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导师

合集下载

河南省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专家库专家名单

河南省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专家库专家名单
94
李静斌
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副教授
土木工程
95
李洪欣
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来自副教授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96
朱芳振
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副教授
土木工程
97
孙钢柱
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土木工程
98
童丽萍
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教授
结构工程
99
宋健民
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副教授
土木工程
100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高级工程师
化学工程与工艺
14
王留成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教授
化工
15
王训遒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教授
化工
16
吴金星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教授
热能与动力工程
17
原思国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教授
功能高分子、精细化工
18
张亚涛
郑州大学
副教授
化学工程
19
周彩荣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教授
高有斌
郑州大学
高级工程师
岩土工程
49
李占松
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副教授
水利工程
50
徐洪斌
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副教授
环境工程、市政工程
51
李平先
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教授
水利工程
52
王金鑫
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副教授
地理信息科学
53
韩菊红
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郑州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

郑州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

韩捷,男,博士,教授,1957年生,郑州大学振动工程研究所所长, 河南省优秀教师,省管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全国故障诊断学会副理事长。

长期从事设备故障机理及智能诊断技术的教学、研究和产品开发。

指导研究生30 余名。

主持或参与完成包括国家“八五”重大装备技术攻关、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商品化示范项目等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0 余项。

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2 项,其中主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10 项,化工部科技进步奖1 项等。

发表学术论文80 余篇,其中EI 收录15篇。

主编出版学术专著3 部。

多年来注重产、学、研相结合,坚持走与企业结合及应用产品开发之路。

累计开发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类产品3 大系列10 余种,其应用覆盖包括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武汉钢铁集团、洛阳炼油厂、长城铝业公司等数十家特大企业在内的石油、化工、冶金等领域。

目前主持的项目有十余项,其中包括“863”计划项目、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等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0 余项张琳娜,教授,女,1957年生,1989年获工学硕士学位。

长期从事制造业信息化理论及应用技术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有:CAD/CAE/CAM应用技术、网络化精度CAD/CAE/CAT、工序精度CAPP及开发工具技术、面向制造过程的计算机辅助质量管理集成系统(CAQS)及其关键技术、几何精度的数字化设计与计量认证技术研究、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理论及集成应用工具系统开发技术研究、基于GPS的全面质量管理与控制技术、GPS不确定度理论及评价技术研究等等。

围绕主导研究方向,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已有多篇被EI、ISTP收录;出版著作及工具书5部;取得主要科研成果10项,其中包括国家“八五”重点攻关、“863”子项、省部重大攻关及重大自然科学基金等;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多项。

