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课西方艺术史作业

选修课西方艺术史作业
选修课西方艺术史作业

西方艺术史论文

拜占庭艺术后期风格倾向于公式化、概念化。它对中世纪欧洲各国,尤其是东正教国家的艺术有巨大影响。1453年伊斯兰教的土耳其人攻下君士坦丁堡后,拜占庭艺术的历史已经终结,但其形式仍为东正教会所利用。

成熟的拜占庭风格从早期基督教艺术後期古典形式的风格化和标准化倾向演变而来;以线条和平涂的色彩的动态为基础,不以形体为基础。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受到抑制,取而代之的是标准化的脸型,体型是平面化的,衣褶被处理为旋动的线条图案。整个画面予人以灵魂超脱肉体的感觉;人物的三维空间表现已为精神力量所取代,这种精神力量藉线条的力量和色彩的明度而表现出来。其人物形象取严格的正面姿势和拜占庭脸型、巨大的眼睛和锐利的眼神,以及典型的金色背景。这类背景在孤立人物的画面上,使形象宛若悬浮于墙壁与观众之间的空间某处。拜占庭帝国很少制作雕刻。最多见的小型象牙浮雕用于书籍封面、圣物箱之类。在君士坦丁堡的上层社会中,其他各种小型艺术品、刺绣品、金器以及彩釉制品也很盛行。手抄本装饰画则虽未达到巨型绘画和镶嵌画那样深刻动人的效果,但对在欧洲传播拜占庭风格和圣像画亦曾起过重要作用。

代表作品:《查士丁尼皇帝和廷臣》、圣索菲亚大教堂

哥特艺术(18世纪到19世纪)

哥特这个特定的词汇原先的意思是西欧的日耳曼部族。所谓“哥特复兴”将中古世纪的阴暗情调从历史脉络的墓穴中挖掘出来。

哥特式艺术风潮盛行的时代,由于教堂没有可供作画的实体墙壁,所以,教堂壁画在那个时期是几乎看不到的。但是,民间的世俗壁画依然存在,内容多是骑士和宫廷故事。哥特式风格的绘画表现出一派美好和谐,没有痛苦和折磨的世界,显然,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哥特式绘画又被人评论为脱离现实的绘画风格。哥特式风格的绘画表现出一派美好和谐,没有痛苦和折磨的世界,显然,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哥特式绘画又被人评论为脱离现实的绘画风格。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哥特式教堂中每一种构造元素都很高耸,尖细。就象指向天空的利剑,仿佛屋顶直通天堂。尽其所能的接近上帝,这就是哥特式建筑千方百计想要实现的。

代表作品:圣丹尼教堂、巴黎圣母院

巴洛克艺术(16世纪下半期到18世纪初)

巴洛克是17世纪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风格。它的名称由来说法不一,一说来自葡萄牙或西班牙,意思是不圆的珠子。总的来说这个名称在当时含有贬义,是18世纪古典艺术理论家对于一个世纪一种风格的呼吁。巴洛克强调本能,追求感官刺激、喜欢幻想,一引诱人的意识为目标,因此,它被称为“天主教教堂”的艺术工具。其实当时天主教教会正竭力吸引异教徒重返天主。所以,必须可以展现其庄严、雄伟的气派,激起信徒的信心。巴洛克时期的雕塑艺术分两种:一个是用来装饰或者补充建筑的,另一个是真正独立存在的雕塑。

概括地讲巴洛克艺术有如下的一些特点:首先是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三是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五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六是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七是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纹。

巴洛克式绘画风格,为了达到一种特殊的效果,通常会几种艺术风格同时运用,艺术家可以从上到下根据视角的不同,设计出风格迥

异的变化,这种风格一直延续到18世纪中期巴洛克艺术时期之后的洛可可时期,承续了文艺复兴时期的透视法,直接运用于教堂的天花板上,创作的作品华丽且雄伟。

代表作品:《圣泰雷莎之幻觉》(贝尼尼)、《圣母哀悼基督之死》(卡拉契)、《强劫留西帕斯的女儿》(鲁本斯)、《克罗托那的米罗》(普杰)

一百本关于美学的书籍综述

一百本关于美学的书籍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中国第一部、也是目前最好的一部《西方美学史》,可能代表朱光潜的最高学术成就。读美学史似乎没有用处,就像读哲学史是无用的一样。但用处其实还是有的,只是体现得比较缓慢,没有那么明显罢了,就像喜马拉雅山每年只不过增高那么一点点,肉眼看不见的。要有心理准备:当你看了以下书目之后,便会发现,这绝对不是一份“速成”的书单。学术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怎样做到“不空”?当然要有自己的见解,但必须先了解前人大家都是怎么说的。 2.朱光潜《文艺心理学》 中国人在20世纪所写的最好的美学入门书。知识量不小。行文生动,文才斐然。所谓“言之无文,行之不远”,美学史上的传世之作,必定都是有文采的(康德几乎是唯一的例外)。文字不清不楚的人,怎么搞学问? 3.朱光潜《悲剧心理学》 朱光潜的处女作,大家的处女作往往不可小觑。易中天先生说:“这部著作类似可以看见太阳的一滴水,支撑着它的是整个西方美学。” 4.李泽厚《美学三书》(《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 《美的历程》是写得最好的中国美学史,至今无人超越;也是李泽厚写得最好的一本书,至今无以超越。《美学四讲》代表20世纪80年代中国美学的最高水平。 5.宗白华《艺境》(或《美学散步》) 宗白华有灵性,对中国艺术有独到的感悟,研究中国传统艺术不可以绕过。依我看,此书是“艺术美学”。他的表述没有逻辑。文字自然是很好的,如诗一般,但关键是文字背后的体验。邓晓芒对他的评价是:有体验而无理论。 6.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 徐复观对中国美学的贡献是,阐明庄子乃是中国艺术精神的源头,可谓抓住要害,这个发现如今几乎已成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出发点之一。 7.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 关于中国美学史的一个比较全面的图景,资料丰富,可以利用。 8.叶维廉《中国诗学》(选读) 道家美学与现代解释学文论的一次较为成功的结合。 9.邓晓芒《文学与文化三论》(《灵之舞》、《人之镜》、《灵魂之旅》) 在我看来,邓晓芒无疑是当今中国最高的山峰和最深的深渊。他的文字有如耶和华或摩西,雷霆霹雳,振聋发聩。读过他的书,看待传统和世界的眼光必定发生难以想象的改变,而这也就意味着“灵魂”发生了改变。以我个人的经验,邓晓芒的启蒙好像是当代中国学子必经的一个阶段。 10.邓晓芒《康德哲学讲演录》 中国最好的康德哲学入门书。邓晓芒具有纯正的西方传统哲学思维,深刻,思路清晰,学识渊博。搞美学的不可不读其中关于《判断力批判》的部分。 11.邓晓芒、易中天《黄与蓝的交响》 必读书目。“新实践美学”的代表作。康德与马克思的汇通。对李泽厚实践美学的一个超越。透彻。你可以不赞同它的理论,但你不得不承认很多问题被讲通了。

