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管理创新

技术管理创新
技术管理创新

4 技术管理创新奠定竞争的优势

美国着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和德鲁克在他们合着的《有效的管理者》一书中,在谈及技术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时,写道:“成功的事业,不是迁就现有产品线来开发新产品的事业,而是以开发新技术或开发新事业为宗旨的事业。”

今天,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企业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竞争,而这两项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它们所包含的技术水平上。所以,对一个企业来讲,技术创新意味着企业不断提高商品的技术含量,加强商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这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4.1技术管理创新企业报告

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使得技术水平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这样技术创新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在本章中,我们提供了三个在技术创新方面比较成功的案例:实施技术集成创新,带动经济发展的鲁北企业集团;引进Lern-ERP技术,从而进行技术创新的山东工程机械厂;以及以技术创新为依托,带动管理创新的山东樱花集团。

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是全国第一家起步于科研、腾飞于科技产业化的绿色化工企业,创建24年来,依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创新绿色生态产业技术,坚持不断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从一个仅有8名员工、40万元试验经费的小厂,发展成为拥有5300名员工、50亿元资产、52个成员企业,横跨化工、建材、电力等十二个行业,“产、学、研”相结合的国家特大型企业,全国520户重点企业,山东省24个重点培育企业集团,跻身全国化工5强。

一、创新背景

“六五”期间,鲁北企业集团承担了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国家“六五”重大科技攻关试验,取得成功,填补了国家空白。之后,依托此项技术成果,建成了我国第一套磷铵、硫酸、水泥联合生产装置。这套装置对我国化学工业是一次重大贡献,具有革命性的意义。用生产磷铵排放的废渣——磷石膏(每生产1吨磷铵排放3-4吨磷石膏),制造硫酸并联产水泥,硫酸又返回用于生产磷铵,上一道产品的废弃物成为下一道产品的原料,整个生产过程没有废物排出,资源在生产全过程得到了高效循环利用,形成一个生态产业链条。既破解了磷复肥工业排放的废渣——磷石膏堆存占地污染环境,制约磷复肥工业发展的世界难题,又开辟了硫酸、水泥生产新的原料路线,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为此,集团公司受到启发,认识到环境保护与企业的发展是相互统一的,进一步树立了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环境观和效益观,把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作为进行战略决策的首要因素,从而在创建石膏制酸技术生态产业链之后,以发展海洋化工为目标,抓住“开发黄河三角洲”和“建设海上山东”两个跨世纪工程的机遇,建成现代化大型盐场,又顺利完成了海水“一水多用”、清洁发电、盐碱联产生态产业链的创建。鲁北企业集团“三条绿色产业链”的创建,改变了传统的“资源→产品→废物”单一的线性模式,建立了“资

源→产品→废物→资源→产品”多维的、非线性的可持续循环利用模式,带来企业高效益和社会高效益的同步增长。这种建立在集成创新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基础上的企业生态经营模式,实现了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高度统一,适应了我国资源结构的变化、节能的需要和环境保护与人类持续发展的需要,使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得以调和,推动了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先驱和建设生态工业园的典范。

二、创新做法

山东鲁北企业集团集成创新理念的具体体现和做法主要集中表现在“三条绿色产业链”上,这三条绿色产业链的具体内容和做法是:

1、磷铵、硫酸、水泥联产(生产流程图详见附件一)

磷矿经粉磨,与硫酸进行萃取反应,过滤后得到磷酸、排出废渣——磷石膏。磷酸与气氨进行中和反应,经浓缩、喷浆造粒干燥,制得磷铵产品。废渣磷石膏与焦炭、粘土等辅助材料经烘干,配制成生料,送入回转窑内进行分解、煅烧。生成的熟料与石膏、锅炉炉渣粉磨为水泥产品。生成含SO2的窑气经净化、干燥,转化为SO3,与水化合吸收制得硫酸。硫酸循环利用作生产磷铵的原料。

与传统行业相比,本产业链的特点是:利用一种主要原料——磷矿石,消除了两种污染——生产磷铵排放的磷石膏废渣、生产硫酸排放的硫铁矿渣,避免了两大矿山的开采——生产硫酸的硫铁矿、生产水泥的石灰石矿,得到三种主要产品——磷复肥、硫酸、水泥,实现了三个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海水“一水多用”(生产流程图详见附件二)

海水(2-5°Be′),首先用来养殖,得鱼、虾、蟹、贝等海产品;中度卤水(12-15°Be′),用来自硫酸系统的SO2、氯碱系统的Cl2作原料提取溴素,并生产溴系列精细化工产品;卤水在24°Be′时,副产的盐石膏去制硫酸和水泥;卤水在26.5°Be′时结晶得海盐、并精加工生产加碘盐等;排出的苦卤继续利用,提取硫酸钾、氯化镁产品。

3、清洁发电与盐、碱联产(生产流程图详见附件三)

热电厂以劣质煤和煤矸石为原料,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海水冷却技术,电和蒸汽用于总公司生产,排放的炉渣用作水泥混合材;离子膜烧碱工程利用百万吨盐场丰富的卤水资源和自备电力,不经传统的制盐、化盐工艺,直接通过管道把卤水输入到氯碱装置,进行氯碱产品的生产。

我们将不同的产品依其内在的联系,实施科学地排列组合,所开发应用的技术涵盖了多个行业,涉入系统科学与工程、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各系统之间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业系统,是在工业技术集成上的创新。

三、实施效果

1.促进了传统产业思维观念的转变

人类社会进入20 世纪以来,出现了经济空前发展的局面,但,是以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因而带来了这种发展经济的传统模式,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这种传统产业思维导致的直接实践行为是——先污染后治理,寻找污染控制的途径仍局限在传统工业生产范围内,未改变工业程序而实施末端治理。虽然这种做法,也能够促进环保技

术和环保思想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第一,追求发展而忽视治理的短视行为,在破坏环境的同时,又造成大量的宝贵自然资源衰竭;第二,资源衰竭和环境恶化,使传统产业不能够持续发展,导致竞争能力的降低和丧失。因而,改变以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生产方式,谋求新的物质文明方式,实施绿色科技的生态文明,以改善和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成为当今世界的必然要求和发展方向。

由于环境问题在全世界、区域以及内部不同尺度上的多层次性,清洁生产必然也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它需要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系统论等普遍方法论的指导下,将不同尺度的技术和工具集成起来,除了在微观层次上采用产品革新、原料替代、工艺工程改进等方法进行改造外,还要认识到任何一个工业系统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周围其他系统相关联的。生态工业追求整个系统从原料、中间产物、废物到最终产品的物质循环。因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在一定外部能量输入的条件下是没有严格的原料——产品——废物之分的,即一个生产过程的废弃物可以作为另一过程的原料。鲁北集团就是这样顺承这一理论和原理,从过程的集成思路出发,分析各种条件下对物料、能量和信息流的影响,提出了资源、能源、环境多元化发展模式,创造了自己的集成发展理念,并在各种产品的开发与现实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鲁北企业集团工业技术集成创新实践表明,确立了一种新的资源观、环境观和效益观,即人类对自然资源可以进行重复多次的利用,从而使有限的资源构成一个多次生成的过程,而人类对环境的保护也同时体现在资源的多次利用和生成过程中。新的创新观念促进了三个转变:一是传统产业生产方式向源头治理、清洁生产、无公害技术转变;二是经济观念和行为观念从单纯的追求经济目标向追求经济——生态双重目标转变;三是可持续发展资源观、环境观和效益观的转变。新的资源观、环境观和效益观将以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球利益、自然资源和反复综合利用为价值趋向,来指导和规范人的行为,把人类的精神文明提高到新水平。

2.集成创新丰富了技术创新内涵,创建了生态工业园区,发展了循环经济

鲁北企业集团的三条生态产业链,涵盖了化工、轻工、海洋化工、建材、电力和环保等多个行业,依其产品的内在联系,以一个点向外发散,用偶连技术形成产业链条,系统内的物流、能源流、信息流全部闭合运行,涉及系统科学与工程、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其技术集成创新所产生的效能是单项创新难以达到的。集成创新所体现的思想进一步丰富了技术创新内涵,所包含人本与自然、科技的协调发展理念,为国家创建了生态工业园,发展循环经济,为中国传统产业的提升、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3.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核心力的增强