目前承担有国家“十五”攻关、省重点攻关项目多项。

2013-2014郑州大学优秀研究生学生干部名单

2013-2014郑州大学优秀研究生学生干部名单

郑州大学2013—2014学年优秀研究生干部(417人)商学院(29人)李芳远代东东马莹王歌朱辰阳王婷婷张玮哲孙诗瑶齐爽于杰王灏文李冬王冰心张涛张烁赵晓芳邢力徐亚婷金慧娟叶育辉刘真真韩俊王赛黄陈刘郭笑非蒋祎文蔡燕群仝奇张国良商学院MBA(19人)杜建行王喜欣李春明王进峰刘国建柴岩刘松田马世营杨奕沛李小军牛晓敬周朝阳杨广军程晓峰李文权杨昊范虎城谢世峰崔迎斌旅游管理学院(2人)汤仁天庞亚苏公共管理学院(24人)陈建威李雨臻彭琪朱柯臻尚鼎翔陈红杰周琳源朱俊黑梦莹潘龙岗董鸿飞王伟彭飞赵玉玲于佳魏冉刘硕秦剑沙金罗森张寅璐陈梦蕾张书铭刘天娇信息管理系(5人)李国霖崔丽明周首领张洁苏琳文学院(10人)王杰岑灿陈霖东薛源张梦平简东杨晓青吴睿马岚吕泳庆法学院(28人)司野张衡牛朝旭袁文娟方涧郝丽文高余杜志勇申莹莹赵雅卿张丹王崇魏云芳李峥李明辰韩梅王浩王利强张慧慧王凯闫应许王晓飞常啸洋陈晓冯举肖争苏杰崔浩新闻与传播学院(7人)曲飞帆肖亚楠蔡豪杨晨马逸飞贾士娇魏艺外语学院(11人)刘萌马彦丹周芊彤孙红岩张静菲林慧君牛健强姚艳红丁水怡姜雪莹肖慧星历史学院(10人)陈帅付文谦焦海浩韩佳佳侯伟杰曹双高昊杨涛西振岩刘向港体育系(8人)刘航伟李松璞王夏伟李林臻谢美建刘乐乐刘焕杜金安体育学院(2人)沈雅雯王雪莹马克思主义学院(8人)蔡艳丽单亚会杜明可刘玉丽祁冰丽王飞胡波马惠梓美术学院(4 人)郑云鹏王梅玲张帆孙琦教育系(4人)黄婧宜李俊领黄雪珂刘晓丽物理工程学院(11人)李晨辉张妍樊俊芳张清清陈云鹏曹文燕孙伟琦赵春祥朱峥许航博郑喜艳数学与统计学院(9人)袁梦轲黄真柴幸刘春张立国郭平平庞丽媛苏帅宗媛媛化学分子与工程学院(24人)邵志超马金金朱喜峰冉颖颖沈佳秀李路辉李悦田璐璐王文静王超海赵冰冰汤华彪陈欣李晓李坤静张文芬吴孔丽李帅辉郑小渡李铭赵广宽李旭姜楠彭智昆生命科学学院(7人)窦泽龙姚宁张欢潘文文申永防王思敏门颖丽信息工程学院(19人)郭秋歌刘朱颂李丹阳刘越黑啸吉田江雪王超李志彪臧林劼李丹王焱朱君瑶李广平刘一韬郭小强王晓晓王伟张阳周山保电气工程学院(11人)麻森孙豪璐任定一海鑫胡航航孔龙光马玉凤陈宁管磊贾育衡姚明胜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6人)尹莉袁金苹贾炎歌范夏莲周欢欢姜智文孙兵李海鹏赵康刘攀杰李勇褚照哲林山清柳锐张举常亚芳机械工程学院(6人)郭文辉管腾飞闫扬义秦源章李晓妹张宁土木工程学院(10人)丁庆瑞徐艺文张帅卞晓飞张力博孙攀旭马锴许春霞罗军洪陈凯水利与环境学院(10人)屈永慧王朋张灿文鹏宇李阳王艺杰孙宝成韦原原刘志刚李亚坤化工与能源学院(15人)韩勇王力刘生夏春杰武文佳廖耀华张文郑梦欣王恒杨幸川张梅梅冯乐乐谷帆江孙会岭杨浩宇建筑学院(4人)刘莲马健张朦静庄昭奎管理工程学院(3人)王姝琪卢明李晓雷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2人)杨飞张景毅基础医学院(7人)张伟旗关红亚王盼盼杜玉文张哲王泳超曹慧敏公共卫生学院(7人)任永成王琳琳闫芮夏俊芬蒋鸿琳陈晓霖郭朝阳口腔医学院(3人)韩梦李凌云张俊超药学院(13人)张颖王亚婷段黎娟姜利平谢晓平孙轶群潘晶晶张君张孝松陈宇曾莉张俊红路翔一附院(47人)李晶晶景晓刚张金慧张明会蔡菁华周思捷蒋晨阳郭涛郑春雷吴大帅岳珂珂付琳琳宋晨源王满吕晓龙吴秋杰张志良李帅宋歌信艳萍李鹏司方莹赵丹韩庆闫书妹苏刚杜昆峰何淑赛吴天春冯锦锦赵梓博王燕刘克锋冯娅婷康阳阳王宇飞胡霞张文乾薛康康李曌博李文波潘芋钢董佳寒李萌苏畅孟宽付俊涛二附院(10人)靳水玲刘思濛王建法王兆国马超张文强郑世茹王一凡沈云峰杨玉培三附院(5人)许春娜郭欢欢王凯陈娟赵小辰五附院(2人)罗坤张帝护理学院(1人)刘粉玲肿瘤医院(1人)王娟人民医院(3人)孙萌萌陈骁李磊。

河南省特聘教授(近年)

河南省特聘教授(近年)

