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方言的特点

合集下载

兰州方言的重叠现象

兰州方言的重叠现象

兰州方言的重叠现象兰州方言的重叠现象摘要:兰州方言作为兰银官话的重要代表,属于汉语北方话系统,流传于兰州地方的汉语方言。

兰州方言语法系统与普通话语法系统相比,有着大同中的小异。

而兰州方言的词汇方面最大的特点便是叠字现象。

叠字是一种重要的语言手段,常常连续使用同一个词,或是重复使用同一个声音,表示某种独特的含义,或是表现一种细微形象的描写。

兰州方言使用的叠字,在普通话并不一定有,因此兰州方言里的叠字在数量上超过了普通话,且具有特点。

关键字:名词重叠形容词后缀重叠一、兰州方言名词的叠词形式兰州方言亦称兰州话,叠词表示小名词是重要的一部分。

这在普通话中是很难见到的,只有很少的带有量词名词重叠。

而在兰州方言里,名词大多可以重叠,重叠形式为“AA子”的形式,如,本本子、棍棍子、山山子、匣匣子(小盒子)、勺勺子、台台子(小台阶)等。

1、这些名词普遍都可以加入一个量词。

通常用特定的“个”修饰,这和现代汉语的语法要求不同,没有严格的对量词与名词关系的特定。

如:“一个刀刀、两个刷刷、三个铲铲、四个缸缸”等,余下可以类推。

2、名词叠词现象在兰州方言中通常可以表示小的意思,有时具有可爱、亲昵的色彩。

通常名词重叠前加一个“尕”字,也常用“小”,突出小的意义,如:尕(小)刀刀,尕(小)洞洞,尕(小)痘痘。

不加“尕”字,只要重叠这个名词,后面再加个“子”字,也有表小的意思。

譬如:桌桌子、凳凳子、门门子、窗窗子等。

此外,还有一个特殊用法:尕子子子(意为小孩)、尕小伙子,有贬义的意思,突出地位,年龄很小。

而当表示如山峰,桥梁等现实生活中不能以小称呼时,无此类用法。

3、名词重叠后具有可爱、亲昵颜色的偏向。

可爱、亲昵也常常具有表达人的主观感情色彩,比如:当“颗颗”指脸上的小暗疮、“皮皮”指脱下来的小皮屑、“疤疤”指小疮疤,“纸纸子”一般指被看成渣滓的碎纸屑,这些时人们普通不会把它们视为可爱、密切之物。

所以小称感化并不是必然同时陪伴着可爱、亲昵的色彩。

兰州方言大全解释

兰州方言大全解释

兰州方言大全解释
兰州方言是中国甘肃省兰州市及其周边地区所使用的一种方言。

作为官方语言的官话在兰州也十分普遍,但兰州方言在当地民众之间的日常交流中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

兰州方言属于官话的西北官话分支,与陕西官话和宁夏官话相似。

与其他方言相比,兰州方言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首先,兰州方言的音调系统较为简单,没有像普通话那样丰富的四声。

其次,兰州方言的发音较为悠扬,声调较高。

最后,兰州方言的词汇和语法也有一些特殊之处。

在兰州方言中,有一些特殊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例如,兰州方言中的“我”可以说成“咱”或“儿子”;“你”可以说成“老子”或“你爷爷”;“他/她”可以说成“佢”。

此外,兰州方言中还有一些特殊的口头禅和俚语,如“吃瓜群众”(指围观者)、“秧歌”(指演戏或夸张行为)等。

兰州方言在兰州市及其周边地区广泛使用,尤其是在老一辈人和农村地区。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城市化的进程,兰州方言的使用逐渐减少。

许多年轻人更倾向于使用普通话或者带有兰州方言特点的普通话。

这导致兰州方言的传承面临一定的挑战。

尽管如此,兰州方言依然是兰州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方言是一种表达地域特色和文化认同的方式,因此对于保护和传承兰州方言来说,很多人都意识到了其重要性。

