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跨海大桥设计创新
杭州湾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作者:————————————————————————————————日期:杭州湾跨海大桥现在我们登上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
它北起嘉兴市海盐,跨越杭州湾海域,止于宁波市慈溪,全长36公里,超过了美国的切萨皮克海湾桥和巴林道堤桥等世界名桥,成为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3年11月14日开工,2007年6月26日全桥贯通,2008年5月1日建成通车。
大桥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设计使用年限100年,总投资约140亿元,也有人说是118亿,不管它用了140亿还是118亿,反正如果把这些钱铺在桥面上估计还铺不完。
虽然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只有36公里长,但它建成后,直接缩短了宁波至上海、嘉兴、江苏的陆地行驶距离120公里,这两岸的交往就不用往杭州绕一圈了。
有人说,对大桥的命名宁波人和嘉兴人最不服气了,明明是宁波和嘉兴人出的钱(杭州湾跨海大桥由宁波、嘉兴两地以9:1的比例出资兴建),却叫杭州湾跨海大桥,听起来像是杭州的大桥,应该叫“甬嘉大桥”才对啊!上杭州湾大桥有四看:一是看技术;二看前途;三是看桥景;四是看灯光。
第一看技术。
它共获得250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了9大系列自主核心技术,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
是一座桥最长、工程量最大、景观优美、科技含量高、施工环境非常复杂的世界级大桥。
为什么有那么多世界第一呢?那是杭州湾给的。
杭州湾是世界三大强潮海湾之一,与杭州湾并称世界三大强潮湾的还有亚马逊河口、恒河河口。
强潮湾的施工条件非常恶劣,一是“风大”,还经常产生卷风;二是“流快”,平均流速是2.39米/秒,实测最大流速5米/秒以上;三是“潮乱”,天下第一潮钱江潮看是好看,可对于建桥来说却是很要命的。
因此,一年有效施工工作日不足200天。
我已经听到了,下面有人在叫“哇”、“啊”!以后大家会发现,上大桥听到最多的就是这两个字,游客都为杭州大桥巨大的工程所惊叹,找不到形容词来形容大桥了。
杭州湾跨海大桥总结报告

杭州湾跨海大桥调查总结报告调查组:茅以升班第8组2011年11月11日杭州湾跨海大桥调查总结报告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你们好!我们小组负责的是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
杭州湾跨海大埭,南至宁波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比连接巴林与沙特的法赫德国王大桥还长11公里,已经成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候选世界纪录,成为继美国的庞恰特雷恩湖桥和青岛胶州湾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后世界第三长的桥梁。
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3年11月14日开工,2007年6月26日贯通,启用日期是2008年5月1日。
现在我们向各位老师和工作组作简要汇报:1.工程概况1.总体概况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其中桥长35.7公里,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km。
总投资约107亿元,设计使用寿命100年以上。
大桥设北、南两个通航孔。
北通航孔桥为主跨448m的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5000吨;南通航孔桥为单塔单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000吨。
大桥两岸连接线工程总长84.4公里,投资52.1亿元。
其中北连接线29.1公里,投资额17.8亿元;南岸接线55.3公里,投资额34.3亿元。
大桥和两岸连接线总投资约140亿元,实际建设工期43个月。
资金来源:2001年9月成立项目公司,大桥建设投资额为118亿,资本金为38.5亿元。
其中,宁波方占90%股份,嘉兴方占10%股份。
公司资本金中民营企业投资占到50.25%。
