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须菜林下人工栽培

合集下载

龙须菜的种植

龙须菜的种植

龙须菜的种植
龙须菜(scientific name: Gracilaria)是一种海藻,可以通过人工养殖来得到高质量的产量。

种植方法:
1.选择合适的海域:龙须菜适宜生长于海水深度约1米的小潮汐或无潮汐区海域,而且不宜深入内陆的港湾和河口。

2.准备种苗:可以在海中或者陆上的淡水中培育,使用龙须菜种苗和一些肥料,也可以直接采集自然生长的种苗。

3.埋放海苗:将龙须菜种苗用网袋或者竹篮子等放在海中,保持适当的密度和距离,然后经常换水,给予足够的光照和营养。

4.管理和维护:定期清理杂草、施肥、调节光照和水质等,确保龙须菜能顺利生长和发育。

5.收获和加工:在龙须菜生长到足够大小的时候,适时地将其收获,清洗、干燥、压碎等加工处理,然后可以出售或者用于制作食品、化妆品、药物等。

龙须菜种植方法

龙须菜种植方法

龙须菜种植方法
龙须菜,又名地肤、地丝、地骨、地丝菜、地丝菜、山药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龙须菜的种植方法并不复杂,只要掌握了正确的种植技巧,就能够在家里或者农田里成功种植龙须菜。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龙须菜的种植方法吧。

首先,选择合适的种子是种植龙须菜的第一步。

在选择种子时,应选择外观完整、无病虫害的种子,以确保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率。

其次,准备土壤。

龙须菜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因此在种植龙须菜之前,应该对土壤进行充分的肥力施用和翻耕,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然后,进行播种。

在播种之前,可以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24小时,以增加发芽率。

然后将种子均匀地撒播在准备好的土壤上,并轻轻压实,再覆盖一层薄土,最后进行适当的浇水。

接着,进行管理。

在龙须菜的生长期间,需要及时除草、松土,并进行适当的施肥。

在生长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湿。

最后,收获。

龙须菜的生长周期一般为40-50天左右,当龙须菜长到一定大小时,就可以进行收获。

在收获时,应该选择晴天进行,将整株龙须菜连根拔起,并进行清洗,即可食用或者销售。

通过以上的种植方法,相信大家对龙须菜的种植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尝试种植龙须菜,享受种植的乐趣,也能够品尝到新鲜的龙须菜,获得丰富的营养。

祝大家种植成功,丰收喜悦!。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摘要】龙须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海产品,在浅海筏式养殖技术下取得了良好的发展。

本文从筏式养殖的原理与特点、龙须菜筏式养殖的优势、操作流程、养殖环境的管理以及生长周期及收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通过对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的全面解析,可以看出其在生产效率、质量控制、环境友好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在展望中指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验的积累,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有望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推广,为海产品养殖行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的特点和发展前景,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原理、特点、优势、操作流程、环境管理、生长周期、收获方式、前景展望1. 引言1.1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概述龙须菜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海产品,被广泛用于烹饪和药用。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关注,龙须菜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并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龙须菜的养殖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和创新。

筏式养殖是一种利用浮筏在水体中进行养殖的方法,具有占地面积小、灵活性高、管理方便等特点。

龙须菜适宜生长的水域多为浅海地区,因此筏式养殖技术尤为适用于龙须菜的养殖。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是指将龙须菜种苗装在带有饲料和氧气装置的浮筏上,放置在浅海水域进行养殖。

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控制水质、养殖环境等因素,可以有效提高龙须菜的产量和质量,实现高效益的养殖。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是一种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模式,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2. 正文2.1 筏式养殖的原理与特点筏式养殖是一种利用浮筏在水体中固定形成特定水域的人工养殖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浮筏将种植的海产品固定在水面上,利用光合作用和水流中的养分进行生长。

筏式养殖的特点包括高效利用水体资源、节约养殖空间、方便管理和操作等。

相比传统的土地养殖方式,筏式养殖可以灵活调控水中养分,避免病虫害的传播,减少投入成本并提高产量。

龙须菜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龙须菜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龙须菜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龙须菜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海产品,广受人们喜爱。

本文将介绍龙须菜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首先,选取适合的养殖场地和水质是成功养殖的关键。

