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七年级《点线面体》公开课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优秀教案(点线面体)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优秀教案(点线面体)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优秀教案(点、线、面、体)教学设计与反思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优秀教案(点、线、面、体)教学设计与反思4.1.2 点、线、面、体1.经历探究空间点、线、面、体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过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重点)2.探究点、线、面、体的关系,初步掌握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难点)一、情境导入圣诞节快要到了,圣诞老人为我们打算了一棵特别的圣诞树,树上结满了象征桔祥的各种礼物,这些礼物的形状,从数学角度可以看作几何图形.你从这些礼物中可以看出哪些几何图形?你们想不想摘取那些桔祥的礼物?那么,我们首先要真正了解它们,本节课我们来学习图形构成的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图形构成的元素观察图,答复以下问题:(1)图①是由几个面组成的,这些面有什么特征?(2)图②是由几个面组成的,这些面有什么特征?(3)图①中共形成了多少条线?这些线都是直的吗?图②呢?(4)图①和图②中各有几个顶点?解析:(1)依据长方体的面的特点解答;(2)依据圆锥的面的特点解答;(3)依据长方体和圆锥体线的特点解答;(4)依据长方体和圆锥体的顶点情况解答.解:(1)图①是由6个面组成的,这些面都是平面;(2)图②是由2个面组成的,1个平面和1个曲面;(3)图①中共有12条线,这些线都是直的,图②中有1条线,是曲线;(4)图①中有8个顶点,图②中只有1个顶点.方法总结:解答此类问题要联系实物的形状与面的形状作比照,然后作出推断,平面与平面相交成直线,曲面与平面相交成曲线.探究点二:由平面图形旋转而成的立体图形(类型一)推断旋转后的图形形状观察以下图,把左边的图形绕着给定的直线旋转一周后可能形成的立体图形是( )解析:由图形可以看出,左边的长方形的竖直的两个边与已知的直线平行,因而这两条边旋转形成两个柱形外表,因而旋转一周后可能形成的立体图形是一个管状的物体.应选D.方法总结:此题考查了点、线、面、体,重在表达面动成体,需要发挥立体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及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类型二)旋转后几何体的计算问题已知柱体的体积V=S•h,其中S表示柱体的底面面积,h表示柱体的高.现将矩形ABCD绕轴l旋转一周,则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等于( ) A.πr2h B.2πr2hC.3πr2h D.4πr2h解析:∵柱体的体积V=S•h,其中S表示柱体的底面面积,h表示柱体的高,现将矩形ABCD绕轴l旋转一周,∵柱体的底面圆环面积为:π(2r)2-πr2=3πr2,∵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等于:3πr2h.应选C.方法总结:先推断旋转后的立体图形的形状,然后利用相应的计算公式进行解答.三、板书设计体由面组成,面与面相交成线,线与线相交成点点的形成:线与线相交成点,点无大小.线的形成点动成线面和面相交成线线无粗细面的形成:线动成面平面曲面体的形成面动成体由面转成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改变以往注重知识的传授的倾向,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数学学习活动中,应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了生动的学习活动情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妙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点、线、面、体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在学习中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观察感受,亲身经历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感想知识的生成、变化、开展,激发学生的联想与再制造能力.4.1.2 点、线、面、体教学目标:1.通过丰富的实例,学生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的几何特征,感受它们之间的关系.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分析、猜想和概括等能力,同时渗透转化、化归、变换的思想.教学重点:认识点、线、面、体的几何特征,感受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在实际背景中体会点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多媒体演示西湖风光,垂柳、波澜不起的湖面、音乐喷泉、雨天、亭子……随着镜头的切换,学生在观赏漂亮风景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垂柳像什么平静的湖面像什么湖中的小船像什么随着音乐起伏的喷泉又像什么在岸边的亭子中我们寻觅到了哪些几何图形从中感受生活中的点、线、面、体.二、商量(动态研究)课件演示:明媚的星空,有流星划过天际;汽车雨刷;长方形绕它的一边快速转动;问:这些图形给我们什么样的印象观察、商量,让学生共同体会“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让学生举出更多的“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例子.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利用教学模型完成课本P121练习第2题(动手转一转).设计意图:教师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观察、感受,经历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通过合作学习,感想知识的生成、变化、开展,激发学生的联想与再制造能力.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印象,化解难度.三、商量(静态研究)教师展示图片(建筑或生活的实物等),让学生找找生活中的平面、曲面、直线、点等.让学生找出生活中更多的包含平面、曲面、直线、曲线、点的例子.四、探究1.阅读课本P119,并答复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后得出结论: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2.课本P121习题4.1第1题(提供实物,议一议,动手摸一摸),思考以下问题:这些立体图形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它们都是平的吗圆锥的侧面与底面相交成几条线,是直线还是曲线正方体有几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几条边让学生自己体会并小组商量得出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五、课时小结六、课堂作业“当你远远地去观察霓虹灯组成的图案时,图案中的每个霓虹灯就是一个点;在交通图上,点用来表示每个地方;电视屏幕上的画面也是由一个个小点组成;运用点可以组成数字和字母,这正是点阵式打印机的原理.〞说说你对上述这段表达的理解和体会.。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点、线、面、体》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点、线、面、体》

