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节培养孩子的爱
体现母爱的细节描写

体现母爱的细节描写
母爱是世上最伟大的爱之一,它是一种无私的爱,母亲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默默地付出。
以下是一些体现母爱的细节描写:
1. 细心的照顾:母亲总是会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关心和照顾。
比如,在孩子生病的时候,母亲总是会拿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孩子,帮助孩子康复。
2. 不断的支持:母亲总是会在孩子需要支持的时候给予鼓励和帮助。
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在生活中,母亲总是会给予孩子最真挚的支持和鼓励。
3. 无私的付出:母亲总是会把孩子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无私地为孩子付出。
比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母亲会为孩子省吃俭用,让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
4. 严格的教育:母亲会为孩子设定正确的人生目标,并不断地引导孩子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母亲会进行适当的惩罚和教育,帮助孩子成长。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母亲的爱是必不可少的。
母亲们常常默默地为
孩子付出,不求回报,只为了让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母爱,感恩母亲的无私付出。
爱的教育的细节描写的句子

爱的教育的细节描写的句子1. 爱的教育是一种温暖而关怀的教育方式,它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和人格发展。
2. 在爱的教育中,家长和教师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以身作则,用爱心和耐心引导孩子成长。
3. 爱的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挑战和困难。
4. 爱的教育强调尊重和理解,教会孩子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5. 在爱的教育中,教师会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给予他们充分的表达空间,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视。
6. 爱的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教会他们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7. 爱的教育强调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8. 在爱的教育中,教师会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才能。
9. 爱的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教会他们团队合作和分享的重要性。
10. 爱的教育强调培养孩子的品德和价值观,教会他们诚实、宽容和正直的道德准则。
爱的教育是一种温暖而关怀的教育方式,它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和人格发展。
在爱的教育中,家长和教师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以身作则,用爱心和耐心引导孩子成长。
爱的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挑战和困难。
爱的教育强调尊重和理解,教会孩子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爱的教育中,教师会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给予他们充分的表达空间,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视。