西方美术史结课论文-毕加索

毕加索——我最欣赏的画家巴勃罗·毕加索(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马拉加,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毕加索也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 件,包括:油画1885 幅,素描7089 幅,版画20000 幅,平版画6121幅。 跟一生穷困潦倒的文森特·凡高不同,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个画家之首。 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问起他创作的秘诀时,毕加索说:“我的每一幅画中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的画的含义。” 多数画家在创造了一种适合于自己的绘画风格后,就不再改变了,特别是当他们的作品受到人们的欣赏时更是这样。随着艺术家的年岁增长,他们的绘画虽然也在变,可是变化不会很大了。而毕加索却像一位终生没有找到他的特殊艺术风格的画家,千方百计寻找完美的手法来表达他那不平静的心灵。 毕加索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也许是对人世无常的敏感与早熟,加上家境不佳,毕加索早期的作品风格充满了早熟的忧郁,早期画近似表现派的主题。在求学期间,毕加索努力地研习学院派的技巧和传统的主题,而产生了象《第一次圣餐式》这样以宗教题材为描绘对象的作品。德加的柔和的色调,与罗特列克所追逐的上流社会的题材,也是毕加索早年学习的对象。 1900年毕加索来到巴黎,并在1904年定居在那里。这期间他的创作被称为“蓝色时期”,是他第一次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个时期的作品背景蓝,人物蓝,头发、眉毛、眼睛皆蓝,蓝色主宰了他的作品。背景简化避开光感和深度的感觉,把人物和成简单的图样,其中沉重,强烈而流动的线条给人以不真实的、虚拟世界的印象。 1904年的春天,毕加索迁居巴黎,邂逅费尔南德·奥利维叶,并同居。他的蓝色风格时期也宣告结束。他从后印象派色调的精细中重新发现形体上的大略简洁笔法,而这就是“玫瑰时期”的典型画法。暖洋洋的、娇滴滴的玫瑰红色代替

西方艺术史基本脉络

西方艺术史脉络 1、分期:埃及美术、希腊罗马美术、中世纪美术、文艺复兴、巴洛克、罗可可 2、艺术中心随经济中心的演变而转移:希腊、亚平宁半岛、弗罗伦萨、罗马、威尼斯、巴黎、纽约 埃及美术:一般指公元前332年以前的埃及美术。它的形成和发展主要经过了史前期、早期王朝、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和后期王朝时期。埃及美术的产生和发展与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墓葬习惯和王权思想有很大关系。他们认为,人的生命和宇宙万物是永恒的,死者是可复活的。相应地,陵墓作为人的永久住宅,它的修建和装饰,也受到重视。这些原因导致了金字塔、雕刻、墓室壁画等一系列艺术品的产生。埃及美术的一般特点是:建筑宏伟壮观;雕刻朴素写实,整体性强,表现方法遵守正面律;绘画线条流畅优美,色彩丰富,人物表现采用正、侧面混合法。 希腊美术:希腊美术发源于地中海的克里特岛,早期希腊文明被称为“爱琴文明”,希腊文明一直延续到罗马帝国占领希腊各地,希腊艺术按照时间可以如下分期:1.爱琴文化时期、2.荷马时期、3.古风时期、4.古典时期、5.希腊化时期。希腊人创造了神,在希腊人的心目中最完美的人就是神,因此希腊人尊重人,神和人同形同性。希腊美术最重要的方式是神殿等建筑、雕刻和少量壁画。希腊美术的主要特点是无所不包的和谐与规律性,还有庄严与静穆。罗马美术:罗马美术吸收了希腊美术成就,继承了埃特鲁斯坎美术传统,而将美术更加推向实用主义,在内容上侧重描绘享乐性的世俗生活,在形式上追求宏伟壮丽的风格,在人物表现上强调个性化。其突出成就主要反映在建筑、肖像雕刻和壁画方面。 中世纪美术: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一段时期,史称中世纪。它包括拜占庭美术、爱尔兰-撒克逊和维金美术、奥托美术、加洛林美术、罗马式美术和哥特式美术等。在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会的合法地位。由于基督教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决定了艺术浓厚的宗教色彩。位于东方的拜占庭美术,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古希腊美术的保存者与传播者,并与当地民族美术相融和,而自成体系。西欧其他诸国基督教美术,也都带有本民族原始艺术的明显烙印。中世纪美术最重要的成就是建筑的发展。无论是拜占庭式教堂高大的圆穹,还是哥特式教堂火焰般的尖券,既充分显示出封建宗教的权威,也体现出当时工匠们的创造才能。同时与教堂建筑一起应运而生的装饰性雕塑、镶嵌壁画与彩色玻璃窗画,以及圣经、文学作品的插图画和各种小型艺术等,又赋予中世纪美术以丰富多彩的面貌。 文艺复兴美术:文艺复兴是指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西欧与中欧国家在文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时期。“文艺复兴”的原意就是指“在古典规范下,文学和艺术的复兴。”在经历了封建教会势力的千年统治之后,人们开始挣脱精神上的奴役,被禁锢多年的古典文化又引起人们的重视。文艺复兴首先发端于意大利,然后逐渐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其变化的基础就是思想基础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本的世界观。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美术创作发生了相应的变革,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按照时间可分为:1.佛罗伦萨早期文艺复兴美术,2.罗马盛期文艺复兴美术,3.威尼斯后期文艺复兴美术。 巴洛克: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7世纪,进入18世纪,除北欧和中欧地区外,它逐渐衰落。巴洛克一词本义是指一种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在当时具有贬义,当时人们认为它的华丽、炫耀的风格是对文艺复兴风格的贬低。巴洛文艺术最早产生于意大利。概括地讲巴洛克艺术有如下的一些特点:首先是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三是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五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六是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

