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默写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原文及翻译译文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原文及翻译译文1、马援《诫兄子严、敦书》原文及翻译译文马援《诫兄子严、敦书》原文及翻译马援原文: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轻通侠客。
援前在交趾①,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②,此吾所大恶也。
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③,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
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
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
父丧致客,数郡毕至。
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
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④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者也。
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解释】①交趾:汉郡,相当于越南北部。
②正法:正当的法制。
③衿:佩带。
缡:佩巾。
施衿结缡:父母送女出嫁,给她结好带子,挂好佩巾。
④谨敕:谨慎。
译文:我的兄长的儿子马严和马敦,都喜欢讥讽议论别人的事,而且爱与侠士结交。
我在前往交趾的途中,写信告诫他们:“我希望你们听说了别人的过失,像听见了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见,但嘴中不可以议论。
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些都是我深恶痛绝的。
我宁可死,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
你们知道我非常厌恶这种行径,这是我一再强调的原因。
就像女儿在出嫁前,父母一再告诫的一样,我希望你们不要忘记啊。
”“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说的话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指责的。
谦约节俭,又不失威严。
我爱护他,敬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
杜季良这个人是个豪侠,很有正义感,把别人的忧愁作为自己的忧愁,把别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无论好的坏人的人都结交。
他的父亲去世时,来了很多人。
我爱护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
(因为)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以成为谨慎谦虚的人。
《诫子书》《诚兄子严、敦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5.(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援①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
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②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③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节选自马援《诚兄子严、敦书》、【注】①马援,字文渊,东汉扶风茂陡(今陕西兴平东北)人。
②汝曹:你们。
③施铃(j īn)③结缡(lí)古制,女子出嫁,母亲为她系上衣服,披上围巾。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非学无以广才②遂成枯落③所以复言者④使汝曹不忘之耳(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B.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C.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D.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3)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②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4)家书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
【甲】文诸葛亮劝勉儿子修身养性要从中下功夫;【乙】文马援则告诫侄儿为人处世不能。
答案:(1)①增长;②最终、终于;③又、再;④罢了;(2)C;(3)①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②宁可死也不希望听到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4)淡泊宁静;妄议他人长短(议论人长短)。
【点评】“之”的用法:①旁人皆为之感怆(之:代词)②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③与民同游观之乐(之:的)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⑤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⑥孔子云:“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⑦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诫子书》《诫兄子严敦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诫子书》《诫兄子严敦书》阅读练习及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诫子书》《诫兄子严敦书》阅读练习及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诫子书》《诫兄子严敦书》阅读练习及答案的全部内容。
(二〉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充成第7—11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須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換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或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选自诸葛亮《诫子书》【乙】吾欲汝曹①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③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
杜季良④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⑤;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
