通行能力、服务水平、土地资源利用以及城市景观。
城市主干路在路网中起到骨架作用,是联系城市各区及对外交通枢纽联系的主要通道。
本文根据作者的设计经验,对城市主干路标准横断面设计的基本思路进行总结。
1 道路横断面的构成要素道路横断面主要由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分车带、设施带、绿化带等组成,其总宽度为道路横断面的路幅宽度。
各组成要素宽度的确定主要考虑满足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通行需求及地下管线、道路绿化和附属设施的布设需求。
1.1 机动车道城市道路上供各种机动车行驶的部分,统称机动车道。
机动车道行车道宽度包括几条车道的宽度,机动车道路面宽度包括车行道宽度及两侧路缘带宽度。
1.2 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主要是提供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行驶。
非机动车道属于慢速行驶的交通工具,主要布置方式有三种,一种是单独布置,道路断面为三幅路或者四幅路;另一种是与机动车道共板,可通过标线或隔离护栏与机动车道划分;第三种为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共板设置,即“人非共板”,以不同的铺装材质或隔离带划分。
1.3 人行道人行道主要供行人通行,同时也是树池、各类杆件立杆的场地,其地下空间埋设各种市政管线。
1.4 分车带分车带按其在横断面中的不同位置及功能,可分为中央分隔带及两侧带,分车带由分隔带及两侧路缘带组成。
二级公路 标准横断面

二级公路标准横断面二级公路是连接城乡的重要交通干线,其标准横断面的设计和建设对于交通运输的安全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的横断面设计可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行车安全,同时也能提升行车舒适度,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
因此,了解二级公路标准横断面的设计要求和要点对于道路建设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二级公路标准横断面应当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保证道路的安全和通行效率。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道路的地理环境、交通量、车辆类型等因素,合理确定道路的宽度、坡度、路肩宽度、路基厚度等参数,以满足道路的使用要求。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排水系统的设置,确保道路在降雨天气能够顺畅排水,避免积水对交通安全造成影响。
其次,二级公路标准横断面的设计要充分考虑道路的安全性。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设置合理的车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确保车辆和非机动车辆的分流,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此外,还需要设置合适的路肩和护栏,确保车辆在紧急情况下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躲避和停车,提高道路的安全性。
另外,二级公路标准横断面的设计也需要考虑到道路的舒适性。
合理的坡度和平整的路面可以提高行车的舒适度,减少车辆的磨损和燃油消耗,同时也能提升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感受。
此外,道路两侧的绿化和景观设计也是提升道路舒适度的重要因素,可以为行车者带来愉悦的视觉体验。
最后,二级公路标准横断面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道路的可持续发展。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环保和节能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技术,降低道路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道路的维护和管理,确保道路的长期可持续使用。
综上所述,二级公路标准横断面的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充分考虑道路的安全性、通行效率、舒适性和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的要求。
只有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才能够建设出安全、高效、舒适且可持续发展的二级公路,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更好的保障和便利。
S3-2-3 路基标准横断面图(7.5米)

横断面设计课件-PPT

1、双车道公路行车道宽度得确定
影响因素:一就是设计车型,二就是富余宽度 (1)设计车型
宽度a,一般取载重汽车车箱得总宽度, a=2、5;
(2)富余宽度
车辆之间得安全间隙x与轮胎到路面边缘得安全距离y。由试
验得到得经验公式为:
2、有中央分隔带得行车道宽度
影响因素:车速、交通组成与大型车得混入率对行车道宽度得 确定有较大得影响。
三、中间带
