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修辞的美感探析
从口语修辞角度谈播音主持中的美感需求

从口语修辞角度谈播音主持中的美感需求音员和主持人要建构语言中美的春笋,就要把语言作为一种艺术来美化,来承载自己的意图和情感,那幺在这一过程中对美感的要求又有哪些呢?一、从播音主持的口语修辞上来看:(一)节奏美。
口语中的整饬化可以使话语富有节奏,但话语的结构也可以散句中夹杂着整齐的句式,不集中体现整齐,语句的铺排诉诸听觉,寓多样性、变化性于整齐统一和谐之中,就是美。
所谓散话散说,平缓舒展从容道来,而且讲究铺排的平衡,避免头重脚轻,说话合乎事理逻辑,偏重意会,可以让受众参与潜在的言语创造;有时可以故意造成节奏的变化,引起听话人的注意。
节奏美的发掘也是一种言语的创造,它不仅可以使语言生动、富于变化,而且使情感表述更丰满。
(二)韵味美。
文之所以美,贵在有韵,在大段的表述中,在一个会话过程中,大格局的整合一气贯之,用语精达而合乎逻辑,连接手段的承接与转合有浑然天成的精巧,这就会显出口语的情韵和气韵,是口语美的体现。
(三)真切美。
从美学中我们可以知道,真是美的基础,因此,在播音主持当中应以朴实真切为美。
这是“修辞立其诚”达到真善美的最高境界。
语言来自生活,播音员和主持人应尽量从生活中提炼富有时代色彩的语言。
至于语体风格的平白差异,大可不必在意,正如着名作家老舍认为,语言有文、白之别,但无贵、贱之分,他提倡“独标真素,绝去形容”,他认为“形容词是名词的仇敌”,主张显示语言的“真切美”。
(四)多样美。
口语上的修辞本身是美学化的元素,这些元素在文本之中,在主持人的话语之中能够丰富多彩、千姿百态才更加美。
如:遵循语用经济原则或节俭原则,口语不含任何多余成分,让接受者费力最少收获最大,是一种简单、单纯之美;播音员或主持人的语言内容应尽量丰富、多样,有时甚至可以运用一些俚语或者外来语。
(五)语音美。
播音员和主持人说话的声音有时会有乐音化趋向,这便是一种美。
语言学里描写音素是按语言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分解出来的最小语音,语音美是语言外壳审美属性的体现。
广告语语音修辞手法探析论文

广告语语音修辞手法探析论文广告语语音修辞手法探析论文摘要:广告在如今的商业活动中越来越重要,有时甚至会直接影响到产品营销的成功与否。
当今社会,广告的传播手段多样,但无论广告手段怎么变化,语言始终是信息的最主要载体。
成功的广告语无疑都是语言的艺术。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广告语言也是用语音的形式来表达语言的意义,要想提高广告的效果,就需要对广告语言的语音方面进行修饰。
因此本文主要从押韵、平仄、谐音、叠音四大方面来探讨广告语语音的修辞艺术。
关键词:广告语;语音;修辞广告在如今的商业活动中越来越重要,有时甚至会直接影响到产品营销的成功与否。
当今社会,广告的传播手段多样,但无论广告手段怎么变化,语言始终是信息的最主要载体。
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曾经说过:“广告是词语的生涯”。
好的广告作品除了必须根据产品特点把内容清楚地表达出来以外,还必须能够在瞬间引起受众的注意,使之产生兴趣,然后刺激其购买欲望,最终促成购买行为。
而语言修辞在这一系列环节中的作用显然是举足轻重的。
修辞是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的。
语言交际者为了能够准确地传递信息,生动形象地表情达意,必须充分运用和发挥各种语言因素的作用,选择语言手段,于是就产生了修辞。
成功的广告语言应该引人注目,容易记忆,易于传诵,同时还应该给人以刺激和鼓动,这就离不开修辞。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广告语言也是用语音的形式来表达语言的意义,要想提高广告的效果,就需要对广告语言的语音方面进行修饰。
我国历来都讲究语言的形式美,包括形体美和语音美。
在语音美方面,人们可以通过音节的调配来追求形式上的回环美;通过声调的变化来追求形式上的抑扬美;通过声韵的搭配来追求形式上的跌宕美,因此在汉语语音修辞方面就产生了押韵、平仄、谐音、叠音等诸多修辞手法。
广告语言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在广告语音修辞方面着力尤深。
下面,我们主要针对广告语语音修辞的艺术手法展开论述。
一、注重押韵,朗朗上口押韵,又作压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的和谐感。
试谈汉语语音修辞

