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面体磨削加工教案 3汇总

六面体磨削加工教案 3汇总
六面体磨削加工教案 3汇总

7.5.1-01-j-02 广东省国防科技技师学院公开课教案

实习模块磨削加工技术

实习课题六面体磨削加工

主讲教师洪耿松

教研组别模具组

教研组长

系部领导

系部审批意见:

编写时间:2013 年 5月 5 日

课题名称六面体磨削加工授课

时间

14年4月18日~ 4月24日

计划课时30 入门指导时数 3 实习操作时数27

实习班级13数控1班学生人数43 辅助教师曹剑中

教学内容:

1、六面体的应用范围和精度要求。

2、精密平口钳工结构特点和应用。

3、六面体加工工艺步骤及方法。

4、六面体精度检测。

5、六面体磨削加工注意事项。

教学要求:

1、能看懂零件图,确定加工基准,并能进行工艺分析和加工工艺编写。

2、熟悉工件的装夹方法和加工工艺方法。

3、掌握六面体的加工工艺步骤和精度控制。

4、掌握六面体的精度检查方法。

5、掌握安全文明生产的相关要求。

教学重点:

六面体在磨削加工过程中的装夹方法和精度控制。

教学难点:

六面体的形状公差和尺寸精度控制。

安全注意事项:

1、操作机床时为了安全起见,要穿好工作服,袖口要扎紧;不得戴手套进行操作;

不得穿短裤、穿拖鞋。

2、安装工件、安装刀具、变换机床转速和测量工件时必须在停机状态下进行。

3、工件和刀具必须装牢靠,防止工件和刀具从夹具中脱落或飞出伤人。

4、做好刀具、工具、量具、材料等物品摆放及设备清洁和日常设备维护工作。实训课日安排:

六面体磨削加工方法 4月18日(1节)

六面体的磨削加工练习 4月18日~4月23日(23节)

六面体的质量检查方法和要求 4月24日(1节)

六面体的质量检查和评价: 4月24日(4节)

六面体工件展示和总结: 4月24日(1节)

组织教学:(3分钟)

1.学生考勤:(43人)。

2.引入新题:(通过生产过程中的实例及六面体的使用场合)。

3.教学方法:一体化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工艺理论和加工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完成工件的加工和质量检验,最后进行产品展示和总结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40分钟)

一、压板相关知识(5分钟)

(一)压板的种类

图2-1压板、螺栓和垫铁

(二)压板的作用

1.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对形状复杂、外形较大或不便于机用虎钳装夹的工件,可用压板压紧,在工作台上进行加工。

2.压板通过螺栓、螺母、垫铁等将工件压紧在工作台面上,使用压板压紧工件时,应选择两块以上的压板,将压板的一端搭在工件上,另一端搭在垫铁上。垫铁的高度应等于或略高于工件被夹紧部位的高度,螺栓到工件之间的距离应略小螺栓

到垫铁之间的距离。使用压板时,螺母和压板平面间应有垫圈,如图1-3所示。

图2-2用压板夹紧工件

(三)使用压板夹紧工件时的注意事项

(1)压板的位置要寄排得适当,要压在工件刚性最好的地方,夹紧力的大小也应适当。不然刚性差的工件易产生变形。

(2)垫铁必须正确地放在压板下,高度要与工件相同或略高于工件,否则会降低压紧效果。

(3)压板螺栓必须尽量靠近工件,并且螺栓到工件的距离应小于螺栓到垫铁的距离,这样就能增大压紧力。

(4)螺栓要拧紧,否则会因压力不够而使工件移动,以致损坏工件、机床和刀具。

(5)在工件的光洁表面与压板之间,必须安置垫片(如铜片),这样可以避免光洁表面因受压而损坏。

(6)在铣床的工作台面上,不能拖拉粗糙的铸件、锻件毛坯,以免将台面划伤。

图2-3 压板夹紧工件时的正确与错误操作图

a)正确b)错误

二、加工斜面和直角沟槽的方法(15分钟)

(一)斜面的铣削方法

斜面是指零件上与基准面成任意一个倾斜角度的平面。在铣床上铣斜面的方法一般有三种:工件倾斜铣斜面、铣刀倾斜铣斜面和用角度铣刀铣斜面等。1、工件倾斜安装铣斜面在卧式铣床或在立铣头不能转动角度的立式铣床上铣斜面时,可将工件按所需角度倾斜安装后铣削斜面。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根据划线装夹工件铣斜面

先在工件上划出需加工斜面的加工线,如图2-4所示。然后用平口钳装夹工件,再用划针盘校正工件上所划加工线,使其与工作台进给方向平行,如图2-5所示,用圆柱形铣刀或端铣刀铣出斜面。

图2-4用万能角尺画线图2-5用画线盘校正工件

(2)调转平口钳钳体角度装夹工件铣斜面安装平口钳,先校正固定钳口与铣床主轴轴线垂直或平行后,再通过平口钳底座上的刻线将钳体调转到要求的角度,装夹工件,铣出需加工的斜面。

(3)用倾斜垫铁装夹工件铣斜面选用倾斜程度与斜面的倾斜程度相同的垫铁,用平口钳装夹,铣出斜面,垫铁的宽度应小于工件宽度,如图2-6所示。这种方法装夹、校正工件较方便。

2、将铣刀倾斜所需角度后铣斜面

在立铣头主轴可倾斜的立式铣床上,将立铣头扳转过一个合适的角度后,安装立铣刀或端铣刀,然后铣削斜面,如图2-7和图2-8所示。

3、角度铣刀铣斜面

根据工件斜面的角度,选用合适的角度铣刀,被加工斜面的宽度应小于角度铣刀的刀刃宽度,如图2-9 所示。由于角度铣刀的刀齿强度较弱,刀齿排列较密,铣削时排屑较困难,所以在使用角度铣刀铣削时,选择的铣削用量应比圆柱形铣刀小,尤其是每齿进给量更要适当减小。铣削碳素钢等工件时,还应施以充分的切削液。

图2-6 用斜垫铁装夹图2-7 用立铣刀铣斜面

l一垫铁;2一工件

图2-8 用端铣刀铣斜面图2-9 用角度铣刀铣斜面

(二)直角沟槽的铣削

直角沟槽有通槽、半通槽和封闭槽等三种形式。直角通槽主要用三面刃铣刀铣削,也可用立铣刀、槽铣刀来铣削;半通槽和封闭槽则采用立铣刀或键槽铣刀铣削。

1、用三面刃铣刀铣直角通槽

如图2-10所示,三面刃铣刀的宽度,应小于或等于需加工槽的宽度。工件一般用平口钳装夹,其固定钳口应与卧式铣床的主轴轴线垂直。

2、用立铣刀铣半通槽和封闭槽

半通槽一般用立铣刀铣削,如图2-11所示。由于立铣刀刚性差,在加工深度较深的槽时,应分几次铣削,铣至要求深度后,再将槽扩铣到要求尺寸。用立铣刀铣封闭槽时,由于立铣刀的端面刀刃不通过刀具中心,因此铣削前应先钻一个直径稍小于铣刀直径的落刀孔,再由此孔落刀开始铣削加工,如图2-12所示。3、用键槽铣刀铣半通槽和封闭槽精度较高、深度较浅的半通槽和封闭槽,可用键槽铣刀铣削。键槽铣刀的端面刀刃通过刀具中心,因此铣削时不必预钻落刀孔。

