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墨子的介绍

关于墨子的介绍
关于墨子的介绍

关于墨子的介绍

墨子(公元前468 —公元前376),名翟(dí),汉族,春秋末战国初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出生在鲁国(今山东滕州),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后来其弟子收集其语录,完成《墨子》一书传世。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交相利”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子》一书中体现的墨子的思想在后世仍具有一定影响,广为流传的《千字文》中便记载了出自《墨子·所染》的“墨悲丝染”的故事。到了清朝,随着诸子学的兴起,学者对墨子思想的研究又提升到新的高度。

概况

简介

墨子(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名翟(dí),春秋末战国初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出生在鲁国(今山东滕州)。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创立的墨家学说,并有著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子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有重大影响力的人,墨家创始人。主要内容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等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先秦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

整套科学理论。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

墨子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公输班(俗称鲁班)相比,墨子擅长防守城池,据说他制作守城器械的本领比公输班还要高明。他自称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史记》记载说墨子曾做过宋国大夫,墨子很可能是一个有相当文化知识,又比较接近工农小生产者的士。自诩说“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墨子曾经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大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后来逐渐对儒家繁琐礼乐感到厌烦,最终舍掉了儒学,形成自己的墨家学派。墨家是一个宣扬仁政的学派。在代表新型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和儒家相对立的最大的一个学派,并列“显学”。《韩非子·显学》记载:“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

墨子一生的活动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广收弟子,积极宣传自己的学说;二是不遗余力的反对兼并战争。墨家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和严密纪律的团体,最高领袖被称为“巨子”,墨家的成员都称为“墨者”,必须服从“巨子”的指导,听从指挥,可以“赴汤蹈火,死不旋踵”,意思是说至死也不旋转脚跟后退。

为宣传自己的主张,墨子广收门徒,一般的亲信弟子达到数百人之多,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墨子的行迹很广,东到齐、鲁,北到郑、卫,南到楚、越。

墨子先祖是宋国贵族目夷(今河南商丘)人,出生在鲁国(今山东滕州),曾到过宋、鲁、卫、楚、齐等国,并打算到越国,但终未成行。其主要事迹有:阻止鲁阳文君攻郑,说服公输班而止楚攻宋。楚惠王打算以书社封墨子,越王也打算以吴之地方五百里以封墨子,但墨子都没有接受。宋昭公时曾做过宋大夫。但以后地位下降,接近劳动者。《墨子》[1]一书,大部分是墨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记录的汇集。它是研究墨子思想的直接材料,其中《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是后期墨家的著作。也有人认为《经上》《经下》两篇是墨子的著作。

在《墨子·鲁问》中,墨翟提出了墨家的十大主张。即"兼爱"、"非攻"、

"尚贤"、"尚同"、"尊天"、"事鬼"、"非乐"、"非命"、"节用"、"节葬"。他认为,要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十大主张中最适合的方案。如"国家昏乱",就选用"尚贤"、"尚同";国家贫弱,就选用"节用""节葬";等等。墨家是一个有严密组织纪律的团体。他们的领袖称为"矩子"。第一任矩子是墨子,后来的"矩子"有孟胜、田襄子、腹等。由"矩子"执行"墨子之法"。墨者"矩子"腹住在秦国,他的儿子杀人,本应依法处死。但秦惠王认为腹年老,只有一个儿子,就命令不杀。腹却说,墨者之法规定:"杀人者死,伤人者刑。"这是禁止杀人伤人的必要措施,它符合"天下之大义",还是坚持把自己的儿子杀了。①这个故事生动的反映了墨家纪律的严明。正因为如此,墨者很能战斗,具有"赴火蹈刀,死不旋踵"②的精神。但是,墨家是一个具有宗教性的集团,往往容易被人利用。据《史记》记载,在楚国旧贵族阳城君等杀害从事变法改革的吴起时,墨者"矩子"孟胜就站在阳城君一边。后来阳城君畏罪逃走,楚国要收回其封国。孟胜为阳城君守封国,忠于阳城君。他传"矩子"于田襄子,自己为阳城君死难,许多弟子也从其死。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墨者有"侠客"的精神。正如《史记·游侠列传》所说的游侠那样:如果行为并不符合正义,但是说话算话,讲信用,答应人家要办的事就必须办到。而且行动果断,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去解救别人的危难等等。墨子死后,墨家分裂为三派:相里氏一派、相夫氏一派、邓陵氏一派。《庄子·天下》所说的相里勤的弟子、邓陵子的弟子苦获、己齿,即这三派中的两派。他们都传习《墨子》,但有所不同,互相都攻击对方是"别墨"。在今存的《墨子》中,每篇都有上、中、下三篇,大约就是墨家分裂为三派的证据。据郭沫若研究,墨者集团到秦惠王时,有集中于秦的趋势。因此,从第四代"矩子"时起,墨学的中心已经转移到了秦国。此后还有记载,东方的墨者谢子,不远千里入秦而见秦惠王。这时墨学还是兴盛的。但是到汉代,墨家已经消亡。为什么墨家消亡如此之快呢?关于这个问题,答案分歧很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从墨家内部来分析其原因,在方法论上是可取的。墨家与儒、法、道等家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由墨者组成的带有宗教色彩的集团,有严格的纪律,能赴汤蹈火,视死如归。这些,作为一般人是难以办到的。禽滑厘是春秋时期人,传说是墨子的首席弟子,他的字为慎子。禽滑厘曾是儒门弟子,学于子夏,自转投墨子后,便一直潜心墨学。

墨子出身

墨子的先祖是宋国的贵族。顾颉刚《禅让说起源于墨家考》说:“墨确是他的真姓氏,而且从这个姓氏上,可知道他是公子目夷之后,原是宋国的贵族。”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说:“墨子实目夷子后裔,以墨夷为氏,省为墨也。”

公子目夷,又名墨夷须,字子鱼,他是宋襄公的哥哥的长子,为宋国的左师。目夷死后,其子公孙友继为左师。公孙友卒后,其孙鱼石为左师,鱼府为少宰。宋共公卒时(公元前576年),宋国公族内讧,鱼石、鱼府失败,退居彭城。四年后,宋国围攻彭城,鱼石、鱼府向晋国求援。晋国出兵,把鱼石、鱼府接到晋国,安置在瓠丘。这就是著名的墨(鱼)氏迁晋事件。