试谈汉语语音修辞摘要:本文就汉语语音修辞问题,从巧妙选择韵脚、让语言悦耳动听到合理搭配声调、使语句抑扬顿挫;从适当调整音节、让句子对称均匀到有意再现叠音,使文章形象生动等用具体例子作了阐述。
认为只有掌握语音修辞方面的常识,并加以运用,一定能使语言显得更有特色。
关键词:汉语语音;修辞韵脚;动听“语音是与人类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声音。
语音是语言信息的载体,是语言的物质形式。
”许多在书面语中无法形象而准确地表达的情感,在口语中往往能表述出来,而且语音所包含的潜信息远远超过语义所包含的潜信息,有时甚至与语义表示的字面含义恰好相反。
语音修辞,是指通过对语音的选择、组合和调整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
汉语在语音方面的特点,如声调变化、音节分明体现在节律上就是抑扬美、匀称美。
一篇文章如果除了注意内容方面的推敲斟酌外,同时还注意一下声、韵、调等各要素的合理搭配。
那么,文章的语句念起来就顺口,听起就则悦耳,记起来很容易,会产生一种优美的旋律,不但能给人一种美感,而且还能使语言情显意浓,增强表达效果。
正如高尔基所说的:“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真正的美,产生了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
”(《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里的“动听”就是语言修辞产生的效果。
一、巧妙选择韵脚、让语言悦耳动听汉语的音节一般分为声母和韵母两部分,有规则地交替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音节(韵脚),通过相同或相近的声音有规则地回环往复,可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美,这种方法叫押韵。
押韵是诗歌音乐美的基本条件,它能使诗歌悦耳动听,流韵回环。
韵脚是诗歌音乐美的基本条件,它能使诗歌悦耳动听,流韵回环。
韵脚关上联下,像一根红线,把分散的诗句、跳跃的内容、奔腾的感情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以加强结构和形象的完整性,达到传情感人的目的。
押韵主要用于诗词韵文中,但平时说话写文章时,如能恰当调配韵脚,同样可说得顺口,听得悦耳,易记易背。
如有些谚语、谜语是押韵的,“救了落水狗,回头咬一口”(谚语),“兄弟成双,身体细长,只会吃菜,不会喝汤”(谜语)。
论英语语音修辞格中头韵之美

论英语语音修辞格中头韵之美1. 前言头韵在英语里称为Alliteration,它源于拉丁语alliteratio,意为repetition of the same letter(重复使用同一字母)。
头韵又叫initial rhyme,或head rhyme,是指两个单词或两个单词以上的首字母相同,形成悦耳的读音。
头韵其实是一种古老的语音修辞手法,是古英语诗歌中的主要押韵形式。
沿用到现在,它变成了可用于各种体裁作品的修辞格,其主要修辞作用是增强语言的节奏感,此外还用于仿拟许多事物的声响,以使语言表达更为生动形象。
最常见的押头韵的短语有:first and foremost(首先)、(with)might and main (尽全力地)、saints and sinners (圣人与罪人)、now and never(机不可失,时不再来)、deep in debt(债台高筑)、(in)weal and (or) woe(无论是福还是祸)。
又如彭斯的My love is like red red rose,三个r字母连读,音韵之美,不可名状。
还有,爱伦坡的What it utters is its only stock and store(他说的都是陈词滥调)、莎士比亚的crafty confusion(装糊涂)、拜伦的fair forms(好身材)。
王尔德认为,人应该“淳朴而深奥”pure profundity等等,以上这些都是很好的头韵例子。
2. 头韵的结构特征《韦氏新大学辞典》里对于头韵的解释就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邻近的词或音节中,通常为起首辅音的重复”。
范家材(1992:201)也在他的《英语修辞赏析》一书中认为这个定义相对来说比较允当。
但是从以下一些实例可以看出,这个定义本身也并不全面。
具体来说,头韵的格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词首元音的重复:其重复的部分不是元音而是元音字母,并且这些元音字母发音可有所不同。