图2-10 三面刃铣刀铣直角通槽 图2-11 立铣刀铣半通槽

图2-12 立铣刀铣封闭槽 l 一封闭槽加工线;2一预钻落刀孔

三、压板铣削技术(15分钟)

铣削如图2-13 所示压板工件。

图2-13 压板工件图样

(一)图样和技术要求分析

如图1所示为六面体工件,材料为45钢,尺寸:90、60、10精度要求±0.01 mm,各面平行度和垂直度公差为±0.01mm,六面的表面粗糙度值均为Ra0.8μm,各脱边倒棱。

1、压板工件的尺寸精度为1000

-0.1 、400

-0.05

、160

-0.05

;角度精度要求为160°±6′。

2、相对面的平行度和垂直度公差为0.06㎜。

3、毛坯尺寸105㎜×43㎜×20㎜。

4、在加工中,基准面尽可能用作定位面,本题要求

5、工件各表面粗糙度值均为Ra6.3μm,精度一般,铣削加工能过到要求。

6、工件材料为45钢,切削性能一般。

7、工件为平板状矩形件,外形尺寸和基准面较大,工件装夹与铣削方式受到限制,宜在立式铣床上用端面铣削方法加工,可采用机用虎钳装夹工件。

(二)选择铣刀

根据图样的要求,选用φ16立铣刀加工压板的外形、斜面部位;用φ8.5钻头钻削螺纹底孔和沟槽的落刀孔;最后选用φ12立铣刀进行沟槽精加工。

(三)选择铣床X6325型立式摇臂万能铣床。

(四)选择工件装夹方法

选择铣床用的机用虎钳。选用Q12160型机用虎钳,钳口宽度为160㎜,钳口最大张开度为125㎜,钳口高度为50㎜。

(五)预定加工工艺步骤

铣削加工步骤为:检验工件毛坯→检查和清洁机用虎钳→粗精铣六面→粗糙铣角度→预钻落刀孔和螺纹孔→精铣沟槽→钳工攻丝→压板工件检验。

其具体加工过程见表2-1。

表2-1 加工工艺步骤

加工

步骤

操作内容简图说明

1

检查工件

毛坯检查毛坯的外形尺寸105㎜×43㎜×20㎜、

垂直度和平行度,

2 检查和清

洁机用虎

钳检查机用虎钳钳口与X轴移动方向的平行度;清洁钳口卫生。

3 粗精铣六

面1.先用两大面做粗基准装夹,粗精铣两侧面至尺寸;去毛刺。

2.用已加工好的两侧面装夹,底面校

平(可用铜棒倾斜角度敲加工表面,加工一面后,反面用同样方法加工至尺寸。

3.加工第五、六面时,用90°角尺校正后夹紧,预加工后用90°角尺检查校正后方可加工;加工第六面时用第五面做基准,校正后加工至尺寸。

4 粗糙铣斜

面1.按图样要求进行划线,打样冲。

2.将工件摆斜装夹在钳口上,用万能角度尺校正角度后夹紧,预加工一平面后,用万能角度尺再次校正后方可加工至尺寸。

5 预钻落刀

孔和螺纹

孔1.工件夹紧在虎钳上,用分中棒(主轴转速500转左右)找基准。

2.安装钻夹头,装夹φ8.5钻头,主轴移动到孔位置进行钻孔(主轴φ8.5转速500转左右)。

3.换φ16钻头进行倒角(主轴转速150转左右)。

6 精铣沟槽 1.安装φ12铣刀装主轴移动至落刀

孔位置,分层进行沟槽粗铣(一层0.5

㎜~1㎜),直至铣通为止。

2.精铣沟槽至13㎜。

7 钳工攻丝用丝锥和铰杆进行攻丝M10。

8 压板工件

检验去毛刺,检查压板工件的尺寸精度(按评分表要求进行测量和评分。

(六)压板工件的质量检查(5分钟)

先又学生根据评分表进行互评和自评,让学生知道了解自己加工的工件存在的问题,同时与其他同学的加工质量进行对比,总结经验。最后又老师根据评分表对学生完成的工件进行评价,对所没量的结果进行核查,最后做出总结和评定。

评分表

序号检查项目配分测量标准测量结果得分1 1000

-0.1

15

超差0.01扣1分

2 400

-0.05

15

3 16 0

-0.05

15

4 160°±6′(3处)12 超差1′扣1分

5 27 3 超差0.5全扣

6 30 2 超差0.5全扣

7 11.5 3 超差0.5全扣

8 M10 5 烂牙全扣

9 2 超差全扣

10 2 超差全扣

11 (4处) 4 超差全扣

12 2-C5 2 无加工全扣

13 表面粗糙度(10处) 5 超差全扣

14 安全文明生产 5 违反1处扣1分

课题总结:(2分钟)

压板零件学生作业图及评分表

序号检查项目配分测量标准测量结果得分

15

1 1000

-0.1

15

超差0.01扣1分

2 400

-0.05

15

3 16 0

-0.05

4 160°±6′(3处)12 超差1′扣1分

5 27 3 超差0.5全扣

6 30 2 超差0.5全扣

7 11.5 3 超差0.5全扣

8 M10 5 烂牙全扣

9 2 超差全扣

10 2 超差全扣

11 (4处) 4 超差全扣

12 2-C5 2 无加工全扣

13 表面粗糙度(10处) 5 超差全扣

14 安全文明生产 5 违反1处扣1分

3.1 信息加工概述 教案

3.1 信息加工概述 实习教师:洪华燕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为第三章第一节信息加工概述中的§3.1.1信息加工的过程和方式以及 §3.1.2 计算机信息加工的过程和类型。信息加工是整个信息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本节首先从整体上介绍了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和方式,再进一步介绍信息技术环境下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和自动化,人性化,智能化的三种形态,重点是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身边的例子(如校运会比赛项目的成绩处理)总结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以及利用计算机加工的优势。难点是理解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三种形态的特征,因为这些是对本章第二、三节和第四、五章的概括,是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三种形态可以结合第一章中所学的信息技术的人性化,大众化发展趋势来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在学习了信息加工的基础知识后,不但能用已学过的编程知识解决现实的问题,更激发了他们在未来进一步求知和创新的热情与欲望。 二、课程标准 (1)了解什么是信息加工及其重要性; (2)知道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并能举例说明; (3)掌握信息加工方式的变化并能举例分析; (4)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并能举例分析; (5)理解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加工的类型并能举例说明。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学习信息加工这一节内容,学会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和方式; (2)理解信息加工的含义和重要性,更有效地筛选信息的价值,更方便的使用。 (3)能够初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本节通过一个例子引出加密是信息加工的一种表现形式,然后从信息加工的重要性出发,帮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信息加工的过程和不同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有效地加工所获取的信息,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处理信息的能力;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态度; (3)通过结合学习生活的实际例子,进一步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解决学习、生活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磨削加工的发展趋势论文