有些学校和社区组织开始开设兰州方言的课程,以提高年轻人对方言的认识和兴趣。

总的来说,兰州方言是兰州地区独特的语言文化资源,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全球化的今天,保护和传承方言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措施和机会来推动兰州方言的保护和发展。

兰州方言对英语语音的影响

兰州方言对英语语音的影响

兰州方言对英语语音的影响兰州方言指的是中国兰州市及其周边地区使用的方言。

它属于官话的一个分支,与北京话、天津话等方言有一定的差异。

对于兰州方言使用者来说,他们的语音特点会对他们学习英语的发音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一,声调的影响。

兰州方言的声调系统与普通话有所不同。

兰州方言的声调较为平坦,音调变化较小。

相比之下,英语中的声调变化较为明显,尤其是在单词的重读音节上。

这对兰州方言使用者来说,可能会造成在学习英语时难以准确捕捉和模仿英语的高低音调变化。

在学习英语发音时,他们需要加强对于声调的敏感度和理解,提高对于英语声调变化的模仿能力。

第二,元音的影响。

兰州方言的元音系统与普通话也有所不同。

兰州方言中的元音变化较少,主要有a音、e音、i音等。

相比之下,英语中的元音系统较为复杂,包括了长短元音以及很多不规则的元音发音。

兰州方言使用者在学习英语时需要注意学习和区分英语中各个元音的发音。

他们需要通过大量的听力训练和口语练习,逐渐习得正确的英语元音发音。

第四,连读和语调的影响。

兰州方言中,连读现象较为常见,音节之间的边界模糊。

而英语中,连读和语调的运用对于正确表达意思非常重要。

英语中的连读可以决定一个短语的重音位置。

在学习英语时,兰州方言使用者需要注意学习和模仿英语中的连读和语调规律,以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兰州方言对于英语语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声调、元音、辅音以及连读和语调等方面。

兰州方言使用者在学习英语时需要加强对于这些特点的理解和模仿能力,通过大量的听力训练和口语练习,逐渐习得正确的英语发音。

兰州方言对英语语音的影响

兰州方言对英语语音的影响

兰州方言对英语语音的影响语音学是语言学的重要分支,研究各种语言的音韵结构、语音变异规律、声音产生、传播、接收等方面的知识。

方言也是语音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不同地域、不同社会群体所使用的语言都会有不同的方言,方言也会对语音产生不同的影响。

本文主要探讨兰州方言对英语语音的影响。

一、兰州方言简介兰州方言属于官话方言系统的西北官话方言,是甘肃省的一种方言,主要分布在兰州市及附近地区。

兰州方言音系特点明显,其元音在音量和音素方面变异多样,辅音浊音与清音分化程度低,往往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

英语中的元音较多,兰州方言对于一些元音的发音习惯可能与英语的要求不太一致,这就会导致一定的口音问题。

以下就是兰州方言对英语元音的影响。

1、英语中的/i/英语中/i/音在兰州方言中被读作[y],例如英语中的“bee”被读成为“by”。

英语中的辅音也较多,同样会受到兰州方言的影响。

英语中的/th/音在兰州方言中经常被读作/t/或/d/,例如单词“think”可以被读作“tink”或“dink”。

英语中的/r/音在兰州方言中往往不发或者发音不准确,例如单词“red”可以被念作“led”。

兰州方言的语调较为平缓,语调走势单调,习惯性的语音变化也会影响到英语的语调。

兰州方言在语言的重心上重音较重,并且语音节奏比较慢,这就容易影响英语的语调,使得英语的重音和节奏变得不够清晰。

兰州方言语调较为平缓、单调,习惯性的语音变化也会影响到英语的语调。

兰州方言的语言习惯是快速讲话,语速比较快,而英语的语速则较为缓慢,如果不加以注意,就会导致英语口音不够地道。

例如,兰州方言习惯上用降调,但在英语中,如果使用降调就可能会失去意思的重点,因此需要注意区分和掌握英语语调。

总结:兰州方言对英语语音的影响比较大,会对英语口音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

因此,学好英语也需要注重英语的语音,逐渐调整语感,将兰州方言与英语的语音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更为地道自然的发音方式。

