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建造航母过程

合集下载

图解美国海军“大黄蜂”号(CV-12)航空母舰

图解美国海军“大黄蜂”号(CV-12)航空母舰

原美国海军“大黄蜂”号航空母舰(USS Hornet CV-12)是“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4号舰,也是美军第八艘以“大黄蜂”为名的军舰,其舰名源自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大陆海军的一艘单桅纵帆船。

“大黄蜂”号于1942年开始建造,舰名原为“奇沙治”。

同年10月,美军在圣克鲁斯群岛战役损失了“大黄蜂”号,稍后将建造中的CV-12更名为“大黄蜂”号,以作纪念。

1943年“大黄蜂”号下水服役,并在1944年开始参与太平洋战争,避过了日军的所有攻击。

战后“大黄蜂”号退役封存,在朝鲜战争时期进行SCB-27A改装,又在期间重编为攻击航母(CVA-12),并于1953年在大西洋舰队重新服役。

翌年“大黄蜂”号返回太平洋舰队,又在稍后进行SCB-125现代化改装,增设斜角飞行甲板。

1958年“大黄蜂”号重编为反潜航母,舷号改为CVS-12,继续留在太平洋执勤。

之后“大黄蜂”号参与美国的太空计划,先后担任“阿波罗”3号、“阿波罗”11号及“阿波罗”12号的救援船,并在越战期间到越南外海执勤,但未有参与陆上攻击。

“大黄蜂”号在1970年退役,并于1989年除籍。

海军于1998年正式将“大黄蜂”号交予民间组织,将其用作博物馆舰在加利福尼亚州阿拉米达市对公众开放。

舰桥 舰尾图解美国海军“大黄蜂”号(CV-12)航空母舰罗 晨. All Rights Reserved.2016.1043军事文摘2016.1044 武 器 装 备军事文摘 宽敞的飞行甲板 右舷的海军战术数据系统(NTDS ) 舰首的升降机 舷侧保留的5英寸舰炮,现代化改装时没有拆掉 弹射器滑轨降落辅助灯. All Rights Reserved.舰载海军陆战队高级军官室 战斗信息中心简报室 舰载海军陆战队专用的M1步枪鱼雷操作间里的鱼雷水兵铺位舰上的教堂. All Rights Reserved.2016.1045军事文摘2016.1046 武 器 装 备军事文摘责任编辑:刘靖鑫手术室 化验室 舰首锚链舱 病房 厨房 第二层甲板是宽敞的机库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海上新霸主——美国“福特”级航母

海上新霸主——美国“福特”级航母

武器装备2013.12 / 军事文摘 /2310月11日,美国第三代核动力航母“福特”级的首舰“福特”号在位于弗吉尼亚州的纽波特纽斯造船厂成功下水。

由于“福特”号航母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和新设备,作战能力较上一代航母“尼米兹”级有了很大提高,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航母,因此该航母的下水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

“海上霸主”的诞生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海军完成首批3艘第二代核动力航母“尼米兹”级订单后,开始对“尼米兹”之后的未来航母进行前期论证。

在论证过程中,美国海军对未来航母的排水量、船型、舰载机起飞方式等技战术特点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证。

1998年,美国海军正式启动了第三代核动力航母项目,项目命名为CVN(X)。

经过详细论证,美国海海上新霸主—美国“福特”级航母谢瑞强军决定第三代核动力航母仍采用核动力推进的大甲板航母,在船型上仍选择单体船型,满载排水量约为10万吨。

为了提高第三代核动力航母的整体作战能力,美国海军决定在CVN-77(最后一艘“尼米兹”级航母“布什”号)、CVN-78和CVN-793艘航母上逐步运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2002年,美国国防部决定重新设计CVN(X)并将大部分新技术和新设备都应用到“福特”级航母首舰“福特”号上,此外,CVN (X)被重新命名为CVN21,意为美国海军21世纪第一个航母计划。

“福特”级航母是美国第一种利用CAD设计的航母,设计过程能精确模拟每一个设计细节,并且预先解决相关的布局问题,对各部件实际制造的掌握精确度也大幅提高,大大缩短了设计时间。

CVN21航母在论证设计过程中强调以下四个关键性指标需超过“尼米兹”级航母:提高航母舰载机出动效率;发电量提高3倍;提高航母应对未来各种战争任务和非战争任务的弹性;降低航母采购成本和生命周期成本。