爱的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教会他们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爱的教育强调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爱的教育中,教师会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才能。
爱的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教会他们团队合作和分享的重要性。
爱的教育强调培养孩子的品德和价值观,教会他们诚实、宽容和正直的道德准则。
以上是关于以爱的教育的细节描写的句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老师关爱孩子的行动

幼儿园老师关爱孩子的行动幼儿园老师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他们的“第二位家长”。
孩子在幼儿园中度过了人生中最初的几年,他们的生活和成长离不开幼儿园老师们的关爱和教导。
因此,幼儿园老师关爱孩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幼儿园老师的关爱表现在很多方面,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到教育方式上的改变,都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老师们的关心和爱护。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介绍幼儿园老师关爱孩子的行动。
1.日常生活中的关爱在幼儿园中,幼儿园老师是孩子们的生活指导者和见证者,他们通常会与孩子一起度过一整天的时间,因此对于孩子的生活细节和健康习惯,老师们有着更深入的了解和更多的关心。
1.1 饮食指导幼儿园老师会关注孩子的饮食健康和均衡,会注意孩子是否有偏食、挑食等问题,及时给予指导。
老师们会鼓励孩子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炸食品,富含营养的饮食习惯和均衡的膳食结构,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成长发育。
1.2 卫生与安全指导幼儿园老师还会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进行卫生与安全方面的指导,指导孩子在饮食、洗手、穿衣、洗漱等方面的好习惯。
例如,老师会通过播放儿歌,引导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教孩子如何正确洗手。
在睡前,老师会提醒孩子洗漱并检查床铺的卫生,保障孩子的睡眠环境。
1.3 心理关爱除了生活卫生与健康教育,幼儿园老师还会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心理关爱。
老师要留心孩子的情绪变化,关爱他们的情感需求,创造安心的学习环境。
例如,老师会在孩子生日前特别安排庆祝活动,倾听并记录孩子的故事,提供温馨舒适的学习场所,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2.学习中的关爱在学习中,幼儿园老师也会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引导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2.1 个性化引导幼儿园老师需要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充分发掘孩子的潜能。
例如,针对内向孩子和活泼孩子,老师需要提供不同的引导方式,照顾到孩子自我价值感和成就感的建立。
老师还需要关注孩子学习上的困难,及时开展针对性的辅导和帮助。
2.2 亲子关系的搭建幼儿园老师还需要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协助家长关注孩子的成长发展,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
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间

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间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间曾在学生时代就无数次梦想,自己成为教师以后的种种。
当我真正走上三尺讲台那一刻,我深感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梦想也终究是梦想。
一年来的班主任工作中,遇到过各种琐碎甚至手无举措的事情,事后我总在反思自己,究竟自己该如何去做,如何去改良,才能让自己的工作做到得心应手,渐渐地我发现,要想真正做好班级工作,就应该让学生感受到父亲的威严和母亲的关爱,而这两种身份的转换就全依赖于班主任一人。
