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明喻暗喻对比

合集下载

英语常用修辞法22种

英语常用修辞法22种

英语修辞法18种1. 明喻 (Simile)明喻是指为了鲜明地刻画某一事,将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两种事物加以对比。

它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

常用的比喻词有as、like、as if、as though、as... as、similar to、to bear a resemblance to等等。

明喻能使深奥的哲理变得浅显易懂。

1.A man without religion is like a horse without a bridle. 人无信仰,犹如马无缰绳。

e a book as a bee does flowers.读书如蜜蜂采蜜。

3.Beauty without virtue is like a rose without scent.美而无德犹如花无香味。

2. 暗喻 (Metaphor)暗喻亦称为“隐喻”,它同明喻一样,也是在两个不同类对象之间进行比喻,区别在于:明喻把本体和喻体说成是相似的,而暗喻则把两者说成是一致的;明喻中有比喻词,而暗喻中不用比喻词。

1.A good book is the best of friends, the same today and forever. 好书如相伴终生的挚友。

2.A dwarf on a giant’s shoulders sees the farther of the two.侏儒站在巨人的肩上,会看得更远。

3.A teacher for a day is a father for a lifetime.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3.类比 (Analogy)类比是一种阐述事理的修辞格,即用人们熟悉的事例说明较深的道理,或通过具体形象阐明抽象的概念。

它主要是把两种本质上不同的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加以比较。

1.Judicious praise is to children what the sun is to flowers. 明智的赞扬对于孩子的作用,就像阳光对于花朵的作用一样。

浅谈汉英语言修辞对比

浅谈汉英语言修辞对比

浅谈汉英语言修辞对比摘要:汉语和英语是世界上最流行的两门语言,对它们所做的对比研究无疑有着巨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文章主要对这两门语言的区别进行了分析,并重点论述了修辞格的应用,以期能为翻译教学和实践提供有用的见解。

标签:修辞手法意象性汉英语言差异修辞与翻译教学语言学界普遍认同形合与意合是英汉语言之间最重要的区别特征。

意合和形合是语言组织法,所谓形合,指借助语言形式手段(包括词汇手段和形态手段)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所谓意合,指不借助语言形式手段而借助词语或句子所含意义的逻辑联系来实现它们之间的连接。

前者注重语言形式上的接应,后者注重行文意义上的连贯。

比较语言学主要指对同一语系不同语言或语种的语言进行比较研究的一种语言科学。

实践证明它对语言研究和语言翻译教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8世纪末叶,由于对印度的梵文和欧洲的希腊及拉丁语的比较研究而盛行的比较语言学,为确定印欧诸语的亲属关系奠定了基础。

外语教学中的语法、翻译法就是根据印欧诸种语言中虽有差异,却有相同、相似或者相通之处而建立起来的。

分属两种不同语系的汉语和英语(汉语属汉藏语系,英语属印欧语系)无疑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但却有很多的类似之处。

通过对这两种语言的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的对比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对有关语言现象的深入理解和探讨,而且有助于翻译教学实践,提高我们对有关语言现象的认识和两种语言对译的能力。

一、英语修辞格的意象性英语修辞手法丰富多彩,探讨其意象性可使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原文、把握语篇的整体意义,领会作者措辞和布局谋篇的技巧。

有意识地细心揣摩英语各种修辞格的特点并且经常加以实践能使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变得更加地道。

修辞手段在英语语言运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幽雅的文学语言,还是通俗的日常用语,人们在应用时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借助修辞手段,以期达到最佳表达效果。

修辞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更加具有魅力和说服力。

为了使我们在运用语言,尤其在写作中丰富地、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在学习英语时有必要体会和把握好文章中修辞手段的运用。

常见的几种英汉修辞对比

常见的几种英汉修辞对比

常见的几种英汉修辞对比Ξ李芳元(岳阳师范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湖南岳阳414006)摘 要:形象化的表达是以人们对有关事物的联想与对比为基础的。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环境与不同的文化教养会使人产生不同的联想,养成不同的事物比较习惯。