附件2008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人选评审结果序号学校岗位姓名1 河南中医学院中药学王升启2 河南师范大学基础数学郭宗明3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余明高4 郑州大学宪法与行政法学苗连营5 河南农业大学果树学吴国良6 郑州大学有机化学朱志兀7 河南师范大学理论物理曹俊杰8 郑州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张国硕9 河南工业大学应用化学胡文浩10 河南师范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景辉11 郑州大学肿瘤学资晓林12 河南财经学院伦理学高国希2009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人选评审结果序号学校岗位姓名1 郑州大学凝聚态物理贾瑜2 郑州大学水工结构工程王复明3 郑州大学细胞生物学张毅4 郑州大学内科学(消化专业)崔广林5 河南农业大学植物学王伟6 河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汤继华7 河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李潮海8 河南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宋晓宇9 新乡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朱进霞10 河南科技学院作物遗传育种李秀菊2010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人选评审结果序号学校岗位姓名1 郑州大学眼科学彭广华2 郑州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曹务春3 郑州大学化学工艺刘金盾4 郑州大学经济法学吕明瑜5 郑州大学刑法学刘德法6 郑州大学新闻学汪振军7 河南大学光学刘波8 河南大学凝聚态物理张伟风9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易小明10 河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王振华11 河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张猛12 河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尹清强13 河南农业大学基础兽医学杨国庆14 河南理工大学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魏建平15 河南师范大学植物学范六民16 河南师范大学动物学王文晟17 河南科技大学材料学任凤章18 河南科技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顾建军19 河南中医学院药物化学郑晓珂20 河南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陈家旭21 新乡医学院神经病学江涛2012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人选评审结果一、特聘教授(13人)二、讲座教授(4人)。

郑大知名校友2013年10月分类版本

郑大知名校友2013年10月分类版本

郑州大学知名校友名录一、党政领导1. 省部级以上吉炳轩——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75级郑州大学中文系。

陈全国——现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

1978级郑州大学经济系。

南振中——原新华社总编辑,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现任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1964届郑州大学中文系李新民——河南省人大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1972级郑州大学数学系。

蒋笃运——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任郑州大学党委书记。

省委委员。

王铁——河南省副省长。

1983级郑州大学法律系。

李亚——河南省副省长。

1983级郑州大学哲学系。

万永祥——知名外交官,现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党组书记、副会长。

曾任驻朝鲜、古巴大使,驻澳门特派员。

1961级郑州大学中文系。

宋璇涛——贵州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1983级郑州大学政治系安东——中共陕西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

1978级郑州大学历史系。

郭迎光——山西省副省长。

1978级郑州大学哲学系。

李建波——中央纪委驻交通运输部纪检组组长,中共第十八届中纪委委。

徐明阳——原西藏自治区委常务副书记、自治区常务副主席。

现任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1973级郑州工学院电机系黄海嵩——原安徽省副省长,中国企业家联合会副会长。

1981级郑州大学经济系。

宋照肃——原甘肃省委书记,曾任第十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郑州大学政治系毕业。

(已退休)张宏喜——曾任中国驻纽约总领事,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世界知识出版社总编辑。

(已退休)2. 中央各部委厅局级臧安民——中共中央组织部政策法规局局长刘贵祥——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1984届郑州大学法律系许大华——财政部条法司司长.刘贵祥——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1984届郑州大学法律系。

刘光源——中国驻肯尼亚大使。

1982级郑州大学中文系。

杨金海——中共中央编译局副秘书长,郑州大学兼职教授。

3. 河南省各省直部门郭洪昌——河南省政府秘书长。

郑州大学2016年拟录取推荐免试研究生名单

郑州大学2016年拟录取推荐免试研究生名单
数学与统计学院 014 数学与统计学院 014 数学与统计学院 014 数学与统计学院 014 数学与统计学院 014 数学与统计学院 014 数学与统计学院 014 数学与统计学院 014 数学与统计学院 014 数学与统计学院 014 数学与统计学院 014 数学与统计学院 014 数学与统计学院 014 数学与统计学院 014 数学与统计学院 014 数学与统计学院 014 数学与统计学院 014 数学与统计学院 014 数学与统计学院 014 数学与统计学院 014 数学与统计学院 015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015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015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015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015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015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015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015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015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015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015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015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015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015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015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015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045111 045111 045111 045111 045111 045111 045113 045113 045113 045113 045113 120403 120403 070201 070202 070202 070205 070205 070205 070205 070205 070207 070207 070207 070207 071011 071011 071011 071011 080501 080501 082703 082703 082703 082703 082703 082703 070101
050201 050201 050205 050205 055101 055101 020103 020103 020103 020103 060100 060100 060200 060200 060200 060200 040301 040301 040302 040303 040303 040303 045201 045201 045202 045202 045202 045101 045101 045101 045101 045101 045109 045109 045109 045109 045109 045109

