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调器发展概述

合集下载

电动汽车空调技术PPT课件

电动汽车空调技术PPT课件

空调通过各种传感器反馈的信息自动调节车内温度和空气的质量,从而满足舒适性的要求。
1.5电脑控制汽车空调阶段 自1977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日本五十铃汽车公司,同时将
自行研制的电脑控制汽车空调系统装上各自汽车后,汽车空调技术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目前电脑控制的空调都装在豪华型汽车上。
2021
2
电动汽车的产生
自本世纪20年代汽车空调诞生以来,伴随汽车空调系统的普及与发展,其发展大体上
经历了五个阶段:
1.1单一供暖空调装置阶段 始于1927年。它仅由加热器、通风装置和空气过滤器三者组
成,其作用只能对车室内供暖。目前在寒冷的北欧、亚洲北部地区仍在使用。
1.2单一供冷气空调装置阶段 始于1939年。美国帕克汽车公司率先在轿车上装上机械制
5
2021
6
2021
7
电动汽车空调的发展趋势
电动汽车驱动能量来源于蓄电池,有别于传统燃油汽车,使得它的 空调系统也不同于燃油汽车空调,由于作为驱动能量来源的蓄电池 容量有限,空调系统的能耗对电动汽车的续行里程有较大的影响。 同燃油汽车相比,对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的节能高效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同时,电动汽车空调必须要解决制冷、制热两大问题。根据电 动汽车特有性质,目前电动汽车空调可采用热电(偶)空调系统和 电动热泵型空调系统。
2021电动汽车的产生全球气候变暖大气污染以及能源成本高涨等问题日趋严峻汽车作为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的主要来源之一其节能减排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各国政府和汽车企业均而生
电动汽车上的空调技术
主讲:XX
2021
1
汽车空调技术的发展历程
综合以上所述,从空调技术成熟性和能源利用效率比较来看,对于热电(偶)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目前 存在着热电材料的优值系数较低,制冷性能不够理想,并且热电堆产量受到构成热电元件的蹄元素产量的限 制。不具备电动汽车空调节能高效的要求。这使得电动汽车空调更倾向于选用节能高效的热泵型空调,该技 术方案对于不同类型电动汽车通用性较好,并且对整车结构改变较小,是将来电动汽车空调发展趋势。

汽车空调些关键技术发展的展望概要

汽车空调些关键技术发展的展望概要
健康环保:未来汽车空调技术将更加注重健康环保,通过引入新风系统、 空气净化等技术,提高车内空气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人性化智能交互:未来汽车空调技术将更加注重人性化智能交互,通过 语音识别、手势控制等技术,实现更加智能化的交互体验。
PART TWO
当前主流制冷技术: 涡旋式压缩机、变 排量技术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CONTENTS
PART ONE
压缩机制冷技术:利用制冷剂的循环压缩和膨胀,实现制冷效果。 制冷剂:使用R12、R134a等制冷剂,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逐步被新型制冷剂替代。 控制系统:采用手动控制系统,驾驶员通过操作按钮控制空调的开关和温度。 制冷效果:制冷效果有限,受限于技术水平。
添加标题
优势与应用:智能温度控制系统可以有效降低能耗,提高汽车能效,同时提升驾乘人员的舒 适体验。该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智能汽车中。
添加标题
未来展望: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温度控制系统将进一步优化和升级,实 现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温度控制,为未来汽车空调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空气净化技术是汽车空调关键技术 之一,可以有效改善车内空气质量, 提高乘客舒适度。
空气净化技术是 汽车空调关键技 术的重要组成部 分,旨在提高车 内空气质量,保 障乘客健康。
目前主流的空气 净化技术包括紫 外线消毒、静电 除尘和活性炭过 滤等,可以有效 去除车内的细菌、 病毒和颗粒物。
面临的挑战包括 如何提高净化效 率、降低能耗以 及减小体积等, 以满足汽车内部 空间和节能环保 的要求。
面临的挑战:能效 比、制冷剂选择与 环保要求
未来发展方向:高 效节能、环保安全