磨削加工的发展趋势 王哲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机G111班) 摘要多年以来随着我国制造业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进步,机械制造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磨削加工作为机械制造业金属切削加工方法中的一种,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及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对于早期的磨削加工技术,今天的金属磨削加工技术有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从材料性质,刀具材料以及磨削加工技术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本文主要就磨床磨削加工及发展趋势做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超高速磨削相关技术;数控磨床;精密磨削;刀具材料 1引言 对于目前机械加工领域磨削加工技术发生的变化,磨削加工技术的发展变化,本文作了简要的论述,磨削加工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是自动化、集成化、高速化、精密化等方向发展,分别对应的数控磨床、超高速磨削技术、精密磨削技术,此外刀具材料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向能够耐高温、可用于高速加工等。本文主要引用近几年发表的文献,对于研究磨削加工技术发展有一定的帮助,本文就几个磨削加工的主要发展方向作简要的论述。 在机械制造中,有许多金属加工方法,例如切削加工、电加工、冷冲压、铸造、锻造、焊接、粉末冶金、化学加工和特种加工等。金属切削加工时利用切削刀具在工件上切除多余的金属层,从而获得具有一定的尺寸、形状、位置和表面质量的机器零件的一种加工方法。他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金属切削机床是用切削方法将金属毛坯加工成机器零件的机床。在各类机械制造部门所拥有的装备中,机床占百分之五十以上,所负担的工作量占总加工量的一半以上,机床的技术水平高低直接影响机械产品的质量和零件制造的经济性。 我们对于磨削技术发展应该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一般来讲,按砂轮线速度的高低将磨削分为普通磨削和高速磨削以及超高速磨削。按磨削精度将磨削分为普通磨削、精密磨削、超精密磨削。按磨削效率将磨削分为普通磨削、高效磨削。高效磨削包括高速磨削、超高速磨削、缓进给磨削、高效深切磨削、砂带磨削、快速短行程磨削、高速重负荷磨削。[2]高速高效磨、超高速磨削在欧洲、美国和日本等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发展很快,如德国的Aachen大学、美国Connecticut大学等,有的在实验室完成了V为250m/s、350m/s、400m/s 的实验。据报道,德国Aachen大学正在进行目标为500m/s的磨削实验研究。在实用磨削方面,日本已有200m/s的磨床在工业中应用。在我国对高速磨削及磨具的研究已有多年的历史,如湖南大学在70年代末期便进行了80m/s、120m/s的磨削工艺实验,前几年某大学也计划开展250m/s的磨削研究。在实际应用中,砂轮线速度,一般还是45m/s-60m/s。[2]对于磨削加工是一种常用的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方法,砂轮是磨削的切削工具,磨削是由砂轮表面大量随机分布的磨粒在工件表面进行滑擦、刻划和切削三种作用的综合结果。磨削的基本特点如下:

3.1 信息加工概述(教案)

授课时间:第六周第1课时2017年10月13日科目信息技术课题 3.1 信息加工概述 课型青年教师展 示课 课时数1课时主备人 买买苏力 坦 辅备人张海燕 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和方式; (2)理解信息加工的含义和重要性,更有效地筛选信息的价值,更方便的使用。(3)能够初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本节通过一个例子引出加密是信息加工的一种表现形式,然后从信息加工的重要性出发,帮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信息加工的过程和不同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有效地加工所获取的信息,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处理信息的能力;(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态度; (3)通过结合学习生活的实际例子,进一步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解决学习、生活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教学重点:信息加工方式的变化、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和类型。教学难点: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和类型。 授课方法问题情境教学法、讲授法、问答法 教学流程教学内容个案内容 课前三分钟 题目:食品安全与卫生 身体健康的两大杀手:垃圾食品、垃圾睡眠 生活中的食品安全隐患(一):老鼠、苍蝇、蟑螂及其它害虫 生活中的食品安全隐患(二):变质的食品、劣质的食材等 十大健康食品:大豆(豆浆、豆奶等)、十字花科蔬菜、牛奶(酸 奶)、海鱼、番茄、绿茶、菌菇类、胡萝卜、荞麦、禽蛋蛋白 十大垃圾食品:油炸食品、罐头类食品、腌制食品、加工的肉类 食品、奶油制品、方便面、烧烤类食品、冷冻甜点(冰淇淋、雪糕)、 果脯、话梅和蜜饯类。 日常生活中怎样注意饮食卫生呢? 1.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2.生吃瓜果要洗净。3.不随便吃 野菜、野果。4.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5.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 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6.不喝生水。 签字:

机械加工技术教案

教学课程:绪论 教学目的: 1.了解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2.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3.了解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4.了解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教学重点: 1.了解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2.了解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所讲的机械制造技术主要是指机械冷加工技术和机械装配技术。 内容包括: (1)掌握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和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合理选择机械加工方法与机床、刀具、夹具及切削加工参数,并初步具备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 (2)掌握机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现场工艺问题的能力。 二、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制造业得到长足发展,但还存在阶段性的差距。 1.数控机床在我国机械制造领域的普及率不高。 2.国产先进数控设备的市场占有率较低。

3.数控刀具、数控检测系统等数控机床的配套设备不能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 4.机械制造行业的制造精度、生产效率、整体效益等都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先进制造技术的及其发展方向 先进制造技术是传统制造业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及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将其综合应用于制造的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消耗、敏捷及无污染生产的前沿制造技术的总称。 先进制造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1)制造技术向自动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CNC)机床、加工中心(MC)、柔性制造系统(FMS)以及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自动化制造设备或系统的发展适应了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它们将进一步向柔性化、对市场快速响应以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敏捷制造设备将会问世,以机器人为基础的可重组加工或装配系统将诞生,智能制造单元也可望在生产中发挥作用。加速产品开发过程的CAD/CAM一体化技术、快速成形(RP)技术、并行工程(CE)和虚拟制造(VM)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 (2)制造技术向高精度方向发展 21世纪的超精密加工将向分子级、原子级精度推进,采用一般的精密加工也可以稳定地获得亚微米级的精度。精密成形技术与磨削加工相结合,有可能覆盖大部分零件的加工。以微细加工为主要手段的微型机电系统技术将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航空航天、军事、农业、家庭等领域,而成为下世纪最重要的先进制造技术前沿之一。

