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肝癌肝切除术后护理中不同进食时间对患者肝功能指标及术后恢

合集下载

PHLF分级在肝癌肝切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PHLF分级在肝癌肝切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PHLF分级在肝癌肝切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PHLF分级是指肝切除术后患者发生的肝功能衰竭的严重程度,这对于肝癌患者的术后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PHLF分级可以帮助医生评估和预测肝切除术后患者的预后和并发症发生风险,指导和优化术后护理方案,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在肝癌的治疗中,肝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但是肝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可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肝功能衰竭,这是指肝脏在手术时移除过多或手术后在短时间内失去功能,导致身体无法排出毒素和代谢废物。

PHLF分级是根据术后3天内患者的生化指标,包括血清胆红素、总胆汁酸、血清白蛋白等指标来进行评估的。

根据评估结果,患者的肝功能衰竭被分为A、B、C三个等级。

PHLF分级越高,患者肝功能衰竭的严重程度越高,预后也越差。

在术后护理中,PHLF分级的应用非常重要。

首先,对于PHLF分级高的患者,医生需要进行更加严密的监测和护理。

例如,对于PHLF分级高的患者,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状态等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并发症。

其次,在制定护理方案时,需要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降低PHLF分级高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率。

例如,对于PHLF分级高的患者,需要谨慎使用各种药物和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为适合的治疗方案。

此外,在PHLF分级的评估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患者的基础疾病、年龄、术前身体状况等因素。

这些因素可以影响患者的预后和护理方案的选择,需要医护人员进行综合评估,并制定出最优化的护理方案。

综上所述,PHLF分级在肝癌肝切除术后护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PHLF分级的评估,可以更加科学地制定术后护理方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率,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命质量和预后。

(注: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操作以医生医院意见为准)。

浅析肝叶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浅析肝叶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浅析肝叶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肝叶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肝叶切除术的患者一共有144例,术后并发症一共有21例,对其出现因素给予分析研究,同时给予观察与护理。

结果:术后2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当中术后大出血1例,肝功能衰竭1例,胆汁瘘一共有2例,膈下脓肿一共有1例,胸腔积液5例,肺部感染9例,切口感染2例,对21例患者采取密切观察以及护理,其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以及出院。

结论:在肝叶切除术以后极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因此,不但要给予密切观察,同时还要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干预,进而可以使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使病人痛苦明显减轻,促进患者预后良好。

关键词:肝叶切除;术后并发症;观察;护理肝叶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肝脏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肝叶切除术由于手术相对较为复杂,创伤较少,风险较高等相关因素,因此,术后并发症也相对比较多,对其病情恢复造成较大影响[1]。

所以,一定要对肝叶切除术后的并发症给予密切观察,同时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干预,使病人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肝叶切除术的患者一共有144例,当中男87例,女57例。

年龄在21-76岁,平均为45.9±3.8UI。

其中手术类型:左半肝切除术一共有48例,右半肝切除术一共有56例,肝方叶切除术一共有16例,肝右后叶切除术一共有24例。

合并肝硬化一共有82例,占总体的61.1%;合并HBaAg阳性一共有112例,占总体的77.7%,AFP阳性一共有98例,占总体的68%。

2 结果术后2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当中术后大出血1例,肝功能衰竭1例,胆汁瘘一共有2例,膈下脓肿一共有1例,胸腔积液5例,肺部感染9例,切口感染2例,对21例患者采取密切观察以及护理,其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以及出院。

3 讨论3.1 出血观察与护理临床手术当中和以后出血是肝叶切除术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大部分出现在手术以后24小时以内。

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对肝癌患者围术期指标及肝功能的影响

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对肝癌患者围术期指标及肝功能的影响

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对肝癌患者围术期指标及肝功能的影响张海涛;周峰;祝令称【期刊名称】《系统医学》【年(卷),期】2024(9)1【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0月淄博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

对照组行腹腔镜下非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肝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26.45±31.45)mL,低于对照组的(221.45±32.41)mL,肛门排气时间为(2.26±1.22)h、引流管留置时间为(3.45±1.22)d、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44±1.01)d、住院时间为(9.25±3.15)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74、8.871、9.828、4.232、6.460,P均<0.05);术前,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手术对患者术后恢复有利,对肝功能有改善作用,防范并发症效果明显。

【总页数】4页(P83-86)【作者】张海涛;周峰;祝令称【作者单位】齐鲁医药学院;淄博市中心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相关文献】1.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早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2.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指标、无瘤生存率及肝功能的影响3.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炎症因子、肝功能的影响4.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指标和肝功能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的认识

