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丝性格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苔丝悲剧的原因范文

苔丝悲剧的原因范文
首先,苔丝悲剧的背景是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社会。
维多利亚时代是一个道德伦理观念极为保守的时期,对于婚姻、家庭、社会地位等问题极为重视。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苔丝身为一个贫穷的女孩,面对着社会的种种不公平和道德束缚,注定了她将承受苦难和悲剧的命运。
其次,苔丝的性格和个人经历也是导致她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苔丝是一个天真无邪、纯真善良的女孩,她对世界充满了美好的幻想和向往。
然而,她的天真与世俗冲突,导致了她在社会中的不幸遭遇。
她被父亲卖给了一个无情的富商作为情妇,又因为父亲的丧失而被迫离开家乡,到伦敦谋生,最后被一个富有的绅士伪装成婚礼的仪式诱骗,并因为毫不知情地嫁给了自己的堂兄,加上倒霉被死去的父亲知道真相,还是被富士宫感化,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悲剧。
此外,苔丝在这个时代所处的社会地位也成为她悲剧的重要原因。
作为一个贫穷的女孩,苔丝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也无法摆脱社会的束缚和限制。
她在婚姻和家庭问题上,被迫依靠男性来选择和决定自己的命运,她无法自主地追求自己的幸福。
而当她意欲打破这种束缚,追求自由和真爱时,却被社会所否定和谴责,最终导致了悲剧的结局。
苔丝悲剧命运之主观因素

苔丝悲剧命运之主观因素作者:司小红来源:《成才之路》 2014年第9期甘肃通渭●司小红摘要:《苔丝》是19世纪英国作家哈代的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品。
作者成功地塑造了苔丝这一人物形象,她的悲剧命运既有社会因素,也有人物的主观因素。
教师主要从主观方面研究苔丝悲剧命运的成因。
关键词:苔丝;悲剧命运;主观因素苔丝悲剧命运形成的主观因素既有她的性格因素,也有情感因素。
笔者试就这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性格因素苔丝的善良、保守的性格以及苔丝的软弱性是造成苔丝悲剧的主要因素:(1)软弱性。
在苔丝勇敢地同命运挑战的同时,也有她软弱性的一面。
在苔丝的一生中有许多方面都体现着她的心理决定论思想,这无时不反映着其软弱性的一面。
小说中,苔丝赶着马车到市场去,在途中同她的弟弟亚伯谈话时说,他们住在一个有病的世界上。
苔丝自认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不幸冥冥之中都是不可抗拒的命运使然。
后来她把自己的失贞归咎于出身,看作是自己的罪孽。
这种认识长期折磨着她,压抑得喘不过气来,并且她认为自己“跟那个比她平庸,被安琪儿蔑视的伙伴比起来,可差得远了”。
这种心理决定论让她产生了一种同命运挑战失败后的负罪感。
(2)单纯性。
苔丝继承了母亲漂亮和早熟,吸引了亚力克。
而苔丝的单纯使她没有认识到亚历克的本性,以致在和亚历克发生性关系时,苔丝没有进行激烈的反抗。
苔丝的单纯和无意识让自己内心的原始欲望占了主导,发生了一场双方道德的“沦陷”。
哈代这样描写环境:“树上栖息着轻柔的小鸟”“他们四周,一只只野兔在偷偷的蹦来蹦去”。
和谐平静的环境,甚至有些暧昧的氛围,可见苔丝的单纯让原始欲望默许了与亚历克发生性关系。
后来,经亚历克百般纠缠,苔丝说:“你的用意是善良的,我都感激,要是你别有用心,我就生气,我有时候也弄不清你的用意。
”在矛盾纠结中,她又与亚历克同居。
当回心转意的安琪儿出现后,单纯的苔丝悔恨交加,怒不可遏地缔造了自己的悲剧!如果把苔丝的失贞归咎于她的纯洁、不谙世事,那么她遭受安琪儿的遗弃不能不说与她一点关系都没有。
试论苔丝悲剧的成因 2

苔丝悲剧的成因: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作家中。
托马斯·哈代是一位“在历史与未来交叉点上的文学家”。
而《苔丝》是托马斯·哈代最著名的小说之一。
