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观赏动物养殖学》实验指导
鱼类学实验指导(水产养殖、生物科学)

鱼类学实验指导(⽔产养殖、⽣物科学)“鱼类学”实验指导课程编号:12414220 专业:⽔产养殖、⽣物科学学时:33学时指导教师:龚⼩玲第⼀部分鱼类形态实验⼀鳞⽚、⾊素细胞鳍条的观察(3学时)实验⽬的:掌握鱼类不同的鳞⽚形式、鳞⽚的分区、鳞⽚上年轮的识别,⾊素细胞的分布、种类、形状,鱼类不同类型鳍条的形态,为鱼类学的进⼀步学习打下基础。
实验原理:鱼类的年轮的形成是有⼀定的规律,年轮有识别的标识,鳍条的硬棘、软条、假棘的形态结构是完全不同的。
实验对象:路⽒双髻鲨、鲫鱼、鲈鱼、鲥鱼、鳕鱼的鳞⽚;⾦鱼的⾊素细胞,鲫鱼的软条、假棘,⼩黄鱼的硬棘实验药品与器材⽢油溶液、NaOH溶液、解剖盘、解剖⼑、剪⼑、镊⼦、玻⽚、透明胶、解剖镜、显微镜、烧杯、培养⽫观察的主要内容:⼀鳞⽚1.盾鳞: 由表⽪真⽪发⽣(路⽒双髻鲨)鳞棘(露在⽪肤外的部分): 棘突棱突髓腔通孔基板(插⼊⽪肤部分)2.硬鳞: 由真⽪发⽣(软⾻硬鳞类硬⾻硬鳞类)3.⾻鳞: 由真⽪发⽣基本结构: 基区(前区) 顶区(后区) 上侧区下侧区鳞焦鳞嵴鳞沟年轮分类: 按栉刺的有⽆分圆鳞: 鲫(鳞焦偏顶区) 鳞嵴⼏呈同⼼圆排列鳞沟放射状(初级次级)鲥(鳞焦偏顶区) 鳞焦偏顶区鳞沟与鳞嵴波状(⼏乎平⾏)鳕(鳞焦偏顶区) 鳞焦偏基区鳞嵴呈⼩枕状鳞沟放射状(初级次级) 栉鳞: 鲈鱼顶区有栉刺其它同鲫鱼⼆⾊素细胞取活体⾦鱼彩⾊鳞⽚,放在载波⽚上,盖上盖玻⽚,在显微镜下观察⾊素细胞的种类、形状等。
⿊⾊素细胞(活体放射状可变形死后颗粒状)黄⾊素细胞(连成细胞)反光体三鳍条硬棘: 不分⽀不分节假棘: 不分⽀分节软条: 分⽀分节注意:显微镜观察盾鳞、栉鳞的栉刺、鳕鱼鳞⽚、⾊素细胞,其它使⽤解剖镜作业:1.画出鲫鱼、鲈鱼、路⽒双髻鲨鳞⽚的⽰意图(注意各部分的⽐例),并标出各结构的名称2.画出硬棘、软条、假棘的⽰意图实验⼆~四鲫鱼、⼩黄鱼、鲳鱼的形态⽐较解剖(9学时)实验⽬的鲫鱼、⼩黄鱼、鲳鱼⽣活环境、⽣活⽅式、分类地位存在差异,对三者形态结构进⾏⽐较解剖,从⽽掌握它们形态结构的差异性及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统⼀性。
鱼类增养殖学实验指导

鱼类增养殖学实验指导实验一:常见增养殖鱼类的辨识与比较一.实验目的1.了解增养殖鱼类形态结构以及与生态食性的关系,为鱼类增养殖奠定基础。
2.了解增养殖鱼类主要系统的基本构造。
二.实验材料和用品1.实验材料:常见的养殖鱼类标本(10种以上)。
2.实验用品:解剖盘、镊子、解剖刀、直尺、剪刀、解剖针、解剖镜、毛巾三.实验方法(一).辨别常见的养殖鱼类1.淡水养殖鱼类:青鱼、鲢鱼、鳙鱼、草鱼、鳗鱼、胡子鲶、鲤鱼、鲫鱼、黄鳝、泥鳅、淡水白鲳、斑鳢、罗非鱼、鲶鱼、鲮鱼等。
2.海水养殖鱼类:石斑鱼、牙鲆、大菱鲆、鲻鱼、梭鱼、军曹鱼、遮目鱼、紫红笛鲷、真鲷、接吻鲈、花尾胡椒鲷、(二).比较生活在不同水层的鱼类体型鳙鱼的体型、鲢鱼的体型、石斑鱼的体型、胡子鲶的体型、黄鳝的体型、斑鳢的体型、泥鳅的体型、鳗鱼的体型等(三).比较不同食性鱼类的吻部鲤鱼的吻部、石斑鱼的吻部、斑鳢的吻部、胡子鲶的吻部、鲢鱼的吻部、鳙鱼的吻部、草鱼的吻部等(四)比较栖息在不同水层鱼类的呼吸器官鳙鱼、草鱼、胡子鲶、黄鳝、泥鳅等腮、皮肤及副呼吸器官构造(五).比较栖息在不同水层鱼类鱼鳍的构造鳗鱼、黄鳝、斑鳢、鳙鱼、罗非鱼、泥鳅等鱼鳍的构造(六).比较不同食性鱼类的口齿、咽喉齿结构石斑鱼、斑鳢、淡水白鲳、草鱼等的口齿、咽喉齿结构(七).比较不同食性鱼类肠道的长短鲤鱼、鳙鱼、鲢鱼、斑鳢、鳗鱼、石斑鱼等肠道的长短(八).比较栖息不同水层鱼类膘的大小鳙鱼、草鱼、罗非鱼、鳗鱼、黄鳝、鲻鱼等膘的大小四.作业1.绘出鳙鱼、石斑鱼、鳗鱼的外部形态图2.绘出石斑鱼、淡水白鲳的口齿与草鱼的咽喉齿的结构图3.绘出斑鳢和鲢鱼的肠道结构图实验二:养殖鱼类种鱼的挑选一.实验目的1.了解养殖鱼类种鱼挑选的过程2.掌握种鱼挑选的方法二.实验材料与用具1.实验材料:罗非鱼种鱼、淡水白鲳种鱼、鲤鱼种鱼、鳙鱼种鱼2.实验用具:解剖镜、解剖盘、直尺、鱼筛、塑料鱼盘、塑料盆、塑料桶、钢管、吊水网箱三.