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怀念母亲》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怀念母亲》教案三篇

2感觉课文朴素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

3累积语言。

案课件季羡林有关资料讲话导入1认识作者。

谁知道一般国宝是指什么?大熊猫可是在北京大学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被人称为国宝,他是谁呢?课件出示季羡林平生及主要经历。

2体现季羡林作品《永远的悔》片段1 课件出示当我从北京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房屋,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

我懊悔,我真不应,我千不应万不应走开了母亲。

世界上不论什么声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自边 , ,2学生默读,沟通感觉。

3出示课题。

季老的很多文章里都谈到了母亲,也都表达了这样的感情。

出示课题《母亲》板书读,读出的感情。

4作者,的只是是生他养他的母亲吗 ?让我们一同走进《怀念母亲》。

初读课文1自学课文。

对学生讲清自学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感悟,文章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较深的印象?2自学反应读读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谈谈读懂了什么。

如,题目的两重含义。

以下这些语言也可在初读时联合课文有关内容初步理解我一世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那个母亲 ; 一个是我的祖 * 亲。

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相同崇敬的敬意和相同诚挚的倾慕。

品读课文一抓课文主线。

母亲逝世后,季老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只,直到很多年后,母亲还常常出此刻梦中 ; 留学德国,故 * 亲的一草一木也常会浮上心头。

请从文中找出描绘这个意思的几句话读一读。

以后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为何,母亲频来入梦。

我的祖 * 亲,我是第一次走开她。

不知道为何,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1 从什么地方能够看出特别地想念母亲?两个频来入梦2朗诵句子。

怀疑。

如,频来入梦什么意思?关于频来入梦的初步理解应当联系上下文,如文中的日志中的时间能够反应常常母亲,文章的最后一节中的没有断过、向来十一年等。

二品读思母之情。

1自己的生母频来入梦,季老却说不知道是为何,我们一同来看看为何。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语文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语文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语文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语文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语文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能抄写对祖国魂牵梦萦的句子。

2.感悟课文内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3.感情朗读。

4.搜集文中相关的资料。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关于季羡林的资料和阅读文章《永久的悔》,《我的中国心》的歌碟教学程序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师: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母亲,每个母亲都是世上最伟大的人,你们爱你们的母亲吗?你们知道失去母亲的滋味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吧!怀念母亲。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 默读全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我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在德国的十年,在欧洲的十一年)2.再读课文,想想文中的两个母亲分别指的是谁?(一个是生身母亲,一个是祖国。

)3.你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谈谈自己的感受。

4.小组交流、汇报。

师生总结。

(体会到了对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的深深的爱与怀念。

对祖国母亲:我的祖国母亲,我这是第一次离开她。

离开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

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里的朋友。

我有时简直想得不能忍耐。

心里思潮起伏,又想起故国了。

一想到我的母亲和祖国母亲,就心潮腾涌,惶惶不可终日,留在国外的念头连影儿都没有。

六年级语文上册《怀念母亲》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怀念母亲》教案、教学设计
4.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5.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以“我的母亲”为主题的作文创作,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实现教学目标:
1.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提问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情感共鸣,引出本课主题。
2.课文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课文注释,理解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感受母亲的伟大。
4.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巧。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母亲的爱和感激之情。
2.各小组选代表发言,总结讨论成果,让全班同学共同分享母爱的故事和感悟。
3.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孝道文化,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孝敬母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针对学生的不同程度,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和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精讲精练,提高课堂效率:
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详细讲解,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4.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分享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5.情感教育,渗透价值观:
8.家校共育,强化教育效果:
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情感成长,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在家庭氛围中感受母爱,强化教育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展示一张充满温情的母子照片,引发学生对母亲的回忆和情感共鸣。
2.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母爱是什么?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表达你对母爱的理解。”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
六年级语文上册《怀念母亲》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怀念母亲》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怀念母亲》教案

改进措施制定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和不足,制定相应的改 进措施,如调整教学方 法、增加课堂互动、提 供额外的学习资源等。
经验分享与交流
与其他教师分享本次课 程的教学经验和改进措 施,共同探讨如何更好 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 展。
THANKS.
教学过程设计
04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营造氛围。
谈话导入:同学们,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都在母爱的沐浴下成长。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 课文,题目是《怀念母亲》。这篇课文是季羡林先生以回忆的形式,表达了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的 怀念。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吧!
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感恩之情,培 养学生珍惜亲情的意识;引导学 生学会关爱他人,懂得回报父母
的养育之恩。
学生学情分析
认知特点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 情感。同时,他们也正处于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亲情、友情等情感有着较为深刻的体验。
学习困难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有限,可能对某些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理解不够深入。此外, 部分学生在阅读时可能存在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现象,需要加以引导。
学生活动设计
05
分角色朗读课文
分配角色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 组内分配不同的角色,如 作者、母亲、旁白等。
朗读练习
各小组在课下进行朗读练 习,熟悉课文内容,把握 角色情感。
课堂展示
在课堂上,各小组轮流进 行分角色朗读,展示练习 成果。
小组讨论与交流心得
小组分组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人教版六年级上《怀念母亲》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怀念母亲》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怀念母亲》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1.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多种阅读形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分享的能力。

2.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母亲、尊敬长辈的美好情感。

3.2教育学生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1.1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1.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怀念母亲》,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怀念”是什么意思吗?(3)引导学生回答,并解释“怀念”的意思。

2.自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

(2)提问: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3.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请同学们谈谈自己读完课文的感受。