投资方分别是:宁波市交通投资开发公司45%;杭州宋城集团有限公司17.3%;慈溪建桥投资有限公司12.83%;慈溪天一投资有限公司9.26%;慈溪兴桥投资有限公司7.41%;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5%;余姚市杭州湾大桥投资有限公司3.7%;嘉兴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投资开发有限公司10%。
本项目商请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浦发银行等四家银行贷款70亿元。
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案例分析PPT课件

桥址区域地质条件良好,但存 在软土层和砂土液化问题。
工程规模和投资
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 其中桥长35.678公里,双向六 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为100
公里。
大桥主通航孔桥为主跨448米的 钻石型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
工程总投资约118亿元人民币。
03
设计和施工方案
设计理念和原则
环保理念
海上作业安全措施
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确保海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设备的正常 运行。
科技创新和亮点
大桥监测系统
建立完善的大桥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大桥的结构状况,为大桥的 安全运营提供保障。
新型材料应用
采用新型高强度材料,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施工自动化和智能化
引进先进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案例 分析
• 引言 • 工程概况 • 设计和施工方案 • 建设过程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总结和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介绍杭州湾跨海大桥 工程案例的重要性和 研究意义。
阐述本案例分析的目 的、研究方法和组织 结构。
分析该案例在国内外 桥梁工程领域的地位 和影响。
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加强了宁波、舟山与上海、江苏等地的经济联系,推动了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大桥的建成通车促进了区域内的产业转移和升级,优化了区域产业结构,提高了 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06
总结和展望
案例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01
创新技术的应用
杭州湾跨海大桥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用了许多创新技术,如深海基
关于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的学习报告

关于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的学习报告1 工程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建设的目的和意义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 km,,是我国“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中同江~三亚沿海大通道和沈阳~海口高速公路跨越杭州湾的最便捷通道。
杭州湾跨海大桥也是浙江省2010年规划建成的“两纵、两横、十八连、三绕、三通道”公路网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可以便捷有效地将宁波、舟山等浙东南地区与上海连接起来,与沪杭、杭甬高速公路一起构成沪、杭交通圈。
杭州湾跨海大桥起自嘉兴市郑家埭,跨越杭州湾海域后止于宁波市慈溪水路湾。
大桥工程包括北引线、北引桥、北航道桥、中引桥、南航道桥、海中平台、南引桥和南引线及交通工程等沿线设施。
在大桥前期工作过程中,围绕建设条件、施工方案、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开展了70多项专题研究,为大桥最终建设方案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大桥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工程的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
