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京西古道领古道文化

合集下载

五岭古驿道之新岭古道

五岭古驿道之新岭古道

五岭吏驿道之新岭古道\y\4■黄良顺"山水吾州称绝奇,间生杰出当如之。

不行天上五岭路,焉识人间二程诗。

”元代诗人方回诗中所指"天上五岭路”即为休宁山斗至婺源江湾的"五岭古驿道”。

201905/VACATION TOUR23"五岭”即新岭、塔岭、羊斗岭、对镜岭、芙蓉岭(或“谭公岭”),全程约三十多公里,为唐天复元年(公元901年)婺源县治由清华镇迁至弦高镇(今紫阳镇)后新辟至徽州府的官道。

作为古徽州“九龙出海”之一的徽(州)饶(州)官道及其盘旋在五龙山中交错纵横的十多条“支线”,现为徽州境内保存最完好的古道网络,其中"五岭古驿道”是现存最完整、各路段连接最紧密、距离最长的徽州古道之一,是研究徽州古代交通及徽人行商路径的活化石。

古徽州人对于挑担过“五岭”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当地人称之"江湾担”。

所谓"江湾担”,即徽州货物南运婺源,先走水路,沿率水河至休宁龙湾起岸,再走旱路到山斗,过"五岭",至江湾,肩挑背驮,起早摸黑,来回三天,想着都让人望而生畏。

这一路弓腰磨脚的辛劳也成了休宁人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不好好读书,就挑"江湾担”去!出山斗,古道沿率水河逶迤而行,雨后的石板更加清亮,丝丝缕缕的花纹赋予其特殊的印记,像来自远古的图腾,定格了"江湾担”的历史以及徽人走南闯北的足迹。

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里,率水河忙着张罗昨夜的那场春雨,河床上的水草似乎一夜间冒出来似的,在匆忙的秀水中摇头晃脑的。

走在这样一条古韵悠悠的步道上,路边绿草如茵,对面田里的油菜花,也赶在这场雨后,绽放着黄灿灿的色彩,与山坡上青葱翠绿的毛竹构成一幅层次错落的水彩画。

连着村庄的这段古道应是近年刚修补过的,石缝间还有水泥浆砌的痕迹。

当古道辞别携手前行的率水河,按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路径,挽着一条自山涧而来的清溪向山坞行进时,原汁原201905/VACATION TOUR24味的古道才真正回到我们的 脚下,在这里,青石板沉淀了 岁月的痕迹,绿青苔侵蚀着生 活的味道。

从蜀道申遗看秦岭古道文化价值

从蜀道申遗看秦岭古道文化价值

从蜀道申遗看秦岭古道文化价值作者:吴松显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8年第01期【摘要】本文阐述了四川蜀道概念和申遗相关举措,深入分析了秦岭古道历史文化价值和联合申遗对策,提出了秦岭申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建议,以期更好地实现对我国古代秦岭古道这一珍贵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关键词】蜀道申遗;秦岭古道;文化价值;联合申遗关于秦岭古道的研究开始较早,成果颇多。

但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蜀道,其他路段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但即使是蜀道研究也侧重于蜀道的历史渊源、兴盛及衰败、形制、路线、走向、以及名胜传说和旅游价值等历史方面,而对于蜀道申遗的现实对策性研究则相对较少。

七年以来随着蜀道申遗工作的逐步进行,学者们在总结历代蜀道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方法,涌现出一批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和旅游学等关于蜀道申遗的相关著作。

目前学术界关于蜀道申遗的名称、起点、联合申遗、何种形式申遗还有诸多争论,本文从秦岭古道的文化价值角度出发,对陕西省秦岭古道的文化价值和申遗对策进行研究,最后提出关于申报秦岭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思考建议。

一、蜀道概念和申遗举措1、蜀道的概念蜀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我国古代一般是指狭义的蜀道,即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

李之勤在《蜀道话古》中指出单从字面上考虑“蜀道”应解释为蜀地的道路或者蜀国的道路,蜀地或蜀国通往四方临近地区的道路。

但从历史演变来看,将蜀道释义为四周的邻近区域,尤其是当时的首都长安通往汉中或者四川的道路更为贴切一些。

[1]王蓬在《中国蜀道》一书中认为,广义上讲通往蜀国的道路,都可以称之为蜀道,但是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所载的蜀道却是指长安通往成都的川陕驿道。

