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中英文对照表

寄生虫中英文对照表
寄生虫中英文对照表

ENGLISH中文章节protozoa原虫6 unicellular erkaryote单细胞真核生物6 locomotory organelles运动细胞器6 pseudopodium伪足6 flagellum鞭毛6 undulating membrane波动膜6 cilium纤毛6 vesicular nucleus泡状核6 compact nucleus实质核6 chromatoidal body拟染色体6 hemozoin疟色素6 permeation膜渗透6 pinocytosis胞饮6 phagocytosis吞噬6 asexual reproduction无性生殖6 sexual reproduction有性生殖6 schizogony裂体增殖6 sporogony孢子增殖6 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世代交替6 gametogony配子生殖6 conjugation结合生殖6 trophozoite滋养体6 cyst包囊6 oocyst卵囊6 multiplication增殖作用6 diffusion and invasion播散致病6 opportunistic pathogenesis机会致病6 opportunistic protozoa机会致病原虫6 suppressed infection隐性感染6 Class Zoomastigophora动鞭纲6 Class Lobesea叶足纲6 Class Sporozoa孢子纲6 Class Kinetofragminophorea动基裂纲6 rhizopod叶足虫7 Entamoeba histolitica溶组织内阿米巴7.1 precyst囊前期7.1 maetacyst囊后期7.1 peripheral chromatin核周染色质粒7.1 ameboma阿米巴肿7.1 amoebia dysentery阿米巴痢疾7.1 metronidazole甲硝唑7.1 paromomycin巴龙霉素7.1 iodopuinofonum喹碘方7.1 Naegleria fowleri福氏耐格里阿米巴7.3 Acanthamoeba spp.棘阿米巴7.3 flagellate鞭毛虫8 Leishmania donovani杜氏利什曼原虫8.1 kala-azar黑热病8.1 amastigote无鞭毛体8.1

promastigote前鞭毛体8.1 macrophage巨噬细胞8.1 sandfly白蛉8.1 cutaneous leishmaniasis皮肤利什曼病8.1 visceral leishmaniasis内脏利什曼病8.1 Giardia lanblia兰氏贾第鞭毛虫8.3 giardiasis贾第虫病8.3 Trichomonas vaginalis阴道毛滴虫8.4 trichomonasis毛滴虫病8.4 sporozoa孢子虫9 malaria疟疾9.1 Plasmodium vivax间日疟原虫9.1 Plasmodium falciparum恶性疟原虫9.1 Plasmodium malariae三日疟原虫9.1 Plasmodium ovale卵形疟原虫9.1 Anopheles按蚊9.1 exo-erythrocytic stage红外期9.1 erythrocytic stage红内期9.1 merozoite裂殖子9.1 ring form环状体9.1 schizont裂殖体9.1 gametocyte配子体9.1 hypnozoite休眠子9.1 zygote合子9.1 ookinete动合子9.1 malarial pigment疟色素9.1 tachysporozoite速发型子孢子9.1 bradysporozoite迟发型子孢子9.1 relapse复发9.1 recurdescence再燃9.1 pernicious malaria凶险型疟疾9.1 Toxoplasma gondii刚地弓形虫9.2 tachyzoite速殖子9.2 bradyzoite缓殖子9.2 pseudocyst假包囊9.2 congenital toxoplasmosis先天性弓形虫病9.2 acpuired toxoplasmosis获得性弓形虫病9.2 Cryptosporidium隐孢子虫9.3 Pneumocystis carinii卡氏肺孢子虫9.4 Balantidium coli结肠小袋纤毛虫10 helminth蠕虫11 trematode吸虫12.1 egg虫卵12.1 miracidium毛蚴12.1 sporocyst胞蚴12.1 redia雷蚴12.1 metacercaria囊蚴12.1 cercaria尾蚴12.1 Clonorchis sinensis华枝睾吸虫12.2 clonorchiasis华枝睾吸虫病12.2

Fasciolopsis buski布氏姜片吸虫12.3 fasciolopsiasis布氏姜片吸虫病12.3 Paragonimus westermani 卫氏并殖吸虫12.4 paragonimiasis卫氏并殖吸虫病12.4 Pagumogonimus skrjabini斯氏狸殖吸虫12.5 pagumogonimiasis斯氏狸殖吸虫病12.5 Schistosoma japonicum日本裂体吸虫12.6 gynaecophoric canal抱雌沟12.6 soluble egg antigen可溶性虫卵抗原12.6 heterotopic schistosomiasis异位血吸虫病12.6 circumoval precipitin test, COPT环卵沉淀试验12.6 cercarien-huellen reaction, CHR尾蚴膜反应12.6 cestode绦虫13.1 tapeworm带绦虫13.1 scolex头节13.1 neck颈部13.1 strobila链体13.1 immature proglottid幼节13.1 mature proglottid成节13.1 gravid proglottid孕节13.1 proglottid节片13.1 Pseudophyllidea假叶目13.1 Cyclophyllidea圆叶目13.1 sucker吸盘13.1 rostellum顶突13.1 Spirometra mansoni曼氏叠宫绦虫13.2 plerocercoid裂头蚴13.2 sparganum裂头蚴13.2 sparganosis裂头蚴病13.2 praziquantel吡喹酮13.2 albendazole阿苯达唑13.2 Taenia solium链状带绦虫13.3 cysticercus cellulosae囊尾蚴13.3 cysticercosis囊尾蚴病13.3 taeniasis solium猪带绦虫病13.3 bladder worm囊虫13.3 measly pork米猪肉13.3 internal-autoinfection自体内感染13.3 external-autoinfection自体外感染13.3 heteroinfection异体感染13.3 mebendazole甲苯达唑13.3 BCMS槟榔-南瓜籽-硫酸镁法13.3 Taemia saginata肥胖带绦虫13.4 cysticercus bovis囊尾蚴(肥胖带绦虫)13.4 cellophane swab透明胶纸拭子13.4 anal swab肛门拭子13.4 Echinococcus granulosus细粒棘球绦虫13.5 hydatid cyst棘球蚴13.5 protoscolex原头蚴13.5 brood capsule生发囊13.5

daughter cyst子囊13.5 germinal layer生发层13.5 laminated layer角皮层13.5 hydatidosis棘球蚴病13.5 hydatid sand棘球砂13.5 hydatid fluid棘球液13.5 nematode线虫14.1 sexual dimorphism雌雄异体14.1 cuticula角皮层14.1 hypodermis皮下层14.1 muscle layer肌层14.1 copulatory spicule交合刺14.1 polymyarian type多肌型14.1 meromyarian type少肌型14.1 holomyarian type细肌型14.1 protocoele原体腔14.1 vitelline/embryo membrane卵黄膜/受精膜14.1 molting蜕皮14.1 Ascaris lumbricoides似蚓蛔线虫14.2 ascariasis蛔虫病14.2 fertile egg受精卵14.2 infertile egg未受精卵14.2 infective egg感染期卵14.2 biliary ascariasis胆道蛔虫病14.2 ascaris-induced intestinal obstruction蛔虫性肠梗阻14.2 Trichuris trichiura毛首鞭形线虫14.3 whipworm鞭虫14.3 trichuriasis鞭虫病14.3 Ancylostoma duodenale十二指肠钩口线虫14.4 Necator americanus美洲板口线虫14.4 copulatory bursa交合伞14.4 buccal capsule口囊14.4 rhabditiform larva杆状蚴14.4 filariform larva丝状蚴14.4 ground itch土痒14.4 saturated salt foltation technique饱和盐水浮聚法14.4 pica异嗜症14.4 hookworm钩虫14.4 hookworm dermatitis钩虫性皮炎14.4 Enterobius vermicularis蠕形住肠线虫14.5 pinworm蛲虫14.5 enterobiasis蛲虫病14.5 Filaria丝虫14.7 Wuchereria bancrofti班氏吴策线虫14.7 Brugia malayi马来布鲁线虫14.7 filariasis丝虫病14.7 microfilaria微丝蚴14.7 nocturnal periodicity夜现周期性14.7 elephantiasis象皮肿14.7 hydrocele testis睾丸鞘膜积液14.7

