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发音

普通话发音
普通话发音

zcs和zhchsh的话,同样,前三个属于舌尖前音,后三个属于舌尖后音,前者发音舌尖与牙龈略接触,后者则要抵住硬腭,因此舌头要翘起来,所以一组叫平舌音一组叫翘舌音。nl属于发音方法不同,n属于鼻音,舌尖抵住上齿龈用鼻腔发声,进入韵母时要松开,让气流直接出去;l属于边音,顾名思义,同样的位置,但进入韵母时气流有从舌头两边出去的趋势。

以上这些只是理论,普通话语音要想有效提高,还是需要老师面对面地听音纠正

普通话发音是有技巧的,可以试一下这个方法:

首先把舌头卷翘起来,使舌尖背面碰到上颚的中部(这个地方感觉不到上齿的牙根,也不要把舌头伸到喉咙里面去),不要贴得太多,这很吃力。摆好位置后,开始发音,放松的时候就能把音发好。千万不能紧张,记住舌头是不需要加力的。一般朗读或说话的时候就不需要那么正规,把舌头卷翘起来,适当的把舌头往前伸一下,使舌尖的背面可以碰到牙根后的肉,在这个位置也能发出翘舌音。

最后就是要多练习,开始可能很辛苦,但要记住翘舌音的要领,就是把舌头卷翘到合适的位置,放松后发音,习惯成自然。

其实简单地说就是舌尖上顶天平,嘴角上扬,微笑状。

声母发音技巧

双唇音b 双唇紧闭,气流经口腔破唇气流而出;但不是用力送气。如“玻”字开始的发音。

p 部位方法同上,但要将气用力尽量送出。

m 鼻音。紧闭双唇,嗓子用力,气流经过鼻腔,由鼻孔透出。

唇齿音f 上门牙轻接触下嘴唇的边缘,气流从唇齿间摩擦而出。

舌尖音d 舌尖抵住门牙后的上牙床,猛把舌尖离开,气流冲出;但不是用力送气。

t 部位方法同上,但要将气流用力送出。

n 鼻音。尖抵住上门牙后的上牙床,气流经过鼻腔,由鼻孔透出。

l 舌尖抵住上门牙后的上牙床,嗓子用力,气流由舌的两边透出。

舌根音g 舌根抵住软颚,猛然离开,气流冲出;但不是用力送气。

k 部住、方法同上,但要将气流用力送出。

h 舌根接近软颚,气流从中间摩擦而出。

舌面音j 舌尖下垂,舌面前部向上隆起,贴紧硬颚前部,然后微微放松,气流

从窄缝中摩擦而出;但不是用力送气。

q 部位、方法同上,但要将气流用力送出。

x 舌尖下垂,舌面前部向上隆起,接近硬颚前部,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

翘舌音zh 舌尖翘起抵住硬颚最前端(上牙床之后),然后微微放松,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但不是用力送气。

ch 部位、方法同上,但要将气流用力送出。

sh 舌尖翘起,接近硬颚最前端(上牙床之后),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

r 部位、方法同上,但发音时嗓子用力(浊音)。

平舌音z 舌尖向前伸,抵住上门牙背后,然后微微放松,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但不是用力送气。

c 部位、方法同上,但要将气流用力送出。

s 舌尖向前伸,接近上门牙背后,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但不是用力送气。ng 只在鼻韵母中作韵尾,是舌根的鼻音。发音时舌根抵住软颚,嗓子用力,气流经过鼻腔,由鼻孔透出。

韵母发音技巧

a 口大开,舌下降,嗓子用力,气流放出。

o 口半合,舌后部半升,嘴唇略圆,嗓子用力,气流放出。

e 方法同上,嘴唇不圆。

i 上下齿相对,口略闭,嘴唇篇平,舌前部上升,嗓子用力,气流放出。

u 合拢,嘴唇收缩最圆,舌后部上升,嗓子用力,气流放出。

u: 舌前部上升,和i 一样,但是口合拢,嘴唇收缩最圆。嗓子用力,气流放出。e^ 口半开,舌前部半降,嗓子用力,气流放出。如“诶”。随i u u: 之后,构成复韵母:ie, ue。

ai 先发a 音,舌的位置稍靠前(舌尖抵下门牙背后),声音较长,较强,然后把舌向上移动,到能发接近i的音时停。

ei 先发e 音,位置向前,略高,然后把舌向前向上移动,声音较长,较强,到能发接近i 的音时停止。

ao 先发a 音,位置稍向后(舌略后缩),声音较长,较强,然后把上移动,到能发o 音时停止(嘴唇更收敛些)。

ou 先发o 音,但是嘴唇不太圆,声音较长,较强,然后把舌向上移动,到能发接近u 的音时停止。

普通话发音技巧

一、普通话的定义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二、普通话语音系统

主要包括声母、韵母、声调、音节,以及变调、轻声、儿化、语调等。

三、常见语音缺陷

1、声母发音部位不够准确,比如翘舌音不到位、没有鼻音或没有边音等。

2、韵母发音的缺陷多为合口呼、撮口呼的圆唇度不够,开口呼的开口度不够。

3、调值明显偏低或偏高。

4、第三声(上声)变调不准确。

5、基本没有轻声、儿化韵。

四、口部操(加强力度和灵活度)

(1)唇部:喷、咧、撇、绕

(2)舌部:伸、弹、刮、顶、转

(3)颊部:扣(牙)、缩(舌)、屈(唇)

练习词语:山明水秀,心明眼亮,

张王李赵,更名改姓,风调雨顺,

兵强马壮

五、发音三要素:

出字(发音部位准确有力)

立字(拉开立起圆润饱满)

归音(趋向鲜明干净利索)

注意吐字归音。

深吸气,呼出匀,以气带声。

保护声带的办法:唱歌按摩,不要总喝水润嗓。

六、声母辨正

1、平舌声母和翘舌声母

普通话中翘舌声母的字比平舌声母的字要多很多,翘舌声母的字占平翘舌字总和的70%左右,所以要多记平舌声母的字。

2、平舌音(舌尖前音):zc s(舌尖向上门齿背接触)

造作zàozu?自尊zìzūn 祖宗zǔzōng

从此c?ngcǐ猜测cüica催促cu?cù

诉讼sùs?ng 思索s?suǒ松散sōngsàn

2、翘舌音(舌尖后音):zhch sh r(舌尖向硬腭前部接触)

战争zhànzhyng 真正zhynzhyng 制止zhìzhǐ

驰骋 chíchtng 抽查chōuchá超产chüochǎn

神圣sh?nshang 事实shìshí舒适shūshì

仍然r?ngrán 软弱ruǎnru?忍让rtnràng

绕口令练习 shi si

石狮子和涩柿子

树上结了四十四个涩柿子,

树下蹲着四十四只石狮子,

树下四十四只石狮子,

要吃树上四十四个涩柿子,

树上四十四个涩柿子,

涩死了树下四十四只石狮子。

四是四,十是十

四是四,十是十,

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

要想说对四和十,得靠舌头加牙齿,

谁说四十是戏习,谁的舌头没用力,

谁说四十是事实,谁的舌头没伸直,

要想说对常练习,十四、四十、四十四。

Zi Ci

字和词

斧子、凿子、锤子和锯子做出了桌子、椅子和柜子;

名词、动词、副词和形容词写成了诗词、歌词和唱词。

4、鼻音:n(舌尖抵住下齿背,形成阻塞;软腭下垂,打开鼻腔通道;气流同时到达口腔和鼻腔,但在口腔受到阻碍,气流从鼻腔透出成声。

例词:奶牛nǎiníu 恼怒nǎonù

能耐n?ngnài 泥泞nínìng

5、记熟常用的N声母字(在普通话中较少)