语音修辞的美感探析

语音修辞的美感探析鲁迅在阐释语言文字的功用时认为,语言有形美、音美和意美三美。
其中,音美是运用汉语特有的元音占优势、有声调的特点,在语流的抑扬顿挫中,形成优美的节奏和动人的旋律,达到“铿锵和鸣”、“掷地作金石声”的效果。
语音修辞就是利用语言的声音进行修辞,以取得语言的音乐美。
语音修辞的美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双声、叠韵与叠音的音律美双声和叠韵是汉语语音表达上的独有形式。
利用双声和叠韵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是汉语传统的语音修辞手段。
两个韵母相同的字放在一起,声音特别响亮,铿锵悦耳;两个声母相同的字放在一起,发音部位一致,读来自然顺口,流畅动听。
双声、叠韵的恰当运用,可以形成声韵回环的音律美,可以使语音本身具有协调美和音乐美,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汉语中,双声、叠韵的双音节词的出现频率较高,在《诗经》三百篇中,就有很多双声词、叠韵词和叠词。
如有名的《关雎》诗中,“窈窕”是叠韵词,“参差”是双声词,“辗转”既是双声词又是叠韵词,再加上诗中平仄相间,表意幽默,可谓荡气回肠,动听悦耳之极。
这些双声、叠韵词的运用,美化了句子的声音,使语言显得优雅而秀丽。
叠音也是汉语一种富有特色的语音修辞手段。
它利用汉语音节的特点,通过声音的复叠,加重形象的摹拟,使繁复的感情与语气得以确切表达。
恰当地运用叠音词,不仅可以增强语句的声律美,还能够增强语言的描绘力和形象性,有时还具有加强文字抒情色彩的修辞作用。
例如李清照《声声慢》开头三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七个叠音词,被视为叠音使用之典范。
李清照南渡后不久丈夫过世,她过着孤独无依的生活,心境十分冷清。
叠用“冷冷”“清清”,正好渲染了这种寂寞、凄凉的心情。
三句诗连用七个叠音词,构成七个均等的音步,读起来仿佛可以听到诗人那迟缓沉重的足音。
“寻”、“觅”、“冷”、“清”、“凄”、“惨”、“戚”,本是富有形象色彩和感情色彩的词,把它们重叠起来集中在一起,就更加强了它们的艺术效果。
汉语语音修辞的审美价值

文 化教 育 l lI
汉语语音修辞的审美价值
张 娜
( 南阳理工学院, 河南 南阳 4 3o ) 7 o 4
摘 要: 语音修辞就是利 用语言的声音进行修辞 , 提 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以 在言语表达中, 当利用汉语语 音的特 点进行表迭, 恰 常可获得奇妙的 修辞效果 , 可使话语节奏明快、 声音和谐、 朗朗上 口、 悦耳动听。 汉语语音修辞的 审美价值主要表现 为以下三个方面 : 以声传情 , 声情并茂 ; 和谐、 声韵
喧啾百鸟群 , 忽见孤凤凰。
可获得奇妙的修辞效果 , 话语节奏明快、 可使 声音 和谐、 朗朗上 口、 悦耳动听。 人说: “ 节奏 , 谓或作或止 , 作则奏之 , 止则节之。” 语音的审美意义 , 主要表现在节奏美和音乐 ( 记・ 》 崭L 乐记=嗡 § 孑 斑) 美上。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思维工具 , 在我们的所有文学样式中, 散文的语言形式 是人类文明的载体 , 在 类 从自 然的人走向社会 “ 昵昵儿女语 , 恩怨相尔汝” 中音节的声母大 句子长短没有-定的限制 。 但是, 散 的人的过程中, 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到了今 多是 鼻音 、 边音 , , 细音 没有塞音 , 时声带颤 是最 自由的, 发音 句式长短的配合, 也是可以表 琴声显得轻柔细碎 , 音调缠绵宛转 , 宛如—对 文句子停顿的安排 , 天。 语言身 t 体现的早 已不是纯粹的工具性了, 人 动, “ 读起来圆滑柔细, 恰切地表 现出某种节奏感的。 类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 很早就开始共 语言美 青年男女谈情说爱 , 。而“ 划然变轩昂, 猛士赴 走进 “ 大厦” , 只见成群结队的蜜蜂出出进 的问题了。 如何让语言更富于美感, 人类把眼光首 达了儿女私匿亲呢之情” 飞去飞来 , 那沸沸扬扬的情景, 会使你想: 说不 先投射到了语音 匕 语音是语言的外衣, 。 它赋予意 敌场”是由 , 人声‘ £ ‘ 划’ 起头, “ 突 无 , 截 传达出由 进。 《 陵 韵脚转为鼻音结尾的平声字 , 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 朔: 义以 感官效果 , 是意义得以流动的最原始 的载体。 