chyluria乳糜尿14.7 hetrazan海群生14.7 Trichinella spiralis旋毛形线虫14.8 trichinellosis旋毛虫病14.8 medical arthropod医学节肢动物16 Arachnida蛛形纲16 Insecta昆虫纲16 gnathosoma颚体16 isiosoma躯体16 exoskeleton外骨骼16 haemocoel血体腔16 vector媒介16 mechanical transmission机械性传播16 biological transmission生物性传播16 myiasis蝇蛆病16 demodicidosis蠕形螨病16 tick蜱17 Tsutsugarmushi恙螨17 chigger mites恙螨17 Sarcoptes mites疥螨17 metamorphosis变态18 mospuito蚊18 Anopheles sinensis中华按蚊18 Anopheles minimus微小按蚊18 Culex pipiens pallens淡色库蚊18 Aedes albopictus白纹伊蚊18 sandfly白蛉18 fly蝇18 flea蚤18 louse虱18 medical parasitology医学寄生虫学总论TDR热带病特别规划总论malaria疟疾总论schistosomiasis血吸虫病总论filariasis丝虫病总论trypanosomiasis锥虫病总论leishmaniasis利什曼病总论parasitism寄生总论mutualism互利共生总论commensalism片利共生总论reservoir host保虫宿主总论paratenic host转续宿主总论ectoparasite体外寄生虫总论endoparasite体内寄生虫总论permanent parasite永久性寄生虫总论temporary parasite暂时性寄生虫总论obligatory parasite专性寄生虫总论facultative parasite兼性寄生虫总论sterilizing immunity消除性免疫总论non-sterilizing immunity非消除性免疫总论

premunition带虫免疫总论concomitant immunity伴随免疫总论immune evasion免疫逃避总论larva migrans幼虫移行症总论parasitic zoonosis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总论

寄生虫学总论复习题答案

总论复习题 一、A型题:每道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每小题1.5分)。1.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主要因素是(B ) A.温度、湿度 B.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C.雨量、光照 D.土壤、水质 E.经济条件、风俗习惯 2.发生幼虫移行症的宿主属于(E ) A.终宿主 B.中间宿主 C.保虫宿主 D.正常宿主 E.转续宿主 3.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是(C ) A.治疗病人 B.治疗带虫者 C.针对流行环节,综合防治 D.消灭保虫宿主 E.保护易感人群 4.所谓偶然寄生虫是指其( B) A.只在取食时侵袭宿主 B.因偶然机会侵入非适宜宿主 C.可营自生生活也可营寄生生活 D.成虫期不一定过寄生生活 E.在宿主体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 5.下列属于偶然寄生虫的是(C ) A.粪类圆线虫 B.蚊 C.棘阿米巴 D.蠕形螨 E.蚤 6.寄生虫的能量来源主要是(D ) A.蛋白质 B.维生素

D.糖 E.无机盐 7.终宿主系指(E ) A.幼虫寄生的宿主 B.童虫寄生的宿主 C.脊椎动物及人 D.有寄生虫虫卵排出的宿主 E.成虫或有性生殖期寄生的宿主 8.带虫者的含义是( C) A.体外有寄生虫寄生的患者 B.体有寄生虫寄生的患者 C.体有寄生虫而无症状者 D.寄生虫病患者 E.感染寄生虫后无症状,又不易用常规方法检获虫体者9.可经胎盘感染的寄生虫有(E ) A.蓝氏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 B.丝虫和旋毛虫 C.血吸虫和并殖吸虫 D.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 E.疟原虫和弓形虫 10.带虫免疫常见于( D) A.日本血吸虫感染 B.丝虫感染 C.旋毛形线虫感染 D.疟原虫感染 E.刚地弓形虫感染 11.据估计世界上每年死亡人数最多的寄生虫病是( D) A.血吸虫病 B.丝虫病 C.蛔虫病 D.疟疾 E.阿米巴病 12.不能引起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寄生虫病是( A) A.疟疾

人体寄生虫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人体寄生虫学模拟试卷 I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A1、A2型题 1、保虫宿主是指 A、寄生有人体寄生虫的脊椎动物 B、寄生有人体寄生虫的原生动物 C、寄生有寄生虫的脊椎动物 D、寄生有人体寄生虫的节肢动物 E、以上都是 2、寄生虫的世代交替指的是 A、父代与子代交替 B、母代与子代交替 C、不同宿主 D、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交替 E、寄生虫一代与另一代的交替 3、有些人畜共患寄生虫的脊椎动物宿主,在流行病学上称这些动物是寄生虫的 A、中间宿主 B、终末宿主 C、转续宿主 D、保虫宿主 E、媒介宿主. 4、为我国5大寄生虫病之一的原虫是 A、丝虫 B、蛲虫 C、蓝氏贾第虫 D、疟原虫 E、包虫 5、人体寄生虫包括三大类: A、吸虫绦虫线虫 B、绦虫节肢动物原虫 C、蠕虫原虫节肢动物 D、吸虫原虫节肢动物 E、线虫节肢动物原虫 6、寄生关系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 A、一方受害,另一方收益 B、一方收益,另一方无害 C、双方都收益 D、双方都受害 E、双方既无害也无利 7、人体感染寄生虫后产生的免疫应答类型最常见的是 A、细胞免疫 B、体液免疫 C、消除性免疫 D、非消除性免疫 E、缺少有效的获得性免疫 8、土源性蠕虫与生物源性蠕虫的区分主要看 A、寄生虫的感染阶段是虫卵还是幼虫 B、寄生虫的的生活史是否需要中间宿主 C、寄生虫的是否需在土壤中生活一段时间 D、寄生虫的感染阶段是成虫还是幼虫 E、寄生虫的感染是经口还是经皮肤