[2]王子今也在《中国古代文化交通文化论丛》一书中认为蜀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指所有交通蜀地的道路,后者指穿越秦岭巴山联系川陕的道路,并认为长期以来文化史上已将蜀道定义为川陕驿道。

[3]由此可见,学术界对蜀道的定义一般是指狭义的蜀道。

踏寻韶关古道的千年历史文化

踏寻韶关古道的千年历史文化

踏寻韶关古道的千年历史文化【核心提示】韶关古道促进了古代岭南和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也见证了近现代革命事业的发展,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古代,往来于韶关古道的有军人、官员、文人、商人、僧人和普通民众,其中文人、官员和僧人的南来,给岭南地区传输了当时较为先进的中原文化,在古道沿线留下了大量文化遗存。

即使到了近现代,韶关仍然是中国北方及长江流域与华南沿海之间最重要的陆路通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古道因此也见证了近现代革命事业的发展。

凿岭开路惠泽岂止一方农历九月的粤北,空气清爽,在当地社科学者的陪同和指引下,记者上山岭,行古道,实地感受了韶关古道深厚的历史文化底韵。

古道行首日,记者和当地社科学者乘汽车驶过省道再绕乡道,翻过好几座山头,才到达第一个目的地——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这里较好地保存着一段西京古道——梯云岭段,约三公里,步行大约需要两小时。

古道逶迤在山脉间的一片农田中,据学者考证,历史上多个朝代,岭南朝贡均由此进京。

套用现在的说法,西京古道就是古代的高速公路。

行走约一个小时,只见路边淹没于草丛中的古公馆、古驿站和基石,却没有见到一个行人。

这时只见一个带拱券式门洞的石亭立于眼前,古道穿亭而过,原来这就是记载中的“梯云岭亭”。

亭中靠门处残留着几块石碑,其中“重建梯云岭碑”上记载着与这条古道有关的历代名人:“昔唐昌黎韩公,宦游岭南,道经此地,迨后地以人传。

名贤经过之区,并其地而俱馨。

至国朝康熙年间,有邑侯裘公……曾建祠于梯之巅。

”此碑立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主要记载了重修梯云岭路段的历史。

“昌黎韩公”即韩愈,他被贬广东时,正值寒冷季节,秦岭云封雾锁,行马踌躇。

于是在见到侄孙韩湘时写下诗句“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这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流传久远,后人对蓝关究竟何处也有不同说法。

西京古道上也有一个叫蓝关亭的凉亭,位于大桥镇白牛坪天顶壳的山坳中间。

考古学视野下西京古道在早期人类迁移和发展中的作用研究——以乳源莱山遗址为例

考古学视野下西京古道在早期人类迁移和发展中的作用研究——以乳源莱山遗址为例

Academic Field考古学视野下西京古道在早期人类迁移和发展中的作用研究——以乳源莱山遗址为例【摘 要】考古类型学是考古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实践证明通过考古类型学研究可以对人类文化间交流进行实物验证。

本文以考古类型学为基础,通过对广东乳源南粤古驿道沿线六朝至唐时期的重要墓葬莱山遗址及其周边遗址考古学的成果梳理,从考古学角度进一步论证古道在早期岭南人类迁移中的作用。

【关键词】莱山遗址 人类迁移 西京古道曹勇 唐博豪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一、前言重要的人口南迁的阶段,据史料记载,因为自秦汉以来,为了加强中央王朝的统各种原因,大量的中原人口举家南迁,形成治,秦始皇派五路大军开凿多条道路,进攻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的人口南迁。

岭南,置南海郡、桂林郡,使岭南被纳入到1、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中原人口迁入国家的统一管理中,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在岭南的重要时期岭南被纳入国家统一管理的历史进程中,岭南本土文化开始受楚文化、吴越文化、中原西晋末年,继司马氏八王之乱后,匈奴文化等外来文化的影响,最终形成了自己独贵族刘氏入据洛阳、长安,“人相食,死者大特的岭南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人口迁徙特半”(《晋书·孝愍帝纪》)。

中原地区一些别是汉民族的到来,无疑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经济实力强大、人口众多的豪族,纷纷携家出1的作用。

走。

在战乱时期,由于缺乏官方的保护,他们通过考古学手段研究岭南与中原联系的依靠宗族的力量整体生存和迁移。

这就出现了古道及其周边的人类遗迹和遗物,将岭南文秦汉以后中原人口南迁的一次高潮。

史料有这化发展史上的人类记忆最大程度的解读、复方面的记载,如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十九原,结合历史文献档案资料,找出其在历史记载“东晋南朝,衣冠望族,向南而迁,占籍3年代上的演变规律,同时,在更大范围内运各郡…”记录了南北朝时期大量家族开始从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比较分析,比对不同区发达的中原地区南迁的历史。

