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杆菌属

合集下载

第8章 肠杆菌属 PPT课件

第8章 肠杆菌属 PPT课件

希菌感染进行常规微生物学检查,并快 速进行毒力和血清型等特征鉴定,已确 定防治措施。
复习
1.大肠埃希菌最常见的肠道外感染有哪些?
2 .大肠埃希菌最常见的血清型有哪些?
第二节
志贺菌属
(Shigella)
案例
患者,男,23岁。急性腹痛2天,每天脓
血便10次左右,有明显里急后重感,肠鸣 音亢进,体温38℃,血压正常,白细胞增 高,未见阿米巴原虫。 思考题 可初步诊断为哪种疾病? 采用哪种方法能进行快速诊断 ?
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 G-杆菌 0.6-1.0µ m╳ 2-4µm 周身鞭毛,有菌毛 培养和生化反应 兼性厌氧 营养要求不高 不分解乳糖
抗原构造与分类
成分
O抗 原 H抗 原 LPS
抵抗力 产生 抗体
耐湿热 IgM
制备
酒精处理 或加热
组成
分组依据: 引起人类沙门菌病 的多属A-E组
(二)所致疾病
1.肠道外感染 肠道外感染以化脓性感染和泌尿道感染 最为常见 2.肠内感染 某些血清型可引起人类胃肠炎
引起腹泻的大肠埃希菌
肠产毒素型大肠埃希菌 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 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 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
enterotoxigenic E.coli enteroinvasive E.coli enteropathogenic E.coli enterohemorrhagic E.coli enteroaggregative E.coli ETEC EIEC EPEC EHEC EAggEC
3、活泼的生化反应
乳糖发酵试验
初步鉴别肠道致病菌和肠道非致病菌
肠道致病菌 肠道非致病菌 不发酵乳糖 发酵乳糖

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 实验室鉴定
初步鉴定: ✓ KIA:A/A + -(A/A - -,K/A + -)Mot + ✓ IMVC:- - + + ✓ Urea + -
最终鉴定: 糖(醇)发酵,氨基酸等
与大肠埃希菌的鉴别:
I MV C
E.coli
++- -
Enterobacter - - + +
与肺炎克雷伯的鉴别:
动力
• 生长特性
染色:G -,小杆菌,(粘质沙雷菌细菌 中最小者)
菌落形态:不透明,白或有色。
• 实验室鉴定
初步鉴定:
KIA:K/A - - 或 A/A - - ,Mot +
IMVC 三种水解酶:脂酶,明胶酶,DNA酶
最终鉴定:
糖(醇)发酵,有机酸盐,氨基酸等
• 药物敏感性
高产AmpC -内酰胺酶和外膜通透性降 低造成粘质沙雷菌多重耐药,耐药的复杂性, 体外敏感性实验对治疗有重大指导意义。
AmpC -内酰胺酶:目前尚无可行、有效的 常规检测方法
变形杆菌属(Proteus) 普罗威登菌属(providencia)
摩根菌属(Morganella)
• 分类
肠杆菌科,苯丙氨酸脱氨酶阳性、不发酵 乳糖的一群肠道正常菌。 变形杆菌属: 普通变形杆菌(P.vulgaris) 奇异变形杆菌(P.mirabilis)…… 普罗威登菌属: 产碱普罗威登菌()
奇异变形杆菌通常对大多数抗生素敏感
沙雷菌属(Serratia)
• 分类
肠杆菌科,沙雷菌属,包括:
粘质沙雷菌(S.marcescens)
沙雷菌液化群(S.lique faciens group)