其次,合理施肥和控制病虫害是保证龙须菜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

最后,采收和加工环节需要注意制度规范和卫生条件以保证龙须菜的质量。

通过科学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龙须菜的产量和品质都将得到有效提升。

正文:龙须菜,是一种食用价值很高的海参类食材,具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其已经成为市场上备受追捧的海产品。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龙须菜的养殖越来越受到农民和投资者的重视。

本文将介绍龙须菜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帮助大家了解和掌握潜在的商机。

首先,选择适合的养殖场地和水质是成功养殖的关键。

龙须菜对于养殖场地的要求较为严格,需要选择营养丰富的海域或者具有可供细菌附着的绳网适合的场地。

同时,水质清澈透明并且富含氧气也是必备条件。

因此,在选址时应当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为下一步的龙须菜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其次,合理施肥和控制病虫害是保证龙须菜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

由于龙须菜外部的刺毛提供了细菌附着的环境,因此不需要人工添加食物。

但是,为了满足其生长所需的养分,需要适当施肥。

常使用海洋养分肥或者富含藻类的有机肥料进行施肥。

在施肥过程中,需要掌握适量原则,过度施肥会导致藻类的繁殖,影响龙须菜的正常生长。

此外,需要定期监测水质并进行有效除草和防虫措施,以免病虫害对龙须菜造成危害。

最后,采收和加工环节需要注意制度规范和卫生条件以保证龙须菜的质量。

在龙须菜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可以进行首次的采收。

这时需要使用工具将龙须菜割断,并留下足够的基部以便再次生长。

在采收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将污染物进入海域,以免污染龙须菜的生长环境。

采收完成后,应当立即进行加工处理,寻找合适的加工厂商对其进行清洗、干燥和包装等步骤,以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卫生安全。

通过科学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可得到更高的产量和品质。

龙须菜林下繁育技术

龙须菜林下繁育技术

龙须菜林下繁育技术作者:赵琦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7年第24期摘要:龙须菜我国东北地区珍贵的山野菜品种,但目前在东北地区还处在人们自行采挖阶段。

该文介绍了龙须菜林下人工移栽和种子繁育技术要点,以期扩大其生产,满足人们需要,提高林地生产力。

关键词:龙须菜;林下繁育;人工移栽;种子繁殖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24-0054-021 龙须菜分布及特征特性龙须菜属百合科菝葜属,别名鞭秆子菜、牛尾菜等,除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宁夏以及四川、云南高山地区外,全国都有分布。

主要生长在林下、路旁、林缘、灌丛、草丛及低洼湿地边,常在油松、山里红、柞树等树干周围或灌丛中,与铁线莲、山葡萄、穿龙骨等混生。

龙须菜生长比较密集,一般呈团状分布,在林间空地、草丛中也偶有生长。

龙须菜为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雌雄异株,具短根状茎,下部具有多数细长根。

茎草质,直立或稍攀缘,高1~2米,中空,有少量髓。

单叶互生,叶柄基部上方具有一对卷须;叶片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具3~5条弧形纹,脉间网纹,背面绿色,无毛,基部圆形、微心形、先端急尖、具5~7脉。

通常在叶柄下部或基部,每侧各具1线状卷须。

花多排成伞形花序,生于叶腋,总花梗较细弱,小苞片披针状,一般花期不落;花小,单性,淡绿色;雄花:被6片,披针形,雄蕊6,花药线形,子房近球形,无花柱,柱头3裂,下弯,浆果球形,成熟时黑色,带有白霜,种子肾形。

花期5—6月,果期8—9月。

龙须菜地上茎叶每年秋后遇霜枯死,而地下部分包括地下茎和数量很大的根,以及若干幼芽不枯死,它们仍能越冬生存,第二年春季气温回升后,地下根茎上的芽又抽发出新的嫩茎,开始下一代植株的生长。

2 龙须菜的经济价值龙须菜是一种集食用、药用和工业用为一体的野生资源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作为野菜食用,龙须菜是人们喜食的野菜珍品,其营养价值高,且纤维柔软可口,茎口味清香。

其嫩茎叶中总氨基酸含量为215.95mg/g,远远超过一般蔬菜,甚至高于名贵的山野菜白芦笋、蕨菜等,在17种氨基酸中有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2.65%;嫩茎叶中还含有丰富的Ca、Zn、Fe、维生素类及含氮物质,特别是B族维生素,堪称维生素含量特高的野菜。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龙须菜是一种常见的海藻,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特殊的口感,深受人们的喜爱。