B.2
C.3
D.4
课堂检测
4.1 几何图形
3. 请把下图中的平面图形与其绕轴旋转一周后得 到的立体图形连接起来.
课堂检测
4.1 几何图形
能力提升题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胶滚沿从左到右的方向将图案
滚涂到墙上,下列给出的4个图案中,符合图示滚涂
出的图案是( A )
A.
B.
C.
D.
课堂检测
4.1 几何图形
拓广探索题
长为4cm,宽为2cm的长方形,绕其一边进行旋转得到一
个几何体.
(1) 这个几何体是什么?
答案:圆柱.
(2) 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答案:48 π cm2 或 24π cm2 .
(3) 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多少?
答案:16 π cm3 或 32π cm3 .
课堂小结
几 何 图 形
4.1 几何图形
探究新知
想一想
汽车雨刷可以看作什么几何 图形?它在挡风玻璃上运动 时的路线形成什么几何图形?
线段
扇面
4.1 几何图形
探究新知
4.1 几何图形
线动成面
探究新知
实际生活中的“线动成面”
4.1 几何图形
探究新知
4.1 几何图形
想一想 长方形纸片绕它的一边旋转一周,会形成什 么图形?
探究新知
面动成体

交动 成成
线
交动 成成

围动 成成

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无大小
直线 无粗细 曲线 平面 无厚薄 曲面
物体的图形
课后作业
作业 内容
4.1 几何图形
教材作业 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自主安排 配套练习册练习

初中数学北京版七年级上册《点、线、面、体》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初中数学北京版七年级上册《点、线、面、体》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三、立体图形截面的简单探究: 探究:
如果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六棱柱,截面的 形状最多可能是 8 边形 。 …………… 如果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n棱柱,截面的形 状最多可能是 n+2 边形 。
三、立体图形截面的简单探究:
由此可得其一般规律为:用一个平面去截 一个棱柱,所得截面的边数最多与棱柱的 面数 相等.
3、面与面相交的公共部分是 线 ,其中平面 与平面相交的公共部分是 直 线,平面与曲 面相交的公共部分是 曲 线,曲面与曲面相 交的公共部分是 曲 线。
一、静态关系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我们手中的组合几 何体模型,完成以下内容:
4、线与线相交的部分是 点,点 是组成几何 体的最基本元素。
二、动态关系探究:
试一试:笔尖可以看作一个点,这个点在 纸上运动时,形成了什么? 通过上述运动,你得出的结论

点动成线

二、动态关系探究:
想一想:汽车雨刷可以看作什么几何图形? 在挡风玻璃上运动时的路线形成什么几何 图形?
通过对上面的实例分析你得出的结论 是
线动成面

二、动态关系探究:
做一做:小组合作,做实验,观察平面图 形经过旋转形成了什么几何图形? 通过对上面的实验你得出的结论 是
三角形
四边形
五边形
六边形
三、立体图形截面的简单探究:
结论:如果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 截面的形状可能是: 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
三、立体图形截面的简单探究:
思考: 如果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面的 形状有可能是七边形吗?为什么?
三、立体图形截面的简单探究: 探究:
1、如果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四棱柱,截面 的形状最多可能是 6 边形 。 2、如果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三棱柱,截面 的形状最多可能是 5 边形 。 3、如果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五棱柱,截面 的形状最多可能是 7 边形 。

