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第四单元第17课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苏教版1

八年级语文第四单元第17课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苏教版1
八年级语文第四单元第17课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苏教版1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内容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被贬黄州第四年所作。作者于初冬深夜落寞之际见月色而欣喜,找寻好友张怀民在承天寺中共同赏月。在空明澄澈的月色之中沉醉,忘记个人的得失荣辱,寻得片刻的惬意安适。然而,仕途的失意,个人才华不能得以施展的内心世界依旧难以彻底忘怀。赏景之后一段的议论即透露出作者感慨深微、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1、重视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3、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闲人”的含义。

课时:一课时

授课流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背诵《浣溪沙》引出苏轼是个虽处贬谪期间,依旧不自伤白发,悲叹衰老,旷达振作、积极向上的人。这样的苏轼面对厄运,是否心境一直这样乐观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来具体探寻苏轼的心路历程。

二、整体感知,明句读

1、学生自由放声朗读课文,正字音,明句读。

2、齐读课文,简要概括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明时间、地点、人物

三、研读课文,

联系背景理解作者叙事时心理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记叙的事件。

苏轼与张怀民夜游承天寺一起赏月。

2、承天寺是寺院,他们为何夜游承天寺?从原文中找理由。

“念无与乐者”——念,想;“月色入户”——户,门。

3、苏轼可是当时的大文豪呀,为什么会“无与乐者”?从原文中找依据。

“闲人”——文下注释;由此可见苏轼是个被贬谪之人,做着有名无实的闲官。

4、被贬谪之人,也就被当权者排挤在外了,生活境遇较之当权者自然会如何?

自己——落寞、孤单,世人——避之不及,家中——自然门可罗雀。

5、文中哪些语句反映了苏轼这样的生活境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开头交代时间,是初冬时分;解衣,解开衣裳;欲,想要,将要。入夜即欲睡,反映了作者此时生活的落寞,门可罗雀。

“念无与乐者”——“无与乐者”反映了作者在贬谪期间交友断绝、门庭冷落的境况。

6、此时,却有一人主动来找苏轼了。读文章,找一找是谁?

月光——“月色入户”,由此可见,月光毫无势力之情,在寂寥的寒夜,依然来拜访他。

7、“月色入户”苏轼是怎样的感受和行动?

感受:“欣然”——高兴地;

行动:“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于是,就

小结:作者见月色而喜,想要与朋友分享,就去找张怀民。

8、作者一“念”就去“寻”张怀民,足见张怀民在苏轼心中是共同赏月的唯一之人,二人志趣相投。文中还有哪些字词句也表现了这一点?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亦”,表明张怀民与苏轼一样,见此月色也没有睡。二人情感相似,志趣相投。“相与”足见二人亲密的关系。

9、这里的“寻”能改成“访”吗?

不能。“寻”写出了作者渴望与知己好友共同赏月的急切心理。“访”表达不出这样的效果。

“相与步于中庭”——;步,散步。步,为何不译为“走”?译为“散步”更能够表现作者与好友一起赏月时舒缓的心情。

10、小结:作者由一开始的落寞变为欣喜再变为急切,最后终于在庭院中散步,心情舒缓、恬静起来。一件小事被作者叙述得起伏多变,情感跌宕,足见作者的才华之高。下面,请大家朗读第一段,将作者的情感读出来。

赏析作者所观之景

11、苏轼与张怀民赏到了哪些景物?

月光、竹柏

12、朗读第2段,问:这里所赏之景为月下之景,可是全段无一处有月字,你从哪些地方可见作者是在赏月景?

积水空明——比喻庭院中月光清澈透明,给人一种庭院积水的错觉。

水中藻荇交横——进一步隐喻,将月下竹柏影比作“水中藻荇交横”,使错觉更进一步,让人感觉水月难辨。

盖竹柏影也——盖,原来是。

13、如果在“盖竹柏影也”之前,加一个叹词,可以加哪一个?

“啊”“哦”

加叹词朗读该段,把叹词的味道读出来,问:“盖竹柏影也”放在最后揭示,表明作者当时怎样的心理?

恍然大悟

这样的“恍然大悟”就表明作者之前已经被陶醉于清澈透明的月下美景之中,完全忘记了被贬谪的痛苦,忘记了个人的得失荣辱,也进入到了那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之中。

朗读这一段,感受苏轼的

14、苏轼的伤痛被这样的自然美景抚慰了。可以说这样的月色也是苏轼的另一位知己好友。那么,苏轼彻底解脱了痛苦了吗?

小组讨论明确:没有。

引导:“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段话可以翻译为——“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两个闲人罢了。”

把这里的问句改为陈述句理解一下。

到处都有这样美妙的景色,只是少有我们这样的闲人(去欣赏罢了)。

这里反映了苏轼怎样的心理?

