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1021750课程名称:细胞生物学实验/Cell Biology Experiment课程属性:必修实验属性:独立设课开课学期:2 学时:16适用专业:动物医学本科学分:0.5开课部门:11 考核要求:实验报告课程简介:1、课程定位:本门课程的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熟悉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并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及保养。
通过实验课的显微镜观察,熟练掌握细胞微细构造。
2、教学方法:通过示教、实验课学习,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细胞的正常形态结构,了解其生理功能,为后期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雄厚的理论基础和直观的形态学基础;3、知识体系:《细胞生物学》是动物医学的专业基础课,是动物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本门课程为选修课。
一、实验项目设置及学时分配二、实验内容及教学要求实验项目1:显微镜的使用1、教学内容生物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和哺乳动物血细胞绘图。
2、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显微镜的构造。
(2)熟悉生物显微镜各部分特点。
(3)掌握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绘制哺乳动物血细胞。
实验项目2:红细胞悬液制备1、教学内容掌握鸡红细胞悬液的制备方法。
2、教学目标(1)了解鸡的不同采血方法。
(2)熟悉熟悉离心机等机器的使用和抗凝剂等药品的配置及使用方法。
(3)掌握1%鸡红细胞悬液的制备方法。
三、考核方式及要求考核方式:根据实验报告和出勤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评分办法: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60%,出勤情况占40%。
四、主要仪器设备及实验材料五、教材及参考书1、自编;六、教改说明及其他无。
细胞生物学试验教学大纲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09 .面向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10 .实验课程的教学任第要求和教学目的10.1教学任务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生物学相关专业重要的基础必修课。
细胞生物学实验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巩固和加深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基本实验技能。
10.2教学要求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参加本课程原理与技术讲授,认真预习与准备,参加基本实验技术训练;实验中要遵守操作规程,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特别是细胞生物学实验石蜡切片的制作及染色技术,动物细胞培养及细胞融合,植物组织培养等基本实验操作技术等),并做好实验记录;实验后要整理好物品,及时处理实验数据,独立撰写实验报告,积极参加课后讨论。
10.3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及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掌握和初步了解细胞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如涂片、铺片、徒手切片、细胞传代等,并且进行创新实验的设计。
11.学生应掌握的实验技术及实验能力通过本实验课程,学生应熟练掌握血涂片的制备法,小鼠肠系膜铺片法;徒手切片法;细胞活体染色技术;石蜡切片的制作技术及特征性染色方法等基本原理及操作技术;掌握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掌握动物细胞培养及细胞融合、细胞凋亡、细胞生理性实验;植物组织培养及植物原生质体的分离、融合、体细胞杂交、细胞器的分级分离等基本原理及操作技术。
12 .开设实验项目开设实验项目一览表注:在设计性实验中,学生可自选其一。
徒手切片、石蜡切片、冷冻切片的制作技术实验。
包括徒手切片操作技巧,制作出易于观察细胞形态及细胞组成成分的切片;包括切片机的操作要领,切片的制作技巧,制作出符合HE染色、PAS染色、Feulgen染色的石蜡切片、冷冻切片。
细胞培养无菌操作技术实验。
包括无菌操作台、臭氧发生器、二氧化碳培养箱的使用及维护保养技术;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的方法;细胞室处理及检测技术。
《6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总的目的要求:通过实验课的学习,掌握细胞生物学基本的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提高实验的水平和质量;了解细胞生物学的发展方向和前沿水平,
说明;
1.所开实验中:技能训练性7;演示观察性0个;验证性2个;综合性3个;设计性2个;
研究创新性2个。
2.主要教学参考书目:
(1)杨汉民,细胞生物学实验(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徐承水,现代细胞生物学技术,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2;
(3)章静波,细胞生物学实用方法与技术,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0;
(4)郑国锠,细胞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5)翟中和,细胞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Cell Biology)课程编号:1922011(1923011)课程名称:细胞生物学实验学分:1实验学时:32适用专业: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生物科学(师范)、生物工程实验名称与学时安排实验一、细胞化学技术与显微切片技术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实验内容:①装片、涂片、压片、徒手切片等显微制片技术;②石蜡切片技术;③冰冻切片技术;④鉴定DNA的细胞化学方法;⑤显示多糖的PAS反应;⑥细胞中过氧化物酶的显示方法;⑦显示碱性蛋白与总体蛋白的细胞化学定位。
实验目标与要求:掌握细胞生物学常规的生物制片方法,以及在制片基础上进行细胞化学染色,使细胞内的各种组成结构和化学成分定性、定量地得以显示。
了解常用的原位显示细胞内某些化学成分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掌握细胞内DNA、多糖、蛋白质、酶等在细胞内的分布状况。
