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写作入门1.1

合集下载

中华诗词写作入门

中华诗词写作入门

中华诗词写作入门讲义第一节近体诗的用韵一、韵的概念和作用韵指和谐的声音。

韵母相同或韵母的主干韵腹相同的汉字称同韵字。

因此,公(gōng)、东(dōng)、宗(zōng)……是同韵字,麻(má)、家(jiā)、瓜(guā)……也是同韵字。

在诗篇的规定诗句的规定位置间隔性有规律的出现同韵字叫用韵或押韵。

出现在句脚的同韵字叫韵脚。

例诗见附录之诗谱例范。

韵的作用:诗句的系联作用;便于记诵;美听赏会;辅助构思:作诗四步骤:立意、寻韵、琢句、谐声。

近体诗的押韵要求:偶句句尾必押韵,首句句尾可押可不押。

所有韵脚字都须是同一韵部的平声字。

所谓韵部指韵书中规定的同韵字的集合(见附录中各韵部)。

少数作品首句押邻韵字称借韵,更少数的近体诗押仄声韵(平仄声韵概念详下节),可称变例,不足为法。

另外要求同篇诗中不可重复用同一韵字,即不能重韵。

二、古典近体诗的用韵依据古典近体诗的用韵依据当时的语音系统,官方或权威学者据以编篡成韵书,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宋淳佑十二年(公元1252年)江北平水人刘渊编成《壬子新刊礼部韵略》简称平水韵,分韵107部。

历宋、元、明、清四朝沿用至今。

清康熙《佩文韵府》是分韵的巨篇类书,分106部。

据以简编的《佩文诗韵》、《诗韵集成》、《诗韵合璧》、《诗韵全璧》等是作近体诗用韵的实用工具书,极大多数当代诗人作近体诗仍据以押韵。

《佩文诗韵》含平声30部(其中平声上、平声下各15部),上声29部,去声30部,入声17部共106部。

附录《词林正韵》是将诗韵106部近音合并而成十九部。

为节省篇幅,不另印《佩文诗韵》,习作近体诗时只要在《词林正韵》中的任一平声韵部中寻检韵脚即可。

三、当代近体诗的用韵依据当代语音与古代语音相较已有较大变化,但权威的新韵韵书尚未形成,而古典近体诗的声韵格律又不能随之改变。

当前正处于新旧声韵变革的过渡期。

已如前述,相当多数的作者仍习惯用平水韵作近体诗。

少数作者则在尝试用普通话为基础的今声今韵。

诗词零基础入门之(一)及三分钟学格律

诗词零基础入门之(一)及三分钟学格律

诗词零基础⼊门之(⼀)及三分钟学格律诗词零基础第⼀讲⼤家好,很荣幸能为⼤家讲解诗词,⽔平有限,会有些许纰漏或者有失严谨之处,我们不妨边学习边讨论。

诗词是中国特⾊⽂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与其他⽂学体裁最显著的区别是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优美的韵律。

那么它的节奏和韵律是怎么产⽣的呢?想明⽩这⼀点我们先必须了解⼀下什么是韵,什么是平仄。

⾸先我们讲什么是韵。

汉字中韵在古时也写作均,本意是舒服及和谐的声⾳,在诗词中韵是指我们语⾔中韵母发声的类别。

如ang、iang、uang,是三个韵母,但尾部都是ang,⽐如杨yang、凉liang、光guang,这三个字普通话发⾳尾⾳都是相同的,在诗词中,我们把尾⾳相同的字归作⼀个部门,称为韵部。

由于现代普通话发⾳和古⼈发⾳很多字已经产⽣了很⼤变化,便于⼤家理解,我只讲解普通话韵,也叫中华新韵。

普通话的韵母,⼀共有14类,我们称之为14韵部,⼜从每个韵部中摘出⼀个字作为韵部的名字,加上排序分别叫做:⼀⿇⼆波三皆四开五微六豪七尤⼋寒九⽂⼗唐⼗⼀庚⼗⼆齐⼗三⽀⼗四姑.14韵部的划分规律是相同的,所以我们不⼀⼀讲解,随便选两个和⼤家⼀起了解⼀下。