温柔到刚猛的转变。 琴声变得激昂高亢,好象勇士们慷慨赴 蜜》 ) 什么客观的匹配 刹那间 , 雄赳赳、 气昂昂地开进了战场, 气势磅礴, 威武 杨朔通过 “ 出出进进” 飞…飞…”“ 、 “ 、沸沸扬 规律 , 意义的结合是任意的, 约定俗成的。然而正 敌 。 与‘ 的豪迈之情相称。” 六句 扬” 五、 等动词、 形容词的重迭, 成一种节奏美, 造 用以 是这种任意性为语音 留下了一定的 自 主空间, 让 雄壮, 猛士赴敌场’ 酿蜜而辛勤劳动的 场景。 边音 , “ 读来幽忽广远 , 浮泛轻盈 , 正如 形容蜜蜂为采花粉、 人们能调动 自我的主观能动性 ,以尽可能美地表 多用擦音、 你应当变得深沉些, 像这忍受着旱季干渴的 飘飘荡荡, 无边无际。” 八 七、 意。“ 我们不单要注意使用语言的正确性 , 不让它 浮云柳絮飞向远方 , 你应当 沉静, , 含蓄 宽容。 你应当 像这群晒 有语法上的 错误和不妥贴的语词,不单要注意推 句描写音乐的不同凡响 , 又用了七成合口音 , 唇形 河—样。 敲文字的意义和用法 , 还得注意它的声音和韵律, 之圆撮与语音之圆润及音乐之圆转浑然交融。而 得黑黑的河边孩子一样具有活泼的生命,在大 自 张承志 b 方的河》 ) 发挥语言的 声音节律之美 ; 不单要教咱 们的眼睛 第十句“ 失势一落” 的三个人声 , 短促艰涩, 千 然中如鱼在水。( 而“ 的主要元音洪亮流畅, 又和所描写的音乐旋 文中三个句子长短不一 , 但又有某些对称结构, 在 看起来顺 当, 目 得让它通过咱们耳朵的考验。 丈强” 而 还 总体上形成一种排比的气势,在坚持散文格调的 用诗的语言 ,音乐的语言 ,让语言跟音乐结合起 律和谐—致。 又自然体现出整齐、 均衡的特点。读起来从 来, 加强咱们文字的感人的力量。’汉语语音今天 q 2声韵和谐、 韵律优美。 汉语修辞中许多修辞 同时, 双声叠韵 、 、 、 叠字 复字 复句、 顶真等 容不迫 , 快慢适度, 产生一种节奏分明的感觉。 的美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历史的长河 中逐 格式如押韵 、 总之无论是 口 语交 际还是书面表达, 为了使 都是通过语音的周期性重复 , 声韵 渐丰富和多样化起来的。这种美感既体现在单个 语音修辞现象, 读起来顺口, 从而提高言语表达 增加旋律美 、 音乐性 , 从而强化表达效 对方昕起来悦耳, 儿的音节中, 也体现在语流和语句语段中, 最后在 相和相协, 都应重视语音的作用 , 追求语言的音乐 果的。 寻寻觅觅 , 冷冷清清 ,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 的效果 , 诗词曲赋中 达到了完美的体现。 因为语言的音乐美不仅仅是形式, 而且有助于 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将其归 前人对此有深刻的认识。 清人姚鼐 急。雁过也, 正伤心 , 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 表达思想情感。 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 沧 中指出:诗文要从声音证人, “ 不知 1以 声传情, 声情并茂 。 中国语词自 古就有所 积。 憔阵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 怎生得 在《 文辑要》 独自 总为门外汉。” 作家叶圣陶先生更强调文章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 , 怎 声音, 谓的声义并显之妙。 H 从古投语来看 , 表示疑怪 黑! “ 吁”
语音修辞的美感探析

语音修辞的美感探析语音修辞是修辞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它通过运用语言声音的组合、韵律、音调、音质等手段,营造出一种富有节奏感和美感的语言表达形式,使表达方式更加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
语音修辞的美感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节奏美感节奏是语音修辞的重要要素之一。
节奏美感体现在韵律的组合中,展现出韵律的变幻、曲折和跌宕起伏,使语言表达充满旋律性美感。
例如,韵律优美的民族音乐就是通过音乐的节奏、韵律来表达情感和美感的。
而我们日常生活中,采用得当的语音习惯可以让表达更加流畅、优美,同时也能更好地传递情感。