据史载,仅六4域人类遗址遗迹之间的异同,获得区域间的朝,南迁人数达250万人。

安吉古道:串联古今的自然之径

安吉古道:串联古今的自然之径

ZHIJIANGYIYUAN浙江林业江之艺苑古道是重要的文化载体,是遗存的历史符号,具有生态和文化的双重价值,既珍贵又脆弱,一经毁坏,不可再生。

近年来,浙江省主动谋划,创新保护机制,加大投入力度,森林古道保护与修复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2022年3月,全国首部专门保护古道的地方法——《浙江省古道保护办法》立法,其中明确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古道保护和管理工作,标志着古道保护利用从此有法可依、有法可循。

安吉县作为山区县,古道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

现存古道64条,总长度87.75千米。

大部分集中在县境东、南、西部山区。

以天目山主峰龙王山为起点,东支山脉有50余条,其中与余杭、临安、德清交界的递铺、梅溪、山川、上墅等乡镇分布最多。

而西支山脉,保存在1000米以上的古道相对较少,仅在杭垓、鄣吴等地发现4处。

在中、北部的平原地区只有2处遗存。

相关遗存零散分布于各山区乡镇,整体保存情况不容乐观。

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级文物保护点19处。

独松关古驿道是浙江省内唯一的以森林古道为保护内容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重要的保护研究价值。

安吉古道的历史发展脉络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鄣郡为秦三十六郡之一,郡治即今安吉县古城村,成为浙江省境内最早的郡治所在。

《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东游之会稽,经丹阳、溧阳、鄣故(今安吉)、余杭。

可见,秦始皇是从江苏由安吉进入浙江的,这是最早关于安吉森林古道的明确记载。

这一时期,安吉森林古道的建设主要与行政建制有关,从最早的郡治,到汉代的县治一直是区域行政中心,使得与外部沟通联系的道路建设初具规模。

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繁荣,开通了从余杭经独松岭、安城、广德至宣州的要道——杭宣驿道,现存安吉独松关古道即其中一段。

南宋,定都临安(今杭州),安吉成为都城西北的屏障,兵家必争之地,金兵、元兵进攻临安,均取道安吉,先后在天目山脉修筑了幽岭关、高坞关、唐舍关等关隘。

体验京西古道的N条线路

体验京西古道的N条线路

体验京西古道的N 条线路我们开展的体验营是为户外爱好者提供户外初级野外穿越、山地攀登体验的,主要是面向户外新人和体力较弱的登山者。

我们先挑选北京西部石景山、门头沟和房山一带的部分景点和穿越线路,目前这些景点和穿越线路大都属于免费开放,沿途不但有很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还兼备优美的风景和一定强度,特别适合户外新人体验户外运动的乐趣和魅力所在。

石景山、门头沟位于北京城的西部自古以来就有北京西大门之称,这里连绵的群山就像一道高墙守卫着北京城,在群山山谷之间有很多条通往外面的小道,这是自古形成的交通要道,这些道路统称京西古道。

京西古道又以西山大道为主线,连接众多的支线,形成整个京西古道系统。

西山大道在王平口以东分为北、中、南三线,分别从三家店、圈门、潭柘寺进山并汇合于王平口。

潭柘寺南道还可以分为古香道和茶马古南道。

详细请参考后附附图一,注意该图绘制与常规地图不一样,采用了上西下东、左南右北的方向。

体验线路一线路名称:京西古道北道之—古道西风文化之旅。

大致路线:石佛岭—道须—东西马各庄—大寨—牛角岭—韭园。

重要景点:韭园村的西落凤坡村马致远故居,石佛岭的石古岩明代摩崖石刻,石佛岭古道上的蹄窝,牛角岭城关等。

主要景点大致介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元代名曲《天净沙. 秋思》作者马致远故居。

