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规范化诊疗及临床路径(徐勇,刘莎,王斌红 主编)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精神分裂症规范化治疗课件下半部分演示文稿

精神分裂症规范化治疗课件下半部分演示文稿
– 下丘脑-漏斗和垂体中后部,与神经内分泌功能关系密 切,是典型药物产生泌乳素水平性症状
幻觉
妄想 思维瓦解


阴性症状
情感迟钝 言语减少
意志减退 快感缺失
阳性症状与皮质下多巴胺功能增强有关
阴性症状与前额叶多巴胺功能降低有关
第6页,共36页。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药理
• 主要作用于脑内D2受体,为D2受体阻断剂 • 其他药理作用包括对1、2肾上腺素能受体、
四、药物作用为半抗原,可引发多种特异质型不良反应,包括 过敏反应、血象变化,甚至猝死等。
五、超量中毒容易致死
第14页,共36页。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缺陷
六、疗效局限性
约30%患者的阳性症状未能得到控制; 阴性症状、情感症状、认知损害疗效不肯定。
七、上述不良反应带来的局限性
继发阴性、抑郁症状和认知功能损害; 过度镇静影响认知和社会功能; 八、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精神分裂症规范化治疗课件下 半部分演示文稿
第1页,共36页。
(优选)精神分裂症规范化治 疗课件下半部分
第2页,共36页。
治疗策略5-难治患者
治疗策略:
①重点审查治疗依从性,消除影响因素 ②重新审查诊断,进一步了解患者既往用药史,着 重考虑用药个体化,必要时监测药物血浆浓度 ③重新制定治疗方案,更换合适的药物,足量足疗 程治疗。疗程一般不少于2~5年
明显的镇静作用。适用于阳性症状为主的患者。注射或口服控制 兴奋、激越疗效比较满意。主要的不良反应有过度镇静,中枢和 外周的抗胆碱能样作用,明显的心血管反应和致痉挛作用等
奋乃静
高效价D2受体拮抗剂,临床有效剂量为20~60mg/d,锥体外系 不良反应多见,对躯体器官系统影响较小。小剂量具有抗 焦虑作用

精神分裂症临床路径

精神分裂症临床路径

精神分裂症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精神分裂症(CCMD-3:20 [F20])(二)诊断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

1.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单纯型分裂症另规定:(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2)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或思维内容贫乏;(3)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5)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他荒谬的妄想;(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9)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

2.严重标准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3.病程标准(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

(2)若同时符合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症状标准,当情感症状减轻到不能满足情感性精神障碍症状标准时,分裂症状需继续满足分裂症的症状标准至少2周以上,方可诊断为分裂症。

4.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尚未缓解的分裂症病人,若又罹患本项中前述两类疾病,应并列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精神病学第5版》(沈渔邨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精神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年)1.进行系统的病史采集、精神检查、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2.抗精神病药物治疗(1)根据患者年龄、性别、起病形式、临床症状的特征、既往用药史(品种、疗效、不良反应等)、以及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结合备选的抗精神药物的受体药理学、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遵循个体化原则,选择适合于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物。

精神疾病案例诊疗思路(第3版)

精神疾病案例诊疗思路(第3版)