兰州方言研究概述

兰州方言研究概述

2、文学作品:许多文学作品都运用了兰州方言,以突出地方特色。例如, 贾平凹的小说《平凡的世界》就巧妙地运用了陕西方言,展现了黄土高原独特的 文化韵味。同样,兰州籍作家也常常在作品中运用兰州方言,如叶舟的诗歌和小 说。
3、影视节目:在影视节目中,运用方言可以增加节目的趣味性和真实性。 近年来,不少影视作品如《武林外传》、《疯狂的石头》等都采用了西北方言, 为作品增色不少。其中,兰州方言的使用也起到了丰富影视语言的作用。
特点
1、语音特点:兰州方言的语音特点包括入声字的发音较为短促,舌头音和 齿间音较多,且有一定的差异。同时,古全浊声母在兰州方言中基本清化,而古 次清声母则保留了部分浊音。
2、词汇特点:兰州方言的词汇丰富,其中涵盖了许多西北地区的特色词汇, 如“唂酱”(样子)、“谝传”(说话)、“麻搭”(麻烦)等。此外,兰州方 言中还保留了一些古语词汇,如“嘹扎”(好极了)、“唃气”(空气)等。
兰州方目录
02 背景 04 应用
引言
方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反映了 不同地区、不同族群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特点。兰州方言作为西北地区的重要 方言之一,具有独特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背景。研究兰州方言,有助于深入了解 西北地区的社会文化风貌,进一步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
2、跨文化交流:在与国际接轨的背景下,兰州方言也可以通过跨文化交流 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中国多元文化的魅力。例如,可以将兰州方言的故事、歌曲、 影视作品等翻译成英语或其他语言,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兰州方言的文化内涵。
3、学术研究:随着对西北地区文化的和研究越来越多,兰州方言也成为了 学术研究的重要对象。学者们可以从历史、语言学、社会学等角度研究兰州方言 的形成、发展和变化,进一步深入了解西北地区的文化底蕴。

兰州方言对英语语音的影响

兰州方言对英语语音的影响

兰州方言对英语语音的影响引言:兰州方言,又称西北官话,是兰州地区的方言,属于汉藏语系汉语科中缅语族汉语的官话的一种。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兰州方言受到了西北地区其他方言的影响,同时由于汉藏语系和汉语科中缅语族的特点,也具有一些独特的语音特点。

本文将探讨兰州方言对英语语音的影响。

一、兰州方言的声母对英语的影响兰州方言的声母相对于标准普通话和英语具有一定的特点。

1.浊化的影响兰州方言中的一些清辅音在汉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发生了浊化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兰州方言的英语发音。

兰州方言中的“f”音,往往会发音为“p”音,如“发音”(pà yīn)、“发动机”(pà dòng jī)。

当兰州方言母语者学习英语时,很容易将英语中的“f”音发音为“p”音,造成语音错误。

2.清辅音相对稀少相比于标准普通话和英语,兰州方言中的一些清辅音相对稀少。

英语中的“s”音和“sh”音,在兰州方言中较为罕见。

兰州方言的母语者在学习英语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发音上的困难。

1.韵尾爆破的现象兰州方言中的许多韵母末尾常常会发生爆破的现象,这在某种程度上与英语中的一些短元音相似。

当兰州方言的母语者学习英语时,很容易将英语中的短元音发音为韵尾爆破的形式,造成语音错误。

2.韵尾辅音的省略兰州方言中的一些韵尾辅音经常被省略,这与英语中辅音相连的韵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英语中的“-er”音,在兰州方言中可能会被省略,例如将“teacher”(老师)发音为“tea”的形式。

