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_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 行政法基本原则

3、法律优先
有法律规定的情况下,行政法规、 在有法律规定的情况下,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和规章都不得与法律相抵 凡有抵触,都以法律为准, 触,凡有抵触,都以法律为准,法律 优于任何其他法律规范。 优于任何其他法律规范。 法律尚无规定, 在法律尚无规定,又不属于法律保留 的事项,其他法律规范作了规定时, 的事项,其他法律规范作了规定时, 一旦法律就此事项作了规定, 一旦法律就此事项作了规定,法律优 先,其他法律规范的规定都必须服从 法律。 法律。
案例:某市工商局按《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案例:某市工商局按《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的规定, 的规定,以授权书的形式授权市林业局实施对市场销 售国家保护野生动物的查处。某日, 售国家保护野生动物的查处。某日,某市林业局在某 大酒店查获了一只准备宰杀的穿山甲, 4.4千克遂 大酒店查获了一只准备宰杀的穿山甲,重4.4千克遂 以该酒店非法收购国家重点保护二级陆生野生动物为 依据《野生动物保护法》 35条第一款 条第一款、 由,依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第35条第一款、《陆生 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37条 民法通则》 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第37条、《民法通则》第61 条第2款之规定,作出三项处理决定: 条第2款之规定,作出三项处理决定: 没收酒店非法收购的重4 千克活穿山甲一只; (1)没收酒店非法收购的重4、4千克活穿山甲一只; 没收与购买穿山甲等值的价款2380 2380元 (2)没收与购买穿山甲等值的价款2380元; 罚款11900 11900元 某大酒店以某市林业局无权处罚、 (3)罚款11900元。某大酒店以某市林业局无权处罚、 给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 给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 试根据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法的渊源, 问:试根据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法的渊源,某市林 业局对某大酒店的行政处罚是否合法有效? 业局对某大酒店的行政处罚是否合法有效?
警察法案例第三章公安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案例一???依法行使公安行政职权
案情摘要:
某公安局交警大队在执法中发现一外地货车违章行驶,遂拦截并扣缴驾驶员的驾驶证。驾驶员请求交警大队的执法人员拿出执法证件,并申辩自己没有违反交通法规,要求执法人员说明扣缴理由。交警大队的执法人员以当事人无理狡辩为由,加处罚款200元,并限其当日去银行缴纳,否则从次日起按日加处5%的罚款。
问题:
该案中有哪些违反公安行政处罚程序的情况?
评析: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下简称《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一条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法律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所以,本案的执法人员不主动告知,并在当事人请求告知的情况下仍不告知,违反行政处罚程序。?(2)?《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当事人享有陈述权和申辩权,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的申辩而加重处罚。所以,本案的执法人员以当事人无理狡辩为由加处罚款是违法的。。(3)?《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当场作出处罚决定,仅限于对个人处于50元以下和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而且必须是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所以,本案处以200元罚款必须适用普通程序,不能当场处罚当场执行。(4)?《行政处罚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当事人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所以,本案的执法人员限令当事人当日缴纳不符合法律规定;且对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每日按罚款数额加处5%罚款也于法无据。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2、《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
?
案例六???县公安局的行政行为合法吗?
案情摘要:
2003年7月8日晚22时,某公安局接到群众举报,称在某小区某歌舞厅存在营利性陪侍和卖淫嫖娼活动。接到举报后,该局民警迅速前往查处,发现有十名妇女从事营利性陪侍,并现场抓获卖淫妇女一人,嫖客一人,遂当场依法对该歌舞厅的法定负责人李某进行了传唤讯问。李某承认在歌舞厅有营利性陪侍和卖淫嫖娼活动,据此情况,?2003年8月26日,公安局依法作出治安处罚决定,对该歌舞厅负责人李某及相关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治安罚款5000元。?
