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的民营化研究

合集下载

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假设、局限及其路径选择-陈松剖析.

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假设、局限及其路径选择-陈松剖析.

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假设、局限及其路径选择——公共性的回归与重构陈松上海财经大学法律经济学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3【内容提要】民营化在舒缓政府财政危机、提升效率、扩大选择权、提高公共服务品质上的功能和作用已经成为共识,但在这些一边倒的认识之下,民营化的假设前提、局限以及公共服务的公共性属性却被遮蔽和忽略,本文从民营化产生背景及其功能动因切入,分析民营化假定在现实条件下的可能与局限,提出了公共服务公共性的回归和重构,通过契约的治理,构建公私伙伴关系,实现民营化的最优价值。

【关键词】公共服务/民营化/假设/公共性自1970年代以来,英美国家纷纷在公共服务供给领域引入市场机制,推行增加市场竞争,弱化政府角色的民营化政策,公共服务事业民营化、社会化成为世界潮流。

①目前,我国政府正探索建立新型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为主要工具,推进政府公共服务的民营化、多元化。

②毫无疑问,通过政府和私有部门角色的重新安排以及它们功能的互补,在公共服务的供给中引入竞争机制,打破政府的垄断地位,构建公共服务新秩序,对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至关重要,③但是,正如艾略特斯科拉教授所言:“现实中的市场总是被不充分的产品信息、未来事件不确定性和交易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限制。

”④因此,对于正在兴起的公共服务民营化改造,需要深刻理解公共服务市场机制的前提假设及其局限性,而非简单的“以利维坦为唯一”或是“以私有化为唯一”⑤。

一、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兴起——从凯恩斯主义到新自由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学理论以凯恩斯主义为主流,各国政府普遍采取福利国家体制,国家对于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应负担积极主动之角色。

⑥由于凯恩斯经济思想对于政府职能的重新界定,赋予政府更大角色的挥洒空间,使得战后福利国家的政府能够强有力的主导民间社会的发展,积极扩增社会福利的范围与水准。

⑦然而,70年代后,欧美国家财政收支失衡,难以维继负担庞大的福利支出。

公用事业民营化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理论困境与反思

公用事业民营化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理论困境与反思

为的市场不能解决的外部性问题。 ” 在此基础上 , 产权制度
与市场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完成了协调统一 , 构成 国内外公 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2 委托代 理理论 之于公 用事业 民营化
南漳县“ 泥水门” 事件再到内蒙古赤峰市水污染事件以及毁 誉参半的“ 宿迁医改” 事件等。这~系列 问题引起了政府和
离 的基础 上 的 , 府将 公共产 品 的生产 任 务委托 给私 营部 政
门代理执行 , 以期获得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这种委托代
中图分类号:1 1 3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0 8 5 4 (0 00 — 0 4 0 F2 . 2 A 1 0 — 9 72 1)6 0 5 — 3

摘要: 在历史的见证下, 我国公用事业民营4 ̄g T显著成果, 目 L - 但是 前各种问题频现也昭示着民
公用事业被政府垄断经营, 在产权机构安排上 , 公共产权形 式上为全民共有, 但实际掌握在政府手中, 私有产权无法参 与其 中, 这导致了公用事业 自然垄断的问题。这种排他性 的产权配置屏蔽 了市场竞争 , 导致公用事业经营的低效
计最优契约、 建立有效的制衡机制和激励机制 , 进而 氐 代 理成本, 提高代理效率, 更好地满足 自身利益。其基本路径 是: “ 委托人设计契约— 理人根据隋况选择接受( 代 或拒绝) 契约—代理人提供努力一随机因素决定现状态—委托人根
理关系隐藏在民营化实践中, 并通过合 同外包、 特许经营等
民营化形式体 现出来。
会福利函数没有达到最优。
其 二 , 产权 的理解 存在偏差 。按 照英 国学者 P 阿贝 对 ・
3交易费用之于公用事业营化 .
有关交 易费用的理论最 早可 以追 溯到科斯 的制度经济

公共管理中民营化利弊

公共管理中民营化利弊

公共管理中民营化利弊篇一:民营化行管103班顾呈军 6300110013民营化利弊分析案例背景枣阳基本实现县域经济民营化? 20XX年03月21日10:59 襄阳晚报襄阳晚报消息(通讯员李文成)日均诞生近10个老板,各类市场主体数量年增幅逾两成。