当墨子出生时,墨氏早已沦为平民,故墨子一生都称自己为“北方之鄙人”。鄙人,就是小人、平民。

作为一个平民,墨子的少年时代做过牧童,学过木工。作为没落的贵族后裔,他自然也受到必不可少的文化教育。在他的家乡,滔滔的黄河奔流东去,巍巍的黛眉山经年岚黛飘飘,他们阻挡了墨子的视线。墨子决心走出大山,去拜访天下名师,学习治国之道,恢复自己先祖曾经有过的荣光。于是他开始各地游学,学习儒家之术。但是,他逐渐发现,儒家所讲的都是些华而不实的废话。

他首先是在各地聚众讲学,以激烈的言辞抨击儒家和各诸侯国的暴政。大批的手工业者和下层士人开始追随墨子,墨子及其弟子组成了墨家游侠集团。他们有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穿短衣草鞋,参加劳动,以吃苦为高尚。如果谁违背了这些原则,轻则开除,重则处死。墨家学派领袖称巨子(也作矩子),代代下传,所有墨者都服从巨子的指挥,甚至不惜“赴火蹈刃”。

墨子的思想和言论,被其门徒编成《墨子》一书传世。这是一部光彩夺目的巨著,是墨家学说的精华之作。墨子的基本主张是:反对剥削,崇尚劳动;反对以强欺弱,主张兼爱、非攻;反对儒家礼乐,主张节葬、节用;反对世卿世禄,主张尚贤、尚同。于是,在墨子晚年,儒墨齐名。他去世后,墨家弟子仍“充满天下”、“不可胜数”,故战国时期虽有诸子百家,但“儒墨显学”则是百家之首。

墨子是河南鲁山人

墨子是河南鲁山人 ——兼论东鲁与西鲁的关系 刘蔚华墨子是哪里人氏?历来有争论,归纳起来,大致有四种说法:一是鲁国人。《吕氏春秋》中的《当染》和《慎大》两篇,高诱注:“墨子名翟,鲁人。”这里说的“鲁人”,据孙诒让在《墨子传略》中考证,一是指鲁国人。二是宋国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云:“墨瞿宋之大夫”。墨子在宋国的活动较多,著名的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见于多种古籍,于是一些人就认为墨子是宋国人。三是鲁阳人。毕沅在《墨子注》中,根据《墨子·公输》篇的记事,认为墨子是鲁阳人。因为鲁阳当时属楚,所以墨子也就是楚国人。可是从一些反映墨子与楚国关系的记事,以及鲁阳文君向楚惠王介绍“墨子北方贤圣人”来看,似乎墨子既非楚人,亦非鲁阳人。四是怀疑墨子并非中国人,而是印度人。解放前卫聚贤持此说,除了因为墨子“色黑”(见《墨子·贵义》,下引《墨子》只注篇名)以外,没有任何根据。抛开这一说,前三说,从现在的地域区划来看,实际上只是两说,即墨子是山东人,或河南人,因为宋与鲁阳都在今河南境内。可是这两个省在列举古代文化名人时,往往都不提墨子,这样一来,墨子便真的变成“外国人”了。如何确定一个思想家的籍贯,对理解他的思想内容有一定的影响,应当根据历史资料,尽可能把它搞清楚。 目前,学界多数人接受孙诒让的看法,权且认为墨子是鲁国人。但是也有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孙诒让否定毕沅之说,主要的理由是: “《贵义》篇云:‘墨子自鲁即齐。’又《鲁问》篇云:‘越王为公尚过束车五十乘以迎子墨子于鲁。’《吕氏春秋·爱类》篇云:‘公输般为云梯欲以攻宋,墨子闻之,自鲁往见荆王曰,‘臣北方之卑人也。’《淮南子·修务训》亦云:‘自鲁趋而往,十日十夜至郢。’并墨子为鲁人之确证。”“考古书无言墨子为楚人者,《渚宫旧事》载鲁阳文君说楚惠王曰:‘墨子北方贤圣人。’则非楚人明矣,毕武说殊谬。” 这说明,考定墨子籍贯的关键,是搞清楚墨子和鲁国、鲁阳的关系,其中还要搞清楚山东之鲁(东鲁)与河南之鲁(西鲁)的关系。 孙诒让的考证比毕沅的考证,无疑是前进了一步,更加细密了。但是仅此还不能推翻毕沅的结论,即墨子是鲁阳人。其一,墨子是以天下为怀、游走四方的学者,一个有严密组织的墨派“钜子”,经常往来于宋国、鲁国、齐国、魏国、楚国等许多地方,“独自苦而为义”(《贵义》),“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

墨子“兼爱”思想

兼爱。 【译文】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 墨家的基本思想主要有以下十点: 兼爱 完全的博爱(与儒家的亲亲相对反,将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等等的亲人对待方式,扩展到其他陌生人身上)。 非攻 反对侵略战争(战争对于败者的伤害及,伤人命、损其才,是没有意义的破坏行动。而对于胜方而言,仅仅是获得了数座城池与税收,但总的来说伤害与损失也是巨大的,所以战争是没有意义的行为)。 尚贤 不分贵贱唯才是举。 尚同 上下一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兴利除弊(有一说法为“上同”,认为天子是百官之首,而百姓听令百官,与上而同,此乃“上同”之意)。 天志 掌握自然规律(有一说法为天子代天行政,并借由上同的观念推论出人民以天的意志而行事)。 明鬼 尊重前人智慧和经验(有一说法认为墨家说鬼所为并非迷信,而是希望以神鬼之说使人民警惕,不行邪恶)。 非命 通过努力奋斗掌握自己的命运。 非乐 摆脱划分等级的礼乐束缚,废除繁琐奢靡的编钟制造和演奏(古代音乐费时耗事,花费甚大,于国家并无生产的行为,乃无用之事)。 节用 节约以扩大生产。反对奢侈享乐生活。 节葬 不把社会财富浪费在死人身上(儒家的厚葬耗钱财,守丧则需三年,三年过后人虚弱需要人扶才能起行,影响国家生产力,乃浪费之事)。 此外还有逻辑学等; 墨家主张的"仁",是"兼相爱"。这是一种普遍的爱,是理想化了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关系。 "兼相爱"的具体表现在"交相利"。 教育内容墨翟以“兼爱”、“非攻”为教, 墨子谈兼爱,可惜生在一个弱肉强食的版图吞并时代,统治者只看中他的守城术。