注意要点:注意有机溶剂和染料对人体的伤害和污渍;双面刀片的正确使用;切片机的使用。
实验二、细胞凝集反应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实验内容:红细胞的凝集反应。
实验目标与要求:了解及学习细胞凝集反应的过程及操作方法,通过实验加深对细胞表面结构的理解。
注意要点:注意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实验三、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实验内容:红细胞的渗透性。
实验目标与要求: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
注意要点:对试管轻拿轻放。
实验四、线粒体和液泡系的超活染色与观察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实验内容:人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的超活染色观察;洋葱鳞茎表皮细胞线粒体的超活染色观察;小麦胚根液泡系的超活染色。
实验目标与要求:观察动、植物活细胞内线粒体、液泡系的形态、数量与分布,学习一些细胞器的超活染色技术。
注意要点:注意染料的使用。
实验五、植物细胞骨架的光学显微镜观察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实验内容:洋葱鳞茎表皮细胞骨架的分布。
实验目标与要求:了解细胞骨架的相关知识,掌握细胞骨架的简单制备方法。
注意要点:注意戊二醛、考马斯亮兰的使用。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细胞生物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研究生物体的基本生理、生态、遗传和进化过程。
本课程将介绍细胞的组成、结构与功能,以及细胞的生物化学过程、肌肉和神经细胞的特殊化,为学生提供对生物学的基本理解和基础知识。
二、课程目标1. 理解细胞结构组成及其功能。
2. 掌握细胞分裂与遗传变异的基本原理。
3. 理解细胞毒理学及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4. 了解细胞信号传导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5. 培养细胞实验技术和科学研究能力。
6.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细胞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的组成与功能- 细胞质器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骨架的组成与功能2. 细胞分裂与遗传变异- 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与生殖细胞的形成- 染色体结构与遗传变异3. 细胞信号传导与细胞凋亡- 细胞信号通路的基本原理- 细胞增殖的调控与肿瘤形成- 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与调控4. 细胞毒理学与人体健康- 细胞毒素的来源与分类- 细胞毒素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细胞毒素与环境污染、药物安全的关系5. 细胞实验技术- 细胞培养与细胞系的建立- 细胞实验技术与细胞功能的研究- 细胞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解、PPT展示等方式,介绍细胞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概念。
2. 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细胞实验、数据收集与分析,培养实验技术和科研能力。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细胞相关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学生报告:要求学生撰写细胞生物学相关的研究报告,培养学生的科学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占比:出勤、参与课堂讨论、实验报告等。
2. 期中考试占比:考查对细胞生物学基础概念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3. 期末考试占比:考查对整个课程内容的综合掌握与应用能力。
4. 实验报告评分:考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与总结能力。
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课程编号:1313016215课程类别:专业课总学时数:68 实验时数:24学分:3.5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综合教研室适用专业:生物科学适用对象:本科(四年)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细胞生物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它从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三个不同层次上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位于分子生物学与个体生物学之间,同他们互相衔接,互相渗透。
因此,细胞生物学又是一门承上启下的学科。
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以理论课教学为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对实验仪器要求较高,因此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细胞生物学实验设备的操作方法,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为学生学习生命科学中的其他相关课程作好基础准备。
同时也使学生具备观察和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基本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为毕业后从事生物学相关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暗视野、相差、荧光显微镜使用;掌握细细胞膜渗透现象的原理、观察及影响因素;掌握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叶绿体分离、制片和观察;初步掌握利用细胞化学方法显示细胞内特定化学物质分布与定位的方法;掌握动、植细胞中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分布规律;掌握光镜下观察细胞骨架的基本形态结构操作方法;掌握活体染色法的实验原理;液泡和线粒体的活体染色方法;掌握过碘酸雪夫反应显示细胞内糖原;细胞内过氧化物酶的显示方法和原理。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宜从三年级第一学期开始,以确保学生学习本课程具有所需要的生物化学、微生物生物学、有机化学等基础。