(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并说明原因。

4.分析课文(1)分析课文第一段,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2)分析课文第二段,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3)分析课文第三段,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愧疚之情。

5.学习生字词(1)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

(2)请同学们用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6.课堂小结(1)请同学们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7.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写一篇关于自己母亲的作文,题目自拟。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分享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等。

六年级语文怀念母亲教案「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怀念母亲教案「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怀念母亲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并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培养学生的孝道意识和家庭观念。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 课文的朗读与背诵。

3.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课文的深入理解,体会到作者的怀念之情。

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相关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关于母爱的课文,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2. 向学生介绍本课文的作者背景,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二、学习课文(2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 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确保学生正确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 教师带领学生逐段理解课文内容,解释课文中的难点。

4. 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纠正错误并讲解正确答案。

四、情感教育(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母亲的辛勤付出和对我们的爱,引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2. 学生分享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感人故事或经历,增进学生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五、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学习和课文的理解。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朗读课文,并背诵指定的段落。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课文《怀念母亲》,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孝道意识和家庭观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公开课教案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公开课教案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公开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学会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交流,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

运用朗读、默读、讨论等多种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尊敬父母、热爱家庭的情感。

学会珍惜亲情,懂得感恩。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2.抓住关键词句,学会概括课文大意。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

2.感受作者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思念过亲人?思念亲人时的心情是怎样的?2.板书课题:怀念母亲,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两件事?四、理解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记忆中的母亲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生交流,教师点评、引导。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怀念母亲》,了解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2.板书课题:怀念母亲。

二、深入理解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梦中的母亲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生交流,教师点评、引导。

三、感悟母爱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四、情感升华1.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母爱的伟大。

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母亲的爱。

1.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让我们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我们要学会珍惜亲情,懂得感恩。

2.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母亲的作文。

六、课后作业1.抄写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2.写一篇关于母亲的作文。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怀念母亲》,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还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通用10篇)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通用10篇)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通用10篇)怀念母亲教学设计(通用10篇)《怀念母亲》这篇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季羡林先生对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怀念母亲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怀念母亲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怀念母亲》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是季羡林先生所写。

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深深的眷恋。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作者表达的深厚的感情缺乏体验,在感受情感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1、准确读写课文8个生字和“寝不安席、频来入梦、凄凉、朦胧、可见一斑、真挚”等六个词语。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描写对祖国母亲魂牵梦萦的句子。

3、品味揣摩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旅居海外时对祖国异常强烈的思念之情,从而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4、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5、学习体会关键词句,结合课外资料理解课文内容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感悟、品味揣摩,理解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的敬意与真挚爱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播放图片师:刚才看这个短片,除了个别同学在交头接耳,议论。

其他同学都很专注。

我从你们的坐姿和眼神中能看出来,你们或许有些感动,有些温暖,甚至觉得甜蜜。

那么此刻,带着这些感受再次轻轻的呼喊这个名字-----母亲。

轻轻的呼喊……我们每个孩子对自己的母亲都有着深厚的,不一样的感情。

同样,有位国学大师他对母亲也有着特殊的感情。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国学大师,走近她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

板书课题----怀念母亲(齐读课题)介绍作者二、检测预习课前大家对课文做了充分的预习,现在老师要检查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感悟课文内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3.感情朗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学生丛书
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修改建议
导入课题
揭示主题
1、导入,揭示单元主题
1.教师导语
2.学生描述你心中的母亲的形象
3.教师小结过渡
自学共学落实主题
二、初读课文,感受文中的母亲
1.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新词读正确,把课文句子读通顺.
2.交流哪些字词比较难读或者难懂,引导学生朗读,结合语言环境理解.
3.选择自己认为比较难读的语句再读一读,
请部分同学进行交流.
4.再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作者有两个母亲,对这两个母亲有着同样的敬意和爱慕.)哪些自然段给了你这样的认识?
5.交流主要内容
6.课文哪些自然段写怀念亲生母亲,哪些自然段写怀念祖国母亲?
7.作者对这两个母亲有着同样的敬意和爱慕.哪些词、句、段给了你这样的认识,批注感受。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修改建议
一、谈话导入,复习巩固
二、抓住重点语句,理解生身母亲
自由读文章第二自然段,感受对生母的怀念.
生身母亲=祖国母亲
教学反思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教案
课 题
6怀念母亲
课型
精读
人文性
主题
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工具性
主题
阅读主题::抓住关键词、句、段,感受作者直接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
表达主题体会作者运用前后呼应和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表达对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的深厚感情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真挚、避免等词语。能抄写对祖国魂牵梦萦的句子。
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教学小结强化主题
4、总结写法
1.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
2.体会收尾呼应的一个是生身母亲,一个是祖国母亲,两位母亲在作者的心目中是如此伟大,地位是如此重要.因为——
齐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和第1自然段.这样的写法是---收尾呼应
1.谈感受,质疑.
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1)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2)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
(3)补充资料,谈感受
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拓展阅读巩固主题
五拓展阅读:《赋得永久的悔》《中国式尊严》
1.自主读文,想想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你从哪些重点词句中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他是怎么表达这种情感的?
2.交流汇报
六、总结写法
课堂练笔运用主题。
七、小练笔:模仿文章的写法写一个片段,表达你对一个地方或一个人的情感。
板书设计
怀念母亲
崇高的敬意真挚的爱慕
2.指导朗读
三、研读祖国母亲,感受怀念
1.学生小组交流自己感受深刻的段,达成共识,组长组织准备汇报。
2.小组交流汇报,其他补充。教师相机点拨
(1)三,重点研读以下句子:
.……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