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温控 论文

合集下载

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

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

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承台作为承受上部结构荷载并将其传递给地基的重要构件,其施工质量至关重要。

而在承台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较为常见。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体积大、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容易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从而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做好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工作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后,水泥水化反应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使得混凝土内部温度迅速升高。

由于混凝土的导热性能较差,热量在内部积聚,而表面散热较快,从而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

当温差超过一定限度时,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

而混凝土在早期抗拉强度较低,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此外,混凝土的收缩也是导致温度裂缝的一个重要原因。

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体积收缩。

如果收缩受到约束,也会产生拉应力,从而引发裂缝。

二、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的重要性温度裂缝的出现会严重影响承台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裂缝会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使得水分和有害物质容易侵入,从而导致钢筋锈蚀、混凝土劣化等问题。

这不仅会缩短承台的使用寿命,还可能影响整个结构的安全。

因此,通过有效的温控措施,控制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变化,降低内外温差,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对于保证承台的质量和结构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三、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的措施1、原材料选择水泥: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品种,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

骨料:粗骨料应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细骨料应选用中粗砂,以减少水泥用量和混凝土的收缩。

外加剂:可掺入适量的缓凝剂、减水剂等外加剂,延缓水泥的水化反应,降低水化热的释放速度。

2、优化配合比减少水泥用量: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以降低水化热。

增加掺合料:适量掺入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合料,不仅可以降低水泥用量,还能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耐久性。

浅谈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

浅谈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

浅谈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摘要:在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厚实,混凝土量大,工程条件复杂,施工技术要求高,水泥水化热较大,易使结构物产生温度变形,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升温比较快。

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

所以必须从根本上分析它,来保证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前言G345来安至釜山段一级公路改建(三期)工程,新建来河大桥一座,于K8+685处跨越新来河,中心线距金庄跌水桥北侧27.3m。

来河大桥总长654m,主桥为75+75m独塔斜拉桥,引桥为预制小箱梁桥,小桩号侧引桥长220m,大桩号侧引桥长280m)。

来河主桥主墩承台采用分离式矩形承台,承台横向宽19.26m,纵向宽9.1m,高度为4m,整体开挖深度约3m,桩基采用群桩基础,共采用16根2m摩擦桩。

8#墩承台剖面图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主桥承台一次性浇筑成形,浇筑高度4米,混凝土约701.06m3。

混凝土浇筑采用汽车泵施工,泵管出料口距混凝土浇筑面的高度不宜超过2m。

混凝土运输车运送过程中保持2~4r/min的转速搅动,到达现场时高速旋转20~30s再放料。

混凝土浇筑前要先检查其坍落度、和易性和入模温度,符合要求后方可入模。

混凝土按全截面分层浇筑,浇筑沿承台横桥向顺序浇筑,分层厚度控制在20~30cm,采用模板标记分层标高线控制浇筑层厚,浇注时需要控制浇注时间确保下一层混凝土在前一层初凝前浇注,避免产生冷缝,并及时将表面的泌水排走。

2、大体积混凝土温控①测温的实施: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宜按照“内降外保”的原则,对混凝土内部采取设置冷却管通循环水冷却,对混凝土外部采取覆盖蓄热和蓄水保温等措施进行。

冷却管安装:冷却管采用43*3mm钢管,配套使用直通管、U型管、90°弯角管;承台冷却管设计共分4层布置,首层距承台底0.5m,每层冷却管间距为1.0m,顶层距承台顶0.5m,横向1.0一道S型布置;管道安装采用边连接边固定的方式进行,管道采用铁丝固定在钢筋支撑立筋上,每层水管分别布设进水和出水口,并与大型水桶循环水连通。

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

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

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摘要:目前大体积混凝土广泛应用于桥梁工程当中,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的温控标准,提出一些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中采取的温度裂缝控制措施,并对温控检测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控措施能够有效避免裂缝的产生。

供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 桥梁承台;混凝土;温控标准;措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桥梁施工技术逐渐趋于完善,工程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大体积混凝土在桥梁工程当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但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大量的水化热致使混凝土的温度上升,导致混凝土在温度应力的作用下出现裂缝,若施工不当,轻者会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重者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因此,必须重视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的控制,采取有针对性的温度裂缝控制措施,避免温度裂缝的出现,从而保证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安全。

1 工程概况某桥梁工程分为左右两幅,其主桥部分的结构形式均为128m+220m+128m的三跨一联的三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采用悬臂浇筑施工方法设计。

大桥1#,2#主桥墩混凝土矩形承台尺寸分别均为19.8m×10.9m×5.9m,体积为1257.4m3,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水泥用量高,且采用一次性浇筑,为避免施工过程中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决定对本桥承台进行温度控制。

2 温控标准温控计算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温度场及仿真应力场分析程序包》进行,该软件能够模拟混凝土的实际形成过程,考虑了混凝土的分层分块浇筑、分层厚度、浇筑温度、施工间歇期、混凝土水化热的散发规律及方式、冷却降温、外界气温、混凝土及基岩弹模变化、混凝土徐变等各种因素,计算比较准确。