9、下列哪个寄生虫可引起乳糜尿 A、血吸虫 B、疟原虫 C、马来丝虫 D、班氏丝虫 E、钩虫. 10、蛔虫对人体的致病阶段是 A、虫卵 B、幼虫 C、成虫 D、囊蚴 E、尾蚴 11、蛔虫的寿命 A、约1年 B、约3年 C、约5年 D、约10年 E、约10年以上 12、经皮感染且幼虫在体内移行可引起肺部炎症的土源性蠕虫有: A、蛲虫 B、钩虫 C、蛔虫 D、牛带绦虫 E、丝虫 13、蛲虫的致病机制主要在于 A、掠夺营养 B、钻孔习性 C、雌虫在肛周产卵量 D、吸血 E、引起变态反应 14、治疗丝虫病的特效药是 A、灭滴灵 B、甲硝咪唑 C、海群生 D、葡萄糖锑纳 E、丙硫咪唑 15、蛔虫对人体的感染阶段是 A、感染期虫卵 B、幼虫 C、成虫 D、囊蚴 E、尾蚴 16、钩虫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 A、腹泻 B、贫血 C、腹疼 D、发热 E、脾脏肿大 17、肛门拭子法可用来检查 A、蛔虫、蛲虫 B、蛲虫、牛带绦虫 C、仅用于蛲虫 D、蛲虫、钩虫 D、蛔虫、蛲虫 18、经皮感染的线虫是 A、蛔虫 B、钩虫 C、鞭虫 D、旋毛虫 E、蛲虫 19、Ascaris lumbricoides 是 A、蛔虫 B、钩虫 C、蛲虫 D、鞭虫 E、蓝氏贾第鞭毛虫 20、疫水是指 A、喝了可以产生免疫力的水 B、喝了可以生病的水 C、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 D、放有消毒剂的水 E、含有血吸虫毛蚴的水 21、可以引起肝脏病变的寄生虫 A、华支睾吸虫 B、血吸虫 C、包虫 D、溶组织内阿米巴 E、以上都可以 22、肝吸虫的中间宿主是 A、水生植物 B、钉螺 C、淡水鱼虾 D、川卷螺 E、螃蟹 23、血吸虫主要致病阶段是 A、虫卵 B、幼虫 C、童虫 D、成虫 E、以上都是 24、血吸虫对人体的感染阶段是 A、虫卵 B、幼虫 C、成虫 D、囊蚴 E、尾蚴 25、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

寄生虫名词解释

1、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寄生虫及其与宿主关系的科学。 2、寄生Parasitism: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这种生活关系为寄生。在寄生中收益的一方为寄生虫,受害的一方为宿主。 传染源:包括感染有寄生虫的病人、带虫者及保虫宿主(家畜、家养动物或野生动物)。 传播媒介:某些医学节肢动物能携带病原体传播疾病,这类节肢动物称为、、 3、共栖commensalism: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 4、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寄生虫幼虫或无性阶段寄生的宿主。如华枝睾吸虫幼虫阶段先后寄生在豆螺、召螺和淡水鱼体内,所以豆螺、召螺,淡水鱼为中间宿主。 5、终宿主definitive host:寄生虫成虫或有性阶段寄生的宿主。如血吸虫成虫寄生在人体肠系膜静脉内,人是血吸虫的终宿主。 6、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有些蠕虫幼虫进入非正常宿主,虽能存活,但仍保持幼虫阶段,不能发育为成虫,而对正常宿主有感染性,这种非正常宿主为转续宿主。 7、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有些寄生虫既能感染人体,也能感染动物,人和动物均是寄生虫的正常宿主,这些动物在流行病学中起储存和保虫作用,故称保虫宿主。如感染血吸虫的牛和鼠均为血吸虫的保虫宿主。 8、寄生虫生活史life cycle: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宿主转换的整个过程。 9、感染阶段infective stage:寄生虫在整个生活阶段有多个时期,能进入人体并继续发育的时 10、消除性免疫、宿主能消除体内寄生虫,并对再次感染产生完全抵抗力。 11、免疫逃避immune evasion:寄生虫可通过各种途径逃避宿主的免疫应答,再进化过程中获得自我保护能力,能在有免疫力的宿主内长期存货的现象称为免疫逃避。 12、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人体寄生虫病中,有的寄生虫病可以在脊椎动物和人之间自然地传播着,称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原始森林或荒漠地区,有些寄生虫可以一直在脊椎动物之间传播,人偶然进入该地区时则可从脊椎动物通过一定途径传播给人,这种地区自然疫源地。这类不需人参与而存在于自然界的寄生虫病就是自然疫源性寄生虫病 13、幼虫移行症larva migrans:有些动物体内寄生的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包括人体)内,发育受阻,不能发育为成虫,但可在人体内长期移行,破坏组织,引起疾病。 14、带虫者Carrier:人体感染寄生虫后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但能传播病原体这种感染者称为带虫者。 15、异位寄生Ectopic parasitism:有些寄生虫在常见的寄生部位以外组织和器官内寄生。 16、隐性感染suppressive infection: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既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又不易用常规方法检获病原体。 17、机会性致病寄生虫:某些寄生虫在健康的人群体内寄生时,常不表现明显致病性但当人体免疫力低下,可引起人体急性感染或严重发作甚至致死。 18、滋养体Trophozoite:是原虫的活动、摄食和增殖的阶段,多为致病阶段。如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 19、二分裂:无性生殖的一种方式,细胞核先分裂为二,然后胞质分裂,最后形成两个虫体。如溶组织内阿米巴。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名词解释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名词解释 1.夜现周期性:丝虫成虫寄生于淋巴系统产生微丝蚴,微丝蚴在人外周血中周期性出现,白天滞留于肺微血管内,夜晚出现在外周血中,微丝蚴在外周血中的昼少夜多现象称为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两种丝虫微丝蚴在外周血中出现的时间略有不同:班氏为晚10点到2点,马来为8点到4点。 2.钩蚴性皮炎:钩虫的幼虫丝状蚴侵入人体皮肤时引起患者皮肤针刺、烧灼和奇痒感,然后出现充血斑点或丘疹,1-2日内出现红肿及水疱,搔破后可有浅黄色液体流出。若有继发细菌感染则形成脓疱,最后经结痂、脱皮而愈。 3.棘球蚴砂:从囊壁的胚层上脱落的原头蚴、生发囊及子囊,悬浮于囊液中,统称为棘球蚴砂。 4.幼虫移行症某些动物体内寄生的蠕虫幼虫进入非正常宿主内,发育受阻,不能发育为成虫,但在体内可长期移行,破坏组织,产生疾病,根据寄生虫幼虫侵犯的部位和症状,将其分为两型,即皮肤幼虫移行症和内脏幼虫移行症。如斯氏狸殖吸虫可引起皮肤和内脏幼虫移行症。 5.机会致病寄生虫:某些寄生虫在宿主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出现异常增殖而致病,呈现临床表现,这些寄生虫称为机会致病寄生虫。如刚地弓形虫、卡氏肺孢子虫、隐孢子虫等。 6.世代交替:在寄生虫的生活史中,既有有性生殖,又有无性生殖,两者交替出现的现象,称世代交替。 7.土源性蠕虫:生活史简单,在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其卵或幼虫直接在外界发育为感染阶段。食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接触土壤而感染宿主。绝大多数线虫,特别是肠道寄生线虫都属于此类,如似蚓蛔线虫、毛首鞭形线虫等。 8.生物原性蠕虫:生活史复杂,在发育过程中幼虫必须经过中间宿主体内发育至感染阶段,感染阶段经口、皮肤或昆虫叮咬感染人体。所有的吸虫和棘头虫,大部分绦虫和少数线虫属于此类。 9.生物源性线虫:此类线虫在发育过程中,幼虫需要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为感染阶段,再感染人,亦称间接发育型。如寄生于人体组织内的丝虫和旋毛形线虫。 10.土源性线虫: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其虫卵或幼虫在外界发育为感染阶段直接感染人,亦称直接发育型。如寄生在人体肠道内的似蚓蛔线虫、毛首鞭形线虫、钩虫等。 11.互利共生Mutu alism: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都获利如白蚁和它肠道中的鞭毛虫。 12.寄生Parasitism: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受害。如人与寄生虫 13.共栖commensalism: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 14.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寄生虫幼虫或无性阶段寄生的宿主。如华枝睾吸虫幼虫阶段先后寄生在豆螺、召螺和淡水鱼体内,所以豆螺、召螺,淡水鱼为中间宿主。 15.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有些蠕虫幼虫进入非正常宿主,虽能存活,但仍保持幼虫阶段,不能发育为成虫,而对正常宿主有感染性,这种非正常宿主为转续宿主。 16.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有些寄生虫既能感染人体,也能感染动物,人和动物均是寄生虫的正常宿主,这些动物在流行病学中起储存和保虫作用,故称保虫宿主。如感染血吸虫的牛和鼠均为血吸虫的保虫宿主。 17.终宿主definitive host:寄生虫成虫或有性阶段寄生的宿主。如血吸虫成虫寄生在人体肠系膜静脉内,人是血吸虫的终宿主。 18.寄生虫生活史life cycle: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宿主转换的整个过程。 19.感染阶段infective stage:寄生虫在整个生活阶段有多个时期,能进入人体并继续发育的时期。 20.带虫免疫Premunition:人体疟原虫感染后机体可产生一定的免疫力拮抗同种疟原虫在感染,而同时宿主血液内又有低水平的原虫血症,这种免疫状态称为带虫免疫。 21.伴随免疫concomitant immunity:有些寄生虫感染可诱导机体产生抗再攻击的抗体,而最初感染的寄生虫完全不受所产生的抗体的作用,可继续存活,随寄生虫的消灭,此抗体就消失,这种现象叫伴随免疫。 22.旅行者腹泻: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寄生于十二指肠,引起患者脂肪吸收障碍,导致脂肪泻。因在旅行者中发病率高,故称为旅行者腹泻。 23.疟疾再燃Recrudescence:急性疟疾患者停止发作后,如无重复感染而体内残余的少量红细胞内期原虫经抗原变异或宿主的抵抗力对疟疾原虫的特异性免疫力下降,残存的红细胞内期原虫大量增殖引起疟疾的发作称为疟疾再燃。 24.疟疾复发Relapse:疟疾初发停止后,红细胞内期原虫已被消灭,而宿主未再被蚊媒传播感染,有原先侵入肝细胞内迟发型子孢子,经过数月或年余的休眠后复苏,发育施放的裂殖子再进入红细胞繁殖,这时引起疟疾的发作称为复发。 25.疟原虫红细胞外期exo-erythrocytic cycle:疟原虫在肝细胞内的发育叫红细胞外期。人四种疟原虫在肝细胞内均进行裂体增殖,其发育时间因种而异。