中外美术史论文

《中外美术史》结课论文 ——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 班级:视觉传达本科1302班 学号:20133116843 姓名:吴佳忆

引文: 公元十四世纪,处于萌芽状态的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意大利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现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和人民大众在一起,展开了政治,文化上的反封建的斗争,欧洲历史上就出现了称之为文艺复兴的文化运动。 著作《欧洲文艺复兴史》具体包括了:伊大利之文艺复兴、法国之文艺复兴、北欧之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文艺复兴之结束等方面的内容。该书解释了“为何文艺复兴也被称为一场拯救欧洲危机的政治运动——为何文艺复兴的政治学是围绕着公民参政、建立符合民意的自由公民共和国的主线展开——为何在欧洲进入君是主制时代后马基雅维里等人反而会提出更高标准的公民共和国概念”等一系列历史问题。从但丁、彼特拉克的道德政治学到萨鲁塔蒂、布鲁尼的市民人文主义,从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到伊拉斯谟的基督教君主的教育,从托马斯,莫尔的人民乌托邦到德国农民的人民共和国,都有力显示了人民和民意乃是推动近代民主珠政治发展的真正动力。 著作《艺术哲学》是法国18世纪中叶,著名的史学家及文艺批评家丹纳,在巴黎美术学校讲授美术史时的课程教材。丹纳也在《艺术哲学》中的第二编《意大利文艺复兴期的绘画》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绘画、和古希腊的雕塑为例,以艺术发展史实为依据,强调了种族、环境、尼德兰绘画时代等三个因素对精神文化的制约作用,并认为在三个因素中,种族是“内部动力”,环境是“外部压力”,时代则是“后天动力”。 “文艺复兴”是古希腊之后人类从未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在这一变革中,出现了不少伟大的人物,最有代表性的“三杰”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拉斐尔的艺术以优雅、秀逸、和谐、高度的完美为标志,达·芬奇

西方艺术赏析论文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思潮及代表性的艺术流派和艺术家 (学号:09290010211 姓名:马武林班级:城建土木二班)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始于十三世纪末期的意大利,粗略指涉欧洲从中世纪到近代之间所经历的这四百多年时间。文艺复兴一词意指重生或复活,它是一个朦胧的概念,没有清楚的开始或结束日期,但通常可以涵括欧洲由野蛮的黑暗时代演进到一个在各个领域都有新发展的时代,而这些领域的成就均超越了伟大的古文明。 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它的核心是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其本质是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一)佛罗伦萨画派 佛罗伦萨画派形成于13世纪末,鼎盛于15世纪至16世纪30年代,以乔托为奠基人,初期以乔托·迪·邦多纳(1267-1337)、马萨乔(Masaccio,1401-1428)、桑德罗·波提切利(1445-1510)等画家为代表,盛期以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画家为代表,是当时意大利成就最大的艺术流派。最终,生硬模仿前人技法的样式主义的流行宣布了佛罗伦萨画派的结束。 佛罗伦萨画派主要以宗教神话故事为题材。画家们遵循人文主义原则,用世俗化手法描绘至高无上的抽象的神,将神画成生活中的人的形象,并加以理想化,开一代人物画新风。作品表现的是神话故事和宗教人物,实际上反映的是人的思想、感情和力量。佛罗伦萨画派以油画和湿壁画成就较大,后者主要服务于教会、宫廷和资产阶级上层人物,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别于欧洲中世纪绘画。 从技法上来看,该派用科学方法探索人体的造型规律,吸取古代希腊、罗马的雕刻手法应用在绘画上,把中世纪的平面装饰风格改变为用集中透视,有明暗效果,表现三度空间的画法。它也影响了温布里亚画派和帕多瓦画派。他们的画法细腻,画面明暗对比不甚强烈,

西方美术史参考书目

西方美术史参考书目 美术史的形状(2卷),范景中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3月。 西方美术史学史,陈平,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05月。 美术史的观念,邵宏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 艺术史的视野:图像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意义,麦克尔?波德罗 (作者), 等 (作者), 曹意强主编,2007年。 艺术史终结了吗?,(德)汉斯·贝廷,常宁生译,湖南美术出版社。 艺术史的历史,【美】温尼·海德·米奈,上海人民出版社。 西方美学史(七卷),蒋孔阳,朱立元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艺术发展史,贡布里希,范景中 / 林夕《艺术批评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艺术批评史,(意)文杜里,迟轲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新艺术的震撼[美] 罗伯特·休斯,刘萍君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 《西方现代艺术史》,[美]阿纳森著,邹德侬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 《现代绘画简史》,[英]赫伯特·里德著,刘萍君等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 《美术史与观念史》(Ⅰ-Ⅵ卷),范景中曹意强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古代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柏拉图 《上帝之城》,奥古斯丁 文艺复兴: 莱奥纳多:《莱奥纳多·达·芬奇笔记》 丢勒,《版画插图丢勒游记》 《意大利艺苑名人传》,(意)乔尔乔·瓦萨里著,刘耀春译,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年。 《文艺复兴:西方艺术的伟大时代》,贡布里希,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年。 《文艺复兴的艺术进步观及其影响》(文章) 贡布里希:《莱奥纳多论绘画科学:评<绘画论>》(文章) 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佩特:《文艺复兴:艺术与诗的研究》 古典主义: 佩夫斯纳:《美术学院的历史》 贝洛里:《现代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传》 皮莱:《绘画的基本原理》

A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简介1

A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简介1(仅资料)(2007-01-29 11:14:54) 分类:旋转木马(同学交流) A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简介 《经济学概论》 课程简介 《经济学概论》是一门介绍经济运行及经济运行原理的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本科程重点介绍自西方开始的世界工业化以来的经济运行以及经济运行所遵循的原理。其中既包括先行工业化国家曾经的经济运行及经济运行原理,也包括后工业化国家(尤其是中国)的经济运行及其理论选择。通过历史及现实的介绍,理论与效果的对比,揭示真实的经济运行所遵循的原理,错误的经济理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及灾难,从而通晓“富国富民”的工业化之路和引导工业化正确进行的经济理论。 西方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说过:“经济学家与政治哲学家的思想,不论其正确与否,其力量之大,往往出乎常人意料。实际上,统治世界的不过就是这些思想。许多实干家自以为不受任何理论的影响,却往往沦为某个已故经济学家最坏学说不自觉的奴隶。” 我国著名学者何新也讲过:“经济理论问题太重大了!它并不是一种职业或游戏。它关系到国家的宏观决策,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千百万人的生计与安全。” 经济学有如此的重要性,因此,它是一门值得认真学习和研讨的学问。 授课教师简介:魏新龙,男,1964年出生,副高,社科部教师,198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获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获硕士学位,主讲哲学、经济学、世界经济与政治等课程。 教师推荐教材:《自编教材》。 《人生理论与实践》 课程简介 《人生理论与实践》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与应用性课程。它以马列主义、毛