⽐如⿇部,由于它排在第⼀个,所以⼜叫⼀⿇.它是把韵母是a ,ia ,ua的归结在了⼀起,⽐如啊a,巴ba,家jia,霞xia,⽠gua,刷shua来⼀⾸诗:远上寒⼭⽯径斜,⽩云⽣处有⼈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花。

斜,这⾥读xia,霞⾳斜xia,家jia,花hua这三个字就属于⼀个韵部:⼀⿇⼀⾸诗中,每句的最后⼀个字有规律的⽤在同⼀个韵部,我们管这种⽅式叫押韵。

每⼀个⼊韵的字叫韵脚。

这是两个我们经常提到的概念,希望⼤家理解。

这⾸诗中斜家花分别属于三个句⼦的韵脚。

接下来我们再找⼀个韵部:⼋寒这个韵部韵母⽐较多:an ,ian ,uan ,üan.寒han,全quan,莲lian,关guan咱们也找⼀⾸诗孩⼉⽴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诗词格律与写作 诗词格律与写作第一讲

诗词格律与写作 诗词格律与写作第一讲

诗词格律与写作诗词格律与写作第一讲今天给各位分享诗词格律与写作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诗词格律与写作第一讲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近体诗写作基本格律与要求近体诗写作基本格律与要求首先是句数。

律诗为八句,五律四十字,七律五十六字。

绝句为四句,五绝二十字,七绝二十八字。

这是最基本的,字数句型不对直接排除出近体诗。

然后是押韵。

律诗绝句均要求一韵到底,而且格律诗大多数情况下韵脚是平声。

近体诗每句都有固定的格式,并讲究粘对,绝句中2两句称为首联;4两句称为尾联;律诗中2句称为首联,4句称为颔联,6句称为颈联,8句称为尾联。

近体诗押韵有四项基本要求:一是句数、字数有规定;二是按规定的韵部押韵;三是上句和下句各字之间要求平仄对立和相粘;四是规定某些句子之间用词要对仗,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式);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式);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式);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式)。

这四种句式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五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诗的格律有哪些要求?诗的格律有哪些要求?1、中间两两对仗。

(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中,指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一般情况下,颈联要求工对,颔联可以为宽对。

首联和尾联可对仗也可不对仗,但不要四联全对仗。

2、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诗词的格律诗词格律是中国古典诗词形式美与内容美的高度集合。

在形式上,比较注重声韵之美与对仗之美,由此产生了诗词格律的规范要求。

3、七律诗的格律要求如下:律诗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则称排律或长律。

律诗通常押平声韵,而且必须按韵书中的字押韵。

律诗还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即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

4、七律诗的格律要求如下:类型一⊙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怎样写好格律诗怎样写好格律诗但是格律诗的韵脚必须是平声,而且必须一韵到底,不能窜韵,不能邻韵通押。

【大课堂】诗词入门第一讲(共十八讲)

【大课堂】诗词入门第一讲(共十八讲)

【大课堂】诗词入门第一讲(共十八讲)1.读诗词与写诗词2.怎样读诗词3.贵在起步4.诗要讲形象思维5.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6.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7.日积月累,持之以恒8.辨四声是学平仄的基础9.近体诗平仄的基本规则10.变通与拗救11.近体诗的押韵12.近体诗的对仗13.对仗的种类14.怎么学词的格律15.还有比学格律更重要的东西16.词句的平仄17.词韵18.词的对仗第一讲:读诗词与写诗词学**诗词,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会读,二是学会写,二者有联系也有区别。

