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中学生物学科建设
落实素养,优化改革——浅议初中生物教学优化方法

落实素养,优化改革——浅议初中生物教学优化方法发布时间:2022-09-06T05:30:42.727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5月第9期作者:张建庚[导读] 大家都知道,我国目前提倡素质教育,良好的学习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让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素养,有助于学生的后期的学习和工作中奠定良好的沟通基础,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张建庚青岛西海岸新区大场初级中学 266414摘要:大家都知道,我国目前提倡素质教育,良好的学习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让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素养,有助于学生的后期的学习和工作中奠定良好的沟通基础,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现阶段,由于素质教育的提出,目前各界对于学习素养的教育非常重视,因此,将学习素养教育融入生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教育,基于此,本文主要从生物教学出发,论述了将学习素养教育融入生物教学中的相关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学习素养;提升;价值;生物教学;优化改革;创新;引言:众所周知,初中的生物教育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习各科课程的基础,因此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生物教学是当下教育教学的重点科目之一。
近几年,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教育界对于学生的学习方法特别重视,随着课程改革的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是未来国家选拔优秀人才的标准,因此,在生初中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地更新学习观念,由于生物课程跟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物息息相关,也因此有很强的基础性和实践性,这门课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还能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体会生物课程地趣味性,因此,在生物教育中灌输学习素养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促进自身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有着丰富而深刻的道德教育意义。
一、更新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众所周知,生物课程中融入学习素养教育的基础在于培养学生学习的道德和灵魂。
同时我们也都知道,道德教育对国家、社会和个人具有根本意义,与智力教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相互渗透,鼓励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世界展望、人生和价值展望,因此道德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生物整体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物价值观念。
南江县大河中学

南江县大河中学(二00九年秋期)大河中学教科室主编目录语文类 (3)民族节气从小培养 (3)《过秦论》当为何体 (4)对备课的一点新思考 (5)语文教学中的多读多写训练 (6)深入文本和走出文本 (7)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试论语感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0)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感问题 (11)怎样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3)试探作文人文性评价体系地建立 (17)语文学习中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22)怎样写好想象作文之我见 (24)教学中应注重知识的总结 (25)高中语文教学中“故事法”教学研究 (25)怎样才能共建和谐课堂 (26)二、英语类 (27)英语词汇记忆与巩固方法归纳 (27)高中英语书面表达的现状及对策 (28)浅谈高二英语书面表达训练 (29)多媒体和网络结合进行教学 (32)小议给课堂教学减负 (33)邓能荣 (33)浅淡如何识记英语单词 (34)英语课评价标准随想 (35)“玩”得有度 (36)如何进行中学英语教学 (37)英语书面表达基础训练方法初探 (39)初谈表扬学生的技巧 (41)浅谈现代师生关系在实际教学中的体现 (42)如何搞好初中英语单词教学 (44)浅谈如何提高初一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44)小议中学生英语学习的习惯培养 (46)马祥恩 (47)On Strategies to Improve J unior Middle Students‟ English Reading Ability (48)怎样听好英语(论文) (54)On the Study of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eaching through Films (56)三、数学类 (62)高二文科班数学教学感想 (62)教学论文(郑红林) (63)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65)教学论文(万元利) (66)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探微 (66)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与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68)浅谈教学中几个观念的转变 (69)一类不等式的证明 (70)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72)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73)初一数学小论文 (74)王大海 (74)轨迹问题 (75)四、理综类 (77)基因频率计算中误差浅析 (77)浅谈高中化学教学的课题引入 (79)论化学实验探究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81)浅谈多媒体在农村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83)谈课堂教学信息反馈及调控 (85)浅析化学与其他学科综合教学的特点 (86)高三生物教学思考 (87)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88)如何使高一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 (89)浅谈在物理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 (91)浅谈平面镜成像 (93)五、文综类 (94)政治教学中应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94)地理教学培养兴趣 (95)在教学中践行感恩教育 (97)浅析山区普通高中教学之思考 (98)就初三历史课复习谈点看法 (99)地理教学与德育教育 (100)加强中学生兴趣培养的尝试 (101)如何扬起后进生进步的风帆 (103)学好地理的前提、保障和手段 (104)关于地理教师的自我教育初探 (105)教学论文——关于中国近代史的深思 (106)浅谈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的方法 (107)六、艺体信类 (108)怎样建立和谐的音乐课堂 (108)培养学生美术兴趣的3点想法 (110)浅析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111)中学体育课学习兴趣的激发 (112)体育课的教学和训练 (113)程序设计教学初探 (114)如何讲解信息技术 (117)语文类民族节气从小培养-------课外阅读指导《谈骨气》之我见南江县大河中学王支伦《谈骨气》(原九义语文初中第二册)是篇教读课文。
