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多酚酸盐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丹参多酚酸盐抗脑缺血再灌注氧化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的开题报告

丹参多酚酸盐抗脑缺血再灌注氧化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的开题报告

丹参多酚酸盐抗脑缺血再灌注氧化损伤的作用及机
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脑缺血再灌注(CIR)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可导致脑组织氧化损伤、神经细胞死亡等严重后果。

丹参多酚酸盐是一种具有抗氧化、抗炎、促进血液循环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药物成分,常被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现有研究表明,丹参多酚酸盐也具有一定的抗脑缺血再灌注氧化损伤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丹参多酚酸盐对脑缺血再灌注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丹参多酚酸盐在临床治疗脑缺血再灌注等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 建立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根据文献报道,采用线结扎法建立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2. 分组处理。

将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小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丹参多酚酸盐处理组),每组10只。

空白对照组接受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处理,模型组和丹参多酚酸盐处理组接受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或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连续治疗7天。

3. 测定指标。

采用行为学测试法、光镜检查法、酶学方法、RT-qPCR以及免疫荧光等方法评价丹参多酚酸盐对脑缺血再灌注氧化损伤的作用,并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丹参多酚酸盐在临床治疗脑缺血再灌注等脑血管疾病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深入理解脑缺血再灌注氧化损伤发生机制和寻找脑缺血再灌注的新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临床观察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临床观察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临床观察
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高发率,导致了心血管疾病的普遍存在。

而冠状动脉慢血流作为冠心病的独特表现形式,尤其在年轻人中更为常见。

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发病机制复杂,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长期存在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等严重后果。

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了医学界的研究热点。

丹参作为传统中药中的珍贵药材,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丹参多酚酸盐是一种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氧化、扩张血管、抗血小板凝集等多种作用,可改善心肌缺血、改善冠脉流动。

本临床观察旨在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诊的60例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观察组给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心电图、心功能等指标变化。

结果:观察组治疗结束后,患者心慌、胸闷等症状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心电图显示,观察组的ST-T改变明显减少,心功能也有所改善,而对照组变化不显著(P<0.05)。

在观察组中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临据擁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吴佳健(赣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江西赣州341000)【摘要】目的分析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抽取2()15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冠心病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常规组24例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试验组24例采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

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常规组(P<().05)「结论与丹参注射液相比,采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冠心病丹参多酚酸盐临床疗效安全性DOI:10.19435/j.l672-1721.2019.22.026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属于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群,患者多伴随心绞痛、心悸、乏力以及胃肠道症状,病情严重考可并发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叫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48例冠心病患者,分析丹参多酚酸盐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冠心病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冠心病临床诊断标准者;②经心电图、核素心肌显像、超声心动图、血液学检查、冠状动脉CT、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成像技术等相关实验室检查确诊;③符合丹参注射液、丹参多酚酸盐治疗适应证者;④对本次研究知情,自愿参加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剔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疾病者;③合并恶性肿瘤者;④有精神类疾病家族史及个人史者;⑤存在明显沟通障碍者。

将48例患者分为2组:常规组24例,男12例,女12例,年龄60岁~79岁,平均年龄(65.23±0.59)岁,病程1年~8年,平均(4.24±0.41)年;试验组24例,男13例,女11例,年龄63岁~79岁,平均年龄(65.31±0.61)岁,病程1年~7年,平均(4.21±0.39)年。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临床观察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临床观察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临床观察引言冠状动脉慢血流是冠心病的一种常见类型,在临床上占有很高的比例。

冠状动脉慢血流不仅影响了心肌的血液供应,还容易引发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危重疾病。

对冠状动脉慢血流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丹参多酚酸盐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药物,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因此在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中具有一定的潜在价值。

本文通过对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临床观察,旨在评估其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丹参多酚酸盐在冠状动脉慢血流治疗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临床证据。

方法选取符合冠状动脉慢血流诊断标准的患者,共计100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治疗组采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等基本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

