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课堂实录

《赤壁赋》课堂实录
《赤壁赋》课堂实录

赤壁赋课堂实录(第一课时)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大家把这些字词看一下,有些关键字要重点提示一下。

“举酒属客”的“属”通“嘱”,这里指劝人饮酒。“冯虚御风”中的“冯”,通“凭”,乘的意思。“七月既望”的“望”,农历每月十五。“纵一苇之所如”中的“如”,往、到的意思。“冯虚御风”的“虚”,古意是凌空的意思。“美人”,特指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

这里有几处“之”字的用法要注意,“哀吾生之须臾”中的“之”,助词,主谓间不译。“惟江上之清风”中的“之”,结构助词,可翻译成“的”。“耳得之而为声”中的“之”,代词,“它”的意思。“月出于东山之上”中的“之”,助词,可不译。

虚词“于”的用法在本文有两处:“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中的“于”,介词,“在”的意思;“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中的“于”,介词,表被动。文中“歌”字有两处不同用法:“扣舷而歌之”的“歌”是动词,唱的意思;“倚歌而和之”的“歌”是名词,表示歌声。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句式和词的活用值得我们好好研究: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属于状语后置句式,本为“于斗牛之间徘徊。”“凌万顷之茫然。”是定语后置,“凌茫然之万顷。”“渺渺兮予怀。”是倒装句,“予怀渺渺兮。”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中的“西”、“东”,名词作状语。“侣鱼虾而友麋鹿”中“侣”、“友”,意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中“舞”、“泣”,使动用法。“桂棹兮兰桨”中“桂”“兰”,名词作状语。“羽化而登仙”中“羽”,名词作状语。“乌鹊南飞”中“南”,名词作状语。“不知东方之既白”中“白”,名词作动词,显出白色。“顺流而东”中“东”,名词作动词。“下江陵”中“下”,名词用作动词。“肴核既尽”中“尽”,形容词用作动词。

这篇文章是押韵的,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韵脚,看到PPT上面本文押运换韵的字。本文来自语文茶轩

屏显1:间、天、然、仙、桨、光、方、慕、诉、缕、妇、稀、飞、诗;昌、苍、郎、东、空、雄、鹿、属、粟、穷、终、风、往、长、瞬、尽、主、取、月、色、竭、适酌、藉、白。

关于课文内容,我们把它归结一下,第一节写月夜泛舟的陶醉;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第四节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最后两节是关键,也是这篇文章启迪后人的关键段落。

师:前面讲到的都是基础性的东西,需要重视,但学习本文我们应该将重点放在探讨文本的价值和意义上。要把这篇文章读懂不是一件容易事,可以说千年以来作者苏轼一直都在等待知音,但是真正的知音没有几个,他应该是了解苏轼的人生观和他在这个时候心情、心境的人。我们就是要尝试走进苏轼的心灵世界,去当苏轼的知音!真正地去理解苏轼在黄州五年炼狱般的生活,以及他灵魂升华的过程,这就是这篇文章重点和价值所在。

师:先看第一段,作者写了什么样的景?这样的写景方式与一般人写景有什么不同?上一节课我校黄敏老师已经给大家作了一些讲解:“寥寥几笔勾勒了秋江月夜泛舟的月白风清水天相连的景象。”但仅仅这样讲还不够,文老师给这种写景方式取了个特别的名字,叫做“哲学意义上的写景”。为什么是“哲学意义上的写景”呢?有没有同学能够理解它的深刻含义?

生:这里,客观描写的景象和自己内心情感引起了共鸣,笔下的景物是作者根据自己的心声来抒写的,是一种散文和诗歌相结合的描写。

师:但是这种写景的哲学意义体现在哪里呢?

生:我觉得哲学意义上的写景是说苏轼描写的景物都具有哲学上的一些特点。比方说,“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正常情况下刮风的时候水应该是动的,而“水波不兴”,这就是哲学上的含义了。

师:有风时水波不动,这是哲学吗?

生:我认为作者是对具有象征意义的哲学性的景物进行了描写。

师:哲学性的景物是什么呢?

生:一些景物的自然现象可以揭示他所认为的哲学的道理。

师:“自然揭示哲学的道理。”这句话说的很在行!也就是对自然和人的关系作了

哲学思考或者哲学处理之后,再进行写景,这就叫哲学意义上的写景。这里的写景特别在什么地方呢?突出了人的渺小,江天月夜的浩渺。哪一句特别突出了这一点?

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师:“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人在宇宙当中显得多么的渺小啊!

下面我们来看林语堂先生,这位著名的文学家对这段的文字的鉴赏,他说:

“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现得正像中国的山水画。在山水画里,山水的细微处不易看出,因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这时两个微小的人物,坐在月光下闪亮的江流上的小舟里。由那一刹那起,读者就失落在那种气氛中了。”

林语堂用欣赏中国美学写意画法的目光为苏轼笔下的月夜江景作了总结。

苏东坡正和同乡道人杨世昌享受夜景,那是七月十六仲夏之夜。清风在江面上缓缓吹来,水面平静无波。东坡与朋友慢慢喝酒吟诗。不久,明月一轮出现于东山之上,徘徊于北斗星与天牛星之间。白雾笼罩江面,水光与雾气相接。二人坐在小舟中,漂浮于白茫茫的江面之上,只觉得人如天上坐,船在雾中行,任其漂流,随意所之。二人开始歌唱,手拍船舷为节拍。唱出了: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东坡的朋友善吹箫,开始吹起来,东坡哼着歌唱,箫声奇悲,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细若游丝,最后消失于空气之中。另一个船上的寡妇竟闻之而泣,水中的鱼也为之感动。

苏东坡也为箫声所动,问朋友何以箫声如此之悲。朋友告诉他:“你还记得在赤壁发生的往事吧?”一千年以前,一场水战在此爆发,决定了三国蜀魏吴的命运。难道苏东坡不能想象曹操的战船,真是帆樯如林,自江陵顺流而下吗?曹操也是个诗人。难道东坡不记得曹操夜间作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诗句吗?朋友又向东坡说:“这些英雄,而今安在?今天晚上,你我无拘束,驾一叶之扁舟,一杯在手,享此一时之乐。我们不啻宇宙中的一蚊蝇,沧海中的一砂砾。人生在瞬息之间,即化为虚幻,还不如江流之无尽,时光之无穷。我真愿挟飞仙而遨游于太虚之中,飞到月宫而长生不返。我知道这些只是梦想,从无实现之望,所以不觉箫声吹来,便如此之悲了。”

至此为第二节。

接下来进入词的第三节,并逐层展开苏轼的人生理念。

要研究苏轼在这里写景的深刻含义,伟大在什么地方,我们得先从唐宋文化的精神与传承讲起,来研究一种人生形式与文化精神之间的关系奥妙!

唐代诗人对世界有一个认知“框架”,就是一种宇宙的胸襟,就是青山、明月,就是青山与明月共同构筑起来的宇宙背景。

有一个研究中国唐诗的日本专家宫崎市定说:唐代诗人首先发现了“无限”这个感念,唐代诗人从感性经验的角度发现了空间的无限,从而进一步认识了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与追求。

有诗为证: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到“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这个“风烟”的意象涵盖无穷,还有后面“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句子,这都是将人安放在茫茫宇宙中间来进行考察、定位、思考,进而创作出来的诗;王昌龄的《送柴侍御》“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亦是。

到了苏轼的时代,有一个整体性的发现,主要是和尚们的发现,他们的伟大发现在什么地方呢?就是继承了唐人的发现,并进一步从理性思辨的角度拓展了它的宽度,把人与宇宙的关系搞清楚了——人就是宇宙的一部分,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禅宗一派将自然与人的生命境界结合起来,将人与自然通体融通,造就了禅道真人随缘万化、满眼风光、水流花开的气概与境界。

苏轼积极呼应了这种伟大发现,用文学为后人表现了这种风光,了不起!请看宋代的一个和尚留下的千古流传的偈语:“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顺便说一句,宋代的和尚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深度最有魅力的和尚啊!苏轼就喜欢跟这些人玩!(笑)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这是唐代的和尚唱不出来的!当然清代还有人继续这个思路写出更优美的诗句:“秋空一碧无今古”。这句诗妙在时间上感觉不到今天和古人的区别,在空间上“我”和宇宙,“我”和深秋的天空是融为一体的,这已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最完美的体现了。

师:下面我们来研究宋代这位和尚所吟唱的这句话的妙处。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一叶一菩提,一物一有情”。也许,在常人眼中,一花,一鸟,一叶,一物,都是极其微小事物,何以一花便成就一世界,一鸟便坐拥一天堂,一叶便有一菩提,一物便生一情?“心中有便是有,心中无,即是有也无”,佛淡然回之。佛的回答不免让人想到了唯心主义,无中生有,有也说无!可佛的真意是这样吗?抬头,佛睿智的脸上仍旧是露出一丝淡定的微笑:那是一种心境,淡然亦超然! copyright https://www.360docs.net/doc/7d12634205.html,

千江有水千江月,心似水若镜,自然能如千江映月;

万里无云万里天,心空灵无物,自然能见碧天万里。

这亦是一种境界,淡然乎?超然乎?