肠杆菌科概述范文

肠杆菌科概述范文
肠杆菌科概述范文
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属于变形菌目,目前已经发现了超过50个属,600多种不同的肠杆菌。肠杆菌科菌株主要分布于土壤、水体、动物和人体的肠道中。
肠杆菌科菌株的形态特征是革兰氏阴性细菌,呈杆状或椭圆形,有时可形成短链或链状结构。菌株的大小一般在1-5微米之间。这些菌株在革兰染色中染色负性,说明其细胞壁主要由脂多糖、唾液酰胺和蛋白多糖组成。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肠杆菌科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一种致病菌。它通常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可通过进食受污染的食物或水引起感染。大肠杆菌感染可以引发腹泻、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等不同的疾病。
志贺菌(Shigella)是另一种肠杆菌科致病菌,可以引起志贺菌痢疾。这种感染通常通过口服受污染的食物或水引起,症状包括腹泻、发热、腹痛等。
肠杆菌科菌株是一类厌氧和兼性厌氧菌株,能够利用多种碳源进行代谢。它们通常具有发酵代谢过程,可以产生乳酸、醋酸、乙醇和气体等代谢产物。此外,一些肠杆菌也具有厌氧呼吸代谢能力,可以利用硝酸盐等作为电子受体。
肠杆菌科菌株在病原性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多样性。有些菌株是正常人体肠道中的共生菌,对人体健康没有直接危害,并且还可以发挥一定的生理功能。但是也有一些肠杆菌科菌株可以成为人和动物的致病菌,引发各种感染和疾病。常见的肠杆菌科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志贺菌、克雷伯菌等。
克雷伯菌(Klebsiella)也是一种常见的肠杆菌科致病菌,可以引起泌尿道感染、肺炎等疾病。克雷伯菌感染通常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或进食受污染的食物引起。
肠杆菌科致病菌的感染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这些细菌通过感染人体的不同组织和器官,引起相应的疾病。在免疫力较低的人群中,肠杆菌科致病菌的感染风险更高。

肠杆菌科细菌归纳总结

肠杆菌科细菌归纳总结

肠杆菌科细菌归纳总结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是一类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它包括了许多与人类和动物相关的致病菌,同时也包括了许多与环境和食品卫生相关的菌株。

肠杆菌科细菌的特点是在普通培养基上能够产生气体,并且在革兰染色中呈现棒状。

1. 肠杆菌属(Enterobacter)肠杆菌属是肠杆菌科中的一个重要属,常见的菌株包括粪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和黄色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等。

这些菌株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以及人及动物的肠道中,有些种类具备耐药性,并且可能引发医院感染。

2. 大肠杆菌属(Escherichia)大肠杆菌属是肠杆菌科中的另一个重要属,其中最著名的是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它一般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

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可以引起腹泻、尿路感染等疾病。

此外,某些大肠杆菌菌株还产生毒素,如致命的肠毒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可以引起严重的食物中毒。

3. 鲍曼不动杆菌属(Klebsiella)鲍曼不动杆菌属是肠杆菌科中的另一个重要属,常见的菌株包括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等。

这类菌株是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可以引起肺炎、尿路感染以及败血症等严重疾病。

而产超强粘多糖的黏质性肺炎克雷伯菌更是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致病性,是医疗环境中的重要威胁之一。

4. 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沙门氏菌属是肠杆菌科中的一类重要致病菌,它包括众多血清型,其中一些血清型可以引起食物中毒和沙门氏菌感染。

