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状况共24页文档

合集下载

沈阳在售工业园区市调报告-文档资料

沈阳在售工业园区市调报告-文档资料

主流面积:580㎡
付款方式:一次性付款;贷款:首付30%,公司贷款形式 去化率:47%
睿谷产业园
扶持政策: 1. 免除企业注册行政事业规费;

2. 享受园区企业专项扶持资金; 3. 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按照15%征收; 4. 对于世界500强项目、大型高新技术项目,将按照“一事一 议,特事特议”的原则,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给予更多优惠政策。

综述:联东集团(LIANDO),1991年创立于唐山,2019年开创产业园区 先河,经过二十年的市场历练,现已成为集建筑模板、产业园区和投资 业务为一体的集团化公司。联东U谷,作为中国产业园区专业运营商,专 注产业运营服务,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现已形成全国性的规模和布局, 在北京、上海、天津等近二十城规划开发三十大园区,是目前国内开发 规模最大,产品类型最齐全、运营体系最完善的产业园区开发企业!在 2019年、2019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和中国指数研究院联合 发布的排名中,联东U谷连续两年位居“中国产业园区十强企业排行榜”、 “中国产业园区品牌价值排行榜” 第一名。
沈阳在售工业园区市调报告
2019.08.14

联东U谷-沈阳沈北产业园

地理位置: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河大道83号,项目东侧为由辽宁信息 工程学校、辽宁汽车工程学校等12所高职院校组成的职教城,西侧 为沈阳医科大学,南侧为沈阳市第三粮库,北侧为规划中的总部基 地。 建筑面积:175万㎡ 建筑结构:连排 建筑形式:砖混框架、钢构 建筑设计:双拼厂房、四拼厂房、多拼房


联东U谷-沈阳沈北产业园
已入驻大型企业 美国国际职业
20000平
沈煤集团
6000平
老顾头档案设备 10000平 上海申驰 飞龙造纸

(精品)金融开発区..

(精品)金融开発区..

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基本情况介绍一、基本情况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坐落于沈阳中央都市走廊的核心地段,规划占地 2.97平方公里,2002年1月晋升为省级开发区,实行市级经济管理权限范围内的有关开发区政策,是中国除上海陆家嘴外唯一以金融商贸为属性的开发区。

目前,开发区历时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已经发展成一个软硬环境兼备、总体规划科学、配套设施齐全、交通通讯发达、政策环境优越、服务体系完善、金融生态良好、综合实力超强的投资区域,并初步建成了以金融商贸为主导,以总部经济和流量经济为重点,以房地产、信息服务、咨询中介等配套设施产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二、发展现状按照省、市关于开发区发展的思路和要求,开发区以科学规划为基础,以建设东北金融中心为核心,以引进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现代服务业和企业总部为重点的工作定位,在扩区、争取政策、招商引资、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成绩,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开发区金融类企业日益增多,金融氛围日益浓厚。

1、金融商贸产业迅猛集聚。

一是进驻沈阳10家外资银行中,除香港汇丰银行在开发区设立了支行外,其中4家在开发区设立了分行,包括韩国韩亚银行、韩国中小企业银行、新加坡大华银行和香港东亚银行,5家在开发区设立了代表处,包括韩国产业银行、日本三井住友银行、日本东京三菱日联银行、日本北海道银行和马来西亚大众银行。

二是东北地区第一家跨区域经营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沈阳盛京银行、辽宁省农村联合信用社、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辽宁省分行,以及国家《东北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创建东北产权交易市场的核心发起机构——沈阳联合产权交易所,也都落户开发区内,中国工商银行票据营运中心也即将在开发区设立营业部。

三是中美大都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辽宁分公司、中外合资首创安泰保险公司、太平人寿保险公司、天安保险公司、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民生人寿保险公司、都邦保险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保险公司也相继在开发区设立了机构。