对英语和汉语的修辞手法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其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关键词:常用修辞;英汉对比中图分类号:H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365(2001)04-0116-03 人们要准确、鲜明、生动地运用语言并充分发挥其作为交际工具的作用,必须学习和讲究修辞。

英语和汉语的修辞手法大多相同或近似,因此,对二者进行一些研究,作一些对比是有益的。

下面就十种常见的英汉修辞进行对比。

11S imile(明喻)明喻就是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

尽管甲乙两事物有很多不同之处,但在一定的对比含义上都有相同之点。

明喻由三个部分组成。

即:①本体,②喻体,③喻词。

常用的喻词有as,like,than和as if等。

例如:Rise,like lions after slumber,In unvanguishable numberShake y our chains to earth like dew,Which in sleep had fallen on y ou———Y ou are many———they are few.(Shelly) (All of y ou,awakened slaves,rise to arms,break the chains, which had fallen on y ou in y our sleep,and be con fident of y our vic2 tory,for y ou are invincible in number.)象睡醒的雄狮一样站起来吧,你们的人数多得不可征服;抖掉你们身上的锁链,象抖掉沉睡时落在身上的霜露;你们是多数,他们是少数。

明喻和暗喻的比较Simile_&_Metaphor

明喻和暗喻的比较Simile_&_Metaphor
simile
英音:['simili]美音:['sɪmə,lɪ]
definition
• 1.A simile is an expressed likeness • 2.the simplest and most direct way of connoting an idea with something else.
5."idiom" pattern: (1). We mended our fences. 我们重修旧好。 (2).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失败乃成功之母 (3). Time is money. 时间就是金钱
Differences between simile and metaphor ◆ Structure ◆ Element
1.The definition of metaphor
A metaphor is a figure of speech in which a word or phrase that ordinarily and primarily denotes one thing is applied to another in an implied comparison.
(1).Comparison is implied. (2).It is also a comparison between two unlike elements with a similar quality. But unlike a simile, this comparison is implied, not expressed with the word "as" or "like". (3).Metaphor compares two different things by speaking of one in terms of the other. Unlike a simile or analogy, metaphor asserts that one thing is another thing, not just that one is like another.

英汉修辞对比

英汉修辞对比

英汉修辞对比外语学院06级4班:杨海燕学号:0611061090621.英汉修辞中语音表达手段对比1).英汉语音表达手段对比相似之处:英语和汉语在运用语音手段来表达修辞功能时都会用到停顿、表达的速度、音色等。

不同之处:英语是语调语言,而汉语是声调语音英语中能对表达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的语音因素主要包括重音、音长、语调。

如,英语单词中重音有规律地排列是英语的重要语音特征。

单词重音位置的不同说明词类或词义的不同,例如英语单词perfect,当重音在第一个音节是形容词,完美的的意思;重音在第二个音节时是动词,使完美的意思。

句子重音位置的改变还可加强语气,突出对比意义。

汉语中能对表达产生直接影响的语音因素主要包括声调、语调。

汉语的声调特征赋予了汉语抑扬顿挫、高昂洪亮、优美动听的音乐美。

每个汉字为一个音节,每一个音节有四声:阴阳上去。

2).英汉音韵对比英文词汇是多音节的,英语句子的节奏感是有音量、音节、重音等几个因素构成。

英语的节奏一般是通过轻重音的对比,音节的长短交错和音量的多少巧妙安排来实现的。

汉语的音韵美表现在音调的平仄相间、高低起伏、音节的整齐匀称、铿锵有力,以及声与韵的重叠等方面。

此外,汉语句子在表情达意的同时,还讲究句子结构的开合有度,张弛有序,使句子长短搭配,句式整齐,抑扬顿挫。

2.英汉修辞中词汇表达手段对比1)英汉词汇语体对比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多数词语都没有色彩,它们属于词汇中的“共核”成分。