汽车空调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汽车空调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汽车空调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近年来,随着汽车工艺的迅猛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生活水平的追求,汽车空调成为了现代社会汽车必备的基本配置。

汽车空调简单的说就是对车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和空气质量的一个调节装置。

它能为驾驶人提供良好的驾车环境,提升了行车安全;也为乘客制造了舒适的乘车环境,从而缓解了乘客的旅程疲劳。

基于此,本文主要就汽车空调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汽车空调;现状;发展趋势引言随着人均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能源匮乏、大气污染等问题的日益加剧,现阶段节能环保、高效低耗成为汽车部件设计的主要理念,汽车空调作为汽车主要辅助设备,其能耗占比较大,在向着高效化、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关键问题在于汽车空调制冷采暖技术和制冷剂的选择。

尤其对于日益兴起的新能源汽车,汽车空调系统能耗将极大影响到车辆的驱动性能,余热的不足也将给空调采暖带来新的技术挑战。

1汽车空调系统概述1.1汽车空调系统的作用汽车空调是对汽车驾驶室和车厢空气进行调节的装置。

主要对车内有调节温度和湿度、调节空气流速、过滤净化空气的作用。

调节温度是汽车空调最重要的任务,让车厢中的人们感到舒适,并在冬季寒冷的时候预防或去除封窗上的雾霜和冰雪,保证驾驶的平稳顺利,保护驾驶员和乘客身体健康以及行车安全。

湿度对于车内乘员的舒适性有较大的影响,汽车空调通过制冷装置去除空气中的水分,通过取暖装置降低相对湿度。

空调可以调整车厢内空气的流速,根据乘客的生理特点进行不同的空气流向和速度,保证空气的清洁以及车内的及时通风换气。

空调还可以有效去除车中各种化合物气味、粉尘以及成员呼吸的浑浊空气和吸烟产生的烟气。

1.2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部分汽车空调系统主要有暖风芯体、冷却风扇、水箱、水凝器、空调管理压缩机、空调风道、空调箱总成、蒸发器、芯体,控制器等部分构成。

其中压缩机,冷凝器,储液,干燥器,膨胀阀蒸发器等构成了制冷系统,主要用于对车内空气或者外部进入车内的新空气进行除湿或冷却,帮助车内降温。

汽车空调的发展历程

汽车空调的发展历程

汽车空调的发展历程汽车空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汽车空调被视为一项奢侈品,只有一些豪华汽车配备了空调系统。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汽车空调系统逐渐变得更加普遍和先进,成为现代汽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世纪初,汽车空调主要采用蒸发制冷技术,通过将冷却剂蒸发,吸收热量来降低车内温度。

然而,这种系统效果有限且不够稳定,需要经常添加冷媒。

随着技术的进步,汽车空调逐渐采用制冷剂来替代蒸发制冷技术,这使得空调系统更加可靠和持久。

到了20世纪40年代,汽车空调系统开始变得更加普及,大多数豪华车型都配备了空调系统。

然而,这些早期的空调系统非常庞大和笨重,也需要更多的能源来运作。

这也限制了空调系统在汽车中的应用范围。

到了20世纪50年代,随着技术的进步,汽车空调系统变得更小、更高效。

改进的压缩机技术使得空调系统的尺寸大大减小,通过减小能源的消耗来实现更好的效能。

这进一步推动了汽车空调系统在汽车市场中的普及程度。

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空调系统销售量不断增加,技术进一步提升,空调系统的设计也越发先进。

自动温度控制系统的引入使得驾驶员和乘客能够更方便地调节空调温度,增加了乘坐汽车的舒适性。

到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空调系统的设计进一步发展,使用者对舒适和便利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空调系统开始采用电子控制,提供更多的功能,如自动除雾、抗紫外线等。

同时,空调系统也在能源消耗上进行了改进,提高了燃油经济性。

进入21世纪,汽车空调系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创新。

随着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车载冷凝器和蒸发器的高效设计使得空调系统更加节能环保。