磨削加工教案-3

磨削加工教案-3(总5页)

磨削加工教案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磨床的类型、运动和磨削方法。 2.能独立操作平面磨床磨削平面。 3.在指导人员的指导下操作外圆磨床磨削外圆、外圆锥面。 4.遵守磨削加工安全操作规程。 二、教学进程(总时间0.5天) 三、教具 1.磨床液压传动示教系统。 2.零件图纸。 3.轴类工件,长方体、正方体、六方体等工件,千分尺,表面粗糙度比较块。 4.磨削加工工艺方法挂图。 磨削加工讲授内容 一、磨削的工艺特点及应用 磨削加工是零件精加工的主要方法。磨削时可采用砂轮、油石、磨头、砂带等作磨具,而最常用的磨具是用磨料和粘结剂做成的砂轮。通常磨削能达到的精度为IT7~IT5,表面粗糙度Ra值一般为0.8~0.2μm。 磨削的加工范围很广,不仅可以加工内外圆柱面、内外圆锥面和平面,还可加工螺纹、花键轴、曲轴、齿轮、叶片等特殊的成形表面。

从本质上来说,磨削加工是一种切削加工,但和通常的车削、铣削、刨削等相比却有以下的特点: 1.磨削属多刃、微刃切削 砂轮上每一磨粒相当于一个切削刃,而且切削刃的形状及分布处于随机状态,每个磨粒的切削角度、切削条件均不相同。 2.加工精度高 磨削属于微刃切削,切削厚度极薄,每一磨粒切削厚度可小到数微米,故可获得很高的加工精度和低的表面粗糙度值。 3.磨削速度大 一般砂轮的圆周速度达2000~3000m/min,目前的高速磨削砂轮线速度已达到60~250m/s。故磨削时温度很高,磨削区的瞬时高温可达800~1000℃,因此磨削时必须使用切削液。 4.加工范围广 磨粒硬度很高,因此磨削不但可以加工碳钢、铸铁等常用金属材料,还能加工一般刀具难以加工的高硬度、高脆性材料,如淬火钢、硬质合金等。但磨削不适宜加工硬度低而塑性大的有色金属材料。 磨削加工是机械制造中重要的加工工艺,已广泛用于各种表面的精密加工。许多精密铸造成形的铸件、精密锻造成形的锻件和重要配合面也要经过磨削才能达到精度要求。因此,磨削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二、砂轮 1.砂轮的组成 砂轮是由磨料和结合剂经压坯、干燥、烧结而成的疏松体,由磨粒、结合剂和气孔三部分组成。砂轮磨粒暴露在表面部分的尖角即为切削刃。结合剂的作用是将众多磨粒粘结在一起,并使砂轮具有一定的形状和强度,气孔在磨削中主要起容纳切屑和磨削液以及散发磨削液的作用。 2.砂轮特性 1)磨料 磨料是砂轮的主要成分,它直接担负切削工作,应具有很高的硬度和锋利的棱角,并要有良好的耐热性。常用的磨料有氧化物系、碳化物系和高硬磨料系三种,其代号、性能及应用详见下表。 2)粒度 粒度用来表示磨料颗粒的大小。一般直径较大的砂粒称为磨粒,其粒度用磨粒所能通过的筛网号表示;直径极小的砂粒称为微粉,其粒度用磨粒自身的实际尺寸表示。一般粗磨和磨软材料时选用粗磨粒;精磨或磨硬而脆的材料时选用细磨粒。常用磨料的粒度号为30#~100#。粒度号越大,磨料越细。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信息加工概述教学设计

3.1 信息加工概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加工的基本知识,把握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三种形态及其各自的适应范围。 过程与方法:知道信息加工的重要性,能够利用信息加工的知识分析生活和学习中的信息资源及其处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效地加工所获取的信息,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总结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难点: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三种形态的特征 【教学方法】讲授、实践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展示P42页故事 从这个简单的加密解密故事可以看出,当我们要有效的利用获取的信息时,免不了要对信息进行加工。 二、教学活动一:信息加工的过程和方式 1、信息加工及其重要性

①“信息加工”定义:信息加工是指通过判别,筛选,分类,排序,分析和研究等一系列过程,使收集到的信息成为能够满足我们需要的信息。 ②提问:为什么要进行信息加工? 小组交流讨论,列举要对信息进行加工的原因并提交。 教师总结:避免真假混杂、有效地使用、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 2、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①出示任务:信息加工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工作流程,比如,我们学校每年都有一次演讲比赛,如果要你撰写一篇演讲稿,你会如何做? ②集体讨论,确定流程 ③根据流程,分析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3、信息加工方式的变化 提问:平时接触过哪些信息加工方式? 人工方式: 优势:所需工具较少、方法灵活、使用方便 不足:繁琐、容易出错、费时

计算机技术:节约大量时间,提高信息加工精度。 三、教学活动二:计算机信息加工的过程和类型 1、计算机信息加工一般过程 归纳总结:阅读教材P43-44,总结计算机信息加工一般过程。 ①根据信息类型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机软件或者自编程序 ②信息录入③信息加工④信息输出⑤信息存储 实践:以撰写演讲稿为例,讨论其加工过程中哪些步骤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完成,填写表3-1. 2、计算机信息加工的类型 学生尝试归纳、列举计算机信息加工的各种类型 ①基于程序设计的自动化信息加工 ②基于信息技术工具的人性化信息加工 ③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信息加工 从日常生活中找出各类型计算机信息加工的实例 四、课外实践: 选择一种计算机信息加工实际应用场景,并与这种场景以前的手工方式进行对比,分析两种加工方式的异同。

2019-2020年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信息加工概述》优秀教案设计备课资料

2019-2020年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信息加工概述》优 秀教案设计备课资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理解信息加工的含义与重要性,了解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B:掌握人工加工与计算机加工的各自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2、过程与方法: A: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归纳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与目的。 B:能选择适当的信息加工方法及工具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情感与价值观: A:体验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B:能辩证的认识人工加工和计算机加工信息的特点,认识到信息加工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二、知识结构图: 三、教具: 小黑板 四、教学重点: A:信息加工的重要性B: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五、教学难点: 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六、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讲授,讨论合作

[板书] 3.1信息加工概述 一、信息加工及其重要性 过程:判别,筛选,分类,排序,分析和研究 目的:发掘信息的价值,使收集到的信息能满足我们的需要 重要性:是信息利用的基础 价值巨大:牵涉到我们的学习生活的每一处 二、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三、信息的人工加工和计算机加工的特点比较 人工加工:工具简单,方法灵活,使用方便,但繁琐费时,易出错 计算机加工:设备要求高,受场合限制,但处理过程简单、快速、准确。

四、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见第二点) 五、本课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信息技术的两种加工方式:人工加工与计算机加工,其实,两者的加工根本区别在于工具的不同,从而决定了不同的特点 六、教学后记. 本节内容在七八班上的效果与五六班的效果有点不同,五六班比较活跃,而且对所举的例子都比较有兴趣,在以后教学中我将根据不同的班级举不同的例子,从而起到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总体而言,这几个班的掌握情况比较满意.

