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及启示
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经验及其对福建省的启示

国农 产 化 营 验 外 业 业 经 经 及 对 建 的 示 其 福 省 启
验对提高福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 加快农业 现代化进程 , 推进 社会 主 义新农 村建设 以及促进海峡西岸经济 区的建设, 具有重大 的现实意义 国外 农 业 产 业化 经 营的 实 践 1 美 国模 式 的农 业 产 业 化 经 营 。 美 国 的农 业 产 业 化 经 营起 步 于 2 . 0 世纪 5 0年代 , 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农业产业化经 营的国家。经过几 十年 的发展 , 生产布局 区域化 、 生产高度专业化 、 经营一体化 、 服务社会化 的 产业化大格局 已全 面形成 。美 国模式最 大的特点 是形成 了一个产 前 、 产 中、 产后 紧密 相连 , 利益 互惠 、 承揽 服务独 具特 色 的一体 化农 业体 系④ 。其经营形式归纳起来 主要 有三种 : 一是农业 的合 同制经 营。这 种形式是通过工商运输业 大公 司与农 场主签 订合 同的办法 , 农业生 把 产 资料 的生 产 和 供 应 与 农 产 品 的 加 工 和 销 售 连 接 起 来 , 成 一个 产 供 形 销( 或产加销 ) 的有机综合 体。二是农场 主合 作社经营。这种形式 是 由 若干农场主 自愿联 合组成合 作社 , 通过合作社 联合经 营农业。这种 合 作社并不改变家庭农场的经 营地位 , 主要为农 场主提供 包括农业 生 它 产 资料供应 、 农产品收购 、 销售 、 储运 、 加工等产 前 、 产中 、 产后各个 环节 的服 务 。 三 是 农 工商 综 合 企 业 。 这 种 形 式 是 指 大 公 司 ( 业 、 业 或 金 工 商 融垄断资本) 直接投资 经营大农 场 , 并把农 业生产 资料 的生产和供应 、 农 业 生 产 本 身 、 产 品 的加 工 和销 售 、 至科 学 技 术 研 究 等 各 个 环 节 联 农 乃 结起来, 组成有机的农 工商综合 体。这种农工 商综 合体的特点 是实行 完全垂直一体化经营 , 生产技术水平 比较先进 , 营规模也较大。 经 2 日本 模 式 的 农 业 产 业 化 经 营 。 日本 是 亚 洲 东 部 的 一 个 群 岛 国 . 家 , 土 面积 为 3 .8万平 方 公 里 。 日本 山地 多 , 地 面 积少 , 国 77 耕 山地 约 占 全 国总 面 积 的 1 % 。 日本 农 业 经 营 的 土地 规 模 十 分 狭 小 , 本 上 是 以 4 基 家一户 的家庭个体经 营为主 。 日 在家庭经 营的基础 上通过农 业 本 产业化实现 了农业现代化 , 成功地创造了一条不 同于美、 、 、 英 法 德等 国 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一小规模家庭 经营为基础 的农业产业化 。日本如此 之快地实现农业现代化 , 农业社会 化服务组织农业协 同组 织 ( 与其 简称 农协 ) 的作用是息息相关 的。 日本农 协是一个 具有 二生属性 的农 业合 作社 , 一方面它是农民 自愿联 合起来 的经 济组织 , 一方面 , 又是政 另 它 府借 以推行农业 现代化及其他农业政策 的中介机构。农协 的组织 机构 分为三个层 次: 基层农协 、 县级联合会和全 国农业 协同组织 。农协组 织 的主要任务是 围绕发展农 业和农 村社 区福利 , 开展 了包括对 农业经 营 进行宏观和微观上指 导 、 生产 资料购买 、 资金 存贷 、 农产 品仓储 、 运输 、
欧美主要国家农村发展经验研究

欧美主要国家农村发展经验研究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城市化的加速,重视农村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
农村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发展的稳定和繁荣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欧美主要国家一直以来在农村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其他国家的农村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本文将对欧美主要国家农村发展经验进行研究,探讨其成功的经验与教训,为其他国家的农村发展提供借鉴。
一、农村发展的政策支持欧美主要国家一直致力于农村发展的政策支持,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首先是加强农业生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欧美主要国家在农业科技研发方面投入巨大,不断推出更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是通过农业补贴政策支持农民,保障他们的合理收入。
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监管和管理,保障农产品的销售。
鼓励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升级。
这些政策的支持,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使得农村经济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欧美主要国家注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首先是加强农村道路和交通建设,改善农村道路交通状况,方便农产品的运输和市场销售。
其次是加强农村供水和电力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加强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
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三、农村产业发展欧美主要国家注重农村产业发展,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的途径。
首先是鼓励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农民走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道路。
