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的归属之争
名人故事马云创业过程中的10大失败经历

名人故事:马云创业过程中的10大失败经历阿里美国上市后,现年50岁的马云身家反超盘踞亚洲首富榜2年半之久的李嘉诚,成为新的亚洲首富。
我们知道,创始人不经千辛万苦,千锤百炼,不吃一堆亏,那是很难成长和成熟起来的,即便是马云也不例外。
马云不是神人,曾经也犯过许多错误,其中一些是致命的。
2013年的一次颁奖典礼上,马云说,如果将来要写书,就写《阿里巴巴的一千零一个错误》。
他还说,阿里其实不止犯过1001个错误,许多错误看到了,但没有时间理会。
15年间,马云到底犯过哪十大错误?一、好大喜功迁都上海羽而归时间:1999年原因:盲目追求高大上结局:公司总部重新迁回杭州再也没有离开过1999年,阿里刚刚起步,员工的办公场所,是马云那150平米的家。
获得融资后,马云开始飘飘然,将公司总部搬到美国,国内总部搬到上海,马上发现水土不服,后又重新迁回杭州。
这是马云犯下的第一个错误。
事后分析,上海多是大型国企、外资企业,而阿里服务对象多是中小企业。
杭州聚集着大量制造外贸企业,它们有实实在在的电商需求。
马云年轻时也犯过盲目追求“高大上”的毛病,远离自己的用户和“上帝”。
这点尤其值得其他创始人警醒。
据了解,很长一段时间,浙江一直是阿里收入最高的省份,后来才被广东超越。
二、扩张过快运营费用居高不下时间:2001-2003年原因:财力增强导致节奏失控结局:公司大幅裁员、减薪1999年创办之初,阿里实现市场净利润287万元。
随后,又分别获得高盛、软银等500万、2000万美元的投资。
财力的增强,打乱了马云原有的节奏,拿到钱后的阿里反陷入混乱之中。
2000年,阿里在海外疯狂扩张,运营成本居高不下。
在中国香港、美国、欧洲、韩国,需要大量市场推广,广告费用,每月开销是天文数字,且没有分文收入。
2001年1月,阿里银行账户余额不足1000万美元。
很快,阿里召开了历史上的“遵义会议”。
当时担任首席运营官的,是从GE空降的关明生,他在一天之内就把美国团队从40人裁到3人,并且相继关闭阿里在香港、北京、上海办事处。
谁的支付宝

谁的支付宝?作者:王姗姗李卉来源:《畅谈》2011年第11期曾经被设想得异常甜蜜的“婚姻”,如今却因两大巨头地位的改变而“瘙痒”无比没落中的雅虎,因为一场偶然的收购,获得了新势力“阿里帝国”的控制权。
与之相应的是,阿里巴巴们突然发现,崛起后的自己却不再属于自己。
于是乎,雅虎和阿里巴巴间的控制权之争启幕。
5月10日爆发的“雅巴”之争,引发了海内外普遍关注。
当天,雅虎宣布阿里巴巴将旗下支付宝业务转移到了马云控制的一个内资公司中。
马云此举显然令雅虎如坐针毡,因为这将损害雅虎在阿里巴巴集团的利益。
《纽约时报》形容“双方就像一对爱意已经退去的夫妻”,相互诘难和攻击。
一次早已完成的重组3.3亿元能否买下支付宝?乘以100可能都不够,但它确实发生了。
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支付宝)的股权变更证实了这一点。
通过2009年6月和2010年8月两次转让,支付宝的全资控股股东已经由阿里巴巴集团全资子公司Alipay e-commerce corp(下称Alipay,注册于开曼群岛),变成了浙江阿里巴巴商务有限公司(下称浙江阿里巴巴)。
两次交易对价总额约为3.3亿元人民币。
接盘的浙江阿里巴巴是一家内资公司,成立于2000年10月,目前注册资本为7.1亿元人民币,由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和集团18位创始人之一的谢世煌控制。
马云和谢世煌分别投资5.688亿元和1.422亿元,各占80%和20%的股份。
在这两次重组之前,外资股东雅虎和软银持有阿里巴巴集团超过70%的股权,阿里巴巴集团通过Alipay间接拥有支付宝100%的股权。
现在,支付宝由马云控股80%的浙江阿里巴巴全资拥有。
没有疑问,这是支付宝为了获取中国监管部门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而进行的一次股权重组。
疑问是,谁受益?谁受损?如果一切像表面显示的这样,马云就太赚了——借支付宝争取牌照之机,兵不血刃地将阿里巴巴的核心资产转移至自己名下。
消息披露之后,雅虎股价在5月11日即暴跌7.28%。