二、音调美感语音修辞的另一个重要要素就是音调。
在表达语言时,正确运用上行调、下行调、平调等语言音调,可以更好地表达出语言的情感,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更加吸引听者的注意。
例如,平和自然的语音调式能够表达一种平和、温暖的感觉;而高亢、尖锐的语音调式则可以表达强烈、激动的情感。
语音修辞要素之一就是音质。
不同的声音质感不仅可以表达出情感,同时也能创造不同的音响美感。
音质美感可以通过人声、乐器等音的发出方式,质感清脆、洪亮,或者悠扬优美等。
例如,某些电影、音乐作品就能够通过声音色彩的不断变化,创造出独特的音响美感。
四、声音组合美感语音修辞也涉及到语音声音的组合。
通过不同的语音组合,不论是单字还是词语等语言单位,都能够表达出不同的意义和情感。
例如,在英语中“fly”就是“飞行”的意思,而“fry”则是“煎”的意思。
靠着声音组合,我们可以赋予语言更多的花样、创意和想象。
总之,语音修辞的美感主要体现在节奏、音调、音质和声音组合这几个方面。
语音修辞的实践者,在运用这些语音要素时应该灵活把握,keep it fresh。
开学演讲中的语言美感与修辞技巧

开学演讲中的语言美感与修辞技巧开学季,学校里一片喜气洋洋。
随着校园氛围的热烈,很多学校会组织一场开学演讲,以鼓舞师生们的士气,让大家重拾学习的热情。
而在这场演讲中,语言美感和修辞技巧便成为演讲者表达思想的有力工具,带给听众一份愉悦与鼓舞。
首先,语言美感是开学演讲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一篇演讲稿能否打动人心,首先取决于其中蕴藏的情感是否充沛和真挚。
演讲者可以运用优美的句式、多样的修辞手法来丰富语言层次,让听众产生共鸣。
例如,演讲者可以使用排比句来突出某个观点,如“我们要坚定自信、积极向上、与时俱进”;也可以通过反问句来引发听众的思考,如“我们是来玩耍的还是来学习的呢?”这些手法不仅使语言具有美感,还增强了演讲的表达力。
其次,修辞技巧在开学演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修辞技巧是一种通过言辞变化和简化的手法,来让语言更加精炼生动,让听众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在演讲中,演讲者可以运用排比、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演讲更富有表现力。
例如,当演讲者用比喻句“知识就像一颗开花的种子,它滋养着智慧的花朵,让我们的人生之花更加绚丽多彩”来描述知识的重要性时,听众很容易就能领悟到知识对于他们成长的意义。
此外,语言的语音美感也是开学演讲中不能忽视的一部分。
语音美感是指演讲者对于声音音调的把握,以及在演讲过程中的语气、节奏和音量的运用。
一个演讲者能否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共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音美感。
清晰而有力的语音可以让听众更加容易理解演讲内容,而适当的节奏和音量变化则能给演讲增添一分生动和情感。
所以,在演讲中,演讲者可以通过调整语气的高低、音量的大小以及节奏的快慢,使自己的语言更加生动有力。
总之,在开学演讲中,语言美感与修辞技巧的运用至关重要。
一个具有语言美感的演讲可以让听众心生共鸣,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修辞技巧的巧妙运用则能让演讲更生动有趣,更容易让听众接受和理解。
而对于演讲者来说,更要注重语音美感的把握,用恰当的声音音调和情感表达将想要传达的信息更好地传递给听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音修辞的美感探析
鲁迅在阐释语言文字的功用时认为,语言有形美、音美和意美三美。
其中,音美是运用汉语特有的元音占优势、有声调的特点,在语流的抑扬顿挫中,形成优美的节奏和动人的旋律,达到“铿锵和鸣”、“掷地作金石声”的效果。
语音修辞就是利用语言的声音进行修辞,以取得语言的音乐美。
语音修辞的美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双声、叠韵与叠音的音律美
双声和叠韵是汉语语音表达上的独有形式。
利用双声和叠韵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是汉语传统的语音修辞手段。
两个韵母相同的字放在一起,声音特别响亮,铿锵悦耳;两个声母相同的字放在一起,发音部位一致,读来自然顺口,流畅动听。