实验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2019•三月(上)教育研究学刊实验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严天涓(攀枝花市大河中学校,四川攀枝花617000)【摘要】生物是一门基于实验而发展起来的学科,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实验教学法不仅是强化教学的直接手段,更是创新生物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实验教学法高中生物教学运用教学效率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5.170生物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生活和自然生活的基础学科,它许多概念的形成和结论的获得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也就是说,实验是推动生物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实验教学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再现生物发现,还能激发学生探索生物新世界的好奇心,推动高中生物学科持续健康发展。
因此本文将从实验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出发,具体分析其运用的背景、原则、作用和方法。
一、实验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的背景高中生物学科在经历了数次改革之后,加大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理论转化能力的考察力度,传统生物教学中教师机械操作实验,学生自主实验机会缺乏的状况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生物教学的需求。
同时新课改的提出也强调了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学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实验操作技能,做好高中、大学的教学衔接工作。
因此,教师要明确当前阶段的高中生物教学趋势,抓住这个改革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高中生物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生的个人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实验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的原则(一)科学性原则首先,教师教学实验的设计要与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充分结合,根据实验内容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认真分析实验的可行性和难点,保证实验的实施具有可靠性和科学性。
其次,教师要明确实验的原理、步骤,充分做好实验的理论准备和实践准备,不仅保证装置、器械、材料的到位,还要考虑实际操作和结果分析的科学原理和依据,坚持实验的真实性,不随意篡改实验结果和实验数据。
大河中学初中部规范办学行为实施方案

04
教师队伍建设与专业素养提升
教师资格准入制度
严格教师准入
所有教师必须具备相应教师资格证,且专业与所教学 科相符。
优选招聘
招聘过程中,注重候选人的专业素养、教学经验和教 育情怀。
试用期考核
新入职教师需通过试用期考核,确保其具备从事教育 教学工作的基本素质。
各学科教师应按照教学计划和进度表进行教学,确保完成教学任务。如需调整教学进度,须经教研组同意并报备学校 教务处。
定期检查与反馈
教务处定期对各学科教学进度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并督促整改。同时,定期收集学生对 教学的反馈意见,以便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管理要求
备课充分
教师应认真备课,熟悉教材 内容和教学方法,制定详细 教案。教案应包括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 学步骤和时间分配等。
03
关注学生发展
结合学校实际,开设具有学校特 色的校本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 需求。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 点,科学安排课程顺序和课时分 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教学计划制定与执行
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各学科教研组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严格执行教学进度
大河中学初中部规范办学行为实 施方案
汇报人: 2023-12-03
目 录
• 实施方案背景与目的 • 规范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 • 学生管理与评价体系建设 • 教师队伍建设与专业素养提升 • 校园安全与后勤保障工作优化 • 实施方案监测与评估机制建立
01
实施方案背景与目的
优化教学机制,效率事半功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探索

优化教学机制,效率事半功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探索发布时间:2023-01-16T07:29:34.82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18期作者:黄素端[导读] 核心素养之下,初中生物教学意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现代自然科学,研究生物发展规律,了解包罗万象的生命与世界,也是推进我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黄素端广东省陆丰市大安镇石寨学摘要:核心素养之下,初中生物教学意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现代自然科学,研究生物发展规律,了解包罗万象的生命与世界,也是推进我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出更高要求,以优化教学机制,提高教学效率。
真正以学生为主,打造高品质课堂,塑造优质教学环境,强化学生对生物学科主动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期望能够给更多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策略;教学效率一、结合学情分析提质增效的生物课堂教学方向我们分析初中生以及初中阶段的生物学科,初中生求知欲强,精神力旺盛,初中生物是一门能够让学生接触很多新鲜内容的学科,比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等。
对中学生来说,想要提高学习效率,需要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当然,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助于老师更加明确地制定教学计划,通过合理的引导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各种安排当中,打破传统教学之中乏味的输出形式,真正在核心素养背景之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所以,在生物课堂上,如何优化教学机制,进行策略的创新,教师需对自身的教学方式从根本上进行改变。
要从传统的领导者转化成参与者的身份,融入到学生群体当中,观察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情况,并且随时对自己的教学方案进行完善。