行走于纷繁的世界中,我们不免有浮躁的时候,心里也难免时有丝丝尘埃。我们脚步匆匆,身影也匆匆。人很忙碌,心很茫然。虽然一直在赶路,可是路在哪儿?是不是世界太喧嚣,而不能定然望前方?是不是行走得太匆匆,而忘了思考?抑或是背负的行囊太重,让心灵无法驻足?但无论如何,我们确是需要停一停了,望望前方,静静思考,也让心灵歇息歇息。”

这里我们要知道这样的一个背景知识,大家知道苏轼到了黄州后干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吗?他在一个道观里打坐,修炼禅宗七七四十九天。苏轼一到黄州时没有安排正式工作,虽说是官府里的团练副使,但后面括号里注明“不得签署文件”,因此他没有资格去官府工作。官府也没有为他安排住房,他就只好住在庙里,一家人大大小小吃饭都成问题,于是乎,他昏天暗地地睡觉,睡醒了就与和尚、道士们来往,他曾有一段时间专门研读佛经,这一时期也是他真正深入佛教的时期。无聊的时候,他就去江边捡鹅卵石,与人比赛在江面上打水漂,据资料记载,他一共收藏了从江面捡回的那种很漂亮的鹅卵石298颗。

一个小偷光顾了一位禅师的禅房,可是实在找不到可偷的东西。正要离去,却遇见了禅师,顿时惊慌失措。禅师却和悦地说:“你大老远的走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啊。”说着脱下了身上的衣服,说道:“夜里凉,你带这件衣服走吧!”在月光下看着小偷的背影渐渐远去,清凉的山风吹来,禅师感慨道:“可怜的人啊,但愿我能够送一轮明月给你。”

认识“一轮明月”的意义是需要悟性的,明月需要你送吗?它其实是暗喻,象征着我们的自性。每一个人,自性中都有无限无尽的宝藏,“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的境界也自然是不必求的,也不能求的。因为它们本来就在悠悠天地中。我们每时每刻都拥有它们,我们不能感觉到,只是因为我们的心中没有为它们留出一个角落。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生齐读)

夜半垂钓,水寒无鱼,但得道之人与凡夫不同,岂有一般的盈亏得失?这是何等的潇洒!抛却俗世葛藤纠缠,本自具足的一个世界!我们需慧眼悟得心中的那一轮明月,那轮具有一切的智慧,一切的光明,亘古不变,独朗独照,湛然灵寂,永远不离不弃我们的“明月”。明月朗照于心,心中有江,便有千江皓月;心中无云,便有蓝天万里。

把“明月朗照于心,心中有江,便有千江皓月;心中无云,便有蓝天万里。”这句话记下来,这就是宋代那个和尚吟唱的“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的内在含义。

师:文中苏轼说:“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里苏轼已经把自我和宇宙大化合为一体,他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是那么的渺小,暗含了一种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的处世观。人生活在世界上一定要随缘,正如庄子讲的要“安时处顺”。当一个人鸿运当头的时候,当然可以尽情发挥,可以去成功事业,收获爱情,创造美好,尽情的去享受,但是,如果噩运灾难来临,也得安然处之。这是苏轼到了黄州以后觉悟到的伟大!

师:我们来看第二段,苏轼与客两人一起到船上去喝酒,非常高兴,于是就唱起了歌,歌词表达了主人怎样的情怀呢?

请看苏轼在《寒食贴》里写的话,他说:“苦雨搅着湿柴,泪水拌着忧伤,独上层楼,浩虚苍茫,静观自我,归路何在?”这说明这段时间苏轼在黄州是非常苦闷、忧伤的,而且他所有的积蓄也仅仅只够一年的生活费,真是内外交困啊。苏轼从来不

管钱的事,也从来没想到自己还需要攒钱,等到被贬到黄州以后没钱了,他才发现一大家子的生活都成了问题,“每月初一,苏轼便取出四千五百个大钱,分成三十份,每份一百五十个钱,挂在屋梁上,每天早上用画叉挑取一份,即藏起叉子,将挑下的钱当作一天开销,如有盈余,则放置一大竹筒内存起来,以待来了宾客招待之用,算算手头全部积蓄,尚可支撑一年有余。”

苏轼是这样做的,这段时间他开始感觉到了生存的压力,并产生了一种紧张感,而在这种紧张感的背后,他当然想到了“美人”,“美人”是什么?是他心中渴望实现的理想。在这个苦闷的非常时期,只有客最理解他,这个客不是一般的人,文老师说这个客是个哲学家,他是苏轼老家四川绵竹五都山上的一个叫做张世昌的道士。他听说苏轼被贬了,作为老朋友,他决定去看望苏轼。于是,他专门从四川到了湖北,去庐山玩了一段时间后,来到黄州时身上一分钱都没有了,只带了一支竹箫来。苏轼很欣赏他的才华,他也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人,他来的时候,苏轼说:“我家里没有地方住呀,江边有条破船我们看能不能住那里。”道士说:“我泥行路宿,一任天然。”一住竟然住了一年多。

客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文老师说他是个哲学家,你们想想他“哲学”在哪里呢?

生:他最能理解苏轼,苏轼一开腔唱歌,他就知道苏轼要唱什么调子。

师:所以他“倚歌而和之”,且和得非常准确,苏轼深为感动。“愀然”,什么叫“愀然”啊?伤心动情啊,被深深的感动了。客为什么会反乐为悲而为他伴奏呢?悲从何来呢?

生:悲人生之短暂,悲世人之渺小,悲功业之虚幻。

师:对!曹操这么伟大的人物现在又如何呢?这倒有点虚无主义的色彩,就像《三国演义》开头写的“浪花淘尽英雄,江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他感叹人生的虚无!

师:但是他的感叹对苏轼有什么影响呢?苏轼是不是也跟着他一起感叹虚无呢?

生:没有,一问一答,苏轼的回答使得客最后又改变了态度,由悲又转喜,这说明苏轼和客的观点不一致。

师:那么苏轼是什么态度呢?

生:随遇而安。

师:“随遇而安”,说得很好!苏轼大讲了一番变与不变的道理,取与不取的道理,这反而给客上了一课,所以使得客后来通达了、觉悟了。苏轼的话里有两个核心:一个是变与不变的道理,另一个是取与不取的道理。

从变的角度来说,天地万物都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从不变的角度,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人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把自己与整个宇宙化为一体,这样就同宇宙一样具有永恒的存在。

从“取与不取”的角度来讲,“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难道能说“我”这个人穷吗?“我”今天被贬,生活上没有着落了,“我”一家人都养不活了,但是“我”不是一个穷人,而是个富人,“我”是精神贵族。“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就是说造物者的宝藏全部归“我”所有,难道“我”不富裕吗?

师:“客喜而笑”,客也觉得先前的观点是错的,便与主同喜,逍遥陶醉,坦然面对,进入“不知东方之既白”的高妙境界。两个人陶醉其间,忘记了自我,忘记了山川日月,忘记了时间,这是一种绝对的轻松,绝对的陶醉,这种连自我的形体都忘记了的陶醉,这才是真正的陶醉。

“山水随缘好,乾坤日夕宽。”

“偶然成一偈,万事不相干。”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

三间茅屋从来住,

一道神光万境闲。

莫把是非来辩我,

浮生穿凿不相关。

——宋代《碧岩录》卷九

幸为福田衣下僧,数声清磬一闲人。

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

——百丈怀海

看一看宋代人的潇洒与美丽,全在这儿!

师:《赤壁赋》最后一段写得最好,在文中至关重要,你能看出来吗?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向我们作了何种暗示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可是很难的。我们下节课再讲苏轼这样写的哲学背景,讲他的读书经历!

《赤壁赋》课堂实录(第二节)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苏轼的启蒙老师有两个人,一个是他的母亲,另一个是一位叫张易简的道士。苏轼小时侯就精通《庄子》,他受庄子的影响太大,他曾经回忆自己第一次读到《庄子》的感受时说:“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文章开头写他乐,饮酒乐甚,最后又写道喜而笑,两个人又陶醉在江面上,连船往哪里走都不管,完全忘记了自我。两个“乐”的层次是不一样的,是有深化的。请把这段文字齐读一遍。

生:“第一阶段的乐是一种审美初感的愉悦,偏重于感官的愉悦,也是作者暂时忘忧,主观上力图避开内心烦扰而获得的暂时的陶醉;而在最后阶段的乐,是一种畅神之乐,是对生命真谛、宇宙真谛大彻大悟之后的至乐,是一种勇于直面现实而经过深刻体悟之后的乐。无可置疑的是,这后一种审美体验远比前一种更稳定,更持久,更深刻,因而它是一种指向未来及永恒的超现实的审美体验,无疑地,这也是一种真正意义上能够升华人格、完善人性的审美感受。

正是天地之浩然正气,山水之勃勃生气,培育了他开阔的胸襟、高尚的情操,给了他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使他在此后人生路上,虽多次升沉、迭遭坎坷而仍能不改其志,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赤壁赋》正是作者对自然美进行深层次体验的一个艺术结晶,也是自然美熏陶提升作者人格的最直观最生动的写照。”

师:我们读了这一段文字,前后都有一个“乐”字,但是这两个“乐”的程度是不一样的,能发现吗?

