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结晶现象教案及练习题

合集下载

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章溶液7.4结晶现象习题课件科粤版 (1)

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章溶液7.4结晶现象习题课件科粤版 (1)
(1)操作②过滤后,溶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滤__纸__破__ _损__(合__理__即__可__)_(写一条)。
【点拨】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承
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漏斗中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等。
(2)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防__止__局__部__温__度__过__高__,_ _造__成__液__体__飞__溅__。
可知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①>③>②= ④,C错误;在200 mL水量不变的前提下,实验②是 从80 ℃降温至20 ℃,实验④是从40 ℃降温至20 ℃,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实验②中溶解度的改变量较大, 则析出的晶体较多,D正确。
【答案】D
14 【2022·岳阳节选】小文同学做粗盐(含难溶性杂质)提 纯的实验,如图是部分操作示意图。请回答:
(3)图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④__①__②__③__(填序号)。
15 遂宁市大英县境内的卓筒井是手工制盐的活化石。不 仅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也造福了千秋 万代。其工艺流程包括下面五个步骤(如图1所示),请 回答: ①钻井―→②汲卤―→③晒卤―→④滤卤―→⑤煎盐 图1
(1)第②步汲出的卤水浑浊,浓度一般在7~10度(即溶质 质量分数为7%~10%,下同)。这样的卤水咸度低, 耗燃料,成本高,为了把卤水浓度提到18~20度,就 产生了“晒卤”这一环节。在“晒卤”的过程中,溶 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变__大___(填“不变”“变大”或 “变小”)。
(3)t℃时,将一定量KNO3的不饱和溶液平均分为三份, 分别恒温蒸发出水的质量为5g、10g、15g,析出
KNO3晶体的质量依次为ag、bg、cg,则a、b、c三者 的关系为__B___。
A. c=a+b

专题7.4 结晶现象(练习)(原卷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科粤版)

专题7.4  结晶现象(练习)(原卷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科粤版)

专题7.4 结晶现象(练习)【基础篇】1.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一定用不到的仪器是()A.铁架台、蒸发皿B.酒精灯、漏斗C.细口瓶、试管D.量筒、烧杯2.下列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溶液蒸发溶剂,一定析出晶体D.水是溶剂3.在“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B.溶解C.过滤D.蒸发4.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下列图象错误的是()A.B.C.D.5.在一定温度下,通过蒸发溶剂,使某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溶液可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B.析出晶体后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C.析出晶体后的溶液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D.再降温不一定会有晶体析出6.如图所示为三种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进行如图甲所示的过滤操作,可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固体B.进行如图乙所示的蒸发操作,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C.进行如图丙所示的蒸馏操作,冷凝管管进出水的方向是a进b出D.在粗盐提纯实验中,需要用到图示甲、乙、丙三种操作7.将热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降温至如图所示的状态。

对该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A.降温过程中硝酸钾逐渐达到饱和状态B.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继续降温,硝酸钾析出C.硝酸钾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结晶D.析出晶体后的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8.根据实验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①和溶液②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但均小于溶液③B.溶液③可能是饱和溶液C.溶液④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溶液⑤的溶质质量分数D.溶液中溶剂质量:①=②=③=④=⑤9.一木块漂浮于5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如图a所示,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随时间发生如图b所示的变化,则当时温度变化是(填“升温”或“降温”),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硝酸钾晶体(填“增多”或“减少”)。

新科粤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 7.4 结晶现象 教案(教学设计)

新科粤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 7.4 结晶现象 教案(教学设计)

第七章溶液7.1溶液与乳化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晶体及其形成过程。

2.了解结晶现象。

3.体验较大晶体的制作过程与方法。

4.初步学习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学习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能归纳出相应的概念。

(2)学习通过实验解决问题。

晶体与结晶、混合物的分离。

结晶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和操作。

[复习提问]1.对于5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50 mL,下列操作后的溶液是否饱和?①取出10 mL后②加热至80 ℃③冷却至10 ℃④恒温下加水⑤恒温下蒸发水⑥恒温下加入KNO3固体2.已知KNO3的溶解度20 ℃为32 g,40 ℃为64 g。