严在当严处。
对待一年级的孩子,要扮演好一个“父亲〞的角色。
我们都知道一年级的孩子生性好动,而且不懂规矩,大毛病没有,小毛病常犯。
经验告诉我,多说无用,孩子大多当时信誓旦旦的保证,接下来就又恢复“本质〞了。
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自控能力差以及分辨对错能力的缺乏,所以开学第一天,规定班级纪律,明确学生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一旦做错了,对应的处分措施。
让学生清楚认识到,小学和幼儿园的不一样,逐渐培养孩子的纪律意识。
班规有了,接下来就是实施,班主任管理班级,一定要公允,要一碗水端平,即是说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尤其是奖惩方面,对好学生和后进生应使用一个标准。
通常好学生易受到偏爱,而后进生常使老师产生偏见,如处理偏颇,那么会助长好学生的坏习惯,压抑后进生的上进心。
“一视同仁,公平公正〞这是我处理班级事务的准那么,培养孩子一个正确的选项是非观,这是“班爸〞的首要责任。
在我的眼中,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时,没有好坏学生之分,只有对与错的事实。
班长李梦涵课间欺负其他女生,被我得知后,在全班面前批评了她的这种行为,她显得很不快乐,整节课都闷闷不乐。
课间,我让她到办公室找我,她低着头离我远远地,我心里很清楚,她是觉得我让她在全班面前出丑了。
我拉她走到我面前,我轻生地问:“你知道老师为什么选你当班长吗?〞她抬头看看我没说什么。
“是因为在开学初,老师感觉你是一个乐观开朗,喜欢帮助别人的人,班长的责任是什么,首先就是给大家树立一个好典范,难道是欺负人的典范吗?〞她狠狠地摇摇了头,一本正经的说:“老师,我知道错了,我一定改。
母亲辛苦养育孩子的细节

母亲辛苦养育孩子的细节《妈妈的爱,无尽的付出》从我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妈妈就像是变成了一个不知疲倦的超人,她的生活就围绕着我转呀转。
小时候,我总是挑食,这也不吃那也不吃。
妈妈为了让我能多吃一点,每天都变着法儿地给我做饭。
她会在厨房里忙活半天,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记得有一次,我特别想吃饺子,妈妈二话不说,就开始准备起来。
她先去菜市场挑选最新鲜的蔬菜和肉,回来后洗菜、切菜、调馅,忙得不可开交。
我在客厅里玩着玩具,时不时地跑过去看看。
“妈妈,好了没呀?”我着急地问。
“快啦快啦,小馋猫!”妈妈笑着回答我。
等饺子终于端上桌,我大口大口地吃着,妈妈看着我满足的样子,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她自己都还没来得及吃上一口,就忙着问我:“好吃吗?宝贝。
”这难道不是妈妈的爱吗?生病的时候,妈妈更是一夜一夜不合眼地照顾我。
那次我发了高烧,整个人迷迷糊糊的。
妈妈一会儿给我量体温,一会儿用湿毛巾给我擦身子降温,一会儿又给我喂药。
她的眼睛里满是担心和焦虑,“宝贝,你快点好起来呀,妈妈真希望生病的是我,而不是你。
”她不停地在我耳边轻声说着。
那一晚,妈妈就像守护天使一样,一刻也没有离开我的身边。
妈妈不仅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在学习上也对我十分严格。
当我做作业遇到难题想要放弃的时候,妈妈总是鼓励我:“加油,宝贝,再想想,你一定能行的!”她会坐在我旁边,耐心地给我讲解,直到我完全明白为止。
有时候我会觉得妈妈太严厉了,心里还会有点小抱怨。
可当我看到自己的成绩一点点进步,才明白妈妈的苦心。
这难道不是妈妈对我的爱吗?每天早上,妈妈总是第一个起床,为我准备营养丰富的早餐。
她会轻轻地叫我起床,帮我整理好书包,送我去上学。
放学的时候,妈妈又会早早地等在校门口,看到我出来,她的脸上立刻绽放出笑容。
“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她总是这样问我。
妈妈为了我,放弃了自己很多的爱好和休息时间。
她以前很喜欢逛街买漂亮衣服,可现在为了照顾我,很少有时间去了。
爱孩子的十大方法

一、要用爱的目光注视孩子。
爱的目光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养分。
二、要用爱的微笑面对孩子。
爱的微笑是爱的语言,今天,很多爸爸妈妈和老师都不会笑了。
三、要用爱的眼睛发现孩子。
发现孩子的长处,发现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有什么不一样。
孩子是需要发现的。
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发现自己的孩子。
四、要用爱的耳朵倾听孩子。