第三章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对法治政府的扩张解读:
▪ 法治政府应当是 有限政府
▪ 法治政府应当是 服务政府
▪ 法治政府应当是 阳光政府
▪ 法治政府应当是 诚信政府
▪ 法治政府应当是 效能政府
▪ 法治政府应当是 责任政府
第三章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 在适用范围上,法律规则由于内容具体明确,它们只适用于 某一类型的行为。而法律原则对人的行为及其条件有更大的 覆盖面和抽象性,它们是对从社会生活或社会关系中概括出 来的某一类行为、某一法律部门甚或全部法律体系均通用的 价值准则,具有宏观的指导性,其适用范围比法律规则宽广。
第三章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 在适用方式上,法律规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 个案当中的:如果一条规则所规定的事实是既定的,或者这 条规则是有效的,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接受该规则所提供的 解决办法;或者该规则是无效的,在这种情况下,该规则对 裁决不起任何作用。法律原则的适用则不同,它不是以“全 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因为不同的法律原则 具有不同的“强度”,而且这些不同的甚至冲突的原则都可 以共存于一部法律之中。当两个原则在具体的个案中冲突时, 法官必须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及有关背景在不同原则间作出 权衡,强度较高的原则对该案件的裁决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但另一原则并不因此无效,也并不因此被排除在法律制度之 外,因为在另一个案中,这两个原则的强度关系可能会改变。 当然,在权衡原则的强度时,有些原则自始就是最强的,例 如法律平等原则,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它们往往被 称为“帝王条款”。
服 要求复检,体检医院出具了第二次体检结果为“一、五项阳性”, 但得出的结论仍然是“体检不合格”。
马工程行政法学课后思考题第三章

马工程行政法学课后思考题第三章
第三章的主题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与规则'。
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行政法的核心原则和规则,它们对于维护公共利益、保障公民权利和确保政府公正行使权力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合法性原则。
根据合法性原则,政府的行政行为必须依法进行。
这意味着行政机关必须在法律的框架下履行职责,并遵守法律规定的程序。
合法性原则的重要性在于确保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防止滥用职权和违法行为的发生。
其次,行政法还强调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要求政府在处理公共事务时必须公正、平等对待所有公民。
它强调政府行为不得偏袒某个群体或个人,而应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
公平原则的实施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公正,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此外,行政法还倡导透明原则。
透明原则要求政府在行政决策过程中应该公开、透明,向公众提供充分信息,确保公众对政府行为有足够的了解和参与。
透明原则有助于防止腐败、权力滥用和不当决策的发生,增强政府的责任感和公信力。
此外,行政法还包含了法治原则。
法治原则强调政府行为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和规范。
政府不得随意行使权力,而必须根据法律规定和程
序进行行政活动。
法治原则的实施有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确保政府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总之,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与规则是确保政府行政行为合法、公正和透明的基础。
这些原则和规则的遵守,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和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践中,政府和公民应共同努力,遵守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与规则,以建设法治社会,实现公平正义。
简述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简述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行政法是体系规范政府行政行为的法律制度,其基本原则是用以维护国家公共利益、维护公众权利和利益。
下面从六个方面,依次概述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一、权力责任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法》,行政机关行使的权力必须有民法法规的明文规定,并且必须严格符合国家法定的权限范围。
同时,行政机关必须对损害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如果违反法律则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二、亲民原则。
政府行政机关应当采取最亲民的行政方式,了解民众的合法诉求,建立和谐的行政关系,实现政府和公民之间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三、公平原则。
政府行政机关对公民、法人等享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不得以任何方式歧视他们,也不得基于种族、性别、出生地、政治信仰、宗教信仰和社会地位等差异片面地待遇。
四、合理原则。
政府行政机关应当时刻遵守合理原则,除遵守司法审慎等正当性施行规则限制外,不得把政府机关的权力滥用、延伸到不应有的范围。
五、规则原则。
政府行政机关应当依照法定规则进行行政活动,不得以任意的行为、欺诈、职权滥用侵犯公民等方式无视法律。
六、审慎原则。
对公民、法人、个体等享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政府行政机关在保护公民合法利益的同时,也应当尊重合法权利、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利益,不得恣意践踏公民合法利益。
以上就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行政机关为保证行政公正性所必须遵守的原则,是国家司法机关的重要参考依据。
政府及其行政机关应当认真贯彻执行这些原则,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促进行政正义,维护国家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法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进行行政管理的法律规范体系,是保证行政机关权力合法、公正、有效行使的法律基础。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在行政法律体系中具有普遍适用性和重要指导意义的原则。
本文将介绍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并对其主要内容进行探讨。