有联系,是说要想学会以古典诗词形式进行创作,首先要学会读古典诗词。

人们要掌握诗词创作的艺术构思、表现手法、诗词语汇、格律要素等等,主要依靠精读大量的古典诗词,而不是光靠听课,或者专门去读什么“作诗指南”之类的书籍。

一个人精读古典诗词的多少、理解的深浅、艺术欣赏水平的高底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的创作能力和水平。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

这话虽有点夸大其词——光凭“三百首”这点本钱,想吟诗自如,是远远不够的——但也不是没有一定的道理。

写诗填词,是用古典诗词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意,包括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

这形式古已有之,我们要熟练地使用它,就必须非常熟悉它,所以说,读诗词、背诗词是学写诗词的基本功。

已经学会了写诗词的,也还要经常读诗词,汲取古典诗词艺术遗产之精华,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

《前言》中不是说作诗词有两大难吗?多读、熟读、精读诗词是打开这两扇大门的一把钥匙。

它不仅可以提高选择适当词句表达宜于入诗词的情意的能力,而且也是触发和酝酿宜于入诗词那样的情意的媒介和酵母。

情意来源于生活。

但这些自在的情意往往不能成为诗情,从胸中无碍地流淌到笔端。

但当你多读、熟读、精读诗词之后,情意就会升华。

譬如身经百战的老同志,多读些盛唐边塞诗,当读到同你当年战斗情形相似的作品时,定会触发“铁马金戈”的回忆,如正逢上这个战役的周年纪念,或者故地重游,你会情不自禁地“慨当以慷”起来,想把感怀谱入平平仄仄平。

写诗词入门知识点总结

写诗词入门知识点总结

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国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

它以精炼、含蓄的语言表达思想感情,具有较高的审美和文学价值。

学习诗词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更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悟其中的哲理和美感。

下面,我们将从诗词的定义、特点、体裁以及入门知识点等方面进行总结,以便初学者了解诗词的基本知识,并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

一、什么是诗词诗词是一种以抒情为主要目的的文学形式,是古代文人墨客歌咏时代风貌、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载体。

它以韵律和节奏为特点,通常采用固定的格律和韵脚,语言简练优美,意境深远,富有音韵美和节奏感。

诗词可以分为诗和词两大类,其中,诗是指以写景抒志为主要目的的文学形式,有律诗和绝句两种形式,而词是以抒发情感为主要目的的文学形式,包括词牌、绝句、律词等多种形式。

二、诗词的特点1. 韵律美:诗词以韵律为主要表现手法,通过对字的音韵、字数的安排,使语言具有音乐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2. 精炼性:诗词一般文字简练,条理清晰,表达凝练,不啰嗦不冗长。

3. 意境深远:诗词语言精炼,境界高远,通过对景物描绘及意象表现,营造出深邃的意境,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4. 抒情表达:诗词大多以抒发情感为主要内容,情感真挚,情思纯美,透彻人心。

5. 语言美:诗词具有丰富的音韵美和节奏感,语言优美,表达含蓄,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享受。

三、诗词的体裁1. 律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分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两种。

五言律诗每句五个字,七言律诗每句七个字,除了字数不同,律诗的格律、韵脚也有规定。

2. 绝句:是诗的一种形式,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没有规定的韵脚和节奏,以自由自然的形式表现出诗人的真情实感。

3. 词:是唐宋时期的一种新文体,以抒发情感为主要内容,具有较强的音乐性和感情表达力。

在形式上,词分为长短句,其中长句包括七言、五言、律词,短句包括绝句、律绝句等。

4. 词牌:是词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由具有特定调子和韵脚的短词组成的一种词体,如《青玉案·元夕》、《浪淘沙·北戴河》等。