兼爱非攻 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与儒家的博爱(“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相反。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提出“天下之人兼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辱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他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同时,墨子也看到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弊病就是战争,因此,从兼爱的思想中,引申出了非攻。兼爱非攻是墨子最著名的思想。但由于他不能正确认识战争的根源,也不能区分战争的不同性质,因此不免流于和平主义的空想。[3]

关于墨子的故事

关于墨子的故事 墨子生活在公元前五世纪左右,中国还是一个由许多诸侯国组成的国家。其中楚国是一个大国,宋国是一个小国。 【关于长征的故事:飞夺泸定桥】 古战场安顺场的战役结束了,红军主力却不能靠三条小船渡过大渡河,所以毛泽东和中央军委一致决定,拿下泸定桥,从那里渡过大渡河。 居明堂之左的“印台山”独居于盆地之中,下方上圆,山中央又突起一座方如印的小山包,远眺望去,犹如一枚方印放在印台上。在当地人们叫它“印台山”。 对于有出国打算的学生来说,能够申请到外国大学的奖学金是梦寐以求的事情。那么如何才能申请到美国本科全额奖学金呢?美国本科奖学金容易申请到的大学有哪些呢?下面是86留学网的详细介绍。 当时,一个着名的工匠公输般,为楚国制造了一种称为云梯的新式兵器,这种武器又高又大,用于攻打敌国的墙门,在当时可以说是战略性武器。云梯造成后,楚国就准备攻打宋国了,以便检验这种新式武器的效用。 墨子听到这个消息后,走了十天十夜,赶到楚国国都,拜见了公输般,希望能够阻止这场战争。墨子见到公输般后说:“北方有一个人欺侮我,我希望借你的力量杀死他”.公输般不知是计,听了很不高兴,也没有任何表示。墨子接着说:“我可以给你很多钱,作为你杀人的报

酬。”公输般回答说:“我讲道义,不会因为报酬去杀人。”墨子说:“楚国是大国,人口不多而土地辽阔,可是它却准备攻打弱小的宋国, 这是非正义战争,你口头上说不杀人,可是一旦发生战争,有多少无辜 的平民会因为你的新式武器而死去,这跟你亲手杀人有什么区别呢?” 成化三年(1467),户部尚书马昂等清理京营,礼部尚书奏称必得内 臣共事,始可铲除宿弊,并力荐怀恩担当此任,得到允准。四年(1468),讨满四时,又与太监黄赐,兵部尚书白圭等参与商议军事。 公输般被问得哑口无言,推诿说攻打宋国的计划是楚王的决定,于 是墨子和公输般去见楚国国王。见了楚国国王,墨子并没有先说战争。 他对国王说:“我想请教大王一个问题。”楚王问他是什么问题。墨子说:“现在有人放着自己漂亮的车子不要,却想偷邻居的破车,舍弃自 己的漂亮华贵衣服不要,却想偷邻居的旧衣服,这是怎样一种人啊?” 楚王不知是计,马上说:“这人有偷窃的毛病。”墨子抓子时机,马上说:“楚国有广阔的土地,而宋国只是一个小小的国家,这就如同一辆 漂亮的车与一辆破车的对比;楚国物产丰富,而宋国物产贫乏,这如同 漂亮衣服和旧衣服的对比,所以我认为楚国攻打宋国,跟那个犯了偷窃 病的人正是一类人。” 楚王一下子不知如何回答才好,蛮横地说:“你说得好,但是公输 般已经为我造好了云梯,我是一定要攻打宋国的。”墨子不慌不忙地说:“云梯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厉害,不信我可以与公输般模拟作战。”楚王 于是为他们准备了道具,包括城墙,守城的器械,云梯及其它攻城的兵器。公输般模拟攻打宋国的城墙,结果任由他多次改变攻城的战术,都

诸子百家墨子的资料简介

诸子百家墨子的资料简介 墨子,相传是战国时期鲁国人,他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诸子百家之一。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思想家墨子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墨子,名翟,东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人,也有说他为鲁阳人或滕国人,他是宋国目夷的后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杰出的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科学家。 墨子的先祖原是殷商的王室,后因故降为了平民,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墨子是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小时候做过牧童,学过木工,也接受了文化教育,曾学习儒学,但对儒家的一些思想不予认同。墨子最后舍弃儒学,而另外创立了“墨学”,提出了“非攻”、“兼爱”、“尚贤”等管线,四处讲学,广收门徒,很快有了大批的追随着,形成了一个团体称“墨家”。 在墨子晚年的时候,墨学已与儒学齐名,并称为“显学”,在当时的诸子百家之中,有“非儒即墨”之称,儒墨显学可谓是百家之首。墨子死后,墨家分裂为三个学派,分别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后墨子的弟子根据其生平事迹与语录,写成了《墨子》。 墨子政治主张墨子,本名墨翟,生卒年不详,相传是鲁国人,长期在宋国居住,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和社会活动家。自立门户,创立了墨家学说,并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尊