(2)计算行车速度:跨海大桥为100 km/h,两岸引线为120 km/h。
(3)路基宽度:大桥宽33 m(不含锚索区),两岸引线宽35 m。
(4)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
(5)最大纵坡:3%。
(6)桥面横坡:2%。
(7)设计洪水频率:1/300(大桥),1/100(引线)。
(8)设计基准期:南、北航道桥采用100年,引桥采用60年并采用全预应力结构。
(9)抗风设计标准:运营阶段设计重现期100年,施工阶段设计重现期30年。
(10)通航标准:通航净高按设计最高通航水位5.19 m(1985国家高程基准)起算,北航道的主通航孔按3.5万t级海轮标准及建设深水港条件设计,通航净空为325 m*47 m,两侧副通航孔按1 000 t级海轮标准设计;南航道的主通航孔按3 000 t级海轮标准设计,通航净空为125 m*31 m,两侧副通航孔按300 t级海轮标准设计。
(11)地震基本烈度为IV度。
《杭州湾跨海大桥》课件

加强气象监测与预警
建立气象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天气变 化,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优化施工组织与资源调配
通过科学规划施工进度、合理调配资 源,确保工程按计划推进。
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创新
大型预制桥梁段拼装技术
为解决水流和气象条件影响,研发大型预制 桥梁段拼装技术,提高了施工效率。
智能监控系统
引入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施工过程和设 备状态,提高施工安全和效率。
当时世界之最。
功能性
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桥梁的实用性 ,确保桥梁能够承受超强台风、 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考验,同时满
足通航、防洪等需求。
环保性
设计中注重环境保护,采用了生 态保护的设计理念,确保桥梁建 设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
桥型结构
01
02
03
主桥结构
主桥采用双塔斜拉桥设计 ,主跨长度达448米,边 跨长度为236米。
工程规模巨大
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工程规模庞大, 对施工组织和资源调配提出较高要求。
解决方案
采用预制桥梁段拼装
为应对水流和气象条件影响,采用预 制桥梁段在岸上拼装完成后再进行浮 运和安装,提高施工效率。
实施软基处理
针对地质条件不稳定问题,采用桩基 、扩基等软基处理技术,确保桥墩基 础的稳定。
扩建与改造的可能性
扩建
随着交通流量的增加,杭州湾跨海大桥可能面临交通拥堵的问题。扩建工程可以增加通行能力,缓解交通压力。
改造
为了提高大桥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可能需要对桥面、桥墩等部分进行改造维修。改造工程将采用先进的检测和维 修技术,确保大桥的长期稳定运行。
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杭州湾跨海大桥将采用更先进的技术 和材料,提高大桥的性能和安全性。例如,采用新型防腐材 料延长桥梁使用寿命,运用智能传感器监测桥梁状态等。
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的创新实践

平均 2—0天 ) 2流 急浪 大 。 位 区海 域 05 。( ) 桥
平均流速 2 9 s . m/ ,实 测 最 大 流 速 达 51 3 . 6
> 文 / 维 宏 ) 胡
在人类 文 明 的发 展史 中 ,桥 梁 占有 重
设 的首 座跨海 大 桥 ,设 计 没有 技术 规范 , 验 收 没有 技 术标 准 , 工 没 有 实践 经 验 , 内 施 国 外没 有现 成可供 借鉴 的经 验 。 尤其 是杭 州湾 海 域复 杂 的建设 条件 , 给设 计 施工 带来 了极 大 的困难 。 1大 风雾 天多 。 () 杭州湾 南北 两岸 灾 害性 天气 主要有 8 以上 台 风影 响( 级 年平
I/ 。南航道 以南局 部海 域有 鸡冠 浪 , ' s l l 表现 为潮 流 和浪 向紊乱 。( ) 3滩涂 长 , 地质 复杂 。 南岸 滩涂 宽达 9m, 岸滩 涂宽 1 6 m k 北 . k 。南 4
岸 浅滩 地 表 以下 5 — O 层 普遍 存 在 有 零 06 米
星分 布 的浅层 沼气 。 外 , 此 如软土覆 盖层 厚 , 存在 冲刷槽 、 土层 、 土 液 化等 不 良地 质 软 砂 现象 也给 工程提 出 了挑战 。4 冲刷 严重 。 () 根
理 念创 新是 人们 寻求 一种 新 思路 、 新]
解 决难 题 的 尝试 , 是一 种 观 念 、 维 思 破 。大 桥建设 除 了运 用现 代技 术进 行 施 工外 ,理念 创新 则是 开 展工程 前期 这 是设 计 、 工体 现 时 代性 、 学性 自 施 科