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⑥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⑦;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⑧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选自马援《诫兄子严敦书》有删节)【注释】①汝曹:你等②施衿结缡:父母送女儿出嫁,给她结好带子,戴好佩巾。
③龙伯高:名述,字伯高。
④杜季良:名保,字季良.⑤清浊无所失:指交友不分善恶。
⑥谨敕:谨慎端整。
⑦本句比喻相差不远:鹄:天鹅:鹜:鸭子.⑧郡将下车:指郡守初到任。
7.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2分)申父母之戒【答案】申/父母之戒【解析】谓宾断句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①非学无以广才②意与日去③乐人之乐④数郡毕至【答案】①使……增长②离开③以……为乐④全,都【解析】“广”、'去'源于《诫子书》重点字词,需要关注“广'的使动,“乐”源于《醉翁亭记》: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毕”源于《口技》:“群响毕绝”.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理解性默写(带答案+填空)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后汉书》)第一部分:【重点字填空】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
援前在交( ),还书( )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好论议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 )结( ),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 )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
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
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
父丧( )客,数郡毕至。
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
效伯高不得,犹为( ) ( )之士,所谓刻( )不成尚类( )者也。
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 )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 )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第二部分:【情境默写】1、马援对侄子马严、马敦的“,”行为很是担忧,虽远在交趾军中,还是写了这封情真意切的信。
2、马援自比侄儿父母,语重心长,反复叮咛的原因是,。
3、马援认为龙伯高的优点是什么,,,。
4、马援认为杜季良为人处世的特点是,,,。
5、马援用“”、“”两个比喻句,警拔有力,发人深省,是传之千古的警句。
6、《马援诫兄子严敦书》中比喻模仿的虽然不逼真,但还相似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7、《马援诫兄子严敦书》中比喻不切实际地攀求过高的目标,好高骛远,终无成就,反成笑柄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
2.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3.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
4.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
5 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6、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7、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范文一: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马援诫兄子严敦的故事,这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马援是西汉时期的杰出将领和政治家,他曾给予他的兄弟严敦一封诫子书,教导他成为一名真正的忠诚、勇敢、谦虚的人。
马援在诫子书中写道:“以格物致知、审时度势为家训,更需勤奋修炼、保持精神上的清醒。
”这是很重要的,我们应该明白自己的处境,学会调整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马援还强调了忠诚和勇气的重要性:“逆境时行忠诚,顺朝时表勇敢。
兄弟相依为命,当勇决天下难事。
”这意味着在面对危险和挫折时,我们要有勇气面对,做出正确的判断。
同时,当我们遇到朋友需要帮助时,我们也要像兄弟一样,义不容辞地伸出援手。
最后,马援还提倡了谦虚和学习的态度:“真正的学问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这需要我们保持谦虚和渴望成长的心态。
”总的来说,马援的诫子书是一份非常重要的信物,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学习。
我们要学会勇敢面对挫折和困难,保持谦虚和进取的态度,为自己创造更加美好的人生。
写作重点:马援是谁,他的诫子书的内容,和这对现代人有什么提示。
用词分析:文章使用了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了复杂的文辞和枯燥的词汇。
该文章注重叙述故事,在适当的地方使用了比喻和寓言,以吸引读者的关注。
在阐述马援的思想时,文章使用了简单的语言和口语化的表达方式,使得内容更加容易理解。
范文二:大家好,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马援诫兄子严敦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马援写给他的兄弟一封书信,告诫他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人。
诫子书包含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思想,让所有的读者都从中受益。
在马援的诫子书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保持谦虚。
他认为,一个成功的人需要时刻保持谦虚,从自己身上找到不足和不完美。
如果我们处于一种自我满足的状态,那么我们将永远无法成为更好的人。
马援还告诫说,每个人都应该不断地学习。
不论你处于何种位置,都应该有学习和成长的心态。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索,我们可以找到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
马媛诫兄子严敦书

4.《马援诫兄子严敦书》中借用“ 刻鹄不成尚类鹜 ” 比喻,说明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以成为谨慎谦虚 的人;借用“ 画虎不成反类狗”比喻,说明学习杜季 良不成功,那就成了纨绔子弟,警拔有力,发人深省。 5.《马援诫兄子严敦书》中,作者希望兄长的儿子们 听说了别人的过失后能像听见了他们父母的名字时所 应采取行为是“ 耳可得闻 , 口不可得言也 ”。 6.《马援诫兄子严敦书》中,说明郡里的将领们和州 郡内的百姓对杜季良意见很大的句子是“ 郡将下车辄 切齿,州郡以为言”。 7.《马援诫兄子严敦书》中,“愿汝曹效之”“不愿 汝曹效也 ”这两句话,虽然只是表示希望,但是字里 行间满盈着真挚的关爱,比之“汝曹当效之”“汝曹 勿效也”更容易让人接受。