(1)以声旁类推:那、乃、南,脑,内,尼,念,捏,宁,农,扭、努,诺,懦

(2)不能类推:鸟,牛,暖,拟,能,闹,男,女,拿,腻,尿,碾,馁,难,年,娘

6、边音:l(舌尖和上齿龈稍后的部位接触,使口腔中间的通道阻塞;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道;气流从舌头两边与两颊内侧形成的空隙通过)

例词:拉力lülì罗列lu?lia

流利líulì轮流lúnlíu

绕口令练习:N L

妞妞和牛

牛牛要吃河边柳,妞妞赶牛牛不走,

妞妞护柳牛扭头,牛牛扭头瞅妞妞,

妞妞扭牛牛更拗,牛牛要顶小妞妞,

妞妞捡起小石头,吓得牛牛扭头走。

7、分辨h f

多数是把f混入h。分辨的重点是放在常用字的记忆上。

仿佛——恍惚发生——花生

公费——工会包饭——包换

绕口令练习H F

红凤凰

红凤凰,黄凤凰,

粉红墙上画凤凰;

凤凰飞,飞凤凰,

红黄凤凰飞北方。

七、韵母辨正

1、汉语音韵学根据韵母开头的实际发音把韵母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开口呼:a,o,e,ai,ei,ao,ou,an,en,ang,eng ,er

齐齿呼:

i,ia,ie,iao,ian,iou,in,iang,ing

合口呼:

u,ua,uai,uei,uan,uen,uang,ueng,ong

撮口呼:?, ?e, ?an, ?n, iong

注意纠正齐齿呼与撮口呼的错位

? i

茄子i——瘸子?

下雪?——下写i

掀起i——宣起?

注意纠正开口呼与合口呼的错位

U OU

豆子——肚子

渡,毒,独,兔,图,足,租,熟,读,途,梳

2、前鼻音en in

舌尖接触下齿背,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道。

根本gynbtn 认真ranzhyn 深沉shynch?n

辛勤 x?nqín 近邻jìnlín 信心xìnx?n

3、后鼻音eng ing

舌尖接触下齿背,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道。

更正 gyngzhang 声称shyngchyng 升腾shyngt?ng 叮咛d?ngníng 经营j?ngyíng 姓名xìngmíng

绕口令练习:ing eng

高高山上一条藤

高高山上一条藤,

藤条头上挂铜铃,

风吹藤动铜铃响,

风止藤静铜铃停。

4、防止丢失韵头

鼻韵母的韵头U

国,钻,断,队,团,算,最,尊,岁

绕口令练习 E O UO

哥哥弟弟坡前坐

哥哥弟弟坡前坐,

坡上卧着一只鹅,

坡下流着一条河,

哥哥说:宽宽的河,

弟弟说:肥肥的鹅,

鹅要过河,河要渡鹅,

不知是鹅过河还是河渡鹅。

八、声调辨正

1、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2、阴平:高平调,调值为55。发音时,声带绷到最紧,始终没有明显变化,保持高音。

容易出现的错误:阴平上扬(华工,江西)

3、阳平:中升调,调值为35。发音时,声带从不松不紧始,逐渐绷紧,直至最紧,声音由不低不高升到最高。

容易出现的错误:先降再升(人,学,读)

4、上声:降升调,调值为214。发音过程中,声音主要是表现在低音段1-2度之间,这是上声的基本特征。上声的音长在四个声调中最长。

注意三点:(1)先降再升,一降到底;(2)“升”要有一定音长且达到相应的高度(4度);(3)降长过程是自然滑动,切忌只降不升或垂直升降。

(走,水,北,笔)

4、去声:全降调,调值为51。发音时,声带从紧开始,到完全松驰为止,声音由高到低。去声的音长在四个声调中最短。

容易出现的错误:下降不干脆,变为曲折下降。(去,日,电)

普通话发音训练

普通话发音训练 1、纠正喔鹅音混淆(o,e) 说到唇音双唇碰,喔鹅元音要分清,喔音口形往前撮,不能光是下唇动,鹅音微笑牙打开,声位靠后喉震动。 玻坡摸b,p,m绕口练习: 风雨瓢泼 老婆婆用簸箕来把麦子簸,簸去糠壳磨面再去蒸馍馍,老伯伯把菠萝装进大笸箩,卖了菠萝再去买那香饽饽,忽然一阵风雨雷电似瓢泼,把伯伯婆婆的计划全打破,吹跑了簸箕里的麦子淋湿了磨盘上的面,浇烂了笸箩里的菠萝泡坏了香饽饽。。。。。。老婆婆摸着脖子气得两眼直冒火,老伯伯抡着胳膊急得嗓子赛破锣。 菠萝和萝卜 南面坡过来个老婆婆,俩手托着俩笸箩,北面坡过来个老伯伯,拿着

菠萝和萝卜,老婆婆的俩笸箩装的也是菠萝和萝卜,老伯伯想把菠萝和萝卜也装进老婆婆的俩笸箩。 男民兵女民兵 民兵排民兵多,男女民兵紧急集合奔北坡,男民兵不比女民兵少,女民兵也不比男民兵多。男民兵拉着炮车装填瞄准练习发炮,女民兵挖坑埋药点燃导火索搞爆破。男民兵夸奖女民兵爆破成绩不错,女民兵称赞男民兵射击本领竖起大拇哥。 白平板拜判官 白平板拜判官,城隍庙里为了难。左边拜了王判官,右边又拜了庞判官。也不知是王判官管庞判官呢,还是庞判官管王判官?烧香许愿左顾右盼忙坏了白平板。 板凳和扁担 扁担长,板凳宽,板凳没有扁担长,扁担没有板凳宽,扁担要绑在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偏要绑在板凳上。

绑扁担 长扁担比短扁担长半扁担,短扁担比长扁担短半扁担。长扁担和短扁担要绑在板凳上,板凳不能绑比长扁担短半扁担的短扁担,也不能绑比短扁担长半扁担的长扁担。 评标兵 民兵排评标兵,一班的标兵二班的标兵。。。。。。 八班的标兵共评比八名标兵上北京。 以上的绕口令,即纠正喔鹅o,e音的混淆,又是唇音咬字练习的材料。 2、纠正喝佛音混淆(h,f) 唇齿音 h音字例 和好,呵护,合伙,呼唤,互换,互惠,胡混,缓和,欢呼,浩瀚,

普通话声母发音要领及训练bpmf

莱芜市莱城区“声之魅”体验之旅 ——声母的魅力 (一)普通话声母发音要领及训练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发音要领】 双唇闭合的同时软腭上声,关闭鼻腔通路,气流到达双唇后蓄气,使气息停留在闭合的双唇后面,凭借积蓄在口腔中的气流突然打开双唇,发出声音。 【发音训练】 单音节: 北(běi)博(bó)包(bāo)背(bèi)办(bàn) 播(bō)班(bān)部(bù)把(bǎ)标(biāo) 双音节: 被捕(bèibǔ)北部(běibù)背部(bèibù)颁布(bānbù) 半部(bànbù)斑驳(bānbó)不变(búbiàn) 必备(bìbèi)辨别(biànbié) 四音节: 不依不饶(bùyībùráo)兵不厌诈(bīngbúyànzhà) 自我标榜(zìwǒbiāobǎng)不言不语(bùyánbùyǔ) 不知不觉(bùzhībùjué)半斤八两(bànjīnbāliǎng) 绕口令: 八百标兵奔北坡,北坡炮兵并排跑。 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 p双唇送气清塞音

