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简单调查
体格发育调查方案

体格发育调查方案1. 引言体格发育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期间,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发展成熟的过程。
体格发育调查是评估个体发育情况和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体格发育调查,可以了解到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情况,为其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以帮助发现发育异常和疾病风险。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完整的体格发育调查方案,包括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工具等。
2. 调查内容体格发育调查应包括以下内容:2.1 生长发育状况调查对象的身高、体重、头围等生长指标的测量和记录。
2.2 二次性征发育对青春期儿童和青少年进行性别特征的发育调查,包括乳房发育、阴毛发育、月经等。
2.3 特殊体征发育对特殊慢性病患者和残疾人等特殊人群,调查与其特殊病症相关的体征发育情况。
2.4 饮食行为调查对象的饮食习惯、膳食结构和营养摄入情况等。
2.5 运动锻炼调查对象的体育锻炼情况、运动量和运动方式等。
3. 调查方法体格发育调查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3.1 实地观察法直接观察和测量调查对象的生长指标,如身高、体重等。
3.2 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通过调查对象或其监护人的回答,获取相关信息。
3.3 记录资料法收集和整理与调查对象相关的资料和记录,比如医疗档案、生长曲线等。
3.4 专家评估法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体格发育的评估和判断。
4. 调查工具体格发育调查可以使用以下工具进行:4.1 体格测量工具包括身高尺、体重秤、头围尺等,用于测量和记录生长指标。
4.2 问卷调查表用于采集调查对象和其监护人的个人信息、饮食行为、运动锻炼等相关信息。
4.3 专业评估工具包括评估表、评分表等,用于专家对体格发育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
5. 数据分析与应用体格发育调查所获取的数据可以经过统计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和指导建议,如:•儿童和青少年的平均生长发育水平;•不同性别、年龄段的生长发育特点和差异;•饮食和运动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发现发育异常和健康风险等。
这些结论和建议可以为个体的成长和健康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以为学校、家庭、社区等单位提供发育健康促进的参考和指导。
昌吉中小学生营养状况、生长发育及相关因素调查

目录摘要 (1)Abstract (3)前言 (6)内容与方法 (8)1. 研究对象 (8)2. 调查方法与内容 (8)3. 评价标准 (9)4. 质量控制 (13)5. 统计方法 (14)6. 技术路线 (15)结果 (16)讨论 (30)小结 (34)致谢 (35)参考文献 (36)综述 (40)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46)个人简历 (47)导师评阅表 (48)昌吉中小学生营养状况、生长发育及相关因素调查研究生:贾那尔·哈布凯导师:吐尔逊江·买买提明教授摘要目的:为评价昌吉市现阶段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作参考,并为及时发现出现生长偏差的儿童提供数据支持,使青少年儿童能够健康的成长,同时通过比照研究,分析昌吉市儿童青少年体质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变化和差异,以此来评价昌吉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为增进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出参考意见。
方法:1.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研究数据来源于昌吉市2016年中小学生健康体检数据,选取昌吉市5所学校在2016年间参加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年龄在7-18岁的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进入本研究的样本数为3785人(男生1921人,女生1864人)。
2.统计方法根据需要将各种数据汇总后,运用SPSS22.0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的结果用均数±标准差(sx )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定性资料用频率、构成比等表示,组间比较运用卡方检验分析。
运用Excel的计算及绘图功能计算超重、肥胖、视力低下、高血压检出率的年龄、性别差异,分析差异状况。
结果:1.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状况昌吉市男女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的差异变化与男女生身高、体重、肺活量的生长速度趋势一致,男女生之间的差值在生长最快的阶段最大。
女生身高在7~11岁增长迅速,在11岁时呈现增长高峰,11岁后身高增长趋于平缓。
男生身高在7~14岁增长迅速,14岁后趋于平缓。
青少年营养状况调查及改进措施策略分析

青少年营养状况调查及改进措施策略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营养状况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青少年时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良好的营养状况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习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开展青少年营养状况调查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策略,对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青少年营养状况调查1.数据收集:通过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身高、体重、BMI指数以及饮食习惯等数据进行系统收集,建立数据库,从而全面了解青少年的营养状况。