鲁北企业集团生态产业链条,达到资源、能源的最小、充分地利用,其产品成本低、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以磷铵、硫酸、水泥、氯碱产品为例,产品成本比单项生产厂家的成本要低30-50%,仅海水“一水多用”生态产业链条,其年综合效益达3亿元。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对企业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形势下,如何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保证现代国有特大型企业这艘航空母舰,在竞争激烈的经济海洋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有一个科学而正确的指挥领导体系。为了建立科学、高效的指挥领导管理体系,我们鲁北集团成立了以董事会为决策中心,总经理为产、销、管指挥中心,监事会实施监督,职工民主参与管理的新型领导管理体系,并严格执行规定程序和公司管理规章制度,促使各级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职能得到有效的发挥,确保了各级机构在现代企业工作中的地位。决策、执行机制规范,激励约束与监督机制并举。推行“工效挂钩、放开分配”的效益工资制度,实行岗位聘任、一个帐户、资金集体会签、目标责任极限管理和“事前、事中、事后”动态考核,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和运行高效的开放管理机制。通过不断深化“制度规范年、精细

管理年、效益翻番年”的活动,员工敬业爱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企业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激发了企业活力,增强了企业的核心力。

4.取得显着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磷复肥需求量增加,导致磷石膏废渣排放与日俱增。仅2000年,世界磷石膏排放量就达2.8亿吨,我国也超过2000万吨,综合治理磷石膏成为世界性重大难题。

鲁北企业集团的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技术的开发,解决了工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现代农业与磷复肥工业的发展意义深远。如果该项技术在全国推广,不仅每年节省磷石膏堆场建设费6000万元,而且还为国家节省生产800万吨水泥的石灰石开采费21亿元,又节省生产600万吨硫酸的硫铁矿开采费30亿元,还消除了水泥生产CO2 温室气体的巨量排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显着;其资源价值难以估算,社会影响意义深远。从96年开始,国内先后已有鲁西化工、陕西西乡、宁夏固原、四川成达等地,国外美国、希腊、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家与鲁北签订了技术转让协议。

鉴于鲁北集成创新形成的生态产业技术,符合未来科技发展方向、符合环保发展方向、符合经济发展方向,对中国传统产业的提升、对中国经济、环保、科技发展思想的有益影响。在全国人大第九届五次会议上,18位全国人大代表再次签名呼吁,利用鲁北生态产业技术,利用鲁北集成创新成果,以鲁北为龙头,尽快对我国磷复肥企业进行重组整合,组建中国磷复肥集团公司,以增强磷复肥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振兴民族化肥行业。

4.1.2山工机械:实施Lean-ERP插上腾飞的翅膀

山东工程机械厂始建于一九五八年,七五年开始生产轮式装载机,二十多年企业一直坚持自力更生、自我积累,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现已发展成为国家大型企业,厂区占地面积51万平方米,员工2000人,总资产5亿元,主要生产装载机、挖坑挖壕机、挖掘装载机和集装箱搬运机械等,装载机有ZL16、30、40、50、60、80型,分D、E、F、G、H五大系列。2001年销售收入4.3亿元,2002年1-8月份预计实现销售收入4.2亿元。多年来企业始终重视管理创新工作,先后推行精益生产、贯彻ISO9000标准、导入CIS,特别是近年来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促进了企业快速发展,主导产品为省名牌和机械工业名牌,1999年获省产品质量奖。

在1999年以前,限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局限和认识上的不足,对企业整体的信息化建设缺乏一个全盘的规划,各部门根据自己的需要单独上马信息项目,没有网络的联通,数据标准也不统一,数据信息无法共享,形成了大量的“信息孤岛”,投资大、效益小。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过去的一些传统的管理模式也日显老化低效,导致库存资金占用大,生产周期长,产品成本居高不下,不能及时满足客户的需求。针对以上情况,企业于一九九九年做出了必须进行信息化建设以加速进入信息网络时代、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决策,于是决定从各个部门调集业务骨干,自主开发ERP系统。在开发过程中,我们没有照搬照抄国内外成型的ERP软件,而只是吸收了其中的精华,摒弃了传统ERP系统中的僵化理论,将精益生产方式的先进思想融入其中,历经近三年时间,开发出了具有鲜明管理特色的山工Lean-ERP(精益ERP)。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促使市场竞争日趋加剧,企业内外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了两个根本性的挑战:一是能否快速反应,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多

元化、个性化需求;二是如何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不断消除无效劳动和浪费,实现低成本生产。山工Lean-ERP正是紧紧围绕以上两大问题,将互为成功条件的“先进管理思想、业务流程重组和现代信息技术”三者紧密结合,为企业提供了全面解决方案。

一、广泛吸收先进管理思想是山工Lean-ERP成功的关键

精益思想(Lean Thinking) 是山工Lean-ERP管理思想的灵魂。精益生产方式(Lean Production)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生产方式”,它是以整体优化的观点,科学、合理地组织、配置企业拥有的生产要素,消除生产过程中一切不产生附加值的劳动和资源,以“人”为中心,以“简化”为手段,以用户需求为依据,以“尽善尽美”为最终目标,不断增强企业适应市场的应变能力,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精益思想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主要实行拉动式“准时化”生产,杜绝一切超前超量制造;在产品开发领域采用并行工程,大大缩短设计周期;在产品营销领域一是把销售看作是生产过程的起点,以用户订单来拉动生产组织,二是通过完善售后服务培养产品的忠诚用户;在产品成本管理过程中要从生产领域的产品制造成本延伸到开发领域的新产品目标成本,并实行全员、全时、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山工Lean-ERP 的先进管理思想在系统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开发全面采用并行工程,大大缩短开发周期

以更短的开发周期满足市场需求是企业得以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并行工程就是采用并联式的工作程序,产品开发从一开始就有设计、工艺、质量、生产、供应、成本、销售等部门联手参与,内部管理采用“主查制”的方式,对开发过程中的一切工作进行全面协调,以最短的时间,开发出最好的产品,改变了以往接力棒式的由前往后传递推动工作的作法。山工Lean-ERP将并行工程这一思想贯穿于新产品开发的全过程,从而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

为实现按订单设计奠定了良好基础。

2、实施差异化战略,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实现用户个性化的产品选配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和买方市场的形成,用户的需求日趋多样化、个性化,过去我们对用户提出的特殊要求,需要单独安排设计、生产,反应慢、周期长、成本高。对此我们在产品设计中引入了模块化设计思想,对构成产品的零部件进行详细功能分析,按照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的“三化”要求,对产品进行了模块划分。正是基于这一思想的应用,在Lean-ERP系统中,我们建立了模块化产品结构,辅以多功能选配系统。用户在购买产品时,可以从产品目录中选择,也可以根据需求自己选择配置,形成个性化产品。生产部门在接到订单后,通过系统自动形成物料清单,能够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订单,把产品交到用户手里。

3、建立柔性化生产运作模式,保证以最短交货期满足用户需求

快速满足用户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必须有一套柔性的生产管理系统作支撑,实现按订单生产其关健就是在缩短产品交货期、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同时,又要保证生产均衡协调,库存资金占用最少,反应速度最快。山工Lean-ERP系统以“拉式”生产为主,并与“推式”生产相结合,实现MRP、JIT、订货点三种计划策略的混合应用,并辅以强大的计划模拟和调整功能,同时在现场组织方面,大量采用“准时制”,通过实现JIT生产、JIT采购、JIT配送,加速物料流动。

JIT生产、JIT采购:是指按需要的时间、需要的数量生产、采购需要的零部件。

JIT配送:是指将仓库中的物料按需求的时间、需求的数量配送到需求的地点。

山工Lean-ERP帮助企业改变了过去那种少品种、大批量面向库存生产的模式,调整为

多品种、小批量轮番生产,实现在同一流水线上不同系列产品的混合装配。

4、实行“准时化”生产,不断消除无效劳动和浪费

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方式企业基本采用“推动式”(push system)生产,其生产计划是根据某个时期的市场预测和在制品库存,按照期量标准计算出计划数量和计划时间,计划执行过程是从前面的工序推动后面的工序,一步一步生产出产品。当预先安排的作业计划与实际需求脱节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无用或暂时不用的零件大量堆积,而一些短缺零部件又供不应求,迫使工人不得不加班加点,产生一系列的无效劳动和浪费。在山工Lean-ERP系统中,“推动式”生产只作为一种辅助生产方式,适用于生产不均衡、周期长的物料或用于新产品生产组织,而大量采用的是“拉动式”生产。

“拉动式”(Pull system)生产是以用户需求拉动产品装配、产品装配拉动部件组装、部件组装拉动零件生产,而零件每一工序的生产也是由其下道工序的需求拉动的,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何时生产都是以正好满足下道工序的需要为前提。“拉动式”生产的核心就是“准时化”(Just in time),就是在需要的时候生产需要的产品和需要的数量。