【发音要领】 p的发音与b的发音基本相同,区别在于p音在最后要发出时,声门开启,从肺部呼出较强气流,用力冲破双唇,发出声音。 【发音训练】 单音节: 评(píng)篇(piān)破(pò)剖(pōu)牌(pái) 胖(pàng)碰(pèng)怕(pà)趴(pā)批(pī) 双音节: 乒乓(pīngpāng)品牌(pǐnpái)批评(pīpíng)匹配(pǐpèi) 翩翩(piānpiān)皮袍(pípáo)枇杷(pípa)噼啪(pīpā) 婆婆(pópo) 四音节: 怕疼怕痒(pàténgpàyǎng)疲于奔命(píyúbēnmìng) 披星戴月(pīxīngdàiyuè)披荆斩棘(pījīngzhǎnjí) 普天同庆(pǔtiāntōngqìng)品头论足(pǐntóulùnzú) 绕口令: 碰碰车,车碰碰,坐着朋朋和平平。 平平开车碰朋朋,朋朋开车碰平平。 不是平平碰朋朋,就是朋朋碰平平。 m双唇浊鼻音 【发音要领】 双唇闭合,软腭上垂,打开鼻腔通路,声带振动,气流同时到达口腔和鼻腔,在口腔的双唇后面受到阻碍,气流由鼻孔出来,发出声音。 【发音训练】

普通话发音准则

普通话发音标准 普通话发音标准 呵呵,原本以为自己的普通话还是将就的,被多个人指出我的四川口音后,从来不觉得自己说话有问题的我,开始学习正确的发音方式了。找了一篇练习发音的文章,对着练了半天还是区分不出鼻音n和边音l,前鼻in,en和后鼻ing,eng的区别,超级无奈~所幸来北京不久就搞懂了平舌和翘舌的区别,但是平时说话的时候还是很不注意区别。 有些错误,你要知道正确的方式是怎么样之后才知道错误在哪里。 于是搜集了下普通话发音的方式,真正吓了一跳,原来,发音的奥妙是这么多的,我的小学老师怎么都没给我说过呢?不过还是很感谢我的小学语文老师教我认识了这么多字,教我学会了拼音,我今天才能在这里用文字罗嗦半天。 把我搜集的资料贴点在这里,有空再来研究研究~ (一)生母发音特征的表述 (二)根据上述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我们可以对21个辅音声母分析如下: 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p双唇送气清塞音 m双唇鼻音 f唇齿清擦音 d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 t舌尖中送气清塞音 n舌尖中鼻音 l舌尖中边音 g舌面后不送气清塞音 k舌面后送气清塞音 h舌面后清塞音 j舌面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q舌面前送气清塞擦音 x舌面前清擦音 zh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 ch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

sh舌尖后清擦音 r舌尖后浊擦音 z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c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 s舌尖前清擦音 (二)声母发音辨正及发音训练 1.送气音和不送气音 在普通话声母中,塞音(b,p;d,t;g,k)和塞擦音(j,q;zh,ch;z,c)有送气和不送气之分。送气音比不送气音的气流要强而持久。不同地区,存在不同问题,如下: (1)送气音不标准。海南、广西、湖南、闽南部分地区的人发送气音有困难。因此,这些地区的人要注意送气音的发音训练。 (2)混同二者的区别。江浙、湖南等地的人,常常将一部分普通话读送气音的字读作不送气的“浊音”声母,山西、陕西的部分地区,把不送气的字读作送气的字,如“跪”读kui(晋中),“步”读pu(西安),“读”读tu(晋南),因此,这些地区的人要注意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区别训练。 2.唇齿音f的发音训练 福建、广东潮州、海南文昌、湖南双峰以及湖北的沔阳、巴东等地的方言里没有唇齿音f(古无轻唇音),普通话中的f声母的字,在这些地区的方言口语(白读)中一般读作双唇塞音[p][p‘],而在书面语(文读)中一般读作擦音[x]或[h],江西南昌、湖南长沙方言中的唇齿音f,唇齿作用不明显,带有双唇摩擦,音值接近于双唇清擦音[Ф]。 学习普通话f声母发音要注意的是:上唇不要参与发音,发音时舌根不要抬高。除音节fu、fo外,双唇不要拢圆,发音时自然展开。 3.舌面后音h的发音训练 吴方言区闽方言区的人,读这个音的时候容易靠后,发成喉部擦音,纠正的时候,主要是防止舌头过于后缩而使舌面后部隆得太高。训练的时候,可以采用前面音节作同部位引导的方式进行,如前面音节声母是g、k或韵尾是ng的。

普通话声母韵母发音要诀

普通话声母韵母发音要领 一、发音原理 气流从肺部呼出,经过喉头使声带颤动,经过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头腔等共鸣,使声音得到放大和美化;声音经过唇、齿、舌、牙、腭等发音器官协调动作,双唇开合、收敛、展放,舌头平伸、翘起、后缩、抬高、降低形成舌位高低前后,软腭下垂、上抬通塞鼻腔等造成不同音色的语音。 口腔自然打开,笑肌微微提起,下腭自然放下,上腭有上提的感觉,这样可以形成较好的共鸣效果。 鼻腔和口腔靠软腭和小舌隔开。软腭和小舌可以上下活动,如果软腭和小舌上升,阻塞鼻腔的通路,气流只能从口腔出来,这时发出的声音是“口音”,便如b,p,d;如果软腭和小舌下垂,鼻腔通路打开,气流经鼻腔引起共鸣,此时就发出鼻音了,便发:m,n;如果软腭悬在当中,三条路都通,从下面来的气流可以同时从口腔和鼻腔出去,这就造成一种半鼻音或鼻化音了。 二、声母发音要领 b、p、m、f、d、t、n、l、g、k、h、j、q、x、zh、ch、sh、r、z、 c、s共21个辅音音素。 发音时,一定要找准发音部位,阻碍气流的部位。发音方法对,接触部位准确,接触时迅速,口中蓄有足够的气流,发出的声音才会富有弹性,干净利落,清楚、有力、优美。 (一)双唇音 b、p、m,都是由双唇接触构成阻碍后发出的辅音。 b:口音,清音,发音时声带不颤动;是不送气音,透出的气流微弱。发音时双唇紧闭、中部着力、阻塞气流,然后突然放开,使受阻的气流从口腔迸发出来。 p:口音,清音,发音时声带不颤动;是送气音,透出的气流很强。发音时双唇紧闭、中部着力、阻塞气流,然后突然放开,使受阻的气流从口腔迸发出来。 m:是鼻音,浊音,发音时声带颤动。 (二)唇齿音 f :上齿接触下唇,气流在这一部位受阻碍,让气流完全从唇齿间的缝隙中摩擦而出,发出摩擦的声音,声音带不振动,是清辅音。 (三)舌尖中音 d、t、n、l 。舌尖与上齿龈接触,气流在这一部位阻碍后发出的一种辅音。d、t是清音,n、l 是浊音。 d:清音,声带不振动,不送气声母。舌尖抵住上齿龈,然后突然放开,气流爆发而出,但冲出的气流较弱。 t:清音,声带不振动,送气声母。舌尖抵住上齿龈,然后突然放开,气流爆发而出,冲出一股比d强的气流。 n:浊音。舌尖顶住上齿龈,软腭下垂,打开鼻腔的通路,声带颤动,气流完全从鼻腔出。 l:浊音。气流只能从舌的两边流出。 (四)舌尖前音 z、c、s 。都是清音。由舌尖和齿背接触,气流在这一部位受阻后发出的辅音。 z:不送气声母,是塞擦音,发音时舌尖前部先顶住上齿背,然后慢慢离开,在舌尖略为放松时,有一股较强气流从舌尖和上齿背之音的缝隙中挤出来。