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血液流变学指标、心功能等情况,并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接受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心电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心功能明显提升。

对照组患者的症状改善和指标改善明显弱于治疗组。

治疗组在用药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仅个别患者出现轻微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对照组中也有患者出现相似不良反应。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讨论本研究结果显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在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中具有明显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血液流变学指标、心功能等方面的表现。

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如研究样本相对较小、研究观察时间较短等,临床应用中仍需进一步完善和深入研究。

关于丹参多酚酸盐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关于丹参多酚酸盐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龙源期刊网 关于丹参多酚酸盐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作者:孙建芳陈艳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8年第07期【摘; 要】目的: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药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丹参多酚酸盐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作用。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近一年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共计100例为本次研究的全部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血瘀证,在中医理论当中,适合给予活血化瘀的中药进行治疗。

对照组患者为5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主要目的是进行对比实验。

实验组患者为5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效果的影响。

结果:加用丹参多酚酸盐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后指标更加乐观。

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是一种活血化瘀的中药,对于血瘀证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满意的治疗效果。

随着老龄化以及生活节奏的不断变化,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疾病,应用丹参多酚酸盐可以有效的解决血瘀证的问题,进而使心脑血管疾病得到有效的治疗。

【关键词】丹参多酚酸盐;心脑血管疾病;血瘀证;活血化瘀;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47;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7-0089-02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并且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随着临床上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加,逐渐探索采用多种方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疗法是目前发展较快较快的一种治疗思路。

在使用中药治疗之前,需要先对患者进行辩证,针对患者的具体证型选用适当的药物。

中医学的理论认为,血瘀证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血液粘稠、循环不畅、容易形成血栓等问题,这些因素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形成和发展息息相关。

我院针对血瘀证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使用了丹参多酚酸盐进行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发现丹参多酚酸盐对于改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具有实际价值。

丹参多酚酸的盐活血化瘀药理机制分析

丹参多酚酸的盐活血化瘀药理机制分析

丹参多酚酸的盐活血化瘀药理机制分析首先,丹参多酚酸盐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它能够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环,增强血液流动性。

这有助于预防和改善因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各种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和周围血管病变等。

其次,丹参多酚酸盐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

它通过抑制血小板凝集、粘附和聚集等血小板活性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小板聚集,从而预防和改善血栓形成和血管阻塞等疾病。

第三,丹参多酚酸盐还具有抗炎作用。

它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和溢出,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等。

这有助于控制和减轻因炎症反应引起的疼痛和炎症性疾病。

此外,丹参多酚酸盐还具有抗氧化和抗衰老的作用。

它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保护细胞免受损伤,延缓衰老过程。

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和维护血管的健康。

最后,丹参多酚酸盐对心肌和中枢神经系统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它能够促进心肌细胞的代谢和养分吸收,增加心肌血流量,减少心肌缺血缺氧,从而保护心肌功能。

此外,它还可以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血液供应,减轻缺血和损伤,改善大脑的功能。

总之,丹参多酚酸盐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抗血小板凝聚、抗炎、抗氧化和保护心肌等多种药理机制,发挥着活血化瘀的作用。

它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血液循环障碍和炎症性疾病等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论文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论文
DOI:10.3969/j.issn.1005 7072.2013.01,079.
(责任校对:吴琴娟)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 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赵子涵
110000沈阳中国人民解放军463医院神经内科
DOI:10.3760/cma.j.issn.1007-1245.2016.06.031
spondylotic myelopathy[J].Orthopedics,2013,36(11):
DOI:10.3928/01477447—20 13 1021-28.
[8】黄贤会.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临床结果比 较【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16):2443—2445.
1.1
疗效进行评定口】:依据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 表进行评分,分值为0~45分。0~15分为轻型; 16~30分为中型;31。45分为重型。急性心肌 梗死合并脑血管病的疗效评价标准:痊愈:临床症 状基本消失,治疗后评分下降>30分,生活能够 自理;显著: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治疗后评分下降 20。30分;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治疗后评 分下降10~20分;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改善,生 活尚不能完全自理,治疗后评分下降<10分。 1.5统计学处理收集两组数据,利用计算机分 类汇总,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17.0完成对汇总数 据的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计量 资料采用平方值±标准差(i±s)表示,组间对 比采用y 2检验或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
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床应用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常规治疗联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心肌
梗死合并脑血管病患者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减少心肌梗死以及脑梗死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 【关键词】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药学综合评价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药学综合评价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药学综合评价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是一种中药制剂,旨在改善缺血性卒中等疾病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对丹参多酚酸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药效学、药代动力学、临床应用及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