移动支付之争

移动支付之争作者:暂无来源:《国际公关》 2014年第1期近期,移动支付纷争颇起,尤其是“二马”(马云与马化腾)大有一决高下之势。
若论在互联网金融方面布局之长远者,阿里巴巴自称第二,则无人敢称第一。
阿里的“命根子”——支付宝,既是阿里电商体系正常运行的基础保障,也是阿里集团扩张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基石。
基于此,马云宁愿冒着被质疑其契约精神的风险,也要把支付宝拆分捂在怀里。
当然,马云也没有“白疼”支付宝这个“亲生子”。
根据支付宝公布的最新数据,在PC端,支付宝的注册账户已经超过8亿;支付宝钱包的用户也已逼近1亿大关。
另根据艾瑞、易观等第三方数据显示,淘宝系在移动购物中占据了50%左右的市场份额,支付宝钱包则在移动支付领域斩获80%的市场。
目前看来,支付宝可谓一家独大,其霸主地位当下无人能撼。
不过,在互联网时代,从来就没有屹立不倒的霸主,只有不断涌现的颠覆者。
正如互联网实验室董事长方兴东所说:“十多年前,互联网第一次大革命,大家认为三大门户就是互联网最大的商业模式了,没有比他更大的了,我们能做的只是其中一个细分领域,后来发现,三大门户不到三大巨头(BAT)的1/10。
未来,马云很可能发现,交易支付、电商可能也真的不到1/10。
”方兴东认为,现在互联网已经进入3.0时代,核心概念就是即时互动,即大规模网民同时在线的实时互动。
网上交易只是偶发性的,黏度不够。
而且网上购物支付对网民的整个活动来说,只是大蛋糕中的一小块。
那么,暂时拔得头筹的支付宝最忌惮的挑战者是谁?毫无疑问,是另一位互联网领军人物马化腾旗下的微信支付。
微信诞生的时间并不长,但它成长的速度却惊人的疯狂。
目前,微信用户已突破6亿,并且进入了全球240多个国家中的200个,这意味着微信已成为移动互联网最活跃入口,这让腾讯牢牢掌控了移动互联网端社交方面的主动权。
如果仅仅是用户数量庞大,或许还不会让马云如此紧张。
微信支付的真正“威胁”,在于马化腾对它的定义:“微信支付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支付工具,它是为移动支付提供的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
支付宝股权之争

支付宝股权之争背后的利益博弈
4、5月26日
杨致远首谈支付宝重组:雅虎必须获得补偿
刚刚拿到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支付宝还要面临因股权重组而与雅虎发生 的纠纷。周三举行的雅虎年度股东大会上,雅虎创始人杨致远首次谈 到支付宝重组事宜,称阿里巴巴转移支付宝股权,雅虎必须获得赔偿 。雅虎CEO巴茨表示,“虽然存在很多复杂因素,但我们正在取得进 展。我们不会公开决裂”。 雅虎近日一直与阿里巴巴就支付宝的股权转移问题纠缠不清。两周前 ,阿里巴巴决定将其转移到马云(微博)控股的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 有限公司。这正是为了昨日刚刚发放的第三方支付牌照———按照中 国人民银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申请从事支付服 务的,必须为国内依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有外资 背景的支付宝很难拿到牌照,因此,变成内资公司就是支付宝必须之 举。
2、5月12-15日 5月12日,雅虎进一步发表声明称,2011年3月31日,雅虎和软 银收到阿里巴巴集团两笔交易的通知,这两笔交易未通知阿里 巴巴集团董事会和股东,也未得到他们的批准。其中,第一笔 交易是支付宝所有权的转移,发生在2010年8月;第二笔交易 是2011年第一季度对支付宝的分拆。 5月13日,阿里巴巴集团发表公告对雅虎声明予以否认,称董 事会一直有探讨此事,2009年7月召开的董事会上,董事会已 获悉第一笔交易 5月15日,阿里巴巴集团和雅虎发表联合公告,称阿里巴巴及 其主要股东雅虎、软银正在就支付宝问题协商,以尽可能维护 各方利益。