诗词欣赏及写作入门-1a

诗词欣赏及写作入门-1a

7
1.1 春秋时期《诗经》
蒹葭——思念在水一方的美人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 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 水边芦苇茫茫,白露已凝霜。我的心上人,在 河水那一方。多想逆水游向她,路途艰难又漫 长。多想顺水流向她,仿佛她就在水的中央。 水边芦苇茫茫,白露珠犹凉。我的心上人,在 河岸那一方。多想逆水游向她,路途艰难坡陡 长。多想顺水流向她,仿佛就在水中沙洲上。 水边芦苇茫茫,白露仍未央。我的心上人,在 河边那一方。多想逆水游向她,路途艰难弯又 长。多想顺水流向她,仿佛就在水中沙滩上。
【译文】 橘啊, 你这天地间佳树, 生下来就适应当地水土。 你的品质坚贞不变,生长在江南的国度。 根深难以迁移,那是由于你专一的意志。 绿叶衬着白花,繁茂得让人欢喜。 枝儿层层,刺儿锋利,饱满的果实。 青中闪黄,黄里带青,色彩多么绚丽。 外观精美内心洁净,类似有道德的君子啊。 长得繁茂又美观,婀娜多姿毫无瑕疵。 啊,你幼年的志向,就与众不同。 独立特行永不改变,怎不使人敬重。 坚定不移的品质,你心胸开阔无所私求。 你远离世俗独来独往,敢于横渡而不随波逐流。 小心谨慎从不轻率,自始至终不犯过失。 遵守道德毫无私心,真可与天地相比。 愿在万物凋零的季节,我与你结成知己。 内善外美而不放荡,多么正直而富有文理。 你的年纪虽然不大,却可作人们的良师。 品行好比古代的伯夷, 种在这里作我为人的榜样。
句欣赏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宋玉对楚王问》)
1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2 战国时期《楚辞》

诗词写作 诗词写作入门

诗词写作 诗词写作入门

诗词写作诗词写作入门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诗词写作,以及诗词写作入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如何写诗词创作详解如何写诗词创作详解首先诗词写作,写诗得分古代诗还是现代诗,古代诗有很多规则、格式,这个是每个想也古代诗必须学诗词写作的,现代诗当然规则、格式要求就少了,不过还是有的,就连打油诗都要求押韵等规则。

关于自己创作诗词的详解如下诗词写作:第一,有句老话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

怎样创作一首诗第一,押韵,韵是诗歌最重要的,一个好的韵可以让诗歌工整,朗诵时有节奏感。

第二,注意用词,诗歌的词不要太华丽,太华丽反而起到反作用,很难让人引起共鸣,只有空洞的词汇堆砌。

诗词写作入门技巧有哪些?诗词写作入门技巧有哪些?诗词的写作方法突出错落之感这个方法很基础也很正统,它非常适用于“纯景”描写中,比如绝句的四句纯景勾勒。

如果能够做到“错落感”,那么我们笔下所呈现出来的景就很吸睛,很好地避免了单调的缺陷。

诗的画面,欣赏一首好诗,就像欣赏一幅绝美的图画,它借助文字的力量为我们展现一幅身临其境的画面,让我们仿佛置身其中,跟随作者感受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

多读经典诗文,学习优秀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文学思想,这有助于提高自身的写作素质和审美水平。

注意修养,诗词是一种文学艺术,需要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才能够表现出真正的意境与情感。

找到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风格许多著名的诗人都有自己鲜明的风格,就像每个人特殊的气质一样,这种特质就像一种标志。

第二步,提高鉴赏能力好的鉴赏力是技巧和意境结合提升的表现。

鉴赏能力来自于大量的阅读,来自于对古诗发展变迁的理解。

“文章合时而著” ,诗也是一样的。

格律是帮助诗人快速入门近体诗的一套工具,并不是圭臬,也不是不可抛弃——但是你必须有抛弃格律,依旧将作品写得有声有色,清朗通顺。

它对李白是没有用的,但是对小白是有用的。

那些痛恨格律的,大多是古诗词的小白。

诗词写作入门诗词写作入门1、诗词写作入门知识如下:诗词的含义诗词起源于歌唱,也就是古时候的歌词,后来与曲谱脱钩,变成了口头吟诵和书面交流,但仍然保留了它的音乐特性。