感慨世人汲汲于名利辜负良辰美景,感慨自身欲为国效力却遭贬谪、排挤,同时以“闲人”自居自傲、自宽自慰,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抚慰政治斗争的创伤,获得精神的复苏和安宁的心境。

总结全文:作者通过描绘澄澈透明的美妙月色,透露出他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透露出一个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背诵本文

教师寄语:

本文不足百字,却真实地展现了苏轼面对贬谪的困境的一段心路历程。面对困境,他也落寞痛苦但是没有沉沦,而是积极地投身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寻找友人一起排解烦恼,随缘自适。这样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布置作业:搜集苏轼于贬谪期间所作之词两首,赏读背诵

教后反思:

在课堂上,学生的思考结果与预设经常不同。如第二段的赏景,学生易将积水也当做眼前之景。我便引导学生朗读第二段,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学生就此明确作者所见之景只是庭院中的月色、竹柏影。顺势而问:“为什么我们之前误以为作者所见之景有积水?”学生思考探究可知本段表述方式的妙处,并进一步品味作者的心境。

苏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教材分析 本内容是第一《外国肖像画赏析》的延伸。从对人物肖像画历史的了解到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人物;通过观察把握人物的个性特征、人物的比例、不同的表现方法,直至抒发个人情意。 教材从美术作品中运用具象的表现手法表现身边的人物,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动态,把握人物的内在心理,达到关注人、关爱人的目的。 教材启示为什么要画身边的人,因为画熟悉的人更容易惟妙惟肖,更容易画出熟悉人的性格和表情,同时也更容易将自己的情感流露在作品之中。画家们更是将邻居、家人、朋友像为描绘的对象,以寄托自己的情感,表达某种爱意。 教材启示多彩人生是我们作画的泉,可以用线造型、电脑绘画、色彩等工具材料去表现身边的人物。同时启示如何关注人物的动态、人物的特征、人物的比例,各种使用工具的处理,还有表现时如何对比协调等,以丰富学生的情感。 教材还启示用什么方法去进行教学,让画笔传达情意。以全班同学肖像画册为切入口,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去反映每个同学的喜、怒、哀、乐。在表现他们外部特征的同时,特别重视内在的性格。其次再将自己个人的情感和对同学的了解,倾注于画笔之中。 教材中选用的一些图片,体现了表现的不同手法和不同形式,充分体现了美术教学的过程。

1.教学目标 ①让学生了解人体成长过程中的比例关系。 ②让学生尝试运用一定的工具、材料和方法较写实的去表现自己熟悉的人物。 ③让学生在描述过程中,更关心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更多的去发规他人的长处(优点)。 2.教学重点 欣赏和了解人物表现的多种方法、材料工具,了解人体在不同成长过程中的比例关系。 3,教学难点 对人物神情、动态、比例、色彩的恰当把握。 4.时建议:2时 一、组织教学 微笑问候学生当天感受,简要讲评上节小组作业。 二、导入新 同学们,上节我给大家介绍肖像画的由以及早期肖像画的作用,还欣赏了摄影术发明以后,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风格迥异的肖像画。我们学习了如何观察人物的五官,以及体会了通过五官表现人物性格和内心精神世界。那么今天我们再看一些彩色的范图。 看了这些范图你们有什么感觉?是不是觉得这些都是乱涂乱画,怎么把人的脸画成彩色的,怎么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像鼻子呢?好像这些画都是小孩子画的。这里面确实有一部分画是出自小朋友之手,我请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注释及翻译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注释及翻译 《记承天寺夜游 》是北宋著名文学 家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创作的一篇散文 , 选自 《东坡志林》 (中华书局 1981 年版) 卷一, 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 (1083 年),当时,作者正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任职。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记承 天寺夜游原文注释及翻译 ,欢迎阅读。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 荇(xìng)交横(héng), 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 耳。 翻译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 1083 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 下衣服准备睡觉时, 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 (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 散步。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 怀民也没有睡, 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充满着月光, 像积水充满院落, 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哪一个夜 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不汲汲于 名利而又能从容流连光景)清闲的人罢了。 注释 1、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黄冈县城南。 2、元丰六年:公元 1083 年。元丰,宋神宗赵顼年号。当时作者因乌台诗案 被贬黄州已经四年。解:把系着的东西解开。 3、欲:想要。 4、户:一说指堂屋的门,又一说指窗户,这里指门。

5、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欣,高兴,愉快。然,的样子。 6、行:散步。 7、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 无与乐 者,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者:的人。 8、遂:于是,就。 9、至:到。 10、寻:寻找。 11、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 年也被贬到黄州,寓居承天寺。 12、寝:睡,卧。 13、相与步于中庭:一同走到庭院中,相与,共同,一同。步:散步。中庭, 庭院里。 14、 庭下如积水空明: 意思是月色洒满庭院, 如同积水充满院落, 清澈透明。 15、空明:形容水的澄澈。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 16、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这里是水草。藻,水草的总称。荇,一 种多年生水草,叶子像心脏形,面绿背紫,夏季开黄花。 17、交横:交错纵横。 18、盖:句首语气词,这里可以译为原来是。 19、也:是。 10、但少闲人:只是缺少清闲的人。但,只。 11、闲:清闲。 12、闲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 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 13、耳:语气词, 相当于而已意思是罢了。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 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字词注释 (1)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黄冈县城南。 (2)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赵顼年号。当时作者因乌台案被贬黄州已经四年。 (3)户:一说指堂屋的门,又一说指窗户,这里指门。 (4)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 (5)行:散步。 (6)念:考虑,想到。 (7)者:……的人。 (8)遂:于是,就。 (9)至:到。 (10)寻:寻找。 (11)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也被贬到黄州,寓居承天寺。

