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性网球肘手术治疗进展

合集下载

肱骨外上髁炎中医外治的研究进展

肱骨外上髁炎中医外治的研究进展

肱骨外上髁炎中医外治的研究进展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是一种慢性损伤性疾病,其发病率在体育运动员中尤为常见,但普通人群中也有发生。

疼痛和功能障碍是肱骨外上髁炎的主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目前,西医常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但疗效不稳定且易发生并发症。

寻求中医外治方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成为了一个研究的热点。

中医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理论基础是“活血化瘀、祛风散寒”,采用中药外敷、针灸、推拿等方法,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炎症、镇痛和改善肌肉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以下将介绍肱骨外上髁炎中医外治的研究进展。

1. 中药外敷治疗中药外敷是中医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常用方法,通过将研磨后的中药敷于患处,利用其渗透力和药性,达到消肿、散结、活血通络的目的。

研究发现,一些中药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和促进软组织修复的作用,比如川芎、艾叶、桑叶、蒲公英等。

这些中药可以有效缓解肱骨外上髁炎所致的疼痛和炎症,对于改善患处的血液循环和促进组织修复具有明显的疗效。

2. 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针刺或灸烧患处及相应的经络穴位,调理气血、温通经络、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减轻疼痛、消肿散结、促进软组织修复。

研究表明,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显著,不仅能够快速缓解疼痛,同时还能够改善肌肉功能和关节活动度,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3. 推拿按摩治疗推拿按摩是中医外治肱骨外上髁炎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手法的施加,可以改善局部循环、舒缓肌肉、减轻炎症和疼痛。

有研究显示,推拿按摩对于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有显著效果,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改善关节功能,并减少炎症反应。

而且,推拿按摩对于肱骨外上髁炎的预防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可以加强局部肌肉和韧带的力量,减少因为运动造成的损伤。

4. 综合疗法由于肱骨外上髁炎是一个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因此单一的治疗方法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一些研究表明,采用综合疗法对肱骨外上髁炎进行治疗效果更佳。

关节镜治疗顽固性网球肘临床疗效观察

关节镜治疗顽固性网球肘临床疗效观察
关节镜手术可提供清晰的关节内视 野,准确诊断和治疗病变,提高手 术成功率。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技术要求高
关节镜手术需要操作者具备较高 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对手术设备
和操作技巧有一定要求。
适应症限制
并非所有顽固性网球肘患者都适 合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部分严 重病例可能需要其他治疗方式。
复发风险
虽然关节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 但仍有一定比例的复发风险,需 要患者术后进行康复锻炼和定期
并发症发生情况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主要包括 感染、出血等,经及时处理均可痊愈 。
患者满意度
大部分患者对关节镜治疗效果表示 满意,愿意推荐给其他患者。
04
讨论
关节镜治疗顽固性网球肘的疗效分析
显著疗效
通过关节镜手术治疗顽固 性网球肘,大部分患者能 够获得显著的疼痛缓解和 功能改善。
恢复时间
关节镜手术具有较小的创 伤,因此患者术后恢复时 间相对较短。
结果
03
患者基本情况统计
年龄分布
患者年龄分布广泛,主要集中 在30-50岁年龄段。
性别比例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男女比例 约为2:1。
病程长度
患者病程长度不一,最短数月 ,最长超过5年。
症状表现
所有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 肘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

手术治疗效果评估
手术成功率
通过关节镜手术治疗,成功率达到90%以 上。
复发率低
关节镜手术能够准确诊断 和治疗顽固性网球肘,从 而降低复发率。
与传统治疗方法的比较
传统保守治疗
传统保守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但往往难以 解决顽固性网球肘的病因,容易复发。
开放手术
相比于传统开放手术,关节镜手术具有更小的创伤,更快的 恢复时间,以及更低的并发症风险。