一、法律性原则法律性原则是行政法的核心原则,它要求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法律授权,遵循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必须有法可依,禁止行政机关凭自己的意志或自行创设规则进行行政行为。
法律性原则确保了行政机关的合法性和公正性,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二、合法性原则合法性原则要求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具有合法性和正当性。
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必须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进行,履行各项法定职责,不得滥用权力,不得越权行使权力。
合法性原则旨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行政机关的合法性和公信力。
三、公正性原则公正性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必须公正、公平、平等地对待各方当事人,并在决策过程中充分尊重和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行政机关应当依法行使行政裁量权,不得歧视、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
公正性原则是行政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原则,体现了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正和权威。
四、权利保护原则权利保护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应当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其享有的权利不受侵犯。
行政机关应当通过依法行政、公平调处、公开透明等方式,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救济和保护措施。
五、程序正义原则程序正义原则是指在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中,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程序正义原则包括听证、公告公示、听取意见等程序保障要求,确保行政机关的决策过程公开、公正、透明,避免滥用权力。
六、效率原则效率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应当高效、便捷地完成行政行为,并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行政机关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简化行政程序,降低行政成本,提升行政效能,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好的行政管理服务。
行政法6大基本原则

行政法6大基本原则行政法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权力的法律规范,是维护国家政权稳定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法律体系。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行政法律关系的基石,它们对于确保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权力、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正和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行政法的六大基本原则。
第一、法定原则。
法定原则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行政法律关系的基础。
它规定了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必须要有法律依据,并且必须依法行使。
法定原则的核心是合法性原则,即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不能超越法律的规定。
第二、公正原则。
公正原则是行政法的核心原则之一,它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要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公正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处理行政事务时,要依法公正、客观、中立,不能偏袒任何一方。
第三、合理原则。
合理原则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要合理、适当、必要。
合理原则要求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要符合合理性标准,即行为目的合法、行为内容合理、行为方式适当。
第四、效益原则。
效益原则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要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
效益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制定政策、制定行政措施时要考虑到社会的整体利益,确保行政行为的效果最大化。
第五、权利保护原则。
权利保护原则是行政法的重要原则之一,它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要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权利保护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处理行政事务时要注重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第六、责任追究原则。
责任追究原则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责任追究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行政行为中要承担起责任,对于违法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确保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行政法的六大基本原则分别是法定原则、公正原则、合理原则、效益原则、权利保护原则和责任追究原则。
行政法基本原则

行政法基本原则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合法行政包括法律优先和法律保留。
法律优先:所有行政活动都不得违背现有法律的规定。
法律保留:所有行政活动都只有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进行。
合理行政包括公平公正对待、考虑相关因素和符合适当比例。
公平公正对待:当行政机关面对同等情况、或基本相同的情形时应当一视同仁,不能出现明显的偏差或歧视。
考虑相关因素:行政机关在实施活动时只能考虑与该事件有关的各种因素,不得考虑无关因素。
符合适当比例:行政机关为实现某一行政目标而采取的手段,应当以必要为限度,力争对当事人权利影响最小。
程序正当包括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和公务回避。
信息公开指行政机关活动的依据、过程和结果只要不涉及国家秘密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都应向社会公众公开。
公众参与:行政机关作出重要的规定或决定时,应当听取公众意见,即公开听证。
公务回避:当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其处理的公务存在利害关系或虽无利害关系却可能影响客观公正时,应当回避。
