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酸碱盐教案

常见的酸碱盐教案
常见的酸碱盐教案

一、完成下列表格:

2.浓盐酸、浓硫酸

4.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5.酸的化学性质:(酸的组成+ )

6.碱的化学性质(碱的组成+ )

7. 盐的化学性质(盐的组成:

+)

金属A+盐A→金属B+盐B(1)K、Ca、Na例外(2)(3)盐A

Fe+CuSO4

盐+酸→Na2CO3 + HCl——

九年级科学上册 1_6《几种重要的盐》教案 (新版)浙教版

几种重要的盐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盐的概念,了解某些重要的盐的性质和用途 ②学习物质鉴定和检验的方法,掌握 ⑵过程与方法: ①运用多媒体展示的方法介绍盐类 ②重在介绍盐的个性......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进一步掌握实验方法与实验技能 ②了解食盐对生命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学生对盐的定义未知,所以对盐的认识模糊,有一部分学生对前面的知识学的也不够扎实,因此学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重难点: ①教学重点: 碳酸钠、碳酸钙和食盐的用途 ②教学难点:了解某些重要的盐的性质以及常见的盐的溶解性 教学过程: 【导入】1.6 几种重要的盐(1) 【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课堂引入: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什么?――――生成水的同时,溶液里 剩下酸根Cl-离子和金属Na+离子,通过蒸发溶液,这两种离子就会结合结 晶析出晶体,也就是食盐晶体。 【讲授】【新课教学】 什么是盐 盐是酸跟碱中和的产物

出示图片, 几种常见的盐晶体:见瓶P22图1-25(注意:有的晶体不是盐,有的晶体是盐). 并强调盐并不仅仅是食盐。 绿柱石橄榄石锆石 二、几种盐的性质 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像这种含有一定数目水分子的物质称为结晶水合物。 △俗名:纯碱或苏打 △常温下,晶体暴露在空气中易风化,而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碳酸钠粉末 化学式为:Na2CO3 实验:往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剂,发现什么现象?―――溶液变红。 可见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 应用:碳酸钠可用来制造肥皂、洗涤剂以及在纺织工业上都利用它的碱性。 △碳酸盐的检验:加盐酸后能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练习:写出碳酸钾、碳酸钡、碳酸铜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 2、碳酸钙―――是一种难溶的盐CaCO3 △几种常见的形式 汉白玉大理石石灰石蛋壳贝壳 △用途:是重要的建筑材料(石柱或工艺品)、含有杂质而有美丽花纹的碳酸钙叫大理石、石灰石主要用途是生产水泥。 写出二氧化碳、碳酸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的方程式,并寻找两者相同之 处。 CO2+Ca(OH)2=CaCO3↓+H2O H2CO3+Ca(OH)2=CaCO3↓+2H2O 思考:怎样证明一块岩石是碳酸盐? 3、食盐NaCl △食盐的来源:主要来自海水晒盐、井水制盐 用途:食盐不仅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食物,而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制生理盐水(0.9%)―――0.9%的氯化钠溶液中的钠离子浓度跟人体内血浆中的钠离子浓度几乎相等,所以称为生理盐水。 思考:日常生活中常用食盐水清洗伤口,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设计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一)基本理念 ①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世界。积极探究化学奥秘,形成 持续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和日常生活的密 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③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设计思想 本课题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与社会的发展也不可分割。在教学设计中,密切注意联系社会实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中探索新知识,变枯燥为生动,把学习作为一种享受;另一方面,课程设计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大量的实物、录像、图片,让学生去感知、体验、对比,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本课题设计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介绍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掌握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方法;第二课时介绍粗盐的提纯以及复分解反应。 本课时介绍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以及碳酸根和 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本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用视频资料介绍学生熟悉的物质一一氯化钠的制取过程,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用丰富的表现形式保证学生的视听结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课堂活动,展现化学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采用学生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所了解到的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一些性质和用途。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须的化学知识、技能,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让学生体会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联,真正体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通过学生探究实验,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增强探究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使学生切实感受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参与意识,体现合作性学习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最后让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上网查询为我国制碱工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侯德榜先生的事迹,将化学知识 的学习和爱国主义教育融为一体。 二、教案设计 课题生活中常见的盐 授课人梁红肖何 学校重庆市第九十五初级中学

1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1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二、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 [教学目的] 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2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3掌握碳酸根离子检验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关系。 2酸、碱、盐的反应──复分解反应。 [教学时] 时 [教具准备] 、试管、碳酸钠、碳酸氢钠、盐酸、食醋、石灰水等。 [教学过程] (复习练习) (1)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

