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工程整改方案的报告
退耕还林造林问题的整改报告

退耕还林造林问题的整改报告农业委员会退耕还林造林问题的整改报告省林业局退耕办:根据《海南省林业局退耕办关于切实做好有关退耕还林存在问题整改的通知》要求,我委对2005年和2008年退耕还林造林存在的问题做了整改,现在整改情况汇报如下:一、任务完成情况1、2005年度退耕还林荒山造林2005年度退耕还林工程荒山造林封山育林计划面积61000亩,其中:退耕还林计划55000亩;封山育林计划面积6000亩。
完成造林面积61000亩,其中退耕还林工程荒山造林58670亩;封山育林面积2330亩,完成造成计划任务100%。
2、2008年度退耕还林荒山造林2008年度退耕还林工程荒山造林计划面积25000亩,完成造面积25000亩,完成造成计划任务100%。
二、省级复查情况1、2005年度退耕还林工程荒山造林复查结果**市2005年度退耕还林工程荒山造林封山育林计划面积61000亩,上报面积61000亩。
复查共抽查2个乡(镇),12个林班,抽查上报面积3161亩。
其中排浦镇6个小班,1821亩。
东成镇6个小班,1340亩。
复查比例5.1%。
复查合格面积3139亩,植被类型为乔木。
核实率为99.3%,合格率为100%,生态林占100%,保存率为100%,覆盖率为0.6,保存面积61000亩。
2、2008年度退耕还林工程荒山造林复查结果**市2008年度退耕还林工程荒山造林计划面积25000亩,上报面积25000亩。
复查共抽查2个乡(镇),13个林班,抽查上报面积1738亩。
其中和庆镇3个小班,抽查上报面积649.4亩。
雅星镇10个小班,抽查上报面积1088.8亩。
复查比例6.8%。
复查合格面积1720亩,植被类型为乔木。
核实率为99%,合格率为100%,生态林占100%,成活率95%,合格总面积24982亩,计划完成率99.9%。
感谢您的阅读!。
2024年退耕还林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2024年退耕还林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一、工作总结2024年是我国“退耕还林”工作的重要一年。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退耕还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和生态挑战,我们仍需加大力度,不断推进“退耕还林”工作,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在2024年的工作中,我们坚持了“生态优先、保护第一”的原则,认真落实了国家的政策要求,并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具体工作总结如下:一、登记统计:我们完善了“退耕还林”登记统计工作,建立了健全的统计信息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通过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我们有效地解决了登记统计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项目推进:我们严格按照国家的项目要求,按照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推进了“退耕还林”项目。
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我们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包括生态修复、生态移民等。
这些项目在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宣传教育:我们广泛开展了“退耕还林”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社会公众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认识。
通过举办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我们增强了公众对于“退耕还林”的理解和支持,并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组织培训:我们注重加强工作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通过组织培训和学习交流,我们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效地提高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工作计划2024年是我国“退耕还林”工作的关键一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为了更好地推进工作,我们制定了以下的工作计划:一、加强政策研究:我们将加强对于相关政策的研究和分析,深入了解国家和地方的政策要求,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同时,我们还将积极参与政策的制定和修订,为“退耕还林”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二、加大项目推进力度:我们将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推进力度,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同时,我们将注重项目成效的评估和监测,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和措施,保持项目的高效运行。
退耕还林造林问题的整改报告

退耕还林造林问题的整改报告1. 概述本报告针对退耕还林造林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分析,总结了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和建议。
通过此次整改,旨在进一步推进退耕还林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目标。
2. 问题分析2.1 问题描述退耕还林工程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恢复土地的生态功能,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然而,当前退耕还林造林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资金缺口:由于退耕还林造林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缺乏充足的资金成为工程推进的主要障碍。