囊外法关节镜处理顽固性网球肘的手术技术和疗效分析:附21例中长期随访结果

囊外法关节镜处理顽固性网球肘的手术技术和疗效分析:附21例中长期随访结果

囊外法关节镜处理顽固性网球肘的手术技术和疗效分析:附21例中长期随访结果杨渝平;袁硕;陶立元;安宁;任捷;闫辉;程序;崔国庆【摘要】目的探讨囊外法关节镜手术治疗顽固性网球肘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10月同一名医师独立实施的囊外法关节镜手术治疗21例顽固性网球肘的资料.通过人工创造皮下间隙,在关节囊外完成对病变肌腱的清理.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Mayo肘功能评分和臂肩功能障碍评分(Disability of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评价术后效果.结果 21例随访39~70个月,平均48.3月.术后均无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疼痛VAS、Mayo、DASH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0).Mayo功能评分优20例(95.2%),良1例(4.8%).结论囊外法关节镜处理顽固性网球肘的中长期疗效满意、稳定,操作相对简单,而且避免关节内操作可能引起重要血管神经损伤的手术风险.【期刊名称】《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年(卷),期】2019(019)003【总页数】4页(P202-205)【关键词】顽固性网球肘;关节镜;Nirschl手术;囊内法;囊外法【作者】杨渝平;袁硕;陶立元;安宁;任捷;闫辉;程序;崔国庆【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191;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北京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191【正文语种】中文肱骨外上髁炎,也称网球肘,是导致肘关节外侧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据da Costa等[1]统计,网球肘在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1.2%~12.2%。

关节镜下关节外操作治疗顽固性网球肘

关节镜下关节外操作治疗顽固性网球肘

关节镜下关节外操作治疗顽固性网球肘李琪;李豹;赵章伟;杨国敬;蔡春元【摘要】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关节外操作治疗顽固性网球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9月-2017年11月连续收治顽固性网球肘患者21例(21例肘).其中,男8例,女13例,手术时患者年龄33~62岁,平均43岁;保守治疗时间为7~41个月,平均15.0个月.21例顽固性网球肘均采用关节镜下关节外操作手术治疗.结果 2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6个月,平均17.3个月,无感染和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21例在视觉模拟评分(VAS)、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及外上髁压痛点压痛程度等方面术前术后有明显差异;19例对治疗结果非常满意,2例对治疗结果满意,无不满意病例.结论关节镜下关节外操作治疗顽固性网球肘,手术方式直观、安全,临床效果满意.【期刊名称】《中国内镜杂志》【年(卷),期】2018(024)011【总页数】5页(P12-16)【关键词】肘关节;关节镜;网球肘【作者】李琪;李豹;赵章伟;杨国敬;蔡春元【作者单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浙江瑞安 325200;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浙江瑞安 325200;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浙江瑞安325200;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浙江瑞安 325200;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浙江瑞安 325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4.7顽固性网球肘在骨科门诊中并不少见,经过多次封闭和保守治疗,6个月以上仍未见好转的网球肘称之为顽固性网球肘。

对顽固性网球肘的治疗,像其他关节部位外科手术一样,也逐渐倾向关节镜微创化。

关节镜下关节内操作治疗顽固性网球肘为目前主流[1-4];COLEMAN等[5]认为,目前的关节镜下手术实际为通过关节内途径处理关节外病变,会增加手术的时间,并有潜在的神经血管损伤风险。