对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的认识

对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的认识胡志强;陈彪;胡泽明;陈斌【摘要】近年来,我国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目前,治疗原发性肝癌最为有效的方法是手术治疗,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进步,虽然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日益减小,但是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仍然是患者术后短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就术后肝功能衰竭的认识做一综述.【期刊名称】《赣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8)007【总页数】6页(P698-703)【关键词】肝功能衰竭;肝肿瘤;肝切除术【作者】胡志强;陈彪;胡泽明;陈斌【作者单位】赣南医学院,江西赣州341000;赣南医学院,江西赣州341000;赣南医学院,江西赣州341000;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江西赣州3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3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趋势呈持续上升的状态,尤其是原发性肝癌,目前在我国常见恶性肿瘤和肿瘤致死病因中分别占第4位和第3位[1],严重影响着我国公民的健康及威胁生命安全。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外科技术的进步,目前治疗原发性肝癌最为有效的方法是手术治疗[2-3],可以改善病情,使患者得以长期生存。

尽管肝切除术已是成熟的外科技术,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可能完全避免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Posthepatectomy liver failure ,PHLF)的发生,PHLF仍然是肝切除术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4]。

本文将重点对PHLF的定义进行总结,归纳肝癌肝切除术术前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方法,并分析发生PHLF的风险因素。

1 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定义目前,PHLF在国际上暂时并没有完全认可的定义,也无完全统一的金标准。

2005年,Balzan等[5]尝试提出了PHLF的定义:术后第5天及以上凝血酶原时间(PT)<50%,或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7,血清胆红素(SB)>50 μmol·L-1。

肝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并发症及处理

肝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并发症及处理

肝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并发症及处理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呈上升趋势。

手术切除是肝癌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然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肝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介绍相应的处理方法。

一、肝功能不全术后肝功能不全是肝癌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这可能是由于手术切除导致的肝组织损伤,或者术后肝脏再生不良所引起的。

肝功能不全的表现包括黄疸、肝功能指标异常、凝血功能异常等。

处理方法:1. 监测肝功能指标,包括肝酶、胆红素、凝血功能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维持良好的肾功能。

3. 给予肝保护药物,如谷胱甘肽、乳酸钠等,以减轻肝脏损伤。

4. 饮食调理,限制脂肪摄入,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促进肝脏再生。

二、术后感染术后感染是肝癌患者术后并发症中常见的一种。

手术切口感染、胆道感染、肺部感染等都可能发生。

处理方法:1.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体温、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及时发现感染征象。

2. 给予抗生素治疗,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3. 加强手卫生和环境清洁,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4. 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增强患者的免疫力。

三、胆漏胆漏是肝癌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较低,但一旦发生,可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恢复产生重大影响。

处理方法:1.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腹部疼痛、黄疸等症状,及时发现胆漏的征象。

2. 给予胆管引流,以减轻胆汁积聚的压力,促进胆管愈合。

3. 限制口服摄食,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减轻肠道负担。

4. 保持患者情绪稳定,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积极面对并处理胆漏所带来的问题。

综上所述,肝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并发症处理至关重要。

在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同时,合理的营养支持和心理支持也是不可忽视的方面,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和应对术后并发症的挑战。

最后,通过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护理,我们可以提高肝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肝癌的手术切除及术后处理措施

肝癌的手术切除及术后处理措施

肝癌的手术切除及术后处理措施【摘要】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肝癌的手术切除及术后处理措施。

我国的肝癌患者多在乙肝肝硬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若不加以治疗则会发展为肝癌,目前我国发病人数约占全球的半数以上。

本研究从肝癌手术的基本原则、指征、禁忌症、操作等方面进行阐述,具有临床价值。

【关键词】肝癌;手术切除;术后处理肝癌(liver cancer)是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较高,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由肝脏内的细胞所引发的癌病,称之为“原发性肝癌”,由身体其他器官的癌症转移到肝脏而形成的肝脏恶性肿瘤,称为继发性肝癌,也称“转移性肝癌”[1]。

1手术基本原则1.1彻底性完整切除肿瘤、切缘无残留肿瘤。

1.2安全性最大限度保留正常肝组织,降低手术死亡率及手术并发症。

2必备条件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肝功能正常或仅有轻度损害(Child-Pugh A级);或肝功能分级属B级,经短期护肝治疗后恢复到A级;肝储备功能如ICG15基本在正常范围以内;无不可切除的肝外转移性肿瘤。

3剖腹探查的指征3.1肝癌诊断明确者诊断明确的肝癌可以考虑手术切除,其中包括小肝癌与大肝癌、周缘型肝癌及肝门区肝癌、表浅性肝癌与深在性肝癌、伴肝硬化之肝癌以及肝癌破裂者。