人体寄生虫学

人体寄生虫学》考试题 (A卷) 2004及答案 一、 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一) A型题:从A、B、C、D、E中圈出一个最佳答案。 1.对人体致病力较强的阿米巴是: ( ) A. 溶组织内阿米 巴 B. 哈氏内阿米巴 C. 结肠内阿米巴 D. 微小内蜒阿米 巴 E. 布氏嗜碘阿米 巴 2.溶组织内阿米巴的生殖方式是: ( ) A. 配子生殖 B. 裂体增殖 C. 接合生殖 D. 二分裂 E. 世代交替

3.在恶性疟原虫感染者的周围血循环中能看到( ) A. 滋养体 B. 成熟裂殖体 C. 子孢子 D. 配子体 E. 卵囊 4.蚊子传播疟原虫的方式( ) A. 经卵传递式 B. 发育繁殖式 C. 繁殖式 D. 发育式 E. 机械性携带式 5.可引起疟疾复发的虫期是( ) A. 缓发型子孢子 B. 速发型子孢子 C. 红内期无性体 D. 红内期有性体 E. 红外期裂殖子 6.华支睾吸虫主要感染方式是( ) A. 喝生水 B. 喜食某些螺类 C. 生吃蔬菜 D. 生食淡水鱼虾 E. 生食某些水生

植物 7.细粒棘球绦虫的终末宿主是( ) A. 牛 B. 猫 C. 犬 D. 羊 E. 猪 8.卫氏并殖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 ( ) A. 淡水鱼虾 B. 水红菱、荸荠 C. 青蛙、蛇D.溪蟹、蝲蛄 E. 淡水螺 9.斯氏狸殖吸虫的非正常宿主( ) A. 果子狸 B. 犬 C. 猫 D. 虎 E. 人 10.雌雄异体的吸 虫是: A. 华支睾吸虫 B. 布氏姜片吸虫

C. 日本血吸虫 D. 卫氏并殖吸虫 E. 斯氏狸殖吸虫 11. 人体吸虫不 寄生于( ) A. 肌肉 B. 肺脏 C. 脑部 D. 小肠肠腔 E. 大肠肠腔 12.绦虫成虫的结 构( ) A. 有口和消化道 B. 无口,有消化 道 C. 有口,无消化 道 D. 无口无消化道 E. 有口无肛 13.下列寄生虫发育阶段,吸虫不可能有的是( ) A.毛蚴 B.囊尾蚴 C.后尾蚴 D.囊蚴 E.尾蚴 14.能经皮肤感染人的绦虫是(

医学寄生虫名词解释

互利共生Mutu alism: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都获利如白蚁和它肠道中的鞭毛虫。 寄生Parasitism: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受害。 共栖commensalism: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 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寄生虫幼虫或无性阶段寄生的宿主。如华枝睾吸虫幼虫阶段先后寄生在豆螺、召螺和淡水鱼体内,所以豆螺、召螺,淡水鱼为中间宿主。 终宿主definitive host:寄生虫成虫或有性阶段寄生的宿主。如血吸虫成虫寄生在人体肠系膜静脉内,人是血吸虫的终宿主。 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有些蠕虫幼虫进入非正常宿主,虽能存活,但仍保持幼虫阶段,不能发育为成虫,而对正常宿主有感染性,这种非正常宿主为转续宿主。 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有些寄生虫既能感染人体,也能感染动物,人和动物均是寄生虫的正常宿主,这些动物在流行病学中起储存和保虫作用,故称保虫宿主。如感染血吸虫的牛和鼠均为血吸虫的保虫宿主。 寄生虫生活史life cycle: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宿主转换的整个过程。 感染阶段infective stage:寄生虫在整个生活阶段有多个时期,能进入人体并继续发育的时期。 带虫免疫Premunition:人体疟原虫感染后机体可产生一定的免疫力拮抗同种疟原虫在感染,而同时宿主血液内又有低水平的原虫血症,这种免疫状态称为带虫免疫。 免疫逃避immune evasion:宿主感染疟原虫后,通过尝试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抑制疟原虫的发育增殖,但疟原虫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拮抗宿主的免疫杀伤作用,疟原虫具有逃避宿主免疫应答的现象称为免疫逃避。 伴随免疫concomitant immunity:有些寄生虫感染可诱导机体产生抗再攻击的抗体,而最初感染的寄生虫完全不受所产生的抗体的作用,可继续存活,随寄生虫的消灭,此抗体就消失,这种现象叫伴随免疫。