生:后面的好像更陶醉一些!

师:对!后面的一个“乐”是作者经过深刻的体悟之后的大乐,是一种觉悟之后的乐,按照中世纪伟大的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的说法,苏轼给自己找到了人类最高尚的那条“超自然的幸福之路”!好伟大啊!德国汉学家鲍吾刚在《中国人的幸福观》中总结说“顿悟观是中国人对佛教发展的最大贡献。所有知识分子对阐释佛教教义作出的努力,他们那无止境的在思维中表现其中泯灭现实的反映程式,以及所有的优秀的著作思考,与顿悟相比都显得苍白无力。真正的顿悟是来自一个完全不同方向的启发,使人们突然感到世界终止了。就像监狱中一块松动的石头,由于盲目的不断摸索使得整个监狱突然坍塌了,不管这墙有多高,从而使人得到救度!”多准确啊!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这篇文章中苏轼的觉悟,苏轼在黄州四年半的时间里觉醒了,那么他的觉醒究竟体现在哪里呢?

“苏子日……”这段文字特别提到水和月,“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这是不是转移话题呢?道士张世昌给苏子伴奏的时候说道:“你看看那些英雄人物现在在哪里呢?人生好短暂啊,人在天地之间多么渺小啊,所以听你唱歌时,我情不自禁地就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悲哀。”于是苏轼立即把话题叉开了:“我先给你讲个道理啊,你知道水和月的道理吗?”大家请注意这里对水与月的描写,这不是纯粹感性经验的描写,而是进入了历史想象空间的描写。伟大的艺术家都不止观察眼前的事物,还要进入历史、哲学、文化、思想、人生的领域去思考,因此这里有现实中的水月,也有历史中的水月和哲理中的水月。

由水月再来谈人,讲水和月变与不变的道理,逝与不逝的道理,盈虚与消长的道理,根本目的是要讲人生自由的问题,这才是苏轼的真正用意。他要讲述人在这天地之间的位置!一,

苏轼的哲人气质就是在黄州这个地方造就的。他渐渐看清了一些事情的本质,看清了功名利禄并不是自然交给人类的本性,于是便有意识地讲自己从高高的庙台上被放了下来,去找寻自然的造化之法,去找寻一种做普通人的快乐。一个朝廷官员被贬到乡下来,一般入是非常难适应的。

大家想一想,苏轼作为一个朝廷的官员,做过很多地方的一把手“太守”,现在却被遣送到这里来看押。可是,苏轼的潇洒也恰恰体现在这里:让我做农民,我就把农民做好;让我做官,我就把官做好,做得让人民都纪念我。这就是苏轼。所以老子

讲,一个人要能退能守,这是做人最根本的地方。若是只能接受成功,不能经受失败,这样的人不会取得大的成就,也不会真正的快乐。

苏轼在给友人的信中这样写道:“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苏轼,明明是轰动朝野的大诗人,是大名鼎鼎的“乌台诗案”的主角,现在却在这里不为人所知。他在黄州有两三个很好的朋友,一个是卖酒的,一个是卖药的,还有一个朋友叫陈季常,他的妻子就是那个很凶悍的、被苏轼在诗中写作“河东狮吼”的那个妇人,连苏轼去拜访朋友陈季常,都被这位妻子破口大骂,于是苏轼写了一首诗让她名垂青史。(全班笑)

从苏轼给友人的信中可以看出他这一段时间已经修炼得很好了,已经具有了超然的心态。这里我要给大家推荐一本书,作者是台湾的李一冰大师,他花毕生精力写的《苏东坡大传》,他这样总结苏东坡在黄州的生活:

“临皋亭外呼啸不停的涛声,赤壁矶畔郁郁苍苍的山容林相,原来看似没有生命的一山一水,一木一石,只因有时间与他接近,日夕相见,不觉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感情,有了感情才蓦然发现宇宙所孕育的万物,适其自适,各得其所(大家把这八个字记下来),不但都具有内在的生命,而且蕴藏着无限的生机!一个在人生旅途中漂泊的灵魂,被大自然慈祥的母性容纳了,则与朝阳夜雨,春花秋月,同为有情天地的一分子。

“人与自然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世界,即于天地精神舍一,使本是局促的生命,即能无限扩大,无限超升,脱出现实世界的时空限制,获得‘游于万化’的自由。”

同学们把最后这句话记下来,什么叫做“游于万化”的自由?这一问题,后面我们会重点讲。这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哲学道理,中国文化最有价值的部分,讲人和天地大化同其流。一起把这一段精美的散文读一遍,“临皋亭外呼啸不停的涛声”读!

生:“临皋亭外呼啸不停的涛声,……

师:什么是与天地精神合一呢?这是不是阿Q精神呢?什么是“获得‘游于万化’的自由”呢?这是一个问题,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永远去思考的问题。下面我们来学一段庄子《齐物论》里面关于人与自然高深的哲学性论断:

“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

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翻译一下,“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意思是说人一旦秉受了人的形体,不参与宇宙变化而消极等待形体消耗殆尽是可悲的。这里庄子所说的变化是指与天地万物共进共退,这就是“与自然俱进”。这就叫做变“化”。有一个故事,庄子的一位朋友得了重病即将死去,他的妻子哭得一塌糊涂,别人来看他,结果很愤怒,把他的妻子狠狠训斥了一顿:“你的老公正在和天地万物发生化学变化,这是一件伟大的事情,你哭什么哭?快滚开!”(笑)“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是说他们跟外界环境或相互对立、或相互顺应,他们的行动全都像快马奔驰,没有什么力量能使他们止步,这不是很可悲吗!

庄子把一个人不能够参与宇宙万物变化过程看作是很可悲的事情,认为人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而不能和宇宙万事万物共同变化、共同进步是大悲哀。而今天我们整个人类更是特别以自我为中心,美国一个著名的哲学家弗洛姆写了一本非常伟大的书——《为自我的人》,人类的自我为中心已经极具膨胀,达到疯狂的程度,依我看现代文明的刨痛需要庄子来疗伤。庄子认为人应该尊重自然,人就是自然的一分子,庄子还说:“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意思是有的人终身劳碌而不见得有什么成就,疲惫困苦却不知道生命的目的和意义究竟是什么。这样的人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庄子的思想太伟大了!

苏轼七岁就开始跟着道士读书,他的启蒙老师就是那个道士叫张易简。道士让他读的就是道家的经典,所以他小时候就已经开始读《庄子》,因此我批评林语堂先生写的《苏东坡传》,他没有把《庄子》读通就开始写,这是他的一大败笔。这段文字还暗化了《庄子·齐物论》里另外一段文字,这也是一段经典的文字,我们来一起看一下。(略)

这段话的意思是:南郭子綦凭着几案在那里坐着,仰头向天缓缓地呼吸,进入了超越对待关系的忘我境界。“仰天而嘘”是说和天地万物合为一体了,他的呼吸和自然的节律是合拍的。他的学生颜成子游侍立在他旁边问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啊?形

体安定固然可以使它像干枯的树枝,精神和思想难道也可以使它像死灰那样吗?你今天凭几而坐,跟往昔凭几而坐的情景大不一样呢!”子綦就回答说:“偃,你问得真好。今天我摈弃了偏执而又自私的自我,你知道吗?你听见过‘人籁’却没有听见过‘地籁’,你即使听见过‘地籁’却没有听见过‘天籁’啊!”我们现在所说的“天籁”——自然的声音,自然的箫声就是从庄子这里来的。子游就问:“这‘三籁’竟是怎么回事呢?什么是‘地籁’、‘天籁’、‘人籁’呢?”子綦回答说:“大地发出来的气,叫做风,风不作而已,一发作则万种不同的孔穴都会怒号起来,你们没有听过长风呼啸的声音吗?山林中高下盘回的地方,百围大树上的空穴,有的像鼻子,有的像嘴巴,有的像耳朵,有的像树梁上的方孔,有的像圆环,有的像春米的舂臼,有的像深池,有的像浅洼。各种地形,坑坑洼洼的地方都可以发出声音。这些空穴发出的声音有的像湍急的水流,有的像羽箭射出的声音,有的像叱咤风云的声音,有的像人呼吸的声音,有的像叫喊的声音,有的像哭号的声音,有的像深窟里发出来的声音,有的像哀切感叹的声音,前面的风声,呜呜的唱着,后面的风声,呼呼的和着,小风则相和的声音小,大风则相和的声音大,大风吹过去了,所以有的孔穴都空寂无声,你不见草木还在摇摇曳曳地摆动吗?”子游说:“地籁是众空穴发出来的声音,人籁是竹箫吹出来的声音,请问天籁是什么呢?”子綦说:“天籁就是风吹万种孔穴发出来的各种不同的声音,这种声音之所以干差万别,乃是由于各种孔穴的自然所致,才会有这样的声音啊。”

庄子讲天籁、地籁、人籁,实际上是讲天、地、人,而且人籁不如地籁,地籁不如天籁。所以庄子认为最美妙的音乐是自然的箫声,而不是人为吹奏出来的。也许最伟大的音乐是那种无声的音乐,那种最自然的音乐。

师:过节了,文老师发一则短消息:“青山无墨千年画,流水无弦万古琴;亲友无言一颗心,明月无瑕情永恒!”大家看一看,有没有庄子的影子在里面?