这些菌株主要存在于动物及其产品中,比如家禽、牛奶和蛋等。

如果不注意食品的卫生状况,摄入被污染的食物可能导致人体感染引起胃肠炎等症状。

5. 艰难梭菌属(Clostridium)虽然肠杆菌科主要是指肠道相关的菌属,但在其中也包括一些与人体肠道无关或者少数与肠道关联不紧密的菌株。

艰难梭菌属是其中之一,该属的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和水体中。

常见细菌分类

常见细菌分类

肠杆菌1.肠杆菌属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聚团肠杆菌、阿斯布肠杆菌、河生肠杆菌生物1群、河生肠杆菌生物2群、中间肠杆菌、格高非肠杆菌、阪崎肠杆菌、泰洛肠杆菌2.埃希菌属大肠埃希菌、福格森氏埃希菌、不活跃大肠埃希菌、伤口大肠埃希菌、赫尔曼氏埃希菌3.沙雷菌属粘质沙雷菌、深红沙雷菌、无花果沙雷菌、泉居沙雷菌、芳香沙雷菌1群、芳香沙雷菌2群、晋城沙雷菌、液化沙雷菌4.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臭鼻克雷伯菌、鼻硬节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解鸟氨酸克雷伯菌5.变形杆菌属奇异变形杆菌属、普通变形杆菌、潘尼变形杆菌6.普罗威登斯菌属产碱普罗威登菌、斯图普罗威登菌、雷极普罗威登菌、拉氏普罗威登菌7.沙门菌属猪霍乱沙门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伤寒沙门菌、雏白利沙门菌8.枸橼酸杆菌弗旁地枸橼酸杆菌、异型枸橼酸杆菌、丙二酸盐阴性枸橼酸杆菌美洲爱文菌10.布特维西菌属水生布特维西菌11.爱德华菌属迟缓爱德华菌、保科爱德华菌12.巴提奥杆菌属乡间巴提奥杆菌13.哈夫尼亚菌属蜂房哈夫菌属14.西地西菌属戴氏西地西菌、拉氏西地西菌、奈氏西地西菌15.摩根菌属摩根摩根菌16志贺菌属志贺菌A,B,C 群、宋内志贺菌17.克吕沃菌属抗坏血酸克吕沃菌、栖冷克吕沃菌不脱羧莱克勒菌19 .默勒菌属威斯康星默勒菌20 拉恩菌属水生拉恩菌21.塔特姆菌属、痰塔特姆菌22.耶尔森菌属假结核耶尔森菌、小结肠炎耶尔森菌、中间耶尔森菌、克氏耶尔森菌、费氏耶尔森菌23.不动杆菌属洛菲不动杆菌、溶血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醋酸钙不动杆菌24. 寡养单胞菌属嗜麦芽窄单胞菌非发酵菌1.假单胞菌属铜绿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施氏假单胞菌、门多萨假单胞菌、产碱假单胞菌、假产碱假单胞菌3.丛毛单胞菌属食酸丛毛单胞菌、睾丸酮丛毛单胞菌4.短波单胞菌属缺陷短波单胞菌、波囊短波单胞菌5.窄食单胞菌属嗜麦芽窄单胞菌6.产碱杆菌属木糖氧化产碱杆菌反硝化亚种、木糖氧化产碱杆菌木糖氧化亚种、粪产碱杆菌7. 不动杆菌属洛菲不动杆菌、醋酸钙不动杆菌、溶血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8.黄杆菌属脑膜败血性黄杆菌、芳香黄杆菌、Ⅱb群黄杆菌、产吲哆黄杆菌9.威克斯菌属有毒威克斯菌、动物溃疡威克斯菌10.金色单胞菌属浅黄假单胞菌11.黄色单胞菌属12.弧菌属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河流弧菌、创伤弧菌13气单胞菌属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杀鲑气单胞菌、舒伯特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14邻单胞菌属类志贺邻单胞菌15巴斯德菌属多杀巴斯德菌、溶血巴斯德菌16莫拉氏菌属莫拉氏菌17谢瓦纳拉菌属腐败谢瓦纳拉菌.葡萄球菌/微球菌1.葡萄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亚种,表皮葡萄球菌,头葡萄球菌,解糖葡萄球菌,华纳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路邓葡萄球菌、斯莱福葡萄球菌、耳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孔氏葡萄球菌、木糖葡萄球菌、阿莱特葡萄球菌、模仿葡萄球菌、中间葡萄球菌、猪葡萄球菌、缓慢葡萄球菌2. 微球菌属微球菌,易变微球菌,玫瑰微球菌,克里斯汀微球菌链球菌/肠球菌1肠球菌属酪黄肠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鸟肠球菌,母鸡肠球菌,坚韧肠球菌2.草绿色链球菌属牛链球菌,唾液链球菌,血液链球菌,中间链球菌,缓症链球菌,变异链球菌群3.β溶血链球菌群化脓性链球菌,无乳链球菌,马链球菌,兽瘟链球菌,似马链球菌,停乳链球菌,β溶血链球菌4.咽峡炎链球菌群星座链球菌,咽峡炎链球菌5.孪生球菌属溶血孪生球菌,麻疹孪生球菌6.肺炎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7.气球菌属绿色气球菌真菌1.隐球菌属新型隐球菌,白色隐球菌,罗伦隐球菌,地生隐球菌,指甲隐球菌2.假丝酵母菌属白假丝酵母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生物变种,季也蒙假丝酵母菌,乳酒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溶脂假丝酵母菌,葡萄牙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伪热带蒙假丝酵母菌、皱褶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涏沫假丝酵母菌3.酵母属酿酒酵母菌4.丝孢酵母属白吉利丝孢酵母菌5.地霉属白地霉菌6.红酵母属粘红酵母菌,深红酵母菌7.毛孢子菌属白杰尔毛孢子菌8.地丝菌属念珠地丝菌。