一说教育,就谈起了说,认为说是非常重要的,其实听比说还重要。
人长了两个耳朵一张嘴,要多听少说。
家庭教育中缺少的就是倾听,其实父母送给孩子最重要的礼物就是听孩子说。
听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孩子很了不起,他们很有才干。
五、要用爱的语言激励孩子。
今天孩子什么都有了,衣服也有了,房子也有了,钱也有了,车子也有了,但是,就是没有爸爸妈妈激励的语言。
六、要用爱的渴望调动孩子。
爱是产生在渴望之后的。
今天的孩子没有了渴望,也就没有了快乐。
我们小时候渴望过年吃点好吃的,过节穿件新衣服。
现在的孩子平常吃的都和过年一样,平常穿的就跟过节一样。
所以,什么都准备好了,孩子也就没有了渴望。
七、用爱的细节感染孩子。
真正的爱是细节的爱,润物细无声啊。
八、用爱的管教约束孩子。
爱不是溺爱,不能放纵,一定要有管束。
管束就是一种真正的爱。
管束孩子第一点绝对不允许任何孩子对自己的父母不礼貌;第二点就是不要让一个无理取闹的孩子得到任何好处。
九、用爱的胸怀包容孩子。
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
我觉得天下最大的心灵就是父母的心灵,父母的心灵要包容世界、包容一切,当孩子犯了错误,不要说“你给我滚出去”,如果他滚出去,他就真的成了罪犯,因为你是他的父母,他即使犯了罪,永远是你的孩子。
所有的家长应该把家庭变成一个港湾。
十、把爱的机会还给孩子。
爱孩子是满足感,接受孩子的爱是幸福感。
做母亲的、做父亲的,你接受过孩子给你的爱吗?爱是一个口袋,往里装是满足感,往外拿才是成就感和幸福感。
如果你真爱孩子,就要把爱的机会还给他们,让他们从小懂得爱别人。
母亲关爱孩子的细节描写

母亲关爱孩子的细节描写1. 妈妈的爱就像春天的细雨,润物无声。
每天清晨,当我还在睡梦中时,她已经轻手轻脚地起床,为我准备早餐。
那轻微的厨房响动,就像一首温柔的晨曲。
2. "小懒虫,该起床啦!"妈妈的声音总是那么温暖。
她会轻轻拍拍我的被子,像哄小猫咪一样把我唤醒。
我迷迷糊糊睁开眼,就能闻到香喷喷的豆浆和刚出锅的包子香。
3. 记得有一次我发烧到39度,妈妈整整三天没合眼。
她就像守护天使一样,每隔两小时就摸摸我的额头,轻声问我:"还难受吗?要不要喝水?"那双布满疲惫却依然温柔的眼睛,至今想起都让我心疼。
4. 下雨天上学,妈妈总会提前帮我把雨伞放在书包里。
她会说:"记得带伞哦,下雨天路滑,走路要小心。
"这样的叮嘱,简单却充满关爱。
5. 每次考试前,妈妈都会给我准备我最爱吃的核桃仁,说是补脑的。
其实我知道,她是想用这种方式给我加油打气。
考完试回家,不管成绩好坏,她总会先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
6. "妈妈,这道题我不会做。
"我苦恼地挠头。
"没关系,我们一起想办法。
"她会放下手中的活,耐心地陪我一题一题地攻克难关,直到我完全理解为止。
7. 寒冷的冬天,妈妈总会提前把我的校服放在暖气片上烤热。
穿上暖烘烘的衣服,就像被妈妈的爱包裹着,特别温暖。
8. 我的书桌上总是整整齐齐的,这是妈妈每天都会帮我收拾。
她说:"整洁的环境才能学习得更好。
"其实我知道,这是她的又一个小小心意。
9. 运动会那天,我在跑道上看到了举着相机的妈妈,她穿梭在人群中,只为抓拍我每一个精彩瞬间。
虽然最后照片有点糊,但那是世界上最珍贵的记忆。
10. 生病吃药时,妈妈总会想出各种"花招"。
她会把苦药藏在蜂蜜里,还会准备我爱喝的果汁。
"乖,吃完药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她总是这样安慰我。
11. 有时候我赖床不想起,她会假装生气:"再不起床,太阳都要晒屁股啦!"然后又忍不住笑出来,这样的场景每次都让我又好气又好笑。
人民日报教育孩子金句

人民日报教育孩子金句
人民日报关于教育孩子的金句有:
1. 教育孩子,首先要细心。
细节决定成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要认真关注每一个细节,从小事做起,做好每一件小事,积累起来就成为大事。
2. 教育孩子,要学会耐心。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的耐心陪伴和等待。
不要期望孩子一夜之间长大,要有耐心地引导他们,逐步成长。
3. 教育孩子,要懂得尊重。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个性,理解他们的需求,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被理解。
4. 教育孩子,要传递爱。
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充满爱的教育才能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幸福。
我们要向孩子传递爱,让他们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