(2)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一、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用途 (展示图片、实物)请学生举例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演示盐酸腐蚀大理石实验)写出此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引入):比较碳酸钙(a3)、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化学式有何相似之处? (提问)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否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呢? 二、化学性质 1与酸反应 师生探究实验(2组): A组(老师演示):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B组(学生完成):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即本实验11-1),观察现象,填写下表:

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规律) 碳酸钙+盐酸 有气泡产生a3+2Hl=al2+2↑+H2 填写:碳酸钠+盐酸 填写:填写:填写:碳酸氢钠+盐酸 填写:填写:填写: (小结)碳酸根离子的检验: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若有气体生成,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此为碳酸盐。 (家庭小实验)厨房里的两只调料瓶中都放有白色固体,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精盐(Nal)、纯碱(Na23)中的某一种。请你利用家中现有的条将它们区分开来。简要叙述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2、与碱反应 (展示皮蛋图片引出下面的实验)(本实验11-2) 现象 化学方程式

酸碱盐教案

【课题】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1)【知识目标】 1、了解溶液的导电性 2、了解溶液的电离 3、了解电离方程式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抽象思维、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渗透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电离 2、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 教会学生根据宏观现象,进行微观本质的分析方法和逻辑推理力 【教学疑点】 溶液的导电和金属导电的本质区别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溶液的知识,这节课我们看一看溶液是否能够导电。下面我们作以下演示实验,请同学们观察实验现象。[板书] 1、溶液的导电性 [演示实验] 做下列物质的导电性试验:氯化钠固体、硝酸钾固体、氢氧化钠固 体、蔗糖固体、酒精、蒸馏水。 [观察思考] (1)电灯泡是否亮? (2)根据已有的物理知识回答,电流是怎样形成的? (3)氯化钠是那种类型化合物?它的组成微粒是什么? [演示实验] 把蒸馏水分别倒入氯化钠固体、硝酸钾固体、氢氧化钠固体、蔗糖固体、酒精等中配成溶液。 {思考讨论} (1)电灯泡是否亮? (2)上述物质配成溶液后,为什么有的物质能够导电?有的物质 仍不能导电? [讨论] 物质同时具备哪两个条件,才能导电? [推论] 必须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的微粒的物质才能导电。

[结论] 电离:物质溶于水后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讨论] 金属导电与上述溶液导电的相同、不同之处? [板书] 2、电离方程式 NaCl = Na+ + Cl- KNO3 = K+ + NO3- NaOH = Na+ + OH- Na2SO4 = 2Na++ SO42- [讨论] (1)离子所带电荷数和电性,与电离前他在化合物中的元素或 原子团的化合价数值及正负性有何关系? (2)在电离过程中离子拆不拆开? (3)电离出的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 数有什么关系? [小结] (1)书写电离方程式注意事项: A:正价元素或原子团离解成阳离子; 负价元素或原子团离解成阴离子。 B:在电离过程中原子团不拆开 C:电离发生在正、负元素两者连接处 D:化合价数为电离后形成的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2)在能够导电的溶液里,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和 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是相等的,所以整个溶液不显 电性。 [课后作业] 153页1、2、3、4、5 [教学后记]

几种重要的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食盐和盐的不同。 (2)了解NaCl、Na2CO3、CaCO3三种盐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3)使学生掌握CO32-的鉴别方法和结晶水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物质鉴定和检验的方法。 (2)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结合我国盐的资源和生产、侯德榜的事迹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三种盐的性质和用途。CO32-的鉴别方法和结晶水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2、教学难点:CO32-的鉴别方法和结晶水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教学准备】 1、仪器:试管、试管夹、表面皿、酒精灯、药匙、滴管、带导管的单孔塞。 2、药品;碳酸钠晶体、氯化钠、碳酸钙、硝酸银、稀盐酸、酚酞试液。 3、其它:火柴等。 【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想一想:HCl和NaOH反应生成什么?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生成水的同时,溶液里剩下Cl-和Na+,通过蒸发溶液,这两种离子就会结晶析出晶体,也就是食盐晶体——一种盐。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盐。 二、新课教学 (一)、什么是盐 1、练习: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指出化学反应类型