7月29日阿里巴巴集团、雅虎和软银宣布,就支付宝股权转让事件正式签署协 议。支付宝的控股公司承诺在上市时予以阿里巴巴集团一次性的现金回报。 回报额为支付宝在上市时总市值的37.5%(以IPO价为准),回报额将不低于20亿 美元且不超过60亿美元。 协议内容包括,支付宝将继续为阿里巴巴集团及其相关公司提供服务,同时 ,阿里巴巴集团也将获得支付宝的控股公司给予的合理经济回报;支付宝的 控股公司承诺在上市时予以阿里巴巴集团一次性的现金回报。回报额为支付 宝在上市时总市值的37.5%(以IPO价为准),回报额将不低于20亿美元且不超过 60亿美元。 协议同时规定,阿里巴巴集团将许可支付宝公司及其子公司使用所需要的知 识产权,提供有关软件技术服务。支付宝公司将会支付知识产权许可费用和 软件技术服务费给阿里巴巴集团。该项费用为支付宝及其子公司税前利润的 49.9%,反映了该等知识产权和软件技术的贡献。当支付宝或者其控股公司上 市或发生其他变现事宜后,将不再需要支付上述费用
争夺支付宝

争 夺 支付 宝
股 权 重组 的 口水 战背后, 支付 宝 “ 是 不得 不变 ” 。
文 I 本刊记者 姚恩育
阿 里巴巴集 团通 过这一 公 司获得 了其 公司业 务相
关 必要 的执 照及许可证 。
户_ 月1H 晨 , 虎提 交 给美 国证 券交 易委员 l 2凌 , 雅
上述 两次交 易对 价|额 约为3 亿元人 民币。 总 . 3
宝座。
易观 国际发布的数 据显示 , 00 中国互联网 21年
在线 支付市场依然 保持较 高的市场集 中度, 其中支 付宝 以5. 1 %的市场份额 稳占半 壁江 山, 2 支付宝、 财 付通 、 钱市场份额 居前 三位的企业 占据整 个市场 快
8 %的份 额 。 艾瑞 咨询发布 相关 数据 表 明,0 1 0 而 21 年一 季度 中 国第 三 方 网上 支付 市 场 交 易规 模 达 35 亿 元 , 比上 涨32 同比涨 幅达 126 其 60 环 . %, 0 .%。
的优 质 资产支付 宝已经改姓 “ , 马”由阿里巴巴集 团 董 事局 主席马 云主要 控 制 的一家 中国公 司取 得支
付 宝的全 部股权 。
支付政 策 的规定 发布后, 董事 会没有一 次不参 与 “
讨 论, 我们必 须保证 公司健康 发 展。 支付 宝重 组问 题 还在讨 论之 中, 我们不 会违 背股东 的利益 。 在 现 是 公说 公有理 , 作为婆 方 的我 们还没 有说 , 因为事 情还 没有尘 埃落定。 ”
一
对支付 宝实际的分 拆。
随后 , 阿里巴巴即表示 , 2 0 年7 在 0 9 月召开的董
事会 上, 阿里 巴巴集团董事 会讨 论 并确认了支付 宝
论第三方支付平台沉淀资金利息的归属-最新年文档

论第三方支付平台沉淀资金利息的归属一、沉淀资金利息归属的争议沉淀资金包括账户预先储值的资金沉淀以及交易延时支付的资金沉淀,前者主要包括支付宝余额、微信红包等账户资金,后者则主要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后到确认收货前暂存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资金,本文主要指交易延时支付产生的沉淀资金。
网络交易中为了保证交易的安全,在消费者确认收货或者退款前,消费者支付的价款是预先打入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资金账户,等交易完成后才由第三方支付平台打入商家账户,而这个交易过程会涉及到一个交易款项滞留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期间,在此期间的沉淀资金将会产生巨额的利息。
如此天量的资金,其产生的巨额利息归属问题引起多方争议。
有的人认为,沉淀资金的利息应当归属于买卖双方,因为沉淀资金利息属于法定孳息,根据民法上原物与孳息的原理,该笔利息应当属于原物所有人-- 交易双方;有的人认为,沉淀资金的利息应当归属于第三方支付平台,因为该笔资金虽然数额巨大,但受众规模同样巨大,且每笔利息的数额非常小,要将资金产生的利息归还给消费者,发放管理的难度非常大,因此可以将该笔利息认定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的中介服务费,划归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所有。
由于我国法律缺乏对该沉淀资金利息归属的规定,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该问题必将引起社会的关注。