部审初中数学七年级上《点、线、面、体》胡在敏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新课标人教

部审初中数学七年级上《点、线、面、体》胡在敏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新课标人教

第4课时点、线、面、体【学习目标】:1.了解几何体、平面和曲面的意义,能正确判定围成几何体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2.了解几何图形构成的基本元素是点、线、面、体及其关系,?能正确判定由点、线、面经过运动变化形成的简单的几何图形;【学习重点】:正确判定围成立体图形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探索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探索点、线、面、体运动变化后形成的图形。

[学习过程]一、预习(一)、预习问题设置(学生带着以下问题预习课本P119-120页)1、情境引入:观察一个立方体的包装盒,回答:(1)、它由个面,条棱,个顶点组成,面与面的大小和形状。

(2)、棱和棱的相交处是,面与面的相接处是。

2、解读教材(1)几何体的概念长方体是一个几何体,我们还学过哪些几何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观察长方体和圆柱体,说出围成这两个几何体的面有哪些?这些面有什么区别?(2)面的分类通过对上面问题的解决,得出面的分类:____面和___面。

(3)线与点:面与面相交成线,线有___线和____线;线与线相交成_____;(4)点、线、面、体的关系:点动成_____,线动成___________,面动成________。

请你再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5)点、线、面、体与几何图形关系.几何图形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________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二)预习检测1、人在雪地上走,他的脚印形成一条_______,这说明了______的数学原理;2、体是由_______围成的,面和面相交形成_______,线和线相交形成______;3、点动成________,线动成______,面动成_______;4、将三角形绕直线L旋转一周,可以得到如下图所示立体图形的是()ABCD二、学生展示(学生分小组讨论预习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展示预习成果)三、学练提升1、围成下面这些立体图形的各个面中,哪些是平的?哪些是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笔尖在纸上快速滑动写出了一个又一个字,这说明了_________;车轮旋转时,看起来像一个整体的圆面,这说明了_________;直角三角形绕它的直角边旋转一周,形成了一圆锥体,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3、如图,三棱锥有________个面,它们相交形成了________条棱,这些棱相交形成了________个点.4、如图,各图中的阴影图形绕着直线I旋转360°,各能形成怎样的立体图形?ll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目标检测:1、同学们手拿一个硬币,将其立在桌面上用力一转,它形成的是一个体,由此说明。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1.2点线面体》公开课课件1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1.2点线面体》公开课课件1
第四章
4.1
4.1.2
几何图形初步
. 几何体也简称体. 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 球、棱柱、棱锥等都是 几何体(或体) . 2. 面有 平面 和 曲面 两种,包围着体的是 面 ;面与 面相交的地方形成 线 ,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 点 . 3. 运动与图形的关系: (1)笔尖在纸上快速滑动写了一个又一个英文字母,这说 明了 点动成线 ;直角三角形绕它的直角边旋转一周,形
某一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形成圆柱;直角三角形绕一直角
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形成圆锥;直角三角形绕斜边所在直
线旋转一周形成底面一样的上下相对的两个圆锥.
举一反三
1. 下面现象说明“线动成面”的是
( ) A. 旋转一扇门,门在空中运动的痕迹 B. 扔一块小石子,石子在空中飞行的路线 C. 天空划过一道流星 D
D. 汽车雨刷在挡风玻璃上面画出的痕迹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长方体、正方体都是棱柱 (
C )
B. 长方体有六个面,十二条棱
C. 三棱柱的侧面是三角形 D. 球体的三种视图均为同样的图形
3. 如图4-1-16,左面的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可 以得到的立体图形是 ( C )
成一个圆锥体,这说明了 面动成体 .
(2)将一个直角梯形绕着它的直角腰旋转一周,所得几 何体可以看作 圆台 .
4. 一个几何体可看做是由若干个 平面 或
曲面 组
成的.
5. 点动成 线 ,线动成 面 ,面动成 体 ;面面相
交得到 线 ,线线相交得到
点 .
6. 几何图形是由 点 、 线 、 面 、 体 构成的, 其中点是构成几何体的最基本 . 元素
名师导学
新知
点、线、面、体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成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 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两种.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 球、棱柱、棱锥等都是几何体.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其中点是最 基本的图形. 点、线、面、体经过运动变化,就能组合成各 种各样的几何图形,形成多姿多彩的图形世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点、线、面、体》几何图形初步说课教学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点、线、面、体》几何图形初步说课教学课件