同时,空调系统还开始与车载信息系统整合,增加了用户体验和驾驶安全。

总结起来,汽车空调系统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奢侈品到普及化的过程。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用户需求的提高,汽车空调系统从简单的温度控制到提供更多功能和舒适性的全方位体验。

尽管空调系统的设计和效能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但发展仍在继续,未来汽车空调系统将继续朝着更加智能、高效和环保的方向发展。

汽车空调定义

汽车空调定义

第一章绪言1.1 汽车空调定义空调是空气调节器的简称。

汽车空调是空调领域中的一个分支,它是通过某种方式控制车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清洁度、风速,并使其以一定速度在车室内流动和分配,为驾驶员及乘客提供舒适环境空气处理过程,也就是说汽车空调装置应具备制冷、供暖、通风、净化空气、加湿和除湿等多项功能。

汽车空调已大众化、普及化。

日本和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现在生产的新型轿车,绝大部分出厂时就安装了空调设备。

不但轿车、旅游客车和公共汽车上装有空调设备,而且在载货汽车、拖拉机的驾驶室里以及具有特殊作业的汽车上,都装有空调设备。

可见汽车空凋的使用已经相当普及。

1.2 汽车空调性能的评价指标评价汽车空调质量的指标主要有四个,即温度、湿度、风速和清洁度。

1.温度在夏季人感到舒适的温度是22℃~28℃,冬季是16℃~18℃。

温度低于14℃,人会感觉到“冷”,温度越低,手脚动作就会越僵硬,驾驶员将不能灵活操作。

温度超过28℃,人就会觉得燥热,精神集中不起来,思维迟钝,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超过40℃,则称为有害温度,将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损害。

另外,人体面部所需求的温度比足部略低,即要求“头凉足暖”,温差大约为2℃。

2.湿度人觉得舒适的相对湿度夏季是50%~60%,冬季是40%~50%。

在这种湿度环境中,人会觉得心情舒畅。

湿度过低,皮肤会痒;湿度过高,人会觉得闷。

3.风速人在流动的空气中比在静止的空气中要舒适,这是因为流动的空气能促进人体内外散热。

所以,空气流速是汽车空气调节的重要内容之一。

空气流速在0.2 m/s 以下为好,并且以低速变动为佳。

4.清洁度由于车内空间小,乘员密度大,全封闭空间的空气极易产生缺氧(O2)和二氧化碳(CO2)浓度过高的现象;汽车发动机废气中的一氧化碳(CO)和道路上的粉尘都易进入车内,造成车内空气浑浊,严重影响乘员的身体健康,因此必须对车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

1.3 汽车空调的特点和房间空调器相比,由于汽车空调装置使用条件的特殊性,对整车空调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节和控制也提出了特殊要求,并增加了难度。

汽车空调控制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汽车空调控制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车辆工程技术1车辆技术汽车空调控制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曾 毅(海口技师学院, 海口 570311)摘 要:在汽车生产中,空调系统已经成为汽车的标配,而且衡量一辆汽车是否舒适,空调系统的性能是一项重要的指标。

而且人们出行使用频率最高的交通工具就是汽车,所以汽车空调系统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且汽车空调的环保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随着我国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汽车在逐渐向电动车和混动车方向发展,因此传统(汽车)的空调系统将逐渐失去市场。

因此能够适应新能源汽车的汽车空调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汽车空调;控制系统;现状;发展趋势;分析1 导言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行业的竞争形式也日趋严峻,为了在汽车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生产出安全可靠性较高、经济性能较优越、节能减排的新型美观实用汽车,已成为各大汽车生产厂商研究发展的重要方向。

加上人们生活水平、消费水平等在不断提高,有车一族除了在数量上不断扩大外,对汽车乘驾舒适性、安全性等均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汽车空调系统作为汽车舒适性和安全性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汽车采暖、制冷、除霜、除雾、空气过滤、温湿度自动控制等的核心功能)。

因此,汽车是否配备高性能的空调设备及调控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汽车被人们的接收程度。

环保、节能、新能源代替原动力车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对汽车空调系统的综合运行工况特性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性能要求。