根据混凝土温控计算,承台混凝土在施工期不出现温度裂缝的温控标准:1)混凝土浇筑温度(指混凝土振捣后,距离混凝土表面5~10cm处的温度值)<30℃;2)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指混凝土施工期内部最高温度值)<70℃;3)混凝土内表温差(指混凝土内部断面平均温度与混凝土表面5cm处温度差)<25℃:4)混凝土降温速率<2.0℃/d。

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技术

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技术

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技术摘要:由于桥梁施工技术的成熟,现代桥梁工程越来越多的朝着高墩、大跨度方向发展,由此给施工技术带来了很多的挑战。

采用高墩、大跨度桥梁就意味着承台体积大,但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施工由于温控措施不到位,产生多种有害裂缝影响混凝土质量。

本文重点介绍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将金山特大桥在桥梁大体积承台施工中采取的一些温控技术措施,结果表明大体积承台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出现有害裂缝。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技术一、工程概述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将金山特大桥位于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境内,大桥全长567.65m。

主跨为(60+4×100+60)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

其中5#墩为主墩之一,墩高94.85m,承台尺寸为19.9m×19.9m×5m,钢筋混凝土体积为1980.1m3,承台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配置强度38.2Mpa,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

二、施工技术措施1、原材料选择及降温措施1)选用P.O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为避免水泥本身的温度偏高而导致混凝土入模温度偏高,水泥在出厂10天后开始使用,保证水泥在入机温度不大于60℃;对水泥进行水化热测定的试验,测出实际水化热,选用3d及7d水化热满足《国标GB50496-2009》规范要求的水泥。

2)选用级配良好的碎石(粒径5~31.5mm连续级配),含泥量不大于1%的非碘活性的粗骨料;细骨料选用含泥量不大于1.5%,细度模数大于2.3的天然砂,以降低水泥用量。

3)骨料堆均为有顶棚室内存放,防止日晒导致温度过高;由于是夏季施工,为防止混凝土入模温度过高,在粗、细骨料拌合前用冷水冲洗砂石料,强制降温,拌合时,根据砂石料的实际含水量进行调整实际拌合用水量。

3)拌合前用冷水冲洗配料机和搅拌机,输送前冲洗输送泵。

2、配合比优化在保证承台设计所规定的强度和满足施工要求的工艺特性的前提下,对配合比进行了优化,减少了水泥用量,有效降低了混凝土的水化热。

浅析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控及养护措施

浅析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控及养护措施

浅析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控及养护措施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各行各业建设的发展迅速,在大体积混凝土作业过程中,最大的技术难点和问题是找到应对表面裂缝问题的手段和方法。

绝大多数大体积混凝土出现开裂问题,主要与降温收缩、干燥收缩有关。

自由状态下的混凝土即便出现收缩情况也不会有内部拉应力问题的出现。

如果混凝土面临地基约束条件,其内部就会有拉应力的出现。

拉应力比混凝土当前抗拉强度高的时候,混凝土就会出现开裂问题。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控;养护措施引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断面尺寸比较大、一次浇筑方量大,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水化热总量大、混凝土内部温度急剧上升导致的内部极易引起混凝土裂缝,控制温度引起的裂缝问题是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应对的主要问题。

根据以往研究可知:“大体积混凝土在养护阶段水化放热作用下混凝土中产生的不均匀温度场因素,是引起这些结构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大体积混凝土在养护阶段水化放热作用下控制混凝土中产生的不均匀温度场是在施工阶段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主要措施。

要控制混凝土裂缝主要从混凝土配合比及依据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场分布制定相应的混凝土养护措施对控制混凝土裂缝具有重要的意义。

1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根据项目结构及施工环境特点设计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在选择水泥时应优先选择水化热较低的水泥有利于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控,外加剂应选择合适的缓凝高效减水剂从而有效降低单位体积混凝土的水用量达到降低混凝土水化热的温升及延缓水泥水化热峰值的出现时间对施工现场在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早期裂缝有重要意义。

2混凝土养护施工混凝土养护应考虑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及混凝土表面的湿度两个方面,前期在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达到峰值前应主要考虑混凝土表面湿度损失过快在初凝阶段产生的混凝土表面裂缝,后期应主要考虑内外温差造成内部温度裂缝。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防止混凝土在初凝过程中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导致混凝土表面开裂,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取边收面边覆薄膜的方式进行保护,有效地将混凝土表面的湿度控制在较高的水平,防止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导致开裂,薄膜要上下错开,搭接压紧,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

浅析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温控措施

浅析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温控措施

浅析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温控措施摘要:大体积混凝土中温度裂缝的产生与胶凝材料的水化热和周围环境有直接关系,内表温差导致收缩是温度裂缝产生的主因,而现代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相当广泛。