2.调查问卷:设计适合青少年的营养调查问卷,涵盖饮食结构、膳食均衡、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内容,以了解他们的饮食行为和消化吸收状况。
3.体质测评:通过对青少年进行身体机能的测试,如肺活量、柔韧度、耐力、协调性等方面的测量,评估他们体质发展水平。
二、青少年营养状况分析1.体重与身高比较:根据身高体重指数结果,判断青少年的体重是否处于正常范围,进一步评估是否存在肥胖或偏瘦情况。
2.能量摄入分析:研究青少年的能量摄入情况,分析是否摄入过多或过少,从而评估营养均衡情况。
3.饮食结构分析:根据调查问卷结果,了解不同青少年的主食、蔬菜水果、肉类、豆类等食物摄入情况,判断饮食结构是否合理。
4.营养素缺乏情况分析:根据青少年的食品摄入情况和身体情况,评估是否存在缺乏维生素、矿物质以及蛋白质等营养素的情况。
三、青少年营养改进措施策略分析1.教育宣传:加强对青少年、家长和教师的营养教育宣传,向他们普及饮食营养知识,提高他们的营养意识和行为。
2.校园餐饮调整:学校餐饮供应方面,应提供多样化丰富的食物选择,合理搭配主食、蔬菜水果、肉类和豆类等食物,鼓励青少年食用更多的蔬果及优质蛋白质食物,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供应。
3.家庭食品购买指南:为了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饮食习惯,应向家长提供家庭食品购买指南,推荐合理的食物选择和食物搭配方式。
鼓励家长在家庭餐桌上提供丰富多样的膳食。
4.健康活动促进:开展有趣的体育运动和健康活动,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了解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案例分析

了解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案例分析在人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有着一些基本规律和模式。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来解析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体的发育过程,并为改善健康和促进生长提供指导。
案例一:婴儿生长发育婴儿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迅速而显著的过程。
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婴儿的身体重量会有较大的增加。
例如,一个健康的新生儿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内可以增长约600克。
这主要是由于婴儿的饮食逐渐增多,消化吸收系统的发育以及胃肠功能的逐渐成熟所致。
在婴儿的生长过程中,头部和躯干的增长速度通常较快,而四肢的增长速度相对较慢。
例如,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内,一个婴儿的头围会比其他部位的围长增长得更快。
这是因为婴儿的大脑和头骨在这个阶段会有较快的发育。
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营养物质的摄入对于促进婴儿的健康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婴儿时期的营养供给应该充足,并根据婴儿的年龄和发育阶段进行相应的调整。
案例二:青少年生长发育青少年时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之一。
在这个阶段,身高、体重和性征的发育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在青春期初期,青少年通常会经历一段较快的生长期。
例如,女性青少年在青春期初期通常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约8至10厘米。
这是由于骨骼的延长和骨密度的增加所导致的。
此后,青少年的生长速度逐渐减缓,直到最后达到成人身高。
除了身高的增长,青少年还会出现二次性征的发育。
例如,女性青少年会开始出现乳房发育和月经,男性青少年则会出现喉结的增长、面部和体部的毛发增长等变化。
在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饮食、锻炼和休息都需要得到适当的关注。
充足的蛋白质、钙和其他营养物质的摄取对于青少年的骨骼生长和肌肉发育至关重要。
案例三:老年人生长发育虽然老年人不再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但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此时同样具有一定的规律。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高可能会发生一些减小。
这是由于骨骼的骨质疏松和骨密度的减少所导致的。
青少年发育评估表

青少年发育评估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青少年发育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对青少年发育的评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他们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状况,从而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
青少年发育评估表是一个常用的工具,可以帮助医生、教育者和家长们全面了解青少年的发育情况。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份简单的青少年发育评估表。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1. 姓名:2. 性别:男/女3. 年龄:4. 出生日期:5. 身高:6. 体重:7. 血压:8. 家族病史:9. 目前疾病:10. 其他重要信息:第二部分:身体发育评估1. 身高和体重:请测量青少年的身高和体重,与同龄人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存在生长发育异常。
2. 体脂肪含量:可以通过皮褶厚度测试或者生物阻抗仪来测量体脂肪含量,评估是否存在肥胖问题。
3. 骨龄评估:通过X光片或者手腕的X射线片来评估骨龄,判断骨骼的生长发育情况。
4. 月经情况:对于女性青少年,需要了解月经的月经周期和经量,判断性发育是否正常。
5. 性征发育:对于男性青少年,需要评估第二性征的发育情况,如声音变低、生长胡须等。
6. 运动能力:评估青少年的运动能力和体能素质,判断是否存在运动发育不良问题。
第三部分:心理健康评估1. 自我认知:评估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判断是否存在自我认知不足问题。