简单件线切割加工教案

《电火花加工技术》电子教案 本电子教案是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组编的《电火花加工技术》教材的配套教学资源,该书由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0年8月第1版。 【课题编号】 1 —项目一 【课题名称】 简单件线切割加工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线切割加工基本过程。 2.掌握3B代码手工编程方法。 3.了解线切割加工基本工艺及基本操作步骤。 4.学习CAXA线切割XP自动编程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能用3B代码手工编程。 2.能操作线切割机床切割简单工件。 3.能使用CAXA线切割XP自动编程软件。 三、素质目标

1.了解线切割机床的功能、特点及应用。 2.了解线切割机床的3B代码程序的格式及编制。 3.了解线切割机床的基本操作过程。 4.了解CAXA线切割XP自动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要求 1.了解线切割机床的功能及应用场合。 2.熟悉线切割机床的3B代码手工编程方法和使用线切割机床的操作步骤。 3.了解CAXA线切割XP自动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 1.线切割机床的功能和应用场合。 2.使用线切割机床切割工件的操作步骤。 3.认识3B代码的使用方法,能用3B代码编织加工程序。 4.了解CAXA线切割XP自动编程的使用方法。 【难点分析】 1.3B代码的编程,圆弧手工编程。 2.CAXA线切割XP自动编制过程。 【分析学生】 线切割加工是另一种数控加工零件的方法,主要应用在切割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直线和曲线的加工,是另一种全新的加工方法,学生可能会有新鲜感,程序编写较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容易,但是比较频繁,讲课时应注意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信息加工概述教案

第三章第一节信息加工概述 【本章教学内容分析:】 在第二章讲了信息的获取,那么这章主要讲述将获取的原始信息按照应用需求对其进行判别、筛选、分类、排序、分析、研究、整理、编制和存储等处理的一系列过程及实现方法,使这些信息能够更好地实现其价值。本章教学内容的安排从实现这一处理的一般过程引申到信息加工方式的变化,然后引进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和类型,并且通过用VB进行实例编程解决具体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上展望信息的智能化加工。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信息加工有一定了解,对学习的内容兴趣提高,但对于计算机信息加工类型了解不够,不能对信息加工进行归纳。 【教学安排:】 信息加工的概述一课时 第一节信息加工的概述 【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为第三章第一节信息加工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加工及其重要性; 2、知道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并能举例说明; 3、掌握信息加工方式的变化并能举例分析; 4、理解手工加工与计算机信息加工方式的异同; 5、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并能举例分析; 6、理解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加工的类型并能举例说明;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信息加工方式的变化、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和类型。 教学难点: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和类型。 【教学方法】: 利用任务驱动法,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再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问:下面是某班半期考的各科的成绩: 1号语文75,2号数学86,3号英语89,1号数学85,4号数学76,8号数学67,38号数学96,1号数学90……你能不能快速地知道这个班级中语文最高分是多少,数学最高分是多少…… 答:不能。 问:为什么这些信息不能直接使用呢? 请几位同学回答。

磨削加工通用工艺

磨削加工通用工艺 范围 本守则规定了磨削加工的工艺规则,适用于公司的磨削加工。 2工件的装夹 2.1轴类工件装夹前应检查中心孔,不得有椭圆、碰伤、毛刺等缺陷,并擦干净,经热处理的工件,须修好中心孔,并加好润滑油。 2.2在两顶尖间装夹轴类工件时,装夹前要调整尾部,使两顶尖轴线重合在外圆磨床上用尾座顶紧顶紧工件磨削时,其顶紧力应适当,在磨削中还应根据工件的涨缩情况调整顶紧力。 2.4在平面磨床上用磁盘吸住磨削支承面较小或较高的工件时,应在适当位置增加挡铁,以防磨削时工件飞出。 3砂轮的选用和安装 3.1根据工件的材料、硬度、精度和表面粗糙的要求,合理选用砂轮牌号和精度。根据目前的生产情况,一般选用的砂轮牌号是GZ、GB,粒度为36#-46#。 3.2安装砂轮时,不得使用两个尺寸不同或不平的法兰盘,并在法兰盘和砂轮之间垫入橡皮等弹性垫。 3.3装夹砂轮时,必须在修砂轮前后进行静平衡,并进行空运转。 3.4修砂轮时,应不间断的充分使用冷却液。 4磨削加工 4.1在磨削工件前,机床应空运转5min以上。 4.2在磨削过程中,不得中途停车,要停车时,必须先停止进给退出砂轮。 4.3砂轮使用一段时间后,如发现工件产生棱形振痕,应拆下砂轮重新校平衡后使用。 4.4在磨削细长轴时,严禁使用切入法磨削。

4.5在平面磨床上磨削的工件,加工完应去磁。 4.6磨深孔时,尽可能先用较粗的磨杆,以增加刚性,砂轮转整要适当降低。 4.7在精磨结束前,应无进给量的多次走刀至无火花止。 5一般精磨外圆的切削用量 5.1纵进给量根据所要求的表面粗糙度而定。 表面粗糙度Ra1.6SB=(0.5-0.8)Bm 表面粗糙度Ra0.8-0.4SB=(0.25-0.5)Bm SB—纵进给量(mm/r)Bm—磨轮宽度mm 5.2横进给量