一、化学成分丹参多酚酸盐的主要成分为丹参酮、桃红色素、丹酚酸B和丹参酚酸A等多酚类化合物。

其中,丹参酮是丹参根的成分之一,具有清热解毒、祛瘀止血的作用。

桃红色素是一种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作用。

丹酚酸B和丹参酚酸A则是丹参多酚酸盐中最具活性的成分之一,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调节血液循环,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

二、药理作用丹参多酚酸盐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发挥药理作用:1.改善微循环丹参多酚酸盐能够增加血管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的量,促进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

此外,它还能够抑制纤维蛋白原激活物(PA)的合成,防止血小板凝集,进一步改善微循环。

2.抗氧化作用丹参多酚酸盐具有强烈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和功能,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等生理过程所引起的氧化应激。

3.抗炎作用丹参多酚酸盐能够抑制白细胞介素-1β的合成,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组织修复。

此外,它还能够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合成,发挥抗肿瘤作用。

4.抗血小板凝集作用丹参多酚酸盐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血小板凝集,预防血栓的形成。

三、药效学丹参多酚酸盐能够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具体表现为:1.改善神经功能丹参多酚酸盐能够促进神经元的生成和修复,改善神经细胞发生的炎症反应和神经元缺血损伤所引起的细胞死亡,从而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

2.改善血流动力学丹参多酚酸盐能够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增加血管舒张和扩张,从而改善血流动力学。

3.促进血管再生丹参多酚酸盐能够通过增加血管生成的速率,促进损伤部位的血管再生,增强血液供应,从而改善病人的病情。

四、药代动力学丹参多酚酸盐的药代动力学主要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四个过程。

1.吸收丹参多酚酸盐主要通过口服和注射两种途径进行吸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参多酚酸盐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丹参多酚酸盐在心脑血管疾病中有较好的疗效,且无明显的副作用,本文对其药理作用进行了浅显分析,然后对其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标签:丹参多酚酸盐;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Abstract】The effect of Salvia miltiorrhiza on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is good,and no obvious side effects. 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analysis of its pharmacological effects,and then summarizes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Salvia miltiorrhiza;Pharmacological action;Clinical application
丹参多酚酸盐是现代中药制备技术制备而成,丹参多酚酸盐是一种从丹参中提取的水溶性多酚酸类物质。

丹参多酚酸盐是从中药丹参之中浓缩提取的有效活性成分,丹参多酚酸盐具有活血化瘀及通络等功效,其亦具有良好的耐受性,目前被认为是丹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的最为重要的成分。

是以丹参乙酸镁为主的丹参多酚酸盐类化合物,含丹参乙酸镁80%,20%为丹参素钾、迷迭香酸钠、紫草酸二钾、紫草酸镁、丹参乙酸二钾、丹酚酸G镁和异丹参乙酸二钾(6)。

近年来广大学者者广泛研究了丹参多酚酸盐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为促进丹参多酚酸盐的推广应用以及深入研究,本文对丹参多酚酸盐在心脑血管疾病中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如下。

1 丹参多酚酸盐的药理作用
1.1 对心肌缺血/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心肌缺血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及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异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