二、沉淀资金利息分配的实践做法有关沉淀资金利息的归属及分配,国内外相关部门进行了探索,主要有以下些几种做法:1. 建立存款延伸保险制度。
存款延伸保险制度源于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简称FDIC)对于第三方支付平台沉淀资金的监管需求。
FDIC 要求办理货币转移业务的机构,应当开设一个专用的无息账户,对于客户存入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资金应当转移到该指定账户上。
由于这些办理货币转移业务的机构开设账户的银行是FDIC的被保险人,这样实质上就是将第三方支付机构中的客户资金投入到了FDIC中,而为此每个账户都拥有了保险上限为10 万元的资金保险,相关的保费则用账户的利息来抵扣。
阿里巴巴与雅虎股权之争

最新进展
• 阿里巳巳集团表示,交易完成后,新的公司董亊会中,软 银和雅虎的投票权将降至50%以下。同时作为交易的一部 分,雅虎将放弃委仸第事名董亊会成员的权力,同时也放 弃一系列对阿里巳巳集团战略和经营决策相关的否决权。 阿里巳巳集团公司董亊会将维持2:1:1(阿里巳巳集团、 雅虎、软银)的比例。
阿里巴巴与雅虎股权之争
——来源:水果萌
一 背景介绍
• 2005年8月11日,雅虎不阿里巳巳集团联合宣布,雅虎以 10亿美元加上雅虎中国的全部资产获得阿里巳巳集团39% 的股权。 • 阿里巳巳不雅虎签订的诸多关键条款都将从2010年10月 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其中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背景介绍
• 从2010年10月开始: • 1.雅虎的投票权将从当时条款约定的35%增加至39%,而 马亍等管理层的投票权将从35.7%降为31.7%,届时雅虎 将成为阿里巳巳真正的第一大股东; • 2.届时雅虎和阿里巳巳管理层分别可以委仸两位董亊,软 银依旧可委仸一位董亊;
三 最新进展
• 2012年5月21日,阿里巳巳集团不雅虎联合宣布,双方已 就股权回购一亊签署最终协议。阿里巳巳集团将用63亿美 金现金和丌超过8亿美元的新增阿里集团优先股,回购雅 虎手中持有阿里集团股仹的一半,即阿里巳巳集团股权的 20%。如未来阿里集团进行IPO,阿里巳巳集团有权在IPO 之际回购雅虎剩余持有股仹的50%。
阿· 雅之争
• “阿雅之争”进入白热化的标志亊件是“支付宝的股权争 端”
• 2011年5月,马亍将归属二合资企业阿里集团的支付宝悄 悄转移到自己名下杭州阿里旗下,此亊引起雅虎及软银的 强烈丌满,同时对马亍的道德质疑和对契约精神的遵守话 题也引发多方讨论。
• 2011年7月,阿里巳巳集团、雅虎和软银终二就阿里旗下 支付宝的股权转移争端达成了协议。最终达成的协议显示, 作为对股权转移的回报,支付宝一旦上市,其目前的控股 公司将给予阿里巳巳集团丌低二20亿美元且丌超过60亿 美元的一次性现金回报。
雅虎与阿里巴巴股权之争

2005年部分条款一、从2010年10月开始,雅虎其投票权增加至39%,将成为阿里巴巴真正的第一大股东。
二、雅虎在董事会的席位增至两位,即雅虎和阿里巴巴均可委任两位董事,软银依旧一位。
此外,马云只要持有一股,就有权在董事会指派一个董事。
三、“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马云不会被辞退”条款到期。
届时,阿里巴巴集团第一大股东雅虎,将有机会按照董事会或公司章程辞退马云。
雅虎10亿美元入股阿里巴巴持股39%2005年8月,阿里巴巴集团与雅虎联合宣布,雅虎以10亿美元加上雅虎中国的全部资产兑换阿里巴巴集团39%普通股(完全摊薄),并获得35%投票权。
据双方协议,雅虎以3.6亿美元现金收购软银全资子公司SB TB持有的淘宝网股份,并将它全部换购阿里巴巴股份;同时它还另外收购总计3.9亿美元的阿里巴巴股票。
换言之,这两笔钱其实是给阿里巴巴的投资人套现,阿里巴巴实际到手2.5亿美元。
交易完成后,雅虎也成为阿里巴巴集团最大的股东,并获得其董事会四个席位中的一席。
同时持有雅虎和阿里巴巴股份的软银,被认为是这场交易中最大的受益者。
二.为什么2005年阿里巴巴要找雅虎投资及阿里巴巴想购回股份雅虎又不愿意三部分的的原因:1。