高中信息技术 3.1信息加工概述教案 教科版

3.1信息加工概述 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从总体上了解信息加工的基本知识,理解手工加工和计算机信息加工方式的异同,把握信息加工三种形态及其各自的适用范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中总结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三种形态的特征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 导入:前面第二章我们学习了从因特网,从网络数据库中获取信息,当我们要有效的利用获取的信息时,必须对信息进行加工,大家把书翻到第40页,看一下开头的这则故事,引出信息的加工。 信息加工的定义:信息加工是指通过判别,筛选,分类,排序,分析和研究等一系列过程,使收集到的信息成为能够满足我们需要的信息。 2、为什么要进行信息加工? ①、避免真假混杂 ②、有效地使用 ③、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 3、信息加工一般过程 4、信息加工方式的变化 人工加工方式的特点: 所需工具较少、方法灵活、使 用方便。 不足:繁琐、容易出错、费时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大缩短了信息加工的时间,提高了信息加工精度。 5、计算机信息加工一般过程 ①根据信息类型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机软件或者自编程序 ②信息录入 ③信息加工 ④信息输出 ⑤信息存储 6、计算机信息加工类型 ①基于程序设计的自动化信息加工 ②基于信息技术工具的人性化信息加工 ③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信息加工 总结:本节主要讲了信息加工的一些基础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内柔多是一些概念性,记忆性的内容,比较枯燥,在讲解时在尽量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解释,以求达到较好的效果。

知识梳理及达标练习 信息加工的概念 一、具体知识内容 1.信息加工是指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判别、筛选、分类、排序、分析、计算和研究等一系列过程,使收集到的信息成为对我们有用的信息资源。信息加工是信息利用的基础,是信息成为有用资源的重要条件。 2.信息加工的目的在于发掘信息的价值,通过信息加工,创造出新的信息 二、达标训练习题 1.收集来的信思是初始的、零乱的、孤立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和排序,就是信息( B ) A、发布 B、加工 C、收集 D、获取 信息加工的基本方式 一、具体知识内容 1.计算机信息加工的基本方式:用大众化的计算机工具软件进行人性化加工;用程序设计进行自动化加工;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智能化加工。 2.信息加工的特点。用人工方式来加工信息:方法灵活,使用方便,但较繁琐,易出错,费时。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加工:缩短了信息加工的时间,提高了信息加工的精度,增强了信息加工的能力。 二、达标训练习题 1.下列设备或工具称为处理信息机的是( B ) A.传真机 B.计算机 C.电视机 D.网络 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一、具体知识内容 1.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是:记录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发布信息、存储信息。 2.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是:根据信息类型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信息加工软件或者自编程序,实现信息录人、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以及信息存储。 二、达标训练习题 1.对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时,排序是一种常用的处理方法。关于对数据的排序,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在Word中可以插入表格,Word提供了对表格中数据进行排序的功能。 B.在PowerPoint中也可以插入表格,并且也提供了对表格中数据进行排序的功能。C.利用Excel电子表格软件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排序,并且Excel中还提供了自定义排序序列的功能。 D.用编程来解决排序问题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机械加工教学大纲

《机械加工》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是: 3初步掌握机械制造过程和方法实质,工作特点及其基本原理,并具有选择毛坯、零件加工方法及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 4了解各种加工方法的使用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大致结构和适用范围。 5熟悉常用工程材料的加工性能和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6初步了解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7了解切削加工的基本原理、金属切削过程;了解金属切削机床的工作性能。 8掌握刀具结构、刀具材料知识、车刀切削部分几何角度的作用,及其对加工精度、表面。 9粗糙度的影响,使学生具有合理选择刀具角度的能力。 10掌握各种主要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具有选择毛坯加工方法及工艺分析的能力。 11理解零件结构设计的工艺性要求,使学生具有设计合理的零件结构的能力。 12掌握根据具体的生产条件,合理地安排零件加工过程。 二、课程内容

(一)课程重点与难点 课程重点:工程材料及热处理的选择方法、公差与配合的选择方法;切削用量三要素、刀具几何角度的标注、切削层公称横截面要素;切削过程中物理现象的影响因素、切削过程基本规律的应用;车削加工、铣削加工、磨削加工和齿轮加工的基本知识;零件工艺规程的内容和要求、典型零件加工工艺等。 课程难点:金属毛坯的成形方法、提高机械加工质量的途径与方法;刀具工作角度、刀具几何角度的合理选择、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齿轮加工、基准及定位基准的选择等。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机械工程材料 1.金属的结构 2.钢的热处理 3.合金刚 4.铸铁 5.有色金属 6.硬质合金和超硬刀具材料 7.非金属材料 第2章金属毛坯的成形 8.铸造 9.锻压加工 10.焊接

视频信息的加工教案

视频信息的加工 第一课时(共两课时)授课人:夏志海 【教材分析】 教材采用上海科教出版社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本节课是第三章第一节第六小节中的内容,根据学生和教材实际,将《视频信息的简单加工》作为两个课时教学。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1)视频信息的截取;(2)视频信息的合成。利用MOIVEMAKE软件加工与处理视频信息,引导学生能够根据任务需求,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视频信息加工、交流思想;内容丰富,灵活有趣,实用性较强。 【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学习了文本、表格、图像、音频信息加工等的基本操作,对于视频信息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视频信息加工工具接触较少。通过任务驱动教学,在探究学习中使学生掌握视频信息加工的基本技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视频信息常见格式与视频信息加工的基本方法,学会MOIVE MAKE的基本使用方法,能自己制作简单视频。 2、过程与方法: 能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视频信息加工、交流思想;能熟练运用视频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对自己和他人的创作过程和作品进行认真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视频信息的剪辑、加工,培养学生对视频制作的兴趣,形成自主探索视频信息加工方法及应用的情感;在作品的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视频信息的截取 2、视频信息的合成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形成自主探索视频信息加工方法及应用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室、MOIVEMAKE、加工素材(图片、视频)。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学案生成法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针对“吸烟有害健康,远离香烟”这一主题,把视频信息和图片信息进行对比,指出视频信息的特点:集图片、文字、声音于一体,内容丰富,表现力强。 二、简单介绍常见的视频格式和视频加工软件。 三、视频的加工: 1、视频的采集方法介绍 ●现场录制 ●视频采集卡 ●屏幕录制软件(演示) ●截取――演示任务一,学生参照学案分组完成任务一。(观察学生完成过程中 所出现的问题),展示学生作品。 2、视频的编辑与合成 展示范例视频(添加了效果、过渡、字幕),请同学们在刚才任务一的基础上,参照学案分组自主完成任务二。(观察学生完成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展示学生作品,给予评价。 四、课堂小结。

磨削加工教案 (2)

磨削加工教案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磨床的类型、运动和磨削方法。 2.能独立操作平面磨床磨削平面。 3.在指导人员的指导下操作外圆磨床磨削外圆、外圆锥面。 4.遵守磨削加工安全操作规程。 二、教学进程(总时间0.5天) 三、教具 1.磨床液压传动示教系统。 2.零件图纸。 3.轴类工件,长方体、正方体、六方体等工件,千分尺,表面粗糙度比较块。 4.磨削加工工艺方法挂图。 磨削加工讲授内容 一、磨削的工艺特点及应用 磨削加工是零件精加工的主要方法。磨削时可采用砂轮、油石、磨头、砂带等作磨具,而最常用的磨具是用磨料和粘结剂做成的砂轮。通常磨削能达到的精度为IT7~IT5,表面粗糙度Ra值一般为0.8~0.2μm。 磨削的加工范围很广,不仅可以加工内外圆柱面、内外圆锥面和平面,还可加工螺纹、花键轴、曲轴、

