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童话阅读交流课ppt

合集下载

《格林童话》阅读课教案(读书课 指导课 欣赏课 汇报课)

《格林童话》阅读课教案(读书课 指导课 欣赏课 汇报课)

《格林童话》阅读课教案(读书推荐课指导课欣赏课汇报课)一、读书推荐课1.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格林童话》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激发学生阅读《格林童话》的兴趣。

(3)学会阅读童话故事的方法。

2. 教学内容(1)介绍《格林童话》的作者: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

(2)了解《格林童话》的背景及作品特点。

(3)教授阅读童话故事的方法。

3. 教学活动(1)出示《格林童话》书籍,引导学生关注封面、、作者等信息。

(2)讲述格林兄弟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格林童话》的兴趣。

(3)引导学生讨论《格林童话》的特点,如:奇幻、冒险、道德教育等。

(4)教授阅读童话故事的方法,如:把握故事情节、关注角色形象、品味语言风格等。

(5)布置课后阅读任务,鼓励学生阅读《格林童话》。

二、指导课1.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掌握《格林童话》中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故事情节的能力。

(3)指导学生如何欣赏童话故事。

2. 教学内容(1)讲解《格林童话》中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童话、魔法、公主等。

(2)分析、概括《格林童话》中的故事情节。

(3)教授欣赏童话故事的方法。

3. 教学活动(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格林童话》中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选取一则《格林童话》,引导学生分析、概括故事情节。

(3)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格林童话》故事,并说明理由。

(4)教授欣赏童话故事的方法,如:关注故事主题、分析角色形象、品味语言风格等。

(5)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选取一则《格林童话》进行深入阅读。

三、欣赏课1.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格林童话》的喜爱和欣赏能力。

(2)提高学生分析、评价童话故事的能力。

(3)引导学生领悟童话故事中的道德教育意义。

2. 教学内容(1)欣赏《格林童话》中的经典故事。

(2)分析、评价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

(3)领悟童话故事中的道德教育意义。

3. 教学活动(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对《格林童话》的兴趣。

《格林童话》阅读交流会课教案

《格林童话》阅读交流会课教案

《格林童话》阅读交流会课教案格林童话阅读交流会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格林童话》的精选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格林童话》的精选故事,每个故事准备一个故事摘要和相关问题。

2. 准备投影仪或电脑,以便展示故事内容和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格林童话》的作者和作品背景,激发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兴趣。

2. 阅读故事(15分钟)- 教师选取一篇《格林童话》的故事,向学生朗读或播放相关录音。

- 学生跟读故事,并理解故事的大致内容。

3. 分组讨论(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包含4-5名学生。

- 每个小组讨论故事中的问题,学生可以根据故事摘要和个人理解进行回答。

- 教师可以适时给予指导和引导,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4. 分享交流(15分钟)-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学生代表,向全班分享小组的讨论结果和观点。

- 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交流和互动,讨论故事中的不同解读和理解。

5. 总结反思(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中的主题和教育意义。

- 学生可以回答一些问题,如故事中的人物特点、故事背后的寓意等。

四、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创作,让他们根据故事进行续写或改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格林童话故事,拓展他们的文学视野。

3. 定期组织阅读交流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和阅读心得。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在分组讨论和分享交流环节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学生对故事主题和教育意义的把握程度。

以上是《格林童话》阅读交流会课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格林童话》阅读交流会课教案

《格林童话》阅读交流会课教案

《格林童话》阅读交流会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格林童话》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帮助学生了解并分析童话中的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

3.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介绍《格林童话》的背景和作者。

2. 分发《格林童话》中的一些经典故事,如《白雪公主》、《灰姑娘》等。

3. 学生自主阅读,并在阅读后进行交流和讨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片段等方式引入《格林童话》的主题和背景。

- 介绍《格林童话》的作者和他们的作品特点。

2. 分发故事(5分钟):- 分发《格林童话》中的一些经典故事给学生。

-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篇故事进行阅读。

3. 阅读交流(15分钟):- 学生自主阅读所选择的故事。

- 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记录自己的疑问和想法。

4. 分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篇故事。

-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理解、感受和观点。

5. 整体交流(10分钟):-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小组的讨论成果。

- 学生可以相互提问、辩论和交流观点。

6. 总结(5分钟):-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故事中的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