2004年美国海军正式同诺·格公司签署了CVN21航母首舰CVN-78的建造合同。

2005年诺·格公司旗下的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切割了CVN-78的第一块钢板,2007年CVN-78被命名为“福特”号,CVN21航母也被命名为“福特”级。

美军航母编队

美军航母编队

航 空 母 舰
航空母舰提供美国政府许 多选择,从单纯武力展示 到对各类目标发动攻击都 有。航母也使飞机不必顾 虑使用其它国家机场与航 道、空域的问题。航空母 舰也可提供其它部队的长 时间支持。航母是舰队的 旗舰,由一个海军少将以 先进的作战系统与通讯设 备指挥。
面巡种提作巡的目 目航作供为洋提前 标导战防航舰康是 的弹能空母担德以 能,力,战任罗配 力具。反斗。加备 。有舰舰群这级神 远上与的两(盾 程另反护艘 战 打有潜卫巡 斗 击战等中洋 系 地斧多枢舰)统 CG-47
什么是航空母舰
• 航空母舰(Aircraft Carrier), 简称“航母”、“空母”, 前苏联称之为“载机巡洋 舰”,是一种可以提供军用 飞机起飞和降落的军舰。中 文“航空母舰”一词来自日 文汉字。航空母舰 及舰载机已成为高技术密集 的军事系统工程。航空母舰 一般总是一支航空母舰舰队 中的核心舰船,有时还作为 航母舰队的旗舰。舰队中的 其它船只为它提供保护和供 给。
一艘反潜巡防舰。现役 为派里级(FFG-7)导弹 巡防舰
巡 洋 舰
驱逐舰
两到三艘导弹驱逐舰。现役为阿里伯克级 (DDG-51)导弹驱逐舰,同样使用神盾作 战系统。这些驱逐舰协助舰队当中的巡洋 舰扩展防卫圈的范围,同时用于防空,反 潜与反舰作战。
潜艇

反潜舰

两艘攻击潜艇。现役 是洛杉矶级(688) 潜艇。用于支持舰队 对水面或者是水下目 标的警戒与作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 航空母舰一直在发挥着它 的威力。1951年朝鲜战争爆发, 航空母舰是美国最早投入战争 的军事力量。在1959-1975年的 越南战争,1990-1991年的海湾 战争,以及1999年的科索沃战 争中,航空母舰都起着举足轻 重的作用。

美军航母发展

美军航母发展

二战之前Langley (CV 1)“兰利”号/d ata/bbs/27/8/278/a/07/02/21/cv1_nnxcCuk1Q7x9.jpg由煤船“木星”号改装成航空母舰。

“兰利”号,以纪念先驱塞缪尔·皮尔庞特·兰利;代号为航空母舰 1 号,或CV 1。

“兰利”号航空母舰(CV-1)是美国的第一艘航母,在美海军历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因为它的出现,对此后的美国海军有着巨大的影响,标志着美国海军航空母舰时代的来临。

“兰利”号于1922年10月进行了第一次战斗机着舰试验,同年11月,又使用压缩空气弹射器进行了舰载机弹射起飞试验,两次试验都取得了成功。

1923年,“兰利”号到各地进行航行展示,并在航行中进行各种作战系统的试验。

1924年,“兰利”号被编入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的作战序列,美国海军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艘航空母舰。

1936年,由于美国海军航空母舰数量的增多,“兰利”号被改装为水上飞机母舰。

1937年4月改装完毕。

此次改装将前半部飞行甲板拆除,并重定级为AV-3。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兰利号被用作飞机运输舰,负责美国本土到南太平洋美军战区的补给。

1942年2月27曰在运送P-40战斗机支援东南亚盟军作战时,于爪洼海遭到曰本海军岸基飞机攻击,被命中数弹失去动力,后被美国驱逐舰自行击沉。

这也是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损失的第一艘航空母舰。

排水量11,050吨/14,700吨(1922年)尺寸舰长165米,舰宽20米,吃水5米动力3台锅炉,2台电动机,最大输出7,000马力(1922年)飞行甲板长165.3米,宽19.8米航速15.5节火炮127mm×4舰载机35架编制468人LEXIN GTON CLASS 列克星敦级Lexington (CV 2)列克星敦/d ata/bbs/27/8/278/a/07/02/21/cv2_2TgE50OkYJhZ.jpgCV-2是第四艘以列克星顿命名的舰只,1921年1月作为战列巡洋舰开工,受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竣工前改成航空母舰,1925年10月下水,1927年12月正式服役。