来自杭州湾大桥工地的报告(三)天下之最——杭州湾大桥自主创新纪实

故事 … …在 此不妨撷取 几朵浪 花 ,以飨
读者个奇迹
“ 月 十八潮 , 观 天下无 ” “ 天 八 壮 ,滔
浊 浪排 空来 , 江倒海 山为摧 ” 钱塘江 翻 。 大 潮 以其壮观 的景 象 , 名扬 天 下。她 和
南 美洲 巴西 的亚马 逊河 一起 , 世界 著 是
的足迹 ,耳 闻 目睹 了幕 前幕后 的一个 个
无疑将 是 一个 世界 奇迹 , 可是 , 我们千 万不能 在创造一 个世界 奇迹 的同时毁 了 另一 个世 界奇 迹 !当然 , 果这座 跨海 如
大桥对 钱塘 江 大潮有 影 响的话 , 这个 建 桥计 划可 能还 得郑 重考虑 。 这 一难题 交到 了浙 江省 水利河 口研
到的只是大桥的平面图,大桥的立体图
— —
建成后 的大桥将更加漂 亮。
杭州湾大桥全长3 公里, 6 双向6 车
道 。设 计 时速 10公里 ,设 计使 用寿 命 0
在 10 之上 。 座大 桥 由通航 孔段 、 0年 整 非 通航 孔 段和 引桥 三部分 组成 。 桥南 北 大 引 桥 4 里 , 上部分 3 公 里 。 公 海 2 海上 部 分设 南北 两个 通航 孔 。 中, 通航 孔 其 北
一
佥 通 过专 家组 的鉴定 , , 大桥 对钱 潮 的影 响为 0 2 米 ,钱 塘江 — 厘
寸 潮 的影响在 1 以 内 ,这 样的 大 %
技 之 光 的 大 桥 ,一 座 辉 映 着 中 国 人 民
的手 中 , 国务 院 的办公 会议上 , 在 朱总 理就提 出 了建 造杭州湾 跨海大 桥会不会 影 响钱塘 江大 潮 的问题 。
是啊 , 建造 世界上 最长 的跨海 大桥
“ 自主创 新 ” 神 的大桥 , 以惊 人的速 精 正 度展 现在 世人 面前 … … 近 年来 ,笔者 有幸追踪着 建设者们
杭州湾跨海大桥简介(含图)

杭州湾跨海大桥简介杭州湾跨海大桥(HangzhouBayBridge)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它北起浙江嘉兴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比连接巴林与沙特的法赫德国王大桥还长11公里,成为继美国的庞恰特雷恩湖桥后世界第二长的桥梁。
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后将缩短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120公里,是国道主干线——同三线跨越杭州湾的便捷通道。
大桥大桥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设计时速100公里/h,设计使用年限100年,总投资约118亿元。
2003年11月14日开工,经过43个月的工程建设,2007年6月26日全桥贯通,计划于2007年11月30日前完成桥面铺装,大桥已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
大桥的建设有利于主动接轨上海,扩大开放,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提高浙江省特别是宁波市和嘉兴市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完善长江三角洲区域公路网布局及国道主干线,缓解沪、杭、甬高速公路流量的压力;有利于改变宁波市交通末端的状况,从而变成交通枢纽,实施环杭州湾区域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江、浙、沪旅游发展的需要。
大桥概况杭州湾跨海大桥是国道主干线-同三线跨越杭州湾的便捷通道。
大桥北起嘉兴市海盐郑家埭,跨越宽阔的杭州湾海域后止于宁波市慈溪水路湾,全长36Km。
大桥建成后将缩短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120余公里,从而也大大缓解已经拥挤不堪沪杭甬高速公路的压力,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沪两小时交通圈。
大桥总投资预计超过160亿人民币,其中大桥36公里,118亿;北岸连接线29.1公里,17亿;南岸连接线55.3公里,34亿。
来自民间的资本占了总资本的一半,包括雅戈尔、方太厨具、海通集团等民营企业都参与了对大桥的投资。
大桥收费年限为30年,收费标准预计为55元/辆。