其次是支持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通过挖掘农村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培育壮大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加强对农村企业的扶持和支持,鼓励农村企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为农村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的途径。
中国农业发展借鉴美国经验的启示

中国农业发展借鉴美国经验的启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和各国农业产业的日益竞争,中国农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效益和保障粮食安全,中国可以借鉴美国农业发展的经验。
美国作为全球农业大国,其农业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宝贵经验和启示。
一、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在美国,农业科技的创新与研发一直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中国农业发展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的培育。
通过增加资金投入,加强科研机构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生产力和效益,实现农业现代化。
二、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美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
中国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在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加大力度。
通过引导和支持农民组织农业合作社、农业经纪人等,推动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对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三、完善农业支持政策美国政府在农业发展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为农民提供贷款、补贴和保险等支持。
中国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在完善农业支持政策的同时,加强农民的培训与教育,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提升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
四、优化农村土地利用美国在农村土地利用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中国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积极推动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和规划管理。
通过加强土地整治、提高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维护,优化农村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五、加强农业环境保护美国农业发展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中国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加强农业环境保护,推广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发展,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维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六、拓宽农产品国际市场美国农业以其优质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
中国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积极拓展农产品的国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牌效应,扩大农产品的出口规模,增加农产品出口收入,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起来,中国农业发展可以从美国借鉴其科技创新、产业化、支持政策、土地利用、环境保护以及拓宽国际市场等方面的经验。
国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及启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og a gi l rl col, ua rv c 6 00 Ln ynA r ut a ho Fj nPoi e 4 0 ) c u S i n 3
Ab ta t s r c :Ag c t a n usraiain i o t e c mm o r nd o g c lu a e eo i r ul li d tilz t s n w h o ur o n te fa r ut r d v lpme ti he wo l ti p rlse i l n n t rd, h spa e it d
ipoetemaae n lvlo ar utr n utazt n o L nync yad Fj npoic ,ad a ot sm le m r n gmet ee f gi l a ids i i i f oga i n ui rv e n l o t ua v h c ul r ao l t a n s i t
农业 产 业 化 ,国际 上 通 常称 之 为农 业 一体 化 。 是 指 以市 场 为导 向 ,以效 益 为 中心 ,依 靠 科技 进 步 和龙 头企 业带 动 ,对农业 和农 村 经 济 实行 区域 化 布 局 、专业 化生 产 、一体化 经 营 、社会 化 服 务 和企 业 化 管 理 ,形 成 贸工 农 一 体 化 、产 加 销 一 条 龙 ,公 司 、农 户和基 地相 结合 的农 村经 济 经 营方 式 和产 业 组 织形式 。农 业一 体化 最早 产 生 于 2 0世 纪 5 代 0年