(12)寝:睡,卧。 (13)相与:共同,一同。 (14)中庭:庭院里。 (15)空明:形容水的澄澈。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 (16)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这里是水草。藻,水草的总称。荇,一种多年生水草,叶子像心脏形,面绿背紫,夏季开黄花。 (17)盖:句首语气词,这里可以译为“原来是”。 (18)也:是。 (19)但:只是 (20)闲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 (21)耳:语气词,相当于“而已”,意思是“罢了”。 白话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筛选信息,了解说明内容,理清结构。 2.梳理思路,感知推理过程,明确顺序。 3.品读语言,体会表达特点,学会赏析。 4.训练思维,学习科学方法,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 1.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体会事理说明文的特点。 2.感受文章独特的语言魅力,领略科普小品文的魅力。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的思维方式,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由此及彼,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引出说明话题——恐龙灭绝 (展示恐龙图片)6500万年前,上一届地球霸主——恐龙统治着世界。可是,它们在生活了1.6亿年后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的谜。围绕着“恐龙灭绝”这一事实,仅科学家们公开提出的“灭绝说”就有130多种,大家各执一词。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的观点,不知能否说服你? (直观的图片展示代入感极强,简洁的语言解说指向性明确,既迅速引出本课要探讨的话题“恐龙灭绝”,又在不经意间将思辨的种子种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观点性文章的结论。) 二、全文瘦身——速读,筛选信息理结构 研讨一:把两篇短文浓缩成一篇百字文,你会组合哪些语句? 1.文首中心句:不同学科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2.文末总结句: 《恐龙无处不有》: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

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被压扁的沙子》: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3.标题: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 参考:不同学科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有,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6500万年的岩层中发现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这一环节,筛选信息,明确全文结构:总分总式,层次分明。先总说科学观点,再由两文证实。每篇文章由科学发现引发思考,逐步说明,篇末总结。) 三、文脉透视——跳读,梳理脉络看思路 研讨二:把说明过程提炼成一条逻辑链,你会补全哪些内容? 从“一个领域的科学发现”到“另一个领域的科学结论”,请你找出作者的说明思路并简要记录、交流。 1.全班集体讨论《恐龙无处不有》: 古生物学领域←→地质学领域 ___________恐龙无处不有-→__________________地壳缓慢运动 参考1.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恐龙无处不在-→恐龙不能漂洋,大陆自己漂移→地壳缓慢运动 参考2.事实论据:南极附近发现恐龙化石→推理:恐龙遍布世界各地→推理:恐龙不能在寒冷的南极生存→问题:恐龙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假设: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参考 3.恐龙化石在现存各个分离的大陆上都有发现→恐龙无处不在,曾经遍布每块大陆→恐龙不可能在每块大陆上独立生存→现存大陆在远古曾是联结在一起的“泛大陆”→“泛大陆”在恐龙出现之后逐渐分裂成为现在的各块大陆。 参考 4.科学发现:南极发现恐龙化石→产生质疑:恐龙来自哪里——追溯原因:泛大陆分裂带走恐龙→研究价值:证明地壳运动理论。 2.小组合作交流《被压扁的沙子》

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_记承天寺夜游)

总课时序数: 《短文两篇》教案 主备人:陈良煜审定: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Array 2.了解两篇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 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3.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答谢中书书》画面布局的巧妙。 2.《记承天寺夜游》中“闲人”的含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陶弘景《答谢中书书》描绘了优美的山川景色,语言精美,描写生动;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描绘了一幅庭院月夜 小景,语言朴素自然,富有诗情画意。教师应指导学生朗读,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在诵读中仔细品味文章的语言,深入作品意境,获得美的享受。教学中宜以朗读和背诵带动其他 教学环节。 2.比较法。两篇短文作者不同、题材不同、语言风格也不同。在 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注意比较两篇文章,欣赏两篇写景短文的画面,品 味不同的语言风格,体会不同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3课时 【本课时序数】第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赏读《答谢中书书》。指导朗读,力求美读课文;在反 复诵读中,整体感知文意;激发学生想像,再现画面,引导学生感受 文章的诗情画意;背诵课文;深入研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周围的一切美吗?也许你忙碌于繁重的学业中,无暇欣赏,但当你抬头远望的一刹那,你会感到窗外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好。天的晴明,地的广袤,山的挺拔,树的健壮……无不让你心动神摇。今天我们学习的《答谢中书书》就是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轴,让我们一同去欣赏。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文体简介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 语文是学习知识的基本手段。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要打好基础,不管学文学理,都要学好语文,因为语文天生重要。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筛选信息,了解说明内容,理清结构。 2.梳理思路,感知推理过程,明确顺序。 3.品读语言,体会表达特点,学会赏析。 4.训练思维,学习科学方法,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 1.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体会事理说明文的特点。 2.感受文章独特的语言魅力,领略科普小品文的魅力。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的思维方式,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由此及彼,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引出说明话题——恐龙灭绝 (展示恐龙图片)6500万年前,上一届地球霸主——恐龙统治着世界。可是,它们在生活了1.6亿年后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的谜。围绕着“恐龙灭绝”这一事实,仅科学家们公开提出的“灭绝说”就有130多种,大家各执一词。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的观点,不知能否说服你?