笔者行关节镜下关节内操作治疗顽固性网球肘的部分患者术后仍遗留残余症状和肱骨外上髁的残余压痛。

顽固性网球肘诊疗进展

顽固性网球肘诊疗进展
高血 压 及 糖 尿 病 等 患 者 应 慎 用 。但 作 为 初 发 患 者 或 鉴 别 是 否 有 神 经 卡压 仍 为 临床 所 适 用 。 22 手 术 以王 志 成 为 代 表 的 是 从 伸 肌 总 腱 附着 处 体 表 纵 . 行 切 开 2— m 牵 开 深 筋 膜 , 露 伸 肌 总 腱 处 的 1条 约 0 5 3c 显 .
缘肥厚 、 经原性疼痛。诊断仍以临床症状加体征 , 神 即肱 骨 外
上髁 到桡 骨颈 的范 围 内有 一 个 极 为局 限 、 为 敏感 的压 痛 点 , 极
m l 征 阳性 为 标 准 。刘 胜 淳 等 引 证 N rc l 于 1 8 i l i h等 s 9 0年 提
出 的诊 断标 准 : 肱 骨 外 上 髁 周 疼 痛 , 部 肿 胀 压 痛 , l征 ① 局 Mi l (+) 经 局 封 3次 以 上 好 转 , 反 复 发 作 半 年 以 上 。 ② 肱 骨 , 但 外上 髁 部 的严 重 疼 痛 延 续 半 年 以上 。③ 肱 骨 外 上髁 部 严 重 的 局 部 压 痛 。④ 制 动 休 息 1 状 缓 解 不 明 显 。 ⑤ 制 动 期 间 4d症
外 上 髁 局 部 封 闭 2次症 状缓 解 不 明显 。且 提 出 以局 限 于 肱 骨 外 上 髁 尖 部 压 痛者 , 网 球 肘 的 多 数 , 筋 膜 炎 为 主 , 以 产 占 以 多 后 及 更 年 期妇 女 为 主 。压 痛 点 位 于肱 骨外 上髁 与桡 骨头 之 间
者, 以筋 膜 炎 、 囊 炎 或 肱 桡 关 节 滑 囊 炎 为 主 。 陈 德 松 等 滑
等” “则 在 直 视 下 利 用 肘 外 侧 伸 肌 总 腱 切 断 而 获 得 疗 效 , 今 但

网球肘治疗方法

网球肘治疗方法

网球肘治疗方法网球肘治疗方法篇(一):网球肘简洁治疗方法网球肘即肱骨外上髁炎,是指骨外上髁、桡骨头、肱桡关节滑囊处的无菌性炎症而言。

那么,今日,我给大家介绍的是网球肘简洁治疗方法,供大家阅读参考。

网球肘简洁治疗方法:1、休息:避开手指重复性活动。

2、急性期冷疗:工具:冰敷袋 / 冰枕;目的:止血,消炎与消肿;执行时机:急性痛苦时的前一、二天;时间: 5-20 分钟 / 次; 1 天数次,勿将皮肤冻伤;操作方法:将冰敷袋 ( 或冰枕 ) 置于痛苦处或将冰块加适当的水置于塑胶袋敷于患部。

3、慢性期热疗:工具:浅层热疗像是热敷包、远红外线灯、电热毯、泡 ( 冲 ) 热水。

深层热疗像是医院或诊所所用的短波治疗仪;目的:增加血液循环→ 以供应充分的养份 / 并尽快带走废物→ 降低肌肉痉挛→ 缓解痛苦且同时促进组织的愈合;执行时机:慢性或急性痛第三天起;时间: 20-30 分钟 / 次; 1 天数次,勿将皮肤烫伤 ( 温热相宜即可 ) ;操作方法:将热敷工具置于肌肉紧绷痛苦处。

4、药物治疗:举凡常用的止痛剂、非类固醇抗炎止痛剂、肌肉放松剂、冷静剂或常用的肌肉酸痛贴布及药膏等等。

5、电疗:可经皮神经电刺激 (TENS) ( 俗称低周波 ) 具有浅层止痛功用;干扰波 (IFC) 具有深层止痛功用。

6、按摩:方法一:每日两次按摩,每次五分钟。

大姆指和食指在痛苦部位先纵向顺着肌腹按摩,再横向按摩四周肌腱。

方法二:使用乔立放松棒捶打按摩:采坐姿或站姿,左( 右) 手握放松棒捶打右( 左) 手前臂背( 桡) 侧。

捶打时简单诱发食指与中指伸直跳动并请斟酌力道( 会很酸痛) 。

7、辅具:藉由该辅具长期施予一压力加以压迫伸腕肌肌腹且当该肌肉用力收缩时挤压到辅具而辅具施予该肌肉一反作用力原理来降低肌肉的紧绷感。

8、伸展运动:每日至少两次肘关节的伸展运动,每个伸展动作以持续15-30 秒为原则。

动作1:双手平举,手指向下,以健康手的手心压受伤手的手背,以维持手臂肌肉伸展。

网球肘治疗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网球肘治疗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网球肘治疗的历史、现状与展望鲁谊 DOI:10.3877/cma.j.issn.2095-5790.2019.01.001 作者单位:100035 北京积水潭医院运动损伤科 通信作者:鲁谊,Email: luyi_orthop@ ·述评· “网球肘”最初源于Morris[1]在1882年发表的一篇临床文章,在文章中作者描述了一类以肘关节外侧疼痛为主诉的临床症状群,他认为这一症状是由于运动造成的急性软组织损伤。