师:下面我们具体总结一下苏轼在黄州悟出来的人生自由的几个关键点:

第一点,木秀于林的悲哀。“才华外露”是做人的一种毛病,这是他从前考虑不及现在而又非常后悔的。苏轼终于认识到,二十多年来,自己在官场上过于暴露自己的才华才导致今天的悲剧。苏轼一共经历了五任皇帝,从哲宗到神宗,都是非常欣赏有才华之人的皇帝,但是中国的政治环境里面常常会有嫉妒贤人的小人,即使像王安

石这样的大家也因为和苏轼政见不同而发生过矛盾。虽说苏轼所处的时代是历史上非常尊重文人的时代,但是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下也不能过于展露自己的才华,苏轼到黄州以后深刻地反省了以前自己在政坛上的行为。为什么后来他如此怀念他的第一任夫人王弗呢?主弗是一个非常冷静、智慧、沉稳的女性,而苏轼的性格容易激动,有时大声说话不注意场合,这是官场之忌,所以王弗就时时提醒他,王弗的死对苏轼来讲是人生一大损失。十年以后他梦见自己的妻子,“小轩窗,正梳妆,唯有泪千行。”充满了悲痛深切怀念的心情。

苏轼后来给一个叫做李端叔的朋友写信时说:“木有瘿,石有晕,犀有通,以取妍于人;皆物之病也。谪居无事,默自观省,回视三十年以来,所为,多其病者。足下所见皆故我,非今我也。”意思是“我”今天在黄州已脱胎换骨,变成一个新人了,“我”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我”了。这说明苏轼在黄州经过痛苦的反省后,彻底地醒悟了。他要远离官场,远离小人,活在一个自我满足的精神世界里,这是他人生自由的第一大觉醒。

第二点,从痛苦中体验出生命之实相与妙谛,在对大自然的观照中,悟出万物运行变化的奥秘:天人相类,天人相通。他悟出了这个道理,才有那么豁达。当然这也有道士张世昌对他的启发。苏轼很羡慕道士张世昌,他在文章里面写张世昌“泥行露宿,随遇而安。”张世昌满怀才华,会给别人看相(就像现在的算命先生),精通中草药,还是一名画家,一名音乐家,一位道士,苏轼非常钦佩这样的人。

懂得“天人相类,天人相通”这个道理后,苏轼觉得自己的生命突然解脱了,突破时空的限制,超越主客体的分别,物我两忘在道的境界,达到“化”境!这就是永恒的自由!苏轼终于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何必把自己局限在现实的功名利禄的世界当中,何必把自己局限在官场当中,人应该和宇宙万物同其流。有了这样的哲学思想,苏轼才真正地变得潇洒起来,旷达起来。我们所说的潇洒旷达,那是一种内在精神的觉醒,有的人表面上潇洒,一到关键的时候就不潇洒了,很多人就是这样,面对功名利禄的诱惑,真正能够放下的没有几个人。

第三点,基于上面的新的发现催促了作者内在的觉醒,作者有一个生命格局重建的过程与获得重建的喜悦。(把这句话记下来,这是文老师的独特发现。)苏轼重新审视人生的得失、成败、喜怒、荣辱、毁誉,甚至生死,而最重要的收获是他发现了生

命的自由本质,他在给自己立命,给自己的生命重新定调子。

卢梭讲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又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在什么地方才能获得自由呢?这是一个问题!大家把这个问题永远记着,时时提醒你们重新审视你们自己的生命和方向,只有一个智者才能准确地把握自己的方向,而不至于误入歧途到晚年时追悔莫及。一个人如何安排自己的人生?如何为自己的人生定向?如何追求自己的人生幸福?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人生不能糊里糊涂地过,苏轼就是在经历磨难之后,成为一个绝对的清醒者,一个引导后人的楷模。

苏轼把自己放在宇宙大化中重新考虑他的存在价值与意义!水在流逝,月有盈虚,是变;但是前浪虽去,后浪再来,流水仍在,月也始终没有盈亏,这又是不变,也没有变。而随着水与月的长存无穷,每个曾经伴着长江与明月的生命也一样都会长存,都会无穷。这就是所谓的“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读文至此,我们难道不觉得文章的意蕴是积极的,揭示的人生境界是达观的吗?这是一种觉醒后的豁达、坦然、轻松和自在。有了这种自在,人就能够活得潇洒,无论把“我”贬到哪里,“我”都无所谓,后来苏轼接连又被贬了几次,贬得越来越远,而苏轼的情绪是越来越好,苏轼用他的人生实践来兑现了他在黄州时的发现,这源于他精神上的一次裂变。

师:下面我们来学苏轼的几首词,这是苏轼在黄州时写的几首词,和他的《赤壁赋》相映成趣。

水调歌头·快哉亭作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渺渺没孤鸿”,苏轼在黄州期间常常用“孤鸿”来自喻,不仅这首词,在很多词中他都用“孤鸿”来比喻自己。在这首词里就提到了“天籁”,说明苏轼心中始终装着《庄子》。不读《庄子》,怎么能读得懂苏轼呢?此词作于公元1082年,也就是元丰六年,苏轼被贬到黄州后的第二年。弟弟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日‘怏哉’。”这里面用了很多典故,“兰台公子”是战国时候的辞赋家宋玉,兰台就是我们楚国江陵地区的宫台。

再看《行香子》这首词写得多潇洒:

行香子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消魂。故人不见,旧曲重闻。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

寻常行处,题诗千首,绣罗衫、与拂红尘。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

苏轼始终把山水放在自己的心中,在自己的心灵深处给山水天地留一个位置,这样到了灾难临头的时候,也不会沮丧。把文老师下面的两句话记下来:“有了这样的境界,心灵之树一旦真正复苏,暗淡也会变成辉煌。生命之树一旦真正长大,风雨也会变成掌声。”

苏轼把人生的灾难变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辉煌,变成他自我生命中的辉煌,他把人生中的风雨变成了为自己喝彩的掌声,这就是苏轼。

师:下面两首诗一定要背下来,这也是苏轼在黄州写的。

临江仙,夜归临皋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谷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是苏轼晚上散步后的作品,他在黄州时晚上喜欢去散步,白天睡觉,开始来时几乎天天呼呼大睡,到了晚上就去道观里去洗个澡,一个月洗两次,洗了澡后写一篇文章,把洗澡这一普通的生活事件变成一个很有意义的精神性事件,这就是苏轼的伟大。连关于洗澡的文章都非常经典,世界上关于洗澡最好的文章就是苏轼写的。(笑)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定慧院”是一所寺庙的名称,“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我”一个人孤独、寂寞,没有人能理解。

黄庭坚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这种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作者“以性灵咏物语”,取神题外,意中设境,托物寓人;在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李一冰大师评价道:人须有不为而后才能有为,这是一个自由人所必须具有的品格。与一个过度世俗化的人不同,他不追求利禄,不在意世俗的荣辱,他只坚持他的价值观念和精神的自由。忠于自己观念的人,不肯与人苟同,才能“拣尽寒枝不肯栖”。

这就是飘渺孤鸿也,这就是天地之间独一无二的苏轼。连苏轼的政敌——王安石都这样评论他:“不知更几百年来方有如此人物也。”意即苏轼这个人很了不起,虽然他反对王安石的变法,但是这个人的才华是几百年以后才会出这么一个人物。现在看来不是几百年的问题了,是几千年的问题。

宋代的民族英雄谢枋得这样评论苏轼的《赤壁赋》:“潇洒神奇,出尘绝俗,如乘云御风,而立乎九霄之上。”

清代的散文家方苞的评论更准确:“所见绝无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就是说苏轼写的景跟其他人写的景没有什么大的不同,但是文章达到的境界,那种精神气质和境界,是一般人达不到的。

遥想苏轼当年被贬,从开封押解到黄州,正是当下这个时节——元月份到二月份,又是中原地区天寒地冻的时候,苏轼被两个衙役押着,一直押到黄州,路上走了一个半月.中间他还不顾自己犯人的身份为一位死后无人操办丧事的朋友去操办丧事,你看看!也许就像今天这样大雪纷飞.文老师情不自禁为他吟诗一首:咏苏轼被贬

恶语片言三江冷.