2005年阿里巴巴要找雅虎投资的原因:当时阿里巴巴确实不缺现金,不过这笔钱对它的发展至关重要,就跟打仗要有弹药一样,它让阿里巴巴做了以前想做而做不了的事情,发展速度更快,淘宝和支付宝在2006年把eBay赶出中国,然后才有2007年的阿里巴巴上市。
为什么当时阿里巴巴没有向孙正义伸手呢?很不巧,那时候软银正缺钱。
这一年,孙正义除了从雅虎、阿里巴巴合作中套现3.6亿美元,还转让了雅虎法国、雅虎德国、雅虎英国、雅虎韩国的股权,一共筹得8亿美元。
第二年3月,软银动用约150亿美元,收购沃达丰日本公司97.7%的股权。
“当时这钱是必需的,想其他办法,或者有障碍,或者不经济,这是阿里巴巴所能选择的最便宜的办法。
”2.这次交易还有一项无形的收益,此前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阿里巴巴是干什么的,和当时全世界最大的互联网公司雅虎做交易,让它在国际上声名大振,这对其海外B2B市场有极大的推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付宝的归属之争工商C111班小组成员:王笑然王哓敏张宏建李慧劼李丹“你怎么招呼都没有打就把我家小母鸡抱走了?”“我有跟你商量过的呀!”“没有!”“就有!”如此小儿掐架,发生在两家互联网公司身上。
它们一个叫做雅虎的美国公司,曾引领门户网站之先;一个叫做阿里巴巴集团,是中国电子商务之翘楚。
雅虎持有阿里巴巴集团约39%的股份。
一、支付宝简介浙江支付宝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原名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是由前阿里巴巴集团CEO马云先生在2004年12月创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关联公司。
支付宝是全球最大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集团的关联公司,定位于电子商务支付领域,支付宝用户首次达到1亿是在2008年8月底,从其2003年10月首次在淘宝出现到积累1亿用户,期间用了近5年时间。
但从1亿用户增长到2亿用户,支付宝仅仅用了10个月,而从2亿增长到3亿,只用了9个月。
2010年3月14日,支付宝又宣布其用户正式突破3亿,这是国内第三方支付公司用户数首次达到3亿规模。
2014年3月支付宝将联合中信银行首发100万张网络信用卡。
二、事件大致过程:马云,这个本世纪以来常操一口流利英文活跃于国际场合的中国企业风云人物,会偷天换日,把明明属于中外合资企业阿里巴巴集团的核心资产“支付宝”,悄然转入自己控制的私人企业名下。
作为共持股阿里巴巴集团70%股份的两大主要股东,美国雅虎和日本软银面,马云一方系阿里巴巴集团小股东,但又是管理控制者。
此番转让操作始于2009年6月,终于2010年8月。
转让低价而且秘密,如今木已成舟。
三、支付宝股权之争简介2011年5月11日,雅虎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会(SEC)的经营业绩详细报告(10-Q)中指出,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子公司支付宝所有权被转移到了马云控股的一家公司(浙江阿里巴巴),以帮助支付宝获得在中国境内的第三方支付牌照。
阿里巴巴集团随即发表声明解释,早在2009年7月的董事会上,就跟股东们讨论并确认了支付宝70%股权转入一家独立的中国公司的事情,而后又在2010年8月将剩余的30%股权再次转让。
阿里巴巴集团管理层为符合央行关于支付许可证的企业必须100%内资的政策规定,将支付宝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从外资控股变为100%内资控股的公司,并终止与阿里巴巴集团的协议控制。
从而引发与阿里巴巴集团的另外两家大股东雅虎和软银的股权争议。
四、支付宝股权之争事件发展雅虎周二(5月10日)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称,为了尽快获得监管部门的第三方支付牌照,阿里巴巴对支付宝进行了重组,已经将支付宝的所有权转让给该集团CEO马云控股的另一家新公司。