第09章 肠杆菌属1

第09章 肠杆菌属1

第09章肠杆菌属一、概述肠杆菌属(Escherichia)是革兰氏阴性杆菌的一种,是许多生物的肠道内的常见细菌。

肠杆菌属菌株能够合成大量涉及生物体代谢和营养物质的酶,与微生物、人类、植物等具有协同共生关系。

此外,肠杆菌属菌株也是一些肠道相关疾病的致病菌。

二、形态学肠杆菌属的细胞呈革兰氏阴性杆状,通常为无芽胞,对氧气敏感,不能形成耐受性芽孢。

三、生理学肠杆菌属菌株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能够进行厌氧和好氧代谢,并能兼嗜热和嗜冷。

该属菌株产生大量葡萄糖酶、乳糖酶等代谢酶,可以利用多种碳水化合物进行代谢。

此外,它们还能分解许多脂肪酸和氨基酸。

四、生态学肠杆菌属菌株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土壤、水、植物等地,也是人体肠道內常见微生物。

此外,肠杆菌属也己被植入了其他生物體内,如果蝇,沙漠小鼠等。

五、分类学肠杆菌属是以德国科学家 Escherich 姓名命名,目前约知 Escherichia 下有 30 个物种,其中以下是常见的物种:•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哈氏肠杆菌(Escherichia hermannii)•日本肠杆菌(Escherichia japonica)•Shigella flexneri(归属位置争议)大肠杆菌是肠杆菌属中极为重要的代表,也是人体内重要的正常菌群。

目前,学界已经分离到了O157: H7、O104: H4等致病菌株。

六、致病学大肠杆菌不仅是人体肠道中最普遍的细菌,也是其他生物体肠道微生物群落中以不参与协生的确诊致病菌株数量最多的一种。

它们可以分泌神经毒素和肠毒素等引起多种疾病:如食物中毒、尿路感染、痢疾、败血症等。

与此同时,许多肠道相关的慢性病,如炎症性肠病(IBD)、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银屑病等,也与肠杆菌属的数量、种类、多样性和平衡有关。

七、研究应用肠杆菌属菌株是微生物学、医学、生态学和农学等学科中的一种重要研究对象。

研究肠杆菌属的物种鉴定、遗传学、基因工程、代谢组学等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成果。

[医学微生物学]肠杆菌科

[医学微生物学]肠杆菌科

[医学微生物学]肠杆菌科概述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是杆状革兰氏阴性菌的一种。

这一科菌是许多病原菌的重要成员,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菌和致病性鲍曼不动杆菌等。

肠杆菌科菌还可以在医院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

从肠杆菌科中分离出的细菌通常具有类似的表型和基因组学,其中包括特殊的粘附因子和毒素。

肠杆菌科菌是通常生活在动物和人体内肠道内的一类细菌。

一个人的肠内生态系统通常由自身宿主免疫系统和居住在肠道内的微生物组成。

肠内微生物群落(肠道菌群)是肠道内大约400种细菌群落的总称。

大肠杆菌和其他肠道菌株是正常肠道菌群的重要成分,它们可以分解食物并生成维生素和其他重要物质,同时还可以抑制潜在的病原体。

分类肠杆菌科菌包括24个属和近200种细菌,其中大多数为人和动物病原体。

这些属包括:Escherichia、Salmonella、Klebsiella、Citrobacter、Erwinia、Enterobacter、Hafnia、Morganella、Proteus、Providencia、Serratia、Shigella、Yersinia等。

这些菌株的生态系统是复杂的,各种菌株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许多肠杆菌属菌株都是优良的益生菌,可以帮助人体对抗潜在的病原菌,从而保持身体健康。

另一方面,有些菌株也可能是病原体,可以引起感染和疾病。

特征肠杆菌科菌通常是革兰氏阴性的、非芽孢形成的杆状菌,一般具有以下特征:•具有胞内和胞外的纤毛;•有专门的表面粘附结构,如菌毛和赖氨酸胶囊;•具有多种代谢途径和酶的活性,包括糖、酒精、氨基酸、脂肪酸等代谢途径;•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生长,包括温度、pH值、氧气含量等不同的生理条件;•可以产生多种毒素和酶,包括肠毒素、细胞外蛋白酶和溶血素等。