CV-8大黄蜂号航空母舰

CV-8大黄蜂号航空母舰

CV-8大黄蜂号航空母舰(英语:USS Hornet,舷号CV-8)是一艘隶属于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为约克城级航空母舰的三号舰。

她是美军第七艘以大黄蜂为名的军舰,源自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大陆海军的一艘单桅纵帆船。

名称:“大黄蜂”号航空母舰(CV-8)/Hornet建造时间:1939年9月25日下水时间:1940年12月14日服役时间:1941年10月20日制造厂:纽波特纽斯造船厂满排吨位:10000-50000吨约克城级技术数据乘员编制:1,990人舰长:246.74米型宽:33.38米满载排水量:25,000吨续航距离:12000海里/15节航速:32.5节武器装备8门单装5吋/38火炮4门4联装1.1吋/75防空炮24挺单装奥利冈20毫米防空机炮结构特点大黄蜂号的配置大体与另外两艘约克城级相同。

在火炮上采用8座单管5英寸/38高平两用炮、4座四联装1.1英寸/75高炮及24挺.50机枪。

.50机枪在1942年2月先被改成30挺20毫米/70机枪,7月又增至32挺,同时再添置1座四联装高炮。

大黄蜂号也保留了约克城级不实用的机库弹射器,在日后被移除。

相异的是,她率先升级了火控系统、延长了飞行甲板,并拥有较大的舰艏。

研制历程大黄蜂号在1939年开始建造,在1940年下水,并于1941年服役。

服役后两个月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美国正式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不久大黄蜂号便参与了空袭东京,担当杜立德的B-25轰炸机海上起飞平台,但这也使她错过了5月的珊瑚海海战。

6月大黄蜂号参与了中途岛海战,但却因连串不幸而表现恶劣。

接着大黄蜂号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期间为陆战队提供空中掩护,并在尔后爆发的圣克鲁斯群岛海战被日军击沉。

1943年1月大黄蜂号除籍,而海军则把正在建造、舷号CV-12的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更名为大黄蜂,以作纪念。

使用情况杜立特空袭——大黄蜂号第一项任务,便是参与报复日本的杜立特空袭。

虽然加入现役后的数个月,她仍在诺福克附近进行适航测试。

美国航母发展史(有图有真相)

美国航母发展史(有图有真相)

美国航母发展史(有图有真相)二战之前1、Langley (CV 1)“兰利”号由煤船“木星”号改装成航空母舰。

“兰利”号,以纪念先驱塞缪尔·皮尔庞特·兰利;代号为航空母舰 1 号,或CV 1。

“兰利”号航空母舰(CV-1)是美国的第一艘航母,在美海军历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因为它的出现,对此后的美国海军有着巨大的影响,标志着美国海军航空母舰时代的来临。

“兰利”号于1922年10月进行了第一次战斗机着舰试验,同年11月,又使用压缩空气弹射器进行了舰载机弹射起飞试验,两次试验都取得了成功。

1923年,“兰利”号到各地进行航行展示,并在航行中进行各种作战系统的试验。

1924年,“兰利”号被编入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的作战序列,美国海军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艘航空母舰。

二战前由煤船“木星”号改装的“兰利”号CV-1兰利号不仅是美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也是巴拿马运河开通后第一艘通过的船只。

1924年11月16日1936年,由于美国海军航空母舰数量的增多,“兰利”号被改装为水上飞机母舰。

1937年4月改装完毕。

此次改装将前半部飞行甲板拆除,并重定级为AV-3。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兰利号被用作飞机运输舰,负责美国本土到南太平洋美军战区的补给。

1942年2月27曰在运送P-40战斗机支援东南亚盟军作战时,于爪洼海遭到曰本海军岸基飞机攻击,被命中数弹失去动力,后被美国驱逐舰自行击沉。

这也是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损失的第一艘航空母舰。

排水量 11,050吨/14,700吨(1922年)尺寸舰长165米,舰宽20米,吃水5米动力 3台锅炉,2台电动机,最大输出7,000马力(1922年)飞行甲板长165.3米,宽19.8米航速 15.5节火炮127mm×4舰载机 35架编制 468人2、LEXINGTON CLASS 列克星敦级Lexington (CV 2)列克星敦CV-2是第四艘以列克星顿命名的舰只,1921年1月作为战列巡洋舰开工,受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竣工前改成航空母舰,1925年10月下水,1927年12月正式服役。