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启迪和帮助他们解决人生旅途中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而沿着正确道路学习成才,做一个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本课程主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讲解当代大学生普遍关心的人生问题。如人的本质、人的主体性、个人与社会、人生选择、人生与创造、人生与成才等,内容丰富,应用性和实践性强,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必选的思想品德类课程。 推荐教材:《人生理论与实践》(修订本),沈继英祖嘉合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出版。 教师简介:刘福州,男,1964年12月出生,清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道德修养、伦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新闻法规与专业法律》 教师简介:李琼瑶,女,社科部讲师。研究方向:民商法、媒介法。曾为专科生、本科生系统讲授过法律基础、行政法、新闻法规等课程。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讲授新闻法制的基本原理、中外新闻法规的历史与现状、政府对新闻事业的管理、新闻记者的权利和义务、新闻传播与国家安全、社会秩序、新闻工作与公民权利的关系以及相关专业法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将来投入新闻工作提供法规依据。 推荐教材:《新闻传播法教程》魏永征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西方美术鉴赏论文——浅谈印象画派

西方美术鉴赏论文——浅谈印象画派 内容摘要: 印象画派(Impressionism)是传统绘画向现代绘画的过渡,是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分水岭,标志着新艺术的开始。印象派在色彩表现上打破了“固有色”概念,科学客观分析色彩关系,创立了全新的色彩体系。印象派对我国的美术教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印象派绘画(Impressionism)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法国涌现出一大批印象派艺术大师,他们创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巨制。其代表作品中,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的印象》、凡高的《向日葵》等更是鼎鼎大名。 关键词: 印象派绘画现代绘画传统绘画 内容:

印象主义是19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和流派。印象派画家在艺术特色上从构图、造型、色彩、笔触以及主观精神的表现上都和之前的古典主义的艺术特色有着明显的区别。他们重写生,重实践,并走出画室,描绘外光和大自然的瞬息变化,用奔放的笔触和没有调和的颜色在画布上直接糅合,形成冷暖色调强烈的新画风。印象派绘画以莫奈的《日出的印象》最初被人讥笑而得名,却在短短的一二十年中跃然成为一场世人瞩目的艺术运动。在1874年巴黎的第一届印象派画展,被认为是印象派绘画团体诞生的标志。该画展向世人宣告,这是一群画家们不懈努力所展示的作品,他们的作品摆脱了由世俗等级制度和固步自封的艺术团体强加于其上的传统桎梏的束缚,同美术史上的任何一场运动相比,印象主义及其关联的画家具有更为神秘的特性,他们起初为公众所不理解,被评论家责难,大多数作品被社会拒绝。可是,他们不气馁,并矢志不渝地朝向自己认定的目标前行。他们并不知道,正是他们开创了西方绘画史的新纪元,也正是以他们的画展为起点,“印象派”从法国开始影响整个欧洲,成为西方现代绘画的起点。 一、印象派的构图 印象派画家几乎都强调那种偶然一瞥,力求从一种全新的角度去审视对象,例如从晚会包厢里俯视舞台,从某一个角落侧视大厅,从头顶上仰视一群舞女,都是以前传统绘画里没有的。传统艺术主要关注神话、战争和历史题材,讲究构图的舞台戏剧化效果,场面宏大富有文学性。而印象派的构图突破旧的固有模式,多作架上小品,并根

西方艺术史

浅谈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绘画 关键词:尼德兰绘画代表人物 文章摘要:尼德兰美术绘画在文艺复兴时期显得非常突出,尼德兰画派的艺术家们创作了大量的祭坛画,这些作品毋庸置疑的表现了传统的宗教题材,但是也不乏新颖之处。 尼德兰,指欧洲北部现今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部的一部分地区。“尼德兰”一词是“低洼之地”的意思,这里面临北海,又是莱茵河的入海口,沟通英国和欧洲内陆的贸易交通,工商业——特别是呢绒业和航海业十分发达,资本主义迅速成长。十六世纪初,这里有一百四十座大小城市,长期以来,这里是西班牙三国的一部分,封建势力与宗教统治作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对立面。 尼德兰美术不象意大利(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绘画、雕塑、建筑空前发展摆脱了几千年的束缚,给人以奔腾壮阔的艺术发展)那样直接利用希腊、罗马的古典遗产,这里是哥特式艺术传统比较久远的地区,宗教对于艺术的统治十分严厉,摆脱中世纪的精神枷锁和哥特式艺术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的努力。但在此期间,尼德兰还是涌现了一批有才华的艺术家,下面我们会谈到一些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杨·凡·爱克(1390—1441)尼德兰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与他的哥哥胡伯特·凡·爱克一道并称为油画之父。凡·爱克兄弟找到了一种简便的用油融化颜料的方法,创作了纯粹的油画。美术史家虽不能断定凡·爱克兄弟是油画的发明家,但至少他们是在前任试验的基础上找到了一种理想的以油脂为主的绘画配方。杨·凡·爱克被称作油画的鼻祖,是第一个在布上画油画的人。杨·凡·爱克结束了尼德兰艺术那种平面、僵硬,缺乏空间感和明暗感的绘画风格,开始在明暗、透视和油画技巧上进行大胆的探索改进,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他在肖像画、风俗画以及风景画方面都有较大的贡献,为尼德兰绘画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杨·凡·爱克的代表作《阿尔诺芬尼夫妇像》(画板油画,1413年作,伦敦美术馆藏)是一幅男女组合的肖像画。在十五世纪前半叶,这几乎是绝无仅有的,就当是来说这样的作品完全是革命性的。这幅画以法兰德富尔商的家作为场景阿尔诺芬尼夫妇合手站立着。屋内没有刻意的装饰。但我们可以从悬挂的吊灯,衣着的华贵,两人牵手之间的被褥等等,可以看出主人的财力和趣味,以及室内每一件家具的精妙绝伦。窗口入射的阳光、受阳光照射的铜吊灯,正中央的凸镜,男主人身上无袖披风的裘皮边等,具有惊人的真实感。此外,由于透视的原因我们只能看见后半部分,而杨·凡·爱克巧妙地利用了画面中央的凸面镜的圆度,使的我们得以看见屋子的前半部分,甚至可以看见阿尔诺芬尼夫妇的背影,以及在其背影之间有正开着的门,两位客人正走进屋来,这些细节杨·凡·爱克都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胡伯特·凡·爱克(杨·凡·爱克的哥哥)的代表作《羔羊的礼赞》在当时也是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但是画中人物比例很不协调,可以说是当时社会的政治背景,人物未按照远近比例描绘,反倒是按照人物的地位来决定比例。 罗伯特·康宾是尼德兰画派的主要奠基人。康宾长期在图尔奈工作,他的代表作有《受胎告知》《基督诞生图》《耶稣诞生》等,虽然是宗教法,但是通过某些细节方面的描绘是画面上流露出市民的生活情趣。康宾在《受胎告知》中对窗