8.苏轼在《赤壁赋》中描绘秋江的爽朗和澄清, 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是“清风 徐来, 水波不兴”。
9.苏轼在《赤壁赋》中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 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 长也”。
10.苏轼在《赤壁赋》中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 万物的关系的句子是“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 物与我皆无尽也 ”。
Hale Waihona Puke 5.龙伯高敦厚周慎(周密,谨慎 ),口无择(通 “殬(dù)”,败坏 )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 翻译:龙伯高这个人朴实厚道周密谨慎,说的话 没有败坏的。谦逊平易生活节俭,廉洁公正很有 威望。 6. 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 学习 )之。 翻译: 我爱护他,敬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 7.杜季良豪侠好义,忧( 以…为忧 )人之忧 ( 忧愁 ),乐( 以…为乐 )人之乐(快乐), 清浊无所失( 什么人都结交)。 翻译:杜季良这个人是个豪侠,很有正义感,把 别人的忧愁作为自己的忧愁,把别人的快乐作为 自己的快乐,无论好的人坏的人都结交。
专题08 2022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卷名句默写专练(八)

2021高考语文三轮冲刺卷名句默写专练(八)1.补写句子。
(1)寡人之于国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邻国之民不加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也?(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木不可胜用也。
(4)养生丧死无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尽心焉耳矣寡人之民不加多斧斤以时入山林王道之始也申之以孝悌之义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如“寡”“斧”“悌”“莩”。
二、情景默写2.名句名篇默写。
(1)韩愈在《师说》中慨叹,因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待从师学习的态度不同,而产生了一种出人意料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韩愈在《师说》中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观点后,接着运用“______________”的事例加以论证。
(3)韩愈《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圣人和其所从的老师进行评价,以实例证明了老师不一定比弟子贤能。
【答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背诵默写能力。
易错的字有:齿、智、欤、郯、苌弘、襄、聃、贤。
3.(1)《师说》中强调从师是为了学习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择师不以身份和年龄为标准。
专 情境式默写第二编-冲刺2020年高考语文 情境式默写58篇(原题版)

11.《诫兄子严敦书》马援1.马援在《诫兄子严敦书》中,交代作者写作原因在句子是:,。
2.《诫兄子严敦书》中,马援认为对待别人的过失的正确态度是:,。
3.《马援诫兄子严敦书》中作者苦口婆心,现身说法,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晚辈沟通,表明作者平生最讨厌的行为是:,。
4.马援在《诫兄子严敦书》中用“,”两句话强调自己对两个侄子的告诫就像女子出嫁前父母一再告诫的一样,希望他们不要忘记。
5.马援在《诫兄子严敦书》中用比喻的手法阐明效龙伯高而不得的结果顶多是“”,然而效季良不得则会“”。
6.马援在《诫兄子严敦书》中指出州郡中人士对待豪侠好义,清浊无所失的杜季良的态度是:,。
所以作者不希望子孙向他学习。
7.《马援诫兄子严敦书》中作者对当世贤良的作为得失加以对比评析,都是自己观察社会人生得来的经验之谈。
其“”“”的比喻,警拔有力,发人深省,是传之千古的警句。
12.《过秦论》贾谊1.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
文中“,。
”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军事上的措施)2.文中“,”,形象地描写了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3.文中“,”两句具体写愚民措施。
(文化上的措施)4.《过秦论》中,贾谊用“,”两句话用比喻形容陈涉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号召力。
5.《过秦论》写秦始皇挥动长鞭驾驭天下,消灭周边的国家统一天下的句子是:,。
6.《过秦论》写秦始皇登上了帝位控制着整个天下,对百姓的统治非常残暴的句子是:,。
(秦始皇统一天下,突现他政治上的功业)7.秦始皇一统天下,占据华山,依凭黄河,城池固若金汤。
防守关隘的士卒威风凛凛的句子是:,。
13.《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1.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介绍种树经验时说到,为了保持树木的天性,种树人要做2.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写其他种树人对所种树木早晚探视抚摸、时时看顾的句子3.郭橐驼认为,树种下后,应该怎样做的句子是:14.《伶官传序》欧阳修1.在《伶官传序》中,作者欧阳修引用《尚书》里的话目的是为了说明“,”这一观点,并认为这是很自然的道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 口无择言 刻鹄类鹜 画虎不成反类狗
1.好议论人长短 妄是非正法 2.施衿结褵 申父母之戒 3.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 所谓‘画虎不成反 类狗’者也 4.郡将下车辄切齿 州郡以为言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1.
,
,是马援深恶痛
绝的行为,宁愿死也不希望他的子孙如此。
2.用比喻说明马援语重心长、反复叮咛的两
句是:
,
。
3.用比喻说明两位贤人,一个可学、一个不
可学的原因的两句
是:
,
。
4.马援为杜季良感到寒心的两句
是:
,
。
易错字词
施衿结褵 பைடு நூலகம்敕 刻鹄不成尚类鹜
文化常识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 书,由中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 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 四史”。全书分十纪、八十列和八志(取自司 马彪《续汉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 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 安二十五年(220),共195年的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