2 汽车空调新技术研究现状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空调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和传统汽车空调系统比较起来,新型汽车空调系统不论是综合调控自动化性能还是对汽车内部空气质量的改善功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汽车新空调系统采用的传感器技术更加先进,而且布线技术也更加合理,节能效果高,同时新空调系统还可以实时收集汽车内部空气中的湿度、温度以及汽车外部的空气流速等,最终将这些参数汇总至智能中枢,从而计算出空调系统的出风温度以及风扇转速等,最终达到改善汽车内部空气质量的目的。

汽车空调系统主要部件介绍

汽车空调系统主要部件介绍

调进风滤清器(根据市场要求可配置不同类型的滤芯)。
⑶ 全自动空调系统组成: HVAC 总成(带模式电机)、冷凝器(如为“过冷式冷凝器”则取消储液干燥器)、储 液干燥器、空调管路、压力传感器(或压力开关)、空调控制面板(全自动电子式)、空调 进风滤清器(根据市场要求可配置不同类型的滤芯)、若干传感器(室外温度传感器、室内 温度传感器、阳光传感器、空气质量/湿度传感器等等)。
3、空调箱零部件介绍
(1)蒸发器 空调系统的主要工作原理为蒸发压缩式制冷,共有压缩、冷却、膨胀、蒸发四 个环节。蒸发器总成作为空调系统的主要核心蒸发部分。 蒸发器主要作用:制冷和除湿 蒸发器芯和加热器芯的结构型式主要有管片式、管带式、层叠式(板翅式) 和 平行流式,目前常用主要是层叠式和平行流式。
平行流式
二、空调系统部件介绍——主要零部件
2、空调系统主要零部件作用
空调系统系统主要构成零部件为:压缩机、冷凝 器、干燥瓶、膨胀阀和蒸发器。其在系统中的作用 如下: (1)压缩机 压缩机是整个冷气系统中的心脏,它主要有三个作 用:吸收作用、泵的作用、压缩作用。 压缩机主要是使冷媒在系统中发挥不断的吸热,放 热功能,并维持其余冷气系统中不断的循环。在压缩 机内循环的冷媒必需是气体冷媒,如果是液体冷媒, 它将会破坏压缩机内部的阀板并造成压缩机损坏。 (2)冷凝器 冷凝器是冷气系统中唯一散热机件。它是一个热量 转换器,主要功能是将压缩机压缩出来的高压高温气 体冷媒冷却成高压中温的液体冷媒。
中置式
偏置式
二、空调系统部件介绍——空调箱
2 、空调箱总成结构——偏置式
(1)偏置式 从总体外观看
二、空调系统部件介绍——空调箱
从进风口来看
二、空调系统部件介绍——空调箱

浅谈汽车空调的发展

浅谈汽车空调的发展

浅谈汽车空调的发展作者:朱荣健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1期【摘要】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产量国,2012年生产达865万辆,汽车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我国汽车空调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因而对汽车空调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则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汽车空调;发展中图分类号:TU831.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概述空调是指在封闭的空间内,对温度、湿度及空气的清洁度进行调节控制的设备。

空调是汽车现代化标志之一,现代汽车空调的基本功能是在任何气候和行驶条件下,都能改善驾驶员的工作条件和提高乘员的舒适性。

由于汽车空调针对的是车内的人,故偏重于舒适性的要求。

舒适性是由人体对车内的温度、湿度、空气流速、含氧量、有害气体含量、噪声、压力、气味、灰尘、细菌等参数指标的感觉和反应决定的。

现代汽车自动空调就是将车内空间的环境调整到人体最适宜的状态,创造良好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以提高司机的劳动生产率和行车安全;同时保护乘员的身体健康,利于乘员旅游观光、学习或者休息。

因此,汽车空调系统必须具备完善的功能,以及完成这些功能所需要的装置;这些装置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综合使用。

二、汽车空调发展史回顾汽车空调的功能是随着人们对汽车的舒适要求不断提高,而从低级到高级、由功能简单向功能齐全方向发展的,其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单一供暖。