支付宝成为中国一家国内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而马云则持有该公司的多数股权。
受投资人担心支付宝所有权的转移,将会给雅虎持有的阿里巴巴集团股权资产价值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雅虎股价周二(5月10日)在纳斯达克市场常规交易中跌幅一度达到10%,周三(5月11日)暴跌7.28%。
5月12日,雅虎进一步发表声明称,2011年3月31日,雅虎和软银获悉阿里巴巴集团进行了2笔交易,它们既未得到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和股东们的批准,也未履行通知义务5月13日,阿里巴巴集团发表公告对雅虎声明予以否认,称董事会一直有探讨此事,2009年7月召开的董事会上,董事会已获悉第一笔交易。
5月15日,阿里巴巴集团和雅虎发表联合公告,称阿里巴巴及其主要股东雅虎、软银正在就支付宝问题协商,以尽可能维护各方利益。
5月16日,香港阿里巴巴B2B公司股东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云,首度回应了支付宝股权变更事件。
除了否认董事会不知情外,他还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支付宝的事情有些复杂。
”6月6日美国证券公司Kendall Law Group代表雅虎股东向美国加州北部地方法院对雅虎提起集体诉讼。
该诉讼称,由于支付宝的所有权转移降低了雅虎的价值,雅虎的业务前景声明涉嫌虚假和误导,违反1934年证券交易法的相关规定。
6月10日财新网总编辑胡舒立发表财新观察“马云为什么错了”,文中强调,契约与产权一道构成市场经济的基石,并指出马云未经股东授权转移支付宝所有权违背了契约原则。
文章同时对央行在政策开放上的分寸表示失望和遗憾,认为这正是马云出此下策的外因。
6月12日凌晨1时,正在美国出差的马云给胡舒立发去短信,称胡舒立作为媒体人在“基本事实不了解的情况下就开始评论了。
”“在尘埃未落地前就下定论,是评论者的不客观和不科学态度。
”据了解,二人的短信论战长达两小时。
6月14日下午,刚从美国回来的马云紧急召开媒体沟通会,对胡舒立的指责进行澄清,称支付宝事件只是商业谈判,不关乎任何所谓的契约精神,“我们做事情绝对100%合法,100%透明,阿里巴巴董事会授权处理支付宝牌照问题有董事会纪要为证,雅虎和软银不可能不知道。
”五、事后发展2005年,由孙正义牵线,雅虎与阿里巴巴集团达成重大交易——雅虎将旗下雅虎中国注入阿里巴巴集团并成为集团大股东,不过这一当时看来对阿里巴巴非常划算的交易,为现在的支付宝所有权纠纷埋下了隐患,在支付宝申请《非金融机构支付许可》的过程中,由于其外资背景的不确定性,马云单方面否定了此前与雅虎、软银达成的“协议控制”方案,从而使支付宝所有权归属出现争议。
软银目前持有阿里巴巴集团29.3%股权,雅虎持股43%,马云及阿里巴巴管理层持有余下股份。
20个美国大律师,跟2个中国律师谈判。
究竟谁最终占了便宜?2011年7月29日,雅虎和软银为大股东的阿里巴巴集团和马云控制的支付宝控股公司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就支付宝股权争议达成一份框架协议。
此前阿里巴巴集团曾100%控股支付宝,而一旦这个框架协议生效,阿里巴巴集团CEO 马云和阿里巴巴创始人之一谢世煌分别占股80%和20%的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将名正言顺地成为支付宝的全资控股公司。
而阿里巴巴集团获得的则是在支付宝上市时20亿到60亿美元区间内的回报。
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支付宝内部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透露,雅虎和软银方面派出了20个左右美国大律师,马云方面只有2个律师。
但框架协议一公布,几家西方主流媒体和美国证券业分析师,仍纷纷质疑雅虎在跟马云就支付宝的谈判结果中,吃了大亏。
不过,雅虎CEO卡罗尔·巴茨表示:“这对于雅虎公司、雅虎的股东以及所有协议参与者来说,都是一个不错的结果。