高效便民包括行政效率和便利当事人。
行政效率:行政机关应当积极、迅速、及时地履行职责、实现职能,严守时限规定,不断降低行政成本。
便利当事人:行政机关应当尽可能减少当事人的程序性负担,节约当事人的办事成本。
诚实守信包括信息真实和信赖保护。
信息真实:行政机关提供的信息必须真实有效,不得欺骗。
信赖保护:行政机关的规定或决定一旦作出,就不能轻易更改。
确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而改变时,除必须有充分的法律依据并遵循法定程序外,还应当给予权益受损的人一定补偿。
权责统一包括行政效能和行政责任。
行政效能:为保证行政目标的顺利实现,法律、法规必须赋予行政机关一定的执法手段,排除障碍。
行政责任:当行政机关违法或不当行使职权时,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优位原则
含 义
指上一层次的法律规范的效力高于下一层次的法律规 范,行政主体在有效力层级较高的行政法规范时不应适 用效力等级较低的行政法规范。
1、在已有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任何下位法规范,都不得与 理 法律相抵触。
解
2、在法律原没规定,其他法律规范作了规定后,一旦法律 就此事作了规定,其他法律规范的规定都必须服从法律。
(2)行政机关应积极履行职权,切实保障公民的各项基本 自由;
(3)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行政行为时不得侵犯公 民的各项政治权利; (4)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应注重保护行政相对人的财产 权;
3、立法体现:
(1)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条第2款:实施治安管理处 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 尊严。
及其部门采取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应当与突发事
件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适应; 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的,应当选择有利于最大程度地 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的措施 。
4、司法应用:黑龙江汇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诉哈尔
滨市规划局案
最高法院判决认为:规划局对违章建筑所作的处
罚决定应针对违章建筑影响的程度,责令汇丰公司采
“这简直就是侮辱人……”任乐亮决定,将西工区国税局
起诉至法院,要求法院撤销奖励决定,判令被告重新作出奖 励并承担本案诉讼费50元。
洛阳市西工区法院审理后认为,对任乐亮颁发检举奖金1 元整的税务行政奖励的决定,符合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颁 布的《检举纳税人税务违法行为奖励暂行办法》第六条相关
规定。对于检举税务违法行为举报人的奖励标准只有上限,
3、中国的司法应用:
(1)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案; (2)刘燕文诉北京大学案; 法院认为:虽然没有任何制定法的依据,行政机关的决定 没有事先告知利害关系人或听取利害关系人的申辩,或者没 有将处理结果直接送达当事人,是不合法的。
注意:中国法律史上没有正当程序的传统,往往是重实 体,轻程序。正当程序原则是英美法系国家对公共机构的行 为进行司法审查的有力武器。
立法体现: 《行政许可法》第8条
可。 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
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
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
化的,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
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由此给公民、法人或
财产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但是,预报中的台风最终 没有出现在北京的天空和大地。 问题:在应急状态下,如何处理政府权力和公民 权利关系?如何保护人民对政府的信赖?
(五)比例原则——大陆法系常用的一个行政法原则
1、基本含义:教材P74; 2、具体要求: (1)适当性要求,行为手段得有助于目的实现 (欲治反乱) (2)必要性要求,选择行为手段中损害最小的 (高射炮打蚊子) (3)狭义比例性要求,行为手段与目的的平衡 (杀鸡取卵) 比例原则在大陆法系国家的行政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 位,我国台湾学者陈新民教授称之为拘束行政权力违法最有 效的原则和行政法中的“帝王条款”。
没有下限的规定,法律赋予了税务机关酌情裁量的权力。 法院同时认为,从情理上讲,税务机关在奖励时应当酌情 考虑举报人为实施举报行为而产生的必要性支出,以鼓励举 报人护税的积极性。本案被告奖励原告举报奖金1元整,虽然
合法,但金额偏低,存在明显的合理性问题。
洛阳市西工区人民法院当庭宣判:驳回任乐亮诉讼请求, 50元诉讼费由原告任乐亮承担。
适用条件: (1)信赖的基础是政府的一定行为,不管该行为是否合法;
(2)个人或组织采取某种行为表现出对政府行为的信赖; (3)个人或组织的信赖是值得保护的正当信赖;
保护方式:
(1)存续保护方式:不得撤销、变更或废止已经做出的行为; (2)补偿保护方式:衡量公共利益后,撤销、变更或废止原行 为,同时给相对人适当的经济赔偿或补偿;
3、立法体现: (1)《行政处罚法》第4条第2款:设定和实施行政处 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 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2)《行政强制法》第5条: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 应当适当。采用非强制手段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 不得设定和实施行政强制。
(3)《突发事件应对法》第11条:有关人民政府
行政自由裁量权:为什么会存在?教材P69;
种类裁量权
幅度裁量权 程度裁量权
合法
不合法
合理性与合法 性原则的关系
合理
不合 理
合理性原则的具体内容
§ 1、内容应符合立法目的
§ 2、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不得考虑不相关因素
§ 3、平等适用法律规范,不得对相同事实给予不同对待 § 4、符合自然规律 § 5、符合社会道德
具体体现参见《行政许可法》第16条,《行政处罚法》第11条。
法律保留是积极要求行政活动有法律依据 法律优位是消极的要求行政机关依据法律
(二)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
1、宪法第33条确定的宪法原则;
2、在行政领域的基本要求:
(1)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应充分尊 重行政相对人的人格;
四、程序性基本原则
(一)正当程序原则——英美法系古老而常青的原则
1、含义: 指行政机关在作出影响公民、法人或者其 他组织权益的决定,尤其是不利决定时,必须遵循正 当、公正的程序。
2、内容: 该原则反映在成文法上,最著名的是美国宪 法第5条和第14条修正案的正当程序条款,而这一条款又 可追溯到英国的“自然公正原则”。具体内容有: 理解 任何人不得做自己案件的法官; 行政机关在裁决行政争议时不能偏听偏信,应当给予当 事人同等的辩论机会; 任何人在行使权力可能给他人造成不利影响时,必须听 取对方的意见。
第三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行政法基本原则概述 第二节 行政法的实体性原则
第三节 行政法的程序性原则
重要
法律优位原则 法律保留原则 信赖保护原则 正当程序原则
比例原则
一、行政法基本原则概述(原则与规则的区别?)