在教学模式探索与革新的道路上,可以利用多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比如“项目式学习法”,“研学旅行”,“家校共育”等,不断创新的教师们也会尝试多种教学方式互相融合,在教育新时期,这些方式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可能,让生物课堂更加灵活。
四川省攀枝花市大河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攀枝花市大河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光合作用一定要在叶绿体中②酵母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一定在线粒体中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④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7℃A.正确的是①② B.正确的是② C.正确的是①②③ D.全都不对参考答案:B2. 研究发现,芹菜中的芹菜素可提高肿瘤细胞内p53蛋白和p21/WAF1蛋白的表达水平,从而诱导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停滞,以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p53蛋白基因和p21/WAF1蛋白基因属于抑癌基因B.致癌因子能定向诱导原癌基因突变为癌基因C.p53蛋白基因发生突变不一定会形成癌细胞D.癌细胞的代谢加快,转录水平提高参考答案:B【考点】细胞癌变的原因;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分析】根据题意,提高肿瘤细胞内p53蛋白和p21/WAF1蛋白的表达水平,从而诱导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停滞,以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说明p53蛋白和p21/WAF1蛋白的基因属于抑癌基因.【解答】解:A、由题意可知,P53蛋白和p21/WAF1蛋白表达水平提高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因此p53蛋白基因和p21/WAF1蛋白基因属于抑癌基因,A正确;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错误;C、癌细胞的形成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形成的效应,所以p53蛋白基因发生突变不一定会形成癌细胞,C正确;D、细胞癌变后,新陈代谢加快,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癌变,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3. 下图表示一个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况,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应该是A.①④⑤③② B.②③①④⑤ C.①⑤④③② D.⑤④③②①参考答案:C4. (2012海南卷)在动物细胞的物质运输中,属于自由扩散的是A.红细胞中的Na+进入血浆B.细胞外液中的O2进入肌细胞C.细胞外液中的K+进入神经细胞D.血浆中的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参考答案:B5. 右图为显微镜下某植物细胞在30%蔗糖溶液中的示意图。
初中生物教学中知识网络的构建

-074-2023年第19期(总第359期)课堂知识网络是指利用特定的方法在头脑中构成的开放性、系统性、多维性的知识体系。
初中生物知识比较零碎,及时整理、归纳所学的生物知识,是学习生物的一种有效方法。
因此,初中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的梳理,构建一个知识网络,将课本知识“由厚变薄”再“由薄变厚”,促进知识的学习和吸收,实现有效学习。
与此同时,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每一课时、单元学习结束后主动构建知识网络,有意识地给学生传授一些有效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以促进学生及时有效地掌握生物学科知识,实现生物学科教学目标。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构建知识网络的必要性初中生物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其知识内容多且分散,对学习能力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提升的初中生来说相对复杂,有一定的学习难度。
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倘若忽视知识网络的构建,学生头脑中零星的、碎片化的生物知识无法有效地联系起来,会大大降低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使学生系统全面地总结所学生物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初中生物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出应加强学生理解能力测试的考试标准,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和阐述所学知识要点,并把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个知识网络结构。
由此可见,构建知识网络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中考试题直接和必然的考查目标[1]。
初中生物章节繁多,分章节的学习使得学生所收获的知识是零碎、割裂、无体系的,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有效整合、联系起来,经常学了新的内容就忘记前面学过的内容,这其实是一种无效学习。
因此,为有效地学习生物课程,学生需要在学习期间抽出时间梳理所学内容,在头脑中构建一个知识网络,方便自己记忆和提取、使用知识。
(二)牢固掌握生物知识的必要保证知识网络之所以称为“网络”,是因为其以网状的形式将所学的知识有序地连接在一起,打破了各章节、各单元知识之间的阻隔,可将相联系的知识点有效整合,形成一个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宏观把握所学的内容,便于学生学习和复习。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大河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大河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图的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
先将酶和乳汁分别放在2支试管中,然后将2支试管放入同一温度的水中进行水浴15 min,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
通过多次实验并记录不同温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表所示:据此实验,请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凝乳时间越长,凝乳酶的活性越高B. 如果将A组的水温逐渐提高,乳汁可以凝固C. 低温破坏了酶的分子结构,所以10 ℃温度下乳汁不凝固D. 可以肯定,凝乳酶的最适温度为40 ℃参考答案:BA、凝乳酶是催化乳汁凝固的酶,凝乳时间越长,说明凝乳酶的活性越低,A错误;B、由表格可知,该酶的最适温度在40℃左右,因此如果将A组的水温逐渐提高,酶活性提高,乳汁可以凝固,B正确;C、低温条件不会破坏酶的活性,C错误;D、由表格可知,该酶的最适温度在40℃左右,不一定就是40℃,D错误。
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点睛:1、本题是通过实验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先根据题干和题图分析实验的过程中的准备联合因变量的关系,获取实验结论,然后结合选项描述分析判断。