①·KOH + HCl---- ②·NaOH + H2SO4---- ③·Ca(OH)2 + HNO3 ----- ④·Ca(OH)2 + H2SO4 ---- 这几个反应都是中和反应,生成物中的盐都为酸与碱中和的产物。 得出:盐是酸跟碱中和的产物。(酸中的酸根离子和碱中的金属离子结合而成)。 2、展示几种常见的盐晶体。(实物展示以及课件图片展示) 得出:盐晶体除有各种颜色外,还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小结: 1)盐是电离时能产生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2)是酸跟碱中和的产物。 3)有各种颜色外,还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3、思考:有人讲,食盐就是盐,盐就是食盐。你认为对吗?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食盐是盐,但盐是一类数量很大的化合物,食盐只是其中的一种。 科学上盐是指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如硫酸铜、碳酸钠、硝酸铵。 注意:有的晶体是盐,有的晶体不是盐。 既然盐的数量极多,下面学习几种常见的盐相关的性质。 (二)、几种盐的性质 [引入新问题] 碳酸钠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物质,那么碳酸钠具有哪些性质和用途呢?[板书] 1、(碳酸钠)(Na2CO3) [学生分组实验] A、指导学生观察碳酸钠的色、态、并做溶解性实验。 1)俗称:______又称________。 2)是一种__色粉末,易溶于___。 [演示实验] 观察几天前放在表面皿上的碳酸钠晶体发生的变化。 观察实验现象,并通过阅读课文知识什么是结晶水,结晶水合物、风化等知识,准确记

常见的盐教学设计

《常见的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盐的名称、化学式、俗名以及主要用途。 2、学会对盐进行分类。 3、掌握盐的化学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对盐的化学性质的学习,增强了对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和灵活应用能力,初步形成较系统的知识网络,感受到知识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盐的化学性质。 2、难点:对盐进行分类。 三、学情分析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化学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化学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这一要求,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关注: (1)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 从学生学习过程中反映的情况看,还存在如下几个问题:基础不扎实、知识不系统、应用不灵活,再加上学生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这些因素都直接制约着学生今后化学学习的提高与发展。因此,本节课教学,应采取巩固完善、系统提高、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学生在回忆、比较、归纳等过程中形成有关盐的化学性质内容的学习思路和方法。 (2)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形象感悟和系统归纳是学好本课题的重要方法。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感悟;采用不同的习题练习方式,从不同角度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归纳与综合应用能力,开阔学生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系统建构能力。 (3)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

本节课所需的知识是将已学的内容进行归纳、延伸,所以,对基础知识应 让基础较差的学生交流回答,并给予相应的肯定评价,提高他们化学学习的自 信心;对具有一定综合难度的问题,让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鼓励他们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形成善于争鸣的学习氛围,积极引导他们合作 交流、合作探究。使各类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都能有所收获、提高和发 展。 四、教学过程 1、课题引入 教师讲小故事:从前有一个国王,他很喜欢吃糖,于是他就问他的厨师说:” 这个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厨师说:”这个世界上最好吃的是盐.”国王很生气,于是把厨师关了起来,同时命令全国人民只能吃糖,不准吃盐.过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他的国民个个都愁眉苦脸的,而且有很多人出现了不同的症状.于是他不得不取消了这项命令. 学生:盐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盐。 教师分析:食盐只是盐中的一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盐。(板书课题) 2、自主学习 教师:桌子上放着四种固体,现在,我们就以这四种盐为例来探究盐的性质。首先,请大家观察这些盐的颜色和状态,完成表格内容。 学生:观察并填写表格内容。 教师:现在,请大家阅读课本243-244页内容,完善表格中的俗名与用途。 学生:阅读课本并完善表格内容。 教师:探究完物理性质,接下来来探究常见盐的化学性质。结合前面所学内容可得:(引导学生分析) (1)盐+酸新盐+新酸 (2)盐+碱新盐+新碱 (3)盐+盐两种新盐 (4)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20200206154433)

生活中常见的盐 目的要求: 1.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铀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2. 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3.掌握碳酸根离子检验的方法。 4.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 重点: 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难点: 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碳酸根离子检验的方法 教学过程: 食盐是生活中最常见、人们最熟悉的盐,也是学生最早认识的盐。把盐等同于食盐是较常见的误解。本课题一开始就在上一单元所学盐的概念的基础上,提醒学生注意这二者的区别,既有警示作用,说明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性,也可加深学生对盐类概念的理解。教材接着指出即使在生活中,人们常见的盐也不止食盐一种,进一步印证上述盐类的概念,同时引出本课题主题──生活中常见的盐。 本课题主要介绍了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四种盐。考虑到后三种盐在组成上的共性及相关内容量的平衡,将四种盐分为两部分:一是氯化钠,简介氯化钠的用途、在 自然界的存在及晒制,并由此引出粗盐提纯的活动与探究──学习蒸发操作,进一步训练溶解、过滤等操作技能。二是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在简要介绍了这三种盐在生产、生