1925年首先在美国出现利用汽车冷却液通过加热器的方法取暖,到1927年发展到具有加热器、鼓风机和空气滤清器等部件的比较完整的供热系统。

目前,在国内大部分货车上仍然使用单一供暖系统。

第二阶段:单一制冷。

1939年,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首先在轿车上安装带机械制冷降温功能的空调器,成为汽车空调的先驱。

目前,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汽车空调仍然使用单一制冷系统。

第三阶段:冷暖一体化。

1954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首先在纳什牌轿车上安装了冷暖一体化的空调器,汽车空调才基本上具有调节控制车内温度、湿度的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中国社会急速发展,汽车的数量日益增多,呈指数式增长,汽车各项性能不断提高,如经济性、动力性、安全性等,当然也包括舒适性。

空调系统作为汽车的一部分,对汽车的舒适性有极大的影响,已经成为汽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系统。

汽车空调系统主要的作用就是调节车内的空气,提高清新度,提高车内的湿度,调节温度还有流速等等参数,以此来营造出好的环境从而给驾驶员和乘客提供良好的舒适度,缓解疲劳和压力,同时还能够清除车窗上面的一些水蒸气、雾气、霜等,提高能见度,从而确保行车的安全性[1]。

对于汽车好坏的评判,汽车空调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了。

汽车空调已经成为影响汽车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世界的汽车工业现在都在迅猛发展中,随着人们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等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重视,汽车的生产需求越来越大,所以,对空调的研究变得非常重要。

1.2 汽车空调器发展概述汽车工业的在我国的迅速崛起,带动了空调行业的迅猛发展,非常的有全景。

汽车空调的作用非常大,对汽车的各项性能影响很大,能够提供舒适性,保持车内各项性能指标在正常范围内,如空气的流速、空气湿度、空调的温度、车内的大气压力使乘车人员身心保持健康,提高他们行车过程的舒适性,还对行车安全提供了显著的作用。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空调的发展时间不久,却发展得非常快,速度令人吃惊。

最原始的空调装置刚开始只用来为乘客和驾驶员提供暖气和除霜,在1927年出现的。

在1940年的时候第一部有制冷机的车子被美国的packard公司生产成功。

1954年才有真正安装在汽车上的空调冷暖一体式设备。

在1964年的时候,装有温度自动控制的空调开始装在Cadillac小车上。

1979年的时候,空调随着微机控制的出现,日趋成熟,发展开始进入第四代产品的制造阶段。

汽车空调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好,基本功能都已经可以实现,如制冷,换气,净化等功能。

我国对空调技术的掌握还处在开发阶段。

1.2.1汽车空调的发展历程汽车空调从最初只能用于加热到现在的可以采用微机控制装置,也经历了几十年的蜕变过程。

汽车空调开始走进人类的生活,用于各式各样的汽车上。

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4,5]:第一阶段:单单用于提供暖气,最开始出现在美国随后开始在欧洲普及。

现在,很多北欧的比较寒冷的地区仍然在使用这种汽车空调。

第二阶段:单单用于制冷的阶段,主要用在比较炎热的地区,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很多地方现在仍旧在继续使用这样的空调。

第三阶段:可以制冷,也能制热的阶段,这种空调第一次出现在美国,随后开始广泛普及,基本功能如通风、除湿等都可以实现,很多价格便宜的车子现在仍在使用。

第四阶段:可以自动控制的空调阶段,最早由通用公司研发生产,空调通过一些传感器自动调节车内的温度,不需要手动去调节,增加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主要用于高级一点的车辆上。

第五阶段:微机控制阶段,通过计算机的精确计算和控制,调节车内温度,各项指数,保证车辆的行车安全和乘客的舒适性,空调技术从此走上更加成熟的阶段。

1.2.2我国汽车空调的发展与现状我国汽车空调的发展十分缓慢,因为我们国家的工业发展较其他国家如美国差距较大,还在初级阶段,发展不够成熟,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才真正开始进入发展阶段,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6]:第一阶段:处在研发的阶段,空调最先的发展是在长春一汽汽车厂,技术人员研发出了能在红旗车上使用的空调,并开始投入生产,主要是通过循环水来为车内降温,或者引用发动机的热气体为车内提供暖气。