忍把智慧当逐臣。

至今犹思中原路,

荒凉寂寞到如今。师:齐读一遍,下课!

《赤壁赋》-董一菲老师的课堂实录

赤壁赋》教学简案 大连市十二中学李颖辉 教学目标 1、理解苏轼月夜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体会苏轼在主客问答 的理性思辩中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情怀。 2、熟读成诵,感受文辞优美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难点 把握苏轼的心路历程,体会主客问答的哲理内涵。 教学方法 1、诵读——研读、从整体感知——深层评价、从感性——理性 2、辅以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资料。 3、教师引导,给出话题,学生合作研讨,教师补充,师生共同探究。 教学思路 一、走近作者,知人论诗 1、苏轼和黄州:苏轼一生最无用世机会的是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正是写于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被贬黄州时,简单地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欣赏作品。 2、解题 (1)赤壁的有关话题:介绍三国时的赤壁和黄州的赤壁。有人说苏轼《赤壁赋》之赤壁并非赤壁大战之地,苏轼写错了地方,而清代诗人朱日浚却这样说:“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 (2)赋的特点及演变 二、倾情诵读,涵咏情致 1、欣赏录音朗诵,聆听体悟,进入境界。提醒学生注意读音,语句节奏的缓急和变化。边听朗读,边想象苏轼笔下的赤壁美景。 2、指导诵读,辅以《平湖秋月》古曲,营造氛围。指导学生读出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轻重,为背诵作好准备。 (1)读出重音。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动词重读并延长;“哀吾生之须臾,慕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韵脚字重读;“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疑问词重读。 (2)读出节奏、气势。如“方其破荆洲,下东陵,顺流而东也”,停顿较小语速较快;“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朔赋诗”,语速舒缓;“固一世之雄也”,停顿较大气势豪迈;“而今安在哉”,情感急转缓慢低沉。 (3)读出情感。“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何其乐也;“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何悲哉;“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所共适”,何其旷达;“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又何其洒脱。 3、熟读成诵。运用多种方法,如示范朗读,大声齐读,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找出骈句用心细读。

赤壁赋高效课堂共3课时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体会本文的感情变化和景、情、理水乳交融的特点; (2)理解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特点。 2. 过程和方法 (1)熟读成诵,品味艺术手法和语言特点;"| (2)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热爱自然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2. 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及语言运用的妙处; 3. 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解题,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史实; 2. 正音,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初步感知课文。、 3. 讲解1、2两段。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1')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文,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来认识一位古人,了解一段史实,学习一种文体,感受一种胸襟和气度。这篇文章就是《赤壁赋》。(板书题目) 二、作者及相关背景知识简介 (一)苏轼及“乌台诗案” n 师:《赤壁赋》作者是谁?(苏轼)那么同学们了解苏轼多少呢?(同学起来发言,老师总结整理)苏轼(1037 —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身知识分子家庭,七岁知书,十岁能文。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中同榜进士,世称“三苏”,但以苏轼的影响为最大,他是北宋杰出的诗人、词人 和散文家。 苏轼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实行新法,苏轼极力反对,便请求外调,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等地做地方官。新法实行得很有成绩,元丰二年(1079)那些曾经依附 过王安石的小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句,弹劾苏轼,害他坐牢。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一一“乌 台诗案”。苏轼被捕入狱,后来又被贬到黄州,在黄州生活的这七年,对苏轼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黄州团练副使仅仅是个虚名,没有实权。于是他在黄州城东开垦了十亩荒地,田边造了一间茅屋,辛勤躬耕,自得其乐,偶尔也去爬爬山,划划船。《赤壁赋》就是他在游了赤壁(事实上不是三国中的赤壁, 而是赤鼻矶)以后写下的,同时期的还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后赤壁赋》。 (二)关于“赋”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语言上多 使用骈句和对偶,手法上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赤壁赋》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 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骈散结合,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因而文章特别适合吟诵。 三、朗读,正音

赤壁赋 教学设计

赤壁赋 【教学目标】 1、理解苏轼月夜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体会苏轼在主客问答的理性思辨中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情怀。 2、熟读成诵,感受文辞优美的语言特色。 3、积累文言词语 【学习重点】 1、学习和积累相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教学方法】 诵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苏轼在临终前写了一首题为《自题金山画像》的诗总结自己的一生:“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对于诗中提到的黄州,余秋雨如是评说:“黄州成就了苏轼,抑或苏轼成就了黄州”。黄州,是一个很难被人想起的长江边上的一座小城,作为苏轼人生的转折,却怎么也抹不掉它留给中国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它目睹了一个正直官员的倒下,也见证了一位智者文豪的站起。黄州永远是苏轼生命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元丰五年七月和十月,苏轼先后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长远的影响。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赤壁赋

二、解题 1、作者及背景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人,与其父、弟同列“唐宋散文八大家”,后人称之为“三苏”。 (1)(虽然)才高八斗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书法:列“苏黄米蔡”之首 (2)(但是)仕途坎坷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3)(却仍)豁达开朗 苏堤(工程师)、东坡肉(美食家)、荔枝(贪吃者)、竹子(心高洁)杭州西湖有“苏堤春晓”,苏东坡发明了“东坡肉”,曾自言“日啖荔枝三百颗”, 但他更注重精神的需要,曾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 2、乌台诗案 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1077)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1085)从事改制。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发生了苏轼乌台诗案。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很多山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乌台诗案”是元丰二年发生的文字狱,御史中丞李定、舒亶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但此事纯属政治迫害。 3、文体:

粤教版精品教案 《赤壁赋》第三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赤壁赋》第三课时课堂实录 -------------------------------------------------------------------------------- 《赤壁赋》第三课时课堂实录 这是一篇很经典的赋,既有赋的特点,又有苏轼的特色,教参上是安排了三课时,我因为听课也用了三课时,因为这是第三册的最后一课。我讲公开课时只讲了这课的第三课时,怕大家对我的课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我就简单的把上两个课时的思路写了一下,希望各位老师能毫不留情的对我的授课过程和内容进行批判! 第一课时教学步骤: (一)、导语 让同学们齐背《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入新课。 (二)、回忆有关“赋”的知识 因为高一学过杜牧的〈阿房宫赋〉。 (三)、给同学们一起回忆苏轼的一些情况,重点说苏轼的思想,尤其是受儒道佛及游侠思想影响后的表现。 (四)、让学生自读课文,解决字词问题。 (五)、找学生朗诵这篇课文,纠正读时出现的错别字和不正确的断句。 (六)、让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七)、给学生五分钟时间自己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八)、老师点出重点词语和句子 1、望既望属白露所如所知冯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前置句或介词结构后置句) 3、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互文) (九)出示<诗经.陈风.月出>第一章. 1.与学生一起学习. 2.让学生体会作者提它的用意. (十),找个别学生翻译第一段. (十一)布置作业 1,背颂第一段,预习二三段. 2,让学生翻译第一段,交作业. 第二课时教学步骤 (一).检查第一段的背诵 (二)让学生读第二段 1,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2,教师点拨重点词语和句子 美人和袅袅缕嫠妇

高中语文必修《赤壁赋》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必修《赤壁赋》课堂实录预习要求: 分四人一组研读课文,从文章的词语句子、情感哲理、写作特色等方面提出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整理学生的问题,制成课件。 师:同学们,都说苏轼是位少见的旷世奇才,你们能具体说说吗? 生:苏轼是豪放派词风的创始人。他的词豪放高旷,情浓意远,我们学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这一风格的代表作。 生: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情理交融,汪洋恣肆,当时就有“苏氏文章擅天下”的美誉。 生:他还称得上是一位高级厨师。(大家笑)“东坡肉”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师:中国古代楷书有“颜、柳、欧、苏”四大流派,这里的“苏”,就是苏轼,可见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之高。同学们,见过他的书法作品吗? 大多数学生:没有! 部分学生:有,在我们课本的封面。 师:对!同学们可以翻到封面欣赏一下。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期间,每次游览人们传说的古战场赤壁,都

不免触景生情,发出惊世浩叹。由此,中国文学史上就增添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两篇精妙绝伦的散文。他写成《前赤壁赋》时,展纸挥毫写了一幅长卷,这幅长卷写得尤为成功。传到明代,董其昌拜观了真迹,十分倾倒,说苏轼的书法笔力欲透纸背,全用正笔中锋,每波划尽处,常有聚墨痕,如黍米珠。董其昌作过一段著名的跋语:“东坡先生此赋,楚骚之一变也;此书,‘兰亭’之一变也。宋人文字俱以此为极则。”这是对苏轼的《赤壁赋》及其书法最为深切而崇高的评价。 今天,让我们伴随著名播音员夏青的朗诵步入苏轼为我们构筑的文学和哲学的殿堂,领略苏轼那卓绝的雄风。 [放录音,学生听] 师:听完朗诵,你对《赤壁赋》有什么感觉? 生:我感受最深的是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 生:自己读不出的东西似乎一下子有了感悟。 生:我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全班笑) 师:很好!著名现当代作家巴金曾说《赤壁赋》给人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纯净的美感。我们同学在预习中也读出了这一点,请看下列问题,我们共同探讨: (展示问题一: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 生: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