郑州大学博士导师推荐信(3篇)

郑州大学博士导师推荐信(3篇)

第1篇尊敬的招生委员会:我谨以此信推荐郑州大学的一名优秀博士研究生候选人——[姓名],他/她是我指导的一名硕士研究生,经过近三年的培养,我对他的/她的学术能力和个人品质有充分的了解。

在此,我强烈推荐[姓名]加入贵校博士研究生项目,我相信他/她将在此平台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一、学术能力[姓名]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表现出极高的学术素养和严谨的科研态度。

他/她在我的指导下,完成了以下几项学术研究:1. 参与了我主持的国家级科研项目“[项目名称]”,负责其中一部分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工作。

他/她在此项目中展现了出色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为项目的顺利完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2. 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其中一篇在SCI期刊上发表,一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

这些论文体现了[姓名]在学术研究中的创新思维和扎实的理论基础。

3. 参加了国内外学术会议,并在会议上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他/她的研究成果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

二、个人品质1. 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姓名]在团队中总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与其他成员紧密合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他/她乐于助人,善于倾听他人意见,为团队营造了和谐的工作氛围。

2. 良好的沟通能力:[姓名]在与导师、同学和实验技术人员沟通交流时,总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耐心解答他人的疑问。

这使得他/她在项目中能够顺利推进工作。

3. 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学术研究中,[姓名]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他/她能够迅速调整心态,迎难而上。

这种心理素质使他/她在学术道路上越走越远。

三、未来展望我相信,[姓名]具备成为一名优秀博士研究生的潜质。

在贵校博士研究生项目中,他/她将有机会接触到更多前沿的学术领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以下是我对[姓名]未来发展的几点期望:1. 在学术研究方面,希望[姓名]能够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深入研究相关领域,为我国在该领域的科技创新做出贡献。

2. 在团队协作方面,希望[姓名]能够继续发挥团队精神,为团队的整体发展贡献力量。

梅贻琦先生“大师论”之现代诠释

梅贻琦先生“大师论”之现代诠释
当时的北平,一户普通人家(五口之家)每月的生活费30元就够了。每月生活费低于10元的为 贫困家庭,而中等之家每月80元的生活费就已经足够了。按照实际购买力估算,当时清华大学的教授 月薪约相当于目前的人民币24000-40000元,这笔钱在当时可以购买30一50石大米,或者是1500—2500 斤鲜猪肉。因此,一个教授的收入足以养活一个三代或者四代同堂的大家庭,过着富足的上流社会的 生活。所以,在当时大学教师是一个令人艳羡的职业,这也是为什么在当时社会矛盾日益突出,而海 外留学生学成后却纷纷回国效力、国家几乎不存在人才外流之虞的主要原因.
师资水平决定大学的办学水平及高等教育的效能,梅贻琦主政下的清华大学始终把师资队伍放在 第一位。抗战胜利后,在清华大学《复员计划》中,他再次重申大师对于清华大学的重要性,指出“师 资方面,当亦须增聘,除随校南来各教师,夏间当设法妥送返校外,其休假或请假在国内或国外者, 已敦促务于秋间返校任教,另再增聘若干位,务使新旧院系,即设备尚多欠缺,而师资必蔚然可观, 则他日诸校友重返故园时,勿使注视大树又高几许,大楼又添几座,应致其仰慕于吾校大师更多几人, 此大学之所以为大学,而吾清华最应致力者也。”回
上世纪30年代,除了抗日战争爆发后物价指数有所上升外,在抗战前的数年内物价水平保持相对 稳定。因此,当时银元或者国币的购买力是比较坚挺的,如以生活必需品、日用品的实际购买力来估 算,大体上1937年“七·七事变”前的十年内,一块银元或者一元国币的购买力约相当于1995年人民 币的40元和2011年的80元。如果“以主要食物的价格计算:1930~1936年上海市面上的大米每石 lO圆左右(当时1石=160市斤),合每斤6.2分钱,猪肉每斤2角钱,白糖每斤1角钱,食盐每斤2~ 5分钱,植物油每斤l角5分钱,鸡蛋每斤2角钱。北平市面价格要比上海市便宜15%左右”固在当时 的北平,一块银元可以请几个朋友吃一顿涮羊肉,在上海则可以买两份西餐.另据有关资料显示:在 上海,1935年,米每斤1.3角,白糖每斤为1.7角,鲜猪肉每斤为2.8角,回由于当时上海是中国最大 的商埠,物价平均水平要比北平略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潘志峰
光学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教授
1
18
李云涛
光学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副教授
1
19
程东明
物理电子学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副教授
1
20
马凤英
光学、光学工程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副教授
1
21
弓巧侠
光学、光学工程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副教授
1
22
唐伟跃
光学