2. 情绪状态:评估青少年的情绪状态,包括焦虑、抑郁、情绪波动等情况。
3. 社交能力:评估青少年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是否存在社交问题或者孤独感。
4. 学习能力:评估青少年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判断是否存在学习障碍或者注意力不集中问题。
第四部分:发育问题筛查1. 早孕:对于女性青少年,需要筛查早孕情况,了解是否存在性行为问题。
2. 骨质疏松:通过DEXA骨密度检测来筛查骨质疏松情况,判断骨骼健康状况。
3. 睡眠问题:评估青少年的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判断是否存在睡眠问题或者失眠情况。
4. 饮食问题:评估青少年的饮食习惯和饮食行为,判断是否存在饮食不均衡或者暴饮暴食问题。
生长发育评价实验

4、利用动态资料分析和评价 根据小明的身高测量值,评价 其逐年的发育水平(身高)、发育 速度(计算年增长率),并对小明各 年龄的发育等级和发育速度进行动 态分析(用文字描述)。 详见P73案例3-3的资料3和问题3
6பைடு நூலகம்
5、采用营养状况评价法评价 根据7岁陶陶的身高、体重和7岁时的小明 的身高、体重查表(身高标准体重表),确定 其体重所在的百分数等级(标准体重的<70%、 <80%、<90%、90%~110% 、>110%、>120%) 评价营养状况(重度营养不良、中度营养不良、 轻度营养不良、正常、超重、肥胖)。 评价标准为P74的表3-11
3
女 12岁 身高均数=150.4cm S=6.34
2、离差法的等级法和曲线图法比较 利用2005年中国汉族城市6~17 岁男生身高正常值(均值和标准差) 资料制表(五等级评价标准)、绘 图(标准曲线图)。 详见P73案例3-3的资料1和问题1
4
3、采用等级法评价
评价7岁男孩陶陶的发育水平(身 高)。 详见P73案例3-3的资料2和问题2
9
2、发育等级百分比法
评价体育锻炼对学生肺活量的影响
详见P75~76案例3-5和问题
步骤:
①利用1991年的资料制成行×列表(R×C表)。 ②卡方检验,比较有锻炼与无锻炼的学生的肺 活量有否差异,并评价。
10
7
二、群体发育评价 1、平均数比较法 根据辽宁省城市中小学男生身高、 体重调查资料,绘制身高前后两条曲线 和体重前后两条曲线,比较辽宁省1991 年和2005年城市中小学校男生的身高、 体重发育变化。
详见P75案例3-4和问题
8
• 取均值绘制曲线(身高和体重两条曲线) • 从曲线中可以观察身高(或体重)在14年 间的增长量和提前年龄(岁) • 身高的两条曲线有交叉
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的标准化生长曲线

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的标准化生长曲线身高和体重是评估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状况的重要指标。
为了更好地了解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的标准化生长曲线,我们可以参考中国国内研究所得到的相关数据。
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的标准化生长曲线是根据我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特点,经过大规模调查和研究所制定的。
这些曲线包括身高、体重百分位曲线和指数曲线。
身高百分位曲线是指同一年龄、同一性别的儿童青少年身高排名的曲线,用来评估个体的身高相对位置。
而体重百分位曲线是指同一年龄、同一性别的儿童青少年体重排名的曲线,用来评估个体的体重相对位置。
根据研究结果,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的生长曲线可以分为多条曲线,每条曲线代表着不同性别的不同百分位数。
研究发现,男孩的身高在生长发育初期(0-3岁)较女孩高,但在青春期之后(12岁左右)女孩的身高开始超过男孩。
另外,研究还发现,身高生长曲线在不同年龄段呈现出不同的趋势。
例如,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内,婴儿的身高增长非常快,随着年龄的增长,身高增长的速度逐渐减缓。
在青春期之前,身高增长的速度比青春期之后的速度要快。
除了身高的生长曲线,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体重的生长曲线也是非常重要的。
类似于身高曲线,体重曲线也可以分为多条曲线,代表不同性别的不同百分位数。
通过对体重曲线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儿童青少年的体重增长是否符合正常的范围。
这对于评估儿童是否存在体重过重或过轻的问题非常有帮助。
虽然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的标准化生长曲线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数据,但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都是个体差异的。
因此,即使一个孩子的身高、体重在标准化曲线上不处于正常范围内,也并不意味着存在问题。
相反,我们应该综合考虑家族遗传因素、个体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全面评估孩子的生长发育状况。
总结起来,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的标准化生长曲线为我们提供了评估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状况的依据。
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调查的基本方法与操作

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调查的基本方法与操作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调查目的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情况,掌握其生长发育现状,为制定相关保健和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简单调查提高人口素质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而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是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的基础。
人的生长发育是受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综合影响的复杂生物学过程,生长发育水平不仅是反映儿童营养和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也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综合发展水平的一面镜子。