2.种苗质量不过关:造林工程中使用的种苗质量参差不齐,导致成活率低,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益不佳。
3.管理不到位:部分地区的退耕还林工作缺乏科学的管理和监督,造成效果不显著,甚至逆反生长。
4.生态补偿不平衡:退耕还林工作的成功依赖于参与各方的合作和支持,但有些地方生态补偿政策不够完善,导致农民的积极性不高。
2.2 问题原因经过深入分析,我们认为造成退耕还林造林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资金来源不稳定:造成资金缺口主要是由于资金来源不稳定,政府对于退耕还林造林工程的资金投入不够,导致项目无法顺利进行。
2.种苗供应链不畅:种苗质量不过关的主要原因是种苗供应链不畅,存在着种苗生产数量不足的问题,且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
3.监管不到位:当前的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在监管过程中存在一些漏洞,导致了管理不到位的情况。
4.生态补偿政策不完善:有些地方的退耕还林工作在生态补偿政策方面存在问题,生态补偿资金使用不当,缺乏对农民的充分关怀。
3. 整改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整改措施:3.1 加大资金投入为了解决资金缺口问题,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退耕还林造林工程的资金投入。
可以通过优化财政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建立专项基金等方式,扩大资金来源。
同时,加强相关的财务管理和监督,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效益。
3.2 健全种苗供应链为了提高种苗质量,需要健全种苗供应链,包括改善种苗生产技术、推进科技创新、完善种苗质量检测和认证体系等。
关于开展退耕还林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自查报告【精品】

《关于开展退耕还林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自查报告》是一篇好的,感觉很有用处,希望对网友有用。
市林业局:为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保障退耕农户利益,根据xxx市林业局《关于印发xxx市退耕还林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x林发〔20xx〕31号)文件要求,县林业局开展了退耕还林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对相关问题进行全面自查自纠,现将自查自纠情况报告如下。
一、行动开展情况(一)强化领导统筹。
本次专项整治行动由县林业局党组统一负责,成立退耕还林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为副组长,规资股、造林股、林政股、森防站、办公室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造林股,负责日常事务处理。
同时成立了三个工作推进小组,负责对各乡镇落实自查自纠及整改工作。
(二)提升行动意识。
在召开的xxx县退耕还林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动员大会上,林业局明确了行动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进行了工作时间及步骤安排,发放了干部访谈表及退耕农户调查表。
(三)分解落实目标任务。
编制完成xxx县《关于深入开展“退耕还林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的实施意见》,并印发到各乡镇人民政府,在实施意见中明确了县林业局与各乡镇的责任与任务。
(四)检查资金管理及使用情况。
主要检查20xx年以来的退耕还林完善政策期补助资金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林业项目资金。
一是检查以上资金发放花名册及兑付凭证,是否存在资金数据错误;二是检查以上资金是否已按时足额地发放到退耕农户与造林主体手中。
三是检查以上资金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违反规定程序和编制假资料的问题。
最全面的参考写作网站(五)深入乡镇村社开展检查、访谈。
三个工作推进组分别奔赴各乡镇,对政策宣传执行、资金使用管理、工程档案管理、信访案件办理情况开展详细检查。
对基层干部开展了详细访谈,同时到退耕还林实施村实地查看,走访当地退耕农户,检查退耕还林保存率。
各乡镇组织了人员到退耕还林实施村发放了退耕农户调查问卷。
进一步加强退耕还林工作的实施方案

进一步加强退耕还林工作的实施方案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全国退耕还林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林规发〔X〕X号)文件精神,省、市于今年4月份针对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抽查。
通过我县自查,发现主要存在滞留政策兑现资金过大问题,因此,为了促进退耕还林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圆满完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现就进一步加强退耕还林工作制定方案如下:一、提高认识,明确退耕还林工作责任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在农民增收和生态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特别是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不断实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开发步伐明显加快,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而且退耕还林是体现以人为本精神,造福百姓的德政工程、民生工程,也是建国以来,国家在我县农村投资最多、覆盖面最广、群众受益最多的项目。