病原性与疾病许多肠杆菌科菌株都是潜在的病原体,其中一些可以引起严重的疾病。

各个菌属所引起的病症、感染路径和病原生物学特征都不一样,但都具有类似的生理和生化特征。

(完整版)常见细菌分类

(完整版)常见细菌分类

肠杆菌1. 肠杆菌属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聚团肠杆菌、阿斯布肠杆菌、河生肠杆菌生物 1 群、河生肠杆菌生物 2 群、中间肠杆菌、格高非肠杆菌、阪崎肠杆菌、泰洛肠杆菌2. 埃希菌属大肠埃希菌、福格森氏埃希菌、不活跃大肠埃希菌、伤口大肠埃希菌、赫尔曼氏埃希菌3. 沙雷菌属粘质沙雷菌、深红沙雷菌、无花果沙雷菌、泉居沙雷菌、芳香沙雷菌 1 群、芳香沙雷菌 2 群、晋城沙雷菌、液化沙雷菌4. 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臭鼻克雷伯菌、鼻硬节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解鸟氨酸克雷伯菌5. 变形杆菌属奇异变形杆菌属、普通变形杆菌、潘尼变形杆菌6. 普罗威登斯菌属产碱普罗威登菌、斯图普罗威登菌、雷极普罗威登菌、拉氏普罗威登菌7. 沙门菌属猪霍乱沙门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伤寒沙门菌、雏白利沙门菌8. 枸橼酸杆菌弗旁地枸橼酸杆菌、异型枸橼酸杆菌、丙二酸盐阴性枸橼酸杆菌9. 爱文菌属美洲爱文菌10. 布特维西菌属水生布特维西菌11. 爱德华菌属迟缓爱德华菌、保科爱德华菌12. 巴提奥杆菌属乡间巴提奥杆菌13. 哈夫尼亚菌属蜂房哈夫菌属14. 西地西菌属戴氏西地西菌、拉氏西地西菌、奈氏西地西菌15. 摩根菌属摩根摩根菌16 志贺菌属志贺菌A,B,C 群、宋内志贺菌17.克吕沃菌属抗坏血酸克吕沃菌、栖冷克吕沃菌18.莱克勒菌属不脱羧莱克勒菌19 .默勒菌属威斯康星默勒菌20 拉恩菌属水生拉恩菌21. 塔特姆菌属、痰塔特姆菌22.耶尔森菌属假结核耶尔森菌、小结肠炎耶尔森菌、中间耶尔森菌、克氏耶尔森菌、费氏耶尔森菌23.不动杆菌属洛菲不动杆菌、溶血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醋酸钙不动杆菌24. 寡养单胞菌属嗜麦芽窄单胞菌发酵菌1. 假单胞菌属铜绿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施氏假单胞菌、门多萨假单胞菌、产碱假单胞菌、假产碱假单胞菌2. 伯克霍尔德氏菌属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假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3. 丛毛单胞菌属食酸丛毛单胞菌、睾丸酮丛毛单胞菌4. 短波单胞菌属缺陷短波单胞菌、波囊短波单胞菌5. 窄食单胞菌属嗜麦芽窄单胞菌6. 产碱杆菌属木糖氧化产碱杆菌反硝化亚种、木糖氧化产碱杆菌木糖氧化亚种、粪产碱杆菌7. 不动杆菌属洛菲不动杆菌、醋酸钙不动杆菌、溶血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8. 黄杆菌属脑膜败血性黄杆菌、芳香黄杆菌、u b群黄杆菌、产吲哆黄杆菌9. 威克斯菌属有毒威克斯菌、动物溃疡威克斯菌10. 金色单胞菌属浅黄假单胞菌11. 黄色单胞菌属栖稻假单胞菌12. 弧菌属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河流弧菌、创伤弧菌13 气单胞菌属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杀鲑气单胞菌、舒伯特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14 邻单胞菌属类志贺邻单胞菌15 巴斯德菌属多杀巴斯德菌、溶血巴斯德菌16 莫拉氏菌属莫拉氏菌17 谢瓦纳拉菌属腐败谢瓦纳拉菌.葡萄球菌/ 微球菌1.葡萄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亚种,表皮葡萄球菌,头葡萄球菌,解糖葡萄球菌,华纳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路邓葡萄球菌、斯莱福葡萄球菌、耳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孔氏葡萄球菌、木糖葡萄球菌、阿莱特葡萄球菌、模仿葡萄球菌、中间葡萄球菌、猪葡萄球菌、缓慢葡萄球菌2. 