这一成绩单,意味着枣阳市去年大力推行的“市场主体增量行动”见到实效。

据统计,20XX年枣阳各类市场主体累计发展18902户,较上年增长23.6%,其中新发展3579户,是历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发展的总量和增量均居襄阳地区各县市区首位。

发展不够是县域经济最大的实际,市场主体不多是最突出的难题。

去年以来,枣阳市围绕“做大总量、提高质量、增强能量”的要求,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增量行动。

作为牵头部门,该市工商部门先后出台了《关于运用工商职能促进全民创业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服务市场主体发展工作的意见》,个体经营试营业、大学生创业“零首付”注册等一大批拆“门槛”、破“栅栏”的超常规举措相继出台。

与此同时,枣阳市工商局积极转变服务模式,深入开展了“百名工商联百村”“百名工商帮百企”“百名工商助百社”活动,通过“一对一”帮扶,把无照经营户引导成合法创业主体。

开办创业专题讲座,现场指导登记,让返乡民工变身“执照农民”,一些农村分散经营户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一大批集群创业主体。

去年,该市新发展各类农业公司2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88户,增幅分别达20.4%、73%。

“草根经济”被激活,“参天大树”也需精心培育。

枣阳市工商局围绕非公企业、引资项目和新兴产业,完善成长服务机制,通过全心、全程、全面、全力的“四全”服务,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小巨人”培育工程开花结果。

枣阳市300名工商干部先后深入到非公企业、农业化龙头企业和新兴产业走访座谈,新发展注册商标87件,“久哥”“汉光”等著名商标3件,“天华”“民爱”等知名商标25件;为枣化、金华麦面等46家企业办理动产抵押登记3.5亿元,使企业获贷款1.7亿元,为企业强筋壮骨搭建了融资“金桥”。

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实证分析报告

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实证分析报告

涉外经济学院继续教育学部毕业论文题目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实证分析姓名戴友明考籍号9专业、年级公共事业管理2009级联系指导教师方羡辉2011年4月8日目录容摘要 (1)关键词 (1)正文 (1)绪论 (2)一、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问题的提出 (4)1、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含义 (5)2、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依据 (6)3、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意义 (7)4、国外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启示 (9)二、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发展现状………………………1 11、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实施 (11)2、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发展状况 (12)3、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5)三、加快发展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对策建议 (17)1、加快发展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宏观路径 (17)2、加快发展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微观举措…………………20 结束语 (23)参考文献 (25)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实证分析【容摘要】【关键词】绪论在公共部门改革的过程中,“民营化”成为了改革的代名词,成为了改革的主流。

1、研究的背景和目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公共管理运动,政府改革也引发了公共服务领域的改革浪潮。

从大的方面来说,无非是政府职能的市场化、政府行为的法制化、政府决策的化、政府权力的多中心化。

①在公共服务领域,政府作为服务的生产者和提供者,由于种种诸如效率问题的产生,政府角色也遭受到质疑,一场发生在公共服务领域轰轰烈烈的改革也随之爆发。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我国是民营化的先驱,1978年率先从农业部门开始。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与此同时,快速的经济增长也带来了政府在城市公共服务提供模式上的不足,这也影响了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通过对西方国家的借鉴,再结合我国国情下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发展的状况,可以看到,加快建立和完善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已成为大势所趋。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公共服务民营化研究(下)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公共服务民营化研究(下)
C 务供 给 的职责仍 然属 于政府 职 能的 范畴之 列 , 而把 够说 明 OE D国家在 民营化实践 中运用合 同外包 的
详见 图 l 。 公共 服务 的实际 的生产 过程 转到 私 营部 门 ( r ae 大致状况 , pi t v 根据计 算 , 国是在公 共服 务 民营化 的过 程 中 英 sco ) etr 进行 。 委托授权 的“ 治理工具” tos f o e— (o lo g v r
兰州大学 掌报 ( 会科掌版 ) 3 卷 第 6 2o 年 1 月 社 第 7  ̄/o9 1 Junl f azo nvri S c l c ne) o.7 N ./ oe e, 09 o rao nhuU ies y(oi i cs V 1 o 6N vmbr20 L t aS e 3
c mp t ie t 公 共 服 务 民 营 化 的 途 径 种 类 繁 多 ,O C E D成 形式 越 来越 多 的人 称之 为竞 争性 采 购 ( o eiv o rig 。合 员 国公 共 服 务 民营化 的机 制基 本 上 可 以分 为三 大 sucn ) 同外包 的主要 目的是 通过 向公共 服务 类: 委托授权 ( eeain) 撤 资 ( iet n ) dl t g o 、 dvsme t 和替 的供 给过程 中引入竞 争机 制而增进 公共 服务供 给的 代 ( i lcme t 等 。每一类 下面 又可 以细分 为 多 效 率 。 ds ae n ) p 种具 体 的 民营化 方式 [。下 面 我们 将结 合 实际 的经 1 ] 尽 管 OE D国 家 采用 合 同 外 包 的 形 式 进 行 公 C 验数据分 析每一种机制 在 O C E D国家公共 服务 民营 共 服务 供 给 的具 体 数 据 很 难 获 得 ,但 不 容 否 认 的 是 ,这 种 形 式 在 0 D成 员 国 中被 越 来 越 广 泛 地 EC 化过程 中的使 用情况。