《西方音乐史》结课论文

课程名称:《西方音乐史》 结课论文 论文名称: 印象派的音乐之旅——德彪西作品风格赏析 学生姓名(学号): 任课教师: 刘娜 提交日期: 2014年6月10日 2015年3月

印象派的音乐之旅——德彪西作品风格赏析 不同于人们耳熟能详的古典主义乐派和浪漫主义乐派,很多人都不了解印象派音乐,也许是因为它乍听起来并不像人们一贯认为的那样悦耳,又也许是因为它的表达方式太过难以捉摸,它经历了一个不被理解和令人叹服的曲折过程。德彪西正是这一伟大乐派的创始者,他创造的印象派音乐具有着划时代的革命意义,他的音乐颠覆了人们的听觉,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听赏境界,而德彪西也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开创人物。下面我就将自己的理解与阅读的资料融会起来谈谈我眼中的德彪西作品风格。 一、德彪西音乐风格的形成 德彪西的音乐天赋是有目共睹的,“7岁时,显示出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深得钢琴家弗勒维尔夫人喜爱。弗勒维尔夫人免费教他学习钢琴,直到德彪西11岁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后,还为他负担了大部分学费。”但他在音乐学院上学时,虽然十分优秀,自己却深不满足。他觉得音乐学院的教学过分保守拘古,与他内心的创新要求相去甚远。他的内心始终向往着摆脱传统守旧思想的束缚,于是在音乐上经常做出一些特立独行的行为,比如常常在钢琴上连续弹奏一串串的增和弦、九和弦、十一和弦以及全音音阶等等,想以此寻求一种全新的听赏效果,也因此无法得到他人的理解,虽然坚持理想的过程是艰辛的,他也从未选择放弃。后来他有机会接触到了一些格调新颖的俄罗斯作品以及与西方音乐完全不同的东方音乐,从中受到十分深刻的启发,还结识了很多印象派的诗人和画家,他们之间热烈的讨论成为他思想迸发的源泉。逐渐的,在印象主义思潮的推动下,德彪西开辟了一个新的音乐艺术流派,他的作品中更强调音响在一瞬间给人的听觉印象,强调各个音响之间的相互对比和不断变化,并且在相当程度上模糊了在传统音乐中占突出地位的旋律轮廓线和明确的音响连接逻辑。我阅读的书中是这样形容印象派音乐的,“印象派音乐喜欢反映微妙和难于捉摸的东西,而不喜欢堂皇、不朽的雄伟气派;喜欢暗示和隐喻,而不喜欢过分夸张、直率和毫无保留。所以,模糊的轮廓,朦胧的色彩,不易分辨的色调变化,都是印象派音乐的明显标志;它所塑造的种种幻象、印象和气氛,都同莫奈的模糊印象、塞尚的奇异梦境、雷诺阿的美妙温柔、修拉的眩目精巧相对应。”而显然这样的描述方式本身就充斥着一种玄幻其妙的色彩,似乎还是那么难以捉摸,更需要将这样抽象的概括具体看待。为了能让德彪西的作品风格更加明朗化,我将选取他的几个代表作加以赏析。 二、代表作品赏析

艺术、设计与美学重要参考文献

艺术、设计与美学 重要参考文献 [德]阿多诺:《美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 [德]..阿多诺:《克尔凯郭尔:审美对象的建构》,人民出版社,。 [英]奥斯本:《鉴赏的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 [法]安娜·埃诺:《符号学简史》,百花文艺出版社,。 [法]乔治–埃利亚、萨尔法蒂:《话语分析基础知识》,天津人民出版社,。 [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法]罗兰·巴特:《》,上海人民出版社,。 [法]罗兰·巴特:《文之悦》,上海人民出版社,。 [美]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商务印书馆,。 [德]瓦尔特·比梅尔:《当代艺术的哲学分析》,商务印书馆,。 [德]汉斯·贝尔廷等:《艺术史终结了吗?》,湖南美术出版社,。 [美]··布洛克:《现代艺术哲学》,四川人民出版社,。 [德]恩斯特·贝勒尔:《尼采、海德格尔与德里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美]特里·巴雷特:《影像艺术批评》,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英]马尔科姆·巴纳德:《艺术、设计与视觉文化》,江苏美术出版社,。 [英]马尔科姆·巴纳德:《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商务印书馆,。 [加]朗·伯内特:《视觉文化——图像、媒介与想象力》,山东文艺出版社,。[美]史蒂文·布拉萨:《景观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美] 杜威:《艺术即经验》,商务印书馆,。 [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法]米·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上、下),文化艺术出版社,。 [法]雅克·德里达:《书写与差异》,三联书店,。 [法]雅克·德里达:《声音与现象》,商务印书馆,。 [法]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 [法]雅克·德里达:《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德里达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美]阿瑟·丹托:《艺术的终结》,江苏人民出版社,。