实验方法(一).鱼种吊水过筛1.起捕鱼种:将鱼种从鱼池中捕起2.吊水:将捕起的鱼种集中于吊水网池中,清楚淤泥杂物3.过筛:把不同规格的鱼种过筛分级4.留大去小:在保留的群体中严格挑选该种鱼特征明显的个体做为种鱼5.随机取样:随机取样10%-15%的个体进行检查,如98%以上符合该种的特征,则保留该群体做为种鱼培育6.严格挑选:如果抽样个体中只有80%-90%符合该种的特征,则要严格挑选整个群体,把不符合和不太符合该种特征的个体去除,使保留的种鱼群体符合率达到98%以上7.强化培育:把保留的种鱼群体放回培育种鱼池进行强化培育四.作业1.简述种鱼过筛分级的操作过程2.简述种鱼的挑选过程实验三:亲鱼的催产与繁殖一.实验目的掌握鱼类催产的基本方法和常见养殖鱼类繁殖过程二.实验材料与用品1.实验材料:鳙鱼、鲢鱼、胡子鲶2.实验用品:毛巾、取卵器、烧杯、量筒、注射器、注射水、鱼类催产药物、酒精三.实验方法(一)检查亲鱼性腺发育的成熟度1.把亲鱼腹部向上翻,用毛巾盖住亲鱼眼睛,肉眼检查雌性亲鱼的腹部膨胀情况,再用取卵器从雌性亲鱼的生殖孔插入腹部两侧取出一小点卵子放在酒精中检查。
教材介绍观赏水产养殖学

教材介绍—《观赏水产养殖学》观赏水生生物是指具有观赏价值的水生动物及水生植物的总称,以金鱼、锦鲤、热带鱼、海水鱼、原生观赏鱼、观赏龟、水生无脊椎观赏动物及其观赏水草为常见种类。
观赏水生生物因其色彩艳丽、仪态万千,又具有相互组合或者与山石园林搭配成为动态画卷的特性,常被用来点缀居室、庭院、办公室,装饰游览场所等,可以美化环境,修身养性,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
《观赏水产养殖学》系统介绍了观赏水生生物的类别、主要种类及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与变异性状,水族景观设计,观赏水产动物饲养、繁殖、饲料、疾病防治等养殖技术要点和最新技术等,反映了国内外观赏水产养殖的概况、国际贸易、养殖意义及发展前景。
现有介绍观赏水生生物的书籍多是以金鱼、锦鲤、热带鱼、水草等单一种类为对象,针对水族爱好者的科普性图书。
本书为高等学校规划教材,起点高,内容全面,体系构成完整,适用于水产养殖学及相近专业大学生学习。
近二十年来,以观赏水生生物新品种的不断涌现,水质过滤净化设备、控温设备、光照设备、供氧设备等为标志的水族设备的改进和完善,加上以水草肥料、水族药物、硝化细菌、光合细菌应用为标志的新技术的普及,使观赏水产养殖业以异常迅猛的速度发展并显示出美好的前景。
本书注意反映国内外观赏水产养殖的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扩大信息量,同时设计了独特的研究性学习专题,引导学生自我拓展学习内容,培养其思维和综合学习能力。
本教材编写人员为西南大学教师,长期从事水产养殖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及生产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能合理把握观赏水产养殖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关系,并使理论寓于实用技术之中。
本书图文并茂,配有彩图128幅,文字表达流畅,体现出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除可作为水产养殖学及相近专业的教材外,也可作为观赏水生生物爱好者和从业人员的参考书籍。
水生观赏动物养殖与鉴赏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探索与实践