-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 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3. 学生对《格林童话》中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延伸1. 邀请学生进行创作,写下自己的童话故事。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展览或演出,加深对童话的理解。

3. 引导学生阅读其他经典童话作品,扩大阅读领域。

六、教学资源1. 《格林童话》的故事选段。

2. 图片、视频或故事片段等介绍《格林童话》的素材。

3. 分组讨论和交流的小组活动指导。

4. 教师的总结和评价表格。

以上是《格林童话》阅读交流会课教案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格林童话》阅读交流会课教案

《格林童话》阅读交流会课教案

《格林童话》阅读交流会课教案格林童话阅读交流会课教案
目标
- 通过阅读和讨论,激发学生对格林童话的兴趣和理解-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道德和价值观
-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活动安排
1. 开场介绍(10分钟)
- 介绍本次交流会的目的和安排
- 激发学生对格林童话的兴趣
2. 阅读故事(30分钟)
- 学生自主阅读指定的格林童话故事
-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和道德
3. 分组讨论(20分钟)
-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故事中的主题和道德
-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总结和分享
4. 全班讨论(20分钟)
- 汇总各小组的讨论成果,展开全班讨论- 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5. 总结和反思(10分钟)
- 教师总结本次交流会的收获和体会
- 学生表达对格林童话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资源
- 格林童话故事集
- 小组讨论题目
- 课堂展示素材
评估方式
- 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
- 学生对格林童话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新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话故事》优质课教学课件

新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话故事》优质课教学课件

叶圣陶先生在写《稻 草人》时,新中国刚刚成 立,中国百废待兴,非常 的贫穷。《稻草人》就是 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痛苦生 活的写照。
感受语言
合作读一读下面这些句子。
到了夜间,诗人喝了酒,有些醉了;画家
呢,正在抱着精致的乐器低低地唱。
星星结队归去,一切夜景都隐没的时候, 那小蛾才飞走了。
新出的稻穗一个挨一个,星光射在上面, 有些发亮,像顶着一层水珠;有一点儿风,就 沙拉沙拉地响。
虽然故事很悲伤,但 在《稻草人》里,这样有 诗意的句子层出不穷,这 就是中国童话的特点。
读到有新鲜感的句子, 需要拿出自己的积累本, 及时地摘抄下来,养成良 好的阅读习惯。
中国童话也十分有趣,妙不可言呢!
一天,他画了一只没有眼睛 的白鹤。一不小心,在它头部溅 了一滴墨水,白鹤便一睁眼,扇 扇翅膀飞上天去了。
此刻,大海上升起了一轮红日。小公主随 着其他泡沫一起升入天空,成了天空的女儿。
《格林童话》是由格林兄弟 对德国的民间传说和民间童话搜 集整理而成。表达了当时德国人 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你 总能看到童话里的人物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
闭上眼睛,仔 细听老师讲故事, 边听边想象,你 看到了什么样的 画面。
大家重温一下 后面的内容,带 着自己的想象去 读一读。
交流想象
拇指姑娘坐在燕子 的背上,他们飞了好久, 终于来到了一个温暖的 国度。这里可能会有迷 人的风景和有趣的人, 拇指姑娘也许会在这里 过着幸福的生活。
这样发挥想象读童话多 有意思。童话之所以有那么 多人喜欢,就因为它无奇不 有,妙不可言,还能激发我 们无限的想象。
课前准备
《格林童话》 《安徒生童话》 《稻草人》
新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快乐读书吧: 读读童话故事

二年级下册《格林童话》课外阅读教案(共3课时,含读前指导、读中交流、读后展示)

二年级下册《格林童话》课外阅读教案(共3课时,含读前指导、读中交流、读后展示)

《格林童话》课外阅读研究方案作者信息:格林兄弟:雅各布·格林(1785-1863)与威廉·格林(1786-1859),出身官员家庭,均曾在马尔堡大学学法律,又同在卡塞尔图书馆工作和任格延根大学教授,1841年同时成为格林科学院院士。