天”、“事鬼”的思想主张。 墨子开始时追随儒家理论,后来自立门户,自创墨家学说,在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曾担任宋国的宋大夫,是墨家公派的创始人。 在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情况下,墨子心怀悲悯之心,积极的针对社会问题,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力挽狂澜,拯救世道人心。他把自己的思想传播出去,得到了许多手工业者和下层人士的支持,在百家争鸣的文化鼎盛时期,有人称“非儒即墨”,由此可见,墨子的思想影响深远。 墨子所在的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战争频繁,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在政治上,墨子主张“实行仁政”,首先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他认为,如果君主昏庸无能,百姓有权利换掉统治者。他所提出的“兼爱非攻”主要讲的就是仁政的重要意义。农民出身的墨子,对于普通百姓有着深厚的情谊和认识。主张尚贤,认为国家的根本,国家的兴亡成败主要在用人上,提出让百姓中的人才贤士也参与到国家管理中去。 墨子的“非乐”思想《墨子;非乐》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墨子的著作,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墨子从穷苦百姓出发,认为上位者不应该天天歌舞升平,而不顾穷苦百姓的生死。 《墨子;非乐》原文共有三篇,而如今保存下来的只有第三十二篇《非乐上》,第三十三篇和第三十四篇则在宋朝前期就已经失传。非乐,顾名思义,就是禁止音乐,反对从事音乐活动。墨子出身农民,之后也多是如普通百姓一样,过着清苦的生活。

墨子 读后感

《墨子》读后感 09统计二班刘伟2009710072 对于墨子,以前不说很陌生,也算是了解不多,除了在历史教科书中学过有关他的简单常识,知道些姓氏名谁生存年代和“兼爱”“非攻”等主要主张,再就是在语文教科书中学过其《公输班》一文,知道其如何跑到楚国跟公输班进行道义上的交涉技术上的演练最终让楚王取消攻打宋国计划的故事,其余则知之甚少。后来说墨子乃是滕东木石处的本地人,后来在市里火车站广场上竖起了墨子铜像,又在龙泉广场西侧的龙泉塔下建了墨子纪念馆,我也没有多注意。直到单位领导研究墨学而且有所成就,我得到其签名著作,空闲中有时翻阅消遣,虽不大专心多是囫囵吞枣也毕竟慢慢多了解了些。 墨子可谓是个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很牛的人,最早的小孔成像和一大堆儿科技成果,而且是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的东西,很容易普及推广,而且效果极佳,墨守成规就可见他在科学和标准化等方面的成就。他的政治主张也颇得百姓拥护,哲学方面同样有才,为了实现其理念,还自己组织了非政府的军事武装,其军事才能也很突出。不管因为其自组武装行侠仗义说他是侠义的首倡者还是“黑社会”鼻祖,他是一个非常个性的有思想的人物,也因此他的学说遭到了统治者得打压,但墨家其平民观念和侠义思想在当时确实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对今日也有些参考价值。 《墨子》之中各篇文章的排序该是特意安排,墨家先是苦口婆心劝谏国君要重用贤良,约束自己,还要注意别折腾,注意治国的诸多问题,还要克服已有的或是可能有的太多问题,等等,可以说前头用名利来引诱,再辅以不然则“后果很严重”来吓唬,只求国君能当个他心目中的明君,给百姓一个和谐。然后接着是一大堆的专业性治国治民主张建议等等,尽可放心采用,该是很有疗效。墨子的一些观点在当时该是很有用的,对百姓也是很有好处的,如今两千多年过去了,他的一些思想还熠熠生辉,让人叹服。当然,人都逃不脱历史的局限,我们学习墨子当然也该辩证,不能全拿来当做经典,毕竟时代变了。 墨子文中字里行间看出的当时的弊端和弊政就已经很多,任官方面墨子多次提到“今王公大人其所富,其所贵,皆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

墨子的管理思想

墨子的管理思想 一、墨子的思想 墨子是一个代表小生产者、普通老百姓阶级利益的思想家,他也想追求社会的和谐。但他是从小生产者、普通老百姓的角度来考虑如何追求社会和谐的。通过学习墨子的管理思想,可以为领导者、管理者了解下属、了解员工提供帮助。 1、墨子的人性观 讲到管理,就要谈到对人的看法,儒墨道法各家没有不讲人性的。孔子讲“性相近也”,孟子讲“人性善”,荀子讲“人性恶”,都是在说对人的看法。管理从形式上来讲,是人、财、物的协调,从本质上看则是对人的管理,因为财、物是受人支配的,所以管理的关键是管人,而管人的关键是管心。 但是心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孟子有孟子的看法,荀子有荀子的看法,法家有法家的看法,道家有道家的看法,墨家也有自己的看法。 墨子认为动物都是依靠本能而生存的,而人不一样,人是“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墨子·非乐》)。意思是,人和动物最大的差别就是劳动,人能通过劳动得到财富。动物不行,动物只能获取大自然的果实,而人可以通过劳动、加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基于此,墨子主张“劳而后获”,坚决反对不劳而获,对那些侵吞他人、集体、国家财务者,坚决地给予道义上的谴责和法律上的制裁。在“劳而后获”这点上,儒家和墨家是一致的。孔子说:“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论语·卫灵公》)这是讲官员在侍奉君主时,要谨慎认真地工作,把拿俸禄的事放在后面。儒家和墨家的不同不在于对劳动的看法方面,而在于分配方面。儒家主张有差别、有等级地分配,墨家主张无差别、无等级地平均分配。 2、墨子的义利观 所谓义利观,是指如何处理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如何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关系的一套准则。法家有法家的义利观,道家有道家的义利观,儒家有儒家的义利观,墨家也有自己的义利观。 墨家处理个人和社会关系的原则是六个字——“兼相爱,交相利”,就是说,你对自己的东西特别珍惜,那么也要珍惜别人的东西,你不能侵吞别人的东西为己有。既要尊重自己的产权,也要尊重别人的产权。 再讲一下墨子的“义”与孔子的“义”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在墨子看来,“利”指国家、人民的利益。墨子总讲利。“义”的对立面:“亏人自利” 注:墨子口不离利,最反对“亏人自利”。在墨子的心目中,“利”是天下之公利,所谓“义”就是“兼相爱,交相利”,为天下之公利,而不是个人的私利而奋斗。 标准:三表

墨家思想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墨家思想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中国文化概论》 学生姓名:李永宾 教师姓名:敖依昌教授 学院: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环境工程 学号: 电话: 中国重庆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二零一一年五月