龙须菜的养殖技术逐渐发展,其中浅海筏式养殖技术是一种较为常见和有效的养殖方式。

以下将详细介绍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一般分为筏网制作、种苗培育、养殖管理和收获处理四个步骤。

筏网制作是养殖的基础,需要准备一定数量和规格的竹杆和麻绳等材料。

选择直径较细、坚韧耐用的竹杆,分切成合适的长度。

然后,用麻绳将竹杆绑在一起,形成大小适宜、结实耐用的筏网。

筏网的尺寸和形状可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

种苗培育是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准备种苗和养殖场地。

种苗可以通过采集自然产生的龙须菜孢子或利用龙须菜植株进行繁殖,选出健壮的种苗进行培育。

养殖场地一般选择浅海域或河口湾等水质较好、光照适宜的地方。

将种苗播种在合适的介质上(如生石灰等),适时进行补光、浇水、定期更换介质等养护管理。

养殖管理是保证龙须菜生长和产量的关键。

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施肥、除草、调整筏网的位置和角度等管理措施。

合理施肥可以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龙须菜的生长;除草可以减少竞争,让龙须菜充分获得光照和水分;调整筏网的位置和角度可以让龙须菜在不同水深和光照条件下得到充分的生长空间。

收获处理是养殖的最后一步,需要掌握合适的收获时机和技巧。

一般来说,龙须菜的生长周期约为30-40天,当鲜菜的长势达到最佳时,可以进行收获。

使用割刀将龙须菜从筏网上割下,洗净后进行分类、包装和冷藏等处理,以保持龙须菜的新鲜和营养。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是一种较为常见和有效的养殖方式。

通过筏网制作、种苗培育、养殖管理和收获处理四个步骤,可以获得高质量和高产量的龙须菜。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龙须菜的养殖技术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多健康、美味的食材。

龙须菜的田间管理技术介绍,龙须菜生长需要什么注意什么

龙须菜的田间管理技术介绍,龙须菜生长需要什么注意什么

龙须菜的田间管理技术介绍,龙须菜生长需要什么注意什么龙须菜是闻名的多年生野生蔬菜,藤蔓发达。

能够用琼脂加工,养分价值高。

同时,也能够种植和销售。

它有相当大的经济价值。

所以现在也能够人工繁殖。

在囫囵种植过程中,能够发觉种植只是一个步骤,管理贯通于囫囵生长周期,所以终于的质量和产量主要取决于管理。

除草间伐苗木出苗后,苗木间的杂草应趁未长出时准时拔除。

杂草发生时,应随时拔除。

苗木出苗后,应间苗一次,病虫害苗木应拔除。

弱苗应单独移栽,或直接移栽。

再加上除草,能够在行间用棍子松土,有利于生长。

当苗高约10厘米时,就要开头其次次间伐。

迅速生长的幼苗能够先移植到地里,让其他的继续生长。

每次育苗前都需要浇水,以免伤根。

灯光管理幼苗需要一定的光照,但因为自身的弱点,外界的光照对幼苗来说太强了。

所以能够在苗床上搭拱形大棚,在拱形大棚上笼罩遮阳网,拦住强光,削减阳光。

它能够避开烧伤和水分流失。

遮光的苗木要盖好,直到苗木精。

肥料和水根系薄弱,抗旱本事弱。

我们必需保持足够的水分才干长得好。

因此,种子出土后,要天天浇水保湿。

然后,当它长到2到4厘米时,开头倒一些人畜粪便,但必需用水稀释,然后必需消毒分解。

每亩施肥量从50斤到100斤不等。

主要施氮肥,不用化肥,能够加些过磷酸钙和硝酸钾肥料。

然后,长到6厘米,再举行追肥,与第一次基本相同。

种植土壤一开头选土一定要深而肥沃,但有时自然条件还不够,要在种植前骤然换土。

比如,挖走土砾,换土种植,挖一些肥沃的土壤,然后加入叶面堆肥搅拌,测试一定的pH值,然后种植。

当土壤中微量元素缺乏时,应准时从根中喷施肥料。

中植土壤硬化时,必需准时松土,保持良好的土壤结构。

普通来说,在种植蔬菜时应考虑以上内容的管理。

但种植龙须菜时详细管理内容不同,需要按照龙须菜的生物学特性举行调节。

惟独这样,我们才干做好管理工作。

龙须菜种植技术

龙须菜种植技术

龙须菜种植技术龙须菜是一种特殊的海洋植物,也被称为龙须蔬菜或海蒿子。

它是中国传统菜肴中的重要成分之一。

龙须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含有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A、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