通过实行“拉动式”、“准时化”生产,帮助企业大力消除了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无效劳动和浪费。

(1)消除超量、超前生产造成的浪费。

(2)消除重复搬运的浪费。

(3)以“时间消灭空间”,努力减少库存积压的浪费,帮助企业向“零库存”迈进。

5、实行比质比价采购,大幅降低采购成本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买方市场的形成,加强和规范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成为十分突出的问题,当前企业物资采购普遍存在市场信息不灵、物资价格不准、凭采购部门或采购员的意见决定企业的采购价位,监督管理部门无从履行职责,使企业物资采购漏洞较大。我们通过建立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公开化的企业物资采购比质比价管理系统,一方面随时了解物资的市场动态信息、物资价格信息,使厂领导、采购部门、财务部门、质量检验部门、监督审计部门等各部门可随时从计算机上审阅每种物资采购的全过程及每个供应商的供货情况,对物料价格、合同、资金、供货质量、计划执行情况、付款情况及供应商随时监控,使采购业务高度透明化;另一方面,通过制定采购降价指标、目标管理价格,有针对性的实施降价管理和采购绩效管理,实现全年预算目标,降低企业采购成本。

6、快速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不能以提高成本为代价

按订单生产、按订单设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成本上升,那么企业如何才能做到以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开发、生产、销售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呢?除着眼于企业内部挖潜,不断消除无效劳动和浪费外,还要加强成本核算与考核,使成本管理真正做到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传统的成本管理,由于核算手段上的制约,只能大体估算出产成品的成本,而且计算出的成本滞后、不真实,不能反应出某一时段的实际情况。山工Lean-ERP的成本管理系统将成本分为两类:一类是模拟成本,就是通过预测计划对成本进行模拟,为企业制定目标成本,为各车间制定责任成本;另一类是实际成本,就是根据实际产量,按照一定的费用分摊原则,从产品的最底层零件开始累计,能够层层计算出所有部件、产成品的实际成本。最后通过对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进行差异分析,找出原因,更好的控制成本。

除对生产领域的制造成本加强控制外,还将成本管理延伸到开发领域的新产品。传统企业在进行设计产品时,往往只注重产品的性能指标,而不关心产品成本的多少,在产品的设

计中隐藏着极大的功能过剩和节约的潜力。必须在新产品设计、试制过程中进行全面成本预算,不断对设计成本、制造成本进行模拟,从成本角度促进产品的优化设计,最终设计、生产出企业和用户都满意的产品,实现从源头控制成本,这是实现按订单设计而不提高成本的关键所在。

二、业务流程重组是山工Lean-ERP成功实施的前提和基础

目前,在很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一种错误的做法,那就是将信息技术应用在企业陈旧的、现有的管理流程上,没有改变原有的工作方式,而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用计算机代替已有的手工操作。这种所谓“穿新鞋走老路”的做法,只能使企业对信息化建设进行大量投资却得到令人失望的效果。作为一种信息技术,它的应用应该对企业不合理的工作规则或业务流程具有破坏作用。信息技术应用的真正作用是通过引进先进管理思想和进行业务流程重组,突破原有的一些默认和规定,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工作方法,从而使企业落后的经营模式、僵化的组织机构、低效的管理流程得到彻底改变。

实践证明,如果企业流程本身就是错误的,那么利用ERP只会导致企业更快地实现错误的结果。我们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业务流程重组,以作业流程为中心,对各类业务关系进行重新设计、重新思考,对现有流程进行整合、再造,使企业最终得到能够协同作业的、简洁的工作流和流畅的物流,从而保证企业顺利实施ERP。

三、现代信息技术是ERP成功实施的保障

随着21世纪信息社会的全面到来、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企业的管理手段已经

更多的是使用计算机了。计算机手段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广泛运用,创新了大量的管理方法,从而实现了没有计算机时管理者想象不到的管理目标。

要全面实现上述管理思想、达到预期管理目标,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必将伴随着大量数据的及时、准确传输、处理和分析,例如企业要想做到库存准确,能有效指导生产和采购工作,就必须实时处理大量的物料入出信息;再如计划的产生需要物料结构树、工艺过程、库存、提前期、安全库存、批量等大量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其运算过程相当复杂。以上工作依靠手工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依靠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信息共享机制才能实现。

企业信息化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透明化,二是协同性,三是流程固化,这三个特点与以上阐述的管理思想及企业的管理目标从根本上是一致的。如企业要想实行比质比价采购来降低成本,就必须将采购业务和采购价格透明,这样才能使隐蔽的权力公开化、集中的权力分散化,才能真正达到目的。协同作业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失误,如工程更改频繁是一个令企业头疼的问题,手工方式下由于信息传递不及时、协调工作难,往往造成技术部门更改图纸后生产车间执行不到位,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而运用信息技术后,由于信息共享,技术部门更改后生产车间便能及时了解到,两个部门之间在这一问题上就做到了协调一致。流程固化的目的是使企业制定的业务流程或管理制度能够得到有效执行。企业制定了很多制度或流程,但在执行过程中却经常打折扣或执行不下去,比如费用控制问题,企业为每个部门都制定了招待费定额,也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制度,但在执行过程中却很难执行到位,究其原因,一是手工方式下对发生额难以实时统计,无法与定额进行比较,控制起来较难;二是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如超出定额后发生部门可以找出很多理由请领导签字,然后免于考核。如果用计算机进行控制便会得到严格执行,首先将定额输入计算机,发生费用后不再以领导签字为准,而是将发生额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实时将定额与发生额进行比较,及时提出预警,当累计发生额超出定额时,计算机自动提

示不能再报销,停止打印报销凭证(定额和发生额都是透明的)。不管是透明化、协同性还是流程固化,其实现的基础就是信息共享与流程式管理,而信息共享与流程式管理的实现只有依靠计算机及网络技术。

四、效益分析

1、新产品开发周期由过去的12个月缩短到4个月。

2、在未增加任何人员、设备的情况下,通过周密的计划组织,2002年4月份的产量由去年同期的250台提高到467台。

3、产品配置由30多个迅速增加到287个。

4、降低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

(1)储备资金占用由7000万元降为4500万元。

(2)在制品资金占用由3000万元降为2000万元。

(3)产成品资金由8000万元降为5000万元。

5、产品交货期由14天降为5天。

6、周密计划下的生产将减少加班加点、均衡设备负荷、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加班工时10%左右,提高生产率10%。

7、有效降低成本

(1)通过比质比价采购,降低采购成本约5% 。

(2)通过实施费用预算管理,可降低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约10%。

另外,通过降低资金占用、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加班加点、提高产品质量等都可有效降低产品成本,综合成本降低约5%。

五、几点体会:

1、“一把手”工程:推行ERP是一场深刻的企业管理革命,不仅涉及观念、作风和习惯的改变,而且涉及工作程序和方法、机构体制和职责权的变革,因此,必须由“一把手”亲自主持。“一把手”不只是企业的“一把手”,而且还要是各个部门的“一把手”。

2、不要把推行ERP看作是有关部门或有关人员的事,企业各级领导都要深刻理解并支持ERP,要有统一的认识。

3、不要照搬照抄别人的东西,可以吸收其中的精华;更不要用计算机代替原有的手工操作,必须融入适合企业自己的先进管理思想,还必须要进行业务流程重组。

4、在推行ERP过程中必须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奖罚分明。

5、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包括管理思想和应用培训。

6、必须培养一批既懂管理、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因为企业的管理在不断变化,要适应变化就必须由这批人去支持。

7、科学、细致的计划改变了传统手工模式下计划粗放、不准、计划人员整天忙于调度

的局面,Lean-ERP计划管理系统使企业的各项生产计划井然有序,使企业在有效降低库存的情况下实现无缺件生产。

8、基于网络的信息共享和流程式管理帮助企业实现“玻璃鱼缸式”的通透管理,团队精神得到加强。

9、管理人员从繁琐事务中解脱出来,致力于实质性的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管理。

10、规范化的管理和生产对产品质量起到重要保证作用。

11、通过下达明细采购计划,有效防止了过量采购现象。

12、成本核算及时准确,结束了过去车间核算只考核工时而无法考核成本的局面。

山东樱花集团,其前身是山东济宁棉纺织厂,始建于1966年,1995年4月改制为山东济宁樱花纺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999年9月济宁市政府组建大集团并授权国有资产经营。集团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生产各种棉纱、棉布、服装等综合能力的大型纺织企业集团。并分别被山东省列为136户重点企业集团和济宁市四大企业集团之一。公司拥有“两纱两布”自营进出口权和鲁西南唯一的保税仓库,被中国海关总署评为进出口和加工贸易“AA”企业。公司已通过ISO9001质量认证。