摘要 墨家学说,博大精深。其自然科学方面的成果,具有普遍真理性;其社会学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其“十论”,即墨家十大政治主张,充分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与需求。我们要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墨学比儒学具有更积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精华更多。 关键词:墨家学说、社会伦理道德、政治道德理想、消费观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礼崩乐坏”、“邪说暴行”不断发生的动荡、无序时代。正是在这样一个动荡、无序乃至无道的社会里,刚刚觉醒的士人群体从各自不同的理想和愿望出发,自觉担当起“救世”的重任。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宗旨,以兴邦治国、救世济民为己任,“以自苦为极”节俭用度,为平民利益而奔波。墨学兴盛了两个多世纪后,便骤然沉寂,在两千年的漫漫长夜中,它几乎被人们遗忘,然而,似乎是在忽然之间,它又迅速复苏,形成了墨学研究的热潮。这充分显示了墨家学说顽强的生命力以及其对当今社会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兼爱”、“非攻”与当代社会伦理道德 “兼爱”借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就是主张“人类之爱”,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类似基督教式的博爱思想。 这在封建专制社会里显然是一种极富乌托邦色彩的社会理想。墨家倡导的兼爱思想是在批判“交相恶”的社会现状中展开的。墨子深恶痛绝地揭露了当时“国之与国相攻,家之与家相篡,人之与人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兹孝,兄弟不和调”的残酷现实。认为这种“交相恶”现象的产生,源于彼此间的“不相爱”,即“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家主独知爱其家,而不爱人之家……人独爱其身,不爱人之身”。而天下之人彼此皆不相爱是导致全社会“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的最大祸害。 他认为,解决这个最大祸害的根本办法就是要倡导并推行“兼相爱、交相利”,即要努力做到“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以此达到“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的良治状态。 墨子的兼爱思想还表现在他的民生关怀上,他主张“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若饥则得食,寒则得衣,乱则得治,此安生生。”他认为只要大家都抱有一颗博爱之心,就能实现“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的社会理想。 墨子的兼爱思想是他整个社会理想的核心,他的“尚同”、“非攻”等主张都只是其兼爱思想的拓展,或是为实现兼爱理想而采取的手段。墨子的兼爱思想体现了战国时期普通百姓对构建平等和谐社会秩序的理想追求与向往,尽管他主张的这种不分人我、不别亲疏、没有差等的爱在专制等级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但仍不失为一幅极具吸引力的社会蓝图。[1] 承认兼爱是在阶级社会里不能实现的社会理想,却不能否认其价值和意义,比如共产主义也是在阶级社会里不能实现的社会理想,但它却是我们为之奋斗的壮丽事业。当然兼爱不能和共产主义相提并论,但作为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它在中国历史上曾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而在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今天,它仍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2] 如果现代社会中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都能遵循‘兼相爱、交相利’的普遍伦理理则,世界将变得更加安宁、祥和与美好。 二、“尚贤”与“尚同”的政治道德理想 墨子认为,贤良之士是国家治理的根基,统治者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聚集贤良之士。

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

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 墨子是墨家代表人物,墨子的学说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兼爱非攻,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下面是有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欢迎参阅。 墨子(约前468-前376年),姓墨,名翟,战国初年学者、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作为中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和自然科学家,提出了“兼爱”“非攻”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他主张“兼爱”﹑“非攻”,提出“尚贤”﹑“尚同”的政治思想,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而人民则要服从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义”,天下人都要相亲相爱,反对强凌弱的战争。 作为先秦墨家的创始人,墨子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墨子在上说下教中,言行颇多,但无亲笔著作。今存《墨子》一书中的《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篇,都是其弟子或再传弟子对他的思想言论的记录。 墨子人物简介墨子作为中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和自然科学家,提出了“兼爱”“非攻”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学的学说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他主张“兼爱”﹑“非攻”,提出“尚贤”﹑“尚

同”的政治思想,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而人民则要服从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义”,天下人都要相亲相爱,反对强凌弱的战争。他的思想中的合理因素为后来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所继承和发展,其神秘主义的糟粕也为秦汉以后的神学目的论者所吸收和利用。作为先秦墨家的创始人,墨子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墨子在上说下教中,言行颇多,但无亲笔著作。今存《墨子》一书中的《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篇,都是其弟子或再传弟子对他的思想言论的记录。这是研究墨子思想的重要依据。 墨子与墨家之学 《墨子》一书中多称“子墨子”,是春秋战国之际小邾国(曾先后为宋、邾、鲁、齐等国附庸)人。墨子有一大串挺吓人的头衔: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这位集五个“家”、一个创始人于一身的墨子是目夷氏(目夷即墨夷,后省为墨姓)的后裔,孤竹君之后,与宋国国君同宗,但是到了墨子一代,其身份已由贵族降为平民。墨子当过制造器具的工匠,他自称是“北方之鄙人”(《吕氏春秋;爱类》),被人称为“布衣之士”(《吕氏春秋;博志》)和“贱人”(《诸宫旧事》,和今天的粗话意思不同)。从墨子自诩“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他还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墨子曾跟周官史角的传人学习周礼,“修