丹参多酚酸盐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缺血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经研究显示,丹参多酚酸盐对多种原因诱导的多种动物心肌缺血均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抗氧化、改变炎症因子浓度及调控细胞信号通路有关[1-2]。

1.2 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血小板聚集率增高诱发动脉血栓形成是冠状AS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王邦俊等实验表明:丹参多酚酸盐能降低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率。

1.3 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拮抗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主要病变为动脉弹性减低和管腔变窄,常导致血栓形成和供血障碍等。

丹参多酚酸盐对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潜在防治作用。

2 临床应用
2.1 丹参多酚酸盐辅助治疗非ST段抬高性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的急危症,该病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如不及时给予临床治疗干预,极易引起心源性并发症,甚至猝死。

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是ACS的一种特殊类型,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以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NSTEACS虽不具有典型的“ST段抬高”等心电图表现,但此类患者往往冠脉病变弥漫且狭窄较重,心肌缺血时间长且临床症状不典型,观察组在以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治疗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治疗12 h~7 d的ST段下移程度及缺血导联数目均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黏度、DD、血小板聚集指数及红细胞变形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前后各项指标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

丹参多酚酸盐辅助治疗NSTEACS疗效显著、对降低住院期间MACE的发生率有一定意义,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NSTACS患者炎症反应及高凝状态,改善血液流变学、心肌缺血及心功能有关。

2.2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冠心病的药物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减少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及心肌梗死;延缓冠状动脉粥硬化病变的发展,并减少冠心病死亡。

规范地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再缺血事件的发生,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具有多途径和多机制治疗冠心病的优点。

何训等选取冠心病患者66例做为研究对象,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年龄40岁左右,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34例。

试验组静脉滴注丹参多酚酸盐20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1次/d。

对照组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3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

两组疗程均为2周,两组治疗若有心绞痛急性发作事件,立刻硝酸甘油舌下给药缓解症状。

比较两组治疗后总运动代谢量、运动诱发心绞痛的发作时间、运动诱发ST段压低1 mm的时间及心绞痛发作次数等指标变化情况、临床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7.50%(28/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76%(2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前后总运动代谢量、运动诱发心绞痛的发作时间、运动诱发ST段压低1 mm的时间及心绞痛发作次数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治疗后,硝酸甘油用量和心绞痛发作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

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25%(2/32),对照组为8.82%(3/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研究发现,试验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证明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疗效更好。

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用于治疗冠心病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是治疗冠心病的用药方案之一。

2.3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
脑梗死发病原因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堵塞脑部血管,患者脑部血液供应状
态发生异常改变,造成局部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对此类患者给予有效治疗措施迅速改善其脑部供血、供氧状态是临床获得满意疗效及预后的关键因素。

吕新立等选取脑梗死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

对照组给予急性脑梗死常规诊治疗措施,包括吸氧(改善氧供)、补液(维持机体水、电解质、酸碱度平衡)、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给予阿司匹林0.1 g/d或氢氯吡格雷75 mg/d、维持体内循环稳定(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脱水(脑水肿患者给予甘露醇)改善脑供血(脑循环)等,30 m g依达拉奉静脉滴注,2次/d。

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
200 mg静脉滴注进行治疗。

两组经上述相应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文研究可知,对照组患者经此法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仅为66.67%,疗效并不理想,提示需加用其他辅助治疗措施从而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3 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的临床应用集中于心脑血管病的治疗,随着研究的深入,不仅在心脑血管疾病,丹参多酚酸盐由于多种药理活性有望作为创新药物将得到进一步开发。

参考文献
[1] 张殿福,王明伟,王连生,等.丹参多酚酸盐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后氧化应激指标和脑钠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1):1304-1306.
[2] 叶树林,王晓蕾,陈利平.丹参多酚酸盐对兔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医进修学院学报,2011,32(6):654-658.
[3] 沈继龙,朱克军,李增男,等.丹参多酚酸盐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2,28(9):707-7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