寄生虫名解

《医学寄生虫学》名词解释 注:★标注为老师上课重点提及的,◎标注为上一条名解的分类,加深字体为名解关键词,未标注供大家复习所用。 片利共生(共栖commensalism)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例如钟形虫与蚊幼虫或水蚤。 互利共生(mutualism)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相互依赖和受益。例如牛、马等食草动物与纤毛虫。 ★寄生(parasitism)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例如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内,以半消化食物为营养,获得生长发育的条件;但同时对人体造成损害,引起蛔虫感染或蛔虫病。 寄生虫(parasite)属于寄生关系的两种生物中受益的一方。例如蛔虫是寄生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内获得营养,属于得益方。 宿主(host)属于寄生关系的两种生物中受害的一方。例如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内,对人体造成损害,人即为宿主。 寄生虫生活史(life cycle)指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繁殖的整个过程。它包括寄生虫侵入宿主的方式和途径、感染阶段、虫体在宿主体内移行途径和定居部位、离开宿主的方式、所需的宿主种类、传播媒介以及内外环境条件等。根据是否需要中间宿主可分为直接型生活史(如阴道毛滴虫只需一个宿主)和间接型生活史(如日本血吸虫需在中间宿主钉螺体内发育)。 ★感染期(infective stage)指寄生虫生活史中对人有感染性的阶段。例如蛔虫的感染阶段是感染期卵。 专性寄生虫(obligatory parasite)这类寄生虫生活史中各个发育期或某个阶段发育期必须营寄生生活,否则不能生存。例如疟原虫各个发育期均必须在人体和按蚊体内。 兼性寄生虫(facultative parasite)指正常情况下营自由生活,偶然进入人体可营寄生生活的寄生虫。例如粪类圆线虫一般在土壤内营自由生活,但也可侵入人体,寄生于肠道内。★机会性致病寄生虫(opportunistic parasite)有些寄生虫在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时处于隐性感染状态。当宿主免疫功能缺损或低下时,虫体大量繁殖、致病力增强,导致宿主出现临床症状。此类寄生虫称为机会性致病寄生虫。例如刚地弓形虫、微小隐孢子虫等。 ★终宿主(definitive host,final host)指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例如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在人门脉系统内,故人为日本血吸虫的终宿主。弓形虫的有性生殖阶段寄生在猫科动物体内,则猫科动物为弓形虫的终宿主。 ★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指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例如日本血吸虫的幼虫寄生在钉螺体内,则钉螺为其中间宿主。有的寄生虫有两个中间宿主,例如华氏睾吸虫幼虫阶段先后寄生在某些淡水螺、淡水鱼和虾体内,因此前者为第一中间宿主,后者为第二中间宿主。 ★保虫宿主(储存宿主,reservoir host)有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又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后者体内的寄生虫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播给人。在流行病学上,这些动物起到保存寄生虫的作用,被称为保虫宿主。例如黄牛、猪等是日本血吸虫的保虫宿主。 ★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transport host)某些蠕虫的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虽能成活,但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维持幼虫状态,只有当该幼虫有机会侵入其适宜宿主体内,才能发育为成虫,这种非适宜宿主称为转续宿主。例如卫氏并殖吸虫的适宜宿主是人和犬等动物,野猪是其非适宜宿主。幼虫侵入野猪体内后长期保持幼虫状态。当人或犬食入含有幼虫的野猪肉后,幼虫即可在人、犬体内发育为成虫。即野猪为该虫的转续宿主。 ★消除性免疫(sterilizing immunity)是指宿主对寄生虫产生的保护性免疫应答既能清除体

人体寄生虫学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 B.喜欢钻孔的习性试题一C.特殊的产卵习性(肛门产卵) (一)选择题 D.成虫固着造成肠壁的损伤C 1.生物源性蠕虫是因为它们:EA.必须在外界发育.虫体代谢产物的刺激 9.肉眼鉴别美洲钩虫和十二指肠钩虫的主要B.必须经口感染 依据:C .生活史中必须有中间宿主CA.虫体大小D.生活史中无中间宿主 B.口囊中的口甲E.以上说法都不对 C.体形(十二指肠钩口线虫比每周钩虫大2.带虫者是指:B ) D.口囊和交合伞A.病人 E.阴门的位置.感染了寄生虫而未出现临床症状的人B 10.主要致病阶段寄生在人肌肉中的蠕虫是:C.无免疫力的人C D.易感者A.钩虫E.以上都不是 B.丝虫.下列虫卵发育最快的是:3D C.旋毛虫A.钩虫卵 D.日本血吸虫B.蛔虫卵 E.华枝睾吸虫C.鞭虫卵 11.微丝蚴是哪种寄生虫的幼虫:B .蛲虫卵D A.钩虫E.姜片虫卵 B.丝虫.能引起幼虫移行症的蠕虫是:4D C.蛔虫.旋毛虫AD.蛲虫B .日本血吸虫 E.细粒棘球绦虫 C.丝虫12 .人可作为终宿主又可作为中间宿主的寄D.斯氏狸殖吸虫生虫是:.猪带绦虫D EA5.丝虫.成虫阶段具有诊断意义的蠕虫是:D B.华枝睾吸虫A.丝虫 C .肺吸虫.蛲虫BD.猪肉绦虫C.华枝睾吸虫 E.牛肉绦虫.日本血吸虫D 13.蛲虫的感染是由于:C E.肺吸虫AD .接触土壤中的丝状蚴.寄生在回盲部的线虫是:6B) 小肠.丝状蚴通过蚊虫(A.蛔虫CB.经口食人感染期虫卵) 淋巴管.丝虫(D .毛虫.食入肌肉中含幼虫的囊包CED.感染性虫卵通过饮水) 回盲部.鞭虫旋(14.钩虫侵入人体的幼虫是:) (E.钩虫十二指肠C A:E .新鲜粪便污染了食物,7.杆状蚴人食后可能感染B.蛔虫A.微丝蚴) (须发育一段时间C.丝状蚴.鞭虫B D .钩虫C.蜡肠期蚴 E .旋毛虫D.以上都不是 15E .以上都不可能.哪种寄生虫的虫卵排出后即对人有感染力:8C .蛲虫最主要的致病是作用是:D .钩虫卵A .摄取大量营养A.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 小肠上.猪带绦虫的成虫寄生于人体的(4B.肺吸虫卵,可寄生于)),其幼虫称(C.鞭虫卵囊尾蚴段 皮和(眼)人体的(D.蛔虫卵脑)、( )等。下肌肉E.猪带绦虫卵 )7-13 (5.猪带绦虫孕节的子宫分支每侧为16.哪种蠕虫可以引起贫血:B 支,而牛带绦虫为(15-30 )支。A.蛔虫6.人体患囊尾蚴病的感染方式有(自体外B.钩虫感染)、(C.日本血吸虫自体内感染)和(异体感染)等三种方式。.猪囊虫D 7.人误食猪带绦虫卵及细粒棘球绦虫卵可患 E.丝虫(囊尾蚴病)和(包虫病)病。17.蛔虫成虫寄生在人体的:A 8.裂头蚴是(曼氏迭宫绦虫)A.小肠的幼虫,它引起人体的(裂头蚴病)病。.盲肠B9C.结肠.人体感染钩虫后是否出现临床症状主要与 (感染数量)、(营养条件.肺部D )、(健康状况)、(免疫力)E.肠系膜下静脉有关。 10.晚期丝虫病的症状和体征有.引起象皮肿的寄生虫是:18E (象皮肿)、(鞘膜积液)、(乳糜A.日本血吸虫尿)B.肺吸虫等。 11.C.旋毛虫丝虫的幼虫白天滞留于(肺血管),而晚上出现于(外周血液.钩虫D )中。 12E.丝虫.班氏和马来微丝蚴在光镜下的主要鉴别点是(体态)、(.在病人的粪便中可查到虫卵的寄生虫是:19体核)、(头间隙)和(尾部)。B