创设情 境
探究新 知
应用新 知
巩固新 知
课堂小 结
布置作 业
随堂练习
1.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C )
①圆柱由3个面围成,3个面都是平面.
②圆锥由2个面围成,这2个面中,1个是平的,1个是不平的.
③球仅由1个面围成,这1个面都是平的.
④正方体由6个面围成,这6个面都是平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创设情 境
探究新 知
应用新 知
巩固新 知
课堂小 结
布置作 业

纳 点动
线动
面动体
线







线














线

注意:点无大小,线有直的和曲的,面有平的面和曲的 面.
创设情 境
探究新 知
应用新 知
巩固新 知
课堂小 结
布置作 业
典型例题 【例1】如图,分别指出三个几何体由哪几个面组成?有几 条线?几个点?
D.③④
创设情 境
探究新 知
应用新 知
巩固新 知
课堂小 结
布置作 业
随堂练习
2.请把下图中的平面图形与其绕轴旋转一周后得到的立体图形 连接起来.
创设情 境
探究新 知
应用新 知
巩固新 知
课堂小 结
布置作 业
随堂练习
3.将一个直角三角形ABC绕它的一边旋转,旋转后所得 的几何体可能是下面图中的哪个 (2)(3)(4) .
布置作 业
思考 棱和棱相交有几个顶点?

部审初中数学七年级上《点、线、面、体》刘志波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新课标人教

部审初中数学七年级上《点、线、面、体》刘志波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新课标人教

七年级数学《点线面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几何体、平面和曲面的意义,?能正确判定围成几何体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

(2)了解几何图形构成的基本元素是点、线、面、体及其关系,?能正确判定由点、线、面、体经过运动变化形成的简单的几何图形。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点、线、面、体的关系的数学活动过程,提高空间想像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运动变化的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本节课的数学活动过程,养成主动探索、求知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数学活动中小组合作的重要性.【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正确判定围成立体图形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探索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是重点.2.难点:探索点、线、面、体运动变化后形成的图形是难点.3.关键: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进行探究学习是本节课的关键.【教具准备】|长方体、圆柱体模型,投影机和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课件出示一个生活中“体”的实物模型,请同学们认真观察.2.提出问题:这个长方体有几个面?面和面相交成了几条线??线和线相交成几个点?二、新授1.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在小组讨论中,?评价并修正自己的结论.2.各小组学生公布自己小组讨论后的结论.教师活动:在探索问题解决方法和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及时给予指导,教师对学生分布的答案作鼓励性评价.3.几何体的概念.(1)长方体是一个几何体,我们学过的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等都是几何体.(2)提出问题:观察长方体和圆柱体,说出围成这两个几何体的面有哪些??这些面有什么区别?4.给出面的分类.通过对上面问题的解决,给出面的分类:平面和曲面教师活动:板书:平面和曲面.提出问题:(1)用课件放映图片,让学生观察.|(2)提出问题:通过观察,你得出什么结论?(3)进行小组讨论中,综合小组中每个同学意见,得出观察图片发现的结论.(4)在小组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第121~122页内容,?得出观察图片能发现的结论师生互动:请学生给出观察结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出正面评价,并把学生观察结论板书.注:在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法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想像能力,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探究.思考课后思考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给以必要的指导,然后得出合理的解释.5.点、线、面、体与几何图形关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22页内容,总结出点、线、面、体与几何图形的关系.三、课堂小结1.本节课我们主要探究了几何体的形成:由平面和曲成围成一个几何体.2.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3.体验了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四、作业布置1.课本第125~126页习题4.1第7~12、13、14题.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七年级数学上册4.1.2点线面体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PPT课件

