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参数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
二语习得研究汇总

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
对比分析: 用比较的方法来预测和预防学习者在语
言表达中经常出现的错误。
偏误分析: “以教学为中心”转向“以学习为中心”
第一节 对比分析
? 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 ) ? 产生于上世纪50 年代,兴盛于60 年代 ? 初衷:在第二语言教学中预测学习者的难
学交叉重合。 ? 1. 与语言学交叉:反映了二语习得中的语言学视
角(linguistic perspective ) ? 2. 与心理学交叉:反映了二语习得中的心理学视
角(cognitive perspective ) ? 3.与心理语言学交叉:是上述四个学科共同研究
领域的重合。 ? 共同领域远远小于各自的研究范围。
一、对比分析产生的背景
? 2、“母语负迁移”: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 作用问题。(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 干扰interference)
? 通过对比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的不同之 处克服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干扰。
? 3、对比分析的理论依据: ? 建立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理论学
习得”
“语言能力”与“语言表达”
? “语言能力”(competence ): ? 反映交际双方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 ? 母语使用者对句子的合语法性的直觉判断
所依据的隐性语言知识。 ? “语言表达”(performance ): ? 交际双方在语言的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
内在语法的运用。 ? 区别:语言能力是关于语言的知识,语言
表达是关于语言运用的知识。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
? Ellis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涉及广泛的学 科领域,由于界限的伸缩性已成为模糊的 研究领域。”
? 尽管如此,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仍然是一个 相对独立的学科。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参数再设问题

第l 9卷 第 2期 20 0 6年 6月
张家口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
Ju a o hnj kuV ct nlC lg f eh o g orl f a gao oa oa oeeo c nl y n Z i i l T o
V 11 No 2 o.9 .
指出 , 普遍语法在第 二语 言习得 中的作用 。研 究 者指 出, 普
是陈述句不可或缺的成分。在母语习得过程中, 学习者所需 遍语法不仅约束中介语, 而且能影响第二语言的语法形式。
收稿 日期 :06— 2—1 20 0 0
作者简介: 林丽(92 , 四川成都人, 18 一)女, 西南交大外国语学院o 级在读硕士研究生。 4
大脑 中有两类语言知识 , 普遍语法知识 和其 母语特 有的语 言
重要作用。普遍语法认为, 原理和参数是建构于人脑中的,
它把各个语 言的语法 限制在 一定 形式 内。但 普遍语 法并不 直接发挥作用 , 而是通 过参 数 的设 置来 实现 的 , 参数 的 这些
设置取决于母语学习者所获得的语言输入。换言之, 母语学 习者需要语言的输入来设置参量 , 而这些参量的设置又受到
要认识到 , 在其母语 中 , 陈述句 子是否必须使 用主语 , 一个 如 在英语中就需要主语 , 而汉语 中则不 一定使用主语 。在学 习
知识 。研究者指出 , 第二语言习得者不需要再 学 习普遍语法
语言普遍原理的约束。就省略参数而言, 母语学习者首先需 知识, 因为这是人脑 中自动生成的, 但学习者需要获得新的 参数设置, 即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进行参数再设 , 这一过程的
在本文 中, 我们将对 第一种 观点展 开深入讨 论 , 即普遍语 法
二语习得研究精讲知识分享

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
对比分析: 用比较的方法来预测和预防学习者在语
言表达中经常出现的错误。
偏误分析: “以教学为中心”转向“以学习为中心”
第一节 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 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兴盛于60年代 初衷:在第二语言教学中预测学习者的难
点,预防学习者的语言偏误,从而提高第 二语言教学的效率。 严格意义上不属于二语习得。