这种差异可能对兰州方言的母语者学习英语时的发音产生一定的影响。

1.四声合为三声相比于标准普通话的四声系统,兰州方言中的四声往往会合为三声。

这种差异可能会对兰州方言的母语者学习英语时的语调产生一定的影响,使他们很难准确地模仿英语中的语音轮廓。

2.声调的缺失兰州方言中的一些声调,如降调和升调,在英语中是非常重要的。

兰州方言的母语者可能会在学习英语时忽略这些音调,导致语音的不自然。

浅议兰州话里的特有动词和形容词

浅议兰州话里的特有动词和形容词

兰州话里的‎动词和形容‎词及其用法‎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而形形色色‎的方言也是‎我国语言使‎用中的一大‎特色。

兰州话隶属‎北方方言中‎的西北官话‎,通行于甘肃‎省的兰州市‎,临夏州东部‎以及白银南‎部等地区。

本文列举了‎兰州话里一‎些特殊的动‎词和形容词‎,并从语义和‎用法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与普‎通话相比显‎示出的明显‎特点。

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语义分析(一)动词1.单音节形式‎动词谝(pian上‎声):胡说、吹牛的意思‎。

例如:你在不捞(要)胡谝捞(了)。

——普通话是说‎你再不要胡‎说了。

兰州话中有‎从“谝”字衍生出来‎的词,如:“谝传”、“谝闲传”,意思都是胡‎说,再如“谝客”,意思是胡说‎、吹牛的人。

“谝”字在《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出现过,释义为“花言巧语、欺骗、夸耀。

”[1]而从例子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谝”字构词多为‎偏义,“谝”为中心词。

这在兰州话‎用法中经常‎出现。

赞(zan上声‎):胡说、吹牛的意思‎。

例如:那(他)是个赞帮子‎滴(的)曼(嘛)。

——普通话是说‎他是一个最‎能胡吹牛的‎人。

与“谝”类似,从“赞”字新构词,如“赞客”,意思是吹牛‎、口若悬河的‎人。

牟(mu阳平):想,揣摩的意思‎。

在具体语境‎中可以理解‎为以为。

例如:我牟着那(他)就回来捞(了)曼(嘛)。

——普通话是说‎我以为他就‎回来了。

另外,“牟”在兰州话中‎经常放置于‎句首,相当于普通‎话的“那、那么”,例如:牟你来(呢)?——普通话是说‎那你呢?辨(pian去‎声):其实就是辨‎,想明白、弄懂、弄清楚的意‎思。

例如:你这会子辨‎过老(了)没有?——普通话是说‎你这会明白‎了没有?这个“辨”字的实际意‎义按照《王力古汉语‎字典》所述,应该就是“辨”,有“辨别、辨明”的意思,但在兰州话‎的读音不是‎本音。

做(zu去声):干的意思。

老兰州话中‎保留了“做”的本义,在实际运用‎中这个词呈‎现中性[2],例如:你做撒(什么)着呢啥?——普通话是说‎你在干什么‎呢?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兰‎州话自身的‎不断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变迁等‎综合因素影‎响,在现今的兰‎州话中,“做”这个词有了‎“做作”或是“干了让别人‎接受不了的‎事情”的意思,带有明显的‎责备与贬义‎表述,例如:啊哟,你那确实做‎滴(的)歹(阳平音)。

兰州方言——精选推荐

兰州方言——精选推荐

兰州方言兰州方言指流传于兰州地方的汉语方言。

兰州话属于汉语北方话系统兰州方言的发音规律兰州话和汉语普通话类似,有4种音调,并且有自己的发音规律。

和汉语普通话比较而言,兰州话发音规律如下:汉语普通话中的阴平,在兰州话里发阴平;汉语普通话中的阳平,在兰州话里发去声;汉语普通话中的上声,在兰州话里发阳平;汉语普通话中的去声,在兰州话里发上声。

