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1.6反比例一练一练六练习课件浙教12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6.反比例(二) 浙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6.反比例(二) 浙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6.反比例(二)一、单选题1.成反比例的两种量在变化时的规律是:它们的一定。

()A. 和B. 差C. 积D. 商2.小明拿一些钱去买铅笔,单价和购买的数量()。

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成比例D. 无法确定3.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成比例D. 不成反比例4.表示c和a成反比例关系的式子是( )。

A. ca=15B. c=aC. c+a=0D. c-a=05.下列各式中,a和b成反比例的是()。

A. a× =1B. a×8=C. 9a=6aD.6.下面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圆锥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 )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成比例二、判断题7.人的体重和身高不成比例。

8.做一批零件,已做的个数与未做的个数成反比例.9.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10.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一定,那么它的高和底面周长成反比例.11.铺地面积一定,方砖面积和所需块数成反比例。

三、填空题12.书的总册数一定,每包的册数和包数成________比例;小麦每公顷产量一定,小麦的公顷数和总产量成________比例。

13.圆柱体侧面积一定,其底面半径和高成________比例。

14.在速度、路程和时间这三个量中,如果________一定,________和________成正比例;如果________一定,________和________成反比例。

15.8÷x=y:7,x和y成________比例关系。

16.三角形的________一定,它的底和高成反比例。

四、解答题17.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你能举一个反比例的例子吗?18.给一间房子铺地,如果用边长6分米的方砖,需要80块。

如果改用边长8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五、综合题19.同学们做早操,每行站的人数与站的行数关系如下:(1)写出几组对应的行数和每行站的人数的乘积,并比较它们的大小.(2)这个乘积表示什么意义?用关系式表示它与以上两种量之间的关系。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1.6反比例丨浙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1.6反比例丨浙教版
3+9=12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44 132 120 108 96 84 72 60 48 36 24 12
+ 1 2 3 4 5 6 工具所 需时间如下,请把表填完整。
速度/千米 10
时间/时
12
40
80 …
3
1.5 …
观察上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1)表中有哪两个量? (2)路程是怎样随着时间变化的? (3)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分
别是多少?比值是多少?
速度是10,时间是12;
速度扩大,
速度缩小,
所需时间缩 速度是40,时间是3; 所需时间扩
小。
大。
速度是80,时间是1.5;
速度和所需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所需时 间是随着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速度和所需时间的积总是一定的:
10×12=120 40×3=120 80×1.5=120
分的杯数/杯 6 5 4 3 2 … 每杯的果汁量/ml 100 120 15 200 300 …
(1)表中有哪两种量? 表中有每杯的果汁量和分的杯数两种量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1.6反比例(一) 浙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1.6反比例(一) 浙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1.6反比例(一)一、单选题1.与b成反比例的条件是()A. =c(一定)B. ×c=b(一定)C. ×b=c(一定)D. (一定)2.当两个变量成反比例关系时,所绘成的图是一条()A. z直线B. 曲线C. 折线3.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成比例4.已知a×b=8,那么a和b()A. 不成比例B. 成正比例C. 成反比例二、判断题5.总工作量一定,已经完成的工作量和没有完成的工作量,成反比例.()6.长方体的底面积一定,高和体积成反比例.7.判断对错.总工作量一定,已经完成的工作量和没有完成的工作量,成反比例.8.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变,它的底与高成反比例。

三、填空题9.若a×b=c ,则当c一定时,________和________成反比例。

10.(1)把一批化肥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的数量和份数成________比例.(2)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成________比例.11.有一本课外书,每天读的页数和读完这本书所需要的天数如下表:每天读的页数和读完这本数所需要的天数两种量成________比例.四、解答题12.下面表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说明理由.13.一批货物,每天运的吨数和需要的天数如下表.(1)写出几组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并比较积的大小.(2)说明这个积所表示的意义.(3)表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反比例吗?为什么?五、综合题14.下面是小红看一本故事书的情况.每天看的页数10 12 18 20 30 45 60需要的天数36 30 20 18 12 18 6(1)表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是怎样变化的?(2)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为什么?(3)如果小明也看同样的一本书,小明与小红每天看的页数的比是3:2,那么小明与小红看完这本书需要的天数的比是多少?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解答】a×b=c(一定),两个量的积一定,两个量成反比例关系。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课件(共16张PPT)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课件(共16张PPT)