16349366_沈阳高新区发展现状与对策

16349366_沈阳高新区发展现状与对策

Liaoning Economy截至2017年2月,全国国家级高新区总数已达156家。

沈阳高新区始建于1988年,1991年被国务院首批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经过近30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发展格局,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对其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探究。

一、沈阳高新区发展现状沈阳高新区在2016年成功获批“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和“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的称号。

同时,在技术研发、投资融资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就,截至2017年共拥有37家重点实验室、57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工程研究中心和2家国家级科研院所;投融资方面,拥有科技金融机构22家,创业投资体系相对完善;入驻企业方面,区内共有65户高新技术企业,且数量上呈现递增趋势;人才支持方面,全区高新技术企业从业人员数量总计3.6万人,其中科技人员8017人,占高新技术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的22%,具有一定的人才支撑力量。

据科技部火炬统计中心的统计结果,沈阳高新区本世纪初在国家级高新区中排名位于前十位,然而到了2016年排名却落后至第35位,表现出先强后弱,发展后劲不足,总体实力不强的状况。

二、沈阳高新区发展存在的问题1.经济对外开放水平较低。

沈阳高新区对外开放度不高,外资来源和投向过于单一。

在利用外资方面,沈阳高新区2016年实际利用外资1.31亿美元,同比增长118%;而西安高新区“十二五”时期实际利用外资60.26亿美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倍。

在进出口贸易方面,沈阳高新区2016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3.7亿元,同比下降24.7%;而西安高新区2015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就突破220亿美元,同比增长16.75%。

沈阳高新区迫切需要利用外资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追赶排名靠前的高新区。

2.高新技术企业实力不强。

沈阳高新区内无论是普通企业还是在孵的企业,普遍存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热情不高等问题。

同时,沈阳高新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存在数量偏少、综合实力不强等问题,目前高新技术企业虽达到65户,同比增长21.32%,但亿元产值企业仅占23.64%,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排名倒数,且科技型企业集聚效果不明显,不利于研究开发、创新交流和新企业的快速成长。

沈阳开发区研究PPT课件

沈阳开发区研究PPT课件

2. 经济竞争力
4.6260 3.1951 1.8262 1.8040 1.7179 1.6093 1.0353 0.7203 0.6358 0.6310 0.5312 0.1068
排名
1.
排名
综合竞争力
1
9.9532
2
2 11.7347 1
3
8.1837
6
4
9.7399
3
5
7.4848
8
6
5.9357 10
开发区名称
经济技术开发区 高新技术开发区 雪松经济开发区 道义经济开发区 康平经济开发区 浑河民族经济开发区 法库经济开发区 辉山经济开发区 棋盘山经济开发区 辽中经济开发区 辽宁新民经济开发区
审批/开发
31% 34% 123% 28% 16% 86% 59% 89% 2% 267% 105%
审批/规划
五、沈阳市开发区发展的环境评价
2. 开发区中企业对开发区硬环境评价总体良好,但打 分低于对政府绩效的打分。 对电价、污水处理价、土地价格、金融服务、居住质 量打分平均在4.0分以上,但明显低于对政府绩效的 打分。对医疗质量打分最低,平均为3.74分。
合资与独资企业的满意度高于中资企业
返回
企业类型
0
0.002 0.004 0.006 0.008 0.01 0.012 0.014
六、竞争力及主要经济指标排名
1.综合竞争力 2.经济竞争力 3.工业总产值 4.利用外资额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沈阳道义经济开发区 沈阳浑河民族经济开发区
沈阳辉山经济开发区 沈阳雪松经济开发区 辽宁法库经济开发区 沈阳棋盘山经济开发区 辽宁康平经济开发区 辽宁辽中经济开发区 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 辽宁新民经济开发区

沈阳经济区状况

沈阳经济区状况

沈阳经济区状况沈阳经济区状况一、国家政策概述2019年4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标志着沈阳经济区成为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成都、重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深圳等七个地区后,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八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在辽宁省政府6日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长陈政高表示,国务院批准沈阳经济区进行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旨在使沈阳经济区在重点领域和环节的改革上,大胆探索,率先突破,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带动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为全国范围内建立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沈阳经济区是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区域发展战略。