二语习得研究正处于学科发展的十字路口, 可能延续下去,也可能分裂或者合并。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端与发展的
简要回顾
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端 二十世纪60年代末: 1. Corder:《学习者偏误的意义》 2. Selinker:《中介语》 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发展的途径 1. 50-60年代:理论初创 2. 70年代:理论大发展 3. 80年代中期至今:新兴研究领域与方法 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 80年代、90年代和90年代后
一、对比分析产生的背景
2、“母语பைடு நூலகம்迁移”: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 作用问题。(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 干扰interference)
通过对比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的不同之 处克服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干扰。
3、对比分析的理论依据: 建立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理论学
基础之上。 语言表层上的对比分析受到学者质疑。
自身 3、研究方法: 心理学——实验研究 二语习得——描写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语言学
看法一:二语习得是心理语言学的分支。即发展 心理学,也称应用心理语言学。
看法二:二语习得是独立学科,心理语言学则主 要研究与语言运用相关的心理过程,包括语言理 解、产生、获得,属于认知科学的一部分。 (David W .Carroll)
普遍语法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_原则_参数_实验与方法

外国语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文章编号 1004-5139 2001 03-0023-08
中图分类号
总第 133 期 General Serial No.133
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
文献标识码 A
普遍语法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
原则 参数 实验与方法
experimentalmethodslinguisticcompetence主要关注以下三个基本问题语言知识是由什么组成的语言知识是怎样习得的人们是怎样运用语言知在研究第二个问题时chomsky主要考察儿童的母语习得情况他发现不论儿童出生和成长在何地他们均能在不太长的时期内成功地习得当地的语言并且最终所获得的语言知识往往远远超出他们在习得过程中所接触到的语言材料即儿童在完成母语的习得以谈论并理解以往从未谈论过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即语言习得的逻辑问题logicalproblem他提出12儿童的语言习得之所柏拉图问题柏拉图曾提出疑问人的一生是有限可为何能获取如此多的知识24以可能是因为受到某种与生俱来的语言机制的导引这种语言机制就是由原则和参数principlesparameters构成的普遍语法universalgrammar为验证普遍语法的真正普遍性学者们展开了对成人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研究他们认假如普遍语法存在于母语习得那么它应同样存在于第二语言的习得因为第二语言习得也存在着逻辑问题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所接触到的第二语言输入input实际上相当有限但最后也常常照样能说出以往从未学到过的话语谈论并理解以往从未谈论过的问题为此学者们作出了许多努力采用各种方法从第二语言习得的不同方面考察普遍语法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通达accessibility情况如果说普遍语法具有真正的普遍性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也起作那么第二语言习得者的语法心理表征mentalrepresentation应该与母语习得者的语法心理表征一致其中介语语法interlanguagegrammar应该受到普遍语法中各项原则和参数的导引否则普遍语法就不起作本文拟对这一领域所研究的问题及研究的方法作一番检讨普遍语法中的原则及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检验普遍语法到底由哪些内容构成chomskybindingtheory中认为普遍语法由两大系统组成规则系统和原则系统原则系统又由若干子系统构成这里的普遍语法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一部语法而是指一系列的原则参数用来限制人类语法的可能范围原则为一切语言所共有参数则因语言而异人们也称普遍语法原则和参数理论我们不普遍语法实际上是指语法的语法参见chomsky12指第二语言习得者在习得过程中产生的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第二语言的过渡性transitional语法这些子系统是指不同的模块module所以也有人称管约论为模块理论论旨理论