(直观的图片展示代入感极强,简洁的语言解说指向性明确,既迅速引出本课要探讨的话题“恐龙灭绝”,又在不经意间将思辨的种子种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观点性文章的结论。) 二、全文瘦身——速读,筛选信息理结构 研讨一:把两篇短文浓缩成一篇百字文,你会组合哪些语句? 1.文首中心句:不同学科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2.文末总结句: 《恐龙无处不有》: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被压扁的沙子》: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3.标题: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 参考:不同学科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有,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6500万年的岩层中发现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这一环节,筛选信息,明确全文结构:总分总式,层次分明。先总说科学观点,再由两文证实。每篇文章由科学发现引发思考,逐步说明,篇末总结。) 三、文脉透视——跳读,梳理脉络看思路 研讨二:把说明过程提炼成一条逻辑链,你会补全哪些内容?

记承天寺夜游知识归纳

记承天寺夜游知识归纳 十一、理解性默写 1、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主旨句) 3、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无与为乐。 4、《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十三、课文内容理解 1、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浩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 *(1)旷达胸怀(2)贬谪悲凉。(3)人生感慨。(4)赏月喜悦;(5)漫步悠闲。 3、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次大意。 * 记叙描写抒情。 第一层:(1-3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院漫步。(表达方式是叙述,交代清楚了时间、地点、同游者、游历的缘由) 第二层:(4句)观月赏景。(写景、描绘月夜庭中美景) 第三层:(最后3句)月夜问天,自喻闲人。(庭中月色或月光如水,议论,点出作者旷达乐观的襟怀) 4、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 ①遂至承天寺。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 ②怀民亦未寝。理由:心境相同欣赏趣味相同 ③相与步于中庭。理由:关系亲密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理由: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命运相同 5、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旷达(豁达)乐观的胸怀。 1、请用你自己生动的语言描绘本文描写月光的句子。 月光栖在空旷的庭院中,如一潭透明澄澈的水,而那水中的藻荇水草交错纵横,清晰可见,仔细一看原来是竹树、柏树的倒影呀。好一个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月夜美景! 3、对月色的含蓄描写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月光澄澈透明,正如作者光明磊落的胸襟,作者身处其中,才摆脱被贬谪的沉痛,忘记人世得失,进入一个空明澄澈的世界。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总结全文,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夜游的感慨,暗示世人大都醉心于功名利禄,为俗物所累,表现作者超凡脱俗,淡泊宁静的情怀。点明文章中心,表达作者贬谪的悲凉,漫步的悠闲,赏月的欣喜,人生的感慨的复杂微妙情感。 6、“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段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 *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9、作者是如何形象描绘月色的?体会“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的妙处。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7课 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

27.短文两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积累文言字词,进一步感知文意,品味语言。 2、深入研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们面对逆 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复习导学】 1、常识填空 .(1)《答谢中书书》选自《 》,作者 ,字 (2)《记承天寺夜游》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 字_______,号__________。北宋_______家,_______家。和父亲 _______、弟弟___________同列于“唐宋八大家”,合称 “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晓雾将歇. (消散) B 、夕日欲颓.(坠落) 沉鳞竞跃.. (争相跳) C 、月夜入户.(窗户) 未复有能与. 其奇者(和) D 、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但. 少闲人(只是) 3、翻译下列的句子。 ⑴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

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译文:(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文: 【合作研讨】 品读课文,合作探究如下问题: 1、《答谢中书书》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2、《答谢中书书》一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答谢中书书》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 4、找出《答谢中书书》中的议论句,并说说其作用。 5、《记承天寺夜游》中“月色入户”很有人情味,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谈谈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水浒传》名著导读教学设计

《水浒传》名著导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作家施耐庵及其《水浒》的文学常识。 2.把握《水浒》小说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并能有声有色地讲解2-3个小故事。 3.通过个体阅读、概括,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把握小说波澜起伏的情节,感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创设情境,欣赏其艺术魅力。 4.了解我国古典名著的辉煌成就,激发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与热情。 5.培养阅读积累和思考的习惯,学思结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教学重点: 1.创设情境,把握小说波澜起伏的情节; 2.感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难点: 结合时代,客观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明确正确的是非观念。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 引领阅读,圈点笔记;创设情境,启发思考; 搭建舞台,展示交流;合作交流,归纳总结。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指导预习 1.课前阅读名著《水浒传》,观看电视剧《水浒传》,了解故事内容,做好复述准备。 2.指导几个学生准备2——3个《水浒》中的故事。 3.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每组分析其中一个经典人物,形成书面材料。 4.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摘抄在笔记本上。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顾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导入新课。 二、介绍作家作品