为此,各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定充分认识新形势下继续做好退耕还林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坚定做好退耕还林工作信心不动摇,要增强干劲,密切协作,求真务实,扎扎实实抓好退耕还林的各项工作。
同时退耕还林是各级党政一把手的〃帽子〃工程,实行的是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因此,在工程管理上一把手不能有任何的松劲和懈怠,必须经常过问,亲自抓,及时研究和解决工程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特别是针对历次检查考核中存在的苗木保存率低、管护不到位、林粮间作、封山禁牧不彻底等问题,要及时督促整改到位。
今后凡是在省市检查、明察暗访中,受到通报批评及年度退耕还林考核排在倒数第一的乡镇将严格按照《乡镇党政一把手退耕还林负总责实施办法》、《封山禁牧实施办法》、《巩固成果实施办法》、《退耕还林综合考核办法》等规定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外,在全县年度目标综合考评中给予一票否决。
二、严格程序,规范项目占用退耕还林地近几年,我县经济发展迅速,但也出现了基建项目建设违法占用退耕还林地现象,作为退耕还林管理主体责任的乡镇政府,要切实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既要保障项目建设进度,又要规范占用退耕还林地审批手续。
关于退耕还林工程整改方案的报告

关于退耕还林工程整改方案的报告一、项目背景退耕还林工程是指国家为解决土地沙化、水源枯竭、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的问题而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
2000年,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已经进入整治阶段,对已实施的项目进行逐一梳理,推进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
二、现状分析经过多年的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包括:1. 倾斜发展。
退耕还林工程在推行过程中,发展存在一定的区域性和行业性倾向。
某些地区和行业的项目得到了过度的投入和支持,而其他地区和行业却缺乏项目和资源的支持。
2. 资金使用不当。
退耕还林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资金使用不当和浪费的问题。
有些项目由于项目设计、选址和评估不当,导致资金使用效果不明显,项目效果不佳。
3. 面积数据不准确。
退耕还林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恶劣的地理环境和荒山荒地存在面积数据不准确的问题。
这对于项目的实施和效益评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整改措施在深层次地剖析了退耕还林工程存在的问题之后,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加强整改。
以下是几点可行的实践建议。
1. 建立统一管理机制。
为了保证退耕还林工程的统一规划、统一结算和统一管理,我们需要建立一个集中统一的机制来管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资源和资金使用。
2. 建立标准化的评估体系。
对于退耕还林工程,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评估体系,以便对项目进行科学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合理调整。
3. 加强区域统筹。
在退耕还林工程的整体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区域间的均衡发展。
要避免一些地区获得过度的支持,而其他地区却被忽视。
4. 优化项目设计。
退耕还林工程项目设计应该注重实际效益,避免一些缺乏实际效益的项目被批准实施。
项目设计应考虑资源和利益的平衡,确保项目的实施能够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
5. 加大科技支持。
在退耕还林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大对科技和技术的支持。
科技的运用可以让项目更为科学、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经过对退耕还林工程的现状分析和对整改措施的探究,我们可以看出退耕还林工程在推进过程中仍需要不断地加强整改和建设。
关于退耕还林工程整改方案的报告

关于退耕还林工程整改方案的报告尊敬的领导:根据您的要求,特编写关于退耕还林工程整改方案的报告,现将相关内容报告如下。
一、项目背景和目标退耕还林工程是中国政府实施的一项重要生态保护和土地治理工程,旨在通过退耕还林,恢复生态环境,促进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本次整改方案针对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必要的整改措施和计划,确保项目能够更加有效、高效地推进行。
二、问题分析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中,我们发现以下几个问题:1. 资金使用问题:部分项目的资金使用不够规范,存在滥用、挪用等行为。
2. 项目管理问题:部分地区对项目的计划、执行、监督等方面的管理不到位,导致项目进展缓慢,效果不佳。
3. 生态保护问题:部分地区在退耕还林过程中,没有将生态保护作为首要目标,对森林资源保护不力。
三、整改措施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整改措施:1. 加强资金管理:建立健全资金使用制度,对资金使用进行严格监督和审计,确保资金使用符合相关规定。
2. 完善项目管理:加强对项目的计划、执行和监督,确保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建立健全项目管理机制,加强对项目的跟踪和评估。
3. 强化生态保护:把生态保护作为退耕还林工程的首要目标,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加大对退耕还林项目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四、整改计划根据上述整改措施,我们制定了以下整改计划:1. 建立资金管理制度:制定资金使用细则和审批流程,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审计。