二语习得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2019年精选文档

二语习得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课堂是学习者学习外语互相交流的重要场所,它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学习外语的机会,而且为学习者创造了一个外语学习的环境。
学习者在课堂教学中系统学习词汇、句子、语法、西方文化等各种知识。
可以说,学习者学习外语的时间几乎大部分都在课堂教学中。
既然课堂教学对二语习得如此重要,那么课堂教学到底是怎么样影响二语习得的呢?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更有效呢?基于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从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的二语习得理论角度来分析课堂教学与二语习得的关系。
并且在此基础上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使其在学习者外语学习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理论基础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与八十年代初期提出了著名的“语言监察”理论,其中包括五种假说:习得与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情感过滤假说。
这五大假说影响了许多人对语言教学的看法,对语言教学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
1、习得与学习假说二语习得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我们首先要区分两个概念,即学习与习得。
习得发生在一个比较自然的语言环境中,是一个无意识掌握语言的过程,重视语言的交际功能。
而学习一般很难发生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过程也更加注重语言形式,如句法规则,语法使用是否正确等,学习者有意识的去学习这些内容。
2、自然顺序假说该假说认为学习者在习得语言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而且这个顺序是可预测的。
这里的自然顺序指的是一些具体的语法项目的习得顺序。
在语言习得过程中,一些语法结构会先与其它语法结构被学习者掌握,这种顺序与学习者的年龄、母语背景、学习条件等都没有关系。
3、监控假说4、输入假说克拉申认为输入的语言信息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要让学习者语言水平有所提高,输入的语言信息只能稍微超出学生现有水平。
学习者要接触“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即略高于现有语言水平的二语输入。
他提出了著名的“i+1”概念,i代表学习者现有语言水平,1代表略高于现有水平的语言输入。
5、情感过滤假说该假说认为从情感角度出发有许多因素影响学习者学习速度和效率,其中包括学习动机和态度,性格,自信心,焦虑感等。
普遍语法理论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

普遍语法理论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作者:熊苏春曾宪瑛来源:《江西教育·综合版》2009年第01期一、“普遍语法”的性质乔姆斯基早在1976年提出,普遍语法是“由人类所有语言所共有的原则、条件和规则组成的系统,是人类语言的本质所在。
”它主要研究语言知识能力、语言知识能力如何获得、语言知识能力怎样运用、语言知识能力的物质实现等问题。
二、语言原则与参数理论所有语言共同的语法特征被称为语言学共相(Linguistic Universals),一般语法理论研究特定语言的结构,而普遍语法则研究这些语言学共相。
普遍语法由“原则”(principle)和“参数”(parameter)构成。
“原则”是指适用于任何语言的、高度抽象的语法构成,如x-bar理论、论旨理论、投射原则、格理论等。
某种语言并不一定具有所有这些原则,但是没有任何语言可以违反这些原则。
例如,“承接原则”是一条适用于所有语言的普遍原则,它限定了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定句子任何成分一次的移动不能跨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界限节点(bounding node)。
深层结构“John went where.”到表层结构“Where did John go?”其转换是符合语法的,因为where的移动距离在“承接原则”的允许范围内;“What did John wonder whether his brother would win?”是不符合语法的,因为它的深层结构是“John wondered whether his brother would win what”,what的移动距离违反了“承接原则”。