普通话学习小窍门

普通话学习小窍门 普通话为什么要重视语音 ? 学习普通话必须兼顾语音、语法、词汇三个方面。汉语方面的分歧突出地表现在语音方面,不但各大方言区之间的语音系统差别大,就是一个地区、一种方言内部也常在语音方面有明显的差异,而在词汇和语法方面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是有限的。可以说,语音差异是造成交际困难的主要原因。所以,学习普通话的关键是学习以北京语音为准的标准音,学习语音必须专注地通过口、耳的训练才能学好。怎样学习普通话发音学习普通话语音包括发音和正音两个部分。发音准确是语音学习最基本的要求。发音是否准确与听音、辨音的能力有关,所以首先要提高语音的分辨力。在掌握了正确发音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反复练习,达到完全熟练的程度。正音是指掌握汉字、词语的普通话标准读音,纠正受方言影响产生的偏离普通话的语音习惯,这属于一种记忆的训练。方音同普通话语音的差异不是毫无规律的,了解了方音和普通话语音的对应规律,就不必一个字音一个字音地死记,而可以一批一批地去记。在正音的基础上,还要通过朗读、会话练习,逐步运用到实际口头语言中。普通话的吐字归音汉字的音节结构分为声、韵、调几个部分。声,又叫字头;韵,分为韵头、韵尾、韵腹三个部分;调,字神,体现在韵腹上。汉字的发音应该以遵循汉字的音节结构特点。要求得“珠圆玉润”,应该尽量将每个汉字的发音过程处理成为“枣核形”,以声母或者韵头为一端,以韵尾为另一端,韵腹为核心。要达到枣核形是让自己的普通话更纯正的关键,但是,不可能,也不要片面

强调字字如核,这样必然会违背语言交流的本质,去追求技巧和方法,削弱声音的感情色彩,破坏语言的节奏。一个汉字的音程很短,大多在三分之一秒就会结束。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兼顾声韵调和吐字归音,必须从日常训练开始严格要求:1、出字——要求声母的发音部位准确、弹发有力。2、立字——要求韵腹拉开立起,做到“开口音稍闭,闭口音稍开”。3、归音——干净利落,不可拖泥带水。尤其是i u n ng等做韵尾时,要注意口型的变化。如何使声音更饱满、宏亮感觉说话费劲,声音传不远,大致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没有充分利用共鸣器官;其二是气息不稳。我们所发出的声响都是依靠两片声带震动而成,本质上没有多大的差别,但是震动经过了咽、喉、口腔、鼻腔、胸腔等人体自然的空间后被逐渐修饰、放大,形成自己的风格,最终传达到听众的耳朵里。在我们说悄悄话(用气声)的时候,声带并没有震动,仅仅依靠气息的摩擦,再怎样用力,也不会有任何声响,因为没有震动,也就没有共鸣!反之,要追求声音洪亮,一味依靠声带的强烈震动,只能造成声带充血,声音嘶哑。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充分利用共鸣腔,让震动在口腔、鼻腔甚至胸腔得到共鸣,放大,自己的声音才会饱满,圆润,高扬。教你几个小技巧:1、体会胸腔共鸣:微微张开嘴巴,放松喉头,闭合声门(声带),象金鱼吐泡一样轻轻地发声。或者低低的哼唱,体会胸腔的震动;2、降低喉头的位置:(同上);喉部放松、放松、再放松3、打牙关:所谓打牙关,就是打开上下大牙齿(槽牙),给口腔共鸣留出空间,用手去摸摸耳根前大牙的位置,看看是否打开了。

普通话的语音标准与北京语音

普通话的语音标准与北京语音 导读:普通话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规范性。语言是否合乎规范,从根本上说,是约定俗成的。规范的内容也并不是僵死的,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每个人的经历和语言背景不同,对一些语言现象是否算是已经约定俗成,已经规范,会有不同的看法。例如:“好冷,好漂亮”是大家公认的普通话说法,可是“好高兴,我好进来吗”里“好”的用法是否也可以算是普通话?目前新闻媒体常出现“按揭”“收入不菲”之类的词语,商店餐馆常贴出的“本店有售”“生猛海鲜”之类的招贴,这些词语是否应该仍旧算是方言词语?“打的、面的”现在已经是北京市民最常用的词语,“的”字还由此增加了一个过去没有的阴平读法dī,这种用法和读法算不算是已经进入了普通话?类似的问题还可以举出很多,不同方言区的人或是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回答肯定不会相同。不只是语法和词汇如此,已经有了明确标准的语音也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 从1924年“国语统一筹备会”正式确定以北京语音作为“国语”的标准以后,七十多年来,北京语音的标准音地位始终没有改变,今后也不会改变。但是,标准音的“标准”应该包含哪些内容,一般的认识似乎只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具体地说,就是只理解为《汉语拼音方案》或注音字母里所列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是否准确,如果细致一些,再加上轻音儿化和连读变调。这些内容确实已经能够勾画出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但是,如何发音才算是符合标准,例如韵母iong可以不可以读成撮口呼,“左边(儿)”,应该不应该儿化,

大家的意见就不一定一致。至于音节进入语句后产生的各种音变以及语调的高低升降等,就更难给出一个大家公认的标准。普通话的语音并不等同于北京话,但区别究竟在哪里?乍看起来似乎很容易解释,把北京语音中的方言土语成分取消就是普通话,例如“东西儿”“逮dei小偷”是北京方言土语,“东西”“逮dǎi小偷”就是普通话;再进一步,还可以根据《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来确定,例如“骨g ǘi头”“学xiǎo太极拳”是北京方言土语,“骨gǚ头”“学xu é太极拳”就是普通话。但是,在语音教学中遇到实际问题,这样的解释并不一定那么管用。 北京话往往把“我们两个wǒmenliǎngge”说成“我们俩wǒmliǎ”,这种说法早已经常出现在书面语言里,一般都承认已经被普通话所吸收,但是其中的“我们”可以像北京话一样说wǒm吗?北京话也把“两个人”说成“俩人”,把我们三个wǒmensānge”说成“我们仨wǒmsā”,这些说法是否也能进入普通话,至少在目前恐怕是不同意的占多数。根据《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一)会儿”应该读第四声(yi)huìr,语音教学自然应该根据《审音表》来注音,教师在课堂上也必须这样教,可是,至少是在北京,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听到的可能还是读第三声的(yi)huǐr,甚至教师在下课时说“休息一会儿”的时候,稍不留意也会说成第三声(yi)huǐr,这自然会给学生带来困惑。是允许这种“俗读”进入普通话,还是必须坚持伴音表》规定的正音标准,也是语音教学难于处理的问题。 普通话虽然是超越各方言之上的汉民族共同语,但是必须植根于方言