群体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不仅是对营养供应、营养学知识、疾病控制情况、医疗卫生保健工作质量优劣的评价,同时也为决策机构所实行的社会和经济政策结果提供反馈信息。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记载有不同历史时期的儿童青少年体格发育测量数据。
一些发达国家,如英、法等国家已有100多年的资料积累,其他国家也有大量的资料发表。
我国对人体生长发育的系统研究起步较晚,最早的报道见于1910年。
初期的资料多出自于欧美学者之手,从1932年才开始在中华医学杂志上有中文发表的材料,第一篇是上海市学龄儿童身长、体重之初步研究(许世谨、吴利国)。
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材料零散、人数少、地区局限、代表性较差。
新中国成立后,不同地区、不同规模及各种专题的儿童生长发育调查研究相继开展,积累了大量的宝贵资料,其中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连续的调查资料主要有两个:一是由卫生部直接领导、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协作组进行的“中国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该调查自1975年起,每10年对我国九大主要城市及其郊区农村(哈尔滨、北京、西安、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福州、昆明)的儿童进行1次体格发育调查。
这一连续性科学调研工作,不仅掌握了我国儿童生长发育、营养和健康状况的发展变化趋势,获得了动态分析的宝贵数据资料,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政策,实现优生、优育、优教基本国策和促进国民体质健康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儿童保健、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提供了有用的参考数据和评价标准。
二是自1985年起,由教育部、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科学技术部共同组织和领导了“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每5年进行1次,调查地区包括除台湾省外的全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调查对象为7-22岁的大、中、小学生,不仅调查汉族学生,还包括20个少数民族学生。
调查内容有身体形态、生理功能、运动素质、健康状况4个方面。
此项全国性的调研,不仅获得了我国学生生长发育及体质健康状况的基础资料,而且对加强和改善学校体育及卫生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
本文主要采用上述两项国家层面的调查研究所获得的宝贵资料,作为评估中国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营养及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与国外相关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期找出差异和问题,为我国的医疗保健、体育卫生、科学研究、社会发展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注中国数据: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日本数据:2006年日本科学注:中国数据: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日本数据:2006年日本科学文部省调查数据;差值:中国-日本。
(2)体重的差异。
城市6-17岁的中国男生平均体重低于日本男生0.2kg,中国女生低于日本女生0.95kg;其中中国男生的体重在12岁之前比日本男生要重一些,超出的幅度为0.7-1.4kg,12岁后则低于日本男生0.9-2.3kg。
中国女生的体重在9岁之前略重于日本女生,幅度在0.2kg-0.5kg,9岁后低于日本0.2kg-2.1kg(表3)。
中国农村儿童青少年的体重在各个年龄组均低于日本(表4),而且幅度比较大。
其中中国农村男生体重平均低于日本男生4.5kg,尤其以15岁时差别最注:中国数据: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日本数据:2006年日本科注:中国数据: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日本数据:2006年日本科学文部省调查数据;差值:中国-日本。
儿童青少年综上分析,我国城市男女生的身高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日本,体重仍然略低于日本,但是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从身高与体重的比例来看,日本青少年较中国青少年要粗壮一些。
从城乡的差别对比看,中国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水平仍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别,如男生身高的城乡平均差别为3.5cm,女生的城乡平均差别为2.8cm,而日本的城乡差别甚微(0.1-0.2cm),由此可见中国农村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水平还落后于日本。
尽管近30年来,农村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水平及健康状况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城乡差别正在逐渐缩小,但是仍然任重而道远,相信随着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医疗保健服务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农村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水平一定能在未来赶上日本。
2.中日儿童青少年生长速度的比较日本自1960年(昭和35年)开始进行“学校保健统计调查”,积累了相当完整和系统的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资料。
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经济迅速腾飞,从日本社会发展的轨迹中不难看出,由于经济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日本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出现了令世界瞩目的“长期加速趋势”。