墨子的社会思想

墨子的社会思想 二、社会整合方案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人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墨子·兼爱》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子弟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犹有人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 若使人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大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墨子生值战国兵争之世,列国为了自己的利益,竞相务于富国强兵,兼并攻伐,结果造成战祸频仍,生民涂炭.墨子目睹社会动荡的局面,而谋求拯救斯民与水火.他推寻战祸之根源,认为是由于人彼此不兼爱.一切社会动荡与矛盾都起于人彼此比相爱.既然如此人们彼此相爱了一切社会冲突也就自然消失了.所以他主张”兼爱”作为人彼此交往的准则. 兼爱原则当然与利己主义相反,但兼爱也不同于儒家所讲的仁.儒家所讲的仁”虽然也是一种博爱.但是还是有区别的.行仁道的原则但是由今及远,依关系之亲疏而定人情的薄厚.在儒家看来,人当然要爱别人的父母和子女,但爱自己父母的程度,当然要超过爱别人父母的程度,,儒家认为,以能将对自己父母,子女的爱推及别人的父母及子女的爱,已经是达到了”仁人”的境界了.但墨子则认为这种爱仍然是不彻底的,他要以无差别的”兼相爱”来代替儒家的有分别的仁.. 儒家以忠恕为仁道,主张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由此可见,儒家与墨家的争辩在”爱有等差”与”爱无等差”两者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二者都力图破除小我之自私而达于他人之关爱.但墨儒两家在对他人之爱的亲疏厚薄上也有差别的.儒家重视的是人的主观感情,而墨子则以客观效果为 为兼爱原则的根基.他不大重视个人品行,而倾向于依效果之利害,确定爱恶之取舍.墨子站在公里主义的立场上,以所收之报偿提倡兼爱的,但如果从纯粹的公里主义眼光看,墨子之说实在有些迂远而疏阔.因为你爱利他人之亲,能否受到他人爱利吾亲的回报实在是没有把握的事,他人能否爱我之亲,主动权操在他人的手里,所以总不如儒家的推己及人更容易推行. 三、社会控制 其一为”天志”墨子的兼爱主张虽然立论高远,但总有难以实行之感,所以墨子为了让人遵行其说,又提出”天志”作为控制人们行为的工具.墨子认为社会动荡混乱的根源在于人不明天意.假如真如墨子所说的有所谓的天意,那么天意渺茫又到何出去寻找呢?于是,墨子又提出一套推寻天意的逻辑方法.他说天是奖善惩恶的.层层上推,到了天子一级又有谁来惩罚呢?墨子说由天来惩罚.其实所谓的”天意”是就是兼爱天下之人.墨子所说的天意,天志,其实是他倡导的兼相爱,交相利.他把自己一的观念强加给天,再用天的权威来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目的是使人么都能按他所设计的社会理想与行为规范去做。 “天之意,不欲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此天之所不欲也。 故子墨子之有天之意也,上将以度天下之王公大人为刑政也,下将以量天下之万民为文学、出言谈也。观其行,顺天之意,谓之善意行;反天之意,谓之不善意行。观其言谈,顺天之意,谓之善言谈;反天之

《关于量子通信》非连续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着着被破译的可能性,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量于密钥分发通过量子 态的传输,使遥远两地的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 一密的严格加密。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的另一重要内客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物质的未知量子 态精确传递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递物质本身,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摘 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年8月10日) 材料二: 潘建伟的导师安东·蔡林格说,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分享量子信息的网络。这将使不可破解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新的控制远距离量子联系的实验。目前,潘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他们还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着一项太空量子实验。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潘建伟是一个有着无穷热情的乐观主义者。他低调地表达了自己的信心,称中国政府将会支持下一个宏伟计划——一项投资20亿美元的量子通信、量子计量和量子计算的五年计划,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欧洲2016年宣布的旗舰项目,投资额为12亿美元。 (摘编自伊丽莎白·吉布尼《一位把量子通信带到太空又带回地球的物理学家》,《自然》2017年12月) 材料三: 日本《读卖新闻》5月2日报道:中国实验设施瞄准一流(记者:莳田一彦,船越翔)在中国南部广东省东莞市郊外的丘陵地带,中国刚刚建成了大型实施设施“中国散裂中子

墨子思想(1)

1,兼爱 中国战国时期墨子的主要思想。墨子以兼爱为其社会伦理思想的核心,认为当时社会动乱的原因就在于人们不能兼爱。他提倡“兼以易别”,反对儒家所强调的“爱有差等”的观点。他提出“兼相爱,交相利”,把兼爱与实现人们物质利益方面的平等互利相联系,表现出对功利的重视。墨子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攻等主张均以兼爱为出发点,他希望通过提倡兼爱解决社会矛盾,这当然只是一种理想。但他批判了传统的宗法等级制度,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兼爱”一说,最初见于《墨子》。墨老先生被后人视为侠者之祖,他鼓吹“兼相爱,交相利”的学说,也就是对待别人要如同对待自己,爱护别人如同爱护自己,彼此之间相亲相爱,不受等级地位、家族地域的限制。 何为“兼相爱、交相利”?墨子曰:“视人之国,若(好像)视其(自己)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交战于旷野){指不要打仗};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墨子?兼爱中》)墨子无意追求爱的浪漫,而视之为济世救世的良方。墨子认为,先秦社会之所以失范,在于人与人之间不相爱,“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忠诚仁爱),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

弟不相爱则不和调(和睦;使和睦)。”与此相伴,自私自利亦是乱世之因,如“亏父而自利”、“亏子而自利”、“亏兄而自利”、“亏弟而自利”、“亏君而自利”、“亏臣而自利”、“乱异家以利其家”、“攻异国以利其国”等等皆为自私自利之结果。一言以蔽之,违反兼爱互利原则的恶果是“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傲贱、诈必欺愚”。这表明,墨子有意凸显爱的现实性一面,拙于或不屑渲染爱的幻梦色彩。而这一步骤又主要是通过把爱与利予以贯通得以完成的。也就是说,爱必言利,以爱启利,以利寓爱,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兼相爱”并不否定自爱,而是把自爱与相爱结合起来。“交相利”也不是鄙视自利,而是力求使自利与互利两不偏废。“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在这种爱意融融的相互义务性关系中,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是故,兼爱互利是为治之道,“今天下之士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 2,非攻 “非攻”是墨学的重要范畴,是墨子军事思想的集中体现,同时也包含着丰富的政治、哲学、科学、文化、伦理思想。 墨子的“非攻”与爱民 墨子主张“兼爱”,其实质是“爱利百姓”,以“兴天下大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所以墨家之徒的言论行动,皆以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为准绳。周朝进入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仍,土地荒芜,死者遍野,民不聊生,广大人民群众渴望弥兵息战,休养生息。墨子体察到下层的民