水生观赏动物养殖与鉴赏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探索与实践作者:申玉春,李锋,刘丽,李忠炉,叶宁来源:《大学教育》 2018年第10期申玉春李锋刘丽李忠炉叶宁(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广东湛江 524025)[摘要]通过分析水生观赏动物养殖与鉴赏课程建设历程,提出以学科专业为依托,组建课程教学团队;追求卓越,确定课程建设与培养目标;精字领先,与时俱进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互联网+课堂教学,建设课程教学网站;改革课程考核,完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科研促进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水生观赏动物养殖与鉴赏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对策。
总结了水生观赏动物养殖与鉴赏课建设成效。
研究结论对学校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改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精品视频公开课;水生观赏动物养殖与鉴赏;课程建设[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 (2018) 10-0046-03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1],课程建设的水平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2]。
全国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始于2003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 1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教高厅[2003] 3号)两个文件,指出精品课程建设目的是促进师资、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条件、教学手段等多方面的改革,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并为学生自主学习及个性化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提出,推进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实现精品课程基本教学资源以及参考资料等上网开放。
到2010年,全国共评选出国家级精品课程3910门。
2011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 8号)指出,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以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目的、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展示教师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服务学习者自主学习、通过网络传播的开放课程[3]。
《观赏鱼养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二、准备工作:复习教科书的有关内容和预习实验指导。
三、实验内容
利用水族箱配景材料根据个人审美观进行水族箱景观布置。山石一般选用3-5块,其中选一块形状比较好的作主石,估水族箱中偏于一侧,再选几块略小的附石,紧靠主石或稍离或远离主石;水草的栽植应高矮参差,水草与山石应左右平衡,低矮的水草作为前景草,高大的水草作为背景草和侧景草,最漂亮和显眼的作为主景草。
完成幼鱼培育中饵料的采集、投喂、充气、水质控制、分缸等工作。
四、作业
写出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实验八 斗鱼科鱼类的人工繁殖(6学时)(与实验九任选一)
一、目的要求:掌握产浮性卵的斗鱼科鱼类的人工繁殖和幼鱼培育全过程。