第二阶段:起步阶段,我国开始应用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的空调技术并加以改进,开始在国产车辆上进行使用和研究。

为我国之后空调技术的发展起到不能替代的作用。

第三阶段:开始规模发展的阶段,由于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国家工业的崛起,汽车产量开始呈指数式的增长,空调技术越来越成熟,追赶其他国家,但是要实现车内的舒适性还有些路要走[1]。

1.2.3汽车空调发展方向随着社会的进步,空调的使用基本普遍,未来的空调发展在向更加经济性迈进,空调成本应进一步降低,应该更好的提高空调的设计结构和效率,进一步提高车内的舒适性,提高行车安全,同时也应该加强空调使用过程中的环保性,操作也应该进一步简化,变得更加智能合理。

同时可以使用全年的季节温度和天气[5]。

伴随着全球工业技术越来越成熟,汽车空调技术将向着这些方面继续迈向一个新高度:全智能化、环保节能化、更加轻量化等。

1.3选题依据与背景装有电磁离合器来控制开关的空调是现在市场上主要的产品。

涡旋式压缩机现在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点空调类型,这种机型有很多优点,没有气阀,工作效率更高,使用寿命更长,更加稳定,但是这种压缩机加工难度巨大,成本较高,目前还不适用,我们主要采用的是往复式活塞压缩机,目前的电动空调,主要是安装在电动汽车和电动客车上面,一般通过电机来带动压缩机运行,从而带动空调的运行,从而提供制冷或制热的基本功能。

一般来说传统客车上面主要安装的是传统空调。

因此想要在传统客车上安装电动空调是一次全新的尝试,该课题非常有价值和意义。

目前的传统空调,都是由发动机来传输动力,会随着发动机转速改变,压缩机转速也发生改变。

因此发动机的转速时间在影响着空调的各项运行功能,这使空调的使用十分不稳定,并且在发动机的没有运行的状态下,空调系统也无法运行,如在停车的时候,严重影响乘员的舒适性。

并且发动机由于要在行车过程中,带动空调压缩机的运行,且空调压缩机的能耗相当巨大,因此也会影响到整车的动力性[7]。

会增加汽车的整车油耗[2]。

同时,由于天气原因,如夏天的时候需要空调在行车或者停车过程中保持在正常的工作状态。

停车状态下开启空调会严重增加燃油损耗并且生成尾气,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环保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

由于汽车产量急速增长,汽车已经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客车的也是越来越变得越来越重要,到2013为止,已经登记的汽车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4亿辆。

汽车的尾气排放已经开始成为了城市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3],我们的空气在不断恶化。

因此较少汽车尾气排放的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采用电动空调代替传统空调在汽车上使用,已经成为一项极受重视的技术。

由于人类已经开始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认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因此在这样是社会背景下,研究在燃油汽车上使用电动空调,具体极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1.4.课题研究目的及主要工作汽车空调系统作为汽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于汽车的整车安全性、舒适性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本课题重点探究汽车空调压缩机的另外一种驱动方式,以客车为研究对象,在燃油客车基础上,将发动机驱动的传统空调系统改进为电驱动的电动空调系统,主要是通过采用独立的蓄电池为其提供能量,由电机带动空调压缩机进行制冷。

图1.1空调系统的能量转换过程在图中我们能够很清楚地看到两种空调系统的能量转换过程,虽然改进后的电动空调系统相对传统空调系统,能量转换的整个过程变得复杂了一点,但空调系统的效率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研究改进后的电动空调系统的主要目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①空调系统中压缩机与发动机相对独立运转,因此在确保制冷需求的同时,还能够使压缩机工作性能更加稳定,而且空调的运转将不会再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

②即使发动机停止运转,电动空调也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率,且整个过程无需消耗燃油。