它味道鲜美,口感酥脆,能够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龙须菜是海产植物,主要生长在海洋中的沙质或石质底质上。

其种植方法主要包括选种、播种、栽培、收获和加工等几个步骤。

下面我将逐一介绍这些步骤。

首先,种植龙须菜需要选择适合的品种。

目前市场上有不同品种的龙须菜,包括翡翠龙须菜、紫龙须菜、黄龙须菜等。

选购时应选择色泽鲜艳、叶片饱满、体态挺拔、没有病虫害的幼苗或种子。

其次,播种是种植龙须菜的重要环节之一。

一般来说,龙须菜种子需要进行发芽处理。

发芽处理可以通过将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2-3小时,然后取出沥干备用。

发芽后的种子就可以进行播种了。

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也很重要,通常在春季或夏季进行播种,这样可以确保龙须菜有足够的光照和温度。

第三,栽培是种植龙须菜的关键环节。

首先需要准备好种植容器,可以选择适合的海水箱或养殖网箱。

将发芽后的种子均匀撒在容器的表面,然后将容器放置在适合的水深中。

水质对于龙须菜的生长非常重要,要保证水质清洁,含有适量的盐分。

同时,还需要经常更换水质,保持水温适宜。

为了促进龙须菜的生长,还可以添加适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第四,收获是栽培龙须菜的最后一步。

龙须菜一般在播种后30-40天左右进行第一次收获,此后每隔7-10天进行一次收获。

当龙须菜的叶片长到适当长度时,可以用剪刀将其剪下。

剪下后的龙须菜应该用清水漂洗干净,并迅速进行加工和储存。

最后,加工完成的龙须菜可以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如脱水、烘干、调味等,以便于储存和食用。