二、准备工作:认真复习教科书的有关内容和预习实验指导。
三、实验内容
在斗鱼科鱼类性成熟后通过提供适宜的环境促使亲鱼筑巢、发情、交配和产卵,卵在短时间内孵化后由雄鱼照顾仔鱼到仔鱼可开口取食和自由游动为止,此时开始喂适口的开口饵料,人为控制环境,使仔鱼生长发育。
3
07-6-6,星期三
6-8
第四章第三节观赏鱼饲养的生物学技术
3
2006-2007(2)《观赏鱼养殖学》实验授课计划
时间
节数
实验项目
时数
07-3-28,星期三
6-9
实验一金鱼、锦鲤的品种识别
实验二常见热带观赏鱼的品种识别
2
2
07-5-16,星期三
6-7
实验三常见观赏鱼的雌雄鉴别
2
07-5-30,星期三
四、作业
写出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实验九 鲤科鱼类的人工繁殖(6学时)(与实验八任选一)
一、目的要求:掌握产粘性卵或沉性卵的鲤科鱼类的人工繁殖和幼鱼培育全过程。。
第八版《实验动物照顾与使用指南》中有关水生环境的建设和管理

第八版《实验动物照顾与使用指南》中有关水生环境的建设和管理作者:张燕黎歌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年第4期张燕(译),黎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验动物研究中心,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1 照明该《指南》描述了几种具体的照明要求。
另外,一些水生和半水生物种需要人工改变季节性光周期诱导育种行为。
为促进这些人工改变计划,光周期控制应该设计为容易调整、监控,并应该每日记录黎明和黄昏的时间。
2 水生住房(微环境)该《指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帮助列表,用以定义对水生或半水生动物养殖适当的微环境即水生住房。
例如,该指南表明“在研究设置可接受的主要附件都应该是没有尖锐的边缘以避免对实验者和动物可能造成伤害。
此外,应该指出的是,室内的水生住房微环境,应该保证动物的绝对安全,但外部的笼或水池可能因为功能不同,尽管可以允许有简单的叠加和存储或突出,也应该避免对研究人员可能造成伤害。
同样,这个系统应该避免采用的有毒材料制造,因为有毒有害的材料可能渗入水生系统并影响的研究。
例如有毒物可以浸出并输入水生系统,导致动物死亡,或硅胶、密封胶等含有抗菌物质或杀菌剂应在大规模采用之前进行毒性测试。
在一些情况下,生命维持系统可以安装过滤器,减轻一些毒物的危害(例如,活性炭过滤器)。
也有些物种可以通过增加或降低密度,以保证其对空间的要求。
水生或半水生物种中有一些夜间动物应该特别注意。
实验或喂养行为必须遵循其生态学要求,保证环境照明。
照明和空间的变化可能影响其活动水平变慢或者减弱或增强。
例如,有研究发现雀鳝在晚上更加活跃。
在研究和使用斑点雀鳝时应该认识到这一点,而进行更好的环境设计和研究行为的程序。
因为技术进步和生产方法的改良,富氧,无菌,无污染物的水都比较容易达到。
重要的是,当考虑到空间的问题时,在实际应用时,空间之间的比例可能影响例如动物的侵略和隐藏行为。
指南中指出,IACUC机构的调查人员应该对在研究中保障物种需求的程序和设施进行评估和检查。
水产养殖技术实验课程教案(1)

实验题目
养殖水体常规因子测定仪器的使用
实验学时
3
实验目的
1.认识和了解养殖水体常规因子测定仪器
2.掌握养殖水体常规因子的测定方法
实验原理
物理常识(重力作用、浮力作用)
实验仪器
浮游生物网(25#、13#)、有机玻璃采水器(1000ml、2500ml、3000ml、5000ml)采泥器(1/16m3、1/40m3)、深水温度计、透明度盘、采草器(1/6 m2)、米尺、分样筛
实验材料
养殖水体
实验内容与实施过程
备注
1.认识各种仪器、了解其结构和作用原理
浮游生物网(25#、13#)、有机玻璃采水器(1000ml、2500ml、3000ml、5000ml)采泥器(1/16m3、1/40m3)、深水温度计、透明度盘、采草器(1/6 m2)、分样筛
2.学习使用各种仪器
实验作业
使用各种仪器需要注意的问题?