1、作用
(1)将上、下行车流分开,既可防止因快车驶入对向行车道造成车祸,又能减少 公路中心线附近得交通阻力,从而提高通行能力。
(2)可作设置公路标志牌及其它交通管理设施得场地,也可作为行人得安全 岛使用。
(3)设置一定宽度得中间带并种植花草灌木或设置防眩网,可防止对向车辆 灯光眩目,还可起到美化路容与环境得作用。来自(二)公路横断面得类型
1、单幅双车道
定义:指得就是整体式得供双向行车得双车道公路。 特点:
u使用最普遍,所占得比例最大,可适用范围大。 适应得交通量(400~15000)小客车/昼夜; 行车速度可从(20~80)km/h。
u混合交通。当交通量较大,非机动车混入率高, 视距条件又差时,对车速与通行能力影响较大, 事故率也高。可增设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与机 动车分离行驶。
适用: 二、三、四级公路。
2、双幅多车道
定义:一般指双向分隔四车道、六车道与八车道公路。可以就 是整体式或分离式路基断面。。
特点: u车速高、通行能力大、行车舒适、事故率低。 u占地多、造价高。 适用: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3、单幅单车道
(4)设于分隔带两侧得路缘带,由于有一定宽度且颜色醒目,既引导驾驶员视 线,又增加行车所必须得侧向余宽,从而提高行车得安全性与舒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
各级道路
大城市
3m
中、城市
2m
商业中心、公共文化中心路段
火车站、码头 长途汽车站
5m
5m 4m
3m
4m 4m
四、路肩的作用及其宽度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中规定各级公 路右侧路肩宽度如下:
高速公路
设计速度(km/h) 120 右侧硬路 肩宽度 (m) 一般 值 最小 值 一般 值 最小 值 100 3.0 0 2.5 0 0.7 5 0.7 5 80 2.5 0 1.5 0 0.7 5 0.7 5 100 3.0 0 2.5 0 0.7 5 0.7 5 80 2.5 0 1.5 0 0.7 5 0.7 5 60 2.5 0 1.5 0 0.5 0 0.5 0
横断面相关概念 公路横断面设计线:组成包括行车道、路肩、分 隔带、边沟、边坡、截水沟、护坡道以及取土坑、弃 土堆、环境保护设施等。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 级公路还有爬坡车道、避险车道;高速公路、一级公 路的出入口处还有变速车道等。 城市道路的横断面:组成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 车道、人行道、绿化带、分车带等。
如图所示
路肩
紧急停车带 爬坡车道 变速车道
一、公路横断面的组成
一、公路横断面的组成
路基宽 硬路肩 左侧带 土路肩 ij 车道 ig 车道 左侧带 中央分隔带 车道 硬路肩 车道 ig 土路肩 ij
一、公路横断面的组成 其它等级公路(二、三、四级公路) 采用单幅公路(不设分隔带、整体式断面) 路幅构成:行车道、路肩、错车道等
二、城市道路横断面的组成
三、行车道宽度的确定 我国《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中规定各 级公路行车道宽度如表。 设计速度 (km/h) 车道宽度 (m) 120 100 80 60 40 30 20
3.75 3.75 3.75 3.50 3.50 3.25 3.00
注:(1).设计速度为20km/h且为单车道时,车道宽度应 采用3.50m。 (2)高速公路为八车道时,内侧车道宽度可采用3.50m。
2、路缘石的形状
有立式、斜式和曲线式等几种。
3、路缘石作用与副作用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中央分隔带上的路缘石起导向、连接和 便于排水的作用,高度不宜太高,因为高的路缘石(高度>20cm) 会使高速行驶的汽车一旦驶入将产生飞跃甚至翻车的副作用。 4、路缘石的设置 高速公路的分隔带因排水必须设置路缘石时,应使用低矮光 滑的斜式或曲线式的路缘石,高度宜小于12cm。 城市道路的人行道及人行横道宽度范围内路缘石宜做成低矮 的。在分隔带端头或交叉口的小半径处,缘石宜做成曲线式。 缘石宜高出路面10cm~20cm,隧道内线形弯曲段或陡峻路 段等处,可高出25cm~40cm,并应有足够的埋置深度,以保证 稳定。缘石宽度宜为10cm~15cm。
一级公路
二级公 路 80 1.5 0 0.7 5 0.7 5 0.5 0 60 0.7 5 0.2 5 0.7 5 0.5 0
三级公路
40 30
四级公 路 20
3..00 或 3.50
3.00 0.75 0.75
土路肩宽 度 (m)
0.75
0.5 0
0.25(双 车道) 0.50(单 车道)
五、分隔带的作用及其宽度
横断面相关概念 道路横断面:是指中线上各点沿法向的垂直剖面, 它是由横断面设计线和地面线所组成的。图示 设计线:是根据技术标准确定的不同构成部分及 其宽度和横坡度的规则线。 地面线:是表征地面起伏变化的线,它是通过现 场实测或由大比例尺地形图、航测像片、数字地面模 型等途径获得。
任务一 横断面路幅设计
3、折线型路拱 这种路拱型式主要用于多车道的水泥混凝土路上。
折线型路拱
3. 路肩横坡度: 土路肩:横坡度较路面宜增大1.0%~2.0%; 硬路肩:一般情况下横坡度与行车道横坡度相同; 硬路肩宽度≥2.25m时的曲线段的硬路肩横坡度应符合 下表规定:
一般值 中间带宽度(m) 最小值
1.00 0.75 0.75 4.50 2.50
1.00 0.75 0.50 3.50 2.00
1.00 0.50 0.50 3.00 2.00
1.00 0.50 0.50 3.00 2.00
城市道路分车带最小宽度要求 (组织讨论练习)