故事讲述的是农家姑娘苔丝为帮助家庭摆脱经济困难而外出做工的不幸遭遇和悲剧。
我们通常可以从三个角度品味悲剧:社会的悲剧、性格的悲剧和宿命的悲剧。
而苔丝的悲剧就包含这三种形式的悲剧。
一、时代社会的悲剧1.苔丝的悲剧是一个社会悲剧。
社会悲剧是人同环境的冲突造成的。
苔丝生活在19世纪80年代。
资本主义开始侵人家长统治下的英国农村,小农经济开始一步步走向崩溃,造成个体农民的破产。
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向工人转化。
苔丝作为一个贫苦农民的女儿,而后又作为一个雇佣劳动者,其命运必然是悲惨的。
苔丝的祖上原本是贵族,后来衰败了。
苔丝家里的老马被撞死后,他们一家就破产了,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苔丝不得不去投靠假冒的本家,在杜伯维尔家养鸡,这个重要的转折不仅使她失去了童贞,更使她成了一个靠出卖自己劳力赚钱生活的农业工人。
离开杜伯维尔家后,为了生活,苔丝又去了奶牛场做了一名挤奶女工。
包括后来种萝卜时被残忍地剥削和压迫都足以看出农民阶级已经向无产阶级转变了。
面对整个家庭的饥饿和死亡.苔丝在生存的压力、家人的哀求与阿历克的利诱下,最终被逼无奈,重投阿历克的怀抱。
正是这一行为,使苔丝失去了可能获得幸福的最后机会。
2.以阿历克和克莱尔为代表的不同性质的社会势力导致了苔丝的悲剧。
阿历克作为作品中的反面人物是邪恶的代表。
为了得到苔丝,他以他母亲的名义写信欺骗苔丝为他工作并利用一切机会接近并占有苔丝。
就是这样一个荒淫好色的恶魔后来居然变成了一个劝人行善的牧师,这更加体现了阿历克所代表的宗教势力的伪善。
而克莱尔在作品中是资产阶级虚伪道德的体现者,在他身上既有一定的开明思想也保留着传统的道德偏见。
他虽出身牧师家庭却不愿当牧师为上帝服务而愿意务农为人类服务。
他鄙视阶级偏见、等级观念,厌弃都市繁华的生活而到农村和农工一样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在恋爱问题上他温文尔雅、严肃认真,这说明他是当时具有自由思想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德伯家的苔丝》悲剧成因探析

《德伯家的苔丝》悲剧成因探析背景简介德伯家的苔丝可以看作是最伟大的悲剧之一在英国文学史上的散文。
尽管哈代的小说主要写威塞克斯共同国家的人,是英国东南部,他的悲剧显示类似于我们在希腊悲剧和他的坟墓和精致的风格展示了生命的悲剧意识所发现的崇高和尊严。
他巨大的力量与古典悲剧相媲美,这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苔丝是一个贫穷的农民女孩,她想依靠自己的双手来追求个人幸福,但社会力量却不能让一个柔弱的女孩,最终导致了她的悲剧。
在这部小说中,强烈的反宗教、蚂蚁的封建道德、反资产阶级的法律倾向,虽然在英国上流社会遇到了反对,受到了共同的读者的喜爱。
研究这部小说可以让我们认识到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资产阶级中的道德伦理观,苔丝的悲剧是由于社会的道德根源和男性中心社会中女性的纯洁性的稳定观。
在强烈反对这一观点时,坚强的指导苔丝的行为,批判矛点指社会和基督教教堂,保护这一观点。
我们比一百年前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感觉,成像把作家的讨论,我们惊人的哈代的前卫的思想,他把这种想法的时候,他创造了苔丝这个人物,从那才赋予这一形象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深刻的社会批判。
这本书成为了一个在维多利亚时代后期最杰出的作品,因为它大胆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道德的谴责造成的贫困和英国农村小农户近第十九世纪资本主义腐朽。
一、托马斯的介绍二。
小说背景这个故事发生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晚期,在这个时期,资本主义阶级控制了所有的权利,法律为他们提供了服务。
农民们在社会的一瓶,他们从来没有平等的权利作为资产阶级。
苔丝在维多利亚时代的女人,她无法避免的“霸权”的父权意识的“女人”性质的认识和严重的社交礼仪。