美国二战的航母和现役的航母

美国二战的航母和现役的航母

一、二战前美国航母1.)兰利号追溯起来,美国航母的源头是由一艘排水量5500吨的运煤船“木星”号改装而来。

这一工程自1920年6月在诺福克海军工厂开始,于1922年改装完成,并以“兰利”号的名义出现于美国海军现役,从而掀开了美国航母的历史。

“兰利”号的编号为CV-1,标准排水量提高为11500吨,速度15节。

飞行甲板采用全通型,载有飞机34架,没设升降机。

1922年11月使用压缩空气弹射器进行飞机弹射起飞试验成功。

“兰利”号服役后一直用于训练,为美国海军探讨航空母舰的早期战术做出了突出贡献。

1936年,它又被改装成为水上飞机母舰(AV-3)。

1942年2月27日,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执行运送P-40战斗机任务时,被日本海军陆上攻击机击沉。

2.)列克星敦级继“兰利”号之后,列克星敦级航母也加入了美国航母的行列。

该级航母的原型舰为2艘1921年1月开工的南达科他级战列巡洋舰,而后受《华盛顿海军条约》的影响在竣工前改为航空母舰,分别命名为“列克星顿”号(CV-2)和“萨拉托加”号(CV-3)。

CV-2是第4艘以列克星顿号命名的舰只,1921年1月作为战列巡洋舰开工,受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竣工前改成航空母舰,1925年10月下水,1927年12月正式服役。

“列克星敦”号1942年5月8日在珊瑚海战役中被日本联合舰队第五航空战队击成重伤,被迫用己方驱逐舰击沉。

CV-3“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于1920年9月25日作为战列舰建造,1922年7月1日改造成航母,1925年4月7日下水,1927年11月16日“萨拉托加”号正式服役。

“萨拉托加”则熬过了二次大战,后于1946年7月25日被用作比基尼岛核试验舰被炸沉。

该级航母标准排水量为36,000吨,采用了封闭舰首,飞行甲板长270.8米。

航速34节,可载机90-120架。

与英、日同期几艘由主力舰体改建的航母相比,列克星敦级则更具有现代航母的特征,也是当时最强的航母。

航空母舰制作方法

航空母舰制作方法

航空母舰制作方法航空母舰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海上作战平台,能够搭载和发射各类舰载机,具备远程打击能力和防空能力。

航空母舰的制作方法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和工序,下面将详细介绍。

航空母舰的制作首先需要进行设计和规划。

设计师需要根据军方的需求和要求,确定舰船的尺寸、排水量、舷宽等基本参数,并绘制出详细的设计图纸。

设计图纸包括船体结构、舰桥、舰岛、飞行甲板、机库等各个部分的布置和尺寸。

在设计完成后,需要制作模型进行验证。

模型制作通常采用比例缩小的方式,使用木材、纸板或者3D打印等材料进行制作。

通过模型验证,可以检查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以及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接下来是舰体的制造。

舰体制造需要使用钢材等材料进行焊接和组装。

首先,根据设计图纸,对各个舰体部分进行切割和加工。

然后,将各个部分进行焊接和组装,形成舰体的骨架。

最后,对舰体进行涂装和防腐处理,以增加其耐久性和抗腐蚀性。

在舰体制造完成后,需要进行设备和系统的安装。

这包括舰桥系统、通信系统、导航系统、武器系统、动力系统等各个方面。

这些设备和系统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精确的安装和调试,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协调工作。

航空母舰还需要安装飞行甲板和机库。

飞行甲板是舰上进行起降飞行操作的区域,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平整度。

机库是用于存放和维护舰载机的区域,需要具备适当的面积和设备。

对航空母舰进行海上试航和测试。

这是为了验证舰船的性能和安全性,包括航行性能、操纵性能、舰载机起降性能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进行各种试验和测试,如应急情况下的救生设备测试、武器系统测试等。

航空母舰的制作方法包括设计和规划、模型验证、舰体制造、设备和系统安装、飞行甲板和机库安装以及海上试航和测试等多个步骤。

这是一个需要精细操作和高度协调的过程,需要专业知识和技术的支持。

航空母舰的制作是现代海军发展的重要一环,对于国家的海上实力和军事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军建造航母过程
这是船厂所在位置。