3.2肝癌诊断不能排除者肝实质占位性病变确实存在,但AFP阴性,经影像学检查肝癌特征不典型但又不能排除者均可考虑开腹探查。

在目前的治疗条件下,肝切除风险远小于肝癌延误治疗带来的危害[2]。

4禁忌证4.1全身情况包括年龄过大、体质过度虚弱、严重心肺功能障碍或有代谢性疾病无法耐受手术者。

4.2肝情况严重肝硬化、肝萎缩,肝功能失代偿(Child C级)。

4.3肿瘤情况肿瘤多发或肿瘤巨大、边界不清,伴有门静脉主干癌栓或胆管癌栓者为肝癌切除的相对禁忌证。

单个或局限性肺转移,有时可以一并切除,而并非肝切除的绝对禁忌证。

5手术操作要点5.1麻醉目前,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已成为肝肿瘤手术的主要麻醉方法。

肝胆胰外科术后的饮食和护理

肝胆胰外科术后的饮食和护理

肝胆胰外科术后的饮食和护理肝胆胰外科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它对于治疗某些疾病具有显著的效果。

但是对于手术后的护理和饮食需要特别注意,以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并发症。

一、术后护理1.医院内在医院内,病人需要进行密切的观察和护理。

护士需要不断监控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等。

此外,还需要对伤口进行定期更换敷料,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等并发症。

2.饮食方面病人在手术后的刚开始几天里是不能进食的,这是为了让消化系统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调整。

接下来,一般要从流食开始逐渐转向半流食和普通饮食。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饮食过程中要小心谨慎,避免用力过度,以免对伤口造成刺激和伤害。

3.活动锻炼在住院期间,医生还会给病人制定适当的活动锻炼计划,以帮助病人尽早恢复身体功能。

但是在练习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设定合适的强度和时间,以避免引起新的创伤和不必要的损伤。

二、术后饮食1.流食阶段手术后的第一阶段是流食阶段,这个阶段通常持续2-3天。

流食包括牛奶、蛋羹、稀饭等等,可以使病人在摄入足够的营养的基础上对消化系统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这个阶段,病人需要小心谨慎,以免出现呕吐或胃肠不适等症状。

2.半流食阶段当病人逐渐适应流食后,可以逐渐转向半流食阶段,这个阶段可以持续5-7天。

半流食包括软面包、烤鱼、蔬菜等等,可以让病人逐渐恢复正常的饮食习惯。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食用油炸和油腻的食物,以免对胃肠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3.普通饮食阶段当病人的身体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时,可以开始进入普通饮食阶段。

在这个阶段,病人可以食用正常的饭菜,并且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

此外,还需要避免进食过多的胆固醇和脂肪。

三、术后护理小贴士1.术后护理需要多人协作,有护士、医生和家属等多方人员。

2.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制定适当的锻炼计划,以便病人逐渐恢复身体功能。

3.在饮食的选择和调整时,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并避免吃辛辣、刺激性及高脂肪等食品。

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护理的康复效果

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护理的康复效果

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护理的康复效果发布时间:2022-09-27T06:47:04.381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6月11期作者:周雯[导读]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护理的康复效果周雯(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江苏徐州221011)【摘要】目的:探究快速康复护理应用于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

方法:选择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患者40例(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试验组(快速康复护理),各20例。

比较术后康复时间。

结果:试验组术后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开展快速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种微创外科手术方式,适用于肝内胆管结石、肝脏肿瘤、肝癌等杜仲肝脏疾病[1]。

该术式的优势突出,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费用低等,但是对医生手术技术及医护人员之间的配合默契度有较高要求[2]。

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的关键,需要针对手术特点、患者自身情况给予个性化护理,以此减少手术对人体造成的创伤应激,加快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快速康复护理作为先进的护理理念,强调护理针对性与全面性,护理目标是缩短手术康复时间,提高患者舒适度,临床应用广泛。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40例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

20例接受常规护理为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32-69岁,平均(57.24±2.15)岁;疾病类型:肝内胆管结石11例、纤维瘤4例、血管瘤5例。

20例给予快速康复护理为试验组,男11例、女9例;年龄31-69岁,平均(57.32±2.18)岁;疾病类型:肝内胆管结石10例、纤维瘤5例、血管瘤5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肝癌肝切除术后护理中不同进食时间对患者肝功能指标及术后恢复的影响刘玉荣发表时间:2017-12-26T15:34:03.580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22期作者:刘玉荣[导读]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起源于肝脏的上皮或间叶组织。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医院兴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63714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癌肝切除术后护理中不同进食时间对患者肝功能指标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营养均以脂肪、葡萄糖、维生素、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