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发展的现状及有效路径

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发展的现状及有效路径

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发展的现状及有效路径引言城市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提供给公民的基本社会服务,如教育、医疗、交通、环境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话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讨论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发展的现状,并提出有效的发展路径。

当前现状1.政府主导: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发展起步较晚,目前仍以政府主导为主。

政府负责策划、组织和监管公共服务的提供。

2.民营参与增多: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参与城市公共服务领域。

特别是在教育、医疗和养老等领域,民营企业的参与逐渐增加。

3.市场竞争不充分:由于行业准入门槛较高、监管不力和市场垄断等原因,目前我国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的市场竞争还不够充分。

4.服务质量不稳定:部分民营企业在参与城市公共服务领域时,由于缺乏经验和资源,其服务质量难以保证,给公民带来一定的风险。

有效路径为了推动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有效发展,以下是一些值得探索的路径:1. 强化政府监管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主要责任方,应该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监管,确保其按照规定提供服务,同时严厉打击服务质量不达标、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

2. 改革行业准入制度为了促进市场竞争的充分发挥,应该逐步改革行业准入制度,降低准入门槛,引入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

同时,加强行业监管,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3. 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政府应该制定鼓励政策,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城市公共服务领域。

可以通过税收优惠、土地优惠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公共服务项目。

4. 加强民营企业能力建设政府应该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提供培训、咨询和财务支持等措施,帮助民营企业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质量。

5. 引进国际经验可以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学习他国在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方面的做法。

通过与国际组织、学术机构的合作,共同探索适合我国的发展路径。

结论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发展,既面临挑战,也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关于公用事业民营化问题)

关于公用事业民营化问题)

一、关于公用事业民营化问题城市公用事业包括城市供水、供热、供气、通讯、公共交通、排水、污水处理、道路与桥梁、市政设施、市容环境卫生、垃圾处置和城市绿化等方面。

长期以来,我国公用事业运营的基本模式是政府投资建设,财政补贴运营,国有企业垄断经营。

由于这种经营模式缺乏竞争机制,导致公用事业领域机构臃肿、效率低下、亏损严重、服务意识淡漠等等一系列的弊端。

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开始了公用事业的市场化改革,其主要内容和基本趋势是,(1)民营化,即从国有企业垄断经营向民营化转变,这是目前公用事业市场化的最基本内容;(2)投资主体多元化,即从单一的政府财政投资向吸收民营资本、国外资本转变;(3)竞争化,即由自然垄断性向竞争性转变;(4)经营化,即在公用事业的公益性基础上向经营性拓展,由事业逐渐向产业转变。

任何改革都具有一定的成本。

对私营企业来说,参与公用事业具有一定的风险,如政府是否守信、投资能否回报等。

这些风险无疑将影响私人利益。

对于公共管理主体来说,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公用事业市场化是否也存在一些损害公共利益的公共性风险呢?我们认为,公用事业的市场化虽然是国际潮流,但公用事业的存在的基本原因,正是基于公共物品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等特性,“这些特性暗示了市场价格机制面临的困境。

”也就是说,公用事业是属于市场机制不能发挥作用或发挥作用不好的“市场失灵”领域。

因此,公用事业市场化的逻辑与公用事业的“公用”属性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矛盾。

这种矛盾性使公用事业市场化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可能的损害公共利益的公共性风险。

基于公用事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些潜在公共风险的后果将可能十分严重。

因此,如何防范和控制这些风险,是正确推进中国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过程当中的一个具有重要实践价值的理论问题。