什么是反比例关系?请同学们认真阅读。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 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 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 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 做反比例关系。
概念学习
把相同体积的水倒入底面积不同的杯子。 探究新知
x
y
k
杯子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杯子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成反比例关系吗?
他们两个量之间成反比例关系吗? 成反比例关系
B 不成反比例关系
课堂练习
x
y
(1)表中有哪两种量?它们是不是相关联的量? 是相关联的量。
(2)写出几组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并比较积的大小, 说一说这个积表示什么。表示这批货的总量。
300×1=150×2=100×3=75×4=60×5=50×6=300
A
成反比例关系
不成反比例关系
概念学习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一 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
xy=k(一定)
小明家的菜地里种了土豆和西红柿。
灵活运用
种土豆的面积和种西红柿的面积之间成反比例关系吗?
B
成反比例关系
不成反比例关系
小明根据天气穿衣服
小明看课外书 灵活运用
9.给一间长9m、宽6m的教室铺地砖,每块地砖的面积 与所需地砖数量如下表。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2.下表中x和y两个量成反比例关系,请把表格填写完整。
x和y两个量成反比例关 系,则反比例关系式xy
=k,再求出k=10。
课堂练习
3.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并说明理由。 (1)煤的数量一定,使用天数与每天的平均用煤量。 (2)全班的人数一定,按各组人数相等的要求分组,组数与每组 的人数。 (3)圆柱体积一定,圆柱的底面积与高。 (4)在一块菜地上种的黄瓜与西红柿的面积。 (5)书的总册数一定,按各包册数相等的规定包装书,包数与每 包的册数。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1.6反比例(一) 浙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1.6反比例(一) 浙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1.6反比例(一)一、单选题1.两个量成反比例的是( )。

A. 圆柱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与高B. 看一本书,已看的页数和剩下的页数C. 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D. 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2.下面题中的两个关联的量()六年级(3)班的小组数和每组人数.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成比例3.圆柱体体积一定,()和高成反比A. 底面半径B. 底面周长C. 底面积二、判断题4.判断对错.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与宽成反比例.5.被减数一定,减数和差成反比例。

6.可以看出,每天的用油量和用油天数成正比。

7.判断对错圆锥体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三、填空题8.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成________比例。

9.两个量成反比例关系,如果用图象表示这一关系,图象是________线.(直、曲)10.张强从家到工厂,骑自行车的速度和所需的时间________反比例。

(填“成”或者“不成)11.总价一定,数量与单价成________比例四、解答题12.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你能举一个反比例的例子吗?五、综合题13.加工一批零件,每小时加工的个数与所需时间如下表。

(1)把上表填写完整。

(2)时间和路程成正比例吗?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A【解析】【解答】A,因为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当圆柱的体积一定时,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B,因为已看的页数+剩下的页数=这本数的页数(一定),这里是和一定,表示积一定,所以不成比例;C,圆的周长÷它的直径=π(一定),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成正比例;D,总价÷数量=单价,当单价一定时,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故答案为:A.【分析】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关系式表示:xy=k(一定),据此判断.2.【答案】B【解析】【解答】六年级(3)班的总人数=小组数×每组人数,总人数一定,因此小组数和每组人数成反比例关系。

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反比例的练习PPT课件

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反比例的练习PPT课件
1
39 5 = 7.8
62.4 = 7.8
8
钢材体积和质量成正比例。
根据每个表中对应数量之间的关系,判断哪些量成正比例,哪些 量成反比例,哪些量既不成正比例,也不成反比例。
小海的年龄/岁 小海的身高/厘米
10
11 12
140 143 150
小明的年龄和身高不成比例。
根据每个表中对应数量之间的关系,判断哪些量成正比例,哪些量成 反比例,哪些量既不成正比例,也不成反比例。
圆的直径(厘米)
1
2
3
圆柱的周长(厘米)
3.14 6.28 9.42
3.14 = 3.14
1
6.28 2 = 3.14
9.42 3 = 3.14
圆的直径和周长成正比例。
下面的图像表示一幅地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
实际距离/厘米
8
7 6 5 4 3 2 1 0
40 80
120 160 200 240 280 实际距离/米
苏教版 数学 六年级 下册
正比例和反比例
正反比例的练习
第六单元 第4课时
主要内容
1. 进一步认识正、反比例的意义,了解正、反比例的区别和联系,更好地把 握正、反比例概念的本质。 2.进一步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各种量之间的比 例关系,能根据相关条件直接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提高对成正、反比例 关系的判断能力。
【重点】认识正、反比例的区别和联系。 【难点】根据相关条件直接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什么样的两个量成正比例,什么样的两个量成反比例? 这节课我们就来做相关练习。
小组交流: 1.回忆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 2.说说正比例和反比例的联系。 3.怎么判断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反比例(二)浙教版(共13张PPT)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反比例(二)浙教版(共13张PPT)

关系。请把表格填写完整,并说说你分别发现了什么。(单位:cm)
表1
表2
6 8 1 24 8 6 4 3 22 1
5 678 987 65 4
表1和表2中,长方形相邻两边边长之间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长方形相邻两边边长的积一定, 相邻两边边长成反比例。
长方形相邻两边边长的积不是一 个确定的值,相邻两边边长不成 反比例。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1.7 反比例(二)|浙教版 (共13张PPT)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1.7 反比例(二)|浙教版 (共13张PPT)
3.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⑴行驶的路程一定,车轮的周长与车轮需要转动的圈数。 成反比例 ⑵一个人跑步的速度和他的体重。 不成反比例 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成反比例 ⑷笑笑从家步行到学校,已走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 不成反比例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1.7 反比例(二)|浙教版 (共13张PPT)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1.7 反比例(二)|浙教版 (共13张PPT)
通过今天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1.7 反比例(二)|浙教版 (共13张PPT)
两边边长的变化关系,表2是周长为24cm的长方形相邻两边边长的变化
关系。请把表格填写完整,并说说你分别发现了什么。(单位:cm)
表1
6 864
8 1 24 3 22 1
表2
5 678 987 65 4
表1和表2中,长方形相邻两边边长之间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王叔叔要去游长城,不同的交通工具的速度和行驶所需时间如下。 你从表中发现了什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1.7 反比例(二)|浙教版 (共13张PPT)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1.7 反比例(二)|浙教版 (共13张PPT)