齿轮、叶片等特殊的成形表面。 从本质上来说,磨削加工是一种切削加工,但和通常的车削、铣削、刨削等相比却有以下的特点:1.磨削属多刃、微刃切削 砂轮上每一磨粒相当于一个切削刃,而且切削刃的形状及分布处于随机状态,每个磨粒的切削角度、切削条件均不相同。 2.加工精度高 磨削属于微刃切削,切削厚度极薄,每一磨粒切削厚度可小到数微米,故可获得很高的加工精度和低的表面粗糙度值。 3.磨削速度大 一般砂轮的圆周速度达2000~3000m/min,目前的高速磨削砂轮线速度已达到60~250m/s。故磨削时温度很高,磨削区的瞬时高温可达800~1000℃,因此磨削时必须使用切削液。 4.加工范围广 磨粒硬度很高,因此磨削不但可以加工碳钢、铸铁等常用金属材料,还能加工一般刀具难以加工的高硬度、高脆性材料,如淬火钢、硬质合金等。但磨削不适宜加工硬度低而塑性大的有色金属材料。 磨削加工是机械制造中重要的加工工艺,已广泛用于各种表面的精密加工。许多精密铸造成形的铸件、精密锻造成形的锻件和重要配合面也要经过磨削才能达到精度要求。因此,磨削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二、砂轮 1.砂轮的组成 砂轮是由磨料和结合剂经压坯、干燥、烧结而成的疏松体,由磨粒、结合剂和气孔三部分组成。砂轮磨粒暴露在表面部分的尖角即为切削刃。结合剂的作用是将众多磨粒粘结在一起,并使砂轮具有一定的形状和强度,气孔在磨削中主要起容纳切屑和磨削液以及散发磨削液的作用。 2.砂轮特性 1)磨料 磨料是砂轮的主要成分,它直接担负切削工作,应具有很高的硬度和锋利的棱角,并要有良好的耐热性。常用的磨料有氧化物系、碳化物系和高硬磨料系三种,其代号、性能及应用详见下表。 常用磨料的代号、性能及应用 2)粒度

外径磨削加工工艺

一技术条件及检查方法 磨削轴承外圈外径(包括内圈挡边外径)的技术条件有:外径尺寸单一径向平面内的外径变动量(VDp);单个套圈最大与最小单一外径之差(VDs),圆形偏差外经表面母线对基准端面倾斜度变动量(SD),母线直线性,外观(包括烧伤),表面粗糙度等。其容许偏差均规定于工序间技术条件和其他技术条件之中。 检查外径尺寸,单一径向平面内的外径变动量,单个套圈最大与最小单一外径之差,外径表面母线对基准端面倾斜度的变动量,均可在D913 D914等仪器上测量,其测量方法见图8-38所示。 测量前必须调整好仪器,表尖和相对应的支点的连线要通过工件圆心(通称找最大点),同时调整仪器各支点至端面的距离相等(通称同一个水平面),并大于倒角公称尺寸的两倍。测量时,在仪器上将套圈旋转一周以上,所测的是直径尺寸,同时在旋转时,所测的最大直径尺寸与最小直径尺寸之差为单一径向平面内的外径变动量。 对于单个套圈最大与最小单一外径之差的测量,习惯上是采用通过套圈中心的同一纵截面上两端直径之差的方法确定。 测量外径表面母线对基准端面倾斜度的变动量仍可在上述仪器上测量,其测量方法是图8-39所示,即以基准端面和外径母线一个支撑点定位,另一个为测量点,将套圈旋转一周以上,所测得的指针摆动量即是。 套圈圆形偏差的测量仍可在D913 D914等仪器上进行,但必须更换支撑点为V形块进行测量(若测量微型轴承套圈的圆形偏差时,则采用圆度仪测量),测量时将被测的套圈放在V形块上回转一周,其仪表读数的最大差之半作为单个截面圆度误差(图8-40) 为了扩大V形块的使用范围,可将测量表尖偏斜一个角度(图8-40a b),测量数值情况见表8-4

3.1信息加工概述-检测题+参考答案

3.1信息加工概述(课堂检测) 1、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经历了25个朝代,若把这25个朝代发展的事件记录下来,最好按(A)标准划分。 A.时间 B.空间 C.事件 D.问题 E.目的 2、要求收集来的信息是初始的、零乱的、孤立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和排序,就是信息(C)。 A.获取 B.收集 C.加工 D.发布 3、人们把人造卫星发射上天,得到了大量的数据信息和情报,这是(D)的过程。 A.信息处理 B.信息储存 C.信息加工 D.信息采集 4、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请你分析以下资料,指出各工作流程分别属于信息加工的哪一个环节,填写于括号里。2014年5月2日下午,我校举行了校教职工男女混合4*400接力赛,参加小组有:高一年级组、高二年级组、高三年级组及校工组。裁判员将各小组的比赛成绩记录于规定的参赛项目成绩记录表中,这是信息加工的(C)环节;然后裁判员再对这些比赛成绩进行分析、排序等工作,排出名次,这又是信息加工的(B)环节;裁判员将这比赛的结果抄了一份送到广

播员处,广播员播出成绩,这属于信息加工的(A)环节;另将各参赛小组比赛成绩的原材料整理成册送到体育组存根,这又属于信息加工的(D)环节。 A.发布信息、 B.加工信息、 C. 记录信息、 D.存储信息; 5、某同学准备参加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首先他确立了演讲的题目,请问这属于信息加工一般过程的(C)阶段。 A、信息的筛选及分类 B、信息修改及再加工 C、确立信息加工目标 D、信息的判别及再造手工 6、高二1班和高一3班进行篮球比赛,记分员在地板上画了许多“正”号,这是手工处理的( B )方法。 A.抄录法 B.划记法 C.卡片法 D.折叠法 7、我国有34个省市和2个港澳自治区,我们可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编码,如01代表北京,02代表天津,这是电子计算机加工信息的(E)环节。 A、数据录入 B、选择计算机 C、数据加工 D、信息存储 E、资料编码 8、信息技术老师在电脑里写了一篇教案,他通过“打印预览”查看文章排版效果,这是(B)