活中的用途之后,通过前面已学的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及含碳酸钙的建材被盐酸腐蚀的照 片,自然地引出碳酸钠、碳酸氢钢相关性质的探讨实验,意在让学生认识到含碳酸根和碳酸 氢根的盐具有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共性。至此,在酸、碱、盐的反应中,从生成物情 况来说,学生已接触过生成水的反应(中和)和生成气体的反应,尚缺生成沉淀的反应,因 此教材列举了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生成沉淀的反应,并由此概括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进而由讨论得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引言]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的物质,有许多是盐,如我们每天吃的食盐、净化水用的明矾、做豆腐用的石膏等。食盐是一种物质,盐是一类化合物,其含义不同。形形色色 的“盐” 说起“盐”,你可能马上就会想到食盐,的确,在物质的分类中,食盐属于“盐”类, 然而化学上所说的盐具有更广泛的涵义。“盐”是指一大类化合物说的:凡是由金属离子(或铵离子NH4+)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都叫盐。 “盐”不一定都有咸味,许多盐有其它味道,例如,醋酸铅是甜的(有毒!不能食用),氯化镁是苦的,碳酸钠是涩的,硫酸亚铁是酸的,而谷氨酸钠,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味精,味 道却十分鲜美! 如同食盐那样,许多盐都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有的是无色的,有的则呈现不同的美丽的 颜色。你看,高锰酸钾溶液是紫色的,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铬 酸钾溶液是黄色的。 今天,我来给同学们介绍四种常见的盐。 [讲述]首先给同学们介绍NaCl。 [板书]一、NaCl [讲述]在盐这类物质中,有的有腐蚀性、有的有毒,而NaCl却是可以吃的盐,故它俗

初中化学酸碱盐的专题复习教案

酸、碱、盐化学性质专题复习 [学习目标] 巩固有关酸、碱、盐化学性质及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加深对某些化学反应的认识。 [复习重点] (1)酸的化学性质 ①酸与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②酸+活泼金属→盐+氢气③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④酸+碱→盐+水⑤酸+(某些)盐→新酸+新盐 酸相似的化学性质:①②③④ (2)碱的化学性质 ①碱溶液与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②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③碱+酸→盐+水 ④碱+盐→新盐+新碱 碱相似的化学性质:①②③ (3)盐的化学性质

①盐+金属→新金属+金属②盐+酸→新酸+新盐 ③盐+碱→新碱+新盐④盐+盐→两种新盐 3、两个“表” ⑴金属活动顺序表. K Ca Na(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注明: K Ca Na 活动性太强不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也不能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⑵酸碱盐溶解性表(概括): ①酸全溶 ②碱只溶钾、钠、铵(氨水NH3.H2O)、钡、钙(微溶看成溶) ③硝酸盐;硫酸盐只不溶钡;氯酸盐只不溶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其余不溶 4、八大沉淀. ⑴、AgCl(白色) ⑵、BaSO4(白色)⑶、BaCO3(白色)⑷、CaCO3(白色);⑸、Mg(OH) 2 (白色) ⑹、Al(OH)3 (白色) ⑺、Fe(OH)3 (红褐色) ⑻、Cu(OH) 2(蓝色)。 注意:AgCl 、BaSO4两种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练一练 判断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能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理由: ①铁和稀硫酸②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铁溶液 ③碳酸钙和稀盐酸④硫酸锌溶液和硝酸钠溶液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1.6《几种重要的盐》优秀教案

几种重要的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食盐和盐的不同。 (2)了解NaCl、Na2CO3、CaCO3三种盐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3)使学生掌握CO32-的鉴别方法和结晶水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物质鉴定和检验的方法。 (2)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结合我国盐的资源和生产、侯德榜的事迹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三种盐的性质和用途。CO32-的鉴别方法和结晶水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2、教学难点:CO32-的鉴别方法和结晶水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想一想:HCl和NaOH反应生成什么?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生成水的同时,溶液里剩下Cl-和Na+,通过蒸发溶液,这两种离子就会结晶析出晶体,也就是食盐晶体——一种盐。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盐。 二、新课教学 (一)、什么是盐 1、练习: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指出化学反应类型 ①? KOH + HCl---- ②? NaOH + H2SO4---- ③? Ca(OH)2 + HNO3 ----- ④?Ca(OH)2 + H2SO4 ----