双声、叠韵的恰当运用,可以形成声韵回环的音律美,可以使语音本身具有协调美和音乐美,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汉语中,双声、叠韵的双音节词的出现频率较高,在《诗经》三百篇中,就有很多双声词、叠韵词和叠词。
如有名的《关雎》诗中,“窈窕”是叠韵词,“参差”是双声词,“辗转”既是双声词又是叠韵词,再加上诗中平仄相间,表意幽默,可谓荡气回肠,动听悦耳之极。
这些双声、叠韵词的运用,美化了句子的声音,使语言显得优雅而秀丽。
叠音也是汉语一种富有特色的语音修辞手段。
它利用汉语音
节的特点,通过声音的复叠,加重形象的摹拟,使繁复的感情与语气得以确切表达。
恰当地运用叠音词,不仅可以增强语句的声律美,还能够增强语言的描绘力和形象性,有时还具有加强文字抒情色彩的修辞作用。
例如李清照《声声慢》开头三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七个叠音词,被视为叠音使用之典范。
李清照南渡后不久丈夫过世,她过着孤独无依的生活,心境十分冷清。
叠用“冷冷”“清清”,正好渲染了这种寂寞、凄凉的心情。
三句诗连用七个叠音词,构成七个均等的音步,读起来仿佛可以听到诗人那迟缓沉重的足音。
“寻”、“觅”、“冷”、“清”、“凄”、“惨”、“戚”,本是富有形象色彩和感情色彩的词,把它们重叠起来集中在一起,就更加强了它们的艺术效果。
2、押韵的乐美、韵美、节奏美
押韵是音乐美的基本条件之一,韵脚调配得好,可使诗歌抑扬顿挫,流韵回环。
韵脚关上联下,就像一根红线,把分散的诗句、跳跃的内容、奔腾的感情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以加强结构和形象的完整性,达到传情感人的目的。
因此,押韵是人们常用的语音修辞的重要手段。
押韵使声音和谐悦耳,使同一个音在同一个位置上不断重复,这种声音的回环往复,有助于感情的强调和意义的集中,可以起到和谐声音、增强感染力的作用。
语音上有规律的往复回环产生
了节律,使语言具有了节奏美感,给人以音韵回环、和谐悦耳的音乐美。
押韵大量出现在诗歌、韵文中,有时也表现在散文和口语流传的现代曲艺艺术中,使汉语与其他语种相比独具音乐美、韵律美。
三槐居语文网
3、摹音的仿真美
运用象声词摹拟客观世界的各种音响,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真实感的修辞方法叫做摹音。
它是单借语音要素在言辞中起作用的一种修辞手法。
摹音是用语音来描摹客观世界出现的声音,可以使人如闻其声,真切地感受到纯天然的、本真的声音。
大部分摹音词是双声词、叠韵词或叠音词。
摹音词的大量使用不仅为汉语语音增添了音韵美,还使语言具有了仿真美感。
以声音刻画人物,是摹音词在作品中的主要作用,通过以摹音词描绘人物所从事的活动去表现人物。
摹声可以形象地再现事物的声音,使所表达的事物活灵活现,有声有色,从而收到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用摹音词叙述事件,描绘场面,有声有色,生动活泼。
如白居易《琵琶行》中对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的描写极为出色:“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大弦为粗弦、低音弦,用“嘈嘈”描摹声音的粗重急促;小弦是细弦、高声弦,用“切切”来描摹声音的轻细急促,更形象生动。
叠音词摹音有时还构成排比,使句式整齐有序,音韵铿锵,
节奏鲜明,给读者以具体真实的感觉。
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还常常用摹声来烘托不同的气象,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此外,运用摹声词还可以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例如“哈哈”是开怀大笑,“哼哼”则是冷笑等。
4、声调的调配产生音顿节律美三槐居语文网
声调是指一个音节语音高低、升降的变化。
平声听起来高昂平直,仄声听起来婉转低沉,平仄交错,声调的高低变化形成音流抑扬顿挫的跌宕美,利用声调的平仄变化,能产生抑扬顿挫的音顿节律美。
古人深诸此理,六朝的沈约就有关于声调的认识。
他强调诗歌的声调按一定规则排列起来,以达到富有音乐美的效果。
古典诗词讲究声调的平仄错落有致,就是为了追求抑扬顿挫的节律荚。
三槐居语文网9Qo%pDW30o 律诗最追求声调的节律美。
律诗一句之中平仄相间,一联之中平仄相对,音节均衡、排列严整,特别是音节数量相等、词性相同且语义相联,充分发挥了汉语语音的特色,使语音具有了音顿美感,使语句富于音乐性。