普通话发音是有技巧的

普通话发音是有技巧的普通话发音是有技巧的,可以试一下这个方法: 首先把舌头卷翘起来,使舌尖背面碰到上颚的中部(这个地方感觉不到上齿的牙根,也不要把舌头伸到喉咙里面去),不要贴得太多,这很吃力。摆好位置后,开始发音,放松的时候就能把音发好。千万不能紧张,记住舌头是不需要加力的。 一般朗读或说话的时候就不需要那么正规,把舌头卷翘起来,适当的把舌头往前伸一下,使舌尖的背面可以碰到牙根后的肉,在这个位置也能发出翘舌音。 最后就是要多练习,开始可能很辛苦,但要记住翘舌音的要领,就是把舌头卷翘到合适的位置,放松后发音,习惯成自然。 其实简单地说就是舌尖上顶天平,嘴角上扬,微笑状。 声母发音技巧 双唇音b 双唇紧闭,气流经口腔破唇气流而出;但不是用力送气。如“玻”字开始的发音。 p部位方法同上,但要将气用力尽量送出。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m鼻音。紧闭双唇,嗓子用力,气流经过鼻腔,由鼻孔透出。 唇齿音f 上门牙轻接触下嘴唇的边缘,气流从唇齿间摩擦而出。 舌尖音d 舌尖抵住门牙后的上牙床,猛把舌尖离开,气流冲出;但不是用力送气。t部位方法同上,但要将气流用力送出。 n鼻音。尖抵住上门牙后的上牙床,气流经过鼻腔,由鼻孔透出。 l舌尖抵住上门牙后的上牙床,嗓子用力,气流由舌的两边透出。 舌根音g 舌根抵住软颚,猛然离开,气流冲出;但不是用力送气。 k部住、方法同上,但要将气流用力送出。 h舌根接近软颚,气流从中间摩擦而出。 舌面音j 舌尖下垂,舌面前部向上隆起,贴紧硬颚前部,然后微微放松,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但不是用力送气。 q部位、方法同上,但要将气流用力送出。 x舌尖下垂,舌面前部向上隆起,接近硬颚前部,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 翘舌音zh 舌尖翘起抵住硬颚最前端(上牙床之后),然后微微放松,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但不是用力送气。 ch部位、方法同上,但要将气流用力送出。 sh舌尖翘起,接近硬颚最前端(上牙床之后),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 r部位、方法同上,但发音时嗓子用力(浊音)。

普通话标准发音(2)

普通话声调 a=声带振颤,口大开,舌面中部(偏后)微微隆起,舌位最低。 o=声带振颤,口微开,两唇收敛,略呈圆形,上下唇音距离约如一食指宽,舌向生缩,舌面后部隆起,舌位次高。 e=声带振颤,口半闭,上下门齿稍微离开,唇不圆,嘴角向左右微展,上下齿都看得见,上下唇间距离约一食指宽,上下齿间距离约一小指宽,舌向后缩,舌面后部隆起,舌位次高。 ?=声带振颤,口半开,上下门齿距离较远,大约相当自己拇指的宽度。唇不圆,舌面的隆起点在前,舌尖抵住下门齿背,舌位次低。 i=声带振颤,口合拢,嘴角尽向左右展开,下下嘴唇呈平形,上下齿接近,舌尖下垂在下门齿背后,舌面隆起部分在前,舌位最高。 ?=声带振颤,双唇聚拢,唇中间留一个扁平的小孔,舌尖下垂在下门

齿背后,舌面隆起部分在前,舌位最高。先发i音,逐渐收敛双唇和嘴角,即成?。 u=声带振颤,口闭拢,上下唇尽力收缩成圆形,双唇向前突出(动作如撅嘴),中间只留一个小圆孔、舌面隆起点在后,舌位最高。 -i后=发音时,声带振颤,舌尖翘起,对着硬腭前部,舌尖和硬腭距离稍远,不起磨擦。 -i后:发音时,声带振颤,舌尖前伸,对着上门齿背,舌尖和门齿背距离稍远,不起磨擦。 er=发音时,声带振颤,口腔在半开半闭之间,卷舌,舌尖接近硬腭,舌面放平,中央部分稍微隆起。 b=两唇紧闭,然后突然放开,气流激动阻碍点,口腔发生共鸣而成声,透出的气流很微弱。 p=两唇紧闭,然后突然放开,气流激动阻碍点,口腔发生共鸣而成声,透出的气流很强。 m=两唇紧闭,软腭下垂,声带振颤,音波和气流先到口腔,但无出路,回荡后上升鼻腔,口腔、鼻腔发生共鸣,从鼻孔出气、发音。 f=上门齿轻轻接触下嘴唇,气流从唇齿缝间挤出来,气流激动阻碍点,口腔发生共鸣而成声。 d=舌尖顶住上牙床,然后突然放开,气流激动阻碍点,口腔发生共鸣而成声,透出的气流很微弱。 t=舌尖顶住上牙床,然后突然放开,气流激动阻碍点,口腔发生共鸣而成声,透出的气流很强。

普通话发音纠正技巧

普通话的发音和难点音纠正的一些技巧 普通话发音是有技巧的,可以试一下这个方法: 首先把舌头卷翘起来,使舌尖背面碰到上颚的中部(这个地方感觉不到上齿的牙根,也不要把舌头伸到喉咙里面去),不要贴得太多,这很吃力。摆好位置后,开始发音,放松的时候就能把音发好。千万不能紧张,记住舌头是不需要加力的。 一般朗读或说话的时候就不需要那么正规,把舌头卷翘起来,适当的把舌头往前伸一下,使舌尖的背面可以碰到牙根后的肉,在这个位置也能发出翘舌音。最后就是要多练习,开始可能很辛苦,但要记住翘舌音的要领,就是把舌头卷翘到合适的位置,放松后发音,习惯成自然。 其实简单地说就是舌尖上顶天平,嘴角上扬,微笑状。 声母发音技巧 双唇音b 双唇紧闭,气流经口腔破唇气流而出;但不是用力送气。如“玻”字开始的发音。 p 部位方法同上,但要将气用力尽量送出。 m 鼻音。紧闭双唇,嗓子用力,气流经过鼻腔,由鼻孔透出。 唇齿音f 上门牙轻接触下嘴唇的边缘,气流从唇齿间摩擦而出。 舌尖音d 舌尖抵住门牙后的上牙床,猛把舌尖离开,气流冲出;但不是用力送气。 t 部位方法同上,但要将气流用力送出。 n 鼻音。尖抵住上门牙后的上牙床,气流经过鼻腔,由鼻孔透出。 l 舌尖抵住上门牙后的上牙床,嗓子用力,气流由舌的两边透出。 舌根音g 舌根抵住软颚,猛然离开,气流冲出;但不是用力送气。 k 部住、方法同上,但要将气流用力送出。 h 舌根接近软颚,气流从中间摩擦而出。 舌面音j 舌尖下垂,舌面前部向上隆起,贴紧硬颚前部,然后微微放松,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但不是用力送气。 q 部位、方法同上,但要将气流用力送出。 x 舌尖下垂,舌面前部向上隆起,接近硬颚前部,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 翘舌音zh 舌尖翘起抵住硬颚最前端(上牙床之后),然后微微放松,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但不是用力送气。 ch 部位、方法同上,但要将气流用力送出。 sh 舌尖翘起,接近硬颚最前端(上牙床之后),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 r 部位、方法同上,但发音时嗓子用力(浊音)。 平舌音z 舌尖向前伸,抵住上门牙背后,然后微微放松,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但不是用力送气。 c 部位、方法同上,但要将气流用力送出。 s 舌尖向前伸,接近上门牙背后,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但不是用力送气。ng 只在鼻韵母中作韵尾,是舌根的鼻音。发音时舌根抵住软颚,嗓子用力,气流经过鼻腔,由鼻孔透出。 韵母发音技巧 a 口大开,舌下降,嗓子用力,气流放出。