这几个反应都是中和反应,生成物中的盐都为酸与碱中和的产物。 得出:盐是酸跟碱中和的产物。(酸中的酸根离子和碱中的金属离子结合而成)。 2、展示几种常见的盐晶体。(实物展示以及课件图片展示) 得出:盐晶体除有各种颜色外,还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小结: 1)盐是电离时能产生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2)是酸跟碱中和的产物。 3)有各种颜色外,还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3、思考:有人讲,食盐就是盐,盐就是食盐。你认为对吗?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食盐是盐,但盐是一类数量很大的化合物,食盐只是其中的一种。科学上盐是指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如硫酸铜、碳酸钠、硝酸铵。 注意:有的晶体是盐, 有的晶体不是盐。 既然盐的数量极多,下面学习几种常见的盐相关的性质。 (二)、几种盐的性质 [引入新问题] 碳酸钠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物质,那么碳酸钠具有哪些性质和用途呢? [板书] 1、(碳酸钠)(Na2CO3) [学生分组实验] A、指导学生观察碳酸钠的色、态、并做溶解性实验。 1)俗称:______又称________。 2)是一种__色粉末,易溶于___。 [演示实验] 观察几天前放在表面皿上的碳酸钠晶体发生的变化。 观察实验现象,并通过阅读课文知识什么是结晶水,结晶水合物、风化等知识,准确记 住碳酸钠晶体的化学式。 3)从水溶液中析出时,晶体含有结晶水,化学式是_Na2CO3?10H2O。 4)结晶水合物的定义:像这种含有一定数目水分子的物质称为结晶水合物。 说明:结晶水合物是具有一定组成的纯净物,化学式中的“.”表示结合,算相对

酸碱盐教案

酸碱盐复习课导学案 复习目标: 1、.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2.、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重点: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应用 难点:引导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利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判断反应的发生,对物质进行鉴别、讨论离子共存问题。 复习过程: 一、激趣引入:一日三餐,我们离不开食盐;改良土壤酸性,少不了熟石灰;化学实验,常用到酸,碱,盐。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酸碱盐的广泛应用。 二、进入复习: 问题情境一: 现有:①铁钉、②铜丝、③稀盐酸、④氧化铜、⑤氢氧化钠溶液、⑥稀硫酸、⑦碳酸钠溶液、⑧石灰石、⑨酚酞溶液、⑩氧化铁、⑾石蕊溶液、⑿石灰水。实验老师让小华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指示剂进行分类整理。(溶液按溶质进行归类;混合物按主要成分进行归类)请你也来试着进行一次整理。(填序号) 单质:氧化物: 酸:碱: 盐:指示剂: 问题情境二:小华同学发现桌上有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回想起应该是稀硫酸和石灰水,她想给这两瓶溶液贴上标签,请你帮助她,取用什么试剂采取什么方法可以把两瓶溶液区分开呢?【学生讨论解决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方法四:

方法五: 方法六:等 【教师点拨】在这次物质鉴别中,你一定应用了酸、碱的多种化学性质,请你归纳一下。 1、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性质有:[各举一例,(2)——(5)可用化学方程式举例] (1) (2) (3) (4) (5) 2、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性质有:[各举一例,(2)——(4)可用化学方程式举例] (1) (2) (3) (4) 3、盐的化学性质?(可用方程式表示) (1) (2) (3) (4) 【提出问题】是所有的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吗?酸、碱、盐之间发生反应的规律是什么?请你快速判断下列物质间是否发生反应?说明理由。 (1)、氧化铜和稀硫酸(2)、碳酸钠和稀硫酸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7.3.5几种重要的盐教案新版沪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7.3.5几种重要的盐教案新版沪教版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碳酸钾与硫酸反应 碳酸钙与硝酸反应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化学式)名称_________ 氧化钙俗称____________,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氢氧化钙俗称___________,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上述三种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交流、探究 活动一:检验碳酸盐存在的方法(以碳酸钙为例) 1.药品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涉及到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生石灰的烧制 观察实验并记录现象: 思考交流:1.如何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2.如何除去生石灰中的石灰石,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活动三:生石灰、熟石灰的性质和用途

1、生石灰 (1)生石灰的化学名称是,化学式,生石灰是一种固体。 (2)生石灰具有强烈的性,极易跟反应并放出,常用作剂,也可用于加热食品。(注:生石灰不可干燥CO2、SO2、HCl等酸性气体。) (3)生石灰跟水反应后转变成,这一变化的方程式为,利用此反应可制取熟石灰。 2、熟石灰 (1)熟石灰的化学名称是,化学式为,熟石灰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之为。 (2)熟石灰能跟空气中的反应,逐渐转变成坚硬的, 其反应方程为。 (3)熟石灰的用途 ①做建筑、砌砖抹墙,制三合土; ②在农业上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三总结、反思、提升 1.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之间的相互转化写出实现上述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1)属于反应。 (2)属于反应。 (3)。 2.古诗《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古诗蕴含哪些化学变化,分别对应于上述转化中的哪个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最新酸碱盐复习教案