集团本部现有纱锭6万枚,气流纺2000头,织机932台,其中无梭织机256台(68台正在引进)。年生产棉纱7000吨,棉布4000万米。

2001年实现销售收入3.31亿元,利税2756万元,利润1252万元,出口创汇1018万美元。2001年进入中国棉纺企业50强,列第十三位。

一、坚持观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先导和源泉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观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先导和源泉,因此说: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就是财富,要摆脱旧的思维定式,突破深层意识,必须首先实施观念创新。

我国加入WTO以后,作为传统产业的纺织行业,首先要认真分析自己所处行业和竞争领域的地位,找准自己的优势,发现自己的劣势,确立企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目标。集团公司党委、董事会一班人审时度势,经过认真分析和思考,认为要确立企业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一是要准确把握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的含义和内容,这是转变观念的基础;二是要准确地把握企业自身的状况,具体讲要审视一下企业的竞争力,如产品竞争力、市场竞争力、技术竞争力等各项竞争因素。因此,经过认真分析和思考,集团公司确立了“超常思维、超常加压、超常发展,以技术创新带动管理创新”的工作思路和主业“精、强、优”的发展方向。所谓“精”,就是技术精、产品精,要做别人不能做的产品和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关键在人才上要“精”;所谓“强”,就是要装备强,设备精良,才能有面对未来发展的竞争力;所谓“优”,就是以优质的工作去生产优质的产品,用3~5年时间把樱花品牌发展成为国内外着名品牌。为确保技术创新的领先地位,我们借鉴行业专家的指导意见,结合本企业实际,制定了公司的长远发展规划,且正在逐步付诸实施。首先狠抓了硬件建设,近年来累计技改投入达2亿多元,相继引进了配套成龙的高、精、尖设备,形成了具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从纺到织生产各类高支、高密产品的一条龙生产线,并建立了省级技术开发中心。公司通过近年的技术改造,使目前的技术装备水平处于国内

领先水平,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支、高密生产线。精梳无接头纱已达70%以上,棉布无梭产品已达80%以上。主要产品为精梳60S、100S、120S系列纱、布,其中纯棉高档防羽系列、提花系列、服装面料等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强的竞争力。

为确保技术创新落实到位,公司每年拿出销售收入2~3%资金用于科研开发,并已建成了省级技术开发中心。近两年开发研制新产品200多个,其中纯棉高支缎纹方格,填补了国内空白,新型复合纱线及织物列入国家级技术创新项目。

二、坚持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随着技术创新力度的不断加大和技术改造的大量投入,我们成功地实现了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品种数量由以前的17个到现在的200余个;品种的档次由过去以40S以下为主的“大路货”,提升到现在的60S、80S、100S、120S为主导的高档产品;其中纯棉高档防羽系列、提花系列、服装面料等在国内外市场上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强的竞争力。产品附加值由过去的1.1%升至为现在的20%以上,彻底改变了过去“织白布、白织布”的落后局面。大量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大大增强了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出口创汇额大幅增加,经济效益成倍增长。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使我公司技术竞争力、产品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有了质的飞跃:2001年实现了产值34000万元;销售收入33100万元;利税总额2756万元;利润总额1252万元;产值、销售收入、利税、等主要经济指标分别增长67.50%; 64.24%; 23.37%;利润增长1252倍;出口创汇1018万美元,企业一跃跻身于国内同行先进行列。

(二)技术创新人才是关键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竞争就是产品的竞争,而产品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一流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因此,集团公司先后建立并完善了科技人员竞争激励机制,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在评先树模、工资奖金、住房、出国进修考察等各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和重奖。对到企业来的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学生,每月补贴400元,并保证优先分配住房;对攻读工程硕士的科技人员和获得自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给予全额报销等。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构筑了人才引进和培养的系统工程,投资180万元,建成了电脑培训室、电化教研室等基础设施;开办了中高级管理班、国际贸易班、企业管理等专业班;与东华大学联合开办了工程硕士研究生班;选送18名国贸大专班学员到西安科技工程学院深造;与有关大学和科研院所签订了产学研协议;聘请国内外专家、院士到企业讲课和技术咨询;并有针对性地引进了百余名专业技术人才,实施了“三百工程”,即:在两三年内培养100名工程师、100名工人技师、100名操作能手,使技术创新的人力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和有力保证。

三、坚持技术创新带动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就是指在管理手段和管理制度方面的创新,涵盖了观念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等。我公司结合国内、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审时度势,从长计议,坚持技术创新带动管理创新,在“调结构、上品种、抓质量、促效益、加强核算管理、企业全面升级”的总方针指导下,提出了“谁生产不合格产品,谁就买回去”、“谁的产品质量上不去,谁的职务就要下去”、“客户的需要就是唯一的标准”、“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等质量理念,使产品质量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我们还适时提出了“分品种毛利考核和目标成本管理”的新思路。进一步完善了生产系统、经营系

技术创新比管理创新重要一辩立论

技术创新比管理创新更能促进企业发展 一辩立论 谢谢主席,大家好。200多年前,蒸汽机的发明催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历史上的工业革命都离不开新技术的诞生和发展,可以说,工业革命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技术革新的成长史。 今天我们探讨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先来看创新理论奠基人熊彼特是如何解释两者的,技术创新是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从创造到应用的整个过程。管理创新是对现有资源的进一步优化和整合,进而发挥组织的最大功能。 我方今天立论标准是,技术创新较管理创新更符合时代与企业的特性,更能推动企业向前发展。依据有三。 第一,从本质上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人类的每一次进步、每一次飞跃,都源于生产力的发展与提升。正如特高压技术开启了超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的新篇章,为人类使用清洁能源掀开新的一页。特斯拉的双电机全轮驱动技术使百公里加速仅为2.9秒,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奠定基础。反观管理创新,它仅仅是生产关系中的一部分,他的作用是健全、完善已有的管理关系,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力的价值创造。假象苹果公司拥有的不是一项项技术成果,而是一套套管理创新理念,恐怕iphone、ibook、ipad等永远都是个梦了。

第二,从我们的企业发展上讲,国网公司高速发展特高压电网,对内,实现了大范围清洁能源供电,对外走出国门,让世界认识了中国创造。特高压之所有达到国际领先,正是由于我们的多项技术攻关都是从零开始、从无到有,在特高压00项技术上实现了创新与突破。仅河北境内建设的0000一条特高压输电线路,建成后,将会00000。请问对方辩友,这是哪一项管理创新可以为公司发展所能带来的呢? 第三,从价值层面讲,首先,管理创新的评价标准本身就比较模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技术创新确实实实在在的能够看到的新成、新产品、新工艺比比皆是。其次,管理创新更加容易被复制与借鉴,例如,国际很多知名公司的管理理念、运营模式在任何一家网站很容易查到,但是您是否能查到可口可乐的配方、iphone屏幕制作流程,能够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正是这些核心的技术。 我们都知道,创新本是难事,在我们追求功利化的同时,我们更希望我们能有一颗踏踏实实、攻坚克难的务实之心,为企业发展做出一份应有贡献。

技术创新管理论文

技术创新管理课程论文题目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基于江苏的实证研究 学生姓名吴文军 学号 20081307027 院系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二O一一年一月五日

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基于江苏的实证研究 吴文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210044 摘要:知识经济的到来预示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因素。创新活动中的R&D(研究和开发)投入与经济增长的主要量度指标GDP增长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本文基于索洛模型提出用于测度研发(R&D)投入对GDP贡献的定量分析模型,根据江苏省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二者的关系。 关键字:创新 R&D GDP 1、绪论 研究与试验发展(R&D) : 指为增加知识的总量( 其中包括增加人类、文化和社会方面的知识) , 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提高R&D经费的投入规模和强度是一个国家实现自主创新的重要手段, 这一点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已得到证实。美国政府近年来也指出: 研发投资来测定美国经济增长的方法能更好地解释目前无法解释的40%的经济和生产力成长, 但这还处在初步研究阶段。近年来, 我国也越来越重视自主研发的投入对科技、经济的贡献了。《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明确了“十一五”期间, 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占GDP 的比例将达到2%, 同时也指出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全局看, “十一五”期间, 我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而作为经济大省的江苏省,尤其要在R&D经费上加大投资。本文基于索洛模型提出用于测度研发(R&D)投入对GDP贡献的定量分析模型,基于江苏省的数据,对R&D经费投入对GDP 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有关结论和建议。 2、文献综述 2.1 技术创新理论的提出 熊彼特( JosephA. Schumpeter) 于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创新理论”之后, 又在《经济周期》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中将这一理论加以运用和发挥, 形成了以创新理论为基础的独特的理论体系, 并在方法上强调发展观点和内在因素并重, 坚持用动态分析代替静态分析, 强调并采用历史、统计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熊彼特认为, 创新是指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 是打破经济静止均衡状态、推动经济向前发展的根本力量。它包括五个方面: 生产一种新产品; 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开辟一个新市场; 获得一种新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 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创新不是一种例行工作, 而是企业家对新产品、新市场、新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的开拓以及对新的原材料来源的控制。实行了创新的企业在成本、质量、效率的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 获得额外利润, 其他企业纷纷效仿, 一个领