5. 教育孩子,要激发梦想。
梦想是孩子成长的动力,我们要激发孩子的梦想,鼓励他们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标,成为有追求的人。
6. 教育孩子,要培养好习惯。
好习惯是孩子成功的基石,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如勤奋、自律、诚实等,让他们受益终身。
7. 教育孩子,要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
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孩子,让他们学会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8. 教育孩子,要关注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孩子成长的基石,我们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让他们健康成长。
9. 教育孩子,要注重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是孩子成才的关键,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如学习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等,让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细节培养孩子的爱心“爱心”是人类教育一个永恒的主题。
对父母的孝心、对他人的关心、对弱者的同情心、对社会的责任心……是其基本内容。
一个从小就懂得关心父母、爱护他人的孩子,也一定会是一个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长大后才能热爱祖国,关心爱护周围的一切。
而一个有爱心的人,他也能与更多的人合作,获得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多的成功。
因而冰心老人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
”对小学生应该怎样进行爱心教育呢?在学校教育中有一句经典的话叫“细节决定成败”。
对小学生的爱心教育也应该这样: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情、小细节抓起,让孩子感受到什么是爱,怎样去爱,爱与被爱的幸福,这样从内心深处触动了孩子的思想,“爱”的种子才会在孩子心里生根发芽。
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怎样从细节处培养孩子的爱心。
一、在家庭生活中寻找细节,培养孩子对父母的孝心。
孝心,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以促使家庭和睦,温馨幸福。
有人调查,三代同堂的家庭,如果中间一代孝敬长辈,孩子就会懂得孝敬父母、祖辈,家庭中不仅长幼有序,而且互相关心,互相宽容,呈现一种和乐融融的气氛,对每个人的身心发展都是有利的。
培养孩子的孝心,家长责无旁贷。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
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的道德养成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有些孩子不孝敬长辈就是受父母影响的结果,父母虐待老人,孩子就会一一效仿;父母尊长敬老,孩子也会关爱长辈。
相信很多人都会记得中央电视台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个小男孩看到劳累了一天的妈妈下班回家后,给姥姥洗脚,陪姥姥说话,于是,他也偷偷打来一盆水,端到妈妈跟前,轻轻地说了句:妈妈,洗脚。
这让疲惫不堪的妈妈感慨万分,也让许多有心的父母感叹不已。
作为一年级孩子的班主任,在第一次家长会上,我便和各位家长进行了沟通,请他们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做好孩子效仿的榜样,以自己的行动来表示对老人的孝敬:饭好后先叫老人吃饭;买东西时不要忘了家里的老人,老人生病了要关心,对老人说话要轻言细语……同时,家长还应该给孩子提供实践的机会。
让孩子帮着分担家里的一些事情,如拿碗筷、擦桌椅、倒垃圾等;长辈身体不舒服或生了病,让孩子去问候安慰,主动给长辈倒茶递水。
遇有为难的事情,讲给孩子听,让他一起出主意想办法。
久而久之,孝心会在孩子身上扎根。
在学校里,我们也经常开展一些活动,培养孩子对长辈的孝心。