1883年Major[2]观察到在温布尔登草地网球赛的参赛选手中经常出现此类表现,因此将之命名为“草地网球肘”。

Cyriax[3]在1936年首先指出可能是由于桡侧腕短伸肌(extensor…carpi…radialis…brevis,ECRB)的损伤导致患者出现疼痛与力弱,并且指出采取被动强力伸肘和旋后前臂将部分撕裂变为完全撕裂可以有效地治疗“网球肘”,大多数患者可在1年内痊愈。

Goldie[4]的病理研究发现在发生“网球肘”的患者,其ECRB起点处存在着瘢痕组织。

Nirschl在此后对“网球肘”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工作并加以详尽的总结,从而为此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典型网球肘的病理基础为肌腱组织的退行性改变,是一种肌腱炎而非常规意义上的炎症反应。

显微镜下观察病变组织主要是由幼稚无序的胶原纤维构成,同时有分化不成熟的成纤维细胞及血管、肉芽组织长入,取代了排列整齐的正常腱性纤维[5]。

肉眼观察,病变的肌腱组织颜色暗灰、水肿、质脆,类似于硬化的肉芽组织,合并不同程度的撕裂。

Regan等[6]对11例顽固性“网球肘”患者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发现肌腱组织呈现透明样变性。

Kraushaar等[7]对9例病变组织进行了组织学、免疫组化和电镜分析。

电镜下可清晰看到胶原纤维断裂、成纤维细胞扭曲和无功能的血管单元;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肌腱内出现有收缩功能的肌纤维母细胞,而这种细胞在正常肌腱组织内很少出现,他们的研究再次证明病变组织是由扭曲变形的纤维组织、无功能的增生血管构成,缺乏炎症反应常见的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

加注封闭针的关节镜治疗顽固性网球肘优势探讨

加注封闭针的关节镜治疗顽固性网球肘优势探讨

加注封闭针的关节镜治疗顽固性网球肘优势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合并封闭针治疗难治型网球肘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15-06~2016-06收治网球肘患者10例,奇偶数法平均分为2组,一组单纯行关节镜手术治疗,另一组行关节镜手术与封闭针同时治疗网球肘,术前及术后行疼痛VAS评分、Mayo肘功能评分评价术后效果。

结果:单纯关节镜手术组与加注封闭针组患者术后疼痛VAS及肘关节Mayo评分较术前均减少P<0.05),加注封闭针组VAS评分短期内低于单纯关节镜组(P<0.05),术后患者满意度方面加注封闭针组高于单纯关节镜组;术后长期肘关节Mayo评分两组无明显的差异(P>0.05)。

结论:单纯关节镜手术与关节镜合并封闭针手术均是网球肘治疗的有效手段,但是在术后短期镇痛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加注封闭针组优于单纯关节镜组。

关键字:网球肘关节镜手术封闭针网球肘[1]又名肱骨外上髁炎,是常见的导致肘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的疾病,其形成原因是慢性肌腱过度劳损造成的病变,多为进行性、重复性和慢性累积性运动伤引起,造成肌腱附着处牵拉损伤,肌腱发生微小的组织撕裂,超出了修复能力,肌腱生物力学性能降低,伸腕伸肘时的剧烈疼痛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因此需要治疗。

90%以上的患者可以经过保守治疗有效,但是仍有近10%的患者发展为顽固性网球肘,需要手术治疗。

开放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网固定网球肘的治疗方法,但是手术创伤大,其本身就有可加重肘关节周围软组织的黏连,导致关节的活动受限,使术后恢复时间加长,现已逐渐被微创手术所取代[2]。