f r ri c me ut gf w r a e o ne a u e . a me n o ,p t n o a d s v r c u trme s r s i Ke wo d :Ag iu tr n u t aiain;e p r n e;e l h e me t y rs r l a i d srl z t c ul i o xe e c i n i t n n g
美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美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和启示摘要高效的规模经营、发达的产业化体系和完善的支撑体系是美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经验。
我国应借鉴美国的经验,从国情出发,逐步建立起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支农体系,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传统产业,建设现代农业。
关键词现代农业;美国;规模经营;产业化体系;农业支撑体系;启示中图分类号 f33.71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2-0244-02现代农业是继传统农业之后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它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为支撑,运用现代经营形式和管理手段,贸工农紧密衔接、产加销为一体的多功能、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
因此,学习和借鉴国外现代农业的发展经验,对现阶段我国深化农业和农村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1美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美国位于北美大陆南部,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现有人口3亿,以农为业的人口约有600万人。
国土总面积9.63亿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98亿公顷,占世界耕地总面积的13.18%,人均耕地面积0.66hm2,约是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3倍。
2005年美国的gdp达14.487万亿美元,其中属于农业和采矿等原材料工业的一次产业产值占gdp的5%(农业产值约占gdp的1.7%),二次产业占20%,三次产业占75%,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美国农业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短缺,劳动力价格高,使农民偏向劳动替代技术的选择。
因此,美国农业的发展从机械革命开始,经历了农业机械革命、化学革命、生物革命和管理革命,实现了现代化,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
其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主要农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粮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0%,小麦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45%,玉米占70%,大豆占85%,棉花占32%。
1.1规模经营美国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约90%是规模不等的家庭农场,其余的是合伙农场和公司农场。
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量 的平 衡 ,避 免 过 度放牧 而使 草 场退 化 ,保 持 了农 牧业 的可持续 发展 。
( )服 务 农 业体 系化 。澳 大 利亚农 业 四
易 ,并通过提供优惠贷款或赠款 、补贴等措 施 全力扶 持农 业发 展 。
二 、农业 生产 的主 要 特点
一
、
农 业 生产 的基本 情 况
澳大 利亚 地 大 物博 ,资 源 丰 富 ,是一 个 以农 牧业 、采矿 业 和制 造业 为 主 的 国家 ,盛
产羊、牛、小麦和蔗糖等农产品。农业生产
优 势和条 件得 天独 厚 。 一是 人 均土地 资源 多 。 国土 面积 79 6 万平 方 公里 , 总人 口 2 0 多 万 , 00 农 业 人 口约 8 0万 ,约 占 4 %,农 牧 业用地 约 48亿 公 顷 ,人均农 牧业 用地 约 2 顷 ,人 . 7公
一
加工 、 转化 、 增值 , 并实现了与同际市场接轨。
( )农 牧 业 生产机 械化 。澳 大 利亚 主 二 要 以农 场为 单位 来组 织生产 , 规模 一般 在 4 0 0 至 50公 顷 ,每 户分 别养殖 牛 、羊 20头和 0 0 20 50只左 右 。 自然放 牧草 场一般 每 l 0年播 种 次 , 年需 施肥 2至 3 ,如需 改 良品种 , 每 次 则播期缩短 ; 门收割用作干草饲料的草场 , 专
业产业化经营。澳大利亚农产品加工数量占 农产 品总量 的 8%以上 ,农产 品多 次加工 、 0
转 化 、增 值 ,产 业链 越拉 越 长 ,特别 是畜 产 品 7%以上 用 于 出 口,走 出 了独具 特色 的农 0 业 产业 化 路 子 。 因此 ,我 们要 进 一 步 牧 草种 子有 专 门 的 良
国内外现代农业成功经验及启示

西
农
业
科
学
国 内外 现 代 农 业 成 功 经 验 及 启 示
郭 民 生 ,张 岳
( . 西 中医 学院 , 西 咸 阳 1陕 陕 7 2 4 ;2 西北农 林科 技 大 学 ,陕 西 杨 凌 10 6 .
摘
720 ) 1 1 0
要 : 过 分 析 国 内外 现代 农 业 发 展 的成 功 经验 发 现 : 代 农 业 的基 本 功 能 仍 是 向人 们 提 供 农 产 品 , 用 现 通 现 利
高 品质 的 、 而且是 可持 续 性发 展 的现代农 业 。
1 国外 都 市 农 业 发 展 现 状 与趋 势
1 1 美 国 规 模 化 的 现 代 农 业一 市 民农 园模 式 .