和父权制的社会制度使妇女在男权意识丧失了自己的独立地位,由资本主义的入侵,那些自给自足的农民拥有少量土地生产资料也跟着破产。
女性的美不仅被视为“麻烦”也成为男人推卸犯罪的借口;男性要求女性忠诚和身体的纯洁,却无视自己的放纵。
而在男权压制下,女性的思维模式也被这种强势的控制所控制,甚至是熔化。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德伯家的苔丝》是托马斯·哈代的著名小说,讲述了主人公苔丝从一个乡村女孩成长为一个经历种种挫折的女性的故事。
苔丝的悲剧成因深深触动着读者的心,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
苔丝的出身就决定了她的命运。
苔丝出身于农村贫苦家庭,她的父亲是一个喜欢酗酒、爱赌博的农民,母亲则是一个柔弱无助的女人。
这样的家庭环境决定了苔丝从小便要承受很大的生活压力,她要照顾家务,照料家人,过着贫困困苦的生活。
这种贫困生活使得苔丝从小就缺乏了良好的教育和正常的成长环境,她的心灵和情感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苔丝的纯真天性也成为她悲剧的原因之一。
苔丝自小在福利委员会的幼儿园长大,长大后成为给哈代家族做女佣的女仆。
她天真纯洁,善良善解人意,然而这样的性格却遭到了很多人的伤害。
她对世界的无邪与美好的向往和追求在酸雨一般的现实面前显得太过玻璃般脆弱,她最后因为对爱情的迷蒙与追求而陷入了深渊,最终走向了悲剧的终点。
苔丝的仁慈和善良也成为她悲剧的原因之一。
在故事中,苔丝对待他人总是满怀善意和同情心,她对家里的老大人失去了现实的希望,她对父亲的深情孝心,她对爱情的全部投入,她慈爱的对待哈代家族的儿童,都体现了她的善良与仁慈。
这样的善良和仁慈在那个物欲横流的年代却被人利用和践踏,她最终遭受的伤害也正是因为她过分的信任和仁慈。
苔丝的不甘沦为命运的牺牲品也使她走向了悲剧。
苔丝一直都对自己的命运抱有不甘,她并不愿意沦为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她对爱情有着美好的向往,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然而命运却对她一直并不友好,她不得不承受种种的被动和伤害,最终导致了她的身心崩溃。
苔丝身上的女性特质也成为她悲剧的原因之一。
在《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展现出了女性的纯真、温柔、坚韧和牺牲,但这些美丽的品质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在一个男权至上的社会,苔丝的女性身份注定了她只能成为被动的牺牲品,她的命运被男人的利益所左右,最终导致了她沦为悲剧的结局。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托马斯·哈代是英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是他的代表作品。
哈代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位深受广大读者同情的悲剧人物——苔丝。
这个美丽、纯洁、善良的姑娘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了悲剧,而她人生的悲剧是其性格与环境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的结果,是由多重因素造成的,本文将从主客观多个角度分析苔丝悲剧的成因。
标签:苔丝;悲剧;社会;性格;家庭《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性格与环境”小说的代表作。
小说讲述了美丽善良、勤劳淳朴、坚强勇敢、纯洁而又富有反抗精神的农村女孩苔丝短暂而悲惨的一生:为减轻家庭负担去富贵家庭做工,被富家无赖诱奸、回家后丧子、新婚之夜因旧事遭丈夫抛弃、将又来纠缠她的恶棍刺死,最终自己也走上断头台。
整本书读下来的感觉就是苔丝的一生是由悲劇构成的,但任何悲剧的形成都是有原因的,苔丝悲剧的成因并不是单方面的,是由主客观多重因素共同造成的。
主观因素便是苔丝的性格;客观因素是家庭,社会,传统观念,种种因素共同造成了苔丝的命运悲剧,下面便从这几个角度对苔丝的悲剧成因进行分析。