信息化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

信息化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科技就在不断发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信息技术的推广和普及,至今,人们的生活早已离不开信息技术,一直身处信息化时代。在信息化时代,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企业管理问题,为了能够适应这个时代,必须让企业管理能够创新,通过适当的方式来进行创新才可以让企业管理跟上信息化时代的步伐,在市场中取得有利位置,从而使企业发展得更好。 一、信息化时代 计算机大约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左右,这标志着信息化时代的开始,根据托夫勒的看法,第三次浪潮就是信息革命,在这信息革命中,信息技术作为主体,为了可以创造以及开发知识。由于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逐步走向衰弱,信息化时代正在开始,人们渐渐步入其中,进入第三次浪潮文明,社会不再是工业社会,而是发展成为了信息社会。在第二次浪潮中,国旗、军队以及货币才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以及其主权的标志,但是信息化时代所带来的全球化趋势打破了这样的模式和状态,信息一体化让国家间的接线变得越来越模糊。 全世界都在进行着信息技术的革命,它正在用从来没有尝试过的方法确定社会变革的大致方向,而这样的做法一定会让全世界能够实现信息社会。由于信息技术一直在被人们广泛地运用着,在取得信息时不仅能够体现出民主,还可以表现出平等,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在社会的政治关系上,还是在经济的竞争中,都有可能出现全新的形式

和内容,谁能在其中获得成功就要看他们的信息来源是否具有优势。信息化时代这样的特点同样可以为社会的建设以及经济的发展建立起崭新的格局。信息化时代最主要的生产形式和资源就是知识,通过知识来创造出财富,这就表现了信息化时代是智能的。工业时代以机械化生产为主要形式,但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取而代之,人们不再靠着机器作业来创造财富。信息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它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一直推动着全球化的进程。 二、信息化时代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 信息时代的到来固然为我们的企业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它也是一把双刃剑。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信息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对企业而言,真实、准确、可靠的信息无疑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比如著名的华为创始人、总裁任正非就是在一次乘车中,无意中从华中邮电学院的一位教授口中得知通讯事业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而一举成为世界知名龙头企业,这充分说明真实、准确、可靠的信息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相反,虚假的信息也可以毁灭一个企业,当前,各种虚假信息正无孔不入地潜伏在我们的企业内外,稍不留神就可能造成严重的信誉危机,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企业必须提升自身对信息的甄别能力,这是企业管理创新道路上不容忽视的一点。 三、企业管理创新 在信息时代,市场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必须创新管理方式,跟上时代的步伐,能够及时掌握准确的信息,从而让企业获得不错的

第十二章 管理技术与创新

第十二章管理技术与创新 TRUE/FALSE 1. 技术创新就是技术发明,是一种科技行为。 ANS: F 2. 产品创新属于重大创新,工艺创新属于渐进性创新。 ANS: F 3. 模仿创新的市场效果不如自主创新。 ANS: F 4. 技术创新对企业而言是一种全员创新的活动。

ANS: T 5. 意外的成功往往可以揭示创新,而意外的失败则意味着无法创新。 ANS: F 6. 新产品因为具有先进性和独创性,因此和老产品没有关系。 ANS: F 7. 有创新力的组织总是重视对员工的培训,以使员工及时地更新知识。 ANS: T 8. 科学技术与市场需求二者都是技术创新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ANS: T 9. 产权保护保证了研发人员的创新成果不受侵害,没有不利一面。 ANS: F 10. 企业采取技术跟随战略,在创新方面追随率先行动者,因而是一种被动战略。 ANS: F 11. 模仿创新是一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ANS: F

12. 密集的多边联系和充分的合作是网络型组织与传统企业组织形式的最大区别所在。 ANS: T 13. 企业组织的无边界趋势就是企业组织发展不存在边界。 ANS: F 14. 小企业的管理者因为受到组织规则的约束和限制较少,因而更可能具备企业家精神。 ANS: F 15. 技术创新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管理问题。 ANS: T

16. 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是管理者和研发人员。 ANS: T 17. 在不同的产业,企业实力对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影响是一样的。 ANS: F 18. 发明者不一定是创新者,但创新者往往是发明者。 ANS: F 19. 熊彼特在解释经济发展中的长波现象时提出的所谓“创造性毁灭的狂飙”即“技术体系” 的变革(change of echnology system).£

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创新

目录 目录................................................................... . (1) 标题、摘要、关键词 (2) 前言 (3) 1.信息技术与企业战略管理 (4) 1.1信息技术对企业战略的迫切需要 (4) 1.2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 (5) 2.有效的竞争手段 (6) 2.1信息技术的形式 (6) 2.2信息技术的价值 (7) 3.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 (8) 3.1企业管理系统 (8) 3.2信息技术带来新的生产方式 (8) 3.3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9) 4、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影响 (10) 结束语 (12) 参考文献 (12)

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创新 摘要 全球化信息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不断深入应用,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显然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信息时代让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造成了世界经济格局和很多行业的重新大洗牌,也为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由量到质的改善提供了可能。另外一方面,信息时代也迫切要求企业的组织、业务、管理等采用新的模式、新的战略。 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产品和生产过程、企业和产业、甚至竞争本身的性质。把信息技术看作是辅助或服务性的工具已经成为过时的观念,管理者应该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广泛影响和深刻含义,以及怎样利用信息技术来创造用力而持久的竞争优势,本文将对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进行浅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企业管理,MIS,战略管理

前言 20世纪的一个重大变革是世界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全球市场。其直接的后果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表现为产品更新换代加快、质量的提高、价格便宜、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并且围绕产品的服务也越做越好。这就要求企业(制造商)能尽快适应市场的变化,制造出性能价格比优良、能满足用户各种要求的产品,并同时提供良好的服务。对于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竞争就更为激烈,这是因为技术含量高就有可能取得产品市场的独占性,从而获取高额的利润。 统一的全球市场对企业的巨大压力,来自信息技术带给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世界进步了,地球变小了,"货比三家"便产生了竞争。不出家门、厂门,便可以了解到全球市场的行情变化。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如全球网络化),对企业市场竞争的压力会更大。 面对如此严酷的形势,我国有不少企业还无法开发出创新的产品,特别是技术含量高的市场独占性产品,产品设计还停留在仿制、变型设计的低水平上,这是长期计划经济模式所带来的影响。我国企业管理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管理粗放,即使是目前运作比较好的企业,多数也只停留在严格管理上。对科学管理、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和运行,只有少数企业在探索。有些好的管理思想还只是停留在哲理上,缺少现代科技理论上的提高和信息技术的技术支撑,因而也就缺乏后劲。当然,我国企业还有许多其他困难,如设备和加工工艺比较落后、职工素质低、企业历史包袱沉重,等等。

信息化管理与创新系列1_IT本质论

十二五期间信息化管理与创新
——现状与问题

今日议题
沙龙简介 大话信息技术 老外搞不搞信息化? IT谁最火? 中国特色信息化之现状 信息化管理管什么? 我理解的信息化创新?
https://www.360docs.net/doc/7d12320128.html,

2页

沙龙简介
科技部技术市场信息资源整合技术成果推广基地
- 目的 1)信息化创新思维研讨;2)信息化规划;3)标准 - 方法 1)讲座;2)圆桌头脑风暴;3)娱乐与沟通; - 内容
信息化发展历史、现状与预测(本期话题) 信息化方法论 信息工程与软件工程 信息资源规划与开发利用 企业架构规划 数据中心战略规划 集成化企业综合信息管理平台 数据仓库与商务智能
https://www.360docs.net/doc/7d12320128.html,

3页

大话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 早期信息技术——烽火狼烟、飞鸽传信、驿马快递 - 电子时代——电话、电报、传真、收音机、电视机等 - 网络时代——互联网、移动网、物联网、云计算
计算机——Computer
- 算盘——最早的计算器械 - 机械计算机拓荒——1614: 苏格兰人John Napier,四则运算 装置 - 电子计算机——1935: IBM推出IBM 601机 - 1974 4月1日: INTEL发布其8位的微处理器芯片8080 - 超级计算机,IBM——深蓝、Watson
https://www.360docs.net/doc/7d12320128.html,