普通话中,声母的发音六个难点以及口部训练操

声母发音六难点以及口部操,唇舌力量练习 【字体:大中小】 .. 1、唇的练习 (1)喷:也称作双唇后打响,双唇紧闭,将唇的力量集中于后中纵线三分之一的部位,唇齿相依,不裹唇,阻住 气流,然后突然连续喷气出声,发出P、P、P的音。 (2)咧:将双唇闭紧尽力向前噘起,然后将嘴角用力向两边伸展。(咧嘴),反复进行、。 (3)撇:双唇后闭紧向前噘起,然后向左歪、向右歪、向上抬、向下压。 (4)绕:双唇闭紧向前噘听起,然后向左或向右作60度的转圈运动。 2.舌的练习 (l)刮舌:舌尖抵下齿背,舌体贴住齿背,随着张嘴,用上门齿齿沿刮舌叶、舌面,使舌面能逐渐上挺隆起,然后, 将舌面后移向上贴住硬腭前部,感觉舌面向头顶上部“百会”穴的位置立起来。这一练习对于打开后声腔和纠正.“尖音”、增加舌面隆起的力量很有效。口腔开度不好的人、舌面音J、Q、X发音有问题的人可以多练习。 (2)顶舌:闭唇.用舌尖顶住左内颊、用力顶,似逗小孩儿嘴里有糖状,然后,用舌尖顶住右内岬颊做同样练习。 如上左右交替、反复练习。 (3)伸舌:将舌伸出唇外,舌体集中、舌尖向前、向左右、向上下尽力伸展。这一练习主要练习使舌体集中、舌尖 能集中用力。” (4)绕舌:闭唇,把舌尖伸到齿前唇后,向顺时针方向环绕360度,然后向逆时针方向环绕360度,交替进行。 (5)立舌:将舌尖向后贴住左侧槽牙齿背,;然后将舌沿齿背推至门齿中缝。使舌尖向右侧力翻。然后做相反方向 的练习。这一练习对于改进边音L的发音有益。 (6)舌打响 (7)捣舌 口腔的静、动态控制

1、静态控制:打开口腔、提颧肌、开牙关、挺软腭、松下巴 欲达声挂前腭: 1、调整呼吸,声波成束 2、声波畅通,音饱色纯 3、声射腭前,声音鲜明 4、动态控制:字头(吐字)、字腹(立字)、字尾(归音) 字头:咬住,弹出,部位准确,气息饱满,结实有力,停暂敏捷,干净利落 字腹:拉开,立起,气息均匀,音长适当,圆润丰满,窄韵宽发,宽韵窄发,前音后发,后音前发,圆音扁发,扁音圆发 字尾:尾音较短,完整自如,避免生硬,归音到位,送气到家,干净利落,趋向鲜明 声母发音难点(一) /b、p、m/ 的练习: 双唇音在播音员的口中一般不会发生发音部位的错误。只是大部分人发这三个音时,唇显得无力; 有的播音员在播音时,咧嘴唇,影响了口腔开度,同时力量也会分散,其结果双唇的爆发力必然减弱,字音的清晰度下降; 声母/m/的发音力量不够,鼻音色彩就会加重,字音闷暗。有人发音时双唇抿起,影响了音准,延缓了发音动程,语句也不会流畅; 声母/p/的发音,气流太强,则会产生噪音,话筒传出“噗噗”的声音; 生活中这三个音不用太讲究,但是播音中要求字音准确,清晰响亮,必须加强这三个音的力度; 注意:唇部收紧,接触有力,小腹要有控制,气流集中,力量集中在双唇部,这样声音也就集中了; 还要注意:双唇后面带的圆唇韵母/o/,而不是/e/,有的播音员因为受了方音影响把广播——guang bo 读成了guang be ; 练习双唇音的办法很多,如何练习双唇打响;音节表中双唇声母和韵母相拼音节,还有变换四声的练习,两字词,绕口令等。 声母发音难点(二)

普通话声母的发音过程有三个阶段

普通话声母的发音过程有三个阶段:成阻、持阻、除阻。声母的发音部位不同,吐字时的着力点就不一样,比如“b、P、m”,发音时着力点在双唇,“d、t”的着力点在舌尖,靠舌尖的弹力。因此发声母时不要拖长,要咬住、弹开。我们在每段绕绕口令题旁都标有“b、p、m”、“d、t”、“n、l”、“g、k”、“s、sh”等声母字样来说明此段绕口令是专门训练所标声母的绕口令。例如:《八百标兵》一段绕口令题旁标有“b、p”的声母,就说明“b、p”字母在练习过程中是重点训练的内容,训练双唇有力集中。又如:《短刀》一段绕口令题旁标有“d、t”的声母,就说明“d、t”在练习过程中是重点训练的内容,训练舌尖的弹力等等。 八百标兵(b、p) 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 炮兵和步兵(b、p、m) 炮兵攻打八面坡,炮兵排排炮弹齐发射。步兵逼近八面坡,歼敌八千八百八十多。 一平盆面(b、p) 一平盆面,烙一平盆饼,饼碰盆,盆碰饼。 巴老爷芭蕉树(b、p) 巴老爷有八十八棵芭蕉树来了八十八个把式要在巴老爷八十八棵芭蕉树下住。巴老爷拔了八十八棵芭蕉树,不让八十八个把式在八十八棵芭蕉树下住,八十八个把式烧了八十八棵芭蕉树,巴老爷在八十八棵树边哭。 老六放牛(n,l) 柳林镇有个六号楼,刘老六住在六号楼。有一天,来了牛老六,牵了六只猴;来了侯老六,拉了六头牛;来了仇老六,提了六篓油;来了尤老六,背了六匹绸。牛老六、侯老六、仇老六、尤老六,住上刘老六的六号楼,半夜里,牛抵猴,猴斗牛,撞倒了仇老六的油,油坏了尤老六的绸。牛老六帮仇老六收起油,侯老六帮尤老六洗掉绸上油,拴好牛,看好猴,一同上楼去喝酒。 颠倒歌(d,t,l) 太阳从西往东落,听我唱个颠倒歌。 天上打雷没有响,地下石头滚上坡; 江里骆驼会下蛋,山里鲤鱼搭成窝; 腊月苦热直流汗,六月暴冷打哆嗦; 姐在房中手梳头,门外口袋把驴驮 白石塔(b,d,t) 白石塔,白石搭,白石搭白塔, 白塔白石搭,搭好白石塔,白塔白又大。 哥挎瓜筐过宽沟(g、k) 哥挎瓜筐过宽沟,赶快过沟看怪狗,光看怪狗瓜筐扣,瓜滚筐空哥怪狗。 哥哥捉鸽(g、k、h)

普通话发音训练技巧

最新普通话发音训练技巧 最新实用普通话发音训练技巧 (一)普通话发声训练方法 播音主持专业对于普通话的要求是毋庸置疑的,学好普通话,不能盲目地练习,要注意一定的技巧,才会让你事半功倍。找出普通话和自己方言中的对应规律,加强规律、加强记忆。各种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上,词汇和语法方面的差异较小。语音的差异主要表现有:多数地区平翘舌音不分,n、l不辨、缺少eng、ing、e、uo等韵母,没有轻声以及儿化音乱用,还有多数人的韵母圆唇度不够等。 【常听多练,反复练习】 听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听力”或“练耳力”,良好的听力是学好普通话的基础,所以多听是初学者要注重的一个方面。听的素材可以选择中国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的节目,看电视时应注意播音员的口形,可以边听边模仿。也可把普通话标准者的录音和自己的录音的比较,找出差异。加以改进。 【多动口,说是重点】 说好普通话应以字音准确为前提,所以在学员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习的步骤,否则本末倒置多费气力而仍改不掉语音的错误。首先要学好汉语拼音打好基础,打好了基础等字音比较标准了,可以试着练习有针对性的绕口令,以便提高发音器官的协调的发音的能力。