英汉语中都存在口语词语和书卷词语。

有些“共核”成分的词语经过转义便具有明显口语体色彩的词语。

例如,gonna=going to2) 英汉词汇色彩对比①不同事物表达相同的语用意义。

例如,西方人认为百兽之王是狮子,而汉族人则认为是老虎。

②相同事物表达不同的语用意义。

西方人认为红色表示人物脾气暴躁,而红色在京剧中却是表示人物性格忠勇。

③英汉语中无对应语用意义的词语。

比如“山羊”在汉语中没有特别的含义,但在英语中却表示色鬼的意思。

英文比喻句的四种模式

英文比喻句的四种模式

英文比喻句的四种模式
英文比喻句的四种模式分别是明喻,暗喻,提喻以及借喻。

明喻(Simile):明喻是将具有共性的不同事物作对比。

这种共性存在于人们的心里,而不是事物的自然属性。

标志词常用like, as, seem, as if, as though, similar to, such as等。

通过明喻,作者能够通过读者熟悉的对象更加生动形象地了解不熟悉的对象,从而表达出作者的特定情感或者态度(mood or attitude)。

暗喻(Metaphor):暗喻与明喻非常类似,也是讲具有某个共同特征的两个不同事物联系在一起,但是不用as,as…as,as if,like,seem等的比喻词。

与明喻相似,隐喻能把描述的对象更形象的呈现给读者。

因为不使用比喻词,所以通常我们会更加关注与隐喻背后的引申义,而不是仅仅是它的字面义。

借喻(Metonymy):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

借喻由于只有喻体出现,所以能产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达效果,同时也使语言更加简洁。

提喻(Synecdoche):提喻用部分代替全体,或用全体代替部分,或特殊代替一般。

常见的英语修辞

常见的英语修辞

常见的英语修辞常见的英语修辞修辞手法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和方法。

修辞不仅仅在中文里很常见,在英文里也是多种多样。

这篇文章里,我们就来谈一谈英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1.simile明喻明喻是常用as或like等词将两种不同事物通过比较而连接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

让我们看几个例子:好的咖啡如同友谊,丰厚,温暖,热烈。

人生就像一罐沙丁鱼,我们大家都在找开启的起子。

他这人就像一只骄傲的公鸡,以为太阳升起是为了它的啼叫。

2.metaphor暗喻暗喻是将两种有共同点的不同事物进行隐晦比较的修辞手法。

明喻与暗喻的不同点就在于是否有出现like或者as(像)这一类比喻词,下面这几个句子都是暗喻:幽默是生活的减震器,它可以鼓舞人们付诸于行动。

时间,你这个小偷。

可是我的心是孤独的猎手,在孤独的小山上狩猎。

3.personification拟人拟人是一种为无生命或抽象物体赋予人类特质与能力的修辞手法。

奥利奥:牛奶最喜爱的曲奇。

大风凛冽,发出怒吼。

这里唯一的怪物就是赌博怪物,它将你母亲沦为奴隶!我叫它赌棍,该把你母亲从他的霓虹灯魔爪下救出来的时候了!4.euphemism委婉语委婉语是使用较委婉含蓄的语言替换强烈冒犯的话语。

这种修辞可能听起来陌生,但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其实很高。

比如,老人去世的时候我们会采用“过世”、“走了”这一类的话语,这其实就是委婉语。

英文里也有类似的用法,了解委婉语背后真正的含义对阅读英语文章也是很有帮助的哦~下面我们就一起看几个例子:elder citizen老年人(不用old people)pass away逝世(不用die)You've got a prime figure.你的体态丰腴。