日本从1960-1990年的30年间,7-17岁日本男生身高平均增长了7.4cm,女生增长6.1cm,平均每10年增长2.5cm和2.0cm;其中男13岁、女11岁增幅最大,分别达到10.7 cm和8.2cm,增速为3.6cm/10年和2.7cm/10年。
但是,自1990年后,日本青少年的增长趋势明显减慢,到近10年来增长趋势已接近停滞,各年龄组儿童青少年的体格生长趋于稳定(图1)。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儿童青少年也出现了明显的生长发育加速趋势,从1975-2005年的30年中,7-17岁城市男生身高平均增长6.9cm,女生增长5.0cm,即每10年增长2.3cm和1.7cm;增幅最大的年龄也是男13岁和女11岁,增幅分别为10.3cm和7.4 cm,增速为3.4cm/10年和2.5cm/10年。
2005年进行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仍然处于长期趋势中的持续加速阶段,尤其是乡村儿童青少年还有较大的生长潜力(图2)。
从成年身高的差距变化看,上世纪80年代我国略低于日本,90年代基本持平,本世纪初全面超过日本,生长的长期趋势接近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1960-1985年,充分体现了近20年来中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对的生长发育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
图2:中国1975-2005年身高平均水平变化情况(城市)二、与欧美等国家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的比较生长发育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复杂生物学过程。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经济条件、气候、地理、营养、疾病等。
不同人群因遗传基因及生活环境存在差异,因此相互之间没有绝对的可比性。
不同种族、不同地区、不同生活环境下的群体进行生长发育水平的比较研究,可以有助于了解各自生长发育的规律及随时代变迁的变化趋势,认识影响人类发展和变化的因素,对提高人口素质和健康有积极的意义。
遗传是造成不同种族之间生长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在营养良好、没有疾病的状态下,5岁以下儿童的生长发育模式基本相同,遗传对生长的影响甚至可以忽略不计,5岁后遗传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强。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基于这一观点,推荐5岁以下使用国际儿童生长标准,以便进行国家间的生长比较。
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的调查数据代表了中国营养良好的健康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根据2005年最新调查的数据分析:我国城区儿童的平均生长水平已达到甚至超过WHO标准,郊区农村儿童的生长水平也已基本达到WHO标准;城区儿童的生长水平与美国儿童相比,已无明显差别,但农村儿童仍有差距。
与日本儿童相比,城郊儿童的体重、身高均已明显超过同龄的日本儿童。
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学龄前儿童的生长水平和营养状况在近10年间又有提高和改善,儿童的生长速度仍处于长期趋势中的持续快速增长阶段。
2005年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同学龄前儿童一致,也呈现持续的快速增长趋势,成年身高仍在增长,但是由于种族的差异,成年身高较欧美偏低(图3)。
如果从生长长期趋势的变化看,中国城市儿童青少年呈现以儿童期生长水平提高、青春发育期提前、成年身高增长、身高/体重比例曲线持续右移等全方位的生长长期趋势,增长速度显著快于欧美各国。
根据欧美一些发达国家长期积累的数据分析,从1880-1998年期间长期趋势基本上是:5-7岁身高、体重增长速度分别为1cm/10年和0.3kg/10年;8-11岁身高、体重增速为1.3cm/10年和0.5kg/10年;12-15岁男、女增长速度身高为2.5cm/10年和2.1cm/10年,体重2.0kg/10年和1.5kg/10年;18岁成年身高男性每10年增长0.6-1.1cm,女性每10年增长0.4-0.8cm。
荷兰、瑞典、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属于稳定增长型,身高的变化可以追溯到19世纪早期,身高缓慢而持续的增长了约150-180年,历经了6-7代,增幅不大但稳定持久。
如1830-2000年的170年中,荷兰18岁男性平均身高从166.5cm增长至184cm,增幅为1cm/10年;瑞典经过160年时间,1994年成年男性平均身高183cm,女性达到170.5cm,荷兰和瑞典是世界上身材最高的两个国家。
西欧、澳洲和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身材显著的生长加速,与都市化进程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
表现为儿童体格高大化、女性月经初潮年龄持续提前、成年身高显著增长等。
日本在1960-1985年间男性14岁、女性12岁身高的增速都超过了2.5cm/10年,被誉为“人类生物史的奇迹”。
从1900年开始的100年内,日本18岁男性平均身高从160cm增至171.2cm,共增长11.2cm;女性平均身高从147.8cm增至158cm,共增长10.2cm;增幅大于北欧及美国等国家。
我国大城市儿童青少年自1979-2005年的26年间,7-18岁男、女平均身高增幅为6.5cm和4.7cm,体重增幅为8.9kg和5.2kg。
增速以1985-1995年的10年间最快,身高男、女分别达到每10年增加3.8cm和3.0cm;体重男、女分别达到每10年增加4.7cm和3.1cm;该趋势迄今仍保持强劲,说明我国大城市儿童青少年的长期趋势表现惊人。
三、我国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趋势生长长期趋势给儿童生长和健康带来积极影响。
各国学者非常重视长期趋势作为“生活状况的生物标准”的作用,认为它可和GDP、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等指标一样,反映社会公平性。
它源自社会进步,生活水平提高、营养及卫生保健的全面改善等。
但是长期增长趋势是有一定限度的,不可能无限地增长下去。
目前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身高增长已基本呈缓慢或停滞状态,说明这些人群的身高已接近或基本达到遗传所赋予的生长潜力的最大值,因而其平均身高逐渐趋向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