《赤壁赋》第三课时课堂实录

《赤壁赋》第三课时课堂实录 这是一篇很经典的赋,既有赋的特点,又有苏轼的特色,教参上是安排了三课时,我因为听课也用了三课时,因为这是第三册的最后一课。我讲公开课时只讲了这课的第三课时,怕大家对我的课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我就简单的把上两个课时的思路写了一下,希望各位老师能毫不留情的对我的授课过程和内容进行批判! 第一课时教学步骤: (一)、导语 让同学们齐背《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入新课。 (二)、回忆有关“赋”的知识 因为高一学过杜牧的〈阿房宫赋〉。 (三)、给同学们一起回忆苏轼的一些情况,重点说苏轼的思想,尤其是受儒道佛及游侠思想影响后的表现。 (四)、让学生自读,解决字词问题。 (五)、找学生朗诵这篇课文,纠正读时出现的错别字和不正确的断句。 (六)、让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七)、给学生五分钟时间自己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八)、老师点出重点和 1、望既望属白露所如所知冯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状语前置句或介词结构后置句) 3、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互文) (九)出示<.陈风.月出>第一章. 1.与学生一起学习. 2.让学生体会作者提它的用意. (十),找个别学生译第一段. (十一)布置作业

1,背颂第一段,预习二三段. 2,让学生译第一段,交作业. 第二课时教学步骤 (一).检查第一段的背诵 (二)让学生读第二段 1,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2,教师点拨重点词语和句子 美人和袅袅缕妇 舞泣(使动用法) 渺渺兮予怀 (主谓倒装) (三)让学生译第二段,教师纠正错误 (四)找学生读第四段 (五)学生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六)教师点拨重点词语和句子 然正襟危坐固樽属须臾 活用: 1,乌雀南飞(南) 2.西望夏口(西) 3,东望武昌(东) 以上三个词都是名词做状语,可译成:向南(西,东) 4,顺流而东也. 东;名词活用做动词,可译成:向东进军. 5,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破:形容词做动词,大破,攻下;下:名次做动词,攻下.

《赤壁赋》教学设计(课赛)

教学设计(设计教师:省德宏州民族第一中学正保)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 《赤壁赋》 轼 一、【教学容及其解析】 1、课题容:《赤壁赋》。 2、课题容基本情况:《赤壁赋》是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团练副使时所作。元丰五年(1082)七月和十月作者先后两次游览城外的赤壁,写了两篇游记,后人习惯称前一篇为《赤壁赋》或《前赤壁赋》,称后一篇为《后赤壁赋》。这里所选的是前一篇。其实,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周瑜大破军的赤壁,周瑜破是在嘉鱼东北的赤壁。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 3、教学容解析:《赤壁赋》是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它上承《兰亭集序》后接《游褒禅山记》。这三篇都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它们与第一单元的现代抒情散文遥相呼应,互为补充,共同为“表达交流”部分的“写景要抓住特征”“学习描写”“学习抒情”提供基础和例。这三篇虽都是山水游记类散文但作者却不仅仅停留于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上,而是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个人的情感和志趣,真正做到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赤壁赋》更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学习本文,在准确把握文言现象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要学习的一个重点。因此,在《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4、教学容选取:①轼其人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独特地位 ②“赋”这一文体的“主客问答”的形式。 ③中国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基本特征:对自然山水风物的描绘(意境)、个人情感志趣的生发与表达、对世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三者的完美结合。亦即意境、情感和理趣的完美结合。对这类山水游记散文做整体上的基本规律的总结,《赤壁赋》正可以作为一个典,可以充分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④对课文的整体鉴赏学习:在准确把握文言现象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对文本做深入细致的鉴赏学习,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 二、【教学目标及其解析】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轼其人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独特地位,时期的轼的经历和思想特点等相关背景史实。 解析:轼是中国古代少见的全才,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

《赤壁赋》教学设计(课赛)

教学设计(设计教师:云南省德宏州民族第一中学李正保)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 《赤壁赋》 苏轼 一、【教学内容及其解析】 1、课题内容:《赤壁赋》。 2、课题内容基本情况:《赤壁赋》是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元丰五年(1082)七月和十月作者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了两篇游记,后人习惯称前一篇为《赤壁赋》或《前赤壁赋》,称后一篇为《后赤壁赋》。这里所选的是前一篇。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 3、教学内容解析:《赤壁赋》是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它上承《兰亭集序》后接《游褒禅山记》。这三篇都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它们与第一单元的现代抒情散文遥相呼应,互为补充,共同为“表达交流”部分的“写景要抓住特征”“学习描写”“学习抒情”提供基础和范例。这三篇虽都是山水游记类散文但作者却不仅仅停留于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上,而是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个人的情感和志趣,真正做到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赤壁赋》更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学习本文,在准确把握文言现象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要学习的一个重点。因此,在《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4、教学内容选取:①苏轼其人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独特地位 ②“赋”这一文体的“主客问答”的形式。 ③中国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基本特征:对自然山水风物的描绘(意境)、个人情感志趣的生发与表达、对世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三者的完美结合。亦即意境、情感和理趣的完美结合。对这类山水游记散文做整体上的基本规律的总结,《赤壁赋》正可以作为一个典范,可以充分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④对课文的整体鉴赏学习:在准确把握文言现象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对文本做深入细致的鉴赏学习,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 二、【教学目标及其解析】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苏轼其人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独特地位,黄州时期的苏轼的经历和思想特点等相关背景史实。 解析:苏轼是中国古代少见的全才,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赤壁赋》说课稿

《赤壁赋》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对单元而言:《赤壁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属于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单元提示认为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常常在景物描述中倾注作者个人的情感和志趣。本文是一篇难得的文质兼美,情理并茂的文赋。作者不仅仅停留于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上,而是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个人感情和理趣,真正做到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是本单元学习的一个重点。 对学生而言:学生在人生道路中总会有挫败感,难以释怀,心中充满了迷茫。苏轼被贬黄州正是他人生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面对挫折挫败,他所展现的乐观豁达的态度和理性思辨的精神对学生具有良好的教育和启发意义。 2、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苏轼月夜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把握作者情感变化过程及原因,理解苏轼的理性思辨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过程与方法:与同期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做比较阅读,深化对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情感和思想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悟苏轼的人生观和宇宙观;通过评价获得价值观的提升,学习苏轼直面挫折的豁达乐观精神,提高人文素养。 二、说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比较阅读一词一赋,把握二者异同,从而深入理解作者情感变化过程及原因,理解苏轼的理性思辨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教学难点:理解和体悟苏轼领悟到的世界观和处世态度。 三、说教法 教参认为《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比较阅读,增进对彼此的理解。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因此我采用多重教法:比较阅读、诵读法、点拨法、讲解法、提问法等。通过比较阅读培养学生筛选概括信息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设置由浅入深,重点突破,环环相扣,逐层深入,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四、说学法 我设计了朗读法、比较阅读法、赏析探究法、总结法等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把握作品的思想和情感脉络,从而达到鉴赏抒情散文的目标。依据是新课标在必修课“阅读与鉴赏”方面,建议“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 五、说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同样写在1082年,同样写在黄州赤壁,苏轼创作了一词两赋,即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今天我们要通过比较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来重点学习前赤壁赋。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好的导入,能营造良好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使之不由自主地进入课文情境。 2、朗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赤壁赋》课堂实录

人教版必修二第九课《赤壁赋》优质公开课教案 赵锋 苏轼曾有诗云: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黄州是苏轼人生中最重要的驿站,在这里他经历了人生的重大转折。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下狱,险遭杀生之祸,历经四个多月,逃过一劫,被贬黄州团练副使。苏轼到任后,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游览。 情境:壬戌夜游,作《赤壁赋》 苏轼发朋友圈:夜游赤壁,不亦快哉! 欧阳修:此文一出,老夫又当避路! 王安石:好一个翰林学士!(赞) 子由:(嘘) 柳宗元:其境过清,不可久留(抱抱) 苏小妹:兄长,快回家烧肉! 林语堂:真是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苏轼@林语堂:呵呵…… 请自由朗读《赤壁赋》,结合你的阅读感受,说说你是如何理解“呵呵”的?任务一:研读交流 1.有感情地朗读有关文段。 2.结合对有关文段的分析,表明自己的见解。 3.力争做到有理有据。 生1:苏轼是一个乐天派。 最后一段主客对话之后苏子的超脱,体现出他的乐天派。倒数第二段,客有困惑,而苏子却开脱他。从变之中看到不变。 杯盘狼藉,说明苏子放松。