七年级数学上册4.1.2点线面体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PPT课件
4.面分类.
经过对上面问题处理,
给出面分类:
平面和曲面

教师活动:板书:平面和曲面.
5/10
5.教师指导学生看书本第121~122页内容, 思 索以下问题.
(1):笔尖能够看作一个点,这个点在纸上运动时,形 成了什么?经过上述运动,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一条直线,结论:点动成线, (2)汽车雨刷能够看作什么几何图形?在挡风玻璃上运 动时路线形成什么几何图形?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三角形,三个侧面是三角形.
(5)圆柱体有:3 个面,上下底面为圆,侧面为曲面。 (6)圆锥体: 2 个面,底面为圆,侧面为曲面。
(7)球体:1个面,为曲面。
8/10
三、课堂小结 谈一谈这节课你收获!
1.本节课我们主要探究了几何体形成:由平 面和曲成围成一个几何体. 2.点、线、面、体之间关系.几何图形都是由 点、线、面、体组成.点是组成图形基本元素.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体验了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小组合作主要性.
体之间关系是重点. 2.难点:探索点、线、面、体运动改变后形成图形是难点.
2/10
一、引入新课
1.出示一个长方体模型,请同学们认真观察. 2.提出问题:这个长方体有几个面?面和面相 交成了几条线? 线和线相交成几个点?
长方体有六个面,面和面相交成了12 条线,线和线相交成8个点.
3/10
二、新授
4.1.2 点、线、面、体
1/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几何体、平面和曲面意义, 能正确判定围成几何体面是平 面还是曲面; (2)了解几何图形组成基本元素是点、线、面、体及其关系, 能正 确判定由点、线、面、体经过运动改变形成简单几何图形.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点、线、面、体关系数学活动过程,提升空间想像能力和抽 象思维能力,发展运动改变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本节课数学活动过程,养成主动探索、 求知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数学活动中小 组合作主要性.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正确判定围成立体图形面是平面还是曲面,探索点、线、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图是一个长方体的模型,它有 几个面?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 了几条线?线和线相交成几个点?
·· ·· ··Βιβλιοθήκη ··6个面 12条线 8个点
一、点线面体的概念
1.体 几何体也简称体。 3.线 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
生活中的实例
线。 线分为曲线和直线。
生活中的实例
几何体
2.面 包围着体的是面。
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即平面
运用相关的定义、概念、定理、公理等内容,作出正确选择 的一种方法.
例8 已知一次函数y=kx-k,若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则该函数的图象经过( ) A.第一、二、三象限; B.第一、二、四象限
C第二、三、四象限; D.第一、三、四象限
点拨:本题可采用“定义法”.因为y随x的增大而减小, 所以k<0.因此必过第二、四象限,而-k>0.所以图象 与y轴相交在正半轴上,所以图象过第一、二、四象限.
当A沿数轴移动4个单位到点B时,点B
所表示的实数是( )
A2
B -6
C -6或2 D 以上都不对
直接分类法
练习1、商场促销活动中,将标价为 200元的商品,在打8折的基础上,再 打8折销售,现该商品的售价是( ) A 160元 B 128元 C 120元 D 88元
直接计算
2
练8习2、下列与 2 是同类二次根式 的是( 10)
给定物体来观看,构成是由点线面。 各面均在四周围,面面相交成一线。
a
面线都分直和曲,线线相交点出现
2.点线面体的关系
点动成线
线动成面
面动成体
为什么在左边的地图上北京 只是一个点
为什么北京市在右边的地 图上几乎占了整个版面
布置作业:
返回
几何体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 棱锥、球等.
返回
4.点
几何体中的线
线与线相交的地方是点。
和曲面)。
生活中的实例
生活中的实例
几何体中的面
几何体中的点
二、点线面体的关系
1.点动成线
生活中的实例 动画演示
2.线动成面
生活中的实例 动画演示
3.面动成体
动画演示
三、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1.点线面体的概念
点线面体口诀
3.通过学习有哪些体会?
几何图形都由点、线、面、 体组成的. 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下面举例再回顾一下解数学选择题的几种常用方 法,供大家复习时参考,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启发和帮 助。
一、直接法:
直接根据选择题的题设,通过计算、推理、判断得出正确选项
例1、抛物线y=x2-4x+5的顶点坐标是( A、(-2,1) B、(-2,-1) C、(2,1) D、(2,-1)
)。
类比:点A为数轴上表示-2的动点,
1、复习不够全面,存在知识死角,或者部分
知识点不够清楚导致随便应付;
2、解题没有注意训练解题技巧 ,导致耽误宝
贵的时间。
选择题考查的内容覆盖了初中阶段所学的重要 知识点,要求学生通过计算、推理、综合分析进行判 断,从“相似”的结论中排除错误选项的干扰,找到 正确的选项。部分学生碰到选择题提笔就计算,答题 思维比较“死”,往往耗时过多,如果一个选择题是 "超时"答对的,那么就意味着你已隐性丢分了,因为占 用了解答别的题目的时间.因此,除了具备扎实的基 本功外,巧妙的解题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
y
y
y
y
O
x
O
x
O
x
O
x
A
B
C
点拨 (A)对抛物线来讲a<0,对直线来讲a>0矛盾.
D
(B)∵当x=0时,一次函数的y与二次函数的y都等于c
∴两图象应交于y轴上同一点.
∴(B)错,应在(C)(D)中选一个
(D)答案对二次函数来讲a>0,对一次函数来讲a<0,
∴矛盾,故选(C).
1.结论排除法: 例2、如图: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三块,现在
O
x
点拨:画出两函数的草图即可得答案
Y=-x-2
四、特殊值法:
选择题中所研究的量可以在某个范围内任意取值,这时可以 取满足条件的一个或若干特殊值代人进行检验,从而得出正确答 案.有些问题从理论上论证它的正确性比较困难,但是代入一些 满足题意的特殊值,验证它是错误的比较容易,此时,我们就可 以用这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例7若m<n<0,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B)
(A)n-m>0 (C)m-5>n-5
(B)m >1 n
(D)-3m>-3n
点拨:取m=-10,n=-2进行验算.
练习:当 在( )
2 3