语言中的原则具有人类语言的普遍性,是人类的生理天赋,不必通过学习而存在于大脑中。
“参数”则反映了语言与语言之间的差异,如方向参数、话题参数、隐含pro参数等。
参数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场”(setting),也称为“值”(value);不同的语言会有不同的参数值。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整理

1.目的语:也称“目标语”,一般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
这种语言可能是他的第二语言、第三语言甚或第四语言。
它强调的是学习者正在学习的任何一种语言,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环境无关。
比如,美国学生无论在美国学习汉语,还是在中国学习汉语,其目的语都是汉语。
如果他们同时在学习法语,那么法语也是他们的目的语。
对第二语言学习者而言,母语对其目的语的习得具有重要的影响。
2.第一语言:是我们从小就学会的语言,简称"一语",也叫"母语"。
第二语言:在掌握第一语言之后,人们还可以继续学习并在不同程度上掌握的语言,简称“二语。
“第一语言”通常是指学习者的母语或本族语而言的。
尽管有些时候,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并不是他的母语或本族语。
“第二语言”是相对于学习者习得的第一语言之外的任何一种其他语言而言的。
因此,“第二语言”自然包含第三、第四或更多的其他语言。
3.第二语言习得简称SLA,是指人们在获得母语(第一语言)的基础上习得另一种或几种语言的过程。
SLA这一术语也可以指一门学科,即研究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和规律的学问。
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也可以看做心理学的分支。
交叉学科、边缘学科。
4.外语习得是指人们学习外语的过程。
外语指外国的语言,属于第二语言,但第二语言却不一定都是外语,二者所指范围不同,第二语言与外语是包容关系,第二语言所指的范围比外语要广。
二语习得的环境也同外语习得的环境不同。
5.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二语习得已经发展成为一门诸多学科交叉的,有明确研究对象及一整套独立于普通语言学、一般语言习得理论的完整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的独立学科,并迅速发展成为当代应用语言学的前沿阵地和相关学科。
如外语教学法理论的基础理论研究。
全世界尤其是欧美国家的语言学界、语言教学界等领域普遍认可二语习得研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a.研究对象不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以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为研究对象。
中国学生英语零主语研究

中国学生英语零主语研究摘要:本文拟从chomsky(1981)原则与参数理论框架下分析中国学生英语零主语的句法结构及其产生的原因,旨在研究中国学生英语零主语的句法结构特征和探讨语言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
研究发现:中国学生英语零主语的句法结构有两个特征:一是主语位置呈现空主语;二是主语位置呈现假主语。
本文认为母语迁移和没有完全掌握英语主语的形式特征是造成中国学生英语零主语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原则与参数;零主语;母语迁移1. 引言零主语研究是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焦点。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本文拟从chomsky (1981)原则与参数理论框架下分析中国学生英语零主语的句法结构及其产生的原因。
本文中所谓的零主语具有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指充当句子主语的成分在句法结构主语位置上呈现空置的现象;二是充当句子主语的成分不符合目标语的表达习惯,造成句子没有真正的主语,本文称之为“假主语”。
2. 中国学生句法结构中英语零主语的类型中国学生英语零主语在句法结构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语位置呈现空主语;二是主语位置呈现假主语。
2.1主语位置呈现空主语在学生的英语中,汉语空成分结构特征明显地投射到他们的英语句子中。
下面例句中的*[空位] 表明该句的主语丢失(1) a.我曾遇见他的女朋友。
*[空位]很漂亮。
b. i once met his girlfriend. *[空位] was very beautiful.(2) the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 top ¤i ] *[空位]]shouldn’t be too fast.2.2主语位置呈现假主语英语中的动词词组必须加上to或-ing 这些标记标示其非限定状态,小句必须加上that (或for, if, whether)等标句词,形成标句词短语( complementizer phrase),才能充当主语。