(不用fat)5.pun双关语双关语是指利用同词不同义或是同音不同词来制造文字游戏的一种修辞方式。

部分电视剧的幽默效果就是通过双关语来实现的。

生前劳碌奔命,死后化灰入土。

英语类比修辞手法

英语类比修辞手法

英语类比修辞手法
英语类比修辞手法是一种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来表达出某种含义或观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英语类比修辞手法:
1. Simile(明喻):用“像”、“好像”等词语来比较两个事物,例如:“Her eyes were like stars.”(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
2. Metaphor(暗喻):用一个事物来代替另一个事物,但并不使用“像”、“好像”等词语,例如:“Life is a journey.”(生命是一次旅程)
3. Personification(拟人):将非人类的事物赋予人类的特征和行为,例如:“The wind whispered through the trees.”(风在树林中轻轻地耳语)
4. Hyperbole(夸张):夸大某个事物的程度,以达到强调的效果,例如:“I've been waiting for hours!”(我已经等了好几个小时了!)
5. Metonymy(借代):用一个词代替另一个词的一部分,例如:“I'm feeling blue.”(我感到沮丧)
6. Synecdoche(提喻):用一个词代替另一个词的整体,例如:“He's a walking dictionary.”(他是一本活字典)
7. Oxymoron(矛盾修辞):将两个矛盾的词语组合在一起,例如:“Jumbo shrimp.”(巨型虾)
这些英语类比修辞手法可以帮助作者更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使文章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o: 黄永平老师
From: 彭莉
Class:09英语1班
No:20091801310019
英汉明喻、暗喻对比
明喻
一.英汉明喻的个性之词汇差异
1 喻词差异
英语比喻词并不多, 最常见者不外“as”和“like”; 而且, 其间的文体差别并不明显, 只有“like”在比较早期的英语中常与“as”或“unto” 连用, 文体上显得古雅。

另外, like 在现代英语中, 尤其在美国语中, 用作连词引导明喻从句, 带口语色彩。

对比之下, 汉语比喻词的文体色彩就十分丰富。

在白话里常有“如同”、“好象”等词, 在文言里常有“犹”、“若”、“如”、“似”等词。

有的修辞学者把汉语比喻词分为四组:
(1)“象”组, 有“象”、“就象”、“很象”、“活象”、“煞象”、“正象”、“好象”等等, 比较口语化;
(2)“如”组, 有“如”、“有如”、“犹如”、“譬如”、“宛如”、“一如”、“正如”等等, 倾向于书面语;
(3)“似”组, 有“似”、“好似”、“正似”、“恰似”等等, 书面语的色彩很浓;
(4)“若”组,有“若”、“宛若”、“犹若”等等, 这一组还包括诸如“宛然”、“俨然”、“仿佛”等, 是彻头彻尾的书面语, 给人一种古雅隽永的感觉, 文言的意味极浓。

2 比喻习语差异
英语习语中用于明喻的有两种结构:
(1) (as)____ as_____, 例如:
(as) black as coal, as busy as a bee, as light as feather, as free as a bird, as hard as rock
(2) ____like ____ , 如:
drink like a fish, sell like hot cakes, have a memory like sieve, watch like a hawk, eat like a horse 相比之下,汉语比喻成语多数为四字格,在明喻中主要使用“如”或“若”。

从结构上说,汉语比喻成语的结构形式多一些。

例如:如出一辙,如火如荼,面如土色,料事如神,口若悬河等。

二.英汉明喻的个性之句型结构差异
1 英语明喻句型结构
英语明喻句型主要有九种。

(1)本体+动词+as/like +喻体
例如:As in Tokyo, taxi drivers in Hiroshima often know little of their city.
(2)As/Just as+喻体,so+本体+动词
例如:Just as Darwin discovered the law of development of organic nature, so Marx discovered the law of human society.
(3)本体+动词+as if+喻体+动词
例如:A crowd of people were around him,…and bidding for him as i f he had been a horse.
(4) What+喻体,that+本体
例如:What blood vessel is to man’s body, that railway to transportation.
(5)本体+ to be+名词(本体)+what+喻体+be to+名词(喻体)
例如:Parks are to the city as (what) lungs are to the body.
(6)主语+动词+no/more less+本体+ than+喻体或主语+ not+本体+ any more than+喻体
例如:A student can no more obtain knowledge without studying than a farmer can get harvest without plowing
(7)本体+be+ as…as+喻体
例如:He kept himself all the time as straight as a young soldier on guard.
(8)主谓+not so/as+本体+ as+喻题
例如:He thought not so much of possible death as of the urgent need to win, to defeat the enemies.
(9)主语+may/might+ as well+动词+喻体+ as+动词+本体
例如:You may as well advise me to give up my fortune as my argument.
2 汉语明喻句型结构
汉语明喻句型结构有如下四种。