一、性格因素苔丝是一个单纯善良的姑娘,在家中唯一的劳力性动物老马死后,因为觉得老马的死与自己有关,出于愧疚和对家庭收入的担忧,就答应了父母让她去德伯家认亲的要求。
对亚雷,她从一开始就有排斥但还是继续待在他们家中干活。
她对亚雷缺少戒备心,在亚雷让她和自己一起回去的时候,她虽然没有多信任但还是依赖着他,和他一起回去,这也造成了她被亚雷诱奸的结果。
因为她的善良不忍心,她生下了自己和亚雷的孩子,可是孩子也因病夭折。
同样也是因为她的真诚,她认为自己不应该隐瞒自己的丈夫克莱尔,于是在婚前选择告诉克莱尔自己的过去,可她没想到克莱尔完全不能接受,两个人还是在新婚之夜分开了。
之后在父亲去世后,一家人无家可归的时候,她又因为自己的对家庭的那种责任感而答应了与亚雷同居。
可不能忽视的是,苔丝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勇于反抗的女孩,于是在克莱尔回来之后,她杀死了亚雷,将自己送上了断头台。
对《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女性形象的分析[权威资料]
![对《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女性形象的分析[权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5fe8a30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51.png)
对《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女性形象的分析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德伯家的苔丝》这部作品描述了一位纯洁勇敢、漂亮独立、勤劳甜美的少女悲惨的一生。
由于家境贫寒,为了生存,对社会凶险毫无认知的苔丝离家谋生,不幸的是苔丝却被亚雷・德伯奸污,并生下了私生子。
本该享受生命中美好年华的苔丝却时时刻刻遭受着周围人的唾弃与歧视,孩子的不幸早逝更对她的精神造成了严重的创伤。
苔丝在牧场做工的时候偶遇了克莱尔,当天真的苔丝将自己的过去向克莱尔坦诚相告后,却被无情地抛弃。
最终在物质和精神上受尽双重折磨的苔丝,将毁了她一生的亚雷悲愤地杀死后,坦然走向绞刑架,结束了自己悲惨的一生。
一、苔丝光辉的女性形象在哈代之前的许多作家,如狄更斯、理查逊等人对女性人物的描绘和刻画通常是按照世俗道德标准和传统价值取向进行的。
但是,哈代在其文学作品中,创造了一批与传统的女性形象截然不同的新女性形象。
哈代笔下的新女性形象没有落入传统的俗套中,作者以一种突破以往的模式对作品中的女性进行刻画与描写。
在书中她们往往以一种个性鲜明、具有现代思想的女性形象出现,《德伯家的苔丝》里刻画了一位对自己的人生有着自己独立的思想见解的出身于农村的善良美丽的姑娘――苔丝,其对社会的种种现象也有深入的思考。
在这部文学作品中,女主角苔丝是美和爱的象征,是被理想化了的女性形象,她具有善良、美丽、纯洁、质朴等很多优秀的品质。
她心灵纯洁,面对亚雷的威逼利诱,苔丝并没有委曲求全。
而面对自己心爱的人,苔丝为了保持自己心灵的纯洁,在经历了一番痛苦的内心挣扎之后,苔丝向心爱的人坦白了自己的过去,虽然她明白一旦坦白了自己的过去将很可能断送自己后半生的幸福。
她不利用婚姻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却用自尊来追求着平等和爱情的自由。
她为了使家庭摆脱窘迫的困境,因此去亚雷家做工,但是当她发觉自己被亚雷欺骗后便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
性格造成悲剧的命运—苔丝与梅季对比分析

性格造成悲剧的命运—苔丝与梅季对比分析性格造成悲剧的命运—苔丝与梅季对比分析近年来,许多文学作品都在讲述着“性格造成悲剧的命运”的故事。
苔丝与梅季也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都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了性格的弱点。
苔丝的故事体现了她过度感性、单纯易受伤而导致悲剧的结局,梅季则因为自以为是、骄傲自满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本文针对他们两位进行分析和对比,探讨性格缺陷所带来的命运。