西方绘画史论文

“一个老天看上的人” 对于威尼斯画派的巨匠维切里奥·提香,被誉为世界美术教育奠基人乔尔乔·瓦萨利曾说过:“他是一个老天看上的人。”的确他拥有着世人渴求的一切荣誉、地位、权利还有长寿。有人说他是对金钱和地位“贪得无厌”的色彩大师,也有人说他像法国的伏尔泰一样,对权势躬身下拜,在皇室贵族的微笑中享受恩赐;也像伏尔泰一样对宗教和道德不屑一顾,在享乐主义的思想下尽享风流。但这一切对提香来说是那么自然,那么理所当然,以至无论在当时还是在今天人们始终对他的尊崇多于对他的嫉妒和批判,更无法改变他文艺复兴兴盛期最杰出的“色彩大师”的光荣称号。 威尼斯出现象提香这样在色彩上如此热情饱满的绘画大师,是有一定的社会基础的。文艺复兴发展到16世纪,人性的解放和追求现世幸福的享乐主义思想已根深蒂固。威尼斯经济发达,人们在经济优异的条件下,对自由与入世哲学的兴趣日趋强烈。被称为“油画之父”的提香更放纵了这种思想在绘画上的表现,借希腊神话题材以表现人生的欢乐与享受,正符合一部分人在长期神学思想禁锢下产生的逆反心理。他在绘画时从不设计草稿,而是凭借感性和饱满的色彩来表现生命和肉感的官能效果,这种官能效果和享乐主义的追求,不仅在当时得到了社会现实的认可和王公贵族们的欣赏,而且也使上帝对提香特别垂青,给予他普通人连想都不敢想的社会地位。 1516年,年轻的提香首次获得了施展才能的机会,绘制了一幅威尼斯有史以来最大的木板祭坛图《圣母升天》,在这幅画中,提香汲取了佛罗伦萨巴托洛米欧的对位法原则、米开朗基罗人体造型及画面强烈的戏剧性,开始表现出脱离贝利尼和乔尔乔涅代表的威尼斯旧传统,创作自己的风格体系。 提香为了让人们一进入教堂,视线就被祭坛上巨大的场景所吸引,所以将画幅设计得很大,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是升天的圣母被众多的天使们簇拥,在一片金色的光线中徐徐上升,下部分比真人尺寸还要大的众人们,用夸张的肢体语言、惊讶的表情把观者的视线引向圣母,与他们一道亲眼验证天父迎接圣母的神迹出现。这种效果的确具有说明力:庞大、色彩绚丽、动作张扬,在距祭坛很远的地方就能感受到画面的冲击力,是初次看到这幅画的教堂修教士们都感到惊慌失措。 这幅作品不仅为提香威尼斯首席画家的地位,更重要的是使他成为了文艺复兴画家中最伟大的一位。他没有达·芬奇的科学兴趣,或是米开朗基罗对宗教与诗的热忱。他也不像拉斐尔那样既是画家、建筑师又是一位古迹管理者。然而,提香的意义在于他是真正的现代绘画的创始者,因为他是首度挖掘出油画特质的全部可能性,并认为绘画中色彩高于其他造型手段,他让画面笔触具有了活力,为粗糙的画布带来了生机;他发展了乔尔乔涅对油画材料的关注,调节出浓郁厚重深沉的暗色调。 之后的提香主要以世俗委托为中心,完成了许多重要作品,并使肖像画发展为最具绘画性的个性作品。在《教皇保罗三世》肖像画中,提香采用了四分之三肖像画与侧面姿势,这是拉斐尔首次在肖像画使用的样式。他把进入画面的所有物件都引入色彩构图范围内。相同色调脸部肤色的亮度最强,依靠色调的渐变与多变的笔触,处理不同的质感:绒面袍、白布衣、青筋的手、椅、胡须。而保罗三世的个性与权威又通过他瘦长的手指与精明瘦削的脸孔、投向观众的锐利目光传达出来。同样,他把景色与神话融入威尼斯传统中,带动了诗画的发展。 在经典之作《神圣与世俗的爱》中,象征圣、俗两种爱情的女性分别坐在水池两边,但她们二者到底谁圣谁俗?从画面上看,两位女性一个身着盛装,一个赤身裸体,按照古典艺术的标准,裸体代表的是至高无上的纯洁、神圣,因此右边的那位裸体女性代表着神圣的爱,而着装妇女代表世俗的爱。神圣之爱的形象似乎更为优秀,这是因为她斜身高坐于水池边上,

设计学基础知识

01.设计学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色彩)的综合性专门科学。 02.设计学分三个分支:(设计史)、(设计理论)、(设计批评)。 03.设计史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 04.(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分离出来而形成一门新学科。 05.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设计史家两位代表人物是(佩夫斯纳)和(吉迪恩)。 06.设计史研究的先行者(佩夫斯纳),代表著作是《现代运动的先锋》。 07.设计史家吉迪恩名著《机械化的决定作用》对设计者的研究应当引入更为广阔的文化研究方法。 08.在西方,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是荷加斯的《美的分析》,主要是对线条美丽的特征及其组合作出了精辟的分析。 09.19世纪教育理论研究最为重要的人物是(琼斯)和(德雷瑟)。琼斯给装饰设计理论界作出最重要的贡献是他的经典著作《装饰的基本原理》。 10.设计批评的四个标准是:(形式的完美性)、(功能的适用性)、(传统的继承性)、(艺术性的意义)。 11.(沃尔夫林)在美术史研究上提出了“无名的风格史”从而开了形式主义的先河。 12.旧、新石器时代是以石器的制作方法来区分,(打制)石器为旧石器时代,(磨制)石器为新石器时代。 13.陶器的分布和种类主要是,黄河中下游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为中心的(彩陶),黄河下游龙山文化为中心的(黑陶),以及长江以南东南广大地区的(几何印纹陶)。 14.我们祖先最早的居住方式只要有两种,一是(利用天然岩洞);一是(构巢而居)。 15.整个奴隶制时代,也是(青铜器)的设计制造最繁盛的时代,故又称(青铜)时代。 16.青铜器的制作方法最早是(浑铸)法,以后是(分铸)法,最好是(蜡模)法。 17.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铸鼎是商代的(司母戊方鼎)。 18.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卷大石桥是隋唐工匠(李春)设计修建的赵州桥。 19.我国现存最早的两座木构架建筑是(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大殿。 20.我国现存最大的古建筑群是(北京故宫)。 21.中国古典设计在外观建设上由(屋顶)和(屋身)、(台基)组成。(屋顶)的特征最明显,主要有硬山、(悬山)、(庑殿)、(歇山)、(攒尖)、(卷棚)和单坡等多种类型。屋身部分是建筑的主体,正面一般很少做墙壁,多数为(花格木门窗)。 22.中国古典建筑在结构史上,以(木构架)为主要构成方式,常用的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 23.中国古典建筑在装饰上,装饰主要集中在梁坊、(斗拱)和(檩椽)部分。综合运用了各种美术工艺及雕刻、绘画、书法等艺术加工手法。 24.唐宋时期斗拱主要作为(结构)构件,到清明时期演变为以(装饰)构件为主。 25.中国古典园林的装饰设计意境体现了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 26.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特点是(注重自然美)、(十分强调曲折多变)和(崇尚