六、路缘石
1、定义
是设置在路面与其它构造物之间的标石。在分隔带与路面 之间,人行道与路面之间一般都需要设置路缘石。
2.道路纵坡。当道路纵坡>5%时,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 青类路面路拱横坡度宜≤1.0%。 3.车行道宽度。车行道宽则路拱坡度应选择得平缓一些, 不然路拱高度太大,会影响车行道和道路断面观瞻。 4.车速。车速高的道路上,路拱坡度宜小,但应便利排 水。
(二)路拱曲线
1.抛物线型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 优点:中部平、两边陡,有利于排水 • 缺点:车辆集于中部,容易破坏 • 适用条件:路面宽度小于20m
五、人行道宽度设计
1、定义 主要是供行人步行之用,同时也是植树、立杆的场地,其地下空间 还可埋设管线等。 2、人行道宽度 人行道的宽度包括行人步行道宽度和种植带、设施带的宽度,应根 据道路类别、功能、行人流量、绿化、沿街道建筑性质及布设公用设 施要求等确定。 人行道最小宽度见下表,采用向路缘石一侧倾斜的单坡,并高出 行车道0.1--0.2m
抛物线型路计算图式
2.直线接圆曲线型(见图4-17)
直线接圆曲线型计算图式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优点:轮胎与路面接触平均,磨耗小,比抛物 线型两边坡度平缓,路面宽度可大些 缺点:排水效果不如抛物线型 适用条件:这种路拱曲线可适应各种宽度及横 坡度的路面。一般多用于路面宽度超过20m的柔 性道路。
(一)中间带 1.适用场合:高速、一级公路。 四条和四条以上车道的公路应设置中间带。 2.中间带的构成:两条左侧路缘带 中央分隔带
(二)中间带的宽度
《公路线路设计规范》规定:整体式路基的中间带宽度, 设计速度(km/h) 中央分隔带宽 一般值 度(m) 最小值 左侧路缘带宽 一般值 度(m) 最小值 120 3.00 100 2.00 80 2.00 60 2.00
行车道
二、三、
四级公路的 路基横断面 错车道
路 肩
如图所示
一、公路横断面的组成
一、公路横断面的组成
二、城市道路横断面的组成 城市道路上供各种车辆行驶的部分统称为行车道。 机动车道:在行车道断面上,供汽车、无轨电车、摩托车等机 动车行驶的部分。 非机动车道:供自行车、三轮车、板车等非机动车行驶的部分。 人行道:供行人步行使用的人行道。 绿化带:用地范围内的绿化地带 分隔带:纵向布设的分隔行车道的设施分中央分隔带和外侧分 隔带 其他组成部分:路缘石、街沟、路拱、照明等。
任务一 标准横断面设计
1、在图纸上用1:200比例绘制设计速度为V=100km/h 的整体式双向四车道沥青混泥土路面的高速公路的标 准横断面。 2、在图纸上用1:200比例绘制设计速度为V=50km/h 的带有中央分隔带的六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城市道 路标准横断面(太原市非人员密集区域)。
任务一 标准横断面设计
根据经验一般双车道宽度7.5-8.0米;三车道10.0-11.0米; 四车道13.0-15.0米,六车道19.0-22.0米
三、行车道宽度的确定 城市道路非机动车车道宽度规范值 1、定义 专供自行车、三轮车、平板车及兽力车等行驶的车道。在我国 的城市道路上,非机动车以自行车为主。 2、城市规划设计对非机动车道的考虑 设置专用的非机动车道路系统; 通组织和横断面布置应尽可能机非分离行驶; 非机动车道设计应“宁宽勿窄”,要适当留有余地。 根据我国各城市设计和使用经验,基本宽度推荐采用5.0m(或 4.5m);6.5m(或6.0m);8.0m(或7.5m)。当机、非混行的 道路断面上借划线分流时,非机动车道宽度不得小于2.5m。只 有当交通量不大,考虑到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有可能互 相调剂使用时,其宽度才宜于适量酌减。
七、路拱
(一)路拱坡度 坡度的大小主要视路面种类、表面平整度、粗糙度、 吸湿性、道路纵坡度大小等而定。 1.不同路面类型的设计路拱坡度
路面面层类型 路拱设计坡度(%) 1.0~2.0
水泥混凝土
沥青混凝土 沥青碎石 沥青贯入式碎(砾)石 沥青表面处治 1.5~2.0
碎(砾)石等粒料路面
2.0~3.0
计算行车速度V=120 km/h时,每条车道的宽度均采用
3.75m;当V=100 km/h,且交通量大和大型车混入率高时, 内侧车道应为3.75m,外侧车道可采用3.75m或3.5m。
三、行车道宽度的确定 城市道路机动车车道宽度规范值
车型及行驶状态 大型车或大、小 车混行 小汽车专用线 公共汽车停靠站 计算车行速度(km/h) 车道宽度(m) ≥40 <40 3.75 3.50 3.50 3.00
一、公路横断面的组成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路基标准横断面分为整体式路基和分离 式路基两类。整体式路基的标准横断面应由行车道、中间带(中
央分隔带、左侧路缘带)、路肩(右侧硬路肩、土路肩)等部分组 成。 在一些特殊地方还有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变速车道 等——特殊组成部分 行车道
中间带 高速公路和一 级公路的路基 横断面
四、路肩的作用及其宽度
1、定义 路肩:行车道外缘至路基边缘之间的带状部分。 2、作用 (1)具有保护及支撑路面结构的作用。 (2)供发生故障的车辆临时停放之用,有利于防止交通事故和避免 交通紊乱。 (3)作为侧向余宽的一部分,能增加驾驶的安全和舒适感. (4)提供道路养护作业、埋设地下管线的场地。对未设人行道的道 路,可供行人及非机动车使用。 (5)精心养护的路肩,能增加公路的美观,并起引导视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