酸碱盐复习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刘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酸、碱、盐的基本性质。 2.巩固有关酸、碱、盐化学性质及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加深对某些反应 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酸、碱、盐的性质绘制概念图,学会“依据一定的特征性质差异”构 建酸、碱、盐等物质概念图的方法。 2.通过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加深对酸碱盐的认识,并掌握复分解反应及复分解 反应发生的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利用概念图而寻找、确定鉴别物质的方法,进而体会“不能杂乱理解、解题, 而要依据一定的方法进行有序思考”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建立酸、碱、盐知识概念图,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 写。 难点: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酸碱盐的通性 (1)酸的通性 ①酸与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③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②酸+活泼金属→盐+H 2 ④酸+碱→盐+水⑤酸+(某些)盐→新酸+新盐 (2)碱的通性 ①碱溶液与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②碱+盐→新盐+新碱③碱+酸→盐+水④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3)盐的通性 ①盐+金属→新金属+金属②盐+酸→新酸+新盐 ③盐+碱→新碱+新盐④盐+盐→两种新盐 2、两个“表” ⑴金属活动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⑵酸碱盐溶解性表

3、四大离子的鉴定: Cl -:AgNO 3溶液和稀 HNO 3 ;SO 4 2-:Ba(NO 3 ) 2 溶液和稀 HNO 3 CO 3 2- :稀 HCl和澄清的石灰水;NH4 +:碱溶液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练一练:1学习之友:P012第10题,P013第6题,P062第23题,P066第25题。 学会归纳 ⑴金属跟酸、金属跟盐是否能发生反应,要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加以判断。 ⑵ ⑶铁跟盐酸、稀硫酸等起置换反应,生成亚铁盐。 ⑷复分解反应能不能发生,要考虑生成物中是否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⑸盐跟碱、盐跟盐反应时,反应物必须是可溶的 作业:P005第9题,P013第8题。 板书设计 酸碱盐的通性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几种重要的盐》教案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几种重要的盐》教案节几种重要的盐教学目标:1、了解某些重要的盐的性质 2、学习物质鉴定和检验的方法 3、从元素分析角度了解某些无机盐(化肥)对农作物生长的作用 重点难点:了解某些重要的盐的性质以及常见的盐的溶解性 药品器材:酚酞试液、碳酸钠溶液、铁架台、滴管、澄清石灰水、氯化钙溶液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课堂引入思考:有人讲,食盐就是盐,盐就是食盐。你认为对吗? 一、什么是盐 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找出电离方程式的共同点。 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钾、碳酸钠、氯化铵 板书1、盐的涵义:电离时能产生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幻灯片:美丽的盐晶体: 绿矾、蓝矾、明矾、重铬酸钾、橄榄石、锆石、绿柱石等 板书2、结晶水合物:晶体中含有一定数目水分子的物质。属于化合物。 如: CuSO4.5H2O、FeSO4.7H2O等 二、几种盐的性质 1、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1)俗名:纯碱或苏打 (2)常温下,晶体暴露在空气中易风化,而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碳酸钠粉末化学式为:Na2CO3 思考:“潮解”和结晶水合物的“风化”相同吗?为什么? (3)实验:往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剂,发现什么现象?―――溶液变红。可见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 (4)与碱反应:Na2CO3+Ca(OH)2 =CaCO3↓+2NaOH (5)与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6)应用:碳酸钠可用来制造肥皂、洗涤剂以及在纺织工业上都利用它的碱性。 2、碳酸钙 (CaCO3) ——汉白玉、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1)、碳酸钙是建筑材料,制造水泥. (2)、碳酸钙与酸反应(实验室制取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3)、碳酸钙高温分解(工业制取CO2) CaCO3 CaO+ CO2 ↑ 思考与练习:1、《石灰吟》中包含的主要化学原理有哪些? 石灰吟 于谦 千锤百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2.如何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主要含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3.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会有一层白色物质,请问这是什么物质?怎么形成的?如何除去?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生活中常见的盐——课题(一)教案设计 执教:江夏区法泗中学王文涛 一、教案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②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③初步了解复分解反应;④学会初步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产,生活,从而进一步理解“化学—生活”的理念。 2、过程与方法:①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熟悉的方式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发展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②通过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触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③能够将所学知识类化、迁移和拓展,做到学以致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②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能透过表面现象挖掘事物具有共性的本质原因;③学会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周围的物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案重点: ①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三、教案难点: 学生通过探究学习,能主动地初步出归纳出碳酸根离子的检验的方法。四、教案准备: 生理盐水注射液稀盐酸食盐水槽大理石五、教案方法: 多媒体教案讲授法 六、教案过程预设: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前活动:“图片欣赏——石笋和钟乳石” 日常生活中的食盐——盐类——《生活中常见的盐》。(实物展示) 2、学生自学:氯化钠部分。总结氯化钠的用途和来源。 A、用途:

①医疗上:配制生理盐水、用盐水消毒和漱口等。 ②农业上:用NaCl溶液来选种。 ③食品业:用食盐腌渍蔬菜、鱼、肉、蛋等,使这些食品风味独特,还延长保质期。 1 / 7 ④工业上: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合成各种有用的化工产品。 ⑤交通上:将NaCl撒在雪上,可使路面积雪消融,减少事故的发生。 B、来源:自然界中的海水、盐湖、盐井、盐矿中蕴藏有大量的氯化钠。 3、通过对氯化钠广泛的用途引入盐这类物质。 ①知道盐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②通过列举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其他盐类,初步建立起化学盐类的概念; ③提出化学对盐的定义: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④学生举一些盐的例子,并说出其组成。尝试对举出的盐进行简单分类。 4、由盐的介绍将内容迁移到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盐》,了解盐类是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一类离子化合物。 A、碳酸钙; B、碳酸钠; C、碳酸氢钠; 5、小结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相关知识和内容。 序名化学俗用 1氯化 碳酸2 3碳酸钠碳酸氢钠4 6、盐的水溶液是否一定显碱性? 指出酸的水溶液显酸性;碱的水溶液显碱性;盐的水溶液不一定显中性;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案例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案例 麻乍中学韦修文 一、本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对盐的相关知识作进一步拓展:课题 1 是从生活中的食盐拓展到化学意义上的盐类化合物,指出即使在生活中,人们常见的盐也不止食盐一种,盐的概念已经在第十单元酸、碱的化学性质中提出,本题是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通过认识身边的碳酸盐的性质和用途,归纳总结酸、碱、盐等化合物的知识,展 现化学学科的魅力和价值。 本单元教学重点是: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关系;生活中几种常见盐的组成及用途(碳酸盐的检验);化肥的种类及应用;酸、碱、盐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 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操作技能。 本单元教学难点是: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二.学生情况分析 生活经验:零散的了解了些生活中常见盐的用途,有错误的概念,常把生活中的盐等同于化学概念中物质类别的盐。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组成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 主要用途。 2 .初步学会碳酸盐的检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初步学习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碳酸盐与酸反应的实验方案。 2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 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轻松愉快地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世界,形 成持续学习化学的兴趣。 2 .体会到化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学习价值。 四、教学重点:

1 .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生活、生产中的主要用途。 2 .碳酸盐的检验方法。 五、教学过程

初中化学酸碱盐教案

初中化学酸碱盐教案 【篇一:初中化学-《酸碱盐复习》教学设计】 酸碱盐复习教学设计 新鲁初中——胡秉建 复习目标 1、进一步巩固物质分类的方法,通过物质的分类理解酸碱盐的组成。 2、归纳酸碱盐的的化学性质,总结反应规律。 3、进一步理 解中和反应,及复分解反应特点及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规律 【重点难点】 重点: 1、进一步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2、进一步掌握常见复分解反应的类型。 难点: 酸碱盐中离子的检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物质分类的复习,更深一步理解酸碱盐的组成。 2、通过对酸碱盐中8大类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归纳总结反应规律 及复分解反应的类型。 3、通过学案中物质间是否能反应的判断, 进一步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4、通过教师的引导归纳、学 生对练习题的合作探讨,进一步掌握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意思,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培养 学生的认真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养成严谨务实的作风 【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题是学生学习了有关酸碱盐的知识后的一个回顾和总结。酸碱 盐这部分教学内容的难点就在于相互间的化学变化,这一难点在整 个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也是个突出点。学生在学习完酸碱盐的内容,胡乱自编化合物之间的反应,课本在新课教学阶段并没有系统的对 酸碱盐化学性质进行归纳,学生对酸碱盐的一些化学反应的了解也 只停留在表面,及时让学生对酸碱盐知识进行复习归纳有利于学生 更深一步理解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有利于学生更深一步理解复 分解反应以及发生条件;有利于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 【教学策略分析】