等字音掌握准确了,再演绎作品,多加练习,培养良好的语感。 【吐字归音】 吐字归音的要求是:字头弹出、部位准确、气息饱满、结实有力;字腹拉开立起、气息均匀;字尾完整自如、归音到位、干净利索、趋向干净。其实一个汉字的音程很短,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兼顾声韵调和吐字归音,所以必须从日常训练开始严格要求:出字要求声音的发音部位准确、弹发有力,立字要求韵腹拉开立起,做到“开口稍闭,闭音稍开”。归音收音时要干净利索不可拖泥带水。尤其是“i、u、n、ng”等做韵母时,要注意口型的变化。注意克服韵尾不到位、归音不到位以及调值不准确的问题。同时还要注意轻音、儿化、重中格式以及音调的发音特点。 【绕口令】 首先绕口令的作用是促使头脑反应灵活、用气自如、口齿伶俐、吐字清晰。针对绕口令,学生在绕口令练习中不要过急过快,先要按照普通话正确的发音方法发音,练习应做到速度有慢到快。声音有小到大,段子由易到难。否则不科学的训练导致发音不准、吐字含糊,念的越快错误发音重复的次数越多,离正确的发音标准越远。 【演绎朗读】 在读作品时,要注意停连、重音、语气、节奏。也就是一句话里,哪里该停,停多久;哪里是重音,哪里该轻读,一段话中,哪几句该连,那几句不连,哪几句是重点,整个句子的声音形式是升还是降,是强还是弱,是急是缓这些都要细细品味,多多练习,告诉你一个朗

普通话课程标准(3次修订)

【 《普通话》课程标准 (适用于我校中职各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普通话》课程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旨在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使学生顺利通过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测试前培训课程。这是一门目的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的中心任务是结合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要求和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不仅能掌握普通话的基本知识,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发现自己普通话发音存在的问题,掌握普通话练习和提高的方法,并通过大量的训练获得普通话口语表达的基本技能、克服不良发音习惯,养成正确发音习惯。 1、以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为标准,介绍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有关知识,提高学生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认识。 2、从交流、交际以及就业成才的需求出发,让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成为学生的内心需求和自觉的行动。 3、以训练方法为突破口,使学生了解正音方法,从而通过自我训练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 ] 4、从正确的普通话发音习惯养成出发,建立标准发音的理念,坚持通过大量的听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基本知识,掌握普通话标准语音,在测试中达到相应的等级。 (二)、分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普通话语音基本知识。 (2)、重点掌握声母、韵母、声调、音变、朗读技巧、说话技巧。 @ (3)、掌握读单音节字词、读多音节词语、短文朗读、话题说话的方法。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使用标准语言的信念,勇于表达,善于表达。 (2)、了解口语表达的审美性和社会实践性,使学习与训练成为内心的需求和自觉的行为。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目标涉及的各教学内容: 单音节字词、多音节词语、短文朗读、话题说话。 ~ 实现目标的学习领域: 声母、韵母、声调、音变、朗读技巧、说话技巧。 一、必讲专题 专题1:普通话和普通话水平测试 1、介绍“普通话”以及“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意义和背景; 2、整体介绍“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测试方式、评分标准、测试流程; 3、普通话水平测试心理准备。 专题2:字词音读训练 >

普通话的语音标准和读音规范

普通话的 语音标准和读音规范 开头朗读: 颈椎针灸拓片叨扰刹那 创伤提防禅让曲阜炮制 下载处方匕首尽管供给 舍亲狩猎舷窗违背殷红 星宿荫蔽走穴生肖士大夫 力能扛鼎有求必应载歌载舞 量体裁衣按捺不住霓裳羽衣曲 说明: 普通话的语音标准,指语音体系方面的发音要求,是宏观的,系统性的;读音规范,指具体字词的正确读音,是微观的,个别性的。 确立语音标准是 民族共同语成熟的标志 一、普通话语音标准 1.普通话语音标准的确定 普通话的前身是民国时期的国语和明清时期的官话。官话的语音以北京语音为参照,但没有确切的语音标准。1924年确立国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这是汉民族共同语成熟的标志。 中华民国成立的当年,民国政府的临时教育会议就肯定了“国语”这个名称,并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国语。第二年又召开了有各省代表出席的“读音统一会”。会上各省代表意见不一,争论激烈。争论的焦点何在呢?原来,虽然大家都同意推广国语(官话),待到真要确定国语的语音标准时,才发现大家对官话的理解并不一致,并非所有的人都赞成官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王照等人互不相让,最后决定以北京语音为“基础”,同时吸收其他方言的语音特点,如区分尖团音和保留入声。所谓区分尖团音,就是原来在北京话里与“坚(jiān)”“强(qiáng)”同音的“尖”、“墙”要读成ziān 和ciáng;所谓入声,本是北京话里没有的,北京人、天津人、河北人、东北人、山东人、河南人、西北人根本就不会读入声字,南方方言里的入声字在北京话里早就“入派四声”了。国语要不要保留入声也是会议的争论焦点之一。会议从2月份一直开到5月份,可见国音之难产。最后无奈,会议以每省一票的投票方式决定了6500个汉字的逐个读音,后人称之为“老国音”。这种老国音是人造的南北方言的混合物,自然无法真正推行开来。这次会议还制定了拼写老国音的“注音字母(后人又称“注音符号”)”,这套“注音字母”一直用到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正式公布时。今天50岁

普通话发音技巧

普通话发音技巧 一、普通话的定义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二、普通话语音系统 主要包括声母、韵母、声调、音节,以及变调、轻声、儿化、语调等。 三、常见语音缺陷 1、声母发音部位不够准确,比如翘舌音不到位、没有鼻音或没有边音等。 2、韵母发音的缺陷多为合口呼、撮口呼的圆唇度不够,开口呼的开口度不够。 3、调值明显偏低或偏高。 4、第三声(上声)变调不准确。 5、基本没有轻声、儿化韵。 四、口部操(加强力度和灵活度) (1)唇部:喷、咧、撇、绕 (2)舌部:伸、弹、刮、顶、转 (3)颊部:扣(牙)、缩(舌)、屈(唇) 练习词语:山明水秀,心明眼亮, 张王李赵,更名改姓,风调雨顺, 兵强马壮 五、发音三要素: 出字(发音部位准确有力) 立字(拉开立起圆润饱满) 归音(趋向鲜明干净利索) 注意吐字归音。 深吸气,呼出匀,以气带声。 保护声带的办法:唱歌按摩,不要总喝水润嗓。 六、声母辨正 1、平舌声母和翘舌声母 普通话中翘舌声母的字比平舌声母的字要多很多,翘舌声母的字占平翘舌字总和的70%左右,所以要多记平舌声母的字。 2、平舌音(舌尖前音):z c s(舌尖向上门齿背接触) 造作zàozuò自尊zìzūn 祖宗zǔzōng 从此cóngcǐ 猜测cāicè 催促cuīcù 诉讼sùsòng 思索sīsuǒ松散sōngsàn 2、翘舌音(舌尖后音):zh ch sh r(舌尖向硬腭前部接触) 战争zhànzhēng真正zhēnzhēng制止zhìzhǐ 驰骋chíchěng抽查chōuchá超产chāochǎn 神圣shénshèng 事实shìshí舒适shūshì 仍然réngrán 软弱ruǎnruò忍让rěnràng 绕口令练习shi si 石狮子和涩柿子 树上结了四十四个涩柿子, 树下蹲着四十四只石狮子, 树下四十四只石狮子, 要吃树上四十四个涩柿子, 树上四十四个涩柿子, 涩死了树下四十四只石狮子。