4页

浅谈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浅谈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摘要:文中论述了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企业应提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重要意义的认识,并努力成为创新的主体。 关键字:自主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多年来,我国企业为生存发展问题作出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多为体制上的改革。随着我国企业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才发现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是在体制上的不适应,而且还存在管理理念和方式的落后,核心技术匮乏,因此要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并赢得竞争,至关重要的就是必须技术与管理同时创新。 一、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 知识经济的到来,不仅改变了经济增长中要素贡献率的结构,而且是科学、技术、知识等无形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日渐凸现并逐步趋强。这一切都清楚地告诉我们,在经济知识条件下,经济增长内容的转变必须要求经济模式也发生相应的转变,而作为实现经济增长实体的企业及其管理也应紧随其变,以适应新的竞争环境的要求,因此管理创新是我国企业的必然趋势。 从管理发展的历史来看,每当经济环境和竞争环境发生变化时,管理也都要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或创新,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和企业的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通用电气的采购工程师麦尔斯,因注重对他所从事的工作和所要采购的物品进行功能分析,即“为什么要采购这种物品”,“到底需要他们的哪些功能”,因此成为的解决了战时稀缺物品的代用品问题,不仅满足了生产,保证了供应,而且还降低了成本,最后,这种功能分析的方法发展成一种新的管理方法——价值工程。 随着对国外先进管理理论和管理经验的引进,我国企业在管理创新上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如80年代推行的企业承包责任制,90年代进行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股份制改造等,到如今全面深化改革,都是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所进行的大胆尝试和创新,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推动我

论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

论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 摘要】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涉及国家的综合实力,涉及国家发展和强大,事关重大。 随着企业越来越深入地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逐渐发现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 距不仅是在体制的不适应,而且还存在管理理念和方式的落后,核心技术匮乏, 因此要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并赢得竞争,至关重要的就是必须技术与管理同时创新。 一、企业生存发展客观需要管理创新 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经济增长中要素贡献率的结构,而且是科学、技术、知识等无形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日渐凸现并逐步增强。这一切 都清楚地告诉我们,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内容的转变必须要求经济模式 也发生相应的转变,而作为实现经济增长实体的企业及其管理也应紧随其变,以 适应新的竞争环境的要求,因此管理创新是我国企业的必然趋势。从管理发展的 历史来看,每当经济环境和竞争环境发生变化时,管理也都要随之发生相应的变 化或创新,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和企业的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通 用电气公司的采购工程师麦尔斯,因注重对他所从事的工作和所要采购的物品进 行功能分析,即“为什么要采购这种物品”,“到底需要他们的那些功能”,因此成 功地解决了战时稀缺物品的代用品问题,不仅满足了生产、保证了供应,而且还 降低了成本,最后,这种功能分析的方法发展成一种新的管理方法—价值工程。 随着对国外先进管理理论和管理经验的引进,我国企业在管理创新上也进行了大 量的探索和实践,如80年代推行的企业承包责任制,90年代进行的建立现代企 业制度和企业股份制改造等,都是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所进 行的大胆尝试和创新,为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发挥了很大 作用。 二、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客观需要技术创新 企业是现代社会的细胞,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 组织,具有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内在动力;在市场经济及经济全球化 的大环境下,企业始终面临竞争压力,具有重视技术创新的外在压力;企业在生 产经营活动中,能够使技术方向和目标的选择中更符合市场的需要;企业具备把 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的生产、以及相关配套能力。总之企业具有直接面向市场, 了解市场需求的灵敏机制,有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内在优势,有实现持续的 技术创新的基础条件。企业深知必须提高自主开发创新能力,形成自有核心技术,才能具有核心竞争力,在国内外竞争中赢得主动,因此企业必须无条件地成为技 术创新中的主体。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 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 并实现市场价值。技术创新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前提。统计研究表明,技术创新对中国企业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研究所对中国 企业技术创新的一项调查分析显示,在所调查的1051家企业中,通过技术创新,有93.2%的企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增加了产品品种,有96.7%的企业提高了经 济效益,96%的企业扩大了市场,91.5%的企业提高了产品的质量,88%的企业提 高了产量,77%的企业降低了材料消耗,69.4%的企业降低了能耗。企业的技术创 新能力是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涉及国家的综合实力, 涉及国家发展和强大,事关重大。

(发展战略)如何正确处理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如何正确处理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的关系20世纪以来,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市场瞬息万变,技术和市场的激烈竞争,常常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它既可给企业带来风险和挑战,又可给企业带来商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既要面对国内企业的竞争,又要面对国际跨国公司的竞争。企业能否随着市场的需求和变化,不断研发市场需要的新技术、新产品,就需要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这是企业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关键,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创新是高科技企业永恒的主题,没有创新就没有高科技企业的生命力。技术创新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企业凭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可以迅速占领市场。科技与经济交织在一起的激烈竞争在全球展开,世界各国都在调整自己的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战略,都把企业技术创新放在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因为一个企业的技术创新,不仅能为企业自身带来可观的利润,而且会涉及到相关的企业,从而形成众多企业相互竞争的创新浪潮,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企业技术创新不仅是加速企业自身发展的活力源泉,而且也是加速整个现代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 创新在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技术创新是创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全球竞争的加剧,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我国企业面临的是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竞争对手是资金雄厚、技术力量强大的跨国公司,企业要在这样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造就自己的核心能力。而企业核心能力的关键是企业的技术能力,是企业在技术上具有别人不

能模仿的、持续创新并能持续保持领先的能力。要保持市场占有率,必须持续不断更新技术和产品。企业的核心技术,对企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只有不断推陈出新,企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自有基础技术研究成果,直接关系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行为是非常复杂的社会经济行为,基础技术成果是企业社会经济行为的支柱之一,产品的相关实用技术,产品化技术和产业化技术是支持企业社会经济行为的另一个重要支柱。 企业的发展,必须有明确的研发方向和市场定位,这对公司持续、稳定的发展十分重要。任何一个企业,不管其具体的产业及产品特点如何,都是一个多种技术有机组合而成的组合体。技术是企业生存的支撑,技术创新则是企业在竞争中发展,赢得和保持某种竞争优势的根本动力所在。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在当前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更是企业增强发展能力、应对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经济运行由供给约束转为需求约束,买方市场基本形成,企业面临全面竞争的发展环境,出现了利润率平均化和下降趋势,分化、调整、改组加剧,大型化、规模化和小型化、专业化竞相发展,不少企业进入“二次创业”或“再次创业”的新阶段。技术创新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企业技术创新不仅决定和统率着企业技术发展的具体行为,也决定着企业的命运。企业能否正确选择并贯彻实施合适的技术发展方式,不仅是企业能否顺利实现技术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企业能否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如日本企业所

人事 管理创新及信息技术运用-管理创新论文-管理论文

人事管理创新及信息技术运用-管理创新论文-管理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1人事管理创新必要性 改革开放三十年进程,我国人事管理工作不断变迁更新,人们在实践工作中的意识思维也形成了根本性变革。我国管理法的履行颁布,不仅为管理任务提供了有效的法律支撑,同时也为管理工作开展提出了更新的标准要求。实践工作中唯有树立创新意识,推动人事管理工作模式的全面变革,方能跟上时代步伐,实现全面升华。当前,人事管理中较多的工作人员欠缺认识了解资料的知情权。基于人事管理工作不够透明,无法有效落实知情权进而造成缺陷问题不断增加。一些原因在于原部门记录当事人信息过程中存在内容不实性,甚至添加了欠缺实时性依据的,导致对当事人形成了不良影响。还有一些单位由于长久不能掌握个人导致内容不完整甚至无从知晓,因而由人事资料欠缺而造成的诉讼以及纠纷频繁发生。依照我国制度规定,当前仅有机关事业部门或是国企单位方享有保管人事资料的权利,而伴随我国经济建设的深化发展,外资单位以及民营机构的经济成分比例不断提升,该类单位并不具备保管人事的权利,而是将存储在人才交流中心而无法进行行政权约束,因而达不到有效管理人事