1、通过物质化学式的书写和对物质进分类增强学生对酸碱盐在组成上的认识 2、通过学生动手书写化学方程式,纠正学生的一些常见错误。 3、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归纳出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相互关系。 4、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判断和动手书写一些有关反应的方程式引导学生复习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5、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归纳出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的制作、编辑复习学案,并分发到学生手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展示一个装过石灰水的试剂瓶问:瓶上的白膜是怎么形成的?如何清洗?请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 (生)回答白膜形成的原因、回答清洗的方法,并书写化学方程式(个别学生到前台展示)。(师)对书写结果作出评价并过渡到酸 碱盐的有关知识,现在我们一起来对酸碱盐的知识进行回顾与归纳。ppt展示课题《酸碱盐复习》及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生)观看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1、通过实验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兴趣,自然引 出课题。2、让学生明白本节课应达成什么目标。) 二、复习讲解 (师)我们可以怎样给物质进行分类?(生)讨论并回答问题。(师)ppt展示分类方法,并引出酸碱盐的概念板书其化学组成。 活动(一) (师)ppt展示:下列每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与其它三物物质不 同类别,请写出并说出分 类标准。 ①.食醋、牛奶、海水、冰水;②.甲烷、硫酸、氢氧化钠、纯碱;③.氢氧化铜、干冰、高锰酸钾、小苏打;④.二氧化锰、氯化钾、氢气、二氧化碳; ①.;②. ;③.;④. ; (生)在学案上按要求完成相关练习。 (师)点评、总结原因。

几种重要的盐教学反思01

几种重要的盐教学反思 我上了《几种重要的盐》一课,课堂上与学生配合得很好,发言讨论时气氛热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也得到了体现。下面是我个人对这节课反思。 在备课时我做到认真研究教材,查找与《几种重要的盐》一课相关的教学资料,确定了这节课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才能找准教学的方向。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简洁直观地将化学方程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观察方程式特点得出盐的概念。展示图片各种颜色的盐晶体,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感觉自然界存在各种各样的盐,活跃课堂气氛。重点介绍三种盐的性质与用途,加深理解。盐与金属的反应,在学习金属化学性质的时候已经介绍过,在这里需要对有关金属的知识进行复习,并让学生了解到金属化学性质中所说的化合物指的就是盐。盐与酸的反应在学习制取二氧化碳时已经接触过,就是大理石与稀盐酸的反应,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清楚的掌握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课上让学生自己试着写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这不仅巩固了有关化合价的知识,也使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了进一步的熟悉。经过实验的观察发现含有碳酸根的盐与酸反应时会产生二氧化碳,而有气体产生就会有明显的现象---冒气泡,所以由此总结出了检验碳酸根的方法---酸,如果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后使石灰水变浑浊,就说明这个物质中含有碳酸根。 设计实验让学生上台演示,强调操作规范,便于检验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同时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提前收集汗液,汗液来自于学生体育课上自己出的汗,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从而证明汗液中存在氯化钠,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 我觉得本节课总体较好,条理较清晰,教态比较自然;课堂上以学生为主,做到较好的引导,边复习巩固旧知,又学习新知;做到较好的穿插,有新知识、有思考,知识做到较好的整合;多媒体教学,运用信息技术方便教学,直观清晰展现知识点。也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可把碳酸钠和碳酸钠晶体的分子式一起写在黑板上,便于区分;说盐规律的时候生成什么,应该把它说完整;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用碳酸钙固体和稀盐酸,不能用稀硫酸。但可补充某一中考题,若就想用稀硫酸也可以,就用碳酸钙粉末,这样生成的微溶物不会覆盖在固体表面;科学归纳时需从两种或两个以上物质出发,不能单从碳酸钠一种物质得出规律;本节课容量较大,前面部分“盐的物理性质”可以进行删减,让出时间做点练习,会使课时更完整;课堂上有些问题稍有难度,部分学生并不能做到短时间内解决,所以提出的问题难度应下降或给予提示,使学生更容易解决。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设计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设计 青铜峡市第五中学学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②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③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④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 2、过程与方法: ①学会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②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分析整理实验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②了解前人的实际,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①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操作技能。 ②酸、碱、盐的反应——复分解反应。 ③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教学难点 ①分析粗盐提纯实验的误差。 ②归纳复分解反应及条件。 教学方法: 联系实际→对比区分→归纳总结→实验探究。 教学用具: 仪器:托盘天平、烧杯、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杯、漏斗、滤纸、蒸发皿、酒精灯、试管、带导管的塞子、剪刀、药匙、滴管、火柴。 药品:粗盐、碳酸钠、碳酸氢钠、盐酸、澄清的石灰水。 教学课时:共两课时:第一课时:氯化钠及实验探究。 第二课时: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巩固: 〔提问〕:什么是盐? 〔回答〕:在水溶液里能离解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盐。 〔追问〕:与我们生活中说的盐是一回事吗? 〔讨论〕:学生回答,引导学生阅读课文P70页。 〔介绍〕:化学中的盐,除了食盐外还有好多种,如:硫酸铜、硝酸钾、亚硝酸钠等,我国曾发生过多次将工业用盐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 中毒事件。 〔过渡〕:生活中的盐除食盐以外,常见的还有:碳酸钠、碳酸氢钠、石等。 本节课我们先来探讨有关食盐的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