关节镜手术的目的就是要让患者术后早期行功能锻炼,但是部分患者因术后肘关节的疼痛不愿完全配合功能锻炼,对术后的满意度也大打折扣。

本研究采用关节镜手术加注封闭针的方法进行治疗,以探讨其疗效。

1 .资料方法1.1病例采集本研究选取2015-06~2016-06收治网球肘患者10例,奇偶数法平均分为2组,一组单纯性关节镜手术治疗,另一组行关节镜手术与封闭针同时治疗网球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顽固性网球肘手术治疗进展杨小龙综述,许峰审校(柳铁中心医院关节骨病科,广西柳州545007)【关键词】网球肘;网球肘/外科学;滑囊炎;肱骨;桡骨;综述DOI:10.3969/j.issn.1009⁃5519.2018.11.0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519(2018)11⁃1676⁃04网球肘又称为肱骨外上髁炎或肱桡滑囊炎、近端伸腕肌腱病等,主要表现为肘关节外侧疼痛,握拳、拧毛巾时疼痛加重,肱骨外上髁或肱桡关节间隙有局限的明显压痛点,Mill′S征阳性,严重者可明显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目前,网球肘治疗方法很多,大多数患者经保守治疗症状可明显改善或完全缓解。

非手术治疗方法有渐进式负荷训练、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注射糖皮质激素、三硝酸甘油酯贴剂、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注射、透明质酸注射、肉毒毒素A注射、体外冲击波治疗等[1⁃4]。

一般而言,非手术方式治疗网球肘具有很好的效果,但仍有4.0%~25.0%患者对保守治疗不敏感[5],出现慢性顽固性症状。

在经封闭、熏洗、敷药及小针刀等一系列中西医治疗仍未获得痊愈或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的肱骨外上髁炎称为顽固性网球肘,必须借助手术治疗才能缓解[6]。

目前,手术治疗网球肘并无统一标准,对手术治疗的时机认识也不一致。

治疗网球肘的手术方式也多种多样,开放手术仍被广泛应用,绝大部分患者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7]。

随着医疗器械的不断进步及人们对美观的要求越来越高,关节镜手术治疗网球肘被越来越多地应用。

许多研究表明,关节镜手术治疗网球肘可取得很好的短期及长期效果[8⁃9]。

少数医生采用经皮手术也取得了一定效果[10]。

现将顽固性网球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1解剖结构肘关节是由肱骨下端内外侧髁与前臂尺、桡骨近端连接构成,关节周围有若干韧带加强,共同维持关节稳定性。

肱骨内上髁是前臂屈肌群的主要止点,外上髁是前臂伸肌群的主要止点,伸肌总腱起于肱骨外上髁,由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总伸肌、小指伸肌、尺侧腕伸肌组成。

桡侧腕短伸肌近端有多个起点,深层有外侧副韧带、环状韧带、肌间隔等,远端止于第三掌骨基底部。

桡侧腕长伸肌远端止于第二掌骨底,指总伸肌远端分多股止于中节指骨和远节指骨基底部。

2网球肘发病机制和病理网球肘是由于长期反复做伸腕而又同时前臂旋内、外的动作时前臂伸肌群被动牵拉(如握拳、屈腕)和主动收缩(伸腕)过多、强度过大,超过了耐受的限度,肱骨外上髁肌肉起点处发生不同程度的撕裂性损伤,引起出血、水肿、粘连等变化,患者常感到肘部疼痛,屈、伸肘及腕关节时疼痛加重,同时,可伴前臂部分活动受限。

网球肘起初被认为是一种肌腱炎性疾病,而目前认为是一种肌腱退行性病变[11]。

由于肌腱被反复牵拉,导致交联蛋白和胶原蛋白沉积,且使肌腱产生微小撕裂,肌腱生物力学性能降低,超出了生理修复能力,如未得到休息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当微小撕裂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即导致肌腱变性。

KRAUSHAAR等[12]对9例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研究证明,病变组织由扭曲变形的纤维组织、无功能增生血管构成,而缺乏炎性反应中常见的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

镜下表现为胶原纤维超微结构排列紊乱、纤维连续性中断,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增生。