生2:无奈,哪里有什么乐天派。苏子有理想,有追求,但是却遭受挫折。他不会大悲大喜,正如“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源自佛家。 生3:“呵呵”是苏轼对林语堂片面评论的不屑,不可否认苏轼是乐观豁达的。但是并不是源于其乐天,而是源于其志,对生命、对世间的悟。“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并非自相矛盾之言,水淌月缺,此乃变;江流月挂,此乃不变。而此时对苏轼来说,一场乌台诗案是变也是绝顶,名与月是那么虚妄,在一夜之间看到它的破碎。去了浮躁,将自己放逐于山水之间,“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可见他并非心无所念、无所欲。他所求的是永恒,“是造物者之无尽藏”。大智若愚,不是一个单纯的乐天派,因此林语堂看到的只是表象。 生4:他如果不是乐天派,何来写这么多诗给世人?觥筹交错之间,体悟人生的乐趣。他以诗为乐,清风徐来,游于赤壁。不必感叹人生的苦短。他的乐天派是转悲为喜。 生5: “羽化而登仙”,表明对人间的一些浮华看得并不那么重。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景色这么美,正是作者内心的世界不一般。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

(完整版)《赤壁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赤壁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及其思想,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2. 弄清字音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3. 积累第一自然段的重点文言字词,学习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1.弄清字音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2.积累第一自然段的重点文言字词,学习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拔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 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对于《念奴娇?赤壁怀古》,我们很熟悉了,同学们一起背诵上学期我们学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上阕写景,描绘了壮美的景象,下阕怀古,追忆了功业非凡的英俊豪杰,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羡慕古代英杰、感慨自己未能建立功业的思想感情。而苏轼在《赤壁赋》中又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呢?是否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相似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的《赤壁赋》。(板书课题、作者) 二、作者、写作背景及解题 1.走近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 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与其父、其弟同列“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 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后人称之为“三苏” 。他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 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 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

《赤壁赋》教学活动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文赋特点。 2、在诵读的基础上,运用提要钩玄的方法整体把握文意和概括各段主要内容,积累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 3、结合课文注释,紧扣上下文,能准确翻译课文第一段,能用散文化语言描述所写之景,并积累这段文言知识。 预习提纲: 1、学生借助工具书、课文注释标注课文生字。 2、学生自学《导与练》第56 页“课前预习”相关内容,积累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 3、边读边画出使用“对文”的句子,画出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 4、结合课文注释,紧扣上下文,口头翻译课文第一段。 学生活动过程及方法: 一、课前五分钟:教师抽查学生背诵《赤壁赋》。 二、导入: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对苏轼的评价:“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位瑜珈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他认为苏东坡比中国其他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

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正如耶酥所说“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厚敦柔。”这无疑是对于苏东坡的最为精妙的概括。 三、预习检测: 1、读准字注音: 壬戌(rén xū)戌属(zhǔ)客窈窕(yǎo tiǎo) 冯(píng)虚御风桂棹( zhào )溯流(sù) 嫠(lí)妇愀(qiǎo)然荆(jīng )州横槊(shuò)麋(mí)鹿匏(páo)樽 蜉蝣(fú yóu)渺(miǎo)一粟(sù) 酾酒( shī)舳舻(zhú lú)须臾(yú) 无尽藏(zàng )枕藉( jiè) 2、检查《导与练》第 56页“课前预习”相关内容,积累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自学情况。 四、作家作品及背景: 1、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2、背景材料 《赤壁赋》是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和十月作者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了两篇游记,后人习惯称前一篇为《赤壁赋》或《前赤壁赋》,称后一篇为《后赤壁赋》。这里所选的是前一篇。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

赤壁赋课堂实录20

《赤壁赋》课堂实录 老师:面对亡国的悲痛,屈原选择了投身汨罗;面对官场的黑暗,陶渊明选择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面对权贵的淫威,李白选择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那么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又是如何选择,如何取舍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苏轼的千古名篇《赤壁赋》,看一看,在不公平的命运面前,苏轼有着怎样的思想态度。 (课件:课题《赤壁赋》) 首先,让我们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课件),一是诵读品味课文的精美语言,一是体验作者情感,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下面,我们听录音,听录音的过程中,同学们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校正自己的读音。一是整体感知全文的情感变化,并依据情感变化划分全文的段落(课件)。特别提示,快速把握全文的情感变化,可以从寻找表达喜怒哀乐等情感变化的词语入手。 (课件:录音播放) 老师:哪些同学找到了表示情感变化的词语? 学生1:第二段第一行的“于是饮酒乐甚”,其中的“乐”字。 学生2:第三段最后的“托遗响于悲风”,其中的“悲”字。 学生3:第三段第一行的“苏子愀然”的“愀”字,表示容色改变,也是情绪变化的标志。 学生4:最好一段的“客喜而笑”的“喜”“笑”,表示高兴。 老师:同学们找的都很正确,把这几个同学的答案综合起来就是全文的情感变化的过程,同时,文章的段落划分也就比较清晰明了了(课件)。全文的感情变化就是“乐——悲——乐”的过程。 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自读一遍,思考第一自然段都写了哪些内容?或者说乐在何处?(课件,学生读完) 学生1:有时间和地点人物事件,分别是“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和“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学生2:有美丽的景色“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学生3:还有“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样非常美妙的感觉。 老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概括的很全面了,简单来说就是这样三个方面,良辰、美景和感觉(课件)。结合课文,给同学们展示一幅“月下泛舟图”,继续深入理解这种“美乐”之感

《赤壁赋》教学实录

《赤壁赋》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师:上课,同学们好!很高兴和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学习苏轼的《赤壁赋》。苏轼,我们不陌生,初中就学过他的不少作品。有一篇文章,不知同学们还有没有印象,我来考考大家(教师背诵):“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学生跟着背,声音越来越大。)“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很好!这篇文章叫《记承天寺夜游》,在哪里写的? 生(齐):黄州。 师:这篇文章写于元丰六年。那一年的秋天和冬天,苏轼游览了黄冈赤壁,分别写了《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是苏轼作品中最精华的文章。哪个同学能告诉我,苏轼为什么去了黄州? 生(齐):被贬。 师:为什么被贬? 生(纷纷):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师:大家能不能说说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 生1:不知道。 生2:有官员从他的诗中找出句子说讽刺变法,于是皇帝把他贬官。 师:乌台,就是御史台。有人诬陷他,说他诗中有反对朝廷新政的文字,于是把他投入大牢。东坡在狱中生活了130天,这对他的身心、对他的人格造成了巨大的折磨和摧残。后来方方面面的人出面营救,最终他被放出来,可是被贬黄州,并开始了不断被流放的坎坷的人生际遇。苏轼去世前两个月左右,在常州,有这么一首诗,题自己的自画像(投影):“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儋(dān)州在哪里呢?海南岛。惠州在哪里呢?广东。苏轼不断被贬,先被贬到黄州,后被贬到更远的惠州,最后被贬到更遥远的海南岛儋州。苏轼满身伤痕,历经坎坷,他要给自己一个快乐地活下去的理由,他不断地思考,到黄州之后,他的思想开始成熟了,仿佛一道天光,划过这荒瘠的大地。中国文学史上这篇最著名的文章出现了。 昨天和同学们见面的时候,有同学问我《赤壁赋》中的“赋”是什么?“赋”是一种文体,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文体。它比诗歌要自由一些,随意一点,比散文要求更严谨一些。我们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再反复体会赋的特点。 课前老师给大家提了一个要求,要大家把这篇文章尽可能读熟,最好能背下来。第一节我们试试看。能背就背,背不下来就偷偷看看书。 (生背第一节,不记得之处教师及时提醒。) 师:很好。看来我们班同学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上来就出手不凡,给我一个惊喜。第二行有一个字的读音,“少焉”的“少”,应稍微注意一下。既不念shāo,也不念shào。它意思是“一会儿”,所以念shǎo。这节文字中还有几个字的意思需要我们来研究一下。“既望”,“既”怎么解释? 生:过了。 师:大家是按课文的注释来说的,没错。但这个字解释为“已经”更好,是个副词。已经过了望日,就是阴历的十六。这个字在我们的课文里面也反复出现。最后一节里面有两个“既”,找到没有?(生答“肴核既尽”。)对,“肴核既尽”,“既”,已经。菜肴和果品已经吃完了。还有一个,(生答“东方之既自”)对,“东方之既白”,意思是天已经亮了。再往下