沈阳经济区以沈阳为中心,辐射八个城市,形成联系紧密的“区域经济共同体”。

二、沈阳经济区综合概括沈阳经济区位于东北地区南部,毗邻渤海,地处东北亚的中心地带,与日本东京、韩国首尔、蒙古乌兰巴托、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处于等距离的辐射线上,是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沈阳经济区是以沈阳为中心,在半径百公里范围内,涵盖了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8个省辖市,7个县级市,475个小城镇。

区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50.8%。

总人口2359万人,占全省55.6%。

区域煤、铁、菱镁、硼、滑石等矿产资源丰富,在国内居重要地位。

拥有耕地232.4万公顷,占全省55.6%。

区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日照丰富。

地势自北向南,由东向西部倾斜,东部为长白山余脉,以山地为主,西部为广阔的辽河平原。

区域内水网密布,辽河水系横贯其中。

区域经济实力较强。

2019年,沈阳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9984.7亿元,占全省66.3%,占东北三省32.7%。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611亿元,占全省59.49%,占东北三省33.9%。

城市化率达到65%,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实践与对策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实践与对策
技 术 开发 区的 生 态 工业 园模 式 , 以促 进 区域 经 济 结 构 的 战略 调 整 , 实现 可 持 续 发展 的 战 略 目标 。 关键 词 循 环 经 济 生 态 工 业 园 生 态 工 业链
Ab t c I n lzn h c n my n i m e ta d c a l n e o h n a g E o n c & T c n lgc lD v lp n r ,i s r t n a a yig t e e o o ,e vmr 1n n h n l g fS e y n c m i a a e h oo ia e eo me tAea t
摘要 在 分 析 沈 阳经 济技 术 开 发 区 经 济 、 环境 现状 及 所 面 临 的 问 题 和 挑 战 时 , 仅 要 考 虑 各 种 因 素 对 循 环 经 济 建设 不
的影响和要 求 , 还要关注循 环经济、 生态工业对社会 经济发展 的促进 和带动作 用。并 以此 为基础探 索一个适合 沈 阳经济
循环 。
1 沈 阳 经 济技 术 开 发 区循 环 经 济 工 作现 状
沈 阳经济 技术 开 发 区是全 国有 代 表性 的重 工 业区 , 按照辽 宁 省及 沈 阳市 循 环经 济 发展 规 划 , 已 被列 入循 环经 济 生态 工 业 重点 发展 区域 。在 经 济 结构调整和加快发 展 的关 键 时期 , 力发展循 环 经 大 济, 充分 利用 国家 支 持 老 工 业 基 地 振 兴 的 方 针 政 策, 坚持走 新型工业 化 道路 , 以搬迁 、 并轨 、 合资 、 重 组、 改造为重点 , 完成工业布局 的战略性调整 。 1 1 开发 区基本 形成循环 经济 主导产 业链 . 基 于开发 区 的实 际 情 况 , 园 区六 大 主 导 产 在

东三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资料介绍

东三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资料介绍

辽宁省国家级开发区光照资源辽宁省地理纬度偏高,位于38。

43 N至43。

2 N之间,在全国仅次于黑龙江和吉林两省。

冬、夏两季历时较长,春、秋两季较短且过渡快,冬季和夏季的昼长相差较大,排除各种因素的影响,全年日照可照时数应呈现夏多冬少的变化规律。

然而,由于全省夏季降水比较集中,云量明显增多,实际日照时数大为减少,而冬季的情况恰恰相反,各地日照百分率冬季高于夏季。

年日照时数辽宁省日照时数较多,从辽宁省日照时数分布图可见,全省各地日照时数为2250~2950 h,大多数地区日照时数在2400 h以上。

东部山区的新宾、本溪、桓仁、岫岩、凤城等市县的日照时数较少,在2400 h以下,日照时数最少在新宾附近,仅为2250 h;辽东半岛、辽北、辽河平原、辽西地区日照时数多在2600~2900 h之间,建平为最多达2950 h,日照时数总趋势由东向西逐渐增多。