资料的效果。为此,人事管理创新势在必行。从采用方法上来讲,随人走的传统模式经受了更大的挑战。伴随市场经济制度改革的深化发展,人才流动更加频繁,人档分离机率增加,虽然干部以及企业员工管理规定对流动人才管理进行了要求,然而实践工作中有关管理单位以及流动人才享有的权益以及管理矛盾问题却逐步凸显出来。一些单位为预防人员不良流失用作为关卡,导致弃档问题频繁发生。社会上拥护淡化人事管理的声音越来越高。制度层面,人事资料的汇总收集欠缺力度,同时材料质量不高的现象较为普遍。首先,归档管理体制并不健全且执行欠缺严格性。少量机构仅能照搬照抄资料归档管理要求,无法制定符合自身特征的工作细则。即便一些单位创建了管理制度也在不同层面上包含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另外,汇总收集的资料并不完整精准,尤其是上交人才交流中心管理的、员工考核资料、鉴定评估报告等,无法及时的囊括到个人之中。再加上欠缺监督核查机制、材料真实性无从考证,导致人事管理存在较多不足之处,因此只有全面创新工作模式,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方能真正提升管理水平,达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 2人事管理信息技术应用 2.1引入数字化技术,提升管理标准性 当前,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呈现出软件工具种类繁多、标准不统一的

技术创新管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无分。 1._____被认为是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创造性的模仿者【】A.中国B.俄罗斯C.日本D.韩国 2.按熊彼特关于创新的观点,技术创新的承担者(主体)是【】 A.科学家B.大学教授C.企业家D.技术人员 3.技术创新是一个包容____三类要素的系统。【】 A.机构、制度和人员B.技术、经济和社会C.资金、实验室和技术人员D.发明、专利和商标 4.企业的技术知识一般以____等形式表现出来。【】 A.新产品、新商标、新广告 B.新产品、新生产技术、新材料 C.新环境、新制度、新员工 D.新厂址、新厂房、新厂服5.目前,中外企业中所进行的创新活动越来越多地是通过对现有技术或引进技术的____来完成的。【】 A.自主创新B.合资生产C.模仿与改进D.自主创业 6.有效市场需求是指:_____的市场需求。【】 A.投资火热推动B.消费膨胀刺激C.货币升值造成D.真实反映消费者购买能力和购买意愿 7.中国优秀企业在加强技术创新方面应着重谋求开发、形成有特色或优势的【】 A.适用技术B.专有技术C.环保技术D.技术 8.美国以技术(IT)为代表的高技术很发达,主要是因为【】 A国家富,投资多B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大C激烈竞争的条件下,企业非常重视自主研发、创新D风险投资业追逐暴利9.技术创新是联系科学技术和——的中介与桥梁。【】 A.国际经贸交往B.经济活动C.投资活动D.管理活动 10.企业技术创新策略主要有【】 A.安全性策略、保守性策略、退却性策略B.激进性策略、创造性策略、挑战性策略 C.稳妥性策略、改进性策略、变革性策略D.抄袭性策略、引进性策略、模仿性策略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l分,共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三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均无分。 11.高技术的基本特征主要有【】 A.高创新性B.高增值性C.高风险性D.高竞争性E.高成功率 12.企业为了促进技术创新,可以选择的有效组织变革措施主要有【】 A.组织分裂法B定性分析法C.定量分析法D.组织调整法E.一条龙法 13.我国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预测采用的方式主要有【】 A.以用户为媒介B.通过参观博览会、出访外国以了解技术发展方向 C.专利查询D.来自国外的样品E.通过大众媒介、学术刊物来了解技术创新 14.阻碍企业核心能力形成的因素有以下哪几种【】 A.缺乏耐性(或耐心)B.解散了设计小组C.不积极申请商标注册D.不能吸收新的技术E.不在成功产品上继续前进

技术创新与管理方式变革

技术创新与管理方式变革 技术创新对管理方式变革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某种程度说,技术创新本身就是管理者管理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因为技术创新直接融入管理观念、管理方法及管理组织之中。当然,技术创新并不是以原生形态进入管理方式,而是转化为或内化为管理方式的构件才得以体现。所以,技术创新存量塑造管理方式,技术创新的增量则驱动管理方式的变革。技术创新驱动管理方式变革主要体现在如下三方面:第一,驱动管理观念发生变革: (1)驱动企业对内管理观念的变革。企业对内管理观念主要包括对委托人、员工及委代关系、磨合关系的观念。近年来,美国企业界利用磁盘系统建立了一种员工培训及考核的工作体系,利用该系统可帮助实现员工配置的最优化。 另外,信息技术也改进了现场管理观念,现场管理中的“现场”不一定是指实际中的现场,而有可能是指显示屏上的“现场”,“实际现场”与“屏幕现场”尽管有许多差异,但就管理效率而言,后者似乎较前者成本更小。 (2)驱动企业对外管理观念的变革。企业对外管理观念主要体现为竞争观念及营销观念。技术创新效应体现最为充分的可以说是企业之间的竞争,技术创新一方面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加速了企业的成功与失败的动态进程,驱使管理者更为重视企业竞争,更为重视技术创新引致的危机意识的培育;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又在竞争之中不断地注入合作,强化了企业的兼并意识和联合意识。这样,技术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驱使企业超越传统的从零和博弈中获得竞争中优势的旧竞争观,取而代之的是构建以协作加联合共同获取增和博弈的竞争优势的新竞争观。在营销观念方面,技术创新效应使得管理者能够从主要以价格及质量赢得顾客变革成主要以个性、价格及质量赢得顾客的观念。现在波及全球企业界的根植于技术创新的“企业再造风潮”,其最为核心的观念即为“顾客导向”观,以“顾客导向”观重新审视企业及企业行为。这也表明,由技术创新引发的“企业再造风潮”更要求管理者更新观念,用完全意义上的“顾客导向”观替代“生产导向”观及不彻底的“顾客导向”观。 第二,驱动管理方法发生变革 在技术创新效应中,管理方法是首先受到冲击并相应作出变革反应的。技术创新不仅驱动成文性管理方法发生变革,而且对非成文性管理方法产生着较大的影响。技术创新使新的管理硬件加速替代旧的管理硬件,同时使管理主体的操作技能也变换成适应新管理硬件的形式,这样,体现以电脑技术为主体的新的管理硬件系统及其相配套的软件系统的新的管理方法,正在或已经在冲击和改变着主要以人工及简单硬件为主体的旧的管理方法。这种新管理方法改变了传统的信息接收、整理及传输的方法。传统的信息接收及处理主要依据听取汇报、看汇报材料、现场走访及人工整理等方法,这种传统方法具有许多限制性约束,而新的管理方法则有可能弱化或消除这些约束: (1)成本约束。听取或阅读汇报材料,对管理者而言,也许只花费少量时间,但对提供材料的下属,则有可能要花费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时间。新的管理方法只要求管理者对电脑输入一定的指令,就能很便利地在成本非常小的前提下获取所需信息。 (2)时空约束。传统管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管理者的活动范围,限制了管理者的信息来源,引致管理者只能是平面的而不能是立体地接收信息。新的管理方法则有可能解除大部分时空约束,使管理者能够立体的、随意的、超越时空地或全方位或单维度地接收信息。具体地讲,管理者在办公室中可以随意进行与“实际现场”无异的“屏幕现场”走访,也可以在“屏幕现场”走访期间立即对其相关信息加以电脑整理和输出,这样,原本要经过多重必经之途的信息只须经过简单程序操作就可完成。 (3)可信度约束。传统的管理方法很容易使管理者接收到的信息在经过多重过滤和改造之后已经面目全非,这样接收的信息就很难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在信息的传输方面也可能因噪音影响而使其失真,表明传输的信息同样难有高的可信度。新的管理方法由于采用人-机系统接收信息,因而就有可能减少在信息接收及传输过程中的失真,从而使信息的可信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有必要提出的是,新的管理方法也不可能完全排除信息的失真,甚至有可能较旧的管理方法引致更低的信息可信度。不过,总的来讲,由于减

管理创新的两个核心技术

管理创新的两个核心技术 管理创新是企业中所有非技术的创新,主要指观念创新和制度创新,而观念创新既包括企业内部管理的观念创新,也包括市场营销方面的观念创新。 各国商业运作的开创性人物都是在提高顾客满意上实现重大创新的 在福特时代,美国曾经有500多家汽车制造厂,但是在福特之前,汽车还是一种贵族的奢侈品,主要满足人的好奇心、猎奇性、娱乐性,广大老百姓不但买不起,而且买了也没有多少实用价值。但是,当时还只是一个替人跑腿的小伙计的福特却看到了汽车的巨大市场,决心生产一种既实用又便宜的T型车,使所有工薪阶层都能够买得起,他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生产线。1919年,福特公司就能够一分钟生产1.6辆汽车,由于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当别人的汽车卖一千多、甚至几千美元一辆时,福特公司生产的T型车却只卖几百美元一辆。1908年——1927年,福特公司共卖出了1500多万辆T型车,192 3年的年销售量竟达到了210多万辆,福特公司生产的汽车曾经占领了57%的市场份额。 福特T型车获得巨大成功的启示价格便宜、功能实用,使所有工薪阶层都成为他的潜在顾客。 在国内,海尔对中国的贡献之一是在售后服务方面大大提升了顾客满意度。在8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的销售方式一直是:顾客到商场买商品,大件商品也必须由顾客自己负责拉回家。据中消研所知,这种情况是由海尔率先进行改革的。而起因却是一件小事。一位老太太购买了海尔空调“打的”回到住处,上楼找人帮助搬运时,空调却被黑心的司机拉跑了。海尔知道这件事情后,引起了高度重视,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海尔应该对这件事情负什么责任?这件事情是否