古代诗歌写作入门 (1)

古代诗歌写作入门 (1)

李清照很嗨皮
崔颢去了黄鹤楼
我们今人有情感吗?
我们可以用诗歌表达情感吗?
张老师去了黄鹤楼
夜宿黄鹤楼下听雨
不负殷勤六月筹, 钟期再续复焉求。 垂帘半掩拂风静, 秋树一声落雨幽。 崔颢曾知客那处, 酒仙愿问有何愁。 杨君跋涉酣眠早, 晨起敢登黄鹤楼。
登黄鹤楼
浩荡车流今闹市, 蛇拥蚁簇尚平明。 远宾不见古楼迹, 近主但闻崔颢名。 回首欲追群鹤逝, 登高遥叹一江横。 纷纷不道早来雨, 天气仲秋也薄晴。
我们押韵?
押 韵 1(绝句)
• 我们押韵:
• 偶句末字韵母相同
离乡愁 高三(18)班 杜江艳 辗转难安入梦去,浮云一散无从游。 夜来风雨惊残梦,泪泣才知离别愁。
押 韵 2(绝句)
• 我们押韵:
• 押平声韵
月夜思乡 高三(18)班 闵艳子 一轮明月挂孤舟,一地相思挂两头。 一人独坐他乡夜,一壶烈酒梦乡愁。
古代诗歌写作入门
古代诗歌的分类
• 古体诗:唐朝以前不讲规矩的诗。
• 近体诗:唐朝以来的很讲规矩的诗歌(律 诗和绝句)。
• 词:宋代流行的又一很讲规矩的文学体裁。
• 曲:元代很讲规矩的代表文学。
古代诗歌(律诗绝句)的规矩有哪些 • 押韵
• 平仄
• 粘对 • 对仗 • …………
押韵
• 古人押韵: • 1、《平水韵》(诗) • 2、《词林正韵》(词) • 3、《中原音韵》(曲)
平仄2
一联之间平仄相对(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梦不归 高三(18)班 张小敏 怀梦离乡远,心中绪万千。 逢节空坠泪,无奈归期难。
平仄3
两联之间平仄相粘(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寄乡思 高三(18)班 汪欢欢 长夜萧瑟无寻处,孤舟千里寄乡思。 秋寒叶落风中舞,梦醒却余枕泪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 类 参 考 书 目
诗韵部分 (清)周兆基辑:《佩文诗韵释要》,上海 古籍出版社,1982年影印 《诗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影印鸿宝 斋石印本《增广诗韵全璧》 《诗韵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中 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5年第一版) 车锡伦:《韵辙新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78梁前刚、郭进双:《诗韵常识简编》, 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 王力:《诗经韵读》,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王力:《楚辞韵读》,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艾荫范、解保勤注释:《笠翁对韵新注》, 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
格 律 诗 词 的 基 本 特 征
平仄
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 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唐以后, 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 可以不管。
何谓平仄,启功说得好:“仄声是低 调、抑调,平声字是高调、扬调,平 仄实际就是高矮,声调高的叫平,声 调矮的叫仄。连起来念,如五言诗句 就是‘仄仄平平仄’,通俗点说就是 ‘矮矮高高矮’。”
概述
一、为什么要学格律诗词 达芬奇:“限制产生力量,自由导 向死亡。” 闻一多:戴着镣铐跳舞。 诗词的格律充分反映了汉语言的独 特性。
格律诗(含词)与骈体文(也可以叫 做格律文)是汉语言文学最极端的表 现,是绝对不可译的。
了解格律,才能真正了解古典诗词。 学习格律诗词,能让我们更深切地 了解古典诗词的魅力。
首句入韵者(多见):
储光羲《万岁楼》 江上巍巍万岁楼,不知经历几千秋。 年年喜见山长在,日日悲看水独流。 猿狖何曾离暮岭,鹭鸶空自泛寒洲。 谁堪登望云烟里,向晚茫茫作旅愁。
七 言 律 诗
首句不入韵(少见):
杜甫《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几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 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 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 古体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 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只在偶数 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 (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 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 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 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 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