二、动态分析:公用事业民营化的方向及模式在我国现行的法规、规章中,对公用事业及其范围有着不同的界定。

例如,在1993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布的《关于禁止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中所称的公用事业,包括“供水、供电、供热、供气、邮政、电讯、交通运输”等行业。

关于公用事业民营化及其行政规制

关于公用事业民营化及其行政规制

关于公用事业民营化及其行政规制摘要: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公用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增加融资渠道,补充政府在公用事业上投资的不足,民营企业参与公用事业已是大势所趋。

政府应加强在公用事业的市场准入、公共产品的价格形成、普遍服务与适度补偿等方面的研究,以提供公平竞争环境并协调公用事业产品提供中的商业性和社会性原则,从而构建适合公用事业民营化的行政规制体制。

关键词:公用事业,民营化,行政规制,规制改革公用事业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价格水平和服务方式又与公众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

因此,公用事业的改革是十分重要的。

在公用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存在着市场失灵的方面,主要表现为公用事业不能完全通过市场机制供给,为了弥补市场的不足,政府不得不承担较大的公用事业建设与运营管理责任。

由于政府用于城市公用事业的财政支出有限,造成公用事业的发展滞后,阻碍了城市建设现代化的进程。

然而,随着市场功能的不断强化,私人部门对公用事业领域的渗透也越来越强――民营化,这就为公用事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目前,公用事业民营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进一步改革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这也是新时期中国政府发展公用事业的基本取向。

一、公共行政改革与公用事业的民营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公共行政改革运动,浪潮汹涌,迅即席卷全球。

这次公共行政改革的主题在于“体现了政府的退缩和市场价值的回归”,[i]于是“更多地依靠私人组织,更少地依靠政府来满足社会的需要” [ii]的民营化方式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民营化的优势在于不仅使政府卸去了过多的不必要的职能,而且充分发挥了公民、企业与社会的力量,从而实现社会治理下的共赢,正如美国学者萨瓦斯所言的“民营化不仅是一个管理工具,更是一个社会治理的基本战略。

它根植于这样一些最基本的哲学或社会信念,即政府自身和自由健康社会中政府相对于其他社会组织的适当角色。

民营化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更好的政府,更美好的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服务的民营化研究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公众对公共服务的要求越来越来高,而我国目前公共服务还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伴随西方公共服务的改革浪潮,我国公共服务也开始了民营化道路。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公共服务民营化理论和方法及工具的基础上,以靖远县供热服务的民营化改革为具体案例,深入分析了其民营化的实施。

本文以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实施现状及未来如何发展为主线,试图通过案例总结出推进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有效发展的普遍性意义。

首先,对公共服务民营化的概述。

本文在对国内外公共服务民营化理论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确定了将萨瓦斯完善后的“民营化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分析基础;在对实施民营化的工具和方法进行梳理后,明确了本文进行民营化的案例研究所依据的分析工具。

此外,基于公共服务相关理论,对我国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存在的困境进行了探索性的分析,指出民营化在我国公共服务改革中的实用性。

其次,运用案例研究方法对靖远县供热服务的民营化进行了深入分析。

从梳理靖远县供热服务的演变着手,分析了自发供给阶段、计划阶段、半自发半计划阶段以及市场化阶段供热制度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从战略确定、计划制定和实施三方面对靖远县供热服务的民营化改革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重点从实施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定价、系统建设、政府规制和特许期限五方面进行考察。

再次,根据访谈法、问卷法等方法所获得的一手及二手资料,从战略、计划及实施三方面对靖远县供热服务民营化改革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战略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公众绩效及总体绩效等方面对靖远县供热服务的民营化绩效进行了考察,分析显示,民营化改革后,靖远县供热服务绩效有较高的改善,但在企业绩效的改善等方面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根据前文所做的研究,对靖远县供热服务的民营化改革作具有的普遍性意义进行了总结,主要是规制的合同化、政策向用者的倾斜以及以公益约束“盈利”和以“盈利”保障公益,这些对其他地域或领域实施民营化改革具有可供借鉴之处。

最后,对我国推进民营化的可行路径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索性分析。

我国推进民营化的可行路径可从解决购买行为的“内部化”、提高社会组织的谈判能力、完善服务评价和监督体系、明确民营化工具价值的本质四方面入手,而在公共服务民营化的未来发展中,最主要的就是通过发展民营经济来增加竞争,
并可用民营化来变革社会保障保障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