(1)单句式:本体+喻词+喻体式
例如:人和如朝露。

(2)单句比喻延伸式:本体+喻词+喻体+补语式
例如: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

(3)双句比喻式:本体+喻词+喻体式,本体+喻词+喻体式
例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

(4)双句比喻延伸式:本体+喻词+喻体+补语式,本体+喻词+喻体+补语式
例如: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暗喻
英汉隐喻的异同主要表现以下四个方面:
1)喻体相同,含义相同。

在英语和汉语的隐喻中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如都以绵羊比喻温顺,以钢铁比喻坚强,用狐狸比喻狡猾,用猴子比喻灵活,玫瑰比喻甜蜜。

不少成语和习语中的比喻简直是不谋而合的,他们不但有相同的、极相类似的形象,并且有相同的意义或隐义。

如,破釜沉舟,burn one’s boat; 隔墙有耳,walls have ears; 浑水摸鱼, fish in troubled water; 泼冷水,pour cold water over; 肉中刺,a thorn in the flesh.等。

2)喻体相同,含义不同。

狗对于英国人来说,既可以用来看门或打猎,也可使做人的伴侣和爱物,所以英国人对狗一般有好感,常用来比喻人的生活。

例如:lucky dog, top dog, dog tired, every dog has his day.中国民间虽然有养狗的习惯,但一般在心理上却厌恶鄙视这种动物,常用来形容和比喻坏人。

例如:狗腿子,狗杂种,狗胆包天,狗急跳墙。

中国人把猫头鹰当作不吉祥的象征,但英语中却说,as wise as an owl, 把猫头鹰当作智慧的象征。

中国人把“龙”视为吉祥的神物,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因而成为至尊无上的帝王的象征,甚至把它看作是光明的未来,“望子成龙”。

可是英美却把“龙”视为喷烟吐火的凶残怪物。

3)喻体不同,含义相同。

中国人常常用“老鼠”比喻胆小,而操英语的本族人将chicken,rabbit 比作“懦夫、胆小鬼”。

“猪”在汉语里表示“愚蠢、笨拙”之意,但在英语里,“猪”的形象则被goose 所替代。

操英语的本族人谈到某人身强力壮,就会使用 horse来形容;而我们在这个话题下决不会用horse, 而用牛来比喻。

“牛毛”在汉语里比喻非常多的意思,按照英语民族的联想习惯,他们到是把众多事物形容为我们极不熟悉的事物---blackberriy(蓝莓)。

英语中的Lion 与lioness和汉语中的老虎、母老虎的联想意义是一致的。

汉语用“一箭双雕”,英语用“一石双鸟”。

汉语用“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英语用“In the land of the 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

4)喻体空白,我有他无。

即所谓的文化上的空白。

也就是说,有些说法或行为是一国所有,其他国家没有。

中国有些说法外国没有:唱红脸、老油条、炒冷饭、瞎子吃汤圆、半路出家、跑龙套、拍马屁、三头六臂、对牛弹琴、班门弄斧、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等。

英语中也有一些独特的说法。

例如:a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 a green eye, Trojan horse, take French leave, a frog in the throat, a bee in one’s bonnet,black sheep等等。

再如:我们用“四面楚歌”来比喻处境孤立,而英语国人没有这个历史故事,也没有这个比喻。

反之,英语里却有meet one’s Waterloo来形容遭到惨败,这样的比喻也不可能出现在汉语里,但汉语里有“走麦城”这一比喻。

汉语里的更多例子:吃醋、破鞋、踢皮球、小广播、好好先生、红人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