2、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在最适宜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高于或低于最适宜温度,酶活性降低,高温会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失去活性。
2. 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B.人、硝化细菌和烟草花叶病毒所含有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C.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在细胞中的含量总是最多D.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都能在体内合成参考答案:A3. 组成人体和水稻的最基本元素是()A. FeB. HC. OD. C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有:C、H、O、N、P、S、K、Ca、Mg,其中C、H、O、N是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C是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因为碳链是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解:A、铁是组成生物体的微量元素,不是最基本元素,A错误;B、氢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但不是最基本元素,B错误;C、氧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但不是最基本元素,C错误;D、碳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因为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D正确.故选:D.考点:碳原子结构特点.4. 孟德尔在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时设计了对现象解释的验证实验,在遗传学上称为()A.测交 B.杂交 C.自交 D.正交参考答案:A5. 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原理是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级B、解离后的洋葱根尖应漂洗后才能进行染色C、龙胆紫溶液可以使细胞中的染色体着色D、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处在分裂期的细胞参考答案:D略6. 右图为某高等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该细胞最可能是A.卵原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C.第一极体D.卵细胞参考答案:C7. 下图表示某植物相邻的3个细胞,其细胞液浓度依次为甲>乙>丙,正确表示他们之间水分子渗透方向的是()参考答案:C8. 下图是某种生物的精子细胞,根据图中染色体类型和数目,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A.①③B.②⑤C.①④D.③④参考答案:C 9. 2009年12月11日山东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全省患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2 972例,死亡病例22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河中学生物学科建设
一、初中生物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与其他自然科学有相同的性质。
它不仅是一个结论丰富的知识体系,也包括了人类认识自然界的一些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探究过程。
它既要让学生理解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生物学课程期待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生学习的能力。
为此,根据新版“课程标准”的要求,生物学科教学中:
(1)要面向全体学生。
教学设计应是学生通过努力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2)要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3)倡导探究性学习。
帮助学生领悟科学本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积极思考,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定位与设想目标
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
教育规律,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生物学科学素养教育,体现国家对学生在生物科学知识和技能、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体现生物学课程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通过学生对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1)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
三、实施途径与措施
实施途径:
根据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理论,结合我校生物学科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实施途径主要以学案教学法“导学案”的形式进行教学。
实施措施:
(1)提高贯彻课程目标的自觉性。
要全面考虑课程目标的体现和贯彻,制订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制订教学目标时,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有其侧重点,要使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要考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关乎学生一生的发展。
(2)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注意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课内外结合,重视探究性学习报告的完成和交流,同时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到教学目标。
(3)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
生物学重要概念是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包括了对生命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
它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和相关学科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4)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
保证实验的开出率,实验设计应该多样化,重视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注意实验安全教育。
(5)落实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
突出了人和生物圈的关系、学会健康地生活、运用生物科学和技术解决农业生产、卫生保健、环境保护等实际问题。
(6)充分利用评价机制。
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
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恰当呈现并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2013年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