具有普遍意义?海尔是否应该通过这件事情改进销售方式?结果是他们立即免费给这位老太太送去了一台新空调,并负责安装,从此以后,海尔的所有大件商品在全国推行“免费送货上门”。“无搬动服务”和“24小时安装到位”等系列服务项目。并由此发展出一整套售后服务的完善制度来。 今后的重大管理创新将来自不断提高员工满意度 如果一个企业不是以简单机械劳动为主的企业,而是需要员工发挥智力的企业,或需要员工与顾客打交道的企业,就必须将不断提升员工满意度作为未来最重要工作。 美国的一些公司利用“员工——顾客——公司目标”的模式,找到了使企业起死回生的妙方,他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员工满意度提高5%,会连带提升1.3%的顾客满意度,同时,也使企业效益提高0.5%。具体说来,不断提高员工满意度有以下理由: 1.要提高效率和质量,要留住人才,要使员工有敬业精神,要使顾客满意,企业必须使员工满意 世界级的优秀企业,如世界500强之一的惠普公司,早在几十年前,就非常重视不断提高员工满意度。但是,在今天中国的很多企业,还没有将员工满意度的调研和提升作为一种制度建立起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企业的员工就没有满意度方面的问题。我们帮助一个大企业做企业文化方面的咨询时,在讨论企业文化的文本时,不少员工提出:我们公司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包括了“顾客永远是对的”和“使顾客100%和120%的满意”等,这没错,但是,要使顾客满意,企业首先必须使员工满意。

研发与技术创新管理

《研发与技术创新管理》课程论文 题目:研究与技术创新管理 姓名:耿慧娟 学号: 041301120 年级专业: 2013级基地 2014年5月20日

研发与技术创新管理 摘要:技术创新管理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和管理者们很关注的一个问题。从技术创新的组织保证、技术创新的制度与资源保证、技 术创新的保密机制等方面,对技术创新的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技术创新管理;项目管理;知识管理 引言: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活动由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两部分组成,包括从新产品、新工艺 的设想、设计、研究、开发、生产和投放市场的完整过程。技术创 新是促进社会成长与变动的重要动力之一,对经济成长、资源的有 效运用及贸易的竞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当企业处于不同产业时,企业涉及的技术知识特性一般不同,特别是技术知识的路径依赖性、复杂程度、变动程度、隐性和显性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导致 技术创新具体管理方式也不相同,技术知识特性已经成为影响技术 创新管理的重要因素。 现在的技术创新管理研究注重对技术创新过程管理与组织的研究,但对企业所涉及的技术知识特性对技术创新管理的影响却缺乏 深入研究。而这个问题是技术创新管理的一般理论与企业技术创新 实践密切结合的重要基础,也是技术创新管理研究的重要方向。技 术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满足客户不断增长和变化的需求来保持 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提高企业当前和长远的经济效益,为 了实现这一根本目的,企业除了在充分重视核心产品的技术创新的 同时还必须重视技术创新管理。 1 技术创新管理 组织创新主要指为了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开展而对组织结构和管 理机制进行的调整或重新设置,诸如建立新产品开发团队,人员激 励模式、资源分配方式、项目评估方法、项目管理体制等。技术创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策略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策略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计算机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信息化建设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管理创新是完成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性因素,而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阐述企业信息化概述及作用,分析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之间的关系,探究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建设;企业管理创新;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对自身的管理进行创新化建设,然而很多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是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企业管理创新的理解产生了偏差,另一方面是将重点放在了信息化硬件建设上,忽视了业务流程的再造及重组方面的管理创新。因此,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使企业不得不将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创新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企业信息化概述及作用 企业信息化是指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各个环节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传输,最大程度的加快信息的传递效率和传递速度,确保企业的重要资源信息能够及时保存并得到充分利用,为企业信息资源管理部门提供系统、全面、有效的信息数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作用主要有:1.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科学、合理的对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及时为企业保存信息资源,在企业内部建立区域网,可使各个部门之间快速建立衔接,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加快企业资金的运转速度,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取。 2.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 信息化建设运行过程中将企业的原始信息数据存入到计算机中,一系列相关操作流程都由计算机智能化完成,一方面减少了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漏洞,另一方面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 3.为企业实施电子商务项目奠定了基础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为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带动企业供应链的建立与发展,从而加强社会化信息的流动。 4.加强企业管理制度的实施 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对信息资源数据的结构及出处进行严格的控制和规范,与人工操作相比,信息化模式更能够降低错误,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之间的关系 传统的信息管理手段中,会频繁出现一系列问题,企业信息管理环节中,不易发现这些问题,即便察觉到也不能立即进行处理和解决。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后,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降低投资风险,提高工作效率,严格控制操作流程,提升经济效益。同时还需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企业管理模式,使之能够及

企业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需协同互促

企业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需协同互促 产经纵横C 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和国务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等传统产业深入融合,实现“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创新引领发展,推动企业从数量型发展转变为质量型发展。这一巨大转型,要求企业必须在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不断变革。一方面在管理机制上进行创新,激发员工创新活力,促进技术研发的创新;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带来的商业模式、生产节奏、产业链协同等方面的深刻变革,也对管理机制的创新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企业只有实现管理和技术的协同互促,才能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传统企业往往采用严格的等级规章制度,主要管理模式是自上而下的指令执行模式。这样的管理机制严重地制约了普通员工的思维发散和探索精神。创新企业管理模式,首要条件就是需要改变公司的结构模式,运用互联网新思维模式进行企业内部的改革,实现企业人员扁平化管理。在技术创新、新业务探索、新产品研发等领域弱化传统的层级式管理模式,鼓励员工进行思维发散。不断鼓励员工积极地提出工作想法,还应该积极的拉近公司中层高层与员工之间的距离,让员工敢于在领导面前说出自己的想法,从而科学合理地营造出鼓励创新的工作氛围,增强企业的团队凝聚力。 技术创新是企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企业在生产技术上开展持续创新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利润。中国已从世界各地方积极进口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带动企业生产减小成本损耗、推动企业生产量的提高。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是企业从以往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管理模式与技术研发需协同创新。一是管理创新激发技术创新活力。创新管理模式需要在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管理理念进行全方面的创新变革,打破束缚技术创新的制度枷锁。以国内某互联网公司的研究院机构为例:在组织架构上,突破传统的树形结构,将研究院各部门按其在技术创新中所处的位置和承担的职能划分为技术研发部门、创新服务部门和业务孵化部门三大类。其中技术研发和创新服务构成静态板块,负责技术研发和质量保障、用户体验设计、用户研究等创新服务职能;业务孵化部门为动态板块,以产品为抓手进行孵化,从固态板块调配资源进行产品创新,产品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脱离研究院体系成为独立的部门。在管理制度上,建立了“上下结合”的项目立项机制,使公司发展战略和一线员工创意有机结合;形成了“多位一体”的创新支撑机制,为创新项目提供技术、产品、市场、管理等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支撑;开拓了“管理+技术”的双通道人才发展机制,培养和发掘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实现了多元化的创新激励机制,给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员工以充分的激励。 二是技术创新赋能管理创新实践。管理模式创新能够激发技术创新的活力,技术创新的成果反过来也为管理创新实践提供了工具和能力。在互联网行业,容器云、开发运维一体化、智能运维、微服务等技术创新成果在缩短产品研发周期、降低产品运维成本的同时,使产品快速迭代周期大大缩短,给项目管理快速试错、持续迭代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撑;代码管理、故障管理、文档管理等系统的应用,也为衡量项目组成员的贡献提供了部分定量依据。在先进制造领域,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广泛应用,使企业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不断提高,产品生产从原材料采购、流水线生产、物流运输直到销售服务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实现精准跟踪,给传统企业“管不住”“管不准”的管理模式带来了提升的空间。 作者单位: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57 / 浙江经济·2019年第07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