实验原理
蛋白质、脂类与糖类合称饲料的三大营养成分,它们不仅是生物机体各种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而且是机体各项生理功能的主要执行者,其中蛋白质、脂类更是在生物的生长发育中显得尤为重要。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饲料中粗蛋白含量,索氏提取法测定其粗脂肪含量。
实验仪器
凯氏定氮仪,脂肪测定仪,烧杯
实验材料
水产饲料
实验内容与实施过程
水产养殖技术实验课程教案实验题目养殖水体常规因子测定仪器的使用实验学时掌握养殖水体常规因子的测定方法实验原理物理常识重力作用浮力作用实验仪器浮游生物网2513有机玻璃采水器1000ml2500ml3000ml5000ml采泥器116深水温度计透明度实验材料养殖水体实验内容与实施过程认识各种仪器了解其结构和作用原理浮游生物网2513有机玻璃采水器1000ml2500ml3000ml5000ml采泥器116深水温度计透明度盘学习使用各种仪器实验作业使用各种仪器需要注意的问题
《水生观赏动物养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院水产系发展至今已有二十余年,《水生观赏动物养殖学》是水产养殖专业本科的专业选修课程,共计32学时,理论24学时,实验8学时。
这门课程从开设以来选修学生较多,学生学习兴趣也较浓。
但是该课程也存在着课程体系不完善、理论部分教学内容单一、实验课程不能广泛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以及课程考核方式需改进等突出问题。
为此本课程小组积极对实验课程内容及课程考核方式等进行了改革,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1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的改革《水生观赏动物养殖学》从开设以来理论教学内容较单一,主要给学生介绍金鱼、锦鲤等观赏鱼各品种的鉴赏与饲养,造成学生对水生观赏动物认识不全面。
课程理论教学手段也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不能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根据该门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对理论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了改革。
在课堂的理论教学中除了先前重点介绍的观赏鱼品种之外,还通过课堂讲授、展示图片和播放多个相关教学视频的方式增加了水生观赏虾蟹类、贝类以及水生观赏爬行类等理论知识。
介绍各种水生观赏动物的生物学特点、分类、生态习性以及饲养等知识。
使得学生能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以后,系统掌握多种水生观赏动物的生物学知识和饲养知识,同时课堂讲授形式的多样化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2课程实验内容的改革实验课程通常是作为理论教学的支撑,课程的实验部分是反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灵活应用和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高低。
但由于之前实验课程设置全部为基础验证性实验,实验内容且单一缺乏创新性,不能充分调动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对实验课程的设置与内容进行了改革。
改革后的课程实验包括3个基础验证性实验和2个设计研究性实验。
基础验证性实验让学生通过对常见水生观赏动物外形和内部结构的观察,能熟悉和认识这些常见的观赏品种。
设计研究性实验则是让学生分组进行水族造景设计和观察几种水生观赏动物的生活习性。