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1]表示“了解”;[2]表示“理解”或“熟悉”;[3]表示“掌握”;实验一、暗视野、相差、荧光显微镜使用三种特殊光学显微镜的原理和结构特点[2];三种特殊光镜的使用方法[3];实验二、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细胞膜渗透性原理[1];渗透现象的观察[2];各种设置因素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2];实验三、叶绿体的分离和荧光观察叶绿体分离的一般原理和方法[1];自发荧光和次生荧光产生的原理[2];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叶绿体分离、制片和观察[3];实验四、细胞内特定化学物质的显示细胞内特定化学物质的显示的基本原理[1];利用细胞化学方法显示细胞内特定化学物质分布与定位的方法[2];实验五、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观察动、植细胞中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形态结构特征[2];高尔基体和线粒体不同类型细胞中的分布规律[2];实验六、植物细胞骨架的光学显微镜观察光镜下细胞骨架的基本形态结构[1];光镜下观察细胞骨架的基本形态结构操作方法[2] ;光镜的使用[2];实验七、活体染色法显示细胞器活体染色法的实验原理[2];液泡和线粒体(植物细胞还包括质体)的活体染色方法 [3];实验八、细胞中多糖和过氧化物酶的定位过碘酸雪夫反应(PAS)—显示细胞内糖原(参照照片和示教片) [2];细胞内过氧化物酶的显示[2];实验九、细胞的原代和继代培养原代细胞培养与继代细胞培养基本原理[1];原代培养与继代培养的基本操作过程[2];器材及液体的准备和无菌操作[3];实验十、培养细胞的形态观察和计数培养细胞的形态观察[1];培养细胞的计数及活细胞的鉴定[2];实验十一、细胞同步化阻断细胞于G1/S期交界处的TdR双阻断法[2]:机械振荡法收集M期同步化细胞[2]:四、实验方式与要求1.实验前,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内容,掌握实验目的及设计思路,了解实验步骤。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细胞生物学实验英文名称:Cellular biological experiment课程编号:14070101 实验课性质:非独立设课课程负责人:张尚立开放实验项目数:25大纲主撰人:杨晓梅曹慧仁大纲审核人:张尚立时永香石梅一、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54 实验学时:54 课程总学分:1.5 实验学分:1.5二、适用专业及年级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生物工程和生命基地三年级三、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细胞生物学实验是为生命科学学院1~3年级各专业学生开设的实验课程,本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专业基础类实验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训练学生依据实验方案能够自主完成实验项目。
通过实验训练,使学生能够具有观察、比较、分析、专业基础类,实验动手,数据处理和书写实验报告、生物绘图、制表等方面的能力。
四、主要仪器设备普通光学显微镜、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复式光学显微镜及其摄影装置、电子显微镜、超薄切片机、冷冻切片机、石蜡切片机、制刀机、离心机、恒温箱、冰箱、培养箱、二氧化碳培养箱、恒温蜡箱、恒温水浴锅、解剖器械、超净工作台、组织捣碎机、分析天平、放大机、电热板、流式细胞仪、电泳仪、湿盒、细胞电泳仪、计算机、酶联免疫仪。
六、考核方式根据细胞生物学理论及实验教学的要求,结合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的特点,制定以下考核办法:实验课考核的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评组成,平时成绩占40%,考试成绩占60%。
记分办法:1.实验课课堂表现:包括实验态度、操作技能,实验记录及实验结果。
(10分)2.实验报告:要求实验报告书写规范,简明扼要,结果真实,对出现的问题、现象能以科学态度分析,进行结果讨论。
(20分)3.纪律卫生:不迟到、不旷课,不在实验室打闹、不大声喧哗。
实验结束,认真整理实验室台面,值日生负责清扫实验室卫生,离开实验室前检查实验室水电安全情况。
(10分)期末考试:实验动手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创造性能力检验,老师设计各种命题让学生抽签选择,学生根据命题要求回答、操作,给出考查成绩(60分)。
《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 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名称(英文) Experiment of Cell Biology课程编号022410353课程性质独立设课课程属性基础课必修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王金发编著细胞生物学科学出版社 2003王金发何炎明主编细胞生物学实验教程科学出版社 2004学时学分:学时 54实验学分 2开出时间:三年级五学期适用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应用、生态学先修课程生物学基础、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是生命科学学院本科各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在生命学科的本科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课程内容包括基础验证和基本技能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开放式、研究型、创新性实验三大类。
基础验证和基本技能性实验主要是配合理论课的教学,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有关的知识,同时能够规范地掌握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操作与基本的实验技能。
综合性实验和开放式、研究型、创新性实验,目的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验设计和应用各种实验技术的能力,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实验目的要求1. 配合理论课教学,加深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2. 掌握细胞生物学研究有关的基本技术,学习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技能。
3. 通过开放式、研究型、创新性实验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实验动手能力以及文献查阅、论文写作的能力。