对照组给予常规进食,观察组给予早期不同时间(术后第1~7天)进食,观察患者肝功能指标和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观察组术后感染率为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术后第1天两组肝功能指标(AL、AST、STB)和营养指标(ALB、TR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第7天肝功能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营养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留置胃管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开始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较对照组快。

结论:肝癌切除术后根据患者疾病病情给予不同类型的食物,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以及提高患者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关键词:肝癌;不同进食时间;肝功能指标;术后恢复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feeding time on liver function index an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ancer after hepatectomy. Methods:60 patients with primary liver cancer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6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fat,glucose,vitamins,amino acids and trace element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diet,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different early time(first ~ 7 days after operation)to eat,the liver function index an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were observed. Results:the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6.7%,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46.7%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ortal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wo groups of liver function index after first days(AL,AST,STB)and nutritional index(ALB,TRF),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but the seventh day postoperative liver function index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nutritional index. The observation group nasogastric tube time,anal exhaust time and postoperative defecation time were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recovery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after liver cancer resection,different types of food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disease condition,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liver function of patients,and improve the patient's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recovery.[Key words] different eating time;liver cancer;liver function;postoperative recovery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起源于肝脏的上皮或间叶组织,前者称为原发性肝癌,是我国高发的、危害极大的恶性肿瘤,后者成为肉瘤[1-2]。

根治性的手术肝切除是常见治疗方法,也是效果较好治疗选择,但是同时术后患者创伤性较大,并且恢复慢[3],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所以尽快的促进肝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临床提出术后给予患者口服进食联合围手术期的其他康复护理措施,可以促进患者疾病恢复[4]。

本文通过抽取本院2010年1月-2015年1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分析肝切除术后不同进食时间对患者肝功能和术后恢复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肝胆外科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28~70岁,平均(49.38±5.79)岁;肿瘤直径4~11 cm,平均(7.38±3.38)cm,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ASA分级、癌症分期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患者均得到病理诊断确诊,并且均经过手术治疗,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A级;(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3)符合伦理道德,签署了知情同意书[5]。

排除标准:(1)患有其他严重的器官衰竭性疾病,或者内分泌性疾病,或者继发性肝癌患者;(2)患者采用其他治疗方式或者近期严重发热或者高烧患者;(3)不依从、不配合、容易失访的以及拒绝参加试验者;(4)患者没有按照实验规定进行检查,以及研究期间退出,或者转为其他治疗方法者[6]。

1.2 方法患者营养均以脂肪、葡萄糖、维生素、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进食,观察组给予早期不同时间进食。

常规进食:按照腹部手术要求进食,患者手术后肛门排气,胃肠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给予常规的流食,逐渐过渡到正常的饮食,普通食物。

早期不同时间进食:术前一对一制定患者饮食计划,并且告诉患者饮食时间、次数、食物种类等。

患者术后第1天患者麻醉醒后给予温开水少量饮用,首次进食量为10~20 mL,进食同时密切观察进食反应,一般1次/2 h,可以根据患者进食反应适当的增加进食量,但是全天总量最好不要超过500 mL。

术后第2天给予患者软食或者流食,温开水、米汤、水果汁等,每次维持在50 mL左右,全天不超过500 mL。

术后第3天给予患者流食,温开水、米汤、水果汁等,每次维持在50 mL左右,全天不超过1000 mL。

术后第4天给予患者流食或者半流食,适当增加,稀饭、清淡菜汤、藕粉等。

术后第5天给予流食和适当软食等,比如面条、鸡蛋等。

术后第6、7天给予软食,并且增加食物量、次数等,但是进食患者不应当过饱或者一次进食过多,应当少食多餐。

两组患者进食营养不良者,给予全胃肠外营养补给。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率和死亡率;两组患者第1、7天肝功能和营养指标比较;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开始排便时间、留置胃管时间)。

肝功能指标和营养指标:谷丙转苷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STB)、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 ±s)表示,采用两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和死亡率比较观察组术后感染率为16.7%(6/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7%(14/3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字2=9.833,P<0.05)。

观察组无人死亡,对照组死亡1例,死亡率3.3%,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1.013,P>0.05)。

2.2 两组术后第1和7天肝功能和营养指标比较两组术后第1天肝功能指标(AL、AST、STB)和营养指标(ALB、TR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第7天两组肝功能指标(AL、AST、STB)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观察组留置胃管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开始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较对照组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