学生先介绍,教师补充。(重点内容出示ppt) 1.作者简介: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江苏兴化人,原籍江苏。施耐庵约于元末明初至顺二年进士,曾在钱塘为官二年,因与当权者不和,弃职还乡,回苏州写作《水浒传》。 2.《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3.创作背景:《水浒传》产生于元末明初,是长期以来民间的集体创作和作家艺术加工的产物。故事大约发生在北宋年间。北宋徽宗时,政治黑暗官僚腐败,社会矛盾急剧恶化,我国北方爆发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这就是《水浒传》的创作素材,有关此次起义,史书皆有零星记载。起义声势浩大,但后来失败,义军因而有传奇色彩,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此背景下,施耐庵罗贯中集其大成,在民间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再创作,终成长篇章回小说。 三、走进作品 《水浒传》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塑造了108位英雄好汉。 1. 回顾《水浒传》经典情节 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鲁智深;风雪山神庙----林冲;醉打蒋门神、景阳 冈打虎、醉打蒋门神----武松; 2.人物绰号知多少? ①学生发言,共享所知。 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花和尚鲁智深、、青面兽杨志、智多星吴用、大刀关胜、双鞭呼延灼、小李广花荣等、菜园子张青等。 ②总结归纳命名绰号的规律 《水浒》中人物绰号有以长相命名的,有以身体的某一特色命名的,有以个人特长命名的,有以所用兵器命名的,有以性格命名的,有以出身身份命名的等。 ③为什么他们的绰号至今还会留传于世? 抓住了人的特征,诙谐,幽默,有创造性,显示人物的特征,不具有侮辱性。 四、分析人物形象 回忆相关情节,比较分析英雄性格的异同,加深理解。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记承天寺夜游

一、教学目标: 1. 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 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 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2. 难点: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三、预习要求: 1. 解决生字词注音; 2. 看注释、查工具书试翻译课文; 3. 查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作品; 4. 找古今中外有关描写月亮的诗词句。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流程 1. 导入: 结合苏东坡的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和本地东坡遗迹(惠州东坡亭、东坡小学等)导入。 学生自由发言,简介东坡的生平、经历、作品。 投影:作者生平。 2. 疏通文意 1) 解决生字词读音(叫学生读、纠正、齐读) 遂(suì)寝(qǐn)藻(zǎo)荇(xìng)

2) 朗读课文,听录音纠正 3) 解决重点词语(投影) 欣然:高兴地念:思考、想到相与:一起 遂与外人间隔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遂至承天寺盖竹柏影也 但闻屏障中尺一响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4) 翻译课文(学生提问,师生解决,强调重点,学生翻译,对照投影) 3. 研习课文 1) 这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 明:叙述、描写、抒情 2) 叙述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 明: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地点:承天寺中庭 人物:"我"和张怀民 事情的起因:月色优美 3) 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从中可看出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 绘景修辞作用特点 月色--积水空明竹柏--藻荇交横比喻生动形象如临其境皎洁、澄清、透明 4) 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明:"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

2020春鲁教版语文七下第27课记承天寺夜游word教案-精

2020春鲁教版语文七下第27课记承天寺夜游 word教案-精 一、导入 走进古典诗文的世界,我们发现处处都有月亮的影子。这轮明月曾照亮了《诗经》的河畔,曾惊扰了鸟儿的安眠,也曾打湿了乡书的封面……一轮明月牵动了无数古人的情肠,他们或借月抒写相思愁绪,或借月表达美好祝愿。当苏轼因莫须有的罪名被贬黄州,他会借月抒发怎样的情怀呢?那就让我们同游承天寺,赏明月清辉朗照大地,品经典美文感悟情怀。(板书课题、作者。) 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哪位同学来读给大家听?(找一生读作者简介) 师:下面,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同学们根据课前预习和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进行无标点朗读课文。 (大屏幕显示无标点课文,生尝试诵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有个性特色,下面请听老师为大家朗读课文。(注意: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师:老师读完了,文中还有两处停顿要注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屏幕显示,生齐读两遍。) 下面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生大声朗读课文) 师:在诵读声中我们与苏轼同游了承天寺,请同学们对照注释,独立翻译课文,圈划出疑难字词;然后,同组之间合作解决疑难问题;5分钟后,我们进行释文对抗赛。老师先把比赛规则说一下:将全班分为两大组(红组和蓝组),第一名站起来的同学为发问方,可以从另外一组中任点一名同学就文中字、词、句的翻译进行提问。回答正确的同学可以在向另外一组发问。如果回答不准确,就由本小组同学帮助回答,但发问权归另外一组所有。(生翻译,合作交流。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生兴致高昂,积极踊跃) 师:好,准备开始! 生1:“遂至承天寺”中的“遂”是什么意思? 生2:“于是,就”的意思,“于是就到承天寺”。 生3:“盖竹柏影也”中的“盖”是什么意思? 生4:覆盖,遮盖。 生5:应该是“原来”的意思,“原来是竹柏的影子。” 生6:“月色入户”的“户”怎么解释? 师:不是。“户”在文中不是指窗户,而是指门。大家知道“足不出户”这个成语吧? 师:这里的“户”就是指门,我们总不能从窗户走出去吧?(生笑,在课本上写下正确释义。)生:“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怎么翻译? 生1: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竹柏的影子。 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如何翻译? 生2:哪个夜晚没有月亮,哪里没有竹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师:真是你方问罢我登场,你问我答,你来我挡;友谊对抗,兴致高昂呀!同学们表现真棒!文章内容我们有了初步感知,那位同学能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生1:文章写的是苏轼晚上睡不着觉,看到月色很美,就到承天寺找到张怀民,两人一起赏月。