西方艺术史论文

马萨乔的《三位一体》 在文艺复兴绘画发展历程中有一位影响重大的关键人物。在他的创作中,彻底摆脱了晚期哥特式绘画的优雅风格和装饰意味,把塑造真实形象和真实空间摆在了首位,他便是马萨乔。他生活在15世纪的佛罗伦萨,继承和发展了乔托的艺术传统,他以科学的探究精神,最典型地运用布鲁内莱斯基的透视法,创造性地将解剖学、透视法的技巧运用到绘画中。马萨乔原名托马索·迪乔瓦尼·迪西莫内·圭迪,马萨乔是其绰号,有“傻瓜”之意。他出身清贫,艺术师承不明,但在21岁时已获准加入画师行会。1961年发现了他在圣焦韦纳莱教堂作的祭坛画《圣母子与诸圣徒》,对了解他早期创作极有帮助。 马萨乔在绘画中运用透视法,让绘画取得了雕塑一样的立体效果,使得绘画更加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他的传世名作《三位一体》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纵观整幅作品,给人的感觉非常舒服与和谐。从整体把握,画面内容也非常对称,色彩比较贴近自然,没有太浓烈的修饰与过分的雕琢,而是恰到好处地运用简单的色调把人物放到一个立体的三维空间中,这完全符合他“模仿自然”、“追随自然”风格,画中建筑的背景线条分明,轮廓清晰。前景石棺上放着一具骷髅,其下的铭文是:“我曾是你们现在的模样,我就是你们将来的模样。”在文艺复兴绘画中,将订画人或赞助者画入画中,是一种惯例。马萨乔的《三位一体》由佛罗伦萨城一位名门出资,画中身着红色衣袍者即是赞助者,他的衣袍表明他是佛罗伦萨共和国最高级别的官员。从画中可见,他与夫人跪在小教堂入口处,教堂内,圣母和圣约翰站在十字架两侧,十字架后面站着圣父上帝,依托着十字架,而钉在十字架上的是受难圣子耶稣,他是我们视线的中心。耶稣的双臂张开,刚好位于整幅画的中央,因为双腿微曲,加上健硕的腹肌显得不僵硬不死板,圣母和圣约翰两个人物的安排,运用透视短缩法,使他们看上去站在圆柱的后面。圣母的目光向下注视,附以手势,将观者的注意力引向十字架上的基督。 画家充分地利用了透视学创造真实的物景,人物比例关系也把握得非常恰当,十字架后面的圣父上帝与下面的赞助者夫妇构成了一个大三角,同时与圣母和圣约翰也构成了一个三角,同理,十字架上的耶稣也一样,在这样的三角形构架中,画面显得和谐舒适,我想这也与画名《三位一体》有直接联系。马萨乔根据定点透视,将整个画面安排在统一的空间之内,人物不再像以往只位于同一平面内,而是更加具有立体效果,虽然他们在同一幅画中,他却利用光线,使人物和环境产生距离,给人有层次感,前后远近安排得十分巧妙。人物下方的门槛更是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仿佛将观者引入画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又将画中本身的人物分为里外两部分,这样鲜明的层次和立体效果不得不让人佩服。 再从文艺复兴的角度谈谈这幅画,这幅画打破了传统的绘画风格和装饰意味,人物描绘朴实雄浑,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和人文主义精神相统一,这一时期的绘画以人为中心,人物主次也十分鲜明,受宗教影响颇深。这一时期的画家们高举人文主义旗帜,与教会的神权文化斗争,虽以宗教为题材,却较多地表现人物,尤其注重人物的立体感、生动感,追求自然真实。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作品都是基于客观现实世界的,再加以创作修饰,能再现真实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境界,我们需要把这种精神融入到现代社会中去,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的和谐与完美。

中国美术简史结课论文

中国美术简史作业 201413031420 李岩

第一编大事记 第一章:史前美术 一·旧石器的造型与发展 1·【旧石器时代初期】 在四川巫山龙骨坡巫山人遗址,河北阳原小长梁与云南元谋人遗址,山西芮城西侯度遗址发现的石器,多系形状不规则的刮削器,砍砸器及尖状器,很少有第二步加工,呈现出石器的原始形状及初步的类型分化。 2·【旧石器时代中期】 在距今约10万年的许家窑人遗址里发现的大约一千五百个石球,其光滑规则的造型体现出相当的造型能力。这显示出一种与泛灵论联系在一起的工具崇拜心理,但也体现出对造型的讲究脱离了实用目的。 3·【旧石器时代晚期】 晚期智人的石器制作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这个时期的石器类型丰富,形状更加对称,加工益发精致。宁夏灵武水洞沟出土的尖状器以造型周正对称而著称。 二·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装饰品和刻画艺术品 1·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装饰品,是距今约28940年前峙峪人制作的一件石墨装饰品。灵武水洞沟遗址发现以鸵鸟蛋壳磨成的穿孔串珠,河南安阳小南海遗址发现一颗钻孔石珠。在这些装饰品上,呈现出成熟的钻孔技术。 2·周口店山顶洞遗址曾发现一枚精致的骨针,证明当时任以缝纫兽皮作为御寒保暖的服饰。 3·1987年在河北兴隆发现的意见尺鹿角枝残段,是现知比较可靠的最早的原始刻画艺术品,应该以狩猎的巫术仪式有关。 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序列 1·【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华北地区的河北徐水南庄遗址,华南地区的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湖南道县玉蟾岩,广西桂林甑皮岩下层等遗址均出土粗陶片;徐水南庄头出土石磨盘和石磨棒等碾轧加工粮食的工具,还伴出家禽骨骼;道县玉蟾岩发现最早的水稻谷壳。2·【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 农业于本期已发展成为主要的经济部门,黄河流域及北方主要种植粟类作物。陶雕,石雕,玉器开始出现。内蒙古林西白音长汗的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石刻女神像。 3·【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a·本期农业与手工业出现分工,生产规模扩大。彩陶艺术十分流行,琢玉已成 为独立的部门。本期前段,流行向心式的聚落布局及氏族公共墓地,血缘纽带还