例如,“五泉山”,用兰州话将被读做“无劝山”。

另外,汉语普通话中的所有清辅音发音在兰州话中都按浊辅音发音。

兰州有方言称“兰州话”,腔调、用语皆不与甘肃其他县市同。

也有介乎兰州话与普通话之间的“杂交品种”谓之“京兰腔”,基本发音与普通话同,只以兰州俚语入普通话罢了。

说来也是纳罕,在兰州并非所有人都会说兰州话,操京兰腔而不能言兰州话者甚众。

我便是其一,以至于因不能讲乡音而在外乡常被人讥笑忘本。

实则冤枉的紧:在家我所讲的也不过是“带兰州味儿的普通话”,在外也只是把普通话说得更标准些罢了。

兰州城中如我者也颇多,盖因兰州话讲来社会气太重,尤其女孩子说兰州话,听来象是太妹,故女学生大多不愿合污吧!当然,也不排除有正宗兰州本地人口,在家中便是以兰州话交流的。

兰州话其实是很生动的,有很多语气词和自造词,还有很多形象的比喻和歇后语,这些在京兰腔中也毫无保留的照搬过来。

下面论及兰州话的种种,也是包含京兰腔在内的。

听兰州人讲话,只见上下嘴皮翻飞,句首发语词和句末语气词层出不穷,花样繁多,情绪跌宕起伏,若描述一事则非让听者有眼见之效,而阴损某人也必有令其深悔投胎人世之功。

虽不及北京话之贫,天津话之油,上海话之快(幸好都不及,呵呵),也是自成一统,趣味无穷。

拿句首发语词来说,兰州人说话之前习惯带个“mu”音(发一声),有时也捎带着“那么”的意思,承接上句缘由来讲结果,最常用于反问句,表示嗔怪和惊讶等等意思。

比如一个人受了委屈来倾诉,另一个人听了常会这样说:“mu你不会这样这样这样说?”也常可听见“mu你不会这么这么这么做”?有时候也表示一种假设,“要是”、“如果”的意思,夹在反问句前极有效果,比如“mu我把这个做好了,你做什么?”“mu你把这个吃了他吃啥?”也有时用于祈使句,表示一种建议或安排,比如“mu你就把地扫了煞!”这个mu,恐怕是兰州话里独有的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州方言的特点
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下面是XX方言大全栏目收集到的兰州方言的特点,希望能够帮助你去了解更多的地区文化特色,认识方言蕴含的文化艺术。

词语准确鲜明生动
多义性,比如,“呔”这个字,是兰州人对称呼自己不太尊重或者重视,甚至有点瞧不起的人的时候才用的字。

“呔,你到我跟前来!”类似打招呼,但明显的蔑视对方。

又如“歹”,兰州话也有好歹、歹毒义,但是还有一些特别意义,例如“你这个活干得‘歹’得很!”这时的“歹”就是称赞对方高明、完善的意思了。

再比如,“跌办”这个词,一般指的是做事或者干活,但它也有多种不同含义。

例如:“过年的时候我们全家人好好‘跌办’一下!”这个意思就是我们好好团聚、欢乐一下。

再例如:“小张最近‘跌办’着当新郎哩!”这里的跌办是指筹备、办理的意思。

而如果说:“小李让他的合作伙伴‘跌办’下了!”这里的跌办就成了算计、坑害的意思。

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比如“呣”,这个词在不同场合表达的含义不同,有时说“呣”不是,意思为“那”不是么;有时说“呣”你怎么样,是指“要不然”你就怎么样;有时说“呣”就走,意思为“那么”就走。