而胶原是肌腱组织的重要结构,具有传导负荷、保持机械稳定等作用。

正常肌腱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排列有序,当损伤后结构排列紊乱,导致肌腱机械特性降低。

目前认为这是产生网球肘的主要原因。

网球肘产生的另一个原因为肌腱相比肌肉血供有限,缺血会使肌腱细胞营养不良,对损伤耐受程度较差。

肌肉长时间收缩,更易导致肌腱部位缺血,产生氧自由基等再灌注损伤。

另外,重复动作可能使肌腱温度升高,产生损害[13]。

疼痛的产生原因还与一些分子的积累有关,如谷氨酸盐作为神经递质可能会增加神经对疼痛的敏感性,从而产生网球肘疼痛症状[14]。

3手术治疗网球肘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轻和消除症状,避免复发。

休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早期也可使用护具保护,限制肌肉收缩诱发疼痛,严重者口服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物,也可采用体外冲击波等物理治疗。

封闭治疗也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大多数网球肘患者经正规非手术治疗病情均能得到明显改善或完全缓解,但少数患者经系统保守治疗6.0个月以上仍无明显改善的顽固性网球肘可对其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原则为清理伸肌止点变性撕裂肌腱组织,手术方法目前主要有3种:开放手术、关节镜手术和经皮手术。

术中对病变肌腱的处理有单纯清理和清理后再行止点重建2种。

3.1手术方式3.1.1开放手术采用经典Nirschl清理术治疗顽固性网球肘已广泛应用多年,疗效可靠,目前仍被广泛采用。

且随着技术的进步,传统Nirschl清理术的切口已经过改良后变小。

唐剑邦等[15]应用改良Nirschl法治疗难治性肱骨外上髁炎,其手术方式为以肱骨外上髁为中心,沿伸肌总腱走行方向做3cm切口,切开深筋膜,显露伸肌腱膜,在桡侧腕长伸肌与伸肌总腱之间切开腱膜,将桡侧腕长伸肌腱适当游离,向上掀起2mm深,显露位于其底层的桡侧腕短伸肌腱,即可见暗灰色、水肿、变性的肌腱组织,探查病变范围(病变一般只累及桡侧腕短伸肌,严重者可侵犯伸肌总腱),锐性切除病变组织后采用“刮石灰”技术彻底刮除病变组织,且正常组织不受影响,为增加血供,可在外上髁使用骨刀去皮质或钻小孔若干,使其平滑且使骨处少许渗血。

冲洗术区,缝合桡侧腕长伸肌和指总伸肌边界,逐层关闭切口。

术后可使用肘关节支具将肘关节置于90°、前臂置于中立位固定48h,腕关节可保持自由活动。

患者一般可在术后3~5d恢复少量活动,3周可轻度负重[16]。

对网球运动员而言,6周可开始逐渐恢复训练,在康复训练配合较好的情况下4.0个月可完全恢复力量[17]。

3.1.2关节镜手术网球肘关节镜手术治疗最早于1995年由GRIFKA等[18]报道,为网球肘的手术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随着技术的发展与思路的不断更新,关节镜手术方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大致可分为关节外手术(不进入关节腔)与关节内手术(从关节腔内操作)两类。

关节外手术的关节镜入口位于上臂外侧距离肱骨外上髁近端5cm左右,操作入口位于外上髁远端3~ 4cm,在镜下进行伸肌腱的切断、松解或病变肌腱组织的清理,类似于开放手术,并不进入关节囊。

慢性且反复封闭治疗患者有组织附着于伸肌起点,需清理干净以完成伸肌腱的松解。

关节外手术方式的优点为切口位置准确,入路可避开神经走行位置,对皮下损伤小,操作仅用少量液体和低压即可完成,几乎不产生术后的神经功能障碍;患者术后即可开始进行手腕部活动,对肘部进行间断冰敷以缓解疼痛,可缩短患者恢复工作的时间[19]。