而中国学生在没有完全掌握英语的主语形态标记时往往会借用汉语的话题结构担当主语的话语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 简 :010 ( 一 , , 暑 期: 1 1 l 稿日 2 —(9 7 ) 女 吉林省吉林市 人 , 介 汪洪梅 一】 17 吉林化工学院讲 师 , 硕士 , 主要从事英语语 言学方 面的研究。
第 l 2期
汪洪梅 : 原则。 参数理论在二语 习得 中的应用
唐晋 湘对 二语 习得 初始 状态 中 的普遍 语法 和 母语 知识 进行 对 比研究 , 进行 了总结分 析 , 阐释 了 初始 状 态 的五种假 说 , 分转 移完 全 可及假 说 , 充 反
第2卷 8
第 1 期 2
吉 林 化 工 学 院 学 报
J UR A FJLN I S IU E O H MIA E HN L G O N LO II N TT T FC E C LT C O O Y
Vo . 8 No 1 12 . 2
De c 2 1 0 1
状 态 ; 天获得 的个 别语 法 则 是 对 普 遍 语法 原 则 后
了可及 性 的研 究 。这 都体 现 出 了 “ 普遍 语 法 ” 对
二语 习得产 生 的深远影 响 。
戴 曼纯 对普 遍语法 在第 二语 言 习得 中的可 及
性 进行 了分 析 , 出在 语 言 学 界存 在 的可 及 性 三 指
普 遍语 法理论 的研究 本 身也在 不 断的修 正和
发 展 , 就更 增 加 了理论 基 础 的 不 稳定 性 。 而且 这 它 在二 语 习得 中只能用 描述 性 的方 法来 解释 习得
树形图次序习得假说 , 特征强度无参数值假说 , 初
研究 。
进行参数设定或选择 的结果。原则一 参数模式 中 的参数是一个变量 , 同一个 参数在不同的语 言中 可能呈现出不同的“ 或“ 值” 参数设定” pr e r (a m t a e s tg 。 目 在普遍 语法原则和参数理论基 础 ei ) t n 前
上进行 的研 究 主要 从 它 的 词 汇 、 音形 式 和 句 法 语
究 。又将普 遍语 法 理 论 与 二语 习得 相结 合 , 开 展
数的变量组成使具体语法系统或具体语言成为抽 象原则与赋值参数结合的产物¨ 。 J
C o k “ G=仅 ・ G”将 普 遍 语 法 的原 hmsy用 P U 则 . 数模式 符 号化 和公 式化 ( 中 U 为普遍 语 参 其 G 法 ,G 为个 别 语法 , P 仅为 参 数 ) 。在 该模 式 中 , 普 遍语 法 是人类 通过 生物 进化 和遗传 先 天获得 的一 种 固有 的语 言知 识 , 人类 与生 俱 来 的语 言初 始 是
须具 有 的原 则 、 条件 和规则 系统 , 是人 类通 过生 物
进化 和 遗 传 先 天 获 得 的。 个 别 语 法 ( aiua Prcl t r
G a m r则 是人 出生后 通 过学 习获 得的 。 rm a)
一
二、 原则一 参数理论与二语 习得
普遍语 法 理论 是 C o sy用 来解 释 儿童 的母 hm k 语 习得 过程 的 , 它用 普 遍原 则 及 参 数 体 系 回答 了 语 言 习得 的逻 辑 问题 。也文章 编 号 :0725 ( 0 1 1-0 60 10 -8 3 2 1 ) 2 8 -3 0
原则一 参数 理 论在 二 语 习得 中的应 用
汪 洪梅
( 吉林化工学院 外国语学 院, 吉林 吉林 12 2 ) 3 0 2
摘要 : hmsy提出 由原则和参数系统构成的普遍语 法 , Co k 意在揭示 人类语言共有 的、 象的属性 ; 抽 十几年 来, 外语相关 理论的研究 在国内和国外都有相当的发展 , 普遍语法原则与参数理论在二语 习得 中的应用
言的参数可以根据这一具体语言的特定规 则而设
置不 同 的参 数值 。普 遍语 法 系统 的恒 量原 则 和参
得 的相 关联 系 , 言 学 界 的研 究 者 们 经 历 了语 言 语 关 键期 假 说 、 言 能力 与 交 际能 力 、 语 中介 语 研 究 、 学 习者 个体差 异 的研究 、 习 者外 部 因 素研 究 和 学 对语 言 能力 与语 言运用 两分法 的争论等 方 面的研
形式 上进 行 。词汇 和语音 形式 属于语 言 的外部 成
一
、
原则 与参数理论
C o k 为普遍 语法 是人 类 一切 语 言 都必 hmsy认
分 , 语 言习得 的 主要 内容 。句 法形 式 的差 异 是 是
由设 置在 普遍 语法广 义原 则上 的参 数值之 不 同组
合而 形成 的 。
研究在 国内也 随之发展起来 。本文 以基于普遍语法 的二 语习得研 究范 围和 内容 为基础 , 分析 了普遍语 法在解 释二语 习得 的语法表征方 面的理论 及其在解 释第二语 言习得过程方 面的局 限性 。 关 键 词: 普遍语法 ; 原则 ; 参数 ; 二语 习得
文献标志码 : A 中 图 分 类 号 : -6 H0 0
假说 : 普遍语 法 可及说 、 普遍 语法 间接 可及 说和不 可及说 。假 说 的 每一 条 都 可 能被 一 个 例 外证 伪 , 但 是它 们 又各有 一 番 道 理 , 们 反 映 的是 第 二语 它 言 习得 中三种 不 同的 习得 现象 而不 是全部 的习得 事 实 J 。研 究者 们 继 续 就 这 一 问 题 进 行 了 实 证
地 解释 了母语 习 得 , 同时鉴 于母 语 习得 与 二语 习
般认 为 , 遍语 法 主要 由两大部 分 组成 : 普 一
部分 与 人 类 语 言 的 共 有 现 象 有 关 , 为 原 则 称 (r cpe ; pi il)另一 类 与语 言 的 特有 现 象有 关 , 为 n 称 参数 。普遍 语 法 的原 则 和 参 数 理论 认 为 , 何 语 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