是德国的两位博学多识的学者——民间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历史学家。

但他们最卓越的成就,却是作为世界著名的童话故事搜集家,以几十年时间(1812-1857)完成的《儿童和家庭童话集》,即现在俗称的“格林童话”,它包括200多篇童话和600多篇故事。

其中的代表作如《青蛙王子》、《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等均脍炙人口。

有人说,只有读过《格林童话》的童年才算是完整的。

这话一点儿都不夸张。

这本书里的故事情节曲折、但不离奇;叙述朴素、却不单调,一百多年来,一直都受到世界各地少年儿童的喜爱,出版至今,《格林童话》创造了一个世界性的奇迹:它的实际阅读群体无以计数,在每一个有儿童且有书的家庭中,几乎必有一本格林童话或根据它改编的故事。

在中国,至少有100种以上的译本和译改本,几乎每一个会讲故事的孩子,都会讲出一个源于格林童话的故事。

内容梗概:《格林童话》由德国的雅科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根据民间故事改编而成,主要内容是颂扬勤劳和诚实,鄙弃懒惰和自私,鼓励对暴力和邪恶的反抗。

笔者的这本小书里充满了冒险、神秘、梦幻的故事还有好多好多。

美丽的白雪公主、放鹅姑娘;可爱的小红帽、小精灵;充满危险的黑森林,风光绮丽的城堡……这些奇妙美丽的意境、曲折迷离的故事情节,一定会让你沉浸在故事里,久久难以忘怀。

除此之外,这本小书中还有一些睿智隽永的民间故事,那些聪明机智、勇敢善良的劳动人民让人感觉那么的亲切。

他们好像正透过书页告诉我们,如何分清善良和邪恶,如何与坏人斗智斗勇,如何保持一颗快乐的童心。

精彩书评:《格林童话》对十九世纪以来的世界儿童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其丰富的想象、美丽的憧憬、善良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启迪了孩子们的心扉。

《格林童话》阅读课教案(读书课 指导课 欣赏课 汇报课)

《格林童话》阅读课教案(读书课 指导课 欣赏课 汇报课)

《格林童话》阅读课教案(读书推荐课指导课欣赏课汇报课)一、读书推荐课【教学目标】1. 激发学生对《格林童话》的阅读兴趣。

2. 引导学生了解《格林童话》的作者、背景及特点。

3. 推荐《格林童话》中的精彩故事,引发学生阅读欲望。

【教学内容】1. 介绍《格林童话》的作者: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

2. 介绍《格林童话》的背景及创作过程。

3. 分析《格林童话》的特点:寓言性、民间色彩、道德观念等。

4. 推荐《格林童话》中的精彩故事,如《白雪公主》、《灰姑娘》等。

5.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角色、情节、主题等。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格林童话》封面、作者照片等。

2. 教师讲解:介绍《格林童话》的作者、背景及特点。

3. 故事分享:教师讲述《白雪公主》等精彩故事。

4.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故事中的角色、情节、主题等。

5. 分享感受:学生发表自己对故事的喜爱之情。

二、指导课【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姿势和习惯。

2. 引导学生掌握《格林童话》的阅读方法。

3.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和兴趣。

【教学内容】1. 讲解正确的阅读姿势和习惯。

2. 介绍《格林童话》的阅读方法:分章节阅读、做笔记、分享心得等。

3. 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合理安排阅读时间。

【教学活动】1. 教师示范:展示正确的阅读姿势和习惯。

2. 学生实践:学生在课堂上尝试正确的阅读姿势和习惯。

3. 阅读方法讲解:教师介绍《格林童话》的阅读方法。

4. 制定阅读计划: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制定阅读计划。

5. 分享阅读心得: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三、欣赏课【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格林童话》中寓言性和道德观念的理解。

2. 培养学生对《格林童话》中民间色彩的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和道德启示。

【教学内容】1. 分析《格林童话》中的寓言性和道德观念。

2. 欣赏《格林童话》中的民间色彩:民间传说、风俗习惯等。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和道德启示。