{推荐}机械加工技术教案

机械加工技术教案

教学课程:绪论 教学目的: 1.了解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2.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3.了解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4.了解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教学重点: 1.了解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2.了解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所讲的机械制造技术主要是指机械冷加工技术和机械装配技术。 内容包括: (1)掌握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和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合理选择机械加工方法与机床、刀具、夹具及切削加工参数,并初步具备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 (2)掌握机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现场工艺问题的能力。 二、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制造业得到长足发展,但还存在阶段性的差距。 1.数控机床在我国机械制造领域的普及率不高。 2.国产先进数控设备的市场占有率较低。

3.数控刀具、数控检测系统等数控机床的配套设备不能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 4.机械制造行业的制造精度、生产效率、整体效益等都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先进制造技术的及其发展方向 先进制造技术是传统制造业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及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将其综合应用于制造的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消耗、敏捷及无污染生产的前沿制造技术的总称。 先进制造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1)制造技术向自动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CNC)机床、加工中心(MC)、柔性制造系统(FMS)以及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自动化制造设备或系统的发展适应了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它们将进一步向柔性化、对市场快速响应以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敏捷制造设备将会问世,以机器人为基础的可重组加工或装配系统将诞生,智能制造单元也可望在生产中发挥作用。加速产品开发过程的CAD/CAM一体化技术、快速成形(RP)技术、并行工程(CE)和虚拟制造(VM)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 (2)制造技术向高精度方向发展 21世纪的超精密加工将向分子级、原子级精度推进,采用一般的精密加工也可以稳定地获得亚微米级的精度。精密成形技术与磨削加工相结合,有可能覆盖大部分零件的加工。以微细加工为主要手段的微型机电系统技术将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航空航天、军事、农业、家庭等领域,而成为下世纪最重要的先进制造技术前沿之一。

先进磨削技术的新发展

先进磨削技术的新发展
摘要:磨削是指用磨料或磨具去除材料的加工工艺方法,磨削加工的发展趋势正朝 着采用超硬磨料、磨具,高速、高效、高精度磨削工艺及柔性复合磨削、绿色生态 磨削方向发展。为适应现代工业技术和高性能科技产品对机械零件加工精度、表面 粗糙度与完整性、加工效率和批量化质量稳定性的要求,近年出现了一些先进的磨 削加工技术,其中以超高砂轮线速度和超硬磨料砂轮为主要技术特征的超高速外圆 磨削、高效深切磨削、快速点磨削技术的发展最为引人注目。我们也需要了解超高 速磨削加工的机理及超高速磨削的优越性,把握高速超高速磨削加工技术的发展前 景。为适应现代工业技术和高性能科技产品对机械零件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与完 整性、 加工效率和批量化质量稳定性的要求, 近年出现了一些先进的磨削加工技术, 其中以超高砂轮线速度为主要技术特征的超高速外圆磨削、高效深切磨削、快速点 磨削技术的发展最为引人注目。 关键词:先进磨削 超高速磨削 发展方向 关键技术 正文: 超高速磨削是近年迅猛发展的一项先进制造技术, 被誉为现代磨削技术的最高 峰。日本先端技术研究学会把超高速加工列为五大现代制造技术之一。国际生产工 程学会将超高速磨削技术确定为面向 21 世纪的中心研究方向之一。东北大学自上 世纪 80 年始一直跟踪高速/超高速磨削技术发展,并对超高速磨削机理、机床设备 及其关键技术等开展了连续性的研究,建造了我国第一台额定功率 55kw 、最高砂 轮线速度达 250m/s 的超高速试验磨床,进行了超高速大功率磨床动静压主轴系统 研究、电镀 CBN 超高速砂轮设计与制造、超高速磨削成屑机理及分子动力学仿真研 究、超高速磨削热传递机制和温度场研究、高速钢等材料的高效深磨研究、超高速 单颗磨粒 CBN 磨削试验研究、超高速磨削砂轮表面气流场和磨削摩擦系数的研究 等,部分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超高速磨削技术特点: 超高速磨削之所以应用这么广泛,与它特有的特点是分不开的,主要体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磨削效率高。超高速磨削时,单位时间内通过磨削区的磨粒数增多,如保持每 颗磨粒的切深与普通磨削一样,其切入进给量可以大大增加,金属去除率 得到提 高, 磨削效率大幅度提高。 加工精度高。在进给量不变的条件下,超高速磨削的磨屑厚度更薄,在磨削效 率不变时,法向磨削力随磨削速度的增大而大幅度减小,继而减小磨削过程中的变 形,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可以得到高质量、小粗糙度值的工件表面。砂轮耐用度 大幅提高,有利于实现磨削加工自动化。超高速磨削时,单颗磨粒的切削力较小, 使每颗磨粒的可切削时间相对延长。 可磨削难加工材料。超高速磨削可实现硬脆 材料的延性域磨削,使陶瓷材料的 磨削加工成为了现实,并且能够获得极好的磨削表面质量和极高的磨削效率。 大幅度提高磨削效率,设备使用台数少。磨削力小、磨削温度低、加工表面完整 性好。砂轮使用寿命长,有助于实现磨削加工的自动化。实现对难加工材料的磨削 加工。 超高速磨削不仅可对硬脆材料实行延性域磨削, 而且对钦合金、 镍基耐热合金、 高温合金、铝及铝合金等高塑性的材料也可获得良好的磨削效果。超高速磨削纯铝 的实验表明,当磨削速度超过 200m /s 时,工件表面硬化程度和表面粗糙度值开始

《信息加工作用大》教学设计

《信息加工作用大》教学设计 湖北省汉川市湾潭乡三汊中心小学431624 罗德喜 【教案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广大小学生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旨在普及技术知识,尽早适应未来学习和社会生活的要求。教学预案的生成,遵循现代教育原则,立足小学生学情和现实因素考量,以建立学生信息处理能力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终极目标。 【教学课题】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信息技术与网络》(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第一课《信息加工作用大》。 【教材分析】 《信息加工作用大》是湖北省中小学地方教材《信息技术与网络》(小学版)五年级下册第一课。本课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轻松学,安排了感受信息加工和策划信息加工两个单元。具体从文本信息加工、图像信息加工、声音信息加工、视频信息加工和动画信息加工入手,让学生感受信息加工带来的愉悦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在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后安排了学生尝试探究,以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感性认识。第二部分是快乐学,安排了一次有趣的“我爱我家”为主题的策划展示活动,让学生讨论,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收集、筛选和确定有效信息,从而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流程和处理能力。第三部分是互动评,旨在升华信息加工,对自己和对他人处理信息的能力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促进其信息技术学力的综合提高。 【教学手段】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根据实际需要,策划、加工信息,能够有效地将自己想要表达的信息内容清晰、准确地传递给接收者。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巩固计算机的简单操作。 2、学会策划一个主题活动,明确选择信息加工工具及其成功方法。 二、方法与过程 1、能根据实际需要的不同筛选信息加工工具,确定信息加工用多种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