石古岩的明代摩崖石刻,关于佛教的摩崖石刻。

古道上很多长年累月骡马行走留下来的蹄窝。

牛角岭城关古道收税的一个关卡。

行程安排:石景山苹果园地铁—929 路韭园站—石佛岭—石古岩—道须—西落凤坡—马各庄—牛角岭—韭园—苹果园。

(参看附图)体验线路二线路名称:京西古道中道之—门头沟历史之旅。

大致路线:韭园(石古岩)—小狗之家—峰口庵—圈门。

重要景点:落凤坡的马致远故居,林业管理站的小狗之家,峰口庵的城关和古道蹄窝,圈门关于门头沟的起源。

主要景点大致介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旅游:京西古道

旅游:京西古道

中,让人能触摸到那历经千年的厚重古风遗韵。 行程攻略: 苹果园地铁口物美超市西行,乘929到石古岩站 下车,前往王平镇,经过王平镇爬“一线天”, 翻一座山。往前
走,依次过道须村,穿过东、西马各庄,再越一道岭,历经三个小时,便到马致远的故居,向东 过三义庙,进入京西古道。这一段古道是最好的 一段古道,宽3~4米,边是当年的炸
京西古道:触摸千年古风遗韵 京西古道是指西部山区的古代交通道。它以西山 大道为主线,连接了众多支线,形成一个道系统。 西山大道在王平口以东分为北、中、南三线,分 别
从三家店、圈门、潭柘寺进山并会合于王平口。 壮观的京西古道在王平口会集,被称为“过山 总”,王平古道是京西古道中最美丽、丰富的一 个部分。王平古道两侧遗迹众多,漫步其
糕铺、骡马厕所等遗迹。上行15分钟,到牛角岭 关城,保留着大面积的蹄窝。参观完牛角岭关城, 出关后顺前往陇家庄,陇家庄附近有车直达苹果 园地铁。
ujm来源: 汽 ujm来源: 打
抢 配 件 鸟 抢

京西古道怎么写作文

京西古道怎么写作文

京西古道怎么写作文背起行囊在山中陶醉浓浓草香如果你不是“亲水”一族,如果你吹腻了潮湿的海风,如果你厌倦了人满为患的景点,那就马上收拾行囊,跟着我们进山吧。

静谧的小路、古旧的房屋、潺潺的流水、陡峭的岩壁、无际的草甸……远离喧嚣,将自己包裹在满眼的绿色,浓浓的草香中,充分享受大自然的味道吧。

徒步:寻古京西古道线路指数难度系数★体力要求:★★历史文化:★★★★★自然景色:★★★线路介绍:京西古道自古就是京城到西部山区,再远至内蒙、山西的商旅道路。

现在的京西古道,早已没有当年的喧嚣,埋头前进,太阳将人影拉成长长的形状,刹那间,似乎对古道西风瘦马的意境,有了更深的理解。

位于西马各庄村的马致远故居荒废已久,院落中一片破败。

线路推荐:石古岩—道须—马各庄—落坡村—牛角岭—水峪嘴(全程大概11公里,用时7小时左右)线路亮点:深深浅浅的蹄窝、依稀可见的石刻、破败苍凉的马致远故居、清凉干冽的山泉交通提示:最好在苹果园地铁包车前往,包车费用人均10元左右必备装备:登山鞋、速干衣裤。

在北京西山,群峰之中,寺庙众多。

潭柘寺、戒台寺,九龙山和百花山的娘娘庙,以及颇负盛名的妙峰山,自古是京西一带祭祀社神的圣地,也因此形成和遗存了记载着宗教与民俗活动信息的进香古道。

古刹戒台寺,始建于隋代,素有“神州第一坛”之称。

明清时期开始,每到四月花开时节,天下游僧、四方香客便来此朝佛进香。

而京城的百姓也在这万物复苏的春天前来耍戒坛、赶庙会,游春踏青。

一时间,“古道青山杨柳暗,马蹄单绕寺门烟”。

一般地,到潭柘寺和戒台寺进香的道路有两条。

一条是从卢沟桥起,经长辛店西行上山,穿石佛村而至石牌坊先到戒台寺。

然后翻越西峰岭,走过几个村庄。

香客行程几十里,便终于到了这座“京都第一刹”。

在这条已被108国道覆盖的山路中,尚还较好地保存着从石佛村到戒台寺之间长约两公里的古道。

这段古道平缓,易于行走。

清代康熙和乾隆皇帝到戒台寺进香时,就是走的这条古道,当地人称之为御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访京西古道领古道文化
————————————————————————————————作者:————————————————————————————————日期:
探访京西古道领略古道文化-旅游管理
探访京西古道领略古道文化
文/王静王良解霏徐聚民
北京京西古道风景区位于门头沟区妙峰山镇水峪嘴村,占地1.5平方公里。