《格林童话》阅读交流会课教案

《格林童话》阅读交流会课教案

《格林童话》阅读交流会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格林童话》中的故事,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

2. 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表述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3. 帮助学生认识到故事中隐藏的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

二、教学内容:
《格林童话》中的经典故事——《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等。

三、教学步骤:
1. 引导阶段
首先由教师简单介绍《格林童话》的背景和作者,以及其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2. 阅读交流
学生自行选择一个他们感兴趣的故事进行阅读,然后在小组内分享他们的理解和感受。

3. 小组讨论
每个小组选取一个共同感兴趣的故事进行深入讨论,包括故事的主题、角色特性、情节安排等。

4. 作品分享
每个小组根据讨论结果,进行创作(可以是画画、编故事、演讲等),并在全班面前分享。

5. 教师点评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讨论和创作进行点评,表扬他们的优点,指
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教学评估:
1. 阅读理解:通过学生的分享和讨论,评估他们对故事内容的
理解程度。

2. 团队协作: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行为,评估他们的协作
能力。

3. 创造力:通过学生的创作,评估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建议:
1. 在指导学生阅读和讨论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创新
思考。

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看待故事,挖掘故事中的深
层含义。

3. 在评估学生的表现时,教师应注重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不怕失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学生读课外书籍要养成习惯。先看序文或 作者、编者的前言,知道全书的概况,是 好习惯。把书估计一下,预定若干日读完, 而且如果能按期看完,是好习惯 。有不了 解处,不怕查工具书,不怕请教老师或者 朋友,是好习惯。自己有所得,随手写简 要的笔记是好习惯。其实说不好的习惯, 半途而废,以及眼睛在书上,脑子开小差, 都非常不好。 • ————叶圣陶
你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
• 遇到不认识的字,不明白的词语怎 么办? • 遇到了不理解的句子怎么办? • 遇到优美的句段,感人的话语怎么 办?
• 故事读完了做些什么?
• 有人说,只有读过《格林童话》的童年才算是完 整的。这话一点儿都不夸张。这本书里的故事情 节曲折、但不离奇;叙述朴素、却不单调,一百 多年来,一直都受到世界各地少年儿童的喜爱。 这本书里充满了冒险、神秘和梦幻,这些奇妙美 丽的意境、曲折迷离的故事情节,一定会让你沉 浸在故事里,久久难以忘怀。除此之外,这本小 书中还有一些民间故事,那些聪明机智、勇敢善 良的劳动人民让人感觉那么的亲切,告诉我们, 如何分清善良和邪恶,如何与坏人斗智斗勇,如 何保持一颗快乐的童心。感谢格林兄弟的劳动给 我们带来了阅读的快乐,交流的快乐,学习的快乐。 请记住我们的阅读口号是:我们读书,我们快乐!
认识一下 格林兄弟
作者简介:
• :
• 格林兄弟出生于莱茵河畔的哈瑙,他们早年丧父, 青年丧母,兄弟相依为命,共同经受人世间的忧 患困苦。他们之间的感情非常好,一生中的大部 分时间都是共同度过的。从中学到大学期间,他 们始终住在一起,并且连书籍和其他任何财产也 都是共有的。所以他们在搜集童话的时候,特别 看重那些表现人间真情、饱含生活温馨的童话素 材。《格林童话》以《灰姑娘》、《白雪公主》、 《小红帽》、《睡美人》、《青蛙王子》、《渔 夫和他的妻子》、《大拇指》、《勇敢的小裁缝》 等最为著名。
读书让我们美丽
《格林童话》交流指导
二年级3班
• 哪个同学愿意做个小老师,读或者讲 一个片段,让大家猜一猜是哪个故事?

出示要求:
• 1)讲故事时,要注意吐字清晰,有一 定的条理,还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 • 2)当别人讲的时候不要翻书要认真听, 讲完之后可以互相补充。 • 3)请组长选出小组中故事讲得最棒的 同学作为代表给大家讲一讲,比一比 看哪个小组讲得最好。
•读书 •----是最美的姿态!
• 做一个爱读书的孩子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