小学数学浙教版六年级下册《1.6反比例(一)2》课件

小学数学浙教版六年级下册《1.6反比例(一)2》课件
已知播种的总公顷数一定,就是每天播种 的公顷数和天数的积是一定的,所以每天播种 的公顷数和要用的天数成反比例。
2.运一批货物,每天运的吨数和需要的天数以下表。 根据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每天运的吨数 300 150 100 75 60 50
需要的天数 1 2 3 4 5 6
(1)表中有哪两种量?它们是不是相关联的量? 表中有每天运的吨数和需要的天数两种量。 它们是相关联的量。
2.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点? (1)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 也随着变化。
(2)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
1.华丰机械厂加工一批机器零件,每小时加工的 数量和所需的加工时间以下表。
工效(个) 10 20 30 40 50 60 …
时间(时)60 30 20 15 12 10 …
新知探究
2.用600张纸装订成同样的练习本,每本的张数 和装订的本数有什么关系呢?请你先填写下表。
每本的张数 15 20 25 30 40 60 … 装订的本数 40 30 24 20 15 10 … (1)表中有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吗? 表中有每本的张数和装订的本数两种量 (2)装订的本数是怎样随着每本的张数变化的? 每本的张数扩大,装订的本数反而缩小; 每本的张数缩小,装订的本数反而扩大。
需要的天数 1 2 3 4 5 6 (3)说明这个积所表示的意义。
这个积表示的是这批货物的总吨数。 (4)表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反比例吗?为何?
由于:
每天运的吨数×需要的天数=货物总吨数(一定) 所以:
每天运的吨数和需要的天数成反比例。
3.判定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并说明理由。 (1)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的烧煤量和能够 烧的天数。
数学浙教版 六年级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固练习 2.录入同一份稿件,四个人打字的时间和速度如下
表。
(4)李琼每分钟打70个字。不计算,从图中可以看 出她大约用多少分钟可以录完这份稿件? 35分钟。
巩固练习 3.下图是两个互相咬合的齿轮,看图回答问题。
(1)大齿轮转动时,小齿轮怎样转动?同时转动 (2)大齿轮和小齿轮在同一时间内转动,它们转过
8×150÷10 =1200÷10
=120(件) 答:每天应该做120件。
巩固练习
5.一间房子用每块面积为9平方分米的方砖铺地,至 少需要160块。如果用每块面积为36平方分米的方 砖铺地,至少需要多少块?如果用砖数是90块, 每块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怎样解答?
砖的面积/平方分米 9
36 ?
用砖数量/块
时间/分
30 40 60 80
速度/(9个/分) 80 60 40 30
(1)在下图中描点连线。
巩固练习 2.录入同一份稿件,四个人打字的时间和速度如下
表。
(2)打字的速度和时间有什么关系? 反比例关系。
(3)朱军录入这份稿件用了50分钟。不计算,从图 中可以看出他一分钟大约打多少个字? 50个字
巩固练习 3.下图是两个互相咬合的齿轮,看图回答问题。
(6)若大齿轮有100个齿,每分钟转90转。小齿轮 有36个齿,每分钟转多少转? 解:设小齿轮每分钟转x转。 36x =100×90 36x =9000 x =250 答:小齿轮每分钟转250转。
巩固练习
4.加工一批服装。
完成时间/天
6
8 12
160 ? 90
(1)哪两种量是相依变化的量? 砖的面积和用砖数量。
(2)哪一种量是不变量?房子的面积 (3)怎样找两种变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
回顾整理
今天你收获了什么?
的总齿数有什么关系?相等 (3)它们的转数是否相等?
不相等,大齿轮转数少,小齿轮转数多。
巩固练习 3.下图是两个互相咬合的齿轮,看图回答问题。
(4)哪个齿轮的转数少?哪个齿轮的转数多? 大齿轮转数少,小齿轮转数多。
(5)转过的总齿数、齿轮的齿数和转数这三种量中, 哪一种是不变量?另外两种量是什么关系? 转过的总齿数 反比例
浙教版6下第1单元
1.6 反比例(一) 练一练 六
巩固练习
1.已知x和y这两种量成反比例,把下表填写完整。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X 20 40 80 100 120 150 y 360 180 90 72 60 48
巩固练习
2.录入同一份稿件,四个人打字的时间和速度如下
表。
姓名
周红 陈强 王莉 张刚
工作效率/(件/天) 200 150 100
(1)完成表格。 (2)分别写出完成时间的比和工作效率的比。
6:8:12=3:4:6
200:150:100=4:3:2
你发现了什么?
巩固练习
4.加工一批服装。完成时间 Nhomakorabea天6
8 12
工作效率/(件/天) 200 150 100
(3)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如果需要10天完成,每天应该做多少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