景区前临永定河,后靠牛角岭,依山傍水,是京西古道北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段。

特色景点包括京西古道水峪嘴段、京西古道博物馆、军事主题酒吧、民俗文化苑、铁匠铺、黄酒铺、永远免夫碑亭、牛角岭关城等几大景点。

景区内以人与自然为主题,以京西古道为背景,以沟壑山峦为载体,以餐饮文化为特色,是融餐饮与人文景观游览、娱乐健身、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生态型风景区。

水峪嘴段古道是京西古道中最美丽、最丰富的一个部分,古道石根被磨得光洁如镜、蹄窝半尺。

漫步古道,衬之以水景,会使游客依稀联想到古道悠悠的远古情境以及商旅不断的古道盛况。

古道沿途商记鳞次栉比,饭铺林立,茶棚无数,长途运输的驼队马队浩荡而过,日行牲畜万余口,千磨万击,蹄窝遍布,熙熙攘攘,构成一幅蔚为壮观的昔日风景。

古道小镇-古道客舍
水峪嘴村独树一帜,在村民搬迁到新村新楼之后,将老村老宅统一进行改造升级,打造成古道小镇,最具代表性的为“古道客舍”,即为山村酒店,实现高水平旅游接待。

由于是以村旅游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利用村闲置私人小院房屋建设乡村酒店统一对外运营,所以可以实现优良管理、高标服务,让游客吃住玩皆宜。

此项目为古道小镇旅游服务区的亮点工程,以古道风景区为龙头,旅游专业合作社为主体,采取村民自愿的方式,将私有房屋宅院加入合作社,增加家庭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盘活闲置资源,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陕西画院
在水峪嘴村的5号别墅里,有一家名为“陕西画院”(全名为北京古道兰亭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的艺术品展览、拍卖场所,它也是镇域范围内首家注册经营的大型文化创意产业公司,与水峪嘴村村委会投资建设水峪嘴村京西古道民俗文化博物馆,占地面积2.5亩,现已投资6000万用于展厅、名家画室、观景台、媒体区等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另外还配备了陕西风味餐厅、客房和休闲娱乐功能区。

陕西画院的强强联合是京西古道风景区中长期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它盘活了全村经济。

陕西画院经营的艺术品皆出自中国书画界名家之手,作品价值连城并且供不应求,全年收益可达到1000万。

其次它提高了全村知名度。

汇聚了我国文化界的众多知名人士,很多作品皆为现场作画,吸引众多慕名而来的书画爱好者、收藏者以及游人。

此外陕西画院配合古道景区共同开发全村的文化基础设施,提升了京西古道景区的文化氛围,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先进的管理理念。

军事酒吧
军事酒吧原为建设于1968年代号为“04”的林彪工事防空洞。

酒吧建筑面积575平方米,包括军事五项挑战区、沙盘模拟战役讨论区、经典战争街机游戏区、虚拟战争场景、现代军事展区等。

其中经典战争游戏区可以挑战真人CS,亲身体验军事氛围。

现代军事展区从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开发、军备发展五大主题区展示了我国陆军、空军、海军的发展史。

悠闲谷
从构思到设计到施工,经过1年时间的打磨,京西古道景区北线景观道终于打造完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为营造一个清幽、风雅、休闲、别致的九龙山景观道,
水峪嘴人用智慧绘制出一幅生动的美丽画卷——悠闲谷。

它的出现正符合水峪嘴村前临永定河、背靠九龙山的自然地理特征,使人置身其中,就能感受到三山一沟的静谧与安逸。

所到之处,你能看到小桥流水、茅棚树林,林子深处曲径通幽,无限神秘,云山雾绕,仿佛游仙驻足。

环绕枝头有声声鸟语,沟渠内有溪水潺潺。

过沟沟坎坎,感千回百折,闻花香扑鼻,看盘山小道,犹如人生百态,历历在目。

使人置身其中,便不由得忘记尘世中的五味杂陈,吐故纳新,体验亲近自然的快乐。

水峪嘴书画院
景区内还有一处书画院,是水峪嘴村的文化艺术工程。

书画院上房3间,左右厢房各2间,共7间,木质窗户,投资30万元。

在京西古道建成后遍请书画名家,进村参观创作,为其搭建良好的平台,在为艺术工作作出贡献的同时,打响水峪村京西古道的知名度,起到宣传造势的作用。

书画院现为中国农民画研究会的活动基地,每周末高路(吉林籍著名书法家,中国书画名人联合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会员、北京汉高现代文化艺术中心主任、北京西山草堂堂主;师从启功,北京2008奥运会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火炬接力《点燃激情传递梦想》等书写者;水墨画《妙峰山顶峰》多次获国家大奖)都会到书画院进行采景写生。