设计性实验需要学生主动的查阅资料,积极参与到实验的设计中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赏鱼养殖学》(供水产养殖专业)实验指导西昌学院动物科学系目录前言 (2)实验一金鱼、锦鲤的品种识别 (4)实验二常见热带观赏鱼的品种识别 (4)实验三水族箱景观布置 (5)实验四水族箱换水技术 (6)实验五常见观赏鱼的雌雄鉴别 (7)实验六卵胎生鱼类的人工繁殖 (8)实验七卵胎生鱼类幼鱼培育 (9)实验八斗鱼科鱼类的人工繁殖 (10)实验九鲤科鱼类的人工繁殖 (11)附录一 (12)附录二 (13)附录三 (14)前言一、实习课的目的观赏鱼养殖学是水产养殖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观赏鱼养殖学实习课是观赏鱼养殖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很好地巩固学生在理论教学中学习到的知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还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通过本课程实习要求学生能掌握(1)常见观赏鱼的形态、结构和分类方面的知识;(2)能对常见观赏鱼进行雌雄鉴别;(3)掌握水族箱景观布置的思路和一般程序;能根据自己的审美观进行水族箱景观布置;(4)掌握水族箱全部换水操作的流程和注意事项;(5)掌握卵胎生观赏鱼的繁殖技术和幼鱼培育的过程;(6)掌握一些常见卵生观赏鱼的繁殖技术要点和配套的技术如生物饵料的采集与培养等。
(7)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二、实习课的内容观赏鱼养殖学的实习内容主要是结合理论知识对进行实践操作,本课程实习安排了八个实验,分别为金鱼的、锦鲤的品种识别、常见热带观赏鱼的品种识别、水族箱景观布置、水族箱的换水技术、常见观赏鱼的雌雄鉴别、卵胎生鱼类的人工繁殖、卵胎生鱼类的幼苗培育、斗鱼科鱼类的人工繁殖(或鲤科鱼类的人工繁殖)。
在实验项目的设置上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以及今后可能从事的工作,学生既能很好地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也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实践教学中还可利用幻灯片、投影片、电视教学片等进行辅助教学。
三、实习课的形式实习采用分组实习。
由于大部分实习的时间持续较长,真正能在课程堂上利用短短的一两小时就能完成的实习很少,故大部分实习采用在课堂上老师指导学生本次实习的思路、过程和程序,学生主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
要求每组学生负责一至两个水族箱中观赏鱼的饲养管理工作,在观赏鱼性成熟后即可进行观赏鱼的人工繁殖的幼鱼培育以及相配套的生物饵料采集和培育工作。
对实习全过程进行记录,教师随时与学生交流,检查学生实习进度和实习记录,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课程实习时间为一周,折合20学时,考虑到理论教学的进度及观赏鱼生长繁殖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将实习分散开出。
四、实习报告书写实习报告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工作态度的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还有利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故要求学生对实习全过程进行记录,并及时总结。
观察实习主要是记述实习观察的内容,应如实描述。