从胡 钉铰 说起
《云溪友议》卷下:
(前略,同后段)太守名流皆仰 瞩之,而门多长者。或有遗赂, 必见拒也;或持茶酒而来,则忻 然接奉其文。略记数篇,资其异 论耳。《喜圃田韩少府见访一 首》:“忽闻梅福来相访,笑着 荷衣出草堂。儿童不惯见车马, 争入芦花深处藏。”又《观郑州 崔郎中诸妓绣样》曰:“日暮堂 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绣 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 条。”《咏江际小儿垂钓》曰: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 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恐畏鱼 惊不应人。”
格 律 诗 词 写 作 入 门
概述 第一讲、诗的押韵 第二讲、诗的平仄 第三讲、诗的对仗 第四讲、诗的句式 第五讲、诗的语法 第六讲、词的特点 第七讲、另类的诗 第八讲、诗的自由
第 一 讲 诗 的 押 韵
唐人所用的韵书为隋陆法言所写的 《切韵》,这也是以后一切韵书的 鼻祖。宋人增广《切韵》,编成 《广韵》,共有二百余韵。实际上 唐宋诗人用韵并不完全按这两部韵 书,比较能够反映唐宋诗人用韵的 是金人王文郁编的《平水韵》,以 后的诗人用韵也大抵根据《平水 韵》。 《平水韵》共有一百零六韵,其中 平声有三十韵,编为上、下两半, 称为上平声和下平声,这只是编排 上的方便,二者并不存在声调上的 差别。近体诗只押平声韵,我们就 只来看看这些平声韵各部的韵目 (每韵的第一个字):
首句不入韵(多见):
骆宾王《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五 言 律 诗
首句入韵者(少见):
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此书1958年由新知识出版社出版, 1962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新一版, 1979年出新二版。共980页,分五部分: 近体诗,古体诗,词,曲,白话诗与 欧化诗。
王力像
分 类 参 考 书 目
诗词格律部分 启功:《诗文声律论稿》,中华书 局,1977 王力:《诗词格律》,中华书局, 1982(1977年出版)
绝句分为古体和近体两种,我 们要讨论的是近体绝句。 绝句,据王力说,就是截句的 意思。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绝 句
一、截取律诗的首尾两联的; 二、截取律诗的后半首的; 三、截取律诗的前半首的; 四、截取律诗的中两联的。
第一类全首都不用对仗,最常 见,尤其是七绝;第二第四两 类次之,第三类最少。
问题:为什么不选择其它组合?
主讲人:占骁勇
格律 诗词 写作 入门
概述 第一讲、诗的押韵 第二讲、诗的平仄 第三讲、诗的对仗 第四讲、诗的句式 第五讲、诗的语法 第六讲、词的特点 第七讲、另类的诗 第八讲、诗的自由
《南部新书》卷九
胡生者,失其名,以钉铰为业。居霅 溪而近白苹洲。去厥居十余步有古坟。 胡生每茶饮,必奠酹之。尝梦一人谓 之曰:“吾姓柳,平生善为诗而嗜茗。 及死,葬室乃子今居之侧。常衔子之 惠,无以为报,欲教子为诗。”胡生 辞以不能。柳强之曰:“但率意言之, 当有致矣。”既寤,试构思,果有冥 助者,厥后遂工焉。
截取律诗的首尾两联的 五绝
王维《山中寄诸弟妹》 山中多法侣,禅诵自为群。 城郭遥相望,唯应见白云。
绝 句
七绝(最常见)
严武《军城早秋》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 莫遣沙场匹马还。
截取律诗的后半首的 五绝(最常见)
杜甫《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对仗
区别比较简单,那就是近体诗中间 的律诗要求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格 律 诗 词 的 基 本 特 征
句式和语法
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 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 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 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 近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 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 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由于句式的差别,语法上也有了许 多不同。 因为古体诗基本上无格律, 因为古体诗基本上无格律,所以以 下只讲近体诗。 下只讲近体诗。