老面铺子
早年间在古道两侧有很多的店铺,如面铺、客店、首饰店、酒店、铁匠铺等。

其中比较有名的是“老面铺子”,面铺门前就是大街,大街即是古道。

在面铺门前,邻街摆设有石桌石凳,过往客商走累了可以坐下来喝茶、休息,饿了可以喝酒吃饭,天晚了还可以住宿,所以生意一直都很兴隆。

铁匠铺
铁匠铺是在原来铁匠铺的遗址上重新修建的。

铁匠铺在古道兴盛时可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打马蹄铁、马钉、马掌,供马帮使用。

看着铁匠铺,似乎还可以听到从里面传出敲打马蹄铁的声响。

走出铁匠铺,踩在昔日人马涌动的古道上,背后传来铁匠铺里大锤敲击烧红铁块的响声,清脆、响亮。

牛角岭关城
欣赏着古道沿途的风景,转眼间便来到了牛角岭关城。

牛角岭,又称牛脚岭,明清时期为捕衙南乡与坪口巡检司的分水岭,是重要的收费关隘,被称为西出京西古道的第一隘口,是门头沟区区级保护单位。

城门洞高6.2米,宽4.3米,深9.3米。

关城旁边存有两块清代石碑,一为清同治十一年《重修西山大路碑》,第二块是清乾隆四十二年《永远免夫交界碑》。

重修道路碑记叙述了同治十年洪水冲毁道路及周围各村合修道路的情况,碑阴记述了施善村名及店铺名称与人名。

现在此碑已被搬至桥耳涧村西桥头,这里只剩下碑座。

《永远免夫交界碑》虽然是为当时宛平县令黄景韩歌功颂德之物,但却是“盛世滋丁,永不加赋”政策的产物,尤其文后具列了宛平县坪口巡检司所辖三十八村之名,是研究该地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这块碑记载着清朝政府体恤生活在京西山区的贫困百姓,豁免了王平、石港、齐家三司38个山村“夫役”的史实,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现在在国家税务局的帮助下,投资12万建造了一座碑亭,以全力保护这块罕见的免税碑。

两通碑都保存完好,史料价值极高。

更有意思的是,两通碑均为双份。

《修路碑》在三家店白衣观音庵还有一块,《永远免夫交界碑》在峰口庵关城亦有同样一块。

牛角岭关城还曾是古战场,明崇祯三年(1630),沿河城守备毛立芳在灵山之麓的九龙凹与后金军遭遇,不敌而后战死。

各路援军赶到后,同仇敌
忾,将这股后金军追歼在牛角岭。

从牛角岭关城的城洞里穿过,沿小路前行,石路上那些深浅不一、如碗口大小的蹄窝就那么清晰地突然映入眼帘,大大小小数十个,宛如洞穴! 四壁被踩踏得光滑却又显示着层层石纹的蹄窝里,盛着雨水与枯枝的余迹,盛着商旅与马帮的艰辛,盛着每一个驮运者内心的企盼,盛着昔日的繁忙与奋进的蹉跎!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古道蹄窝不受破坏,水峪嘴村专门在古道旁另修了一条公路,游客朋友们可乘车上下古道。

老爷庙
过了牛角岭关城继续往前走,您会看到一座新修建而成的寺庙——老爷庙。

老爷庙是在本权法师(唐山兴国禅寺的住持)的指导和帮助下修建的,庙内供奉关圣帝君,俗称“关老爷”。

原先,每逢过节的时候,村民们都到老爷庙去烧香,祈求消灾驱难、家人平安,过路的客商也都要进上一炷香,祈求一路平安、财源广进。

西配殿内供奉着杨六郎、八姐、九妹等杨家人。

东配殿内则供奉着灵感宫娘娘、眼光娘娘和斑疹娘娘。

灵感宫娘娘也就是咱们妙峰山地区的碧霞元君娘娘,眼光娘娘和斑疹娘娘是她的助手,也是小儿保护女神。

老爷庙两边各有一座亭子,分别是偃月亭和赤兔亭(关公的青龙偃月刀和赤兔马)。

酒家驿站
当您走完古道,可以走进我们美丽的村庄,欣赏一下山村风貌,来到我们的古道酒家、古道驿站,品尝一下富有地方特色的山区的美味佳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