如:给孩子讲古今历史上孝敬老人的典故,让孩子知道孝敬长辈是人类社会推崇的美德;让孩子带着鸡蛋当一天“鸡妈妈”,体会妈妈十月怀胎的艰辛,知道父母养育自己的不易;在“三八”妇女节、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开展“我为妈妈洗次脚”“我为爸爸捶捶背”“我为爷爷唱首歌”等活动,使孩子感受到爱与被爱的幸福,由衷表达对长辈的敬爱之情……对孩子在家里表现出来的爱心,我们又通过家校联系本、表扬台、欣赏条及时地传达给班上的其它孩子,这种互相欣赏、互相学习的氛围,更强化了孩子尊老爱幼的优良行为,同时也有利于班级形成了团结友爱的班风。
二、在生活中寻找细节,教育孩子对弱者要有同情心。
这里说的弱者,是指生活需要帮助的一切事物,如需要喂养的小动物,需要爱护的花草树木,需要帮助的残疾人等。
由于孩子的日常生活大多在学校、家庭两点之间穿梭,他们接触社会的机会少,因此教师应抓住每一个教育的瞬间,用一个个典型事例,让学生分清是非,从而在脑海中永远树起“爱护弱者”这面大旗。
故事之中明道理。
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他们从小就喜欢看动画片,喜欢听童话故事。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故事中许多事物被拟人化,都具有了人的情感,会说,会笑,会唱,会跳,在这些故事中,他们是那么可爱。
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教师就应抓住这一点,给他们讲童话故事,陪他们看动画片,让孩子们从故事中感受到,周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如慈祥的老树爷爷,憨厚的桌子哥哥,活泼可爱的金鱼妹妹,它们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我们的地球才会充满了生机。
如果只有人类生活在地球上,该是多么孤单呀!当孩子们明白了这些道理后,我又从以下方面进行引导:爱护书本我能行。
孩子刚进入小学时,对什么都充满了新奇感,对新课本总是爱不释手,这里翻翻那里瞧瞧,等新鲜感一过,有些孩子的书本已经面目全非:这里被写了字,那里被画了画,这页翘了角,那页卷了边,弄得书本伤痕累累。
针对这一点,我先给孩子们讲了一个《书本娃娃哭了》的故事,告诉孩子们,书本娃娃是有生命的,它的脸儿弄脏了,身子受伤了,它多难过呀!它说,如果谁把我的脸儿洗得干干净净,我就和他做朋友。
然后我又拿出剪好的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说:“笑脸娃娃是干净的书本娃娃,哭脸娃娃是肮脏的书本娃娃,你想和谁交朋友呢?”不用老师多讲什么大道理,孩子们马上行动起来,把书本清理一番,书本娃娃很快就变了样。
在班上,我们经常开展评比,谁的书本爱护得好,就可以得到一枚笑脸奖章。
用同样的道理,我又教会了孩子要爱护课桌椅,爱护教室门窗,爱护身边的花草树木,爱护公园里的公用设施等。
在孩子们眼里,这些东西都是有生命的,我们怎能不去爱它呢?动物是我好朋友。
喜欢小动物,这似乎是小学生的天性。
从这一点上,正好培养孩子怜惜爱护小生命的意识。
最初,我们在教室里养了两只金鱼,孩子们很喜欢它,下课总爱跑到讲台前驻足观看,或是跟它讲悄悄话,或是给它喂食,那溢于言表的怜爱之情真让人动容。
但好景不长,由于天气逐渐转热,两条小金鱼相继死去了。
孩子们感到十分难过,总是唉声叹气的。
趁此机会,我鼓励孩子们在家养小动物,当好小动物的主人,把自己积累的经验向大家交流交流。
过了几天,果然有同学告诉我,“老师,我的小乌龟喜欢吃肉”“老师,我也养了两条金鱼”“老师,奶奶家的小狗好可爱哟。
”……听到这样的话,我总是说:“你真是有爱心的孩子!”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他们并不懂得保护动物的大道理,但这种与小动物朝夕相处培养起来的感情,会让他爱乌及屋地喜欢上其他动物,进而喜欢他身边的一切有生命的东西。
在这种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一定不会做出用硫酸泼狗熊、把小猫的眼睛戳瞎这种惨无人道的事。
残疾同学人人爱。
在一个集体中,总会存在一些身体或智力上有残疾的孩子,这种孩子在班上有没有尊严,这也是衡量一个班级有无爱心的标尺。
在我们班就有这样一个孩子:年龄只有六岁,身体却有五十多公斤,智力也明显低于同龄孩子。
对这样一个身心都有残疾的孩子,作为班主任老师的我,总是时时处处关心他鼓励他。
帮他拉拉衣服,整理书包,给他讲故事,和他做游戏,上课一发现优点就表扬他,哪怕他回答问题是错的,我也能从他的声音洪亮、站得端正、敢于答问这些方面表扬他。
虽然这个孩子成绩很差,但在老师的影响下,没有一个同学歧视他,他在班上过得很快乐。
同学们喜欢跟他玩,拉着他去排队做操;领着他上厕所,有别班同学欺负他时,马上有同学来告诉老师或是把他领回教室。
而且从孩子们的日记和家长的口中,我也了解到,很多孩子在公共汽车上能给别人让座,给残疾人拿钱、买东西,动员家长帮助有困难的人……不知不觉中,一个残疾同学教会了孩子们许多做人的道理。