微球菌属微球菌,易变微球菌,玫瑰微球菌,克里斯汀微球菌链球菌/ 肠球菌1 肠球菌属酪黄肠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鸟肠球菌,母鸡肠球菌,坚韧肠球菌2. 草绿色链球菌属牛链球菌,唾液链球菌,血液链球菌,中间链球菌,缓症链球菌,变异链球菌群3. B溶血链球菌群化脓性链球菌,无乳链球菌,马链球菌,兽瘟链球菌,似马链球菌,停乳链球菌,B溶血链球菌4. 咽峡炎链球菌群星座链球菌,咽峡炎链球菌5. 孪生球菌属溶血孪生球菌,麻疹孪生球菌6. 肺炎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7. 气球菌属绿色气球菌真菌1. 隐球菌属新型隐球菌,白色隐球菌,罗伦隐球菌,地生隐球菌,指甲隐球菌2. 假丝酵母菌属白假丝酵母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生物变种,季也蒙假丝酵母菌,乳酒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溶脂假丝酵母菌,葡萄牙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伪热带蒙假丝酵母菌、皱褶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涏沫假丝酵母菌3. 酵母属酿酒酵母菌4. 丝孢酵母属白吉利丝孢酵母菌5. 地霉属白地霉菌6. 红酵母属粘红酵母菌,深红酵母菌7. 毛孢子菌属白杰尔毛孢子菌8. 地丝菌属念珠地丝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机会致病菌:一部分细菌属于正常菌 群,但当宿主免疫力降低或细菌移位至肠道 以外部位时,即可引起机会性感染,如大肠 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等;
③由正常菌群转变而来的致病菌:如引 起胃肠炎的大肠埃希菌,即是由于获得位于 质粒、噬菌体或毒力岛上的毒力因子基因后 而成为致病菌。
肠杆菌科细菌共同生物学特性:
志贺菌的抵抗力比其它肠道杆菌弱。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致病物质 侵袭力和内毒素,有的菌株能产生外毒素。
(二)所致疾病 细菌性痢疾。我国主要为B群和D群。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 感染几乎只局限于肠道,一般不侵入血液。 典型的急性细菌性痢疾:潜伏期1~3天,突
然发病,常有发热、腹痛、脓血黏液便,伴有里 急后重(tenesmus)。
(1)不耐热肠毒素(Heat labile enterotoxin, LT):对热不稳定, 65℃经30分钟即失活。为蛋
白质,分子量大,有免疫原性。 A单位 A1:是毒素的活性部分,与腺苷酸环化 酶作用。
A2:穿过细胞膜
B单位: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膜表面的GM1 神经节苷脂受体结合
(2)耐热肠毒素(Heat stable enterotoxin ,ST): 对热稳定, 分子量小,免疫原性弱。 ST激活小肠上皮细胞的鸟苷酸环化酶。
(三)卫生细菌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疫苗接种预防已在畜牧业领域中开展了广泛 研究。
预防人类ETEC感染、O157感染的疫苗正在 研究中。抗生素治疗应在药物敏感试验的指导下 进行。
尿道插管和膀胱镜检查应严格无菌操作。对 腹泻病人应进行隔离治疗。
污染的水和食品是ETEC最重要的传染媒介, EHEC则常由污染的肉类和未消毒的牛奶引起,充 分的烹饪可减少感染的危险。
(三)抗原构造:
有O、K、H三种抗原。O抗原为脂多糖,已有171 种,其中162种与腹泻有关,是分群的基础。
K抗原有103种,酸性荚脂多糖抗原。过去K抗原分 为L、A、B三种,现分为2组。
H抗 原至少有50种,与大肠杆菌的粘附作用有关, 表明大肠杆菌血清型的方式是按O:K:H排列,例如 O111:K58(B4):H2。