硕士生导师
硕士学位
教授
1
23
郭茂田
光学、光学工程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副教授
1
30
陈永生
凝聚态物理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副教授
2
31
张迎九
凝聚态物理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教授
2
32
欧阳东训
凝聚态物理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教授
2
33
李新建
凝聚态物理

博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教授
3
34
胡行
凝聚态物理

博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教授
1
35
史新伟
凝聚态物理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凝聚态物理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讲师
1
43
姚宁
凝聚态物理

硕士生导师
在职博士
副教授
2
44
王海燕
凝聚态物理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教授
1
45
周大勇
凝聚态物理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教授
0
46
王明星
凝聚态物理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教授
1
47
杨仕娥
凝聚态物理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副教授
2
48
蔡彬
材料物理与化学

硕士生导师
核生物学、核技术及应用

博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教授
2
56
黄群策
核生物学

博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教授
1
57
谈重芳
核生物学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讲师
1
58
王雁萍
核生物学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副教授
1
59
王卫东
核生物学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副教授
1
60
焦浈
核生物学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副教授
2
61
谷运红
核生物学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教授
1
49
苏金瑞
凝聚态物理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副教授
1
50
王杰芳
凝聚态物理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教授
1
51
李平林
凝聚态物理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教授
1
52
杨德林
凝聚态物理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教授
1
53
何豪
凝聚态物理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副教授
0
54
代西梅
核生物学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副教授
1
55
秦广雍
序号
姓名
指导专业及研究方向
性别
导师类别
最后学位
职称
拟招生人数
1
李玉晓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核技术及应用

博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教授
2
2
赵维娟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核技术及应用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教授
2
3
王华磊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副教授
1
4
宋立涛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副教授
1
68
汪献忠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硕士生导师
硕士学位
副教授
2
69
张全法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硕士生导师
硕士学位
教授
1
70
陈传岭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硕士生导师
硕士学位
高工
1
71
宋平新
材料物理与化学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讲师
2
72
刘忠侠
材料物理与化学

博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教授
2
73
左秀荣
2
79
郭敏
物理电子学

硕士生导师
硕士学位
副教授
1
80
段智勇
物理电子学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副教授
2
81
李磊
物理电子学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讲师
0
82
朱仲杰
物理电子学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副教授
1
83
杜书先
核技术及应用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讲师
1
84
刘海东
核技术及应用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讲师
1
备注:拟招生人数为意向招生人数,仅做参考。
副教授
1
36
郜小勇
凝聚态物理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教授
2
37
谷锦华
凝聚态物理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副教授
2
38
王新昌
凝聚态物理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副教授
2
39
田永涛
凝聚态物理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副教授
1
40
李村成
凝聚态物理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副教授
0
41
莫炯
凝聚态物理

硕士生导师
学士学位
副教授
1
42
贾建峰

博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教授
2
11
王飞
理论物理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副教授
1
12
秦志杰
理论物理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讲师
1
13
马丙现
理论物理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副教授
1
14
李顺方
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教授
2
15
王飞
理论物理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教授
0
16
张起
理论物理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教授
0
博士学位
副教授
1
62
方华圣
核生物学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副教授
1
63
裴红星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副教授
1
64
陈继华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副教授
1
65
吕运朋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教授
2
66
赵元黎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光学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教授
1
67
张宇翔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凝聚态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教授
1
74
刘志勇
材料物理与化学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副教授
1
75
孙洪巍
材料物理与化学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教授
1
76
马润香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杨昇
材料物理与化学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副教授
1
78
郑国恒
物理电子学

硕士生导师
学士学位
副教授
讲师
1
5
李德民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博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教授
2
6
赵书俊
核技术及应用、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博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教授
2
7
柳国丽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
副教授
1
8
孙强
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

硕士生导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