现有100 g水与32 g KNO3组成的20 ℃的饱和溶液,当加热至40 ℃时,需加入多少克KNO3才能达到饱和?[引入新课]将上述第2题得到的40℃的饱和溶液,又冷却回20℃,大家猜想一下可能出现什么现象?[板书]一.晶体:具有一定规则形状的固体。

[阅读]P212图7-14美丽奇特的晶体[设问]晶体是怎样形成的?[板书]二.晶体的形成[观察活动]【实验7-10】晶体可由饱和溶液形成(完成课本空白)[板书]形成晶体的过程叫做结晶。

[讲解]在实际生产中,常常需要是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如从蔗汁中提取砂糖,从海水中提取精盐。

[设问]【实验7-10】中制得的晶体很小,如何才能值得较大的晶体呢?[板书]三.制造较大的晶体[探究活动]怎样制造较大的晶体?[讲解]晶体析出后剩下的溶液叫母液,母液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设问]1.氯化钠与沙子混合在一起,有什么方法使它们分离而得到纯净的氯化钠?(讨论、交流,归纳出“溶解→过滤→蒸发)2.氯化钠与硝酸钾两种可溶性固体混合,还能用上述方法吗?[板书]四.怎样分离混合物[探究活动]分离硝酸钾与氯化钠的混合物[板书]1.过滤法: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或除去混合物中不溶性杂质。

2.结晶法:从溶液中得到固体溶质或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混合物。

《7.4 结晶现象》优秀教案下载(广东省县级优课)

《7.4 结晶现象》优秀教案下载(广东省县级优课)

7.4 结晶现象1.教学目标1.1了解晶体和结晶现象。

1.2知道因溶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降变化程度的不同,分别采用降温结晶和蒸发结晶两类不同的方法。

1.3初步学会过滤和结晶两种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原理、实验操作。

2.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饱和溶液及溶解度的知识后,已经知道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物质的溶解量是有限度的。

如果条件发生改变,溶液中的溶质超过了溶解限度,就会变成固体析出,这就是结晶现象。

因此,结晶现象与饱和溶液、溶解度等概念紧密相连,晶体与结晶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

教材通过学习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方法的实验活动介绍了过滤和蒸发结晶两种重要的物质分离的方法,充分体现了化学科学的实验功能,体现了化学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特点,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培养学以致用的技能。

3.重点难点3.1重点3.1.1过滤和结晶两种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3.2难点3.2.1过滤和结晶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和操作。

4.教学过程4.1教学活动活动1【复习】讨论以下几题:1.什么是饱和溶液?2.对于5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50mL,下列操作后的溶液是否饱和?①取出10mL后②加热至80℃③冷却至10℃④恒温下加水⑤恒温下蒸发水⑥恒温下加入KNO3固体3.t℃时由50g水和12.5gKNO3恰好组成t℃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

则t℃时KNO3在水中的溶解度是多少?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4.已知明矾t2℃的溶解度为8.0g,t1℃时的溶解度为24.0g,现有t1℃时的饱和明矾溶液62.0g,如果将它降低到t2℃时,可能出现什么现象?将溶液过滤,将滤纸上的物质收集起来,大约有多少克什么物质?活动2【观察】图7-14各种晶体的彩图。

活动3【讨论】演示实验7-9,观察后,学生讨论各题,教师归纳1.晶体是怎样形成的额?何谓晶体?固体就是晶体吗?2.晶体与结晶有何区别和联系?3.海水怎样变成食盐?4.什么叫母液?母液是饱和溶液吗?活动4【设问】NaCl与沙子混合在一起,大家用什么方法使它们分离而得到纯净的NaCl?。

初中化学结晶现象教案

初中化学结晶现象教案

初中化学结晶现象教案
主题:结晶现象
课时数:1课时
教材:初中化学教材
教学目标:
1. 了解结晶现象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结晶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