这里可以看见船体的大概
附近超级大的车间和仓库,注意看,远处是尼米兹号
航空母舰用的钢材比较特殊,曾经困扰了中国很多年。

这个造船厂已经实现了无纸化生产设计,生产效率和质量都获得较大提高
这是船厂最大的龙门吊,估计800~1000吨。

大型龙门吊可以大大提高舰船的建造速度,可以做更大的分段。

这是已经建造好的一个分段。

总体布置生产设计
美国工程师
国外军工,他们每天上6小时的班有周末,节假日可以请假回家
开那个大龙门吊的工人。

这是一个舷侧分段,很显然,目前美国军舰也是用分段法,现在普遍流行壳舾涂一体化,但军舰太复杂,不成熟,只能用在民船上。

我们有个船厂在做军舰的时候实现了壳舾涂一体化,当然不是在做航母的时候
远处看分段。

还是分段。

船厂外,汽车都是工人的
这就是那个龙门吊的钢丝绳,胳膊粗。

有十多根。

这是从生产分段的船台吊到建造船台之前,工人正在把钢丝绳固定到分段上
固定好了,准备起吊。

这是龙门吊指挥,嘴上叼个哨子,大家一定在国内见过。

吊装过程风险比较大。

准确定位
分段建造的时候都是趴的,造好了后要翻过来。

基本到位
这是航母主轴的毛坯。

特大号的车床,船舶对轴加工精度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否则大功率的主机会产生高频的大扭矩,而且方向都在时刻变化。

就象我们弯铁条一样,一个方向弯不断,来来回回几下就搞定了
车刀的特写
计算主轴在浮力作用下的形变。

主轴安装是重头戏,因为船在水里在浮力作用下会微小的变形,但是对这么长的轴来说就是致命了
要吊轴了,换了中钢索,以保护主轴。

这是连接主轴的螺栓
紧固螺栓。

龙门吊正在吊一个艏部分段,近处是基本成型的航母,这是在船坞里建造的。

从龙门吊的文字我们可以得知这是美国的纽波纽斯造船厂!
站在龙门吊上看船台,看来有恐高症是不能开龙门了。

分段吊装到位。

在水里浮力是基本均匀的,在地上,船底高的艏部不能跟地面接触,为了防止船艏变形甚至象泰坦尼克部分船体出水造成折断,船台上加立柱顶一下,现在要下水了,把立柱敲掉
给个左舷的特写,这是轴支架,那么大推力的轴出水那么长,要防止压杆失稳。

加个支架。

焊接之前要准确的定位,靠人工用螺栓连接起来,把两个分段拉近接触了,然后马上焊接。

整体吊装。

船坞开始进水,要跟海面一样平。

放的水跟海面平了,打开船坞门,推轮把航母顶出来。

准备安装甲板设备了,这是蒸汽弹射器。

一共有四组
舾装阶段的甲板,有点乱。

安装蒸汽弹射器的时候上面建了个铁皮屋。

蒸汽冒了出来,滑块滑向了那个箱子
箱子被弹出了甲板
箱子上也有摄像头,这样的试验要做好多好多次,保证弹飞机的时候绝对不出问题
美国海军一向瞧不起陆军,看样子有四个陆军士兵。

可能是光弹箱子不过瘾吧。

不知道这是检测还是胡闹。

这就是未来的舰长,他经常来看建造进度,看来今天他要来下达把陆军搞进海里的命令了
在大街上看航母
检测升降机
检测设备
检测驾驶系统
检测弹药库的防火门
检测救生设备
检测工作是非常细致的,水龙头也不能放过
检测完成
核区域,每天只有12个小时允许进入
舰长在检查他的座椅,看起来他很满意
要离开码头了,将缆绳收起来
拖轮冒着烟,很吃力的样子,这种拖轮功率非常大!
驶向大海
正规军来了,船厂的人走了
拖轮离开了航母
弹射指挥员正在演练!
主机在全速工作
全速时的舰尾
舵机在工作
左满舵时的甲板
左满舵时的舰体
高速倒车!
升降机局部
舰桥局部
舰桥局部,根据舷号可以知道,这是美军的“里根”号航空母舰!
舰桥局部
巨大的锚
小结:
这只是我们见到的整个建造过程中的一小部分,前期的设计,论证,招标等过程,以及建造过程涉及国家安全的方方面面是不会展示出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