2017高考物理 量子卫星墨子号

2017高考物理量子卫星墨子号 编者按:北京时间8月16日凌晨1点40分,我国发射世界上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并取得圆满成功,关于量子卫星和量子通信,权威解读在此。 20世纪初,普朗克、爱因斯坦、玻尔开创了量子物理学研究。随后,海森堡、薛定谔、狄拉克等物理学家建立了量子力学。从此,量子物理学沿着两条路深刻地推动着人类文明发展。 一条路是“自上而下”的,即不断深入微观世界探索基本粒子。我们经常听到的“高能物理(即粒子物理)”、“大统一理论”、“大型强子对撞机”等等就是来自这个领域。 另一条路是“自下而上”的,就是认识身边的各种物质背后的量子力学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各种高新技术来改变世界。我们经常听到的“凝聚态物理”、“半导体”、“激光”、“超导体”、“纳米材料”等等就来自这个方向。 这条“自下而上”的路曾经通过半导体技术和激光技术催生了 第一次信息革命,使我们今天能便捷地使用各种计算机,智能手机,光纤通讯和整个互联网。 不过,尽管我们必须用量子力学才能理解半导体和激光的本质与工作原理,但这次信息革命仍然是属于“经典信息”的革命,我们处理的还是经典的二进制信息(即0或1,经典比特),信息传输和计算都基于经典物理学。

而随着量子信息的诞生,这一条路逐渐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正在催生着第二次信息革命,即一次完全属于量子物理学的量子信息革命。 量子信息包括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即信息传输和计算都将直接植根于量子物理学。其中量子通信作为排头兵,走在了这次信息革命的最前面,成为它的第一个突破点。

量子通信按照应用场景和所传输的比特类型可分为“量子密钥分配”和“量子态传输”两个方向。 量子比特: 传统的信息技术扎根于经典物理学,一个比特在特定时刻只有特定的状态,要么0,要么1,所有的计算都按照经典的物理学规律进行。 量子信息扎根于量子物理学,一个量子比特(qubit)就是0和1的叠加态。相比于一个经典比特只有0和1两个值,一个量子比特的值有无限个。直观来看就是把0和1当成两个向量,一个量子比特可以是0和1这两个向量的所有可能的组合。 图1. 表示量子比特的Bloch球,球面代表了一个量子比特所有可能的取值。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一个量子比特只含有零个经典比特的信息。因为一个经典比特是0或1,即两个向量。而一个量子比特只是一个向量(0和1的向量合成),就好比一个经典比特只能取0,或者只能取1,信息量是零个比特。

《墨子》教案

《墨子》选读《兼爱》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积累文中所涉及的典型实词、虚词和句式知识。 2、技能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的实词、虚词及句式方面的知识,去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3、情感目标 体会\'兼爱\'思想内涵,进一步思考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墨子思想的理解、说理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预习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查找资料,了解墨家思想的特点,及其与儒家思想的不同之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先让学生看课本?引入话题?部分。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大转型时期。这时周天子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旧的政治、经济秩序乃至社会伦理秩序渐趋崩解,而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和社会伦理秩序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一切都处在迅速的变更中。到处充满着大国攻小国、大家篡小家、强凌弱、众暴寡、诈谋愚、贵傲贱的不合理现象。甚至出现下层人民被迫?易子而食?的惨状。就是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里,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位伟大的哲学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和?国际?和平主义的倡导者诞生了——他就是墨子。墨子亲眼目睹了当时社会的不合理现象,提出了一系列为广大平民利益而着想的解决社会危机的方针和措施,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绵延不绝的源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着真理和理想而不懈地奋斗和努力。墨子的精神,直到今日读来,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启迪力量,因此,让我们敞开心扉再次走进墨子的伟大思想王国吧! 二、墨子生平及思想简介(用提问法介绍) 墨子姓墨名翟。他是一位哲学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和集大成者。墨家学派不仅是一个思想文化团体,而且还是一个有组织、有纪律、有纲领的社会团体。墨家集团兴盛时人数多达数百人,他们不仅是墨子的忠实信徒和墨家学说的传播者和执行者,而且还直接参与社会活动,如楚国欲攻打宋国时,墨子就派学生禽滑厘带领300多人保卫宋国。墨家集团的成员人人皆可?赴火蹈刃,死不还踵?,是一支非常能战斗的队伍。 墨子又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史上与孔、孟、老、庄齐名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出身于平民世家,一生没有脱离生产劳动。他和他的弟子们始终过着勤劳俭朴的生活,立足现实,崇尚和平,以自苦利他为己任。墨子又是一位伟大的社会实践家,曾周游列国,广收门徒,施教四方,为了天下劳苦大众的利益呕心沥血。墨子与鲁班还是两位同时代的著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 墨子的学说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兼爱非攻。所谓?兼爱?是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为天下人不相爱所致。②天志明鬼。宜扬天命鬼神的迷信思想是墨家的—大特点。③尚同尚贤。尚同是要求百姓上同于天子。墨子认为,国君是国中贤者,百姓应以君上之是非为是非。他还认为上面了解下情也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尚贤是要求君上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④节用。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欲。认为君主、贵族都应像古代大禹一样,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

浅谈墨子的教育思想

浅谈墨子的教育思想 墨子的教育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朵奇葩,是古代教育思想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有很多值得认真研究的精髓。对其进行探讨,对发展和完善今日的教育理念,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 一、墨子教育思想的出发点 墨子所处是中国社会剧烈变革的战国时代, 当时诸侯纷争,社会动荡,是所谓“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的局面。如何制止征战,安定政治,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是当时思想家必须面对的紧迫问题。墨子,作为一个更加接近于下层劳动者的士人,认为当时社会之所以出现如此混乱的状态,是因为人们都“不相爱,交争利”。他说:“天下匹夫徒步之士少知义,而教天下以义者功亦多”(《墨子·鲁问》,以下引《墨子》只注篇名)。因此,墨子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能平等爱人、兼爱天下的“兼士”,“以兼易别”,从而达到“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兼爱下》)的目的,使“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尚同下》)。 二、墨子教育思想的特点 1.墨子十分重视因材施教。他认为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爱好与志趣进行教学。他的“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耕柱》)说的就是依教育对象的材质而施教的意思。他说:“夫知者,亦必量力所能至”(《公孟》),又说:“子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大取》),指的也是按学生的知识能力施教。如《公孟》载“有游于子墨子之门者”,虽“身体强良,思虑徇通”,但他不具有从政潜能,故墨子仅使其“随而学,而没有把“吾将士子”的许诺付诸实际。 2.特别强调言行的一致。认为学要落实到行,突出了墨子的实践观念。他在《修身》中讲到:“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就是说学要以行为本,学要致用。他主张评价一个人要“合其志功而观焉”(《鲁问》),认为“言义而弗行,是犯明也”(《鲁问》)。 3.持积极的教育方法,主张“强说人”。认为儒家的“不扣则不鸣”的方法很消极,会错过教育时机。假如“不强人说”,则“人莫之知也”(《公孟》)。因此,即