西方美术史复习题

西方美术史复习题 一、基础知识: 1.《掷铁饼》的作者是希腊雕刻家米隆。 2.巴黎圣母院是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 3.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两位画家是丢勒和霍尔拜因。 4.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最著名的两位画家是乔尔乔内和提香。 5.《阿尔卡迪牧人》的作者是法国画家普桑。 6.法国“罗可可”画家华多的一生的转折点以其作品《舟发西苔岛》为标志。 7.法国画家米勒以其质朴平凡的笔调深刻地表现了田间劳动者的生活面貌,最有代表性的 有《播种者》、《拾穗者》和《晚钟》等。 8.法国立体主业美术的创立者是毕加索,其油画作品《亚威农少女》,被认为是传统美术 与现代美术的分水岭。 9.在西班牙油画史上,唯一的两幅裸体肖像画是:一是委拉斯贵支《镜前的维纳斯》,二 是戈雅的《裸体的玛哈像》。 10.法国巴比松画派的主将是卢梭,而另一位画家杜比尼,则被誉为“画水的贝多芬”。 11.“印象主义”一词由莫奈所作的《日出·印象》一画的标题而来。该画派中善于描绘舞 女题材的是德加,而注重表现农民和农村景色的画家是毕沙罗。 12.原始社会最著名的女性浮雕,是在法国的拉斯科洞穴学发现的《举牛角杯的裸体女人》。 13.古埃及的吉萨三大金字塔旁有一座狮身人面像,高20米,长73米,一般认为是根据哈 夫拉法老的面貌来雕刻的。 14.巴黎圣母院建于12世纪后半叶,他所代表的建筑样式在美术史上称“哥特式”。 15.今天耸立在意大利的比萨教堂,是属于罗马式建筑的典范。 16.《劫夺吕西普的女儿们》是鲁本斯的代表作之一。 17.康斯太勃尔的作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成名作是《干草车》。 18.新古典主义有两位大师,前一位是大卫,后一位是安格尔。 19.《格尔尼卡》是比加索创作中最杰出、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整幅画描绘了五个成人,一 个婴儿,一头牛在德军轰炸下惨死德可怕情景。 20.超现实主义社团是从达达社团内部分化出来的。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恩斯特、马格利特和 达利等。 21.十九世纪英国“拉斐尔前派”的三位代表画家是亨特、米莱斯和罗塞蒂等。 22.欧洲第一个喜欢画农民生活的画家是尼德兰的勃鲁盖尔。 23.十七世纪荷兰绘画创造的一种新的肖像画形式是团体肖像画, 24.其代表画家是哈尔斯和伦勃朗。 25.漫画《高康大》的作者是法国画家杜米埃。 26.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大卫的作品《马拉之死》,表达作者对遇刺战友的崇敬。 27.继承和发展了乔托的艺术传统的是意大利画家马萨乔。 28.十九世纪英国的两位杰出的风景画家是透纳和康斯太勃尔 29.古希腊建筑以神庙为主,其典型形式是围柱式。 30.希腊瓶画的三种绘画样式是黑绘式、红绘式和彩绘式。 31.希腊雅典卫城建筑群中,主要建筑是帕特农,而伊克瑞翁神庙则以有一组女像柱而著称。 32.拜占庭式教堂的典型代表是圣菲索亚教堂。 33.哥特式教堂的突出标志是玻璃窗画。 34.古罗马时期的绘画主要包括镶嵌画和壁画。 35.《秋千》的作者是罗可可画家弗拉戈纳。

中外美术史对比史论文

中外美术发展对比 史论文长安大学建筑学院2014—2015(学年) 指导老师:孔凡静

浅谈欧洲文艺复兴美术 摘要:欧洲的文艺复习时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由意大利开始,以后席卷全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就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继承、借鉴和利用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文化,在意识形态邻域里对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发动的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对于破除近千年的封建思想意识和宗教神学观念对人们的束缚,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欧洲的科学、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这是“人类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 关键词:意大利、尼德兰、德国、达·芬奇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 (一)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佛罗伦萨三位大师的出现标志着早期文艺复兴的来临。这三位大师是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画家马萨乔和雕塑家多纳太罗。布鲁内莱斯基设计过一批代表文艺复兴成就的建筑,其中就有佛罗伦萨大教堂是其最早的作品。而继承和发展了乔托的艺术传统的马萨乔,他以科学的探究精神,将解剖学、透视学的知识运用于绘画中。经常提到的他的名作《失乐园》和《纳税钱》,画面朴实无华,人物坚定沉着,显示了文艺复兴美术的基本特色: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与人文精神内容的统一。 在哥特时期,雕塑通过自由的肢体动作和新发展的心理表达,已找到一种新的贴近生活的写实主义手法。但是,当时的雕塑仍服务于阐明超验的关系,而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则着从人的尘世美与真的方面来表现人。他们受古代榜样的鼓舞,创作了富有立体感和尘世 坚定信念的雕塑。哥特式人物形象说明了人渴望天国的完 美,而文艺复兴则展示了在做人的完美之中的天国形象。 因此,多纳太罗让他塑造的像真人一样大小的青铜雕像《大 卫》(图1)像赤身裸体,而过去只有亚当和夏娃,以及被 钉在十字架的人和被拷打致死的圣塞巴斯蒂昂才能如此。 大卫也不再是旧约故事中的英雄,而是一个英俊的小伙子, 仅戴着一顶佛罗伦萨小帽,以漫不经心的优雅姿态望着敌 人的头颅。这里是新型的人的形象,他十分自信,不受习 俗束缚,喜欢摆出优越者的姿态。它标志着希腊、罗马的 人体美术传统又得到了恢复。 图1 (二)意大利盛期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正是在极其动乱的阶段了,盛期文艺复兴艺术形成了。这是一种明朗而又有高尚观念的,伟大而又有克制力的艺术。在文艺复兴盛期,以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为代表的一批美术家,进一步完善了15世纪意大利人的探索,使理性与情感、现实与理想在美术品中获得了完美的统一,使形与空间的关系获得了高度和谐,从而为再现性的美术确立了一种经典样式,给后世提供了效法的最佳范例,在以后西方美术的发展历程中,无时不感到它的强大影响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