“人体寄生虫学”习题(带答案)

人体寄生虫学”习题 一、单选题 1、寄生虫的幼虫期或无性繁殖阶段寄生的宿主称: A 、终宿主 B 、保虫宿主 C 、中间宿主 D 转续宿主 E 、传播媒介 2、 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称为: A 、终宿主 B 、中间宿主 C 转续宿主 D 保虫宿主 E 、储存宿主 3、 终宿主是指寄生虫的: A 、无性生殖阶段或成虫期寄生的宿主 B 、无性生殖阶段或幼虫期寄生的宿主 C 、有性生殖阶段或幼虫期寄生的宿主 D 有性生殖阶段或成虫期寄生的宿主 E 、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最重要的宿主 4、 寄生虫病的流行环节是: B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 、温度、温度、地质 E 、寄生虫的种类、数量、致病性 B 、成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D 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E 、含有滞育状态寄生虫幼虫的非适宜宿主 6、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以半消化的食物为食属于下列哪种致病作用: A 、夺取营养 B 、机械损伤 C 毒性作用 D 致敏作用 E 、压迫作用 7、 感染血吸虫后,可抵抗血吸虫童虫再感染,但对体内成虫无清除作用这属于: A 、先天性免疫 B 被动免疫 C 带虫免疫 D 、伴随免疫 E 、消除免疫 8、 钩虫卵应与下列哪种卵相区别( ) A 、蛔虫受精卵 B 晓虫卵 C 蛔虫脱蛋白质受精卵 D 鞭虫卵 E 、以上均不是 9、 蛔虫引起肠穿孔属于下列哪种致病作用: A 、夺取营养 B 、机械损伤 C 毒性作用 D 致敏作用 E 、压迫作用 10、 感染疟原虫后,对同种疟原虫再感染有免疫,但不能清除原有疟原虫属于: A 、先天性免疫 B 被动免疫 C 带虫免疫 D 、伴随免疫 E 、消除免疫 11、 蛔虫进入人体的途径是( ) A 、经口 B 、经皮肤 C 经虫叮咬 D 、经输血 E 、经鼻腔吸入 12、蛔虫受精 卵的特点是( A 、传染源、中间宿主、传播媒介 C 、自然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 5、中间宿主是指: A 、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C 、幼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寄生虫名词解释

1.世代交替:吸虫生活复杂,既有有性世代和也有无性时代,这种有性世代和无性时代代替的过程为世代交替。 2.伴随免疫:宿主感染吸虫后对再感染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抵抗力,这种抵抗力主要对再次入侵的童虫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而对原发感染的成虫不起杀伤作用。这种原发感染的持续存在对再感染具有一定免疫力的现象。 3.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指在人与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并引起感染的寄生虫病 4.寄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受害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给受益者的关系。 5.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完整过程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 6.土源性蠕虫:在完成生活史的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的蠕虫,他们的虫卵或幼虫可以在外界直接发育至感染期而感染人体,在流行病学上将此类蠕虫称为土源性蠕虫。 7.生物源性蠕虫:有些蠕虫需要在中间宿主或吸血昆虫体内发育至感染阶段后才能感染人体,这类蠕虫为生物源性蠕虫。 8.机会性致病寄生虫:有些寄生虫在寄主免疫功能正常时处于隐形感染状态,当宿主的免疫功能低下时,虫体大量繁殖、致病力增强,导致宿主出现临床症状的寄生虫。 9.保虫宿主:亦称储存宿主,某些寄生虫即可寄生于人,又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将其体内的寄生虫传播给人,在流行病学上将这些脊椎动物称之为保虫宿主或储存宿主。 10.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但能存活并长期维持幼虫的状态,只有当其有机会侵入适宜宿主体内是,才能发育为成虫。此种非适宜宿主称为转续宿主。 11.非消除性免疫是指寄生虫感染后虽然可诱导宿主对再感染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对体内已有的寄生虫不能完全清除,维持在低虫荷水平,如疟原虫的带虫免疫和血吸虫诱导的伴随免疫均属于非消除性免疫。 12.免疫逃避:有些寄生虫侵入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体后,能逃避宿主的免疫攻击而继续生存的现象。 13.寄生虫的感染:寄生虫侵入人体并能生活或长或短一段时间,若不引起明显的临床表现,这种现象称为寄生虫的感染。 14.寄生虫病: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的寄生虫感染称为寄生虫病 15.带虫者:大多数情况下,人体感染寄生虫后并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这些感染者称为带虫者。 16.隐性感染:是指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既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又不易用常规方法检获病原体的一种现象。 17.幼虫移行症:是指某些蠕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但这些幼虫可在非正常宿主体内长期存活并移行,引起局部或全身性病变。根据幼虫侵犯的部位不同,幼虫移行症可分为内脏幼虫移行症和皮肤幼虫移行症两种类型。 18.异位寄生:有些寄生虫在常见的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的现象 19.易感者:是指某种寄生虫缺乏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而处于易感状态的人群,未经感染的人因缺乏特异性免疫力而通常为易感者。 20.自然疫源地:在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或沙漠地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可在脊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当人进入该地区后,这些寄生虫病则可从脊椎动物传播给人,这种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 21.传播途径:寄生虫从传染源到易感者感染的全过程。包括寄生虫从传染源排出、在外界生存或发育为感染阶段,和经合适的侵入途径进入新宿主的三个过程。主要的传播途径有经水、食物、土壤、空气、医学节肢动物叮咬和与人体接触传播。 22.寄生虫病的季节性流行:寄生虫病有明显季节性,影响寄生虫病季节性流行的因素主要有:(1)自然因素(寄生虫病主要流行在温暖、潮湿的夏秋季);(2)生物因素(与传播媒介和中间宿主的季节消长一致,如黑热病流行在白蛉出现的季节);(3)社会因素(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因季节而异,如春夏季田间操作多,易感染钩虫病)。 23.变态:昆虫幼虫发育为成虫过程中,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生活习性、行为上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的总和称为变态。 24.虫源病:由节肢动物直接危害所导致的疾病。 25.虫媒病(虫媒传染病):由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传播虫媒病的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传播的方式有机械性传播,生物性传播。 26.孳生:指节肢动物非成虫期的生活行为,其生活场所为孳生地。 27.栖息:指节肢动物成虫期的生活行为,其生活场所为栖息地。 28.胚后发育:指昆虫的幼虫从虫卵孵出后,需经历由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到生态习性、行为和本能上一系列的显著变化,才能发育为性成熟的成虫的发育过程。