墨子社会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墨子社会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王培文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墨学思想横空出世,与儒学思想一道并称“显学”。《韩非子·显学篇》中记载:“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墨子的思想主要见于《墨子》全书中。纵观《墨子》全书,社会思想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占用了大量篇幅,这些思想充分反映出墨子“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总原则。当今中国社会也处于剧烈的社会发展和变革时期,社会建设与管理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试从墨子“十论”分析出发,结合史料,对墨子社会思想做一些粗浅的探究。探讨墨子社会思想对当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有哪些启示和借鉴作用。 社会发展、制度变迁 任何一种学说的形成都有其独特的社会历史根源,墨子社会思想的形成也不例外。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迁,这种变化首先体现在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构的变化。当时,铁制工具和牛耕技术已被广泛使用,交通运输和农业灌溉已有所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都达到较高水平,商品经济的比重逐渐增加,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急剧变化。与之相适应,社会政治制度开始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结果,一方面出现新兴的社会

阶级,如地主、小生产劳动者、商人。这些新兴的社会阶级既无显赫的祖先可以炫耀,又没有世袭的权力可依靠,只能靠自己的力量来争取自己的生存空间和谋求自己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奴隶制的解体,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下的社会结构也遭到破坏。“礼崩乐坏”的情况出现,使得社会的价值观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追求并保护自身的物质利益成为新兴阶级确立社会价值观的主要目标。这些新兴阶级,特别是商人,由于经济地位的上升,已成为一股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在政治上、社会地位上、生活享受上要求和旧贵族阶级相抗衡,追求平等和谐,要求“兼相爱,交相利”,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政治混乱、民生维艰 战国初年,社会各种对抗力量相互较量,新兴的地主阶级同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展开了激烈的社会竞争,主要的诸侯国都已实现了统治权力的转移,新兴的地主阶级相继取得政权。为了统一天下和掠夺更多的土地和财富,他们展开了连绵不断的战争,这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破坏:“今唯毋废一时,则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丧师多不可胜数,丧师尽不可胜计。”统治阶级和新兴富贵地主生活奢侈腐化,追求声色车马,“其使民劳,其籍敛厚,民财不足,冻饿死者不可胜数也”。统治阶级生前声色歌舞,死后还要繁文缛节,倾府库家财厚葬久丧,时人效仿,形成风俗,给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圣王既没,天下失义,后世之君子,或以厚葬久丧以为仁也、义也、孝子之事也。”于是王公大人有丧,则“棺椁必重,葬埋必厚,衣寝

(健康快乐悦读)人文常识悦读_墨子有哪些主要思想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义叫墨翟,鲁阳(今鲁山县)人。墨子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以及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墨家学说,还有《墨子》一书传世。主要内容包括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以及非命等十项,他把兼爱作为核心,以节用、尚贤当成支点。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和儒家并称“显学”。墨子死后,墨家分成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和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 墨子精通手工技艺。他自称为“鄙人”,被人称作“布衣之士”。墨子曾当过宋国大夫,他是一个同情农民百工的士人。墨子以前向儒者学习孔子之术。但后来慢慢对儒家繁琐礼乐感到厌烦,最终抛弃儒学,形成自己的墨家学派。墨子一生,一面广收弟子,积极宣传自己的学说,一面不遗余力地反对兼并战争。 墨家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以及严密纪律的团体,最高领袖是“巨子”,墨家的成员都叫“墨者”,必须服从巨子的指导,听从指挥。墨子的亲信弟子有几百人,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墨子曾走遍中国。 墨子的学说思想有:1.兼爱非攻。所谓兼爱,包含平等和博爱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2.天志明鬼。宣扬天志鬼神是墨子思想的又一特点。墨子宗教哲学中的天赋人权与制约君主的思想,是墨子哲学中的一大亮点。3.尚同尚贤。尚同是要求百姓和天子都和天志相同,上下一心,实行义政。尚贤就包括选举贤者当官吏,选举贤者成为天子国君。4.节用节葬。他们批评君主以及贵族的奢侈浪费,特别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的风俗。 墨子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有认识论方面。他认为,判断事物的有和无,不要凭个人的臆想,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以及所听到的为依据,得出了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墨子将“事”、“实”和“利”结合起来,以间接经验、直接经验以及社会效果为准绳,尽量排除个人的主观成见。墨子还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他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来建立以及论证自己的政治和伦理思想。 《墨子》这本书是墨子的弟子和他的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记录。《墨子》有些是记载墨子言行,论述墨子思想,主要是前期墨家的思想;还有一些是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以及逻辑思想,还有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是后期墨家的思想。其中还有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尤其是天文学、几何光学以及静力学。 《墨子》的内容还涉及政治、军事、哲学、伦理、逻辑以及科技等方面,是研究墨子和他的后学的重要史料。 墨子在科学技术领域中的成就以及贡献是多方而的。在墨子看来,宇宙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个体和局部都是由这个统一的整体分出来的,都是这个统一整体的组成部分。墨子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理性高度对待数学问题的科学家,他给出了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命题以及定义。他给出的数学概念有:关于“倍”、“同长”、“中”(即物体的对称中心)、圆还有正方形以及直线的定义。此外,墨子还对十进位值制进行了论述。墨子对物理学的研究涉及力学、光学以及声学等分支。墨子精通机械制造,研制出一种能够飞行的木鸟,造出载重30石的车子,他还知道当时各种兵器、机械以及工程建筑的制造技术,并有不少创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