三、在成长中寻找细节,教育孩子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在一个物质日益富足,科技日益发达的社会,人的生命似乎变得越来越脆弱。
有学者在2000年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美精神病学术会议上指出,自杀已成为我国青少年非正常死亡的第一原因,而且青少年自杀明显呈低龄化趋势,其中最小的年仅9岁。
而2004年春季,“马加爵惨案”的发生更是震惊全国,更让我们教育者怵目惊心。
如果把这还是看作心理问题,仅仅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那是十分肤浅的。
其实,追根溯源,这是一个对生命的认识问题,只有极度漠视生命把生命当儿戏的人,才会干出灭绝人性的惨事。
从小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已刻不容缓。
让孩子懂得生命的宝贵对于很多孩子来说,他只知道自己是妈妈生出来的,至于妈妈在怀孕、养育自己的过程中,会经历哪些困难,会遇到哪些波折,他可能很少去了解。
对孩子进行关爱生命的教育,首先就得让孩子知道自己的生命是来之不易的,从而懂得生命的宝贵。
一是请母亲配合学校的教育,向孩子讲述自己在怀孕中身体、心理的变化,如上楼梯困难,不能负重,弯腰拾东西很吃力,吃东西呕吐,生病后不能随便吃药,小腿会肿胀等,让孩子明白为了自己的出生,妈妈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二是通过“当一天护蛋妈妈”“负重爬楼”等活动,让孩子在情境中体会到,要做好一名护蛋大使是多么不容易,随时随地都要留意到周围的情况,生怕出现什么意外。
而我们在妈妈的肚子里时,就像那枚小小的鸡蛋,是那么脆弱,那么单薄,在两百多天的日子里,妈妈要付出多少辛劳和汗水呀!这样繁衍出来的生命,我们有什么道理不去珍惜它呢?三是让孩子留意寻找自己成长的足迹,如对比不同时期的照片,看看自己是怎样一年一年长高的;和父母交流摆谈,回忆成长中记忆犹新的事;寻访周围的亲友,了解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苦努力。
这种对比、寻访、回忆,能让孩子从一些平常的事件中,感悟出自己生命的来之不易,从而珍惜自己的生命。
让孩子明白生命的脆弱生命是最宝贵的,因为它来之不易,因为它很脆弱。
生命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不可替代,不能更新。
所以拥有了自然的生命后,我们就得精心爱护它。
如果孩子有亲友去世了,请家长带着孩子到医院太平间与遗体接触,同时告诉孩子,一个人的死亡对自己、对亲人意味着什么,轻践生命将会带来什么后果。
在这样凝重悲哀的氛围中,孩子一定会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残酷无情,从而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同时,我们还要教给孩子一些保护自己的安全知识:如在学校楼道上不横冲直撞,上下楼道靠右行,在人多的时候主动退让;不在马路上做有危险的活动,不突然改变行走方向,遵守交通规则,看信号灯行走等;这不仅是一个人文明礼貌程度的表现,更是爱护自己生命的安全保障。
我们还要教给孩子们一些安全自救的措施:如在社会上遇到歹徒、强盗时,千万不要莽撞逞强,要想办法脱身,主动把财物给他,往人多的地方走,拉住行人求救;在家里要正确使用水、电、气等,一旦发生危险,要及时报警,并进行力所能及的处理,如果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应该果断放弃。
对小学生来讲,发生意外时,最大的任务就是保全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让孩子关爱他人的生命。
一个健全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健康的情感态度,使自己的生命个体适应个人和社会需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人。
关爱生命,不只是关爱自己的生命,还要关爱他人的生命。
关爱他人生命有很多种表现形式:别人有困难时要给予帮助,不论是一句话或是一个眼神,都会让受助者铭记在心;当别人无心伤害了自己时,学会原谅别人,胸怀坦荡,不斤斤计较;尊重别人的人格,你可以不赞同对方的观点,但你不要嘲笑挖苦对方;与人和平共处,主动接受他人关爱的同时奉献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爱心。
……教育孩子必须从小抓起,只有从小在细节处培养孩子的爱心,让孩子懂得关心爱护父母,关心爱护他人,关心爱护自己,长大后才能关心爱护祖国,关心爱护周围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