2.兼性厌氧,不发酵乳糖。对葡萄糖、除 伤寒沙门菌产酸不产气外,其它沙门菌均产酸 产气。
3.主要有O和H两种抗原,少数菌中尚有Vi 抗原。
4.沙门菌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差。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致病物质
1.侵袭力 有毒株能侵袭小肠粘膜。通过种特异性菌毛 先与M细胞结合,接着SPI-I分泌系统向M细胞中 输入沙门菌分泌侵袭蛋白,引发宿主细胞内肌动 纤维重排,诱导细胞膜凹陷,导致细菌内吞。沙 门菌在吞噬小泡内生长繁殖,使宿主细胞死亡, 细菌扩散并进入毗邻细胞淋巴组织。 2.内毒素 3.肠毒素 个别沙门菌如鼠伤寒沙门菌可产生肠毒素。
• 婴儿持续性腹泻 • 致病因子
– 肠集聚耐热毒素(EAST) – 菌毛 – α溶血素
引起胃肠炎的大肠埃希菌
菌株 作用部位
疾病与症状
致病机制
ETEC EIEC EPEC EHEC EAEC
小肠
旅行者腹泻;婴幼儿腹泻;水样 质粒介导LT和ST肠毒素,大量分泌液
便,恶心,呕吐,腹痛,低热
体和电解质;黏附素
(四)伤寒带菌者的检出 一般先用血清学方法 检测可疑者Vi抗体进行筛选,若效价≥1:10时, 再反复取粪便等标本进行分离培养,以确定是 否为伤寒带菌者。
肠杆菌科细菌革兰染色
抗原结构
第一节 埃希菌属
埃希菌属(Escherichia)有6个种,只有大肠 埃希菌(E.coli)是临床最常见、最重要的一个菌 种。
①大肠埃希菌是肠道中重要的正常菌群; ②在宿主免疫力下降或细菌侵入肠外组织器官 后即可成为机会致病菌,引起肠道外感染; ③一些血清型的大肠埃希菌具有致病性,能导 致人类胃肠炎; ④在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学中常被用作粪便污 染的卫生学检测指标。
第三节 沙门菌属
沙门菌属(Salmonella)分两个种,即 肠道沙门菌(S. enterica)和邦戈沙门菌(S. bongori)。
血清型现已达2500多种。
沙门菌血清型的正确命名方法:肠道沙门 菌肠道亚种伤寒血清型(Salmonella,
enterica subspecies, enterica serotype, Ty p h i ) , 并 可 缩 写 为 伤 寒 血 清 型 沙 门 菌 (Salmonella Typhi)。
(1)肠产毒性大肠杆菌 (Enterotoxigenic E. coli,ETEC):
引起婴幼儿(小于5岁)和旅游者腹泻。 致病因素;LT或/和ST,定居因子。 常见:O6:K15:H16、O25:K7:H42。 鉴定ETEC主要测定大肠杆菌肠毒素,血 清型有一定参考意义。
(2)肠致病性大肠杆菌 (Enteropathogenic E.coli,EPEC):
(4)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Enterohemorrhagic E.coli,EHEC):
引起散发性或暴发性出血性结肠炎和溶 血性尿毒综合症,可产生志贺氏毒素样细胞 毒素。有神经毒素、细胞毒素和肠毒素性。
血清型为O157:H7 儿童感染量低于100个 夏季多见
(5) 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
(enteroaggregative E.coli, EAEC)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染色:大小0.4~0.7×1~3um, 无芽胞,大多数 菌株有鞭毛。有普通菌毛与性 菌毛,有些菌株有多糖类包膜,革兰氏阴性 杆菌。
(二)培养特性:
兼性厌氧 ,圆形光滑型菌落。 生化反应:克氏双糖产酸产气 大部分菌株发酵乳糖产酸产气,IMViC试 验为“+、+、-、-”。 即为典型大肠杆菌。
沙门菌属中少数血清型是人的病原菌,引 起肠热症。绝大多数血清型宿主范围广泛,家 畜、家禽、野生脊椎动物及冷血动物、软体动 物、环形动物、节肢动物(包括苍蝇)等均可 带菌,其中部分沙门菌是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 可引起人类食物中毒或败血症。
一、一生、物学生性物状学性状
1.G-杆菌,有菌毛。除个别例外,都有周 身鞭毛。一般无荚膜。均无芽孢。
大肠 小肠
水样便,继以少量血便,腹痛, 质粒介导侵袭和破坏结肠粘膜上皮细
发热