年太阳辐射各地月总辐射量地域差异较小,季节变化较大,通常雨季到来前的5月总辐射量最多,12月最少,最多月是最少月的2~3倍。

辽宁省各地年太阳总辐射为4770~5680 MJ/m ,其地区分布规律与日照分布规律相似,分布趋势为由南向北、由西向东减少。

其中最大值出现在辽西北地区,主要是由于这一地区干旱少雨、云量少、大气透明度高的缘故;最小值出现在辽东山区,主要是这一地区降水多,山区多雾致使大气透明度降低造成的。

光合有效辐射全省年光合有效辐射为2140~2550MJ/m ,其季节差异和地理分布特点与总辐射基本一致,也是5月最多,12月最少,最大值出现在辽西北的建平,最小值出现在辽东山区的新宾。

全省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光照资源较为丰富,是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而且光能资源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

1、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综述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又名营口市鲅鱼圈区(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简称营口开发区。

营口开发区位于辽东半岛中部的渤海之滨,坐落在营口市南端50公里,北距沈阳210公里,南距大连170公里。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状况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状况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状况
https://
REPORTING
• 区域概况与发展历程 • 基础设施建设与配套服务 • 主导产业与特色产业分析 • 科技创新与人才队伍建设 • 政策环境与企业服务支持 • 未来发展规划与目标定位
目录
PART 01
区域概况与发展历程
REPORTING
REPORTING
WENKU DESIGN
政府政策扶持力度及优惠措施
财政资金支持
土地政策
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技术创新、 产业升级和重大项目建设,提供贷款贴息 障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的用地 需求,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土地出 让金减免、租金优惠等政策支持。
税收优惠
优化人才环境
制定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吸引和 留住各类优秀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 才支撑。
PART 06
未来发展规划与目标定位
REPORTING
WENKU DESIGN
中长期发展目标设定和实现路径
中长期发展目标
将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为具有 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创新 驱动发展的示范区、绿色生态宜居的 现代化新城。
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企业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上下游企业之间通过 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建立稳定的供应关系等方式,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强市场竞争力。
产业协同创新发展
开发区内企业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联合研发、技 术转移等方式,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同时,开发区还鼓励企业之间开展横向合作,共同研发新 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提升整体产业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沈西工业走廊建设的格局已经全面拉开,一大批重 点装备制造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与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一批企 业的拳头产品已抢占发达国家市场份额,有的还实现了由出口 设备到出口技术的转变。
创新机制是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实现“绿色GDP”打出 的一记重拳。积极创新市场机制,通过运用金融信贷等手段, 大力构建“市场配置环境资源、经济杠杆撬动节能减排”的 新机制,对高污染、高耗能的项目实行“信贷封杀”,对节 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的项目积极提供信贷支持;实行“一厂 一档”的节能减排监测制度,对重点耗能排污企业进行重点 监控。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母城沈阳西南部,总规划 面积444平方公里,已建成区域面积145平方公里,可为 投资者提供完善的配套设施和全方位的服务。
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现已聚集了43个国家和地区 的外商在沈阳开发区投资兴业,共有90家跨国公司在开 发区投资建厂,其中世界500强企业32家。
多年来,开发区累计批准进区项目2234个,其中:三 资项目1408个,500万美元以上项目443个;累计实现投 资总额1840亿元,协议利用外资额137亿美元,实际利用 外资额31.9亿美元;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02.5亿元, 实现工业总产值3863.8亿元,税收收入139.9亿元,出口 创汇38.6亿美元。
(四)“低碳经济”悄然走进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沈阳铁西开发区通过实施医药、化工、钢铁、建材等重 点耗能行业余热再利用和绿色照明项目,该区每年可节省资 金15亿元左右。如今,走节能减排、循环再利用的“低碳经 济”之路,创造“绿色GDP”,已成为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发 展的主旋律。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指导企业 引进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构建节能型产业体系。“在 提高准入门槛,不再上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项目的同时, 抓好节能和循环经济工程,从项目上推动节能减排。” 凡新 上项目,必须从引进开始就与节能减排指标挂钩,实现源头 把关;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的项目,不论投资规模多 大、经济效益多高,都要实行“一票否决”。