m
1
时,点P(3m-2,
m-1)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代入法
特殊值代入
五、定义法:
二、排除法:
排除法根据题设和有关知识,排除明显不正确选项,那么剩下
惟一的选项,自然就是正确的选项,如果不能立即得到正确的选 项,至少可以缩小选择范围,提高解题的准确率。排除法是解选 择题的间接方法,也是选择题的常用方法。
已知一次函数y=ax+c与二次函数y=ax2+bx+c,它们在同 一坐标系内的大致图象是( )
A
128 27
C 12
B 10 D 27
直接变形法
选项变形
练习3 、当a=-1时,代数式(a+1)2+a(a-3) 的值是( )
A -4
B4
C -2
D2
直接代入法
已知代入
练习4、
不等式组
x
2x 3 1 8 2x
的最小整数解是 ( )
A -1 B 0
C2 D3
直接代入法
选项代入
)。
4、逻辑排除法 例5、顺次连接平行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一定是( ) A、正方形 B、矩形 C、菱形 D、平行四边形
三、数形结合法
由已知条件作出相应的图形,再由图形的直观性得出正确 的结论。
例6.直线y=-x-2 和y=x+3 的交点在第( )象限。
A. 一
B. 二
C. 三
y
D. 四
Y=x+3
返回
围成下面这些立体图形的各个面 中哪些面是平的?哪些面是曲的?
(1)
(2)
(3)
返回
(4)
(5)
返回
下面这些立体图形中哪些线是直的?哪些线是曲的?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在模拟考试中,有学生大题做得 好,却在选择题上失误丢分,主 要原因有二:
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玻璃,最省事的办法是 ( )。 A、带①去 B、带②去 C、带③去 D、带①和②去
③ ② ①
2.特殊值排除法 例3、已知:a<b,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a<—b B、a-3>b-8 C、a2<b2 D、-3a>-3b
3、逐步排除法 例4、能判断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 A、AB=CD、∠B=∠D B、∠A=∠B、∠C=∠D C、AB∥CD、AD=BC D、AD∥BC、AD=B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