赤壁赋课堂实录

《赤壁赋》实录 引入:陶行知在《自立立人歌》中这样写道: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真好汉!我把它总结为一句话:自己能做的事情,我向来不求别人。今天把它放到课堂上,前面再加两个角色,请同学们填空,并总结课堂模式。 教师:自己能做的事情,我(教师)向来不求别人(学生) ——讲授式教学 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我(学生)向来不求别人(教师) ——自主式探究 教师:先出个智力游戏:池塘里一根木头上有五只青蛙,现在有四只决定要跳到水里去,请问:木头上还剩几只? 学生:五只 教师:为什么是五只?这里有一个关键词—— 学生:决定。 教师:决定不等于 学生:跳 教师:决定不等于行动。下边就要看大伙儿的行动了。 高一咱们已经学过三册书了,今天我们没有按随堂的顺序进行,而是回头望月,来看一看我们曾经走过的路。今天我们看的是必修二。同学们都带书了吗? 学生:没有! 教师:那行,没有带书的话,听我说。在必修二这册书里,我们先学习了写景状物的散文,后学习了从先秦到南北朝诗歌,第三单元我们要学到的是山水游记类散文。这当中,我们要接触三位大师:王羲之、苏轼和王安石,今天我们挑选的这位:诗、词、文、赋、书法、绘画样样精通,他就是苏轼。好,接下来让我们走近大师,走进《赤壁赋》。 (板书:赤壁赋)

教师:首先,我们来共同讨论、拟定《赤壁赋》第一课时我们能达到的目标,或者说我们应该达到的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情况及写作背景; 2、反复诵读,品味主题和旨趣; 3、探寻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师:下面,我们先来了解苏轼。刚才我已经讲过,他是一位诗、词、文赋、书法、绘画样样精通的大师,那么我们就来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苏轼的诗,你还能记起哪些? 学生:《江城子.密州出猎》 教师:《江城子.密州出猎》属于哪一类?诗还是词? 学生:词。 教师:咱们一中的同学脑子转得非常快,步子跨的有些大。不过,先说词也可以。除《密州出猎》外还有哪些? 学生:《水调歌头》 教师:我们能否背两句? 学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教师:下阕能不能由一个同学单独来背一背? 学生: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教师:苏轼的词开了一代豪放之风,对后世影响很大。君若烦闷,择阮郎归;君若不满,择定风波;君若量小,择念奴娇。希望大家能以这三句话为起点,对苏轼进行深入的了解。到第四册,我们可能会讲到苏轼的词两首——《定风波》、《大江东去》,到时候我们再跟着老师认真学习。 当然,苏轼在词上的最大贡献是:扩大了词反映社会生活的功能,因为苏轼不仅用词写爱情、离别、旅况等传统题材,而且还用词抒写报国壮志、农村生活、贬居生涯等,扩大了词境,前人就有“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评述,可以说,凡能写进诗文中的生活内容,苏轼都可以用词来表达。当时挖掘不深,一语带过。

1赤壁赋

《赤壁赋》第二课时 浙师大人文学院倪高华 一、复习式导入 学生背诵第一段。 师:苏子秋夜荡舟,风月无边,他感到很快乐,快乐了就要喝酒,喝酒喝得高兴了就开始唱歌。(借此引入第二段的学习) 二、赏析第二段 师讲: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于是”是不是今天我们说的“于是”呢?(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明确)不是,于,在;是,这,解释为“在这时候”。在这个时候,喝酒喝得很高兴,扣舷而歌之,你看他是怎么唱的?敲打着船舷而唱。那么唱什么呢?请大家把歌词内容大声齐读出来(学生读):“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棹是什么意思?(生答船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怎么解释?课文注释有,请大家仔细看一下,溯,是逆水而上,我们现在不是有“回溯”一词么?渺渺兮,悠远的样子,兮,……的样子。望美人兮天一方,这个望是什么意思?(生答眺望)那么在第一句话中,七月既望,那里的望又是什么意思呢?(生答农历每月十五) 师讲:大家看这个歌词有谁的风格? 生答:屈原的风格,像屈原的《离骚》。 师讲:你们有没有读过《离骚》?(学生回答没有)司马迁说:屈原的《离骚》,“犹离忧也”。什么意思呢?是屈原遭遇忧愁的时候所作的。在苏轼看到这个美景,心情比较舒畅的时候,他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有屈原味道的歌。大家注意歌词的最后一句“望美人兮天一方”这里的美人是什么意思?(生答圣君贤臣或美好理想)你们注意到了没有,在屈原的作品里常常有一种比喻,用鲜花香草来比喻……(引导学生说出内容)高洁的品质或圣主明君,然而这里苏轼也想到了这个,难道说苏轼的心中也有隐忧微愁吗?他也不如意吗?这就让我们想到上节课讲到过的一个内容,苏轼被贬黄州,政治上很不如意,所以他心中很郁闷。 师讲:由于苏轼心中有这样的悲情,所以才能唱出这样的歌,听出这样的声。什么样的声?(生答箫声)什么样的箫声?(见原文描述)好我们来看这几句,客有吹洞箫者,者,……的人。这是一个定语后置句。(补充前面的“万顷之茫然”)倚歌而和之,听到我唱歌了,那客人就按着曲调伴奏,倚,随、伴、循着;和,附和;之,音节助词,不译。后面三句话我请同学们来翻译一下。其,代词,那,这里指代箫;然,……的样子;袅袅,婉转悠长;舞,使……起舞,泣,使……悲泣,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嫠妇,就是寡妇。这里的“不绝如缕”是什么意思?像细丝一样绵延不断。但是我们的现代汉语中也有这个成语,这个成语最初就是出现在这片文章中。那么现在“不绝如缕”是什么意思?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提醒学生记忆)。你们有没有听到过箫声?你觉得箫声是怎样的?(学生回答)那么作者是怎么来描述“箫声”的?(学生思考回答)作者用了四个比喻、两处夸张来渲染箫声的悲凉,正是这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触动了作者受挫之后的那种隐忧微愁,在这种情况下触景伤怀,浮想联翩,悲从中来。 师:那么这第二段在文章中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生: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情感上由乐转悲。 三、赏析第三段 (一)学生自由朗读第三段,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把课文下面对于重点词汇的注释写到课文中去,自己尝试翻译,不会解释的字词标注出来。 2.找出这一段中,客的悲哀有哪几个方面的内容?通过什么手法来写? 3.在自读,自我思考的基础上前后桌或同桌讨论前面两个问题。

《前赤壁赋》教案教学设计

《前赤壁赋》教案教学设计 《前赤壁赋 》主要抒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从泛舟而游写到枕舟而卧,利用主客 对话的形式提出矛盾、解决矛盾,深微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隐忧,同时也表现了 他旷达的人生态度。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前赤壁赋》教案教学设计,希望对你 有帮助。 一、教学目的: 1 体会课文 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 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3 熟读并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 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2 语言运用的妙处。 三、教学课时:二课时 一.作者背景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 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由发奋读书而入仕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 文日数千言; 。 宋仁宗嘉花二年 (l057 年) 苏轼中进土, 年方 21 岁, 嘉拓六年, 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此刻的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危机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负和社会 责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变法改革, 青年苏武也积极参与其中, 多次上书并提出 丰财、强兵、择吏的建议虽然如此,但由于他希望对改革应采取温和态度的政治 主张和坐而论道的书生意气。 使他没有认识到当时豪强兼并土地带来的对会危机, 所以,宋神宗初年王安石
1 / 10

推行新法时, 苏武倾向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反对新法, 从而卷入了上层政治 斗争的旋涡,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权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 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其实是谏官李定、 舒擅、何正臣三人断章取义地摘出他讽刺新法的诗句 进行诬陷。乌台即御使府),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满黄州团 练副使。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访惶,精神 上孤独苦闷。 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 自号东坡 居士,并写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等到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政局发生变化,新党失势,旧党执政, 苏轼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等职; 多年的地方官生涯使他看到新法的某些良处, 并 在实际中实施,当旧党要废除一切新法时,他又挺身而出主张对新法参用所长, 因而被诬为王安石第二受到排挤。及至哲宗亲政后,新党再度上台,又以诗人曾 依附旧党为名将年近六旬的诗人贬岭南惠州,再贬海南儋州。 公元 1100 年,徽宗即位,苏轼终于遇赦北归,次年 7 月客死常州。去世前 两个月,诗人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到心似已灰之本,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 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颇有几分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的空漠之意和苍凉之感了。 纵观苏轼一生, 既坚持了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积极入世、 刚正不阿、 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 又保持了文化追求超越世俗, 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与心 灵境界的高度和谐。 无数的宦海风波和人生挫折铸炼了诗人宏大旷达胸怀尤其当 我们读他这一时期的作品时,能否更多一些人生的感悟与哲理的思考? 赋,始于两汉魏晋,刘翩在《文心雕龙》中就总结了赋的特点:赋者铺也, 铺采搞文(舒展散布),体物写志也。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贾谊的《鹏 鸟赋》,张衡的《两京赋》等。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铺陈浮华、罗 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 笔墨不多,但是意境创造真切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 在创作风格 L 达到炉火纯青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 二.导入 余秋雨 先生有一篇散文 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 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 末余秋雨写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 而不腻耳的音响, 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 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
2 /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