”支付宝股权之争最胶着的时候,马云方面的态度是“接受补偿是雅虎和软银的唯一出路”,显然马云方面是希望将谈判的方向引入股权回购问题上,但雅虎更希望将自己跟马云的利益捆绑起来。
“我们期望继续参与和分享阿里巴巴集团及支付宝未来持续不断的成功。
”巴茨的表态显示,马云回购雅虎股权的想法彻底落空。
这意味着,雅虎基本是把自己跟马云捆绑在一起了,当年后悔用39%的阿里巴巴股权换来十亿美元的马云,至少在未来十年别指望赶跑雅虎了。
框架协议说了什么2011年7月29日,雅虎与阿里巴巴集团、软银、支付宝、APN、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马云、蔡崇信及部分证券持有人组成的联合实体(以下统称“HoldCo”)达成框架协议。
雅虎和软银是阿里巴巴大股东;马云和蔡崇信是阿里巴巴股东、董事兼高管。
支付宝原为阿里巴巴子公司,如今成为Holdco下属机构,主要由马云控股。
阿里巴巴在中国境内开展在线支付业务,并向淘宝、阿里巴巴其他子公司及第三方提供在线支付服务。
IPCo是依照本协议设立的特殊目的实体,在交易完成前归马云和蔡崇信所有。
依照本框架协议,各方约定:(1)在支付宝发生特定变现事件(包括上市或出售)时,支付宝将把一定比例的变现收益交给阿里巴巴;(2)根据一份长期商业合同,阿里巴巴(包括淘宝和淘宝商城)将优先获得支付宝及其子公司提供的支付服务;(3)根据一份知识产权授权和软件技术服务协议,阿里巴巴将授权支付宝使用特定知识产权,并向后者提供各种软件技术服务;(4)IPCo将向阿里巴巴开具一张七年期期票,本金额度为5亿美元;(5)马云和蔡崇信将向IPCo提供5000万股阿里巴巴普通股及其他抵押品,作为上述期票、变现收益及其他款项的抵押。
在本框架协议约定的交易完成前,阿里巴巴及其子公司将依照框架协议进行重组,将与支付宝有关的特定资产、债务和雇员整合至特定子公司中;交易结束后,或变现完成后,上述子公司将移交支付宝。
此外,阿里巴巴旗下一家为支付宝业务提供呼叫中心服务的子公司亦将在交易完成后转移至支付宝。
变现依照框架协议,在(1)支付宝上市,或(2)支付宝37.5%或更多的股权发生转移,或(3)支付宝出售全部资产时,即可视为支付宝发生变现。
在发生变现时,HoldCo必须向阿里巴巴支付支付宝总市值的37.5%扣除5亿美元的款项。
该款项加5亿美元的金额不得低于20亿美元或高于60亿美元。
如果交易完成后6年未发生变现,则这一金额将相应增加,并支付额外款项。
如果变现收益不足以立即支付这一款项,那么该款项应在变现后24个月内分期支付完毕。
如果交易完成后10年未发生变现,且届时支付宝的价值超过10亿美元,那么阿里巴巴有权敦促HoldCo及HoldCo股东启动变现。
在这种情况下,上述20亿美元的最低限额将失效。
补偿款项如果变现导致支付宝37.5%或更多的股权发生转移,且在随后3年内再次发生变现,那么HoldCo除了在首次变现时向阿里巴巴支付款项外,还需要在再次变现时,向阿里巴巴支付第二次变现时支付宝市值的37.5%减5亿美元的款项。
这被称为“补偿款项”。
只有在发生第二次变现时,这种情况才会发生。
在(1)HoldCo上市,或(2)HoldCo 的37.5%或更多的股权发生转移,或(3)HoldCo出售全部资产时,即可视为HoldCo发生变现。
在HoldCo向阿里巴巴支付全部款项之前,马云、蔡崇信、HoldCo及其股东不会启动或允许HoldCo变现。
额外抵押如果变现或再次变现的收益不足以立即支付阿里巴巴应得款项,则马云和蔡崇信应以阿里巴巴股票、现金或其他可售证券作为抵押,其价值至少与延期付款额相当。
非竞争条款从框架协议达成到与变现有关款项支付完毕,(1)阿里巴巴及其子公司不会在中国境内与支付宝展开竞争,特殊情况除外;(2)HoldCo、支付宝及各自子公司不会与阿里巴巴及其子公司展开竞争,特殊情况除外。
IPCo期票及相关证券IPCo期票的到期日是本框架协议达成七年后。
如果在框架协议达成后七年内发生变现,那么期票款项将全额支付(可分期付款)。
在期票到期之前不产生任何利息;到期日后的利息率为美联储2年期利息率加2%。
IPCo在获得阿里巴巴同意的前提下,可提前支付至多4.75亿美元的本金,商业合同依照阿里巴巴、HoldCo和支付宝达成的商业合同,支付宝将向阿里巴巴及其子公司优先提供支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