杭州湾跨海大桥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设计时速100Km/h,设计使用年限100年,总投资约118亿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水中区引桥均采用钢管桩基础,钢管桩总计5474根,总用钢量约37 万吨,采用大型船机施工和GPS(RTK)测量定位; 2)除少量高墩外,水中区引桥均采用预制桥墩,预制墩共计474个, 混凝土总量约6万立方米,最大吊重440t; 3)水中区引桥采用跨度为70m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整孔预制,单片 梁重2200t,共540片,共计混凝土44.8万立方米,采用运架一体船 运输和吊装; 4)南岸滩涂区引桥采用钻孔桩基础,长栈桥法施工。上部结构采用跨 度50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共26联,404片,共计混凝土23.8万立方 米,单片梁重1430t,采用整孔预制、梁上运输和架桥机架梁的方案; 5)北岸滩涂区较短,采用钻孔桩基础,栈桥法施工。上部结构采用移 动模架原位制梁和悬臂现浇两种工法施工: 6)南、北航道桥均为钢箱梁斜拉桥,采用大直径钻孔桩基础,海上搭 建平台施工。航道桥的主塔和墩身均为现浇施工; 7)对海上各类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特别是处于浪溅区和水位变动区 的结构,进行了专门的防腐蚀设计,以确保结构的设计使用寿命。
防风( 减风) 设计创新 增设风障是当前国外桥梁工程中最为有效的技术措施。 借助风洞试验和数值风洞分析技术,研究了不同断面形 式和透风率的风障对桥面减风效果的影响。推荐的减风 方案为:在大桥全线将护栏由原设计高1. 25m 加至1. 5m; 主桥与高墩区在护栏上另加设1. 5m 高的弧形风障( 总高 3m) ,同时在里程桩号K50 + 249. 000 ~ K51 + 579. 000( 北航道桥北引桥高墩区起点) 的区域再加设1. 5m 高风障;南、北航道桥桥塔两侧区域考虑局部增加风 障的高度( 总高4. 2m) ;无风障区与有风障区、高风障区 与低风障区采用逐渐过渡的方式。
风对桥面行车安全影响 当汽车在桥面上行驶时,考虑到风力、惯 性力、重力等共同作用,汽车可能出现以 下状态:①弯道中侧风作用下汽车行驶极限; ②弯道中侧风作用下汽车侧向倾翻;③上坡 道迎风作用下汽车行驶极限;④下坡道背风 作用下汽车驻坡制动极限;⑤侧风作用下汽 车转向稳定性。其中,车辆侧风效应是需 要重点关注解决的问题。
面对严峻的海洋环境条件及高达250 万m2 的混凝土用量,如何实现 大桥混凝土工程的耐久性,确保100 年设计使用寿命,是迫切需要解 决的技术难题之一。为解决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两个基本问题,从整 体结构的角度出发,系统地提出了以下措施 1)基本措施限制氯离子扩散系数和设置合理的钢筋保护层,采用以氯 离子扩散系数为控制参数的海工耐久混凝土 2)附加措施根据不同的情况和环境研究采用不同的防腐措施,针对性 地引进国际先进的防腐技术和工艺,以降低氯离子扩散速度, 3) 监测措施根据环境特征和大桥的耐久性要求,引进国外预埋式耐久 性监测系统,用于长期动态获取耐久性参数,掌握大桥混凝土结构脱 钝前锋面的发展进程,验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防护措施的有效性。 4) 验证措施通过引入与研究对象具有相似环境条件且具有一定服役年 限的第三方参照物,以解决室内试验环境与现场实际环境之间的相似 性问题。
根据上文的论述,结合杭州湾建设的经验和过程,大桥 的总体设计原则可以总结如下: 1)全面贯彻“实用、经济、安全、美观”的技术方针, 充分吸取世界范围内建桥的新理论、新材料、新工艺和 先进经验,做到因地制宜。 2)将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的预制装配方案作为研 究、确定杭州湾跨海大桥桥型方案的指导思想,有针对 性地开发或引进海上作业的大型起吊及安装设备。 3)重视景观设计,力求造型美观,总体上与周围环境 协调。同时充分重视水环境和自然景观的保护。 4)针对杭州湾的特点,充分重视施工方案研究和施工 组织设计,贯彻“施工决定设计”的理念
杭州湾气候环境特点 杭州湾跨海大桥交通量大,行驶车型复杂,有 32km 完全暴露在海洋环境之中,影响营运安全的 气象因素主要有风、雨、雾、冰和雪等。杭州湾地 处北亚热带南缘,属东亚季风区,冬夏季风交替显 著。冬季风向集中于西北方位,春夏季风向集中于 东南方位。平均最大风速为17. 7 ~ 22. 6m / s,极 大风速为31. 9 ~32. 2m / s,台风平均每年2 ~ 3 次。 根据分析,灾害天气对海上桥梁交通的影响远比陆 地严重,其中大风的影响最为严重。因此,风影响 成为大桥运行安全管理中首要应对的难题。
杨俊峰 2012级道桥学硕班 2012.12.04
Ⅰ概述 Ⅱ世界跨海长桥建设概况 Ⅲ杭州湾跨海大桥设计原则和总体方案 Ⅳ杭州湾跨海大桥防风设计创新 Ⅴ杭州湾跨海大桥防腐蚀设计创新 Ⅵ总结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国道主干线——同三线(黑 龙江省同江市至海南省三业市)跨越杭州湾 的通道,大桥位于钱塘江入海的河口海湾, 海湾北面为浙江省杭嘉湖平原和我国的经 济中心上海市,南面为姚北平原和我国东 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宁波。大桥北起嘉兴 海盐郑家埭,跨越宽阔的杭州湾海域后止 于宁波市慈溪水路湾,全长36km。