一、苔丝和梅季的故事简述1. 苔丝的故事2. 梅季的故事二、苔丝和梅季的性格特点对比1. 苔丝的性格特点2. 梅季的性格特点三、苔丝和梅季的性格缺陷分析1. 苔丝的性格缺陷2. 梅季的性格缺陷四、苔丝和梅季的命运分析1. 苔丝的命运2. 梅季的命运五、性格造成悲剧的原因1. 过度感性导致悲剧2. 自以为是导致悲剧六、性格缺陷的影响1. 对自己的影响2. 对他人的影响七、性格缺陷的改变1. 改变的必要性2. 如何改变八、性格的优点与缺点1. 性格的优点2. 性格的缺点九、总结与感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面临很多因性格缺陷带来的不幸命运。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发现自身存在的性格缺陷,还要努力去改变,寻找一种能够更好地与自己和谐相处的方式,避免因性格弱点而带来的不幸命运。
1. 苔丝和梅季的故事简述在这一部分可以简要描述苔丝和梅季的故事情节,以及他们的结局。
从这一部分开始,就要着重比较他们的不同之处,为后面的对比分析做好铺垫。
2. 苔丝和梅季的性格特点对比这一部分可以分别描述苔丝和梅季的性格特点。
苔丝具有过度感性、善良、温柔、容易受伤等特点;而梅季则显得自我中心、目光短浅、骄傲自满等。
通过这一部分的对比,可以更好地认识他们的性格差异。
3. 苔丝和梅季的性格缺陷分析在这一部分,可以重点分析苔丝和梅季的性格缺陷。
苔丝过度的感性和单纯易受伤,导致她容易被伤害和欺骗;而梅季的自我中心和过度自信,导致她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缺乏考虑和深入思考。
4. 苔丝和梅季的命运分析在这一部分需要分析苔丝和梅季的不同命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苔丝性格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摘要:托马斯•哈代塑造的悲剧人物形象苔丝鲜活、感人,她有着朴实、纯洁和善良的内心世界,她对不合理的社会的反抗和她在道德上的传统保守都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及其家庭环境造成的。
正因如此,苔丝成为不朽的艺术形象。
关键词:苔丝性格特征形成原因
在英国文学史上,哈代一生跨越两个世纪,有着但丁一样的独特的地位。
他以自己的现实主义创作继承和发扬了英国文学传统,又以自己独特的创作模式融合了现代意识和现代情愫,成为英国文学中一架承上启下的桥梁。
苔丝是哈代在人物塑造方面的高峰。
她有着朴实、纯洁和善良的内心世界,她对不合理社会的反抗和她在道德上的传统保守都是由于当时社会环境及其家庭环境造成的。
正因如此,苔丝成为不朽的艺术形象。
一、苔丝的性格特征
苔丝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她对幸福的追求,对旧礼教的反抗;对亚雷的怨恨,以及对安吉尔的爱情。
从她丰富的内心世界中,既可以看到苔丝善良、朴实的性格特征,又闪烁着她敢于从破旧礼教束缚的叛逆精神。
1. 1善良朴实的苔丝
苔丝首先是一个善良朴实的乡下姑娘,她作为家里长女,吃苦耐劳,勇于牺牲,无私奉献,她的家境贫寒,所以很早就帮助母亲操持家务,任劳任怨,为了家庭,她宁愿牺牲自己。
当一家流落荒野,处于危难之中时,她毅然选择了与亚雷再次同居。
苔丝善良的本性使她放弃了自己本身坚持的爱情,那份宁愿剃掉眉毛扮演丑女的坚持。
在自己的爱情和家人面前,她毅然放弃了自己对幸福的追求,这种做法虽然是迫于无奈,但却是值得尊重的,苔丝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对家人无限关爱,牺牲自己也在所不辞。
她不贪慕虚荣,没有被亚雷家的富裕所吸引。
当克莱尔提议苔丝改姓伯德,以提高身躯地位的时候,苔丝断然拒绝了,以上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苔丝的质朴,鄙视门第观念,以劳动为荣的高尚品德。
1.2反抗的苔丝
苔丝的反抗性格还体现在苔丝对待她那个本不该降生的孩子身上,她不顾世俗的眼光和风言风语,坚持把孩子生下并自己抚养,这在当时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特别是当孩子生病夭折的时候,苔丝的表现更是勇敢和惊人。