医学寄生虫重点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名词解释 寄生:是两个生物体间复杂的相互关系。在这个关系中,二者中某一方(寄生者),暂时地或永久地寄生在另一方(被寄生者)的体内或体表,以被寄生者的组织、体液等作自己的营养,并带给被寄生者以不同程度损害,甚至造成死亡。在这个关系中,寄生者称作寄生虫,被寄生者称为宿主。 寄生虫的生活史是指寄生虫从宿主排出的新生后代到达易感宿主,经过生长、生殖其下一代的全过程。又称此过程为生活周期。 直接发育:在寄生虫的生活史中只需要一个宿主(终宿主),这类寄生虫称为同宿主寄生虫。由虫卵发育到感染性虫卵或感染性幼虫都在外界。这类寄生虫,大多是由被污染的土壤、饲料和饮水而经口感染;只有少数直接发育的寄生虫是经皮肤而侵入宿主机体如类圆线虫。间接发育:寄生虫的生活史中,除终宿主外,尚需通过中间宿主进行发育,才能感染终宿主。这类寄生虫具有两个以上的宿主,称为异宿主寄生虫。 感染性虫卵(幼虫):刚由终宿主排出的新生后代,一般无感染能力,需发育至一定阶段时才具有感染能力。有的种类幼虫的第一、二次蜕皮均在卵内进行,成为感染性虫卵,如猪蛔虫卵;尖尾线虫、圆形线虫的虫卵需要在外界环境中发育经过两次蜕皮变为低三期幼虫时才具有感染能力。吸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为尾蚴,排出于外界环境中才具有感染能力或形成感染性的囊蚴;绦虫要经过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而成为裂头蚴、囊尾蚴等才具有感染能力。专性寄生虫:有些寄生虫只寄生于一种或少数几种严格特定的动物体内,我们称这些寄生虫为某种宿主的专性寄生虫,而这些动物即称为该类寄生虫的专性宿主, 多宿主寄生虫:有些寄生虫能寄生于许多种宿主,我们称这些寄生虫为多宿主寄生虫,称这些宿主为非专性宿主。 生物源性线虫:此类线虫在发育过程中,幼虫需要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为感染阶段,再感染人,亦称间接发育型。如寄生于人体组织内的丝虫和旋毛形线虫。 土源性线虫: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其虫卵或幼虫在外界发育为感染阶段直接感染人,亦称直接发育型。如寄生在人体肠道内的似蚓蛔线虫、毛首鞭形线虫、钩虫等。 终末宿主:寄生虫成虫寄生的宿主叫终末宿主。寄生虫在其体内生长至性成熟阶段,并在那里以有性方式进行繁殖。如人和牛是日本血吸虫的终末宿主。在原生动物中,则以其有性繁殖阶段寄生的宿主称终末宿主。 中间宿主: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繁殖阶段虫体寄生的宿主叫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其无性繁殖阶段虫体在这种宿主体内发育生长。 贮藏宿主:某些寄生虫的感染性幼虫转入一个并非它们生理上需要的动物体内,并保持着对宿主的感染力,这个动物称为贮藏宿主。 偶然宿主:寄生虫例外地进入不是正常宿主的体内发育为成虫,称此动物为该寄生虫的偶然宿主。如寄生于犬的犬复殖绦虫,可偶然寄生于人体。 传播媒介:通常指脊椎动物宿主之间起传播寄生虫病作用的低等动物,尤指传播血液寄生虫病的吸血节肢动物,或吸虫囊蚴附着的植物。 暂时性寄生虫:暂时性寄生虫只有在需求食物时才与宿主接触,如蚊和虻; 永久性寄生虫永久性寄生虫是长期地,并且往往是终生地居留在宿主体内,以完成其整个生活过程中的各个发育阶段,许多蠕虫和原虫都是这样的。 外寄生虫:暂时地或永久地寄生于宿主的皮肤上,如蚊、蜱、螨和某些昆虫。 内寄生虫:寄生于宿主的内部器官或组织中,如大多数的蠕虫和原虫。 移行:有些寄生虫在发育过程中,需要在宿主体内游动,从一处移至另一处,最后定居在一定部位,这种活动称为移行。

兽医寄生虫病学试题和答案

兽医寄生虫病学 A1型题: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不属于内寄生虫的是 A.钩虫B.猪带绦虫C.姜片吸虫 D.微小牛蜱E.捻转血矛线虫 2.下列不属于外寄生虫的是 A.软蜱B.华支睾吸虫C.疥螨 D.痒螨E.硬蜱 3.下列寄生虫属于生物源性寄生虫的是 A.日本血吸虫B.猪蛔虫C.仰口线虫D.食道口线虫E.捻转血矛线虫 4.下列寄生虫属于土源性寄生虫的是 A.姜片吸虫B.华支睾吸虫C.猪蛔虫D.莫尼茨绦虫E.前殖吸虫 5.弓形体的终末宿主是 A.犬B.猫C.狼 D.狐E.猪 6.莫尼茨绦虫的中间宿主是 A.蚂蚁B.蜗牛C.蛞蝓 D.地螨E.蚯蚓 7.华支睾吸虫的补充宿主是 A.淡水螺B.剑水蚤C.淡水鱼、虾D.田螺E.地螨 8.不属于寄生虫致病机理的是 A.掠夺宿主营养B.机械性损伤C.虫体毒素和免疫损伤作用 D.败血症E.继发感染 9.犊牛感染牛新蛔虫的途径是 A.经皮肤感染B.经胎盘感染C.接触感染D.自体感染E.经口感染 L0.日本血吸虫对畜禽的感染阶段是 A.尾蚴B.雷蚴C.胞蚴 D.囊蚴E.毛蚴 11.不属于寄生虫病控制措施的是 A.控制感染源B.增加饲养密度C.消灭感染源 D.增强畜禽机体抗病力E.切断传播途径12.对于多数线虫卵及球虫卵囊,实验室常用的检查方法是 A.饱和盐水漂浮液B.水洗沉淀法C.贝尔曼氏幼虫分离法 D.毛蚴孵化法E.麦克马斯特氏虫卵计数法13.猪肾虫病的生前诊断最好用 A.沉淀法检查粪便中的虫卵B.漂浮法检查粪便中的虫卵 C.取尿静置或离心后检查虫卵D.粪便培养法检查幼虫 E.贝尔曼氏幼虫分离法 14.不是驱猪蛔虫的药是 A.左旋咪唑B.丙硫咪唑C.硫苯咪唑D.伊维菌素E.贝尼尔 15.猪蛔虫发育过程中,在肝脏中进行()蜕化。A.第一次B.第二次C.第三次 D.第四次E.第五次 16.一种对畜禽线虫和外寄生虫都有良好驱杀效果的药物是 A.丙硫咪唑B.伊维菌素C.左旋咪唑D.球痢灵E.硝氯酚 17.造成雏鸡盲肠球虫病的病原体为 A.柔嫩艾美耳球虫B.巨型艾美耳球虫C.堆形艾美耳球虫 D.毒害艾美耳球虫E.和缓艾美耳球虫18.不是抗鸡球虫的药物是 A.地克珠利B.百球清C.尼卡巴嗪D.马杜拉霉素E.吡喹酮 19.等孢属球虫孢子化卵囊的特征为 A.4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有2个子孢子 B.2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有4个子孢子 C.4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有4个子孢子D.无孢子囊,8个子孢子直接裸露在卵囊内E.无孢子囊,4个子孢子直接裸露在卵囊内20.兔肝球虫病的病原体为 A.穿孔艾美耳球虫B.大型艾美耳球虫C.斯氏艾美耳球虫 D.无残艾美耳球虫E.微小艾美耳球虫21.虫卵椭圆形,呈腰鼓形,两端有栓塞结构,黄褐色的是 A.蛔虫卵B.肺丝虫卵C.毛首线虫卵D.肾虫卵E.结节虫卵 22.鸡的艾美耳球虫的孢子生殖阶段发生在 A.肠上皮B.心血管上皮C.肺泡上皮 D.外界环境E.气管上皮 23.鸡球虫引起鸡严重发病的发育阶段是 A.裂体生殖B.配子生殖C.孢子生殖D.出芽生殖E.接合生殖 24.肝片吸虫的发育史过程为 A.虫卵一毛蚴一尾蚴一成虫B.虫卵一毛蚴一一尾蚴一成虫 C.虫卵一毛蚴一雷蚴一尾蚴一成虫D.虫卵一雷蚴一一胞蚴一尾蚴一成虫 E.虫卵一毛蚴一胞蚴一母、子雷蚴一尾蚴一成虫25.牛、羊的结节虫是指 A.捻转血矛线虫B.食道口线虫C.仰口线