因为书评里有人说心理咨询师可以看看而读了一下,通过案例多了解一些精神疾病的类型,对于心理咨询师 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一开始接访的判断和排除阶段,没有一定系统详尽的精神学科的医学知识,很容易误判。
嗯…真的很推荐这本书,应该是写给医学生的教材,每个章节有病历摘要、提问、诊疗和解题思路,还有比 较复杂的拓展思维病例,能系统全面的认识很多第3版)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第版
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
晤谈
思维
病史
法律
精神疾 病
病例
案例
精神障碍
因素
思路
所致
循证
障碍
临床
精神
病史
内容摘要
第一部分:介绍精神疾病的诊断学基础--晤谈技术、病史采集、精神状况检查以及精神疾病的诊断思维。第 二部分:典型案例篇:结合临床典型案例病例,每个病例将根据就诊时的病历摘要对话考试的要求逐步提供病情 或临床相关信息,予以分析诊疗思路。新增第三部分:疑难病例篇,典型案例篇同时编写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 对疾病的整体识别。
不是每一种疾病都适合心理治疗,患者的定向能力和识别能力损害越重,心理治疗获益的可能性就越小,比 如精神分裂症的急性期、比如伴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状态;而与社会心理因素相关的障碍,从心理治疗中获益的 可能性就较大,比如应激相关障碍、比如神经症、比如大多数疾病的康复期。
目录分析
第一节接触患者 第二节晤谈的程序
如果一个人开口“当然”“肯定”,闭口“绝对”“一定”,除非他对事情了如指掌,否则就是一个主观、 武断的人。相反,如果他总是连串的“也许”“可能”“大概”“或者”等,则不但表明他心中无数,也显示了 他谨小慎微。

精神分裂症等五个病种临床路径及表单(202版)

精神分裂症等五个病种临床路径及表单(202版)

实用文档精神分裂症、持久的妄想性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临床路径(2012年版)一、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性障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精神分裂症(ICD-10: F20)、持久的妄想性障碍(ICD-10: F22)、分裂情感性障碍(ICD-10: F25)(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起病突然或缓渐,以阳性症状或/和阴性症状为主要症状群,或者同时存在情感症状。

2•病程至少1个月。

3. 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4. 无器质性疾病的证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

1. 进行系统的病史、治疗史采集及精神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2•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标准文案3. 对伴有兴奋、冲动、自伤、伤人、外逃、自杀观念和行为木僵、拒食等症状的患者,为迅速控制病情,可单独采用或合并以下治疗方法:改良的快速神经阻滞剂化疗法(氟哌啶醇短期肌内注射疗法),联合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肌肉注射或口服氯硝西泮、地西泮、劳拉西泮、阿普唑仑等药物);电抽搐治疗(ECT )。

4. 必要时联合使用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w 5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精神分裂症(ICD-10: F20)、持久的妄想性障碍(ICD-10: F22)、分裂情感性障碍(ICD-10: F25)疾病编码。

2. 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 必需的检查项目:(1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片、心电图、脑电图;(4)心理测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

精神分裂症全病程治疗的意义ppt课件

精神分裂症全病程治疗的意义ppt课件
100
81.9%
80
74.7%
63.1%
60
53.7%
累积复发率(%)
40
16.2% 20
0
1
2
3
1
2
3
2021/3/5
4
5
4
5
(年)
9 D. Robinson et al. 1999
停药意味着复发
100%
53名稳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在医生监
护下停止用抗精神病药,观察时间80周
80%
未复发病人的百分比
60%
40%
20%
未复发者
N=53
0
0
12
24
36
48
60
72
84 停药后的周数
结果显示;稳定病人中断治疗后, 78%在一年内复发, 96%在两年内复发
2021/3/5
10
Gitlin M, et al. 2001
复发的危害
➢导致神经退行性变和大脑的永久性损伤
➢增加治疗的难度, 预示着最终预后的不良
2021/3/5
Adapted from Kandel et al., eds. Principles of Neural Science. Norwalk, CT: Appleton & Lange; 1991:854.
中脑边缘体通路 过度活性: 阳性症状
15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群
阳性症状
情绪症状
阴性症状
急性2021期/3/5治疗至少6-8周,快速控制症状疗效, 降低复发
➢急性期治疗后的6个月内是复发的高峰期, 巩固治疗应尽量 跨过这一阶段
➢美国精神病学会(APA, 2003年) 推荐: ✓巩固期的剂量应保持急性期的治疗剂量 ✓巩固时间6个月 ✓过早的减药或停药会导致快速复发

精神分裂症临床路径

精神分裂症临床路径

精神分裂症、持久的妄想性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精神分裂症(ICD-10:F20)、持久的妄想性障碍(ICD-10:F22)、分裂情感性障碍(ICD-10:F25)(二)诊断依据符合《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 10版》(ICD-10:世界卫生组织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关精神分裂症(F20)、持久的妄想性障碍(F22)、分裂情感性障碍(F25)的诊断标准。