4. 通过开放式、研究型、创新性实验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外,实验室还做到全开放,为学生提供进行开放式、研究型、创新性研究的场所,学生可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兴趣设计研究课题进行实验,期末要提交研究论文,并做成ppt进行课堂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
课程编号:1313016215
课程类别:专业课
总学时数:68 实验时数:24
学分:3.5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综合教研室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
适用对象:本科(四年)
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
细胞生物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它从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三个不同层次上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位于分子生物学与个体生物学之间,同他们互相衔接,互相渗透。
因此,细胞生物学又是一门承上启下的学科。
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以理论课教学为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对实验仪器要求较高,因此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细胞生物学实验设备的操作方法,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为学生学习生命科学中的其他相关课程作好基础准备。
同时也使学生具备观察和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基本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为毕业后从事生物学相关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暗视野、相差、荧光显微镜使用;掌握细细胞膜渗透现象的原理、观察及影响因素;掌握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叶绿体分离、制片和观察;初步掌握利用细胞化学方法显示细胞内特定化学物质分布与定位的方法;掌握动、植细胞中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分布规律;掌握光镜下观察细胞骨架的基本形态结构操作方法;掌握活体染色法的实验原理;液泡和线粒体的活体染色方法;掌握过碘酸雪夫反应显示细胞内糖原;细胞内过氧化物酶的显示方法和原理。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宜从三年级第一学期开始,以确保学生学习本课程具有所需要的生物化学、微生物生物学、有机化学等基础。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1]表示“了解”;[2]表示“理解”或“熟悉”;[3]表示“掌握”;
实验一、暗视野、相差、荧光显微镜使用
三种特殊光学显微镜的原理和结构特点[2];三种特殊光镜的使用方法[3];
实验二、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
细胞膜渗透性原理[1];渗透现象的观察[2];各种设置因素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2];
实验三、叶绿体的分离和荧光观察
叶绿体分离的一般原理和方法[1];自发荧光和次生荧光产生的原理[2];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叶绿体分离、制片和观察[3];
实验四、细胞内特定化学物质的显示
细胞内特定化学物质的显示的基本原理[1];利用细胞化学方法显示细胞内特定化学物质分布与
定位的方法[2];
实验五、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观察
动、植细胞中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形态结构特征[2];高尔基体和线粒体不同类型细胞中的分布规律[2];
实验六、植物细胞骨架的光学显微镜观察
光镜下细胞骨架的基本形态结构[1];光镜下观察细胞骨架的基本形态结构操作方法[2] ;光镜的使用[2];
实验七、活体染色法显示细胞器
活体染色法的实验原理[2];液泡和线粒体(植物细胞还包括质体)的活体染色方法 [3];
实验八、细胞中多糖和过氧化物酶的定位
过碘酸雪夫反应(PAS)—显示细胞内糖原(参照照片和示教片) [2];细胞内过氧化物酶的显示[2];
实验九、细胞的原代和继代培养
原代细胞培养与继代细胞培养基本原理[1];原代培养与继代培养的基本操作过程[2];器材及液体的准备和无菌操作[3];
实验十、培养细胞的形态观察和计数
培养细胞的形态观察[1];培养细胞的计数及活细胞的鉴定[2];
实验十一、细胞同步化
阻断细胞于G1/S期交界处的TdR双阻断法[2]:机械振荡法收集M期同步化细胞[2]:
四、实验方式与要求
1.实验前,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内容,掌握实验目的及设计思路,了解实验步骤。
2.学生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经过积极的思考后,书写实验报告,报告内容简明扼要,结果翔实,并且分析实验中的一些现象。
3.实验过程中要遵守实验规章制度,爱护实验财产和仪器设备,保持实验室卫生。
五、进程安排表
六、实验课程考核方法及要求
1.考核方式:考试;
2.考核方法:操作+实验报告+笔试结合;
3.成绩评定:
本课程采用平时考核,期末笔试,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每项实验,预习报告占20%,实际操作40%,实验报告40%。
实验成绩=15
总评成绩=实验成绩×80%+期末笔试×20%
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分制记分。
4.考核要求:
学生实验前应进行预习,完成预习报告;认真参加每次实验全过程,并认真完成每一份实验报告;通过实验熟悉观赏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技术操作。
七、实验教材(指导书)及参考书(资料)
教材(指导书):
《生物综合实践指导教程》.李秀霞等主编.校内教材,2007年
参考书(资料)目录:
1.杨恬主编,《细胞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2.王金发主编,《细胞生物学》(第一版),科学出版社,2003年
3.翟中和、王喜中、丁明孝主编,《细胞生物学》(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4.汪堃仁、薛绍白、柳慧图主编.《细胞生物学》 (第一版)1990、(第二版)1999,北京师范
大学出版社
5.庄孝僡主编,《细胞学》(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