3. 能够描述结晶的过程和解释为什么会出现结晶现象。

教学准备:
1. 实验室器材:溶剂、固体溶质、试管、玻璃棒等。

2. PPT课件:包含结晶现象的定义、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等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出问题:你们平时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结晶的现象?它是怎么形成的?
二、讲解结晶定义和特点(10分钟)
1. 展示PPT,介绍结晶现象的定义和特点。

2.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结晶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讲解结晶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10分钟)
1. 详细解释结晶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包括溶液的浓度、温度、溶剂和溶质的特性等。

2. 引导学生思考结晶现象与这些条件和因素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演示(15分钟)
1. 带领学生进行结晶现象的实验演示。

2.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讨论结晶的过程和可能的原因。

五、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结晶现象的重要性和应用。

2. 布置作业: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写一篇关于结晶现象的小论文。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清楚了解结晶现象的定义和特点,掌握结晶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

实验演示部分可以加强学生对结晶现象的理解,同时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在课堂中引入案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结晶现象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7.4 结晶现象考试题及答案.doc

7.4 结晶现象考试题及答案.doc

7.4 结晶现象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填空题(共4题)1.如图7-4-1是粗盐提纯过程中的几项实验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7-4-1(1)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操作步骤的顺序为__________。

(2)操作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操作C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组试剂也可利用上述操作进行分离的是________。

A. 从碳酸钠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中分离出碳酸钙B.从KCl和MnO2的混合物中分离出KClC. 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中分离出硝酸钾D. 除去混在铜粉中的铁粉【答案】(1)BAC (2)引流搅拌,加速粗盐的溶解搅拌,防止液体因局部温度过高而造成液滴飞溅(3)B难度:中等知识点:溶液单元测试2.从“降温结晶”“蒸发结晶”或“过滤”中为下列混合物分离或除去杂质选择一种主要的方法。

(1)从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提取硝酸钾晶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海水中得到食盐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降温结晶(2)蒸发结晶(3)过滤(4)降温结晶难度:容易知识点:溶液单元测试3.小明同学在做“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时,用到了如图7-4-6所示的装置。

评卷人得分图7-4-6(1)请指出该装置图中的一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下册 7.4 结晶现象学案(无答案)粤教版(2021学年)

九年级化学下册 7.4 结晶现象学案(无答案)粤教版(2021学年)

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九年级化学下册7.4 结晶现象学案(无答案)(新版)粤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九年级化学下册7.4 结晶现象学案(无答案)(新版)粤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九年级化学下册7.4 结晶现象学案(无答案)(新版)粤教版的全部内容。

7。

4结晶现象【学习目标】1.了解晶体和结晶现象.2.知道因溶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降变化的程度不同,分别采用降温结晶和蒸发结晶两类不同的方法。

3.初步学会“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实验.【重点】过滤和结晶两种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难点】过滤和结晶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和操作.【自主探究】1.旧知回顾: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2.自学导航:阅读教材210页勾画晶体、结晶的概念。

阅读教材213页勾画过滤操作的要点,并识记。

3。

应知应会:(1)晶体通常都有,叫结晶.结晶的方法有,。

(2)对于不溶性固体和可溶性固体混合物,一般用法进行分离,实验时的操作要点:“一、二、三”。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答疑解惑探究一:晶体与结晶1。

固体就是晶体,对吗?(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演示实验,观察实验,填写教材210页的空白2。