27-记承天寺夜游(苏轼)-教学设计-教案

27-记承天寺夜游(苏轼)-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和写景语句。 2、品味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丰富情感,感悟作者的人格魅力。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品味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乐”,获得阅读的快乐。 【教学难点】“闲人”句中蕴含的丰富意蕴。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同学们好! 大家知道昨天晚上青岛的月亮什么样?(投影)月亮美吗?(不美),或许是 近些天来的雾霾,给皎洁的月光蒙上了灰朦,然而在930年前的承天寺,苏轼 与大家不同的是遇到了一轮明月,正是那轮明月带给了苏轼不同寻常的夜晚, 成就了千古美文《记承天寺夜游》。(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读题目?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苏轼为什么要在夜里去游承天寺?他在承天寺都看到 了什么美景?承天寺夜里的景色很美吗?) 师:大家看到题目就提出了直观的问题,主要是: 苏轼为什么记承天寺,夜游?让我们走进作品,诵读,玩味,解解这个迷。

下面请同学们再次细读文章,思考并作出批注,准备和大家交流。 教学预设: 方案一:引导体会作者的“清闲”以及月色不期而至的快乐。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苏轼去承天寺是为了欣赏月亮)板书:清闲遇月 师:好了,同学们谁先来解这个谜? 生:我觉得苏轼夜游承天寺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自己晚上睡不着,而后又被外面的月光所吸引,所以打算观赏月亮,才想起邀请自己的朋友张怀民到承天寺去的。 师:哪些词句让你有了这样的判断,读一读? 生朗读相关的句子。 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捕捉信息引导学生理解的深入。 1. “解衣欲睡”学生读得缓慢。 师:刚才老师听到你读这四个字时读得很是缓慢?说说你这样读的理由? 生:因为作者似乎不想睡觉,所以很不情愿的要休息了。 师:苏轼那时是不是无事可做呢,看一段资料? (推荐资料:苏轼历经乌台诗案元丰二年,也就是作者写此文的四年前,苏轼被诬陷用诗诽谤朝廷,这场文字狱,将苏轼抓进乌台,被捕入狱后获释出狱,总算保得一命,被贬至黄州做了一个无实权的团练副使的小官,不得签署公事,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行动还受到监禁。) 师:可见被贬黄州的苏轼是清闲的? 生:恩,是很清闲。 师:清闲的苏轼,这里我们就就得用稍缓的语调来读出此句来了,大家一起试试:元丰六年……,读 生:读。 2.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学生的朗读重音放在“欣然”一词上。

记承天寺夜游(优质课一等奖)

《记承天寺夜游》市优质课一等奖教学实录 发布时间:2010-03-01 浏览:412 人次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 青州市偶园回中马宁 师:走进古典诗文的世界,我们发现处处都有月亮的影子。这轮明月曾照亮了《诗经》的河畔,曾惊扰了鸟儿的安眠,也曾打湿了乡书的封面……请同学们回忆所学过的古诗文,你想起了哪些有关月亮的名句呢? 生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生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生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师:说得真好!一轮明月牵动了无数古人的情肠,他们或借月抒写相思愁绪,或借月表达美好祝愿。当苏轼因莫须有的罪名被贬黄州,他会借月抒发怎样的情怀呢?那就让我们同游承天寺,赏明月清辉朗照大地,品经典美文感悟情怀。(板书课题、作者。) 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哪位同学来读给大家听?(找一生读作者简介) 师:下面,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同学们根据课前预习和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进行无标点朗读课文。 (大屏幕显示无标点课文,生尝试诵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有个性特色,下面请听老师为大家朗读课文。(注意: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师:老师读完了,文中还有两处停顿要注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屏幕显示,生齐读两遍。) 下面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生大声朗读课文) 师:在诵读声中我们与苏轼同游了承天寺,请同学们对照注释,独立翻译课文,圈划出疑难字词;然后,同组之间合作解决疑难问题;5分钟后,我们进行诗文对抗赛。老师先把比赛规则说一下:将全班分为两大组(红组和蓝组),第一名站起来的同学为发问方,可以从另外一组中任点一名同学就文中字、词、句的翻译进行提问。回答正确的同学可以在向另外一组发问。如果回答不准确,就由本小组同学帮助回答,但发问权归另外一组所有。(生翻译,合作交流。师巡视指导。)师: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生兴致高昂,积极踊跃) 师:好,准备开始! 生1:“遂至承天寺”中的“遂”是什么意思? 师:谁来帮帮他?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全册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内容 本单元所选用的课文全部围绕“长征组歌”这一主题,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惊天动地的壮举,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多少文人墨客用不同的方式抒发过对长征的感慨和歌颂。 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就是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无论对革命而言,抑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 《长征组歌》用10个不同的战斗生活场面,塑造了人民军队的光辉形象。 陆定一的《老山界》一文,以细腻、生动的笔法描述了红军翻越长征中第一座难爬的高山――“老山界”的情景。 《草》借一个普通战士的视角塑造了周恩来的光辉形象。 《长征》则以文学剧本的形式反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征途中的种种经历,展现了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和伟大意义,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2、了解不同样式的作品表现同一题材内容的一般方法,感受红军指战员的高大形象及其丰富的内心世界。 3、记诵、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句。