操作实习一是要如实记述实习的过程、步骤;二是记述实习的结果,包括实习中途出现的结果和最终的结果,也应如实记述;三是总结,将实习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实验失败的原因或总结实验成功的原因。
五、实习室规则1.遵守纪律,按分组情况进行水族箱的管理;2.爱护实验室设备,严禁损坏水族箱及附属设备,如有损坏,照价赔偿(正常损坏的除外);严禁将实验室的观赏鱼带出。
3.保持肃静,不得喧哗、谈笑,禁止吸烟、随地吐痰和乱扔纸屑;4.保持室内整洁。
每次实习完毕值日做好实习室清洁,关好水电门窗。
5.不得穿拖鞋入实习室和教室。
实验一金鱼的、锦鲤的品种识别一、实验目的:通过对金鱼和锦鲤的观察了解其形态特征,掌握其分类标准和命名原则。
二、实验原理:不同品种金鱼和锦鲤形态特征和各部分变异不相同,金鱼的系统命名即是根据鱼体各部分变异特点而命名。
三、实验器具与材料不同品种的金鱼、锦鲤四、实验步骤1、观察不同金鱼的体态和体型(体细长而侧扁、椭圆或纺锤形、肥圆呈球形等。
2、观察不同金鱼的头形(平头、高头、狮头)3、观察不同金鱼的体色(纯色、双色、五花等)4、观察不同金鱼的鳍形(有无背鳍、胸鳍长或短、尾鳍鳍形和长短)5、观察不同金鱼的鳞片(正常、珍珠、透明)6、观察不同金鱼的眼(龙睛、望天、水泡、正常、蛤蟆头眼)7、观察不同金鱼的鼻(有无绒球)8、观察不同金鱼的鳃盖(正常、外翻)9、观察不册的锦鲤的姿态、色彩、斑纹。
10、根据金鱼各部分的变异特点用系统命名法对金鱼进行命名。
五、作业描述不同品种金鱼和锦鲤的外部形态特征,用系统命名法对金鱼进行命名。
实验二常见热带观赏鱼的品种识别一、实验目的:通过对一些常见淡水热带观赏鱼的观察,了解其形态特征,加深对淡水热带观赏鱼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淡水热带鱼种类繁多,每一类的一些代表品种能较好地代表该类热带鱼的主要特征。
三、实验器具与材料不同品种的热带观赏鱼:孔雀鱼、玛丽、月光鱼、剑尾鱼、丽丽鱼、接吻鱼、曼龙鱼、珍珠马甲鱼、神仙鱼、七彩神仙鱼、地图鱼、血鹦鹉、清道夫、皇冠泥鳅、蛇仔鱼、清苔鼠、红绿灯、黑裙鱼、红鼻鱼、虎皮鱼、斑马鱼、玫瑰鲫、银鲨、红尾黑鲨、白云山金丝鱼等四、实验步骤1、将形目胎将类常见观赏鱼的观察:1.1代表种:孔雀鱼、珍珠玛丽、球玛丽、月光鱼、剑尾鱼1.2共同特点:背鳍位于臀鳍上方雄性臀鳍前部鳍条显著长于后部,变成交接器。
2、鲈形目攀鲈亚目常见种类的观察:2.1代表种:泰国斗鱼、丽丽鱼、接吻鱼、曼龙鱼、珍珠马甲鱼2.2共同特点:具有鳃上器官;背鳍、腹鳍、臀鳍均有鳍棘。
3、鲈形目丽鱼科(慈鲷科)常见种类的观察:3.1代表种:神仙鱼、七彩神仙鱼、地图鱼、七彩凤凰、红宝石、血鹦鹉、蓝肚凤凰3.2共同特点:左右下颌骨愈合;侧线中断为二,圆鳞,背鳍、腹鳍、臀鳍均有鳍棘。
4、鲶形目和鲤形目鳅科常见种类的观察:4.1代表种:玻璃鲶、向天鼠、爬岩鳅、清道夫、皇冠泥鳅、蛇仔鱼、清苔鼠4.2共同特点:无鱼鳞,常有斑纹,某些种类身体上有盔甲状的骨板或骨棱,多有须。
5、脂鲤目脂鲤科常见种类的观察:5.1代表种:红绿灯、头尾灯、柠檬灯、玫瑰扯旗、刚果扯旗、红光管鱼、黑十字鱼、红鼻剪刀鱼、黑裙鱼、彩裙鱼、红鼻鱼、铅笔鱼、企鹅鱼5.2共同特点:有脂背鳍,体形多样,色泽多样。
6、鲤形目鲤科常见种类的观察:6.1代表种:虎皮鱼、斑马鱼、三角鲫、玫瑰鲫、银鲨、红尾黑鲨、白云山金丝鱼、T 字鲫6.2共同特点:多具平滑的鳞片,单条侧线,体型以纺锤形为主。
7、其他热带观赏鱼代表种:七星刀、玻璃拉拉、珍珠虹、大眼鲳、银龙鱼、红龙鱼、金龙鱼五、作业描述所观察到的各种热带观赏鱼的特征。
实验三水族箱景观布置一、实验目的:学习和掌握水族箱景观布置的程序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利用水族箱配景材料根据个人审美观进行水族箱景观布置。
山石一般选用3-5块,其中选一块形状比较好的作主石,估水族箱中偏于一侧,再选几块略小的附石,紧靠主石或稍离或远离主石;水草的栽植应高矮参差,水草与山石应左右平衡,低矮的水草作为前景草,高大的水草作为背景草和侧景草,最漂亮和显眼的作为主景草。