王力:《诗词格律十讲》,北京出版 社,1964
夏承焘、吴熊和:《读词常识》, 中华书局,2000 吴丈蜀:《词学概说》,中华书局, 2000
上四种合称《诗词常识名家谈四种》
分 类 参 考 书 目
诗词格律部分 任秉义:《诗词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4 吕树坤编著:《诗词趣话与诗词格律》,中国 文联出版公司,1991 徐志刚编著:《诗词韵律》,济南出版社, 1992 夏传才:《诗词入门:格律、作法、鉴赏》, 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涂宗涛:《诗词曲格律纲要》(修订本),天 津人民出版社,2000(1982年初版) 夏援道:《诗词曲声律浅说》,湖北教育出版 社,2000(格律诗词三要素:音韵、平仄、对 仗) 姚普编著:《传统诗词——吟诵、格律、写作、 鉴赏》,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认为现代诗 风有三个缺点:概念化,政治口号,返古复旧)
截取律诗的中两联的 五绝
杜甫《绝句二首》之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绝 句
七绝
韦应物《登楼寄王卿》 踏阁攀林恨不同, 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 一郡荆榛楚雨中。
分类 参考 书目
诗词格律部分 刘公坡:《学诗百法学词百法》, 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据世界 书局1928年版重新整理。分声韵、 对偶、字句、章法、规则、忌病、 派别、体裁八项) 丘琼荪:《诗赋词曲概论》,北京 市中国书店1985年影印中华书局 1934年排印本 王力:《汉语诗律学》(增订本),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
形式限于五言律诗或七言律诗,原因 以后再讲。如果你自己以前做过,或 者一定要写其它格式,也可以交上来, 但不能抵帐。
为 什 么 要 学 格 律 诗 词
这门课不需要做笔记,因为我讲的 知识在许多书上都能找到,如果遗 忘,可以去翻检,最好买一本书常 置手边。上课时以理解为主,如果 不懂或有异议,一定要问。
分 类 参 考 书 目
诗词格律部分 龙榆生:《唐宋词格律》,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贺巍:《诗词格律浅说》,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8 王力:《诗词格律概要》,北京出版社,1979 龙榆生:《词曲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徐青:《古典诗律史》,青海人民出版社, 1980(将古诗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萌芽期,二 是形成期即齐梁时期,三是成熟期,以唐代近 体诗为代表,四是流变期,即唐宋词和元曲) 席金友编著:《诗词基本知识》,内蒙古人民 出版社,1980 吴丈蜀:《读诗常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唐圭璋:《元人小令格律》,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绝 句
七绝
李嘉祐《访韩司空不遇》 图画风流似长康, 文词体格效陈王。 蓬莱对去归常晚, 丛竹闲飞满夕阳。
截取律诗的前半首的(罕见) 五绝
李白《九日龙山饮》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绝 句
七绝
李贺《南园》之八 春水初生乳燕飞, 黄蠭小尾扑花归。 窗含远色通书幌, 鱼拥香钩近钓矶。
胡钉 铰的 诗
文有定法
桐城派“义法”
关于 有无 写作 方法 的争 论
文无定法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能为文则无法,如有法则不能为 文 八股有法,文章无法;文章有法, 便是八股。
调和派
定体则无,大体则有。 文学之事,可授受者,规矩方圆; 不可授受者,心营意造。
概述
格律 诗词 写作 入门
一、为什么要学格律诗词 二、格律诗词的基本特征 三、分类参考书目
诗 的 押 韵
上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 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 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 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一先、二萧、三肴、四豪、 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 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 十四盐、十五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