1、含义:指导和规制行政法的立法、行政行为的实施
和行政争议的处理的基础性规范。行政法基本原则贯穿于 行政法具体规范之中,同时又高于行政法具体规范,体现 行政法基本价值观念。
《立法法》第9条:“本法第八条规定的事项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 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行制定行政法规,但有关范围与刑罚、 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 等事项除外”。
思考:结合法律保留原则分析劳动教养制度和收容遣送制度的违法性。
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 补偿。
诚信与政府信赖保护:“麦莎”的考验
2005年8月,台风“麦莎”在登陆东南沿海之后,
一路北上。中央气象台预测台风将会对北京、天津产
生非同寻常的影响。北京市政府采取了相应的应急措
施,在台风可能经过区域,实施了转移人员、财产、
要求加固建筑物等措施。在这一过程中,一些民众的
2、性质:
(1)抽象性;(2)普遍性;(3)有效性;
3、功能:
(1)指导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2)作为执法和裁判的依据; (3)引领行政法的发展方向;
行政法基本原则体系图(一)
法治原则 行政法治原则 依法行政原则 行政合法性原则 行政应急性原则
Rule of law(依法行政)
Rule by law(以法行政) 行政主体亦或
事例:举报逃税获奖1元 市民受辱起诉国税局
2011年5月11日,43岁男子任乐亮在洛阳一家电脑城购买 了200元的电脑椅,当他索要发票时被拒绝。5月18日,他到
西工区国税局举报,任乐亮称,西工区国税局对其举报调查
取证期间,他曾先后往返10多次。6月3日,执法部门对被举 报对象做出行政处罚决定,限期开具发票,并罚款100元。随 后,老任收到执法部门寄来的领奖通知书,他因此收到1元钱 的举报奖。
2、我国越权的理解:结合《行政诉讼法》第54条;
(1)没有权限; (2)级别越权; (3)事务越权; (4)地域越权;
论文: 何海波:《“越权无效”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吗?
——英国学界一场未息的争论》,载《中外法学》2005年第4期。
行政权限 行政主体行使职权时所不能逾越的范围或界限
取相应的改正措施,既要保证行政管理目标的实现,
又要兼顾保护相对人的权益,应以达到行政执法目的 和目标为限,尽可能使相对人的权益遭受最小的侵害。 而规划局的处罚决定中,责令拆除违章建筑的面积明 显大于必要限度。法院据此将处罚决定予以变更。
补充:合理性原则
合理性原则的含义
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合乎理性。 其核心是行政裁量决定应当具有理性基础,禁止行 政决定的武断和随意。
(2)第21条: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已满十六周 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七十周岁以上的; 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以上主体依照本法 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4、事例应用:
深圳“卖淫女” 示众案
(三)越权无效原则——英国行政法的核心原则
1、基本含义:教材P71;
补充内容
法律保留
含 义
指有关人民基本权利限制等重大立法事项,必须由 立法机关通过法律规定,行政机关不得自行规定,行政 机关如加以规定必须有法律的授权。 1、严格区分国家立法权与行政立法权界限 2、分为绝对保留和相对保留
理 解
《行政处罚法》第9条:“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 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才能设定”,即为绝对保留
不满5元举报奖励 花都小伙状告地税局胜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