发 展走 的是科 技 化 、 产业 化 的现 代 农 业 之 路 。该
国重点 发 展蔬 菜和 花卉 , 科研 投入 力 度大 , 科技 成
() 1 发展 现状 : 四川 省成 都市 锦江 区在 城 乡结
合 部 的红砂 、 福 、 福 、 马 、 家 堰 、 安 桥 6 幸 万 驸 江 大
个 行 政 村 , 设 成 了 占地 1 m 建 2 k 的 以 “ 香 农 花
居” “ 福梅 林” “ 家菜地 ” “ 、幸 、江 、 东篱 菊 园” “ 塘 、荷 月色” 名 的 “ 命 五朵 金花 ” 品牌 的 观光 休 闲农 业 为
0 引 言
现代农 业 的核 心是 科学 化 , 特征 是商 品化 , 方
向是 集约 化 , 目标是 产业 化 。 咸 阳市 要 立足 实际 , 并结 合发 展 机遇 , 积极 发
土地 资源 , 拥有 现代 化 的机 械作业 , 市 高度 的城 城
日本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及其经验与启示

日本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及其经验与启示戴媛媛内容提要农业产业是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继我国实行家庭承包制之后出现的又一次农业产业组织创新和经济体制创新.战后日本在农民家庭经营基础上, 成功地在短期内通过农业产业化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在此过程中,日本政府的推动作用,农协的组织保障以及"一村一品"模式的成功,对同样人多地少,以分散的小农生产为基础的我国探寻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关键词日本;农业产业化模式日本农业是典型的小农经济,耕地面积约 500 万公顷,户均耕地不足 1.2 公顷,经营单位较小,一般来讲这种农业很难融入社会化大市场.而日本却在小土地所有制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实现了农业产业化,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 1 在此过程中,政府的推动作用,农协的组织保障以及"一村一品"模式的成功,对同样人多地少,以分散的小农生产为基础的我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一,日本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经营模式1, 以工商业资本为主体的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又细分为直营型,委托型两种模式.直营型即企业从农民手中购买土地,建立大型的养殖场和农产品加工厂,利用农业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经营.但由于日本地价高,相比出售土地农民更愿自己经营,这种经营模式在日本的发展很受限制. 委托型即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通过订立合同,契约等形式,委托农户或农产主进行生产经营.龙头企业对生产品种,工艺及交货时间做出规定,农户按时保质保量为企业提供农产品.但日本人多地少,户均耕地规模不大,水田, 倾斜地多,地块狭小,因此不适合发展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2, 农协(市场)+基地的水平一体化经营模式日本的农业产业化更为普遍实行的是以农协为主体的水平一体化经营模式. 即排除工商业资本的干预,仅通过农业内部的组合来实现产业化.1 这种水平一体化主要是通过日本农协实现的.日本农协是依据 1947 年的日本农业协同组合法成立的.农协为农民服务,主要业务内容包括购销,信用,保险和共同设施利用各方面,并与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通过各级农协组织农民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来建立生产基地, 农家所生产的产品通过农协输送到批发市场,由批发市场输送到消费者手中. 与其他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的国家相比,日本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具有以下三个特点:日本根据自身特点,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首先先实现水利化,生物化,化肥化, 然后再实现机械化;日本农业产业化的经营规模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最小的,农户的小规模经营在农业中占主体地位; 三是农户的兼业化与高龄化现象,随着日本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农村的大批青壮年劳动力纷纷流入城市从事工业生产或其他行业的服务,其专业农户不断减少, 兼业农户急剧增加,农业生产者以老人和妇女为主.二,日本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成功经验1, 日本政府运用经济,法律手段扶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日本这样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资源禀赋极差的国家,能够从传统农业发展到高度产业化的农业,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采取有效的宏观政策,扶持和推动产业化的发展. 首先是通过财政金融手段,增加对农业的扶持,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上世纪 50 年代,日本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已占国民经济投资的 20%左右,以后对农业的投资呈增长的趋势,目前已超过 40%. 2 投资的重点一是农业产品价格补贴(特别是大米)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主要以补助金和长期低息贷款的方式进行.日本政府财政支农的另一途径是对农产品价格的干预,即政府通过对农产品进行买卖影响市场供给,达到稳定农产品供给和价格的目的.其主要手段有两种:对大米,烟草等实行的直接价格管制;对其他农产品实行的间接管制.正是政府强有力的价格干预,保持了农产品的较高价格,保证了农民的合理收益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在金融政策方面,政府主要采取优惠信贷投资.早在 20 世纪 50 —60 年代,日本政府就先后设立了"农林渔业公库资金""灾害 , 资金贷款""农业改良资金无息贷款"和"农业现代化资金贷款",为农业提供 , 长期低息或无息贷款,满足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 同时,日本政府还运用法律手段,强化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正是通过逐步建立起来的高度法制化的轨道,日本才能长期保持对农业的巨大投入.日本政府根据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先后制定了大量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法律.