苔丝的反抗性还表现在她对爱情的真挚不渝,为了真爱的安吉尔,她不惜剪掉了自己的眉毛,把脸裹起来扮成丑女。
在小说的最后苔丝的反抗性更加强烈——在苔丝所处的十九世纪后期,法律禁止男子与死去的妻子的姐妹结婚,但她蔑视这一法律,所以希望丈夫与妹妹日后能共同生活。
以上这些都体现了苔丝对宗教的蔑视以及对不合理社会的反抗。
1.3传统的苔丝
苔丝有着双重的性格,她在反抗传统道德的同时,又用传统的道德标准静观自己,认为自己是有罪的。
当她深爱的安吉尔向她求婚时,传统的道德标准又一次挡在了她的面前。
从这些都可以看出苔丝是在用传统道德观念来抑制自己的真实感情,她从骨子里还是认为自己是个不清不白的女人,不配拥有像安吉尔这样优秀的男人。
二、苔丝性格形成的原因
2.1 社会因素
苔丝生活在英国资本主义侵袭到农村的维多利亚时代。
随着资本主义的入侵,那些自食其力的占有少量土地和生产资料的农民,都不得不随之破产。
苔丝家中的老马被邮车撞死后引起家中经济生活的改变,在无路可走之下,苔丝不得不去亚雷家工作,这是小说的一个导火索,正是这样的一个开端导致苔丝日后生活的诸多无奈,所以才会奋起反抗。
不公正的法律制度是导致苔丝性格中传统部分主要因素,亚雷在乡野称霸,为非作歹,却受到法律的保护,而苔丝却被判处死刑。
苔丝无形中接受资本主义法律制度或多或少的熏陶,因此在她性格中有服从于当时法律的影子,因为她也像其他的老百姓一样接受周围所谓正当的一切行为,当不幸降临她身上,她也在用世俗的眼光衡量着自己,苔丝虽然有反抗当时不公的做法,但她最终依然无法摆脱自己内心的传统成分。
苔丝性格的反抗性与伪善的宗教也紧密相连。
亚雷是个暴发户,是一个“肉欲的人”。
他设下圈套引诱了苔丝,却利用《圣经》的典故把责任推到苔丝身上。
后来他还居然变成了一个全人行善的牧师。
可见,在资本主义社会,宗教只是反动统治阶级麻醉、欺骗和愚弄劳动人民的一种工具。
马克思曾指出:“基督教带有假仁
假义的烙印。
”宗教为资产阶级凌辱和玷污妇女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苔丝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断绝了宗教的来往,不顾一切,而亲自杀死他。
2.2 家庭因素
苔丝贫苦的农民家庭出身,家庭拮据的经济状况和不负责的父母造就了苔丝坚强的品性,作为一个美丽但身份低下的女性,在维多利亚时代,苔丝受大环境影响,所以在骨子里是传统的,但在经受诸多不公之后就很容易激起她原本传统的性格中的反抗部分。
苔丝作为一个农家孩子,贫困的现状让苔丝决定用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一家,结果在亚雷家惨遇不幸,从此开始她悲惨的人生道路。
苔丝在受到世俗舆论、传统道德迫害的同时,又用这一道德标准来静观自己,认为自己是有罪的。
苔丝正是这样用一张自己织成的道德罗网把自己束缚起来。
综上所述,苔丝性格形成原因既有社会因素,也有家庭因素。
但这些因素都与当时资本主义社会有着直接的联系,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反映,所以骨子里传统的苔丝最终做出反抗也是必然的。
三、结语
哈代的悲剧性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之所以显得十分出色,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塑造了一个动人的悲剧性人物——苔丝,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她犯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而造成了悲剧性的结果。
她是好人但不是完人;她有着令人同情甚至钦佩的品质和性格,同时她也有着凡人不可避免的缺点和缺陷;她的生活方式、思想感情和悲惨结局更能反映时代的现实,获得了我们的共鸣。
参考文献:
《德伯家的苔丝》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年3月
《外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郑克鲁主编,200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