说好普通话的技巧

说好普通话的技巧 语言是人类社会交际的工具,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人口大国,由于历史原因,人们在交际和交流中颇受方言隔阂和民族语言限制,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迅速发展,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对外交流日益频繁,汉语已经成为联合国法定的六种通用语言之一。使用和推广统一规范的语言文字已是时代提出的必然要求。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难道不更应该学好、说好自己的语言吗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的标准语。学习普通话,必须要求达到语音、词汇和语法三方面的规范。我校是一所中等职业学校,办学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脉搏、适应时代需求,所以也开设了普通话教学课程。作为一名普通话老师,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普通话教学的确属于那种看似容易实质难的一门学科,有些人会认为普通话教学就这样读读说说就可以了。但我认为如果真能讲出一口纯正流利的普通话绝非容易之事,但也别认为这太难根本办不到,所以我想和大家谈谈普通话学习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理论为先掌握基本要领 普通话的学习应把理论放在首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而不能盲目地、单纯地让学生跟着老师读。因为如果这样,学生根本不得其法,不知要领,就是一台“复读机”,也许此时他会读了,但彼时他又忘了。所以要认真学好声、韵、调的分类和发音方法,掌握常见的音变现象及规律,例如用图解、示范、听录音等方法教学生正确发音,直至能发标准音为止。比如,我们重

庆方言里没有翘舌音,而普通话里有很多,要改变平常的发音习惯,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多数学生发不准,这是一个教学重点,也是难点。要发准zh、 ch、 sh、 r,我就让学生看发音部位示意图,找准舌尖所处的位置——硬腭的前部,叫他们先把舌尖放上去,然后再发音;又如发后鼻韵母ing,有学生不是发不到位,就是发过了,发成了i+eng,这就需要反复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明白其发音要领:舌尖接触下齿背发i然后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道,同时舌根与软腭闭合,使气流从鼻腔透出,口形没有明显变化,动程不能太长,并且反复对比,多感受,克服语音缺陷。如此掌握了发音方法,学起来就容易多了。 二、着力训练突出重点。 听读练习,及时纠正的发音错误或缺陷,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挖掘资源,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电影、戏剧、曲艺以及与北方人接触的机会,学习普通话,模仿他们正确的发音,培养普通话的语感;走在街上,长长短短的广告词、大大小小的招牌,都是我们练习普通话的资源,让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是普通话练习之处,时时是普通话练习之时。 三、寻找方法加强记忆。 要说好普通话,掌握了正确的发音还远远不够,我们心里要有一本小字典,时常知道什么字发什么音,话一出口,标准的发音就条件反射地跟着出来了。这就需要记忆,特别是记上面讲到过的重点音的字词。有些记忆也是有方法可寻的。要记普通话里哪些字的声母是zh、ch、sh,哪些字的声母是z、c、s,有两种方法帮助记忆方法一:记少不记多。由于普通话里z、c、s声母的音节比zh、ch、sh声母的音节少,着重记住声母是z、c、s的字,剩

普通话教程(声母)

第一章 普通话声母发音要领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概念 1.定义:指音节开头的辅音。 2.数量:普通话共有21个辅音声母,还有一类是零声母。 例如:hǎo(好)这音节中辅音h ,ōuyu án (欧元)的开头就没有辅音,这叫做零声母。 3.构成特点: (1)一个声母只包含一个辅音。普通话中共用到了22个辅音,而普通话声母只有21个,所以有一个辅音不做声母,这就是ng ,例如:y īngxi ?ng (英雄)。 (2)不送气音和送气音成对出现:b -p 、d –t 、g –k 、z –c 、zh –ch 、j-q 。 (3)浊音声母共四个:m 、 n 、l 、r 。 二、分类 声母的不同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决定的。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一个声母在发音时都要同时受到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的制约,二者应结合起来。如下表: 浊 清 声带振动与否 不送气 送气 气流强弱 按发音方法 塞音 鼻音、边音塞擦音 擦音阻碍方式 声母(分类) 按发音部位 唇齿双唇前舌根 舌面后中舌尖 下面我们将分析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以及根据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对声母所作的分类。 (一)发音部位:指发音时发音器官阻碍气流的部位。由于发音部位不同,就形成了不 (二)发音方法:指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

普通话声母的发音方法可以从阻碍的方式、声调是否颤动、气流的强弱等三个方面来考察。 1.阻碍的方式:指发音时,发音器官是用什么方式对气流形成阻碍的,气流又是采取什么方式克服这些阻碍的。 成阻:某些发音器官从静止状态转入发某个音的状态,形成特定的阻碍。 持阻:发音器官保持成阻时的位置,气管送出气流,形成阻碍的肌肉开始紧张。 除阻:形成阻碍的发音器官逐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以上三个方面是紧密统一、不可分割的。不同声母的发音在这三个阶段的作用是不同的。普通话声母的发音方法可以分为如下5种: 2.声带是否颤动:指发音时,是否要振动声带。同是声母,在发音时有的要振动声带,有点不振动,由此可以把声母分为浊音和清音两类。 发音时声带振动的叫浊音,声带不振动的是清音,普通话21个辅音声母中,只有m、n、l、r四个浊音,其余都是清音。 3.气流的强弱:根据发音时气流的强弱情况,可以吧普通话中的塞音和塞擦音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2类。 有强气流冲出的叫送气音(6个): p、t、k、q、c、ch; 没有强烈气流冲出的叫不送气音(6个) b、d、g、j、z、zh。 普通话声母总表

普通话课程标准

《普通话》课程标准 1、前言 1.1 课程标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航空服务、文秘、旅游、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中职学校各专业应该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本课程是训练普通话口语表达的实践性课程,应着重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本课程的中心任务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地讲授普通话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结合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要求和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不仅能掌握普通话的基本知识,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发现自己普通话发音存在的问题,掌握普通话练习和提高的方法,并通过大量的训练获得普通话口语表达的基本技能、克服不良发音习惯,养成正确发音习惯。要求学生必须达到国家普通话测试等级(二级乙以上)的规定级别,为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从事相关职业打好基础。 1.2 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根据普通话测试大纲规定的内容,按照“以测促训,以训保测”的原则,通过训练促进学生普通话普及与提高的一门课程。它是服务类专业的综合技能训练课,旨在培养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本课程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特点。教

学中重点应放在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上。 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要精讲,实践教学要充足,让学生在大量的练习过程中掌握语言的运用技能。以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为标准,介绍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有关知识,提高学生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认识。从交流、交际以及就业成才的需求出发,让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成为学生的内心需求和自觉的行动。以训练方法为突破口,使学生了解正音方法,从而通过自我训练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从正确的普通话发音习惯养成出发,建立标准发音的理念,坚持通过大量的听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162时课。 2、课程目标 通过《普通话》的学习,教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掌握普通话语音基本理论和普通话声、韵、调、音变的发音要领,具备较强的方音辨别能力和自我语音辨正能力,能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职场口语交际。同时,针对普通话水平测试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使学生能顺利地通过测试并达到二级乙等的等级标准。 2.1 知识目标 ●普通话语音基本知识。 ●重点掌握声母、韵母、声调、音变、朗读技巧、说话技巧。 ●掌握读单音节字词、读多音节词语、短文朗读、话题说话的方法。 2.2 技能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