如 20 世纪 50 —60 年代,就先后制定和颁布了《农业改良促进法》 , 《耕地改良法》 ,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主要作物种子法》《农业改良资金助成法》《农业协同组合 , , , 法》 , 《农业基本法》 , 《农业现代化资金助成法》 , 《农林渔业金融公库法》等法律.同时,日本政府还通过一系列的经济,行政手段来确保这些法律的贯彻和实施.完善的农业法律是日本政府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2, 农协的组织保障农协组织是根据法律,依照农民的意志建立起来的农民自己的组织.日本农协通过各项业务,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使农户分散,孤立的行为变成有组织的团体行为,提高了农户的组织化程度. 农协的营农指导员在产业化经营的产前,产中,产后都会为农户提供帮助: 产前按专业把农户组织起来,根据农协提供的信息以及农户的实际情况,帮助各农家编制生产与经营计划,并在取得信贷资金,开发引进低成本高收益的技术, 推广优良品种及制定合理的耕作制度等方面提供具体帮助;产中按规划供应农药,化肥及其他生产资料,并进行具体的技术指导;产后接受农户的委托,对农产品分级包装并运往市场. 4 此外,农协还提供农业经营委托服务,接受会员委托代为从事农田作业和农业经营管理,从收益中扣除必要的费用后,其余全部归委托人.这种农业经营委托服务,促进了农业经营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要素利用的规模效益.有些农协还自办研究所,信息中心,使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农协的主要业务还是购销服务,农民通过农协采购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销售农副产品,繁琐的事务由农协一手包办,集合了共同采购的成本优势,避免了分散销售的恶性压价,这种批量买卖的方式让农民在价格上得到实惠,增加了农民收入.此外,对于农户个人无力购置的大型设施,农协还提供共同利用设施的服务,比如为农业生产和销售服务的大型农用机械,农机具修理工厂,共用肥料配合设施,蔬菜育苗设施,农产品加工储藏设施等.因此,具有浓厚的政府机构性质的农协,是引领日本农业走向社会化,规模化的有力的组织保障.农协把市场与农户紧密联系起来,简化了市场交易关系,实现了交易的规模经营,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提高了市场交易效率. 5 3, "一村一品"模式的成功开始与20世纪70年代的 "一村一品" 运动是日本农业产业化的成功模式. "一村一品"的宗旨就是以当地资源条件为基础,因地制宜,使每个村庄都拥有独具特色的拳头或精品产品,打入市场.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不断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优势产品,是"一村一品运动"的基本内涵. "一村一品" 运动起源于日本大分县, 而后在北海道, 岩手县等地广泛兴起. 日本地方政府,社会各界对各地发展特色经济给予了大力支持:大分县知事亲自倡导"一村一品"运动,并由农,林,渔,商,共,工,消费者团体,金融,文教,新闻,行政等各方代表组成推动"一村一品"运动协议会,协议会负责确定方针,制定计划,县政府组织建立研究机构, 进行技术指导, 并对地方名特产品开发拨发补助金.在日本地方政府的扶植下,日本乡镇的"一村一品"运动蓬勃兴起.通过"一村一品"运动,引进和开发新技术,研制各地区的名特产品,发展附加价值高的加工业,使各地区的工业,农林水产业,商业与旅游业得到协调发展,增强了落后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使其较快地脱贫致富.三,结论——对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启示1, 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纵观包括日本在内的农业发达国家, 农业现代化的进程都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推动,农业本身的弱质性也决定了政府支持的必要性.战后, 日本在农业现代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分散的小农经济能够纳人到现代化的轨道上来, 主要是靠日本政府的全面干预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 日本政府从立法, 组织, 资金, 价格,贸易等多方面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支持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其扶持农业发展的思路及政策措施, 对我国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借鉴日本的经验,,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强化政府在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作用: ①建立健全农业立法,用法律法规保证政府依法调控农业②拓宽农业融资渠道, 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③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投资力度④建立农产品价格保护机制.2, 加快建设农民合作组织在我国,随着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施,单个农户成为基本的生产经营单位.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分散的农户与大市场无法有效对接,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便成为解决这一"中介缺失"问题的关键.我国农村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尽管自 80 年代中期就开始发展,但关于合作社的法律却一直处于缺位状态,直至去年,才颁布了第一部《农业合作社法》 ,农民合作组织并未得到很好的发展. 日本农业发展的初始状况与我国相似,吸收和借鉴日本重视发展农协的成功经验,对推进我国产业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首先,要建立真正以农民为主体的合作组织.日本农协之所以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关键就在于日本农协是依照农民意愿建立,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合作经济组织.日本农协有关日常经营和运行的各项法规,从制度上保证了农协能够真正代表农民的利益.反观我国目前的农业组织,由农民自己组建的较少,很多组织在实际运作中较多地依赖于当地行政力量,龙头企业,工商业资本的介入,而这些力量的介入大多是为了利用和享受政府的有关优惠政策,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 6 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应该认真借鉴日本农协的经验,积极推动属于农民自己的,真正为农民服务的农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其次,要拓宽我国农民合作组织的功能范围.