当汽车正常运行时候,通过发电机为蓄电池充电,这样停车过程中便可用其为空调系统供能。

大大降低了同等条件下的能源消耗,也减少了怠速尾气的排放,从而提高了电动空调的使用效率。

③能够改善制冷压缩机的使用效率,从前面的介绍中我们已经了解到传统的空调系统中压缩机工作稳定性差,导致其效率降低,所以为了达到转速低时候的制冷要求,就需要排量大的压缩机。

在电动空调中压缩机的转速不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相同的制冷需求下,电动空调系统中压缩机的排量约可降低70%[11]。

④可以使损耗下降,在传统空调中制冷压缩机不得不放在发动机的周围,又处在较高的温度中工作,所以会增加制冷剂的管路耗损与结点的数量。

拥有独立能源的电动空调系统中的压缩机便可以在与蒸发器靠近的任意位置去安装,从而改善了压缩机的工作环境,减少了损耗。

⑤可以通过变频控制,在开启电动空调初期使压缩机高速运转以便可以快速降温,当温度达到设置要求后保持低速的持续运行,维持车内的温度,这个过程中可减少一部分能源消耗[11]。

第二章热负荷计算汽车整车热负荷就是为了将车厢内多余热量除去而提供的冷量。

确定汽车空调的热负荷是合理匹配空调系统的关键。

2.1空调计算参数的确定2.1.1车内设计参数的选择车内设计参数可以遵循以下原则:(1)夏季车内温度应取在25℃~27℃,最高不超过28℃,冬季可取为16℃~22℃。

(2)在夏季,考虑到车内外温差过大时容易引起“热冲击”,应对车内外温差有一定的限制,一般以℃5~7℃为宜,最大不要超过10℃。

因此,建议夏季车内空调温度按下式选取:t n = 20 + 1/2 ( t w– 20 ) (1) 式子中:t n ----车内空调温度(℃)t w----车外环境空气温度(℃)(3)车内相对湿度在45%~60%之间比较适宜。

(4)车内气流速度以0.3 m/s~0.5m/s为宜。

(5)根据“头冷脚凉”的原则,车内垂直方向温差应控制在头部温度比脚部温度低3℃左右。

(6)考虑到人的生理卫生要求,车内应引进一定量的新空气。

由于车内新鲜空气引入量过大时会显著增加空调热负荷,应以最低标准保证11m3/人*h的新鲜空气补充量。

2.1.2车外设计参数的选择为了使空调热负荷设计计算结果有利于为制冷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一般是把设计地的夏至这一天作为设计日,并以当天的逐时气温作为设计温度。

相对湿度的选取可参考设计地夏季平均相对湿度。

一般情况下,车外设计温度在36℃~38℃之间,相对湿度为50%~70%。

2.1.3汽车空调热负荷的组成下图2.1是以稳态传热为基础建立的小轿车汽车空调系统的热平衡模型。

图2.1热平衡模型三个假设:①车身热传递为一维稳态导热;②车厢内的热负荷只使车内空气和部件的温度升高;③车内各部件的温度与车内空气的温度均匀一致。

建立热平衡方程如下:QW =QWB+QWG+QWBI+QE+QC+QM+QP+QV(1-2)式中:QW—空调热负荷(W)QWB—通过车门与车顶传导进入车内的热负荷(W)QWG—通过各玻璃表面以对流方式进入车内的热负荷(W)QWBI—通过各玻璃表面以辐射方式进入车内的热负荷(W)QE—从发动机室一侧传导进入车内的热负荷(W)QC—从行李箱及车厢地板处传导进入车内的热负荷(W)QM—空调风机造成的热负荷(W)QP—车内驾驶人员及乘客散发的热负荷(W)QV—密封处泄漏及补充新风进入车内的热负荷(W)2.2汽车空调热负荷计算2.2.1各部分热负荷计算(一)通过车顶与车门传导进入车内的热负荷(1)通过车顶与车门传导进入车内的热负荷QWB在夏季,由于太阳辐射作用,使车体表面温度升高,外表面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一方面通过对流方式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另一方面通过热传导传至车体内表面,再以对流方式传给车内空气构成热负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