(三)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为精神分裂症(ICD-10:F20)、持久的妄想性障碍(ICD-10:F22)、分裂情感性障碍(ICD-10:F25)。

2.不伴躯体疾病,或伴有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实施的其他躯体疾病。

(四)住院后的检查项目1.必需的评估项目:(1)风险评估①评估项目:攻击风险测评、自杀风险测评、擅自离院风险、假服药风险、跌倒/坠床风险、噎食窒息风险、压疮风险、躯体健康风险等风险评估。

②评估时限:A、入院后、每天至少1次进行攻击风险测评、自杀风险测评、擅自离院风险、假服药风险、跌倒/坠床风险、噎食窒息风险、压疮风险、躯体健康风险评估,持续3天。

3天后,根据病情需要进行评估。

B、如任何时候评估出现高风险项目,每天至少评估1次,直至连续3天评定为一般风险或低风险为止。

C、出院前复评1次。

(2)精神行为症状评估①评估项目: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监测、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PANSS)、精神护理观察量表(NOSIE)、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或其他主要症状量表)等。

②评估时限:A、根据患者病情结合护理级别进行精神行为症状评估:患者护理级别为一级护理或者二级护理时,并且进行药物调整期间,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每日进行评定1次,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PAN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或其他主要症状量表)各每周进行评估1次;精神护理观察量表(NOSIE)每日评估2次。

精神分裂症等五个病种临床路径及表单(2020版)

精神分裂症等五个病种临床路径及表单(2020版)

精神分裂症、持久的妄想性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临床路径(2012年版)一、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性障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精神分裂症(ICD-10:F20)、持久的妄想性障碍(ICD-10:F22)、分裂情感性障碍(ICD-10:F25)(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起病突然或缓渐,以阳性症状或/和阴性症状为主要症状群,或者同时存在情感症状。

2.病程至少1个月。

3.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4.无器质性疾病的证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

1.进行系统的病史、治疗史采集及精神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2.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3.对伴有兴奋、冲动、自伤、伤人、外逃、自杀观念和行为木僵、拒食等症状的患者,为迅速控制病情,可单独采用或合并以下治疗方法:改良的快速神经阻滞剂化疗法(氟哌啶醇短期肌内注射疗法),联合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肌肉注射或口服氯硝西泮、地西泮、劳拉西泮、阿普唑仑等药物);电抽搐治疗(ECT)。

4.必要时联合使用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精神分裂症(ICD-10:F20)、持久的妄想性障碍(ICD-10:F22)、分裂情感性障碍(ICD-10:F25)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片、心电图、脑电图;(4)心理测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精神科临床路径--课件

精神科临床路径--课件

ppt课件
24
我院精神科临床路径 方案简介
ppt课件
25
临床路径方案
临床路径方案包含下列内容:
1. 适用对象 2. 诊断依据 3. 治疗方案的选择 4. 标准住院日 5. 进入路径的标准 6. 入院后的检查项目 7. 主要的药物选择 8. 出院标准 9. 变异及原因分析 10. 参考住院费用标准
提出处理意见;也可以通过讨论、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探索解决或 修正变异的方法。对于临床路径中出现的复杂而特殊的变异,应 当组织相关的专家进行重点讨论。
ppt课件
23
临床路径评价与改进
p 实施小组每月常规统计病种评价相关指标的数据(开展例 数、费用、变异率等),并上报指导评价组。
p 指导评价组每季度对临床路径实施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 分析并提出质量改进建议。
精神科临床路径
ppt课件
1
定义
p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
- 针对某一疾病建立的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 - 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
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 - 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
量的作用
ppt课件
2
上课 啦 ! !
p 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履行以下职责: 1. 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 2. 负责提出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建议,会同药学、临床
检验、影像及财务等部门制订临床路径文本 3. 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订建议 4. 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根据临
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p 临床路径的内容应不断更新,与疾病的最新治疗标 准或指南保持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