从日本农协发展历史和组织结构可以看出, 它不仅仅是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简单联合,还是具有行政属性的处于农民和政府之间的第三方机构,既是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者, 又是政府农业政策的执行者. 不仅是连接了农户与市场, 也是农民与政府之间的纽带与桥梁. 目前,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营活动的范围还很狭窄,缺少管理手段和凝聚力.学习日本经验,我国在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应赋予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一定的管理权限,拓展其作用空间,通过加强农民合作组织的凝聚力,提高政府管理的效果. 3,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对照我国的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现状, 日本的 "一村一品" 运动不无启示. 我国当前的一个问题是各个地区发展缺乏长远计划, 往往是其他地区发展什么, 自己也盲目效仿, 不从本地实际出发, 致使地区经济结构趋同, 各地形不成特色经济. 在确定产业布局, 考察和确定产业项目等企业和农户个体力不能及的方面, 政府的作用不能缺位,同时要改变执政理念,为产业化推进提供全方位服务,积极鼓励产业化经济组织的发展.日本"一村一品"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在开发优势项目,选择和确定产业化项目,对其市场需求进行分析研究,以及产业布局协调发展方面积累的经验,值得我们总结和分析.以本地区资源特色为基础,充分考虑地区特点选择发展项目,发挥地区优势, 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发展之路是成功发展的关键.注释梁开竹: 《借鉴日本经验,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3 年第 1 期. 2 方志权,吴方卫: 《日本多功能性农业对建设我国都市农业的启示与借鉴》《生产力研究》 , 2007 年 24 期. 3 中国农业代表团《日本的农业政策改革及其启示》《中国农村经济》2000 年 12 期. , 4 胡小凤: 《美日农业产业化模式启示》《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 年 6 月号下. , 5 常青: 《构建山西农业产业化合作组织体系的启示——借鉴日本农协的经验》《陕西财经 , 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 年 03 期. 》 6 常青《构建山西农业产业化合作组织体系的启示——借鉴日本农协的经验》《山西财经大 , 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 年 9 月第十卷第 3 期》(作者为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06 级硕士生责任编辑魏全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国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及启示农业产业化,国际上通常称之为农业一体化。
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和龙头企业带动,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公司、农户和基地相结合的农村经济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农业一体化最早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目前已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共同趋势。
1 国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1.1 美国模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美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国家。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生产布局区域化、生产高度专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的产业化大格局已全面形成。
其经营形式归纳起来主要有3种:一是农业的合同制经营。
这种形式是通过工商运输大公司与农场主签订合同的办法,把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与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联结起来,形成产供销(或产加销)的有机综合体。
美国的绝大部分农产品如饲料、肉鸡、水果、蔬菜、蛋等都是根据合同生产的。
二是农场主合作社经营。
这种形式是由若干农场主自愿联合组成合作社,通过合作社联合经营农业。
这种合作社并不改变家庭农场的经营地位,它主要为农场主提供包括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品收购、销售、储运、加工等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服务。
三是农工商综合企业。
这种形式是指大公司(工业、商业、金融垄断资本)直接投资经营大农场,并把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农业生产本身、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乃至科学技术研究等各个环节联结起来,组成有机的农工商综合体。
这种农工商综合体的特点是实行完全垂直一体经营,生产技术水平比较先进,经营规模也较大。
1.2 日本模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日本是亚洲东部的一个群岛国家,农业经营的土地规模十分狭小,基本上是以一家一户的家庭个体经营为主。
日本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通过农业产业化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成功地创造了一条不同于美、英、法、德等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是一种小规模的,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
日本如此之快地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协同组织(简称农协)的作用是息息相关的。
日本农协是一个具有二重属性的农业合作社,一方面它是农民自愿联合起来的经济组织,另一方面,它又是政府借以推行农业现代化及其他农业政策的中介机构。
农协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开展一系列的服务,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事情。
比如:农协组织为组员集中采购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价格上可以得到优惠。