建立健全资金使用档案,确保资金使用情况的透明和规范。
2. 加强项目管理:制定项目计划和执行方案,确保项目能按时完成。
加强对项目进展和质量的监督,及时解决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和难题。
定期对项目进行评估,总结经验,优化项目管理措施。
3. 强化生态保护: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制定生态保护方案和措施。
加大对退耕还林工程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生态问题。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问题的整改方案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问题的整改方案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问题的整改方案
我镇2002、2003年度共实施国家退耕还林工程1000亩,根据高平市退耕办的要求,结合我镇自查和市退耕办的抽样检查,就退耕还林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具体情况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由于部分退耕地立地条件差,农户放弃对退耕地的管理,致使退耕地杂草丛生,影响苗木的生长。
2.由于部分林地管理资金紧张、管理成本高、收益小,部分农户种植高杆农作物。
二、整改措施
1.对于杂草丛生的退耕地明年督促各户进行扩穴除草,保证苗木健康生长。
2.对部分种有高杆作物的林地,明年春季完成补植补种。
确保退耕任务一亩不少。
三、组织保证
一是继续做好退耕还林及后续产业的宣传教育工作,消除群众得过且过的思想,提高农户思想认识,营造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氛围。
二是加大管护力度,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三是健全制度,强化措施。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努力做到“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使退耕还林工程真正成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经济发展的民心工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退耕还林工程整改方案的报告
县退耕办:
根据省、市《关于对退耕还林工程有关问题进行整改的通知》精神,我镇严格按照年初工作计划,对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现制定如下整改方案:
一、基本情况
xx镇辖区13个行政村,36个村民小组,现有农业人口2233户9557人。
自XX年以来,我镇先后在6个村实施了退耕还林及绿色通道工程,工程实施面积3109亩,其中退耕还林2742亩,还草248亩,绿色通道119亩。
二、存在问题
(一)兔、鼠危害严重。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后,鼠、兔猖獗,加之繁殖较快,既无国家专项防治经费,也无地方配套资金,对鼠兔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严重影响了退耕还林工程补植补栽成活率。
在调查中,涉及退耕还林的6个村都有严重鼠患、兔患,苗木根部全部啃断,造成了苗木成活率的大幅下降。
(二)旱情霜冻严重。
近年来,我镇范围内连年干旱,春、夏两季天气持续干旱,有效降水少,加之造林地条件差,远离水源,致使造林成活率下降,影响了造林质量。
(三)管护工作难度大,抚育滞后。
退耕还林工程的管护
工作是一项量大面广的复杂工程。
我镇涉及退耕还林的村、组,牧业比重大,偷牧、破坏现象严重,尽管我们制定了各种管理制度和措施,但收效甚微。
部分农户退耕后未进行过抚育,使林地内杂草丛生,抑制林木生长和成活(保存)。
(四)围栏失窃现象频繁。
自退耕还林以来,我镇每年都有围栏偷盗现象发生,尤其近年来还出现前脚补后脚偷的问题。
在每年围栏的修补工作中,不仅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还给退耕还林管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三、整改措施
(一)及早着手,认真补植补造准备工作。
针对我镇退耕还林苗木成活率较低的实际情况,镇上由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由专人负责,对全镇范围内的退耕还林、绿色通道造林苗木的品种和数量进行了一次全面细致的调查了解,抓紧做好造林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解决好组织协调、计划安排、苗木调剂等问题,做好种子处理、农药、鼠药发放等准备工作。
(二)抓主抓重,全面做好防鼠灭鼠工作。
在去年进行的药剂灭鼠的基础上,今年结合春季补植补造工作,在县林业局病防站的批示和指导下,在全镇范围内进行大面积的灭鼠运动。
针对中华鼢鼠药剂防范效果不佳的实际,在农闲季节开展人工灭鼠活动。
(三)查漏补缺,认真开展补植补造工作。
要把今年的补
植补造作为今春造林工作的重头戏,认真安排落实。
在春种前组织专人进行了详细调查,掌握达不到标准的地块,查清造林失败的原因,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补造措施。
对不合格的面积进行认真补造,失败面积彻底重造。
(四)加强抚育管护,巩固成果。
做到“三分造、七分管”,实行专人管护和群众管护相结合,落实管护责任制,划定管护责任区,责、权、利相结合。
要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并制定工作责任书。
各村要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处罚方式,以确保成活率达80%以上。
(五)严格监督检查。
镇上将抽调专人分片包点抓督查,随时掌握动态,解决补造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配合县林业技术人员,镇上抽调包村干部驻村、驻点,开展检查工作,确保造林一块,成活一块,见效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