4、学习理清一件事的来龙去脉,写清楚它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5、学习当节目主持人,做到有信心,有口才,有连缀语,有服务意识。 三、教学课时安排(共14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 课文《七律长征》(1课时) 课文《长征组歌》两首(1课时) 课文《老山界》(2课时) 课文《草》(2课时) 课文《长征》节选(2课时) 诵读欣赏(1课时) 写作(3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一七律??长征 毛泽东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体会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重点: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 2、难点: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极度夸张的手法。一时ín山难 nán 困难,难能可贵横 h éng 横竖 nàn 苦难,难兄难弟 hèng 蛮横

十七、《记承天寺夜游》练习题

十七、《记承天寺夜游》练习题 一、给加点字注音。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亦未寝.:() 藻荇 ..:()竹柏.:()解.衣欲睡:() 二、解释下列字词。 欲:()解:()念:()中庭:() 寝:()空明:()欣然:()藻荇:() 交横:()闲人:()耳:()相与:() 遂:() 三、文学常识。 1、本文作者()是()朝的著名()()(),字(),又字(),号(),谥号(),与其父()和其弟()共为()之一,其为()派代表。 2、本文作者()与欧阳修齐名,合称(); ()与黄庭坚齐名,合称(); 其()与辛弃疾齐名,合称()。 3、本文作者因()被贬。 4、文中写景可用四字概括:()。 四、句子翻译。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 。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 。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 。 五、默写。 1、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句子是:。 2、文中表达作者情感微妙变化的句子是:。 3、作者夜游承天寺的原因:。 4、文中使文章达到亦真亦幻的境界的是哪一句:。 5、文中点睛之笔是:。 6、写出课文外的关于月的两句诗:,。 六、文中突出作者“闲”的句子,请你谈谈对闲人的理解。 答:

。 七、本文写作时,苏轼已被贬黄州。当时,他备受监视,近乎流放。揣摩文章最后一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 。 八、体会“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的妙处。答: 。 九、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答: 。 十、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次大意。 答: 。 十一、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答: 。 十二、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又表达作者怎样的心理。 答: 。 十三、此文为作者遭贬之后所作,作者此时心情应抑郁才对,可作者却“欣然起行”,不但措绘了月景,还自诩“闲人”。对于作者这种做法,你怎样看待?结合实际谈谈。 答: 。

第27课《短文两篇》之《记承天寺夜游》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初二上)3

第27课《短文两篇》之《记承天寺夜游》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初二上)3 1.填空题。 ?答谢中书书?作者________,字通明,号________,有?________?。 2.默写课文。 ________,猿鸟乱鸣;夕日欲颓,________。 3.判定以下讲法的正确与否,对的打〝√〞,错的打〝×〞。 A.〝月色入户〞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月光看起来明白得这位迁客的孤寂无聊,主动地与他作伴,有意安慰我们这位失意的诗人。 〔〕 B.〝念无与为乐者〞写出作者被贬期间难寻知己,迫不得已才去找了一下正好也睡不着的叫张怀民的人。 〔〕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短短三句话,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明亮的月光。作者采纳的是动静结合,正面形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寥寥数语,感叹深长。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会到的人一辈子哲理,在痛楚中又得到某种安慰的心情。〔〕 〔一〕语段点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讲明以下句子中加粗的词。 ①遂至承天寺:________。②积水空明:________。 ③盖竹柏影也:________。④但少闲人:________。 2.〝庭下如积水空明〞是一个比喻句,从前后文来看,那个比喻句的本体是________。3.文中写〝竹柏影〞,实际上是从侧面描写________。 4.本文的语言有何显著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迁移过关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动,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假设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那么千转不穷,猿那么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给加粗字注音。 缥碧〔〕夹岸〔〕轩邈〔〕 鸢飞〔〕经纶〔〕窥谷〔〕 2.用原文语句填空。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 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 苏教版