龙须菜可以作为凉拌菜、汤料、炒菜的原料,也可以用来制作龙须菜丝、龙须菜汤和龙须菜粉等特色菜品。

总之,龙须菜是一种珍贵的海洋植物,其种植技术简单易行,具有很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通过合理的管理和加工,可以生产出优质的龙须菜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 菜下 工培 须林人 栽
●陶艳萍( 辽宁省林业职业技 术学院 10 0 ) 1 11
龙 须菜 ( saau sh br ios k n ) 百 合 A p rgs coei de u t 为 o h 科天 门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其粗 壮柔嫩 的幼 茎 , 水 焯后凉拌 、 蘸酱或炒食 、 煲汤 , 口感 清香 , 别具风 味 , 还 具有抗 癌等保健 功能 , 是东北 山 区野 菜至尊 、 蔬菜 之 王。自然生长于林 下 、 灌木丛 、 草丛腐殖质较多的潮润 地上 。东北及 西北 、 北山 区有 大面 积天然 林 、 工 华 人 林 , 能科 学利用 , 如 既不影响林木正 常生长 , 又能收获 龙须菜 , 创造很高的经济 、 生态及社会效益 。辽宁抚顺 山区农 民近年在龙 须菜栽培上作 了初步 尝试 , 取得 了 良好 的栽培效果 , 积累了一些经验 。
可发芽 。也可在播种前用 0 0 %的赤霉素浸种 6 1 .5 0 —0 小时后播种 , 芽不整齐 , 但发 出苗率低 。
23 播 种 .
播种 时期一般为 4月 中、 下旬。 横床 向按 2 e 5m距 离 开沟 , 沟深 3m、 6 8m。将种子均 匀撒于沟 内 , c 宽  ̄c 覆土 2 ~ . m,O m 播种量为 3 4 g . 25 l O 2 0 c -k。
铵, 亩施 3 ~ 0 g 04k 。
68月 , - 遇有危害茎 、 叶的害虫 , 时喷洒高效低 及 毒杀虫剂如溴氰菊酯类农药 ; 采收前如有害 虫需人工 捕杀 。当林木郁闭度超过 07 , .时 适当砍掉一些分枝 。
4 采 收
定植 当年苗 小根少 , 可采收 。第 2年也尽量不 不 采或少采 , 否则影响后几年 的生长及产量 。 4月下旬至 5月上旬 ,当幼 茎长 到 2 — 0 m时 , 03c 用刀将幼茎从地表处割下即可作商 品出售 。
3 移栽与管理
31 移 苗 时 期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对确定的园地 ,于 l 0月或 3月清除地表杂草 和 小灌木 。翻土 2 c 0m深 ,顺坡按 高 、宽 、长为 01 .× 1 — .X1 — 0 . 1 0 3 m做床 ,床表施 干化生物鸡粪 ,每亩 2 5 (6 m2 同) 67 , 下 用量 5 0 g 用耙子深搂床表 , 0k , 使床 土与 鸡粪充分混合 。也可施农家肥 , 每亩用量 3 0 k 。做 0g O 床可根据地 面情况进 行 , 不必规 则 , 缘与树木 根颈 床 距离不少于 1c 5m。
在 播种 苗枯 黄后 的 l 0月至 l 月初 或 次年 的 4 1 月上 中旬移栽 。
32 移栽 方 法 .
横 向或 顺床 向按 2 c 穴距挖 深 1 c 的坑 , 5m 5m 每 穴植苗 4 6株 , — 株距 5 lc ~ Om。剪去过长根 , 根系舒展 摆放于穴 内, 根上芽苞朝 上 , 盖土 4 m并踩实。 c
24 播后 管理 .
1 地块选择 与整地
11 选 地 .
宜选择北坡及 东西坡 , 度应小 于 2 。 , 位为 坡 5 坡 坡体 中部至山脚处 。土壤质地 宜沙土至轻 壤土 , 腐殖 质层厚度不 小于 lc 土层厚度 大于 2 c Om, 0m。林木 树 种为落 叶阔叶林及针 叶林 , 闭度为 0 ~ ., 郁 . 07 新植 造 4 的林地或间伐后的林地均可选用 。
移植后立 即将床面喷透水 , 确保栽苗 成活。栽植 当年及 以后几 年 , 床面应保持适 当的湿度 ,— 6 9月遇连 续干旱情况 , 时浇水 , 应适 因龙须菜不耐干旱。 生长季及 时铲 除杂草 。每年 6月上 、 中旬 , 苗 距 3 5m处开 2 3m 的深 沟 , -c  ̄c 向沟内施入尿 素或磷 酸二
入 容器 内, 放于 0 7 — ℃的菜 窖等场所 。 0天前后 , 4 取出 种子再放在 2 — 5 0 2 ℃的室外或室 内 ,经 3 5 — 天种子 即
特 种经 济 动植 物 2 1 . 4 0 06 3
12 整地 做床 施肥 _
播 种后立即 向床面覆盖厚 度为 2m 的红 松针叶 c 或落叶松针叶 。向覆盖物上喷水 , 使床面保持 潮润 , 每 2 3天喷 1 - 次水 , 一般 l 一 5 0 l 天开始 出苗 。 以后的生长 季也应保持 床面湿 润。 幼苗高 3 4 m时 , -c 应按 3 4 m苗距 定苗 。 出苗  ̄c 初 忌强光 照射 ; 若郁 闭度 过小 , 应用透 光度 为 6 %的遮 0 阳网遮光 。出苗后至 9月下旬 , 应随 时拔掉 或铲 除床 上杂草。
33 移后管理 .
2 育 苗
主要用播种法集中育苗 , 次年再大面积移栽 。
21 种子采收与贮藏 .
9 中、 月 下旬采摘充分成熟 的浆果 , 放入袋 内置于 桶 、 内, 盆 在避光 条件下存放 l 0天左 右。湿果脱皮 , 种 子显露 , 时清除不 成熟种子 及杂物 , 于阳光 下晾 此 放 晒 3 5天 , ~ 再将 种子 装于编织 袋里 , 存放通风 干燥处 保存。 22 种子催芽处理 . 3月上 、 中旬 , 4 — O 用 0 5 ℃水 烫种 , 搅拌至 凉 。第 21 天 , — 0 每天换 1 次水 , 水温 2 ~ 0 5 3 ℃。第 l 天将种 l 子与 3 体积的河沙 匀拌 , 倍 沙子含水量 3 %一 0 装 0 4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