关节内手术的主要方法为采用肘关节镜前内入路,观察肘关节前间室内全貌[20],包括桡骨头、肱骨小头和外侧关节囊。

改良的前外侧入路使用inside⁃out 技术。

位于外上髁前上2~3cm处,较标准前外入路更接近中央,可使器械自上而下到达肌腱起点,而非通过桡侧腕短伸肌本身进入关节。

在镜下打开外侧关节囊,进行桡侧腕短伸肌位于外上髁止点处的松解及病理变性坏死组织的清理,即完成手术。

患者术后即可进行主动关节活动度的锻炼,佩戴悬吊带2~4d,可联合进行理疗,根据患者耐受情况恢复工作,鼓励患者4~6周恢复体力劳动。

关节内手术方式的优点包括方便评估关节内病理情况、无须分离破坏伸肌总腱、术后恢复快等[21⁃22]。

3.1.3经皮手术手术方法为在肱骨外上髁中点处做长约1cm切口[23]。

暴露伸肌总腱起点,屈肘以保护桡神经。

用血管钳插入伸肌总腱下将其分离并切断,最终形成伸肌总腱起点的1cm缺口。

关闭切口即完成手术,不涉及桡侧腕短伸肌腱的切断,也不涉及关节及病变组织的清理。

患者术后平均3周即可恢复工作,早于同期开放手术患者,恢复较快。

3.1.4其他手术方式其他还有较少报道的基于网球肘发病的桡神经分支受累学说和微血管神经卡压学说的手术方式。

王晓东等[36]对21例网球肘患者采用小切口微血管神经束切断的方法治疗,术后随访,治愈19例,术后疼痛及压痛完全消失,手握力恢复正常;显效2例,术后疼痛及压痛基本消失,手握力基本正常。

陆晓文等[37]将37例行微血管神经束切断术与26例行伸肌总腱起点松解术患者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2对病变肌腱的处理简单的伸肌腱止点清理是最常用的方式,RAYAN等[24]单纯松解伸肌总腱止点而不重建,术后随访40例患者中疼痛和功能明显改善35例,大多数患者能进行肘关节的全范围无痛活动。

王长军等[25]通过清理桡侧腕短伸肌止点,并去除肱骨外上髁皮质治疗顽固性网球肘,对28例患者随访15.0个月,所有患者疗效均满意。

但有学者认为,伸肌腱止点清理后应给予修复或重建。

COLEMAN等[26]采用改良Nirschl 清理术治疗网球肘,术中将伸肌总腱与外上髁分离,清理变性退变组织后将伸肌总腱直接与肘肌和肱三头肌瓣缝合,术后随访优良率达94.6%,术后对比患者双侧握力,所有患者疗效均满意。

RUCH等[27]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仅清理伸肌总腱病变,另一组同时用肘肌覆盖清理后缺损处,结果显示,用旋转肘肌覆盖清理后缺损处组患者可取得更好的疗效,其臂肩手伤残评分显著低于仅清理伸肌总腱病变组。

张川等[28]采用改良Nirschl术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并用带线锚钉修复肌腱止点,对17例患者进行随访,优良率达100%。

RAYAN等[29]对网球肘患者22例(23侧肘)的伸肌总腱行“V⁃Y”延长治疗,术后随访,21例患者疗效满意,优良率达95.5%(21/22)。

国内有研究采用桡侧腕短伸肌进行“Z”形延长术治疗顽固性网球肘25例,术后随访优良率达92.0%[30]。

3.3对肱骨外上髁皮质的处理在开放手术中对肱骨外上髁骨质进行打孔以增加血运、促进修复是常用的做法,所以,镜下手术时许多术者也会给予同样的处理,但有研究表明,外上髁打孔并不能提高手术疗效,反而增加了术后疼痛,并引起关节僵硬及增加出血的可能,只有在慢性网球肘患者外上髁骨质出现硬化时才需进行此操作[31]。

3.4各种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SOLHEIM等[20]对给予手术治疗的顽固性网球肘患者305例进行了3~6年的随访观察,其中行开放手术80例,关节镜手术225例,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获得满意的疗效,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SZABO等[32]将109例网球肘患者分为切开手术组、关节镜手术组和经皮手术组,采用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随访47.8个月,结果显示,三组患者年龄、性别、优势侧、保守治疗情况、激素注射情况、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Andrews⁃Cason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