婴儿腹 发热
泻;水
样便
,恶心
,呕吐
,质胞粒绒介毛导结A构/E破组坏织,病导理致变吸化收,受伴损上和皮腹细 泻
大肠
水样便,继以大量出血,剧烈腹 溶原性噬菌体编码Stx-I或Stx-II,中
痛,低热或无,可并发HUS、血小 断蛋白质合成; A/E损伤,伴小肠绒毛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二)所致疾病 急性中毒性痢疾多见于小儿。 急性细菌性痢疾有10%~20%的病人
可转为慢性。
(三)免疫性 抗感染免疫主要是消化道粘膜表面的
分泌型IgA(sIgA)。病后免疫期短暂,也 不巩固。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一)标本 取粪便脓血或黏液部分,避免与尿混合;在
使用抗生素前采样;标本应新鲜;若不能及时送 检,宜将标本保存于30%甘油缓冲盐水或专门送 检的培养基内。中毒性痢疾者可取肛拭。 (二)分离培养与鉴定 (三)毒力试验 (四)快速诊断法
(二)所致疾病
1.肠道外感染
肠道外感染以化脓性感染和泌尿道 感染最为常见。
2.胃肠炎
某些血清型可引起人类胃肠炎,与 食入污染的食品和饮水有关,为外源性 感染。
1.肠道外感染:内源性居多 化脓性感染:腹膜炎、胆囊炎、阑尾炎等。 败血症:免疫力低下者大肠杆菌可侵入
血流。 新生儿脑膜炎 泌尿道感染:特殊血清型UPEC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致病物质
1.黏附素(adhesine) 包括定植因子抗原(CFA)、集聚黏附菌毛 (AAF)、束形成菌毛(bundle forming pili, Bfp)、紧密粘附素(intimin)、P菌毛、I型菌 毛和侵袭质粒抗原(invasion plasmid antigen, Ipa)蛋白等。 2.外毒素 志贺毒素(Stx)、耐热肠毒素(ST)、不 耐热肠毒素(LT);还有内毒素、荚膜、载铁 蛋白和III型分泌系统(type III secretion systems)等。
1.形态与结构 中等大小G-杆菌。大多有菌毛, 多数有周鞭毛,少数有荚膜,不产生芽胞。
2.培养 兼性厌氧或需氧。 3.生化反应 乳糖发酵试验可初步鉴别志贺菌、
沙门菌等致病菌和其他大部分非致病肠道杆菌, 前二者不发酵乳糖。 4.抗原结构 主要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荚 膜抗原。 5.抵抗力 对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强。 6.变异 肠杆菌科细菌易出现变异菌株,其中最 常见的是耐药性变异。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二)所致疾病
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其次为带菌动物及 其动物产品。人类沙门菌感染有4种类型:
1.肠热症(enteric fever, typhoid fever) 包 括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伤寒,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肖氏沙门菌(原称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和希氏沙 门菌引起的副伤寒。
2.胃肠炎(食物中毒)常见食物主要为肉类 食品、蛋类、奶和奶制品,系动物生前感染或加 工处理过程污染所致。多见于老人、婴儿和体弱 者。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二)所致疾病
3.败血症 多见于儿童和免疫力低下成人。 经口感染后,病菌即侵入血循环。败血症症状严 重,但肠道症状较少见。
4.无症状带菌者 约1%~5%伤寒或副伤 寒患者,在症状消失后一年仍可在其粪便中检出 沙门菌,转变为无症状(健康)带菌者。
(三)免疫性
特异性细胞免疫是主要防御机制。胃肠炎的 恢复与肠道局部生成sIgA有关。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一)标本 第1周取外周血,第2周起取粪便, 第3周起还可取尿液,从第1周至第3周均可取 骨髓液;胃肠炎取粪便和可疑食物。败血症取 血液。胆道带菌者可取十二指肠引流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