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农协组织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发展农业和农村社区福利,开展包括对农业经营进行宏观和微观上指导、生产资料购买、资金存贷,农产品仓储、运输、加工、销售、保险,以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及与农业、农村和农民有关的问题研究、出版和教育活动,深受农民的欢迎。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农协有如此强大的力量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与日本政府对农协在税收、价格、信贷、流通以及设施等方面有许多优惠政策,并给予补贴有关。
如:在税收上,日本对农协法人采用特殊税制,农协所得税率为23%、事业税率为8%;而一般企业的所得税率为40%、事业税率为12%。
1.3 泰国模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泰国是我国的近邻,经济上属于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
泰国的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在GDP中所占比重一般为50% ~60%。
泰国模式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点是实施农业工业化战略,并以外向型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实施战略的突破口和关键。
其经营形式主要有:农业合作社、“政府+公司+银行+农户”经营模式和家庭农场生产模式。
农业合作社是在不改变土地所有制的基础上,由农民自愿组织,实行民主管理,并为农户提供有偿服务。
政府不干涉合作社具体事务,但在贷款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
合作社在实际运行中尽可能为农民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收入。
“政府+公司+银行+农户”经营模式实现了政府、银行、公司和农户四者之间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和紧密合作,这有利于用现代企业制度组织分散的农户进行农产品生产,发展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
家庭农场在泰国具有相当的规模,这些农场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经营管理水平高,技术先进,商品量大,在农村商品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4 荷兰模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荷兰是位于欧洲大陆西北的发达国家,享有“欧洲门户”之称。
荷兰虽然农业人口少,农业增加值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但却是一个农业和农村发展非常成功的国家。
农业为国民提供了丰富的高质量的食品,农业净出口占全部产品净出口(不含服务出口)的90%左右,是世界上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
这主要得益于它充分采用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农业发展战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发展高效农业,走农业产业化之路。
荷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家庭农场为主的大农场经营,实行高度集约经营和专业化经营;二是农业合作社组织。
荷兰采取以家庭农场为主的集约化、专业化经营模式,一方面是因为荷兰人多地少,特别是农用地的缺乏;另外一方面,是因为农业人口少,大约71%的农场平均不到2个劳动力,但是,农民普遍接受了较高文化教育,国家的农业教育、农业科研机构也十分发达,并且建立了完善的农业科技服务网络进行农业技术推广。
合作社组织是荷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存在于农业生产领域,而且广泛存在并作用于农产品加工、销售、贸易和农业信贷、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等领域。
合作社组织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1.5 以色列模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以色列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
该国不仅耕地少,而且水资源严重缺乏,气候对农业生产十分不利。
然而,以色列的农业却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且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以色列农业的成功主要是得益于其因地制宜地走自己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
以色列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是依靠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和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作为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根本保证。
此外,政府还通过制定政策、提供低息贷款等措施直接或间接对农业产业化经营进行宏观调控,建立农业区域合作组织和农业专业组织等支撑与服务体系,促进以色列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有效地发展。
2 国外农业产业化的启示纵观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其共同的特点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按照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在纵向上实行“产加销一体化”;在做法上实行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等要素的集约经营,形成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产品商品化、企业规模化、管理企业化和服务社会化的经营方式。
借鉴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功经验,对提高龙岩市及福建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民增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政府部门对农业产业化要积极扶持和引导国外的经验表明,政府部门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程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