本文以玉磨铁路王四龙特大桥大体积承台为例列举大体积混凝土承台夏季施工时温度控制措施,并对各不同控制措施效果进行详细总结,供同类工程施工参考。

关键词: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控制一、工程概况及施工环境玉磨铁路王四龙特大桥位处磨憨市境内跨越玉磨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160km/h,采用48+80+48连续梁,其最大承台尺寸为13.3m×8.5m×3m。

由于其位处北纬21°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日照时间长,其极端高温达41.1℃。

而承台施工设计采用一次浇筑成型,由于其体积较大,混凝土内部水泥水化反应产生热量不易散发,因此施工过程中不得不考虑采取温度控制措施来降低水化热造成的影响。

二、大体积混凝土定义及病害原因根据《GB 50496-2009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结构物混凝土实体最小几何尺寸大于1m,或胶凝材料水化热足以引起温度变化和收缩的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主要原因可分为两类:一是由于外荷载超出混凝土抗拉强度引起的荷载裂缝;二是因内外温差产生应力导致收缩形成的温度裂缝。

本文主要讨论温度应力原因引起混凝土裂缝。

由于混凝土结构体积较大,混凝土内部产生的热量不容易散失而表面温度散热较快,形成较大的应力差。

此时,混凝土浇筑时间不长,其抗拉强度很低。

应力差导致的拉引力很容易超过混凝土早期抗拉强度,因而混凝土会产生深层裂缝,通常会影响混凝土结构安全性和使用功能。

因此,施工中采用合适的温度控制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三、控制措施综合国内各施工经验,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主要从原材料和施工工艺方面入手,其中原材料方面应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情况下,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改善混凝土性能;施工工艺方面可采用分层浇筑、降低入模温度及通水冷却等方式,具体如下:(一)原材料控制原材料方面可在不影响混凝土强度及结构型情况下,从减少水泥用量、控制混凝土水化升温、延缓凝固速率等方面综合考虑考虑。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温控措施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温控措施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温控措施1. 引言1.1 研究背景混凝土承台作为桥梁结构中承载主桥梁荷载的重要构件,在施工过程中往往面临着温度控制的难题。

由于混凝土的体积较大,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混凝土的体积变化,从而影响其性能和使用寿命。

对混凝土承台施工中的温控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目前,国内外对混凝土承台施工的温控要求和措施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待解决。

如何更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变化,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提高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旨在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过程中的温控要求、分类、温度控制剂的应用、隔离层设置以及蒸养和保温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总结经验教训,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混凝土承台施工提供科学、合理的温控措施,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是重要的基础工程领域,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在实际施工中,由于混凝土的水泥水化反应会释放热量,导致混凝土温度升高,从而引起温度裂缝和内部应力增大,影响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

对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进行温控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研究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的温控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温控措施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特点,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合理的温控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和裂缝风险,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耐久性。

对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温控的研究还可以为其他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混凝土工程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研究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的温控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1.3 研究目的混凝土承台施工是道路、桥梁等基础工程中重要的施工环节之一,而其中的温控措施对于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耐久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中的温控要求及相应的措施,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温控措施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温控措施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温控措施本文通过对赤壁长江大桥主3#塔承台采取正确有效的温控标准及温控措施,效果理想,有效避免了有害裂缝的产生,在赤壁长江大桥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类似工程有一点参考借鉴作用。

标签: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1、引言水泥在水化过程中每克可释放高达500J左右的热量。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因热量聚积可使内部绝热温升高达70℃或更高。

水泥水化热作用会引起混凝土浇筑实体温度梯度变大,从而导致混凝土浇筑实体温度—收缩应力剧烈变化,引起构件开裂现象不足为奇。

如何防止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出现使结构、构件的整体性、承载力、耐久性及影响正常使用的裂缝发生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结合赤壁长江大桥主3#塔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对其温控技术展开深入探讨。

2、工程概况赤壁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90+240m)+720m+(240m+90m)]结合梁斜拉桥。

承台为圆端型,长62m、宽30.4m,厚5.5m,C35混凝土,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高度为3.0m,浇筑方量为5120m?,第二次浇筑高度为2.5m,浇筑方量为4260m?。

承台大的浇筑方量及现场较大的气温波动,加剧了现场浇筑温度的难度,加之较大的江面风力,混凝土表面水分极易被带走,塑性开裂风险大,均给大体积承台施工带来了不利影响。

首先,面临的问题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其次是浇筑过程中的水化热控制。

因此,在现场施工中,我们应高度重视理论计算和精细化管理,对混凝土原材料、搅拌出机温度、入模温度进行有效控制,使混凝土内外温差符合规范要求,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承台的施工质量。

此方案科学有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裂缝产生原因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水泥水化热;②外界气温变化;③混凝土收缩。

混凝土种用水量和水泥用量越高,混凝土收缩就越大。

低热水泥和粉煤灰水泥能减少收缩。

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温差过大也会产生裂缝,混凝土浇筑初期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形成内外温差并导致混凝土开裂;混凝土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度下降过快也会产生裂缝;当混凝土内部温度高达峰值后,热量逐渐散发而使温度降低,形成内部温差产生裂缝;另外,水泥的安定性不合格也会引起裂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