在现代汉语的演说、写作中,虽不可能如古典诗歌那样对平仄极为讲究,但是在一些关键的语句中把握好平仄,适当注意句内平仄的调配,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取得较好的修辞效果。
在我们的口语交际中,也不能忽视平仄的调配。
老舍先生说过:“‘张三李四’好听,‘张三王八
’就不好听。
前者二平二仄,有起有落;后者是四字
皆平,缺乏抑扬。
四字尚且如此,那么连说几句话就更该好好安排一下了。
”这的确是深悉修辞规律的经验之谈。
另外,像“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染卷理烫”这些我们常讲的四字格熟语,并不是无规律的任意组合,实际上是声调的优化组合,因而说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
它们都是三平一仄,都以仄声收尾。
这是因为仄声下抑短促、脆快利落,适合于收尾。
如果更换一下次序,把仄音字放在前面任何一个位置上,读起来都不会顺口。
如果一句话全部都是平声字,声音都在一个水平面上,就会讲起来拗口,听起来音调乏味,自然也毫无美感可言。
5、语调的调配产生音韵节律美
说话或朗读时,句子有停顿,声音有轻重快慢长短和高低的变化,这些总称为语调。
语调调配适当,使文句语气连贯、音节流转,产生往复回环的音韵节律美感,这也是一种重要的语音修辞手段。
语调在表情达意时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异乎寻常的语调调配,必然有异乎寻常的修辞目的。
三槐居语文网|'E d){Dnc[
语调的调配主要体现在重音和停顿两个方面。
重音有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两种,这里说的重音是指为了突出某个意思或某种感情而重读的强调重音。
强调重音的表示方法,一般是加大音量、拖长音节、放慢语速和重音轻吐等。
例如“太坏了”这句话,按正常的表意,语法重音在“太”字上,显示
被修饰语“坏”的程度,表达出一种否定的态度。
如果运用强调重音,把“太”字重读并且拖长,读成“太一坏了”,不仅大大加深了被修饰语“坏”的程度,而且还流露出一种十分厌恶的感情色彩,修辞效果就大大增强了。
反之,如果把“太”字重音轻吐,读得又轻又短,用在朋友和情人之间,则意思正好相反了,同时还透露出一种亲昵的感情色彩。
重音调配得当,可使语意表达更加准确、鲜明。
停顿是语句中短暂的间歇,有自然停顿和强调停顿。
这里论述的是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种语义或感情而作的强调停顿。
停顿在说与听、写与理解的交际活动中,都有直接的表意作用。
运用强调停顿,可以收到突出某种语义、增强感情修辞效果。
例如,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这是一个联合复句,“惨象”和“流言”分别是两个分句里的主语,一般不加标点符号隔开,但鲁迅先生在写作时,意之所驱,情之所至,断然地运用了强调停顿来表现自己无比愤怒的感情。
“惨象”后的停顿,突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凶残,“流言”后的停顿,则突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卑鄙,而鲁迅先生对反动派的痛恨之情以及对刘和珍的痛惜之情也就跃然纸上了。
我们在朗读时,如果不把这个强调停顿体现出来,表达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鲁迅运用强调停顿,不仅使语意和感情的表达鲜明突出,同时读起来也顿挫有力。
在语言的运用中,有些句子很长,在长句中有意识地运用提顿的方法,也能起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例如:
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所堆积成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一轮一轮的绿渡。
(茅盾《白杨礼赞》)
例中提顿问句并无回话意味,只是借提顿来突出语义,舒缓语气,读来优美清新,别有情致。
综上所述,汉语是独具声、韵、调之美的语言。
汉语音节元音占优势、有声调的独有特征,使汉语具有了抑扬顿挫、优美动听的音韵美。
特别是多种语音修辞方式的巧妙运用,使汉语的语音具有了独特的审美特征,使汉语成为一种语音形象生动美妙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