从硫酸铜溶液中如何得到硫酸铜晶体?.探究二:结晶法的应用1。

在实际生产中,利用结晶法,可从含杂质的混合物中或我们需要的物质,如和。

(阅读教材完成以上问题,并尝试举例说明结晶现象) 2。

观察实验,填写教材211页—212页的空白;小组内讨论交流完成以下各题:问题1:过滤操作的要点可概括为:一、二、三、。

7.4 结晶现象习题课件---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

7.4 结晶现象习题课件---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

A.0.2 g
B.1.2 g
C.2.8 g
(3)在进行蒸发操作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 加热 ,利
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4)实验中是通过蒸发所得溶液中溶剂的方法而不是用降低溶 液温度的方法来获取食盐晶体,其理由是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 温度影响变化较小 。
【反思与评价】 (5)实验得到的精盐是 混合物
解: (1)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等操作要点,题图 所示操作中未用玻璃棒引流。(2)过滤后滤液仍浑浊,说明过滤 效果不好,可能是由于液面高于滤纸边缘,部分液体直接从滤纸 和漏斗之间流下;也可能是由于滤纸破损等。(3)过滤只能除去 难溶性的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的杂质,因此经初步提纯得到的 精盐仍然是混合物。
(1)请指出该装置图中的一处错误。 (2)改进装置后过滤,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什么?(写 出一条即可) (3)经初步提纯所得的精盐是否为纯净物?请写出你的判断和理 由。 答案 (1)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2)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 边缘;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 (3)不是纯净物,因为经初步 提纯所得的精盐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
(1)40 ℃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28.6% (精确到0.1%)。 (2)代表KCl溶解度曲线的是 乙 (填“甲”或“乙”)。 (3)KCl和KNO3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是 B 。 A.10 ℃<t ℃<20 ℃ B.20 ℃<t ℃<30 ℃ C.30 ℃<t ℃<40 ℃ D.40 ℃<t ℃<50 ℃
解: (1)40 ℃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0 g,则40 ℃时氯化钾饱和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0.0 g ×100%≈28.6%。(2)硝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有效教学案例之
教 学 案 例
学校名称:乌丹五中 课程名称: 化学 内容主题:结晶现象
教材版本:科学粤教版 教师姓名:456
教 龄: 26年
(
) :$
《晶体的生长》问题训练-评价单
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者:审核人
1、把4℃时饱和的硫酸铜溶液冷却到室温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A、溶液变为无色溶液
B、有白色沉淀析出
C、有蓝色沉淀析出
D、无变化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氯酸钾完全分解后,从剩余残渣中回收二氧化锰,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溶解、蒸发、过滤
B、溶解、过滤、烘干
C、结晶、溶解、过滤
D、溶解、烘干、过滤
3、室温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晶体析出,这是因为()
<
A、氯化钠溶解度变小 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C、溶剂质量减小
D、溶液变成部饱和溶液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海水一经降温,就会有大量食盐晶体析出
B、加热蒸发硝酸钾溶液,开始就会有大量硝酸钾晶体析出
C、硝酸钾饱和溶液可以溶解硝酸钾
D、将析出硝酸钾后晶体后的溶液在冷却,仍会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5、适宜使用结晶法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A、碳和硫
B、氯化钠和硝酸钾
C、硝酸钾和碳酸钾
D、铁合铜

6、关于晒盐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析出盐
B、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氯化钠蒸发出来
C、降低温度使氯化钠析出
D日光照晒后,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7、把食盐水放在敞口容器里,让水分蒸发,溶液首先达到
继续蒸发就会有析出。

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体物质,一般就采用的方法得到固体。

8、多数物质热的饱和溶液降温后,就会有析出,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固体物质,欲获得晶体一般采用
的方法。

13、过滤操作的要点可概括为:
|
“一帖”指的是
“二低”指的是
“三靠”指的是
课后思考题
1、写出下列实验所需要的主要仪器的名称
(1)装配过滤器需要;(2)量取液体需用
(3)收集气体需用;(4)蒸发浓缩溶液用
(5)称量少量固体要品用
(6)溶解多量固体药品用
(7)向试管中滴加少量液体用
(8)取少量粉末状药品需用
(9)实验室加热是通常使用
(10)少量溶液相互反应是需用。

2、简要回答在实验室做下列实验时,是由于什么操作引起题中指出的不良后果。

(1)点燃酒精灯时,灯内有酒精但不着火。

(2)熄灭酒精灯时,灯内外一起燃烧。

(3)用蒸发皿加热食盐水时,食盐水飞溅
(4)用蒸发皿蒸发食盐水时,食盐晶体从蒸发皿内迸发出来。

怎样除去下列混合物中的杂质写出主要的分离过程。

(1)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少量硫酸铜:。

(2)硝酸钾中混有少量食盐:
反思与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