“潮”,“潮”在兰州话里面有几种意思,一是指恶心、呕吐,如“我心里‘潮’得很!”
二是说关系搞僵了,叫做“两个人挖‘潮’唠!”三是说脑子不够用,或者低能弱智,叫做“脑子‘潮’着哩吗?”“暄关”,这个词既表示谈话、聊天,也表示双向或者多向交流场景或者状况,也叫“赞帮子”、“喧谎”。

善用比兴,兰州方言多用比兴,能把说话人的意思表达得很到位。

如“木匠多唠把房子盖塌哩!”是说一件事情做主的人太多就会把事情办糟,大家七嘴八舌,各执己见,反而会不知所从。

同行是冤家,兰州话就是“粜石灰见不得卖面的”。

如果要表达对某件做错的事情有懊悔或者遗憾的意思时,可以说:“早知道尿床的,不如睡到筛子上!”“早知道还跌倒的,不如不要起来。

”这样就使得说话人自解自嘲的无奈心情一览无余。

在给别人送比较微薄的礼物表示情谊时,普通话会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而兰州话说:“瓜子儿不饱是人心!”相比较之下更简洁更形象。

兰州人要求别人不要管闲事,赶快闪到一边去,或者不要在场离开这里的时候会说“驾把鼻子擤到唠浪去唦!”这样带开玩笑带说话,既把意思说得很清楚,又增添了一点和谐友好的气氛。

如果对周围都非等闲之辈人士作评价时,兰州人会采用正话反说的方式:“哪一个是饶爷爷的孙子唦?”这里既有讽喻,又有自我抬高,说话人明显占到了上风。

无忧范文网
富于幽默,如,说到出乎预料的事情时,常用“瘸子的沟子错哈扇子了”一词,这样说大家哈哈一笑也就过了。

在说两个人关系密切时,会用“鸭子的爪爪——连手”来表现,这样说也很形象且带幽
默感。

如果两个兰州人说我们“钻透”,那就是不讲客气,一直见个分晓的意思。

为了表现一起喝酒或者竞赛时的豪气,兰州人会说“宁叫吃死不叫吓死!”或者说“宁叫牛挣死,嫑叫车翻过”,这样说不论输赢大家都能愉快接受。

如果揶揄某人处理事情很小气,只想得收获却不想有付出时,就会说:“干指头子蘸盐哩嘛!”这样说话的意思很明确,但措辞却比较婉转,还带点幽默感,就不会伤对方的面子,有利于人际关系得到增进。

朴拙古雅,兰州话里有一些说法对应普通话,往往收到特殊的表达效果,比如有个段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把握的。

”用兰州话就是“世界那是个东西,这个东西老胡鲁着呢,胡鲁是有哈数的,这个哈数是能挖抓的”。

例如,“渥耶”,是说人的心情很爽。

但是从汉字角度却很难把这两个字联系起来。

再例如“葛洁”,形容一个人为人干净、严谨,做事情很讲究,但这个词也是由两个不相关联的字组成的。

还有,“返揭”或者“戳揭”,意思相当于折腾、操作、运作等。

比如说,“小高把他媳妇‘返揭’着回来了!”就是说小高努力运作,把媳妇调动回来了。

而“戳揭”就含有批评或者不满的意思。

再比如,“迭瓦”是指做了不光彩的事情,或者是混得很不如意;“落怜”是拖累很多不利索的意思。

还有一些名词,例如:“得勒”,也叫“多罗”,指的是头、脑袋,骂人则做“球多罗”。

乡间有一种两手举起来筑土时用的石头工具,皋兰人把它叫做“锄得勒”。

耳朵也叫“耳挂”,但在兰州部分地区把耳朵叫做“挂喇”。

“满福”是心满意足,“亏欠”
是有缺憾。

兰州人把打耳光叫做“格饼子”、“扇耳刮子”。

这些词语有些来自古书典籍,也有些出处无从考证,有很多是从历史上少数民族那里吸收过来的语言。

比如“哈吧”,表示推测或某种可能性,“哈数”表示本事大。

兰州方言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