人体寄生虫学试题与答案

人体寄生虫学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 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人是冈地弓形虫的终宿主 B.中华按蚊是马来丝虫的中间宿主 C.野猪是斯氏狸殖吸虫的转续宿主 D.猫是华支睾吸虫的保虫宿主 2.感染期的定义是()A.寄生虫 感染宿主的阶段 B.寄生虫感染终宿主的阶段 C.寄 生虫感染人体的阶段D.寄生虫的 幼虫阶段 3.需夜间检查诊断的寄生虫病是() A.丝虫病 B.疟疾 C.旋毛虫病 D.血吸虫病 4.只需要一种宿主即可完成生活史的寄生虫是() A.丝虫 B.弓形虫 C.蛔虫 D.疟原虫 5.结肠内阿米巴成熟包囊内核的数目通常是() A.1个 B.2个 C.4个 D.8个 6.旋毛虫的主要保虫宿主是() A.人 B.犬 C.猪 D.牛 7.生活史中只有滋养体期的寄生原虫是() A.阴道毛滴虫 B.蓝氏贾地鞭毛虫 C.弓形虫 D.杜氏利什曼原虫 8.对怀疑为黑热病的患者,首选的检查方法是() A.免疫学检查 B.外周血涂片检查 C.骨髓穿刺涂片检查 D.肝脏穿刺涂片检查 9.在外界环境中,虫卵抵抗力最强的寄生虫是() A.蛔虫 B.猪带绦虫 C.鞭虫 D.血吸虫 10.我国长江以北地区没有血吸虫病的流行主要是因为() A.河流少 B.无传染源 C.人群抵抗力强 D.无钉螺 11.疟原虫的主要致病时期是() A.红细胞外期裂殖体 B.红细胞内期无性体 C.红细胞内期配子体 D.子孢子 12.在人体肝胆管内寄生的寄生虫是() A.丝虫 B.旋毛虫 C.华支睾吸虫 D.钩虫 13.包虫在人体内的寄生部位常见于() A.脑 B.肺 C.眼 D.肝 2 14.目前,治疗阿米巴病的首选药物是() A.海群生 B.丙硫咪唑 C.吡喹酮 D.甲硝唑 15.人体感染肺吸虫有可能是因为()

寄生虫名词解释

伴随免疫:活成虫可使宿主产生获得性免疫,这种免疫对体内原有成虫没影响,但对再感染的童虫有一定抵抗力。 包囊:肠腔内的滋养体随宿主肠内容物下移过程中,虫体分泌囊壁,形成包囊,包囊也是某些原虫的感染阶段。 薄壁卵囊:占20%,仅有一层单位膜,其子孢子逸出后直接侵入宿主肠上皮细胞,继续无性繁殖,造成宿主自身体内重复感染。 保虫宿主(储蓄宿主):某些人体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又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播给人,在流行病学上称这些脊椎动物为保虫宿主。 变态:昆虫在发育过程中,由卵至成虫期,它经历从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到生态习性、行为和本能上的一系列变化,这一过程的总和称为变态。 不完全变态:某些昆虫生活史分为卵、若虫、成虫3个时期。若虫体小,其形态、生活习性与成虫很相似,仅生殖器官未发育成熟,如虱、臭虫等。 成节:为绦虫链体中部的节片,其内生殖器官已发育成熟。 虫媒传播型:原虫完成生活史需在吸血昆虫体内发育至感染阶段,再接种人体,如疟原虫。带虫免疫:人体感染寄生虫后,不能完全消除体内的寄生虫,但对同种的再感染有一定的免疫力,这种免疫状态称带虫免疫。一旦体内寄生虫被完全清除后,这种免疫力也随之消失。如血吸虫,疟原虫。 带虫者:有些人虽然体内有寄生虫寄生,但无临床症状,而用常规的实验诊断方法却可检出,并可成为传染的来源。带虫者是否出现症状与感染的虫数、人体的免疫状态和营养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如许多蛔虫感染者表现为带虫状态。 低色素小细胞型贫血:钩虫寄生于人体可造成患者长期慢性失血,铁和蛋白质不断损耗而导致贫血。由于缺铁,血红蛋白的合成速度比细胞新生速度慢,则使红细胞体积变小,着色浅,故而将此种贫血称为低色素小细胞型贫血。 地方性斑疹伤寒:病原为莫氏立克次体,通过人被叮咬或蚤粪污染受损皮肤而获感染。 复发:疟疾初发后红内期原虫已被消灭,在未经虫媒传播感染的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潜隐期,又重新出现原虫血症及疟疾发作,称疟疾的复发。 感染方式:寄生虫侵入人体的特定方式。如蛔虫含蚴卵被人吞入,钩虫的感染期幼虫主动钻入人的皮肤。 感染阶段:指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能继续发育或繁殖的阶段。 感染期:寄生虫必须发育到一定的时期方能侵入人体继续发育,这一特定的时期称感染期。例如,蛔虫的含蚴卵,钩虫的丝状蚴才能感染人。 感染途径:寄生虫侵入人体的特定入口处。如蛔虫经口感染,钩虫经皮肤感染。 共栖或叫片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例如,结肠内阿米巴寄生于人肠道内,但不致病。 钩蚴性皮炎:指钩虫感染期,幼虫钻入皮肤后形成的局部炎性病变。患者局部皮肤有针刺、灼烧和奇痒感,进而出现充血斑点,若继发感染则形成脓包,最后结痂脱皮而愈。 何博礼现象:血吸虫虫卵成簇产于宿主组织内,肉芽肿急性期易液化,出现嗜酸性脓肿,虫卵周围出现许多浆细胞,伴有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着,称~。 厚壁卵囊:80%,在宿主细胞或肠腔内孢子化(形成子孢子)。孢子化的卵囊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即呈感染性。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长期共生,双方受益,缺一不可。例如,牛、马胃内的鞭毛虫能产生消化植物纤维的酶,不但自己得到营养,也有利牛马的消化;鞭毛虫的残体还能为牛、马提供必要的蛋白质。 机会致病寄生虫:有些寄生虫在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时处于隐性感染状态;而当宿主免疫力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