17.记承天寺夜游 ●重点:掌握常用文言词语,说出课文大意。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学习使用借景抒情的方法。 1.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知识卡片,请你帮着补充完整。 2.查阅资料,补充写作背景。 元丰二年二月七日,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有关对王安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谤新法,并将他逮捕入狱,这就是“乌台诗案”。长时间的审问、折磨,苏轼差点丢了脑袋。后由于范镇、张方平等的营救,案件惊动两宫,十二月苏轼获救出狱,被贬到黄州,担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藻荇交横.(héng) 怀民亦未寝.(qǐn) 遂.至承天寺(suì) 盖竹柏.影也(bǎi)

4.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 (1)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 (2)念. 无与乐者(思考、想到) (3)月色入户.(门) (4)遂. 至承天寺(于是、就) (5)怀民亦未寝.(睡) (6)积水空明.. (形容水的澄澈) (7)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罢了) 5.参照注释,翻译下列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庭院中的月光像一泓积水一样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错。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绿竹和翠柏? 6.初读课文,完成下表。 《记承天寺夜游》 叙事→ 寻伴夜游 写景 月色 ——积水空明竹柏—— 藻、荇交横 抒情→但少闲人如吾两人 失意苦闷乐观豁达 问题一:一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文章中的停顿,并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念/无 与 乐 者 (2)相 与/步 于 中 庭 (3)盖/竹 柏 影 也 (4)但/少 闲 人/如 吾 两 人 者 耳 问题二:二读,明晓内容,理解文义。 1.从原文中找出“记”的要素。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整体学习教案苏教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单元整体学习 一、单元学习目标 1、感受和体悟作者在咏物中所抒发的情怀,并在品读中陶冶情操。 2、理解课文所写事物外在特点与内在特点的关系,以及物与情的关系。 3、学习课文根据文章立意需要,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养成带着感情观察事物, 并在观 察中把握事物特点的习惯。 4、在诵读中提高品味优美语言的能力,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 5、学习在写作中适当地展开联想,通过联想丰富写作的内容。 6、跟别人交流思想时,能够围绕话题,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5课时) 《海燕》2课时 《白杨礼赞》2课时 《石榴》1课时 《马说》2课时 《紫藤箩瀑布》1课时 诵读欣赏1课时 写作3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鸟》专题2课时 单元总体分析 单元主题定位: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虽然都是写物的散文,但表现的手法又各有特点,教学的设 计既要着眼于这一类文章的共同特点,又要针对每篇课文的个性特点。《海燕》和 《白杨礼赞》《石榴》都运用了象征手法,但《海燕》是一组形象的象征,这些不同的象征物构成一个群体,组合起来表现主题,《白杨礼赞》《石榴》主要通过揭示白杨树、石榴这

一主要形象的象征意义表现主旨,《紫藤萝瀑布》则是写作者由紫藤萝所获得的人生感悟。从语言看,《海燕》是散文诗,语言具有更强烈的抒情性。所以《海燕》的教学要更注重朗读和吟诵,把课文的背诵和文章的欣赏结合起来;有条件的可以借助其他媒体帮助学生领悟课文,要引导学生充分理解一组形象之间的关系。《白杨礼赞》《石榴》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在阅渎中理解物的 “形”与“神”、物与象征意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一致。结构上,《白杨礼赞》又要复杂一些,可以先让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把握文章的层次,理解这样安排的好处。《石榴》的教学可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利用“探究?练习”或设计一两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并稍加点拨则可。《紫藤萝瀑布》的教学,可以由文章对紫藤萝花的描写人手,解读文章所蕴涵的哲理。无疑,作为一组散文,教学中都要 加强学生的朗读,但要注意把朗读和具体的教学目标相结合,使朗读为学生感悟课文、理解课文服务。 单元课文简析: 《海燕》是一首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文章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 之际勇敢欢乐的形象的描写,深刻反映了20世纪初俄国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歌颂了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井必将取得胜 利的前景。 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对象征意义的理解:这篇散文诗的思想是通过象征的手法表现出来的 对象征意义的理解,要从作品整体上和主要方面领会各种事物的象征意义,防止牵强附会。 理解本文的象征意义,需要解决的疑难问题是:暴风雨象征席卷一切反动和腐朽势力的 革命浪潮风暴,而狂风、乌云、闪电、响雷则是暴风雨的前奏,为什么却说它们象征反动势 力呢? 《白杨礼赞》运用象征手法,抓住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的不平凡形象,赞美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军民,歌颂他们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对 他们的崇敬和赞颂的感情。 教学的重点难点是文章主题的理解:本文运用象征手法,以白杨来象征西北敌后共产党 领导下的抗日军民。文章抓住白杨外形上的特点一一“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叶子也是 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然后联系白杨生长的环境,揭示它“虽在 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气质,这就远远突破对白杨树外形的描写,而是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