三、实验器具与材料各种水草、山石、底砂、水管、水族箱、灯具、上滤器、水管四、实验步骤1、在水族箱底部铺上一层平均厚度约3厘米的底砂,颗粒大的在下,颗粒小的在上,留些栽种水草时使用。
2、根据水族箱造景的基本原则进行水族箱景观设置的大体规划,并在草稿纸上绘制草图,标注出山石、沉木和各种水草的大致位置。
3、将山石和沉木放在规划的位置。
4、缓慢向水族箱中注入一半的水,此时不养鱼,可直接注入自来水。
为避免水流冲起底砂,可将水流冲在石块上或在管口系上布条。
5、水草先用水冲洗干净,修剪枯枝烂根,老叶和太长的直根也可适当剪去一些,如植株太细弱,可适当摘心,以促使其以后多萌发新枝。
6、单株逐一种下水草。
种草时先种位于水族箱后面和两侧的草,然后逐渐向中间和前面推进。
(水草栽种方法:可直接埋入底砂中;先栽种在花盆里,然后再埋在水中;或用较大在石块压在水草根部,防止被鱼或水流摇动;蔓生性水草可绑扎在沉木等物体上固定)6、栽种结束后慢慢向水族箱中注水到预定水位。
7、开启各种设施让其正常运行。
五、作业写出水族箱置景感受。
实验四水族箱的换水技术一、实验目的: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水族箱全部换水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全部换水是改善水族箱环境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换水在观赏鱼养殖中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实验器具与材料各种水草、山石、底砂、水管、水族箱、灯具、上滤器、水管、水桶、抄网四、实验步骤1、准备一些与要进行换水的水族箱中水温相同的水装入备用容器中,换入的水酸碱度和软硬度与原水族箱中水质接近,水量最好相当于原水族箱的水量。
2、关掉并移走水族箱中所有的电器(加热棒应在断电5分钟后取出)。
3、用一个大小合适最好是不透明而有盖的容器盛上水族箱中的原水,把箱中的鱼小心捉到容器中,盖上盖子。
4、取出水族箱中的景物和水草进行清洗,再对水草进行修剪。
5、用虹吸法抽出水族箱中的大部分水,暂放在盆或桶中备用。
6、用自来水冲洗底砂,直到冲洗的水不再混浊,抽出脏水。
7、铺平底砂,将山石等景物放回水族箱,放入原来准备好的水,约1/2。
8、栽种水草,将水注满。
9、插上电源,让各种设施恢复运行,确定一切指标正常。
10、将暂养的观赏鱼重新放回水族箱中。
五、作业写出水族箱全部换水的感受。
实验五常见观赏鱼的雌雄鉴别一、实验目的:了解和熟悉不同品种观赏鱼的雌雄区别。
二、实验原理:多数观赏鱼雌雄之间在体形、色彩等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特别是在繁殖季节两者之间差异尢为明显。
三、实验器具与材料水族箱、不同品种观赏鱼雌雄鱼(金鱼、孔雀鱼、红剑、曼龙四、实验步骤1、金鱼的雌雄鉴别:雌鱼:体短而粗,后腹部膨大;胸鳍宽而圆;泄殖孔稍大而圆,呈梨形,微向外凸出,手摸较软;繁殖期游动较慢,反应不如雄鱼灵敏。
雄鱼:体瘦而长;胸鳍长而窄且尖,繁殖季节其第一鳍条和鳃盖上有追星,繁殖季节过后消失;泄殖孔小而狭长,呈瘦枣核形,两端尖,中间微膨大,与体表平或稍向内凹,手摸较硬;繁殖期游动活泼,常主动追逐其他金鱼。
2、卵胎生鱼类雌雄鉴别:雌鱼:通常体较粗大,臀鳍圆形,腹部膨大,有些种类在生殖前在腹部肛门前形成黑斑。
雄鱼:通常体瘦小而色泽鲜艳,臀鳍尖而成交接器。
3、鲤科鱼类雌雄鉴别:雌鱼:体色较暗,不鲜艳,繁殖期腹部膨大。
雄鱼:体较细长而瘦,腹部不膨大,体色鲜艳,在繁殖期有较强的婚姻色。
4、脂鲤科鱼类的雌雄鉴别:雌鱼:一般体较粗壮,腹部膨大,体色暗于雄鱼。
雄鱼:体多细长,背鳍、臀鳍和尾鳍长于雌鱼。
5、丽鱼科鱼类雌雄鉴别:丽鱼科一般较难鉴别雌雄,且社会性极强,种间和性间排斥性强,一般会自由配组繁殖,人为配组则效果往往不好。
6、斗鱼科鱼类雌雄鉴别雌鱼:体多小于雄鱼,体色较浅,背鳍一般较短,末端圆。
雄鱼:体多大于雌鱼,体色较鲜艳,繁殖季节颜色尤为鲜艳,背鳍较长而末端稍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