家电及电气、机泵阀、冶金、铸锻及有色金属等产业集群 也正在加速建设和培育发展中,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现。
(二)各类工业园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仪器仪表工业园、模具工业园、铸锻工业园、民营工业 园、台湾工业园、宁波工业园、重化工业园等现已全面启动, 正在建设的机床功能部件配套园、汽车及零部件工业园、发 电及动力设备工业园、轨道交通工业园、工程机械工业园等, 现已完全具备了承接大项目的能力。
返回
二、沈阳新铁西区概况
沈阳市铁西新区位于沈阳市中心的西南部,由铁西区、沈阳
经济技术开发区、沈阳细河经济区组成,享有市级经济管理权 限。辖区面积484平方公里,人口总数114万,新区内现有工业 企业3500多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50户。
铁西区是共和国工业的长子,素有“东方鲁尔”之美誉。 伴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集聚了沈阳市66%的工业 产值及工业利税的铁西区如凤凰涅槃般走向了全面复兴。2019 年铁西区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成立铁西新区以来,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铁西新区委、区政府始终高举 “搞好铁西改造,回报工人阶级,造福广大农民”的旗帜,以 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全面开放、活化资源、打造环境、 产业升级、完善功能、强化管理”的发展思路,全面实施工业 立区、服务业强区、科教兴区三大战略,使铁西老工业基地步 入了经济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快车道。
(三)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大事记:
1.1988年6月22日创建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2.1993年4月国务院批准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国家级经济技 术开发区 3.2019年6月18日,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与老工业基地铁西区 合署办公成立铁西新区,总规划面积126平方公里,其中开发区规 划面积86平方公里。 4. 2019年,原沈阳细河经济区并入沈阳开发区,总规划面积 达到444平方公里,是国内第一大开发区。同时也是辽宁省和沈阳 市的发展重点——沈西工业走廊的起点。 5.2019年6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振兴东北办授予我区“铁 西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称号,开发区现 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具经济活力、最具竞争力、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 6. 2019年5月11日,沈阳铁西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公共研发平台 建设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沈阳工业大学工大会堂举行。省委常 委、市委书记曾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长义,市长陈海波,等出 席仪式。
一、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 二、沈阳新铁西区概况 三、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构建装备制造新高地 四、千亿产业集群推升“铁西高地” 五、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优势 六、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政策
一、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于1988年6月22日, 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铁西产业新城用地规划方案
三、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构建装备制造新高地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沈阳装备制造业的聚集区,沈阳 经济技术开发区取得的跨越式发展引人瞩目。2009年1-10月,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困难,开 发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72.7亿元,同比增长16.2%,其 中装备制造业956亿元,同比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389.3亿元,同比增长16.1%,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253.3亿元, 同比增长15.5%;固定资产投资 224.1亿元,同比增长22.1%; 实际利用外资7.3亿美元;出口总额9.2亿美元。
(一)六大产业集群已经形成并初具规模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已形成了以沈重、沈鼓等近200家 企业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以沈飞日野、华群;以东 药巴斯夫、石蜡化工等60多家企业为代表的医药化工产业集群; 以可口可乐、中富包装等30家多企业为代表的食品饮料及包装 产业集群;以印染工业园等20多